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良善的立法

良善的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5-19 15:12:21

⑴ 所有法律都是良善的,是放之四海而皆之的

惡法非法,比如希特勒的某些立法並非良善。

⑵ 為什麼憲法是諸多法律的立法依據

1、這在世界各國中都是如此
2、憲法乃一國之本,是國家制度合法性的基礎。如果憲法不能在國家生活中發揮至高無上的根本法作用,那麼整個國家的根基就不穩固,國家的大廈也會岌岌可危。如果憲法不能在法律體系的建構和發展中發揮統率全局的最高法作用,那麼國家的法律體系就會喪失合法性來源,法律體系的良善性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3、所以,憲法是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

⑶ 如何制定良法

為作為法律價值的重要指向。由於社會大眾心理尤其是價值觀念與法律的契合程度決定了法之實現的質和量,因此,
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還
應將確認和切實保障具有合理性的大眾心理和價值觀念的實現作為自
身重要的價值目標。當立法者在法之創制過程中注意到上述要素對法律的重要影響並從這一系列要素的內在要求出發時,
就邏輯地使自身植根於現實的基礎之上,從而也就獲得了實現自身的可能性。
其次,
法律的體系結構必須具有確定性與完整和諧性。法律的確定性是指法律應當是肯定的、明確的、具體的,
盡可能排除所有的「彈性」、可塑性乃至任意性。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
普遍的規范。」如果沒有確定性的法,就不可能實現社會關系的統一調整
,就不可能排除主觀任意性,
也就無法保障一個鞏固、穩定的法律秩序。這種法的確定性具體表現為內容和形式的確定性,
其意義在於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模式、標准或方向。通過法律,
人們有可能預見到國家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會抱什麼態度,
亦即人們事先可以預測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助於公民明知可以、
不可以或應該怎樣行為,以避免公民守法中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從而促進法律的高效實現。
從法律價值來看,要使法治成為良法之治,
一個必要的環節就是以道德價值體系引領法之創制活動。這不僅因為就一般意義而言,
任何法律都包含著一定的價值精神,
都是立法者依循一定的價值體系創製法律規范的結果,社會主義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
當然也必須反映和符合這一特點;而且,這也緣於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特殊價值關懷。
首先,任何法律都包含著一定的價值精神,
都是立法者依循一定的價值體系創製法律規范的結果,社會主義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
當然也必須反映和符合這一特點。就一般意義而言,
任何立法活動都是立法者自覺追求某種價值體系的活動,由這一特點所決定,
雖然就具體形式而言,法律一般表現為授權性規范、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但是事實上,法律還包容了人類對自身生活目的和價值理想的情愫記載,
蘊含了一種深刻的法律精神。
美國當代著名法學家博登海默認為:「任何值得被稱之為法律制度的制度,
必須關注某些超越特定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相對性的基本價值。在這些價值中,較為重要的有自由、
安全和平
等„„一種完全無視或根本忽視上述基本價值中任何一個價值或多個價值的社會秩序,不能被認為是一種真正的法律秩序。
」我國學者梁治平先生也認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法律被人們認為是人生活於其中的人造世界的一個部分,
