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蓋尤斯生平
蓋尤斯(,約130~約180) 是羅馬帝國前期著名法學家,所謂的「羅馬五大法學家」中的出生最早的一位。古羅馬人的姓名由3個名字組成,蓋尤斯是其首姓。作為一個法學教師,是現在世界上有專業論著傳世的第一位職業法學家。在學術上,蓋尤斯自稱屬於薩賓派。他是一位多產的法學家,他的著作共有13種,如《十二銅表法注釋》、《行省敕令評論》32篇,《市政裁判官告示評論》、《法律論》15、委託論、案例論、規則論、嫁資論以及抵押論各1篇等著作。
出生地
周論上冊第56頁指出:「他生於小亞細亞」。關於這一點,我在《蓋尤斯與<法學階梯>》一文中就已經說過:「其家鄉估計是希臘。」理由有三:一是蓋尤斯《法學階梯》第2頁(頁碼以黃風的中譯本為准,下同)第1段原文:「所有受法律和習俗調整的民眾共同體都一方面使用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每個共同體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們自己的法,並且稱為市民法,即市民自己的法;根據自然原因在一切人當中制定的法為所有的民眾共同體共同遵守,並且稱為萬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因此羅馬人民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通過以上文字,不難發現,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將法分為市民法和萬民法(這里萬民法與自然法兩個概念是合二為一的)。而自然法思想是最初是由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系統、明確闡述的;二是蓋尤斯在《法學階梯》第226頁把債劃分為契約和私犯兩類,一些法學家認為蓋尤斯的劃分來源於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關於兩種交換正義的劃分,因為亞里士多德的交換正義蘊含契約思想。現代契約制度是由交換正義中的自願交易理論演變而來的,而現代侵權制度則由交換正義中的非自願交易理論發展而來。亞里士多德關於兩種交換正義的劃分是現代契約制度與侵權制度的最初理論形態。不熟悉古希臘哲學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會作這些劃分和歸類的的;三是其著作《法學階梯》第248頁有荷馬史詩的記載,且曾在小亞細亞的特洛阿斯(Troas,即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爆發地)寫作和教書。通過前文對其《法學階梯》寫作脈絡的梳理,我們發現他對羅馬行省,尤其是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這幾個行省的法律非常熟悉。周枏在書中並沒有提出蓋尤斯生於小亞細亞的確鑿依據,因此我認為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即蓋尤斯的出生地「估計是希臘」。
公元426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和西羅馬皇帝瓦倫廷二世頒布《學說印證法》,蓋尤斯與帕比尼安、烏爾比安、保羅、莫德斯丁被一起列為羅馬五大法學家,蓋尤斯的地位僅次於烏爾比安和帕比尼安。公元六世紀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中有535條選自蓋尤斯的《法學階梯》。現今西方奉行的「一個人的住宅即其壁壘」的原則,就是出自蓋尤斯。」
『貳』 羅馬法的法律淵源是什麼
法律淵源也即法的制定形式,羅馬法從廣義上來說法律淵源可以分為四大部分:自然法(習慣法)、制定法、執政官告示和法學家解釋。
(一) 習慣法(自然法)
