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和政治的關系是什麼

法治和政治的關系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9 12:09:24

法治與政治的區別

政治包括法治,但法治不等於政治.制是方法,治是效果.政治是家庭生活和國家國際社會活動歸屬的總結.法治版是權調解社會生活和國家國際社會活動矛盾的工具.政治概念是從政治的角度解讀,而法治概念則是從法治的角度解讀.,哲學主導著政治,政治主導著民族精神,只有好的政治,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的創造力,才有經濟、科技的進步,政治概念與法治概念的不同.在意識形態中,強調政治概念.在正常生活中,強調法治概念.

⑵ 政治和法律的關系與區別

關系;

第一,政治和法律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但政治比法律涉及的范圍廣泛。在一國中,法律體系是單一的,而政治力量卻是多樣的。法律直接反映統治階級的政治要求,為統治階級政治服務,反對被統治階級的政治。

第二,法律是統治階級進行政治斗爭的有力手段之一,法律和統治階級的政治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法律必然以政治為指導,沿著政治的方向來發揮自己的作用。

區別:

第一,法律責任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政治責任則比較籠統,不可能完全精確地由法律明文規定。

第二,政治責任的實現相對於法律責任特別是刑事法律責任的實現而言具有優先性。

第三,法律責任有其專門的評價機關,政治責任則不必也不能僅以專門機關來評價。

第四,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不一樣。政治責任的基本承擔方式是政治上受信任的程度降低,具體方式隨失去信任程度的不同而不一樣,最嚴厲的形式就是失去行使政治權力的資格。第五,法律責任是不連帶的,政治責任是可以連帶的。政治責任的連帶性體現在,政治責任主體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政治責任,而且可能因為其下屬的機構和人員的行為而承擔政治責任。

(2)法治和政治的關系是什麼擴展閱讀

法的特徵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

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法律規范不同於其他規范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嚴謹性。它由特殊的邏輯構成。構成一個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則、法律概念和法律規范。每一個法律規范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個部分構成。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其中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①、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

②、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

③、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這是法律來源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道德與法治是不是就是政治,道德與法治到底是不是真,政治

道德是存在於人觀念中的善惡是非觀。法治是由統治者制定的行為規則,需要依靠暴力機關(警察,法院甚至軍隊等)執行。政治和這兩個都沒直接關系,政治是圍繞政權爭奪為中心的,政權需依靠法律(法治)做保障。

⑷ 簡述法制與政治文明的關系

政治文明與法治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基本內核,法治是政治文明運行的根本方式。兩者互為前提,互相促進,須臾不可分離。

⑸ 法律與政治的關系

所謂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專務為內容的具有普屬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一般限於憲法。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個人認為 政治要大於法律 因為法律來源於政治體系,根據上面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法律是為約束人們的行為而誕生的。而且縱觀各種社會現象你也可以理解,政治的行為是大於法律的!

⑹ 怎樣理解法治與政治的關系

政治本抄身就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整個國家的整體社會經濟的總體概況以及國民關系的總和,是很模糊的.法治,簡單說就是有法、依法,但是法治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有促進法治的實現.在宏觀上,政治更大一點,可以理解為法治是政治的一種手段.

⑺ 什麼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

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

法治與政治的關系

法律本質上是一種政治措施。法律是法治的前提與基礎。究法律之本質,它同政治一樣是從人們的「經濟生活條件、從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產品交換方式中引導出來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法治與政治存在共生性。法治意為法律的統治,核心是通過良法實現善治,實現權力的有效制約與權利的可靠保障。政治是權力主體在管理國家公共事務中,以政治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政治為法治提供依託和環境。法治總是同一定的政治制度相聯系,沒有脫離國家和政治制度的法治。法律存在的重要實體依託是國家及其組織機構,是對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治關系規范化、法治化的表達,政治變化會引起法律的相應調整。

政治為法治提供方向。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相應地,法治同國家的制度屬性相聯系。



黨和法的關系

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是我們黨正確把握政治和法治關系得出的規律性認識。

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要通過法治的形式將黨的執政地位、執政主張和人民當家作主地位通過法律加以確定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如果沒有黨的領導、離開人民主體地位,依法治國就無法落實。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法治與政治辯證統一

⑻ 政治與法律的關系

政治與法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法律的實在化、世俗化是法律政治化的進程。政治不僅以立法過程產生法律,而且是法律的權力基礎,並在法律適用中發揮影響。政治的法治化是政治領域建立秩序並有效約束權力的關鍵,但是政治中也保留不受法律規制的領地。政治的法治化形成政治法這一部門法。交叉研究是西方法學與政治學的研究傳統,批判法學是法學、政治學研究結合的典型代表。

⑼ 什麼是法治,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法治,顧名思義,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 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

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與民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治與民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民主促進法治,法治保障民主。法治強調用法律治理國家,而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超然於政治體系之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需要民主以保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與此同時,法治通過規范政治行為、協調政治關系、解決政治問題等方式,保障民主在政治中的參與性以及民主權利的實現,促進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運行。

(二)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必由之路。

法治,對於限制政府公權力,保障公民私權利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設法治中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國的推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法治是保障公民權利奠基石

(二)法治是市場經濟的護航員

(三)法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安全閥」

(四)法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五)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

(9)法治和政治的關系是什麼擴展閱讀

法治與人治是根本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

但要強調,國家依靠法治並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為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但是,不可以將「人的作用」與「人治」相等同,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

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

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

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⑽ 政治與法制的關系是什麼

政治有力支持法治.法治有效控制政治,這是政治文明與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法治意識孕育於前資本主義政治文明.憲政國家是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法治理論是現代政治文明的理論基石.法治制度是現代政治制度的基石,法治話語是維護政治文明的有生力量。

熱點內容
美國勞動法工作時間 發布:2024-12-25 14:15:32 瀏覽:376
志願者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4-12-25 13:31:52 瀏覽:760
宅基地紅本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5 13:29:41 瀏覽:635
2最新公司法 發布:2024-12-25 13:29:32 瀏覽:947
2020初級會計經濟法30下午 發布:2024-12-25 13:06:51 瀏覽:329
交通法規實施細則 發布:2024-12-25 12:57:50 瀏覽:694
國家法官學院徐繼軍 發布:2024-12-25 12:56:40 瀏覽:796
國有獨資公司遵守什麼法律 發布:2024-12-25 12:49:05 瀏覽:421
南昌大學法學調劑 發布:2024-12-25 12:42:17 瀏覽:599
唐代的司法制度 發布:2024-12-25 12:42:16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