它不但能夠被用來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傳達意義。它在任何時候都體現價值,並與目的有關。
上述思想家們的言說促使我們思考:法律究竟只是無數命令、規則的匯集,
還是同時包含著發自人類內心的追求;它究竟只是一堆事實,
還是一種充溢著生命的價值?一種失卻了價值引導的法律將會是怎樣,甚至,
是否會有這種法律?生活在這種「法律」之下,人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對此,
我們的回答是,法律就其本性而言都蘊含著一種價值精神。
社會主義法律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行為規范,同樣必須反映這一特點,體現這一要求。
其次,
社會主義法律的特殊價值關懷決定了應該以社會主義道德引領法之創制活動。就應然的意義而言,社會主義法律是全體人民共同意
志和利 益的體現,是對理想的社會生活模式的明確規定,
其本身體現了一種深沉的對人的價值關懷。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這種應然性規定
,乃是一種道德上的定位。這啟示我們,在我國,
法律雖然更多地以剛性的「必須」來規定人們行為的底線,
但其中對社會進步的追求和人的幸福的關懷的內涵卻是極為豐富的。它還啟示我們,
這種具有深刻道德意蘊的法律不是自發生成的,
它是立法者自覺追求社會主義道德價值的結果。要確保我們所追求的法治為良法之治,
就必須自覺地以社會主義道德價值體系引領法之創制活動。
根據以上思路,在當代中國的立法活動中,應將社會正義、
確保公民權利、維護公民自由、營造良好秩序作為法律的價值追求,
尤其要將人
本、人道和人文作為引領法律創制的重要價值體系。所謂人本作為法治的倫理法則,就是強調人作為目的以及滿足人的需要、
保障人的權利對於法治的絕對價值。所謂人道作為法治的倫理法則,
就是要強調法制應當能夠激發並且引導人類向善的天性,
應當有助於促進社會的有機結合、增進社會成員之間的協作,
應當有助於公民美德的塑造和提升。所謂人文作為法治的倫理法則,
就是要強調法制應當是一種文化之存在,尊重人之為人的固有秉性、尊重人之存在的文化內涵、
尊重公民生活的傳統智慧乃法治得以暢行的必要條件。
從法律形式方面來看。良法必須符合程序合法。
只有確保程序的正義,良善的立法意圖才有可能得到實現。
是不是有正當的程序,是法治與人治的一個最關鍵區別。
法治社會
要求必須通過公平的程序來追求公平的結果,正當程序是法治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如果說人治之法僅僅滿足於實體公正的實現,那麼,法治之法則
是以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為雙重的維度來考慮問題,這二者對於法律
正義來說,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會使法律正
義大打折扣,而且,程序公正更多地被置於優先的位階。人治之法所追求的正義時常具有「叢林正義」的特點——執行正義的人以實體
(結
果)公正為壓倒一切的目標,為此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正當程序
構成障礙,就可以踐踏過去。法治之法則強調必須以正當程序為前提
去追求實體公正,之所以如此,一個基本的考慮就是,歷史實踐反復
證明,一旦正當程序的堤壩被破壞,權力濫用的洪水就難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而實體公正的大面積毀損,
總是在權力被恣意使用時發生的。
目前,在中國范圍內,有三種觀念:第一種叫實體公正優先說。如果
出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優先實現實體公正。這是一個非常可
怕的觀念,是人治主義的一種表現。第二種觀念就是程序公正優先。
如果真要出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那就優先保障程序公正,犧
牲實體公正,這是法治主義的觀念。但在中國,只有少數人有這樣的
意識。還有第三種觀念,叫做並重說。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要並重,
哪個都不能犧牲。並重說,不對,但也不錯。但它是廢話,廢話經常
就是既不對也不錯的。所以只能是或者實體公正優先,或者程序公正優先。