羅馬法的產生是由羅馬部落的產生而開始的,最初羅馬是由七個王相繼執政也即王政時期(公元前8-前6世紀),該時期主要的矛盾是階級分化和財產不平等產生的平民和貴族之間的斗爭,法律關系也即是為了調節原始氏族向階級社會過度的矛盾,同時涉及宗教儀式和氏族習慣如祭祀家長權等。羅馬第六代王對原有的根據血緣關系而調節的財產和戶口關系進行了改革,同時確立的新的權力和義務。相傳他還頒布過契約和侵權行為的法律,但沒有真實文獻可據。因此該時期主要淵源是不成文的習慣法。
(二) 制定法
狹義的制定法通常是指立法者或者立法機構頒布的一般法律,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同時存在三個名義上的立法機構:百人團民會議、部落民眾會議和平民議會。上訴三個民眾會議所制定的規制都屬於「法律(lex)」,同時元老院的決議和帝國時期皇帝的諭令也屬於羅馬制定法的淵源。
『叄』 羅馬帝國時代著名法學家蓋尤斯(約130—約180)在《法學階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習慣調整的民族,他們
D
『肆』 蓋尤斯的簡介
其代表作無疑是四卷本《法學階梯》(Institutes),該書不僅是當時法律學校的教材,成為查士丁尼編纂同名法典《法學階梯》(羅馬《國法大全》其中一部)時的範本,同時也是唯一的一部完整地傳至後世的古代羅馬法學家的文獻,此外它還是西方法學史上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法學專著。在它以前,古希臘學者柏拉圖的《法律篇》、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古羅馬共和國學者西賽羅的《論法律》,都未能將法律與政治、哲學、神學等話題嚴格區分。蓋尤斯的論著則是以純粹法學的視野來研究法律現象。其能完整地傳至後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歸功於該書的普及程度。該書大約成於公元161年前後,是一部初級法學教材,長期用作羅馬法科學生的課本。有關私法的內容幾乎都已涉及,很適宜作法律學校和市民自學法律用的教材。因而該書當時流傳很廣。與《法學階梯》配套,蓋尤斯還編寫了一本《日常法律事件》,該書曾被後世學者稱為「黃金書」,是進一步闡述《法學階梯》的著作。可惜,這本解釋書已失傳了。由於蓋尤斯及其他法學家著述了皇帝的權利,維護當時帝國的統治秩序,公元426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和西羅馬皇帝瓦倫廷二世頒布《學說印證法》,蓋尤斯與帕比尼安、烏爾比安、保羅、莫德斯丁被一起列為羅馬五大法學家,蓋尤斯的地位僅次於烏爾比安和帕比尼安。公元六世紀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中有535條選自蓋尤斯的《法學階梯》。現今西方奉行的「一個人的住宅即其壁壘」的原則,就是出自蓋尤斯。」 從羅馬共和國以及羅馬帝國前期的概況分析,公元2世紀以前,羅馬的法學家最初僅限於對先前制定的法律加以整理和可能的整理,而不增加任何他們自己的東西;在隨後的發展階段,法學家們在法律旁增加了訴訟以及對它們的解釋,這種解釋很可能是注釋性的;此後法學家們把對法律的評論納入到一個以其學識為基礎的總體系之中,用分類論述、歸納演繹以及系統的方法研究法律,從而奠定了民法的基礎;後來的作品則都遵循「系統的和創制性的」方法,即在論述中有時表現為對告示內容的考察,有時表現為對法律、元老院決議或君主諭令內容的考察,有時表現為對先前法學家的意見、為反映某一問題豐富多彩的側面而編設的例子或者要求法學家發表見解的具體案例的討論,這種方法總是由一種深刻的內在系統性加以指導,總是盡可能地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並輔之以建立在普編接受的原則基礎之上的其他論述方法。同這些羅馬法學家所採用的方法不同,蓋尤斯的作品中占知道地位的是教學方面的要求,這使得創制性成分降低,對已固定的法的敘述性成分增加;在那裡受到注重的是系統的方法,這也鮮明地表現在使人易於理解和記憶的敘述次序上。他為在系統論書中形成內在的體系做出偉大的努力。當時其它法學家作品的次序表現為一種同締結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和訴訟舞台上的原告的活動緊密聯系的考察,蓋尤斯比他們超前一步,他很早就進行對權利內容的考察。在他的體系中,人、物、訴訟(即從人的觀點關注的權利)、人對物的享有以及對權利和法律關系的享有(還考察這些權利和關系的內容、取得和喪失)這樣一些議題被置於首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中心並且使權利為人服務的法律觀念。可以說,蓋尤斯的體系是以現實中平等的、主權的和有產的家父及其相互關系為模式創造的,這種家父賦予民法以特色;這些家父代表者理想中的人及其在法中的中心地位。這種法學思潮與當時流行的新斯多葛主義哲學中倡導的「人人皆兄弟、彼此應友好」無疑是遙相呼應的。
『伍』 《法學階梯》的是誰呀
作者是蓋尤斯,由查士丁尼皇帝欽定.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483—565)命令大法官和法學教授編寫的一部法學教科書,也譯《法學階梯》。公元533年完成,為了鞏固羅馬奴隸制生產關系和奴隸主私有財產的需要,本書既吸收了歷代羅馬皇帝所頒布的有關私法的詔令,也吸收了羅馬各著名法學家有關私法的學說。因此,本書是羅馬帝國一部最完備的私法。這部私法對後世歐洲各國民法的制訂和發展有過很大影響。世界聞名的《拿破崙法典》,也是以它為藍本制訂的。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The Institutes of Justinian)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Flavius Anicius Justinianus 公元483—565年)在位期間(527—565年)下令編寫的一部法學教科書,一譯《法學階梯》。「法學階梯」一名取自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大法學家蓋尤斯(Gaius,公元117—180年)、保羅(Paulus,公元121—180年),烏爾比安(Ulpianus,公元170—228年)以及其他法學家弗洛倫丁(Florentinus)和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並以它們為藍本,其中特別是以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和《日常事件法律實踐》為藍本於533年底編寫而成。所謂「法學階梯」,即法學入門之意。
『陸』 羅馬法時期代表人物觀點
西塞羅,自然法之父,法律應該是自然的不是人定人為的
『柒』 《法學階梯》的作者是誰查士丁尼還是蓋尤思,人大出版社的民法教材前後不一呀!
作者是蓋尤斯,由查士丁尼皇帝欽定.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483—565)命令大法官和法學教授編寫的一部法學教科書,也譯《法學階梯》。公元533年完成,為了鞏固羅馬奴隸制生產關系和奴隸主私有財產的需要,本書既吸收了歷代羅馬皇帝所頒布的有關私法的詔令,也吸收了羅馬各著名法學家有關私法的學說。因此,本書是羅馬帝國一部最完備的私法。這部私法對後世歐洲各國民法的制訂和發展有過很大影響。世界聞名的《拿破崙法典》,也是以它為藍本制訂的。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The Institutes of Justinian)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Flavius Anicius Justinianus 公元483—565年)在位期間(527—565年)下令編寫的一部法學教科書,一譯《法學階梯》。「法學階梯」一名取自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大法學家蓋尤斯(Gaius,公元117—180年)、保羅(Paulus,公元121—180年),烏爾比安(Ulpianus,公元170—228年)以及其他法學家弗洛倫丁(Florentinus)和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並以它們為藍本,其中特別是以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和《日常事件法律實踐》為藍本於533年底編寫而成。所謂「法學階梯」,即法學入門之意。