有很多人認為,程序公正對於實體公正而言僅僅居於從屬地位,
當兩者不能兼顧時可以「犧牲程序保實體」。這種觀念是人治主義的
表現,也是權力濫用的社會思想基礎。所以,中國社會目前對司法
正的理解必須大聲強調程序公正的前提性。不允許任何人踐踏正義的
程序去追求實體正義的結果,必須通過公正的程序。如果通過公正程
序不能實現公正結果,那就得犧牲,就得接受這個犧牲,這就是法治的代價。

​您好,答題不易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⑷ 出於道德目的而違法和善良違法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我們一般認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他一切則會迎刃而解。經過上述討論,所謂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關鍵是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需要如何寫。在這種不可避免的沖突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般認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他一切則會迎刃而解。
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那就是,清·劉大槐曾經提到過,文章最要節奏。這啟發了我。宋·陳克說過一句著名的話,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類拔萃。這句話語雖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聯翩。這樣看來,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那麼,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似乎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
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既然如此,了解清楚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既然如何,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問題是,一般來說,莫泊桑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感官的結合不過是心靈結合的印記。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這種事實對本人來說意義重大,相信對這個世界也是有一定意義的。了解清楚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今天,我們要解決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要想清楚,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那麼,我們不妨可以這樣來想:這樣看來,這樣看來,所謂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關鍵是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需要如何寫。民諺曾經說過,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實干。這句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新的維度去思考這個問題: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問題是,一般來說,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審視一下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現在,解決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應該如何實現。這樣看來,唐·李白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了這么一句話,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話像刺青一樣,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底。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出於道德的目的而違法因何而發生?民諺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了這么一句話,熱辣辣的情慾,冷冰冰的錢袋。這句話像刺青一樣,深深地刺在了我

⑸ 完善立法目的

法律分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新起點上,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都對完善法律體系、提高立法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廣大人民群眾對通過法治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立法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期望值越來越高,對立法的要求,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問題。衡量立法質量的高低要看法律是否反映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解決實際問題,重在管用、重在實施。因此,著力提高立法質量,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完善立法體制,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⑹ 「良善」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1. 善良心地良善

2. 好人欺壓良善脅迫良善

⑺ 簡答題 立法的定義與特徵

立法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及認可法律的活動,是將一定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活動,是對社會資源、社會利益進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動。立法是對個人行為自由與行為限制的界定,個體自然性與社會性的最優化統一。
立法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的立法概念與法律制定的涵義是相同的,泛指一切有權的國家機關依法制定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它既包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制定憲法和法律的活動,也包括有權的地方權力機關制定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還包括國務院和有權的地方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狹義上的立法是國家立法權意義上的概念,僅指享有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即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依法制定、修改和廢止憲法和法律的活動。
立法是國家機關的專有活動和基本職能,是隨著國家的產生和發展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並且日益完善和制度化。在古代的奴隸制和封建制時期,一般實行君主專制,國家最高權力集中於君主一人手中,立法權也完全由君主一人代表國家來行使,君主一言可以立法,一言又可以廢法,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國家一般也沒有獨立於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專門立法機關及法定的、不可違背的立法程序。資產階級在取得政權後,確立了代議民主制度,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使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相互獨立和制衡,從而出現了專門的立法機關、明確的立法權和嚴格的立法程序,實現了立法的制度化、法律化。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立法是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自己的國家機關,按照自己的要求和願望進行的活動,具有廣泛的民主性。
立法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立法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的活動;第二,立法是一項國家職能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有效調控;第三,立法是以一定的客觀經濟關系為基礎的人們的主觀意志活動,並且受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第四,立法是產生具有規范性、國家強制性的普遍行為規則的活動;
第五,立法是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進行的專門活動;第六,立法是對有限的社會資源進行制度性的分配,是對社會資源的第一次分配,反映了社會的利益傾向性。立法是對社會進行權威的、有效的資源分配、財富分配,通過權利義務的分配,從而實現社會控制、社會調整、實現社會動態平衡。
立法是法治的重要內容,制定完備而良善的法律是進行法治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依法治國,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應當高度重視立法丁作。
特徵:立法活動具有如下的特徵:
第一,立法是由特定主體進行的活動。
第二,立法是依據一定的職權進行的活動。
第三,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所進行的活動。
第四,立法是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的活動。
第五,立法是制定、修改、廢止或認可法律規范的活動。

熱點內容
經濟法原理與實務ppt 發布:2024-12-25 14:52:27 瀏覽:279
三益刑法 發布:2024-12-25 14:51:03 瀏覽:866
最高人民法院處長 發布:2024-12-25 14:42:23 瀏覽:264
東麗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4-12-25 14:34:15 瀏覽:42
美國勞動法工作時間 發布:2024-12-25 14:15:32 瀏覽:376
志願者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4-12-25 13:31:52 瀏覽:760
宅基地紅本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5 13:29:41 瀏覽:635
2最新公司法 發布:2024-12-25 13:29:32 瀏覽:947
2020初級會計經濟法30下午 發布:2024-12-25 13:06:51 瀏覽:329
交通法規實施細則 發布:2024-12-25 12:57:50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