『捌』 英語復試,讀過哪些法學著作
有以下大學名著可以介紹: 1.柏拉圖《法律篇》 《法律篇》大致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臘,特別是雅典的城邦的建立、地理位置、政府結構、選舉制度等情況。對話內容涉及法律、宗教、教育、歷史、哲學、藝術、倫理、外交、貿易、家庭、婚姻、技藝、公民生活等。前三卷主要討論立法的宗旨和立法者必須具有的素養和條件。第四卷到第十二卷分別論述各種法律和法律制度。 2.蓋尤斯《法學階梯》 蓋尤斯(Gaius)是一位生活在公元2世紀的羅馬法學家,他的身世至今不被人們所知,根據對其論著的分析,人們普遍猜測他可能是羅馬帝國西部的一位法學教師,蓋尤斯寫作的時代正是羅馬法經歷了最鼎盛時期逐漸走向平穩發展的階段。《法學階梯》是羅馬法歷史文獻中的經典之作。它的經典之處就在於:它對繁雜的羅馬私法體系進行系統的和合理的梳理、歸納和排序,把其中最精華的東西以教科書的形式加以編排。《法學階梯》確立了羅馬私法的三大中心:人、物和訴訟。圍繞"人"這一中心,論述的是人的地位和能力、婚姻、家庭、監護等基本問題。圍繞"物"這一中心,論述的是物法關系、債法關系(包括契約之債和非契約之債) 以及財產繼承和轉移等基本問題,圍繞"訴訟"這一中心,論述的是各項與實體民事權利相對應的訴權以及相關的訴訟程序和制度。
『玖』 蓋尤斯的相關信息
(一)蓋尤斯的著作為什麼能夠比較完整地流傳至今呢? 我想主要還是他身處的政治大環境相比其他法學家都要好得多。結合以前寫過的《法治與人治的較量--兼論德治》和最新認識,筆者認為在屋大維死後的270年內,人治政體下的賢明君主,數得上名字得只有狄度、納瓦爾、圖拉真、安敦尼.庇烏、馬可.奧勒留等幾位。其餘的都是有名的暴君。蓋尤斯出生和活躍的時代分別是羅馬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和安敦尼.庇烏(公元138-161年)(即中國史書上的大秦王安敦)在位的時候。去世的時間又在一代明君馬可.奧勒留掌權時期。這一段時間,正好是羅馬歷史上非常開明的「安敦尼王朝」。當時羅馬市民籍正在擴張並被普遍授予帝國境內的所有居民,蓋尤斯在《法學階梯》中.提出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三分法體例結構成為了傳播與上述市民身份相聯系的羅馬法工具,導致該書的手抄本一度暢銷亞非歐三大洲。現在我們來看看羅馬五大法學家中的另四位:帕比尼安以前擁護君主專制的立場,在212年塞維魯的兩位皇子的爭權斗爭中,他轉而反對皇子卡拉卡拉暗殺其兄弟,並拒絕為卡拉卡拉的可恥行為作辯護,結果被其處死,成為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烏爾比安也相信羅馬人民通過該法賦予皇帝最高的權力,他主張「國王不受制於法律」、「皇帝的決定具有法律的效力」, 但是烏爾比安作為帕比尼安的學生,與當時的政治中心靠得太近了,甚至一度當上羅馬帝國的副皇帝一職,終於在一次士兵嘩變中,死於塞維魯皇帝近衛軍的械鬥之中;至於其餘兩位法學家--保羅和莫德斯丁,前者是烏爾比安的同學,後者名氣較小,且又是烏爾比安的學生。蓋尤斯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和著作家,在世時並未獲得「公開解答權」,其對法律的解答不具有法律效力,他也沒有像帕比尼安和烏爾比安那樣身處政治漩渦中央,招致政敵憤恨和同仁嫉妒。因此,他的作品應該是保存最完整的。筆者不敢肯定當時羅馬帝國是否像中國的秦始皇一樣搞過「焚書坑儒」之類的事情,但帝國時代的法學,由於統治者利益的需要,往往確實是屈從於政治的。公元1世紀的卡里古拉皇帝還一心想廢除法學家的研究工作。他經常恐嚇說,老天作證,他要留心不讓法學家的任何解釋違背他的意志。一位雙目失明的法學家因其家譜中保存著愷撒的謀殺者卡里烏斯的肖像而被尼祿判為有罪。由此也不難推測為什麼古羅馬那麼多法學家的著作沒有流傳下來。 公元426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和西羅馬皇帝瓦倫廷二世頒布《學說印證法》,蓋尤斯與帕比尼安、烏爾比安、保羅、莫德斯丁被一起列為羅馬五大法學家,蓋尤斯的地位僅次於烏爾比安和帕比尼安。公元六世紀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中有535條選自蓋尤斯的《法學階梯》。查士丁尼時於公元533年完成的《法學階梯》,即以他的原著為藍本。以上提及的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查士丁尼和西羅馬皇帝瓦倫廷二世,這三位在當時有兩位是中興之主,一位又有宏圖偉業之才。蓋尤斯的著作身逢其時,真是走大運了! (二)關於蓋尤斯的出生地。 周論上冊第56頁指出:「他生於小亞細亞」。關於這一點,我在《蓋尤斯與<法學階梯>》一文中就已經說過:「其家鄉估計是希臘。」理由有三:一是蓋尤斯《法學階梯》第2頁(頁碼以黃風的中譯本為准,下同)第1段原文:「所有受法律和習俗調整的民眾共同體都一方面使用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每個共同體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們自己的法,並且稱為市民法,即市民自己的法;根據自然原因在一切人當中制定的法為所有的民眾共同體共同遵守,並且稱為萬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因此羅馬人民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通過以上文字,不難發現,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將法分為市民法和萬民法(這里萬民法與自然法兩個概念是合二為一的)。而自然法思想是最初是由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系統、明確闡述的;二是蓋尤斯在《法學階梯》第226頁把債劃分為契約和私犯兩類,一些法學家認為蓋尤斯的劃分來源於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關於兩種交換正義的劃分,因為亞里士多德的交換正義蘊含契約思想。現代契約制度是由交換正義中的自願交易理論演變而來的,而現代侵權制度則由交換正義中的非自願交易理論發展而來。亞里士多德關於兩種交換正義的劃分是現代契約制度與侵權制度的最初理論形態。不熟悉古希臘哲學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會作這些劃分和歸類的的;三是其著作《法學階梯》第248頁有荷馬史詩的記載,且曾在小亞細亞的特洛阿斯(Troas,即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爆發地)寫作和教書。通過前文對其《法學階梯》寫作脈絡的梳理,我們發現他對羅馬行省,尤其是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這幾個行省的法律非常熟悉。周枏在書中並沒有提出蓋尤斯生於小亞細亞的確鑿依據,因此我認為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即蓋尤斯的出生地「估計是希臘」。 (三)蓋尤斯算不算是薩賓派? 雖然在學術上,蓋尤斯自稱屬於薩賓派,在《法學階梯》一書中他視薩賓(公元64年去世)為自己的老師,而將普洛克魯斯派的人稱為「另一學派的學者」。但研究此書的羅馬法研究者發現,他在一些重要法律問題上已開始接受普洛克魯斯派的觀點。從他往後,再沒有人稱自己是何學派。那麼他的這個「最後的薩賓派」是否名副其實? 筆者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薩賓派和普洛克魯斯派的區別來談:根據筆者前文的分析,羅馬的薩賓學派和普洛克魯斯學派兩派的分歧主要是形式上的,即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看問題的視角上不同。薩賓學派注重市民法,以市民法為主要研究對象;普洛克魯斯學派則著力於裁判官法(一作「長官法」,包括最高裁判官法和萬民法等內容,與市民法相對應)的研究。從這一點來看,薩賓學派較為保守,普洛克魯斯學派則較進步。但是,在方法論上,前者注重進化論精神,反對傳統的形式主義,而後者則往往囿於法規的條文。學者耿勇在《簡論萬民法與國際私法》(原載《法制與經濟》2007年第9期)中認為:「蓋尤斯《法學階梯》中記載:所有受法律和習慣調整的民族,他們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為人類所共有的法律。事實上,每個民族專用的法律是該民族自己的法律並被稱為市民法,換言之,是該城邦自己的法律,而自然理性為全人類確立的並為所有的民族同等地遵守的法律被稱為萬民法,換言之,是由所有的民族使用的法律。如此,羅馬人民部分地由其自己的法律調整,部分地由全人類共有的法律調整。徐國棟教授認為,這一段落表達了蓋尤斯對一個民族的法律構成的分析:一部分是普通法,即與其他城邦共有的法律;其餘部分是特殊的法,即本邦獨有的市民法,後者的范圍狹小。根據黃風《法學階梯》中譯本的拉丁文編排者義大利學者恩佐.那爾第的研究,市民法只包括宗親關系、家父權、夫權和對婦女的監護、20歲以上的人可以把自己出賣為奴、人格變更、被共有之奴隸由共有人之一解放時其他共有人的增加權、市民法所有權和萬民法所有權的雙軌制、要式買賣、擬訴棄權、取得時效、遺囑的形式、外國人不能接受遺產或遺贈、採用」我允諾「之形式的口頭債務、不分遺產的共同體等內容,其他的法律都是萬民法。按照蓋尤斯在其同書第二卷2、73、75、70、66中的宣告,它們包括地上建築物添附於土地、在他人土地上播種的小麥添附於土地、因淤積增加的土地歸被淤積土地所有人、無主物歸先佔者的規則等」。如果以耿勇的觀點對比分析,蓋尤斯還真不能算是薩賓派。可是,反對以上說法的論據更多,趙曉耕老師在《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21頁向我們介紹:羅馬市民法內容主要是國家行政管理、訴訟程序、財產、婚姻家庭和繼承等方面的規范,萬民法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關於所有權和債權方面的規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內容。谷春德教授在其主編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50頁也指出,羅馬的市民法多為民眾大會通過的法律和元老遠的決議等規范,包括《十二銅表法》、《米尼奇法》、《巴比和波培法》等等內容,而萬民法則與之相對。光從黃風中譯本的目錄來看,收錄的大部分是法案的名稱和元老院決議的名稱,從這一角度看,蓋尤斯也確實注重市民法,以市民法為主要研究對象,而且對於訴訟程序、財產、婚姻家庭和繼承等方面規范的論述井井有條,不像他在介紹所有權和債權方面的規范那樣語無倫次。在方法論上,蓋尤斯也是注重進化論精神,反對傳統的形式主義,如介紹訴訟法時,先介紹以前的法定訴訟,再介紹後來的程式訴訟;在介紹法定繼承時,先介紹十二銅表法的相關規定,然後介紹後來的法律制度對其進行的完善和補充。因此筆者認為蓋尤斯這個「最後的薩賓派」是當之無愧的。 (四)關於蓋尤斯「人法、物法、訴訟法」體系編制模式,是否是他自己的獨創? 周論上冊第89頁指出:「這是他仿照當時的傳統做法,而不是他個人的創造」。關於這一點,我不贊同。義大利羅馬法教授桑德羅.斯奇巴尼在蓋尤斯《法學階梯》中譯本所作的前言第2頁中就認為:蓋尤斯的以上體系編制模式是他獨創的,在此前的其他作品中沒有這種體系編排模式。該書的中文譯者黃風教授也是持這種觀點的。周枏在書中並沒有自己說法的事實根據,徐國棟在《「人身關系」流變考》一文中指出: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的對立起源於古羅馬的修辭理論和法的分類理論。從修辭的角度言,為了使論述脈絡清楚,有必要對方方面面的事物進行分類,最簡單的分類就是主體與客體的分類,因此,公元前1世紀的西塞羅說:「為了理解詞並為了寫作,沒有什麼比把詞劃分為兩個種更有用和更令人愉快的練習了:一個種是關於物的,另一個種是關於人的」。 ( Ciceron, De la Invencion, In Nicolas Estevanez edi. Obras Escogidas,Casa Editorial Canier Hermanos, Tomo Primero,Paris,s/a,p.228.)很遺憾西塞羅對世界的這兩個基本要素作了物文主義的排列,但他提供的這種認識框架確實影響了法學家對論述材料的整理,公元2世紀的法學家蓋尤斯就把所有的實體法簡單地劃分為人法和物法。可是蓋尤斯為什麼要將訴訟法與人法和物法並立,實在找不到先例。因此我認為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周枏的說法不可信,也不符合現今通說。 (五)蓋尤斯是否首開比較法學之端,第一個將羅馬法與其它民族的法律作了具體比較。 筆者認為,蓋尤斯在《法學階梯》一書中,確實是將羅馬法與其它民族的法律作了具體比較。比如說前面所介紹的加拉西亞人(古代土耳其安卡拉居民)對家長對子女的家父權以及希臘人對口頭契約的貢獻,都對羅馬法產生重大影響。但是蓋尤斯並非比較法學的開創者。按照.《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的說法,孟德斯鳩才是比較法學的開創者,證據是他的《論法的精神》。就算這種說法不成立,那麼在蓋尤斯之前,古希臘學者柏拉圖在《法律篇》中,以三個對話者的口吻對斯巴達、克里特、雅典、美西尼、亞哥斯等城邦和波斯的法律進行過比較研究,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和《雅典政制》中更是對158個城邦的憲法進行了比較研究。因此,有關「蓋尤斯首開比較法學之端」的說法是錯誤的。 (六)關於蓋尤斯對法的分類。 周論上冊第86頁指出:「蓋尤斯的《法學綱要》(為了敘述方便,我在後文均改稱《法學階梯》)開始分市民法和自然法,但他沒有分市民法和萬民法」。我認為,這一說法是錯誤的。理由詳解如下: 1.何勤華教授在《西方法學史》一書第56頁寫道:「蓋尤斯在《法學階梯》中,將法律分為兩大系統,即市民法和自然法。他指出:「受著法律及習慣支配的國民,運用著兩類法律:國民為自己制定的、作為國民及國家特有的法的國民法(市民法)和依據自然界的理性而制定的所有國家的國民都應遵守的萬民法(自然法)」。在蓋尤斯的觀念中,自然法與萬民法是一致的「。谷春德教授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一書第49-50頁中也是從這種說法的。 2.黃風教授翻譯的蓋尤斯《法學階梯》(以下簡稱」黃風中譯本「)第2頁第1段原文:「所有受法律和習俗調整的民眾共同體都一方面使用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每個共同體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們自己的法,並且稱為市民法,即市民自己的法;根據自然原因在一切人當中制定的法為所有的民眾共同體共同遵守,並且稱為萬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因此羅馬人民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 通過以上列舉,不難發現,何勤華和谷春德就蓋尤斯《法學階梯》的理解還是比周枏的理解要准確一些,周枏的以上敘述改為「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將法分為市民法和萬民法(這里萬民法與自然法兩個概念是合二為一的)」似乎才更加合適。蓋尤斯的自然法與萬民法兩個概念是合二為一的思想還見於黃風中譯本第一卷第158段、第二卷第65、69、73段等段落(註:理論界通說認為,蓋尤斯受西賽羅影響,就法的本質問題提出了理性說:「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確立的,並得到全人類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筆者結合黃風教授翻譯的蓋尤斯《法學階梯》第2頁第1段原文認為,這種說法是片面的,蓋尤斯只是說「根據自然原因在一切人當中制定的法為所有的民眾共同體共同遵守,並且稱為萬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上述理解極可能是看了翻譯錯誤的文章所致;蓋尤斯除了認為自然法與萬民法兩個概念是合二為一,還提出如下法律思想:如第一卷第83段寫道:「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在任何情況下均改變不了萬民法的規則」,這實際上就突出了自然法的恆定不變、不可更改的特徵;第3卷第194段寫道:「盜竊之所以被理解為現行的,只是由其性質所決定的。法律不能使不是現行竊賊的人成為現行竊賊的人成為竊賊,使不是通姦犯或者殺人犯的人成為通姦犯或者殺人犯一樣。毫無疑問,法律可以做的是:對某人按照犯有盜竊、通姦或者殺人罪的情況處罰,即便他根本未實施這種行為」。這有點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之類的話,強調法律的必須執行性和程序性,帶有濃厚的自然法色彩)。 (七)蓋尤斯是否確立人格權、個人財產所有權和簽訂合同的自由權 在民法史上乃至法制史上最早建立權利主體、所有權和契約自由的概念。根據筆者前文對《法學階梯》寫作脈路的梳理,我認為蓋尤斯僅僅是涉及這方面的內容。在人法篇中,他論及了許許多多不平等的內容,我們從中只看到了蓋尤斯將人分三六九等,以及人壓迫人的三座大山--父權、夫權和買主權,有關沒有或部分喪失人格自由的人的論述佔了人法篇的大部分內容。如何獲得自由,倒是蓋尤斯關注的一個方面。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他提出了人格自由的原則,而且人法篇通篇也找不到「權利主體」這一概念,與之對應的僅是「人格」一詞。在物法篇中,由於他沿襲了薩賓派的一貫風格,對萬民法並不著重研究,對所有權和債權的內容更是不加重視:對所有權的論述相當凌亂,毫無章法,所有權的觀念只見於蓋尤斯那封閉的心靈深處,而不見於外在的文字流露,因此我們不能認為他提出了個人財產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原則,「所有權」一詞雖然出現在他的書中,但他並為對其歸納引申出確切定義;在債權部分,他也只是在諾成契約(這是萬民法的內容)部分,簡單地談到了買賣、租賃、合夥和委託四種契約,且大多是以筆法粗糙的舉例方式加以介紹,並未下定義,即便他談及諾成契約是由當事人雙方合意達成,我們也不能因此而認為這是契約自由(或稱簽訂合同的自由權)的最早表達方式。 (八)蓋尤斯的《法學階梯》是否論及准私犯問題。 周論下冊第803頁提出:「在蓋尤斯的《法學階梯》和查士丁尼的《法學總論》中(為了尊重兩本書的中譯者,我將周枏的譯法進行了改動),記載了四種准私犯」。我仔細查看了黃風中譯本,並對照了學者肖俊對蓋尤斯《法學階梯》英譯本的翻譯,發現蓋尤斯《法學階梯》第三編中並未涉及周枏所說的4種准私犯,想必這是周枏記憶錯誤所致。相反,周枏說的後世學者添加上去的「委付訴」(這也是一種准私犯),在該書第4卷卻有記載。 (九)蓋尤斯對婦女的態度。 筆者經閱讀發現,蓋尤斯在撰寫《法學階梯》時,盡量採用通說,其中有很多歧視婦女的內容,而蓋尤斯自己的思想並沒有得以展開。但是,通過其中的幾個片段,我們還是能夠窺探其思想的端倪。如他在該書第一卷第144段寫道:「古人認為,女星即使達到了成熟年齡,由於其心靈的輕浮,均應受到監護」;在同卷第190段他又對上述思想進行批判:「成年婦女也處於監護之下,似乎沒有什麼扎實的理由支持這種觀點。婦女因心靈的輕浮而常常容易受騙,因而通過監護人的准可對他們加以指導是公正的,這種普遍的觀點看起來是華而不實的。」在義大利學者彼德羅.彭梵得的《羅馬法教科書》(黃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頁)中,轉引了蓋尤斯的另一段話:「監護人所關心的只是不讓婦人的財產落入他人之手,是一種利己主義權力。」學者李富成在《男人:放下你的鞭子》(原載:東方法眼)一文中對此解釋道:古代的法律大多明確授權丈夫對可以毆打懲罰凶暴的妻子。羅馬法中也規定:妻子是自奴人,丈夫可以對她行使監護權。這里的監護權包含有暴力體罰之意。然而即使在古羅馬的蓋尤斯時代,家庭暴力已為人們所不齒。蓋尤斯在該書第二卷第112、113段中還寫道:根據哈德良皇帝批准而制定的一項元老院決議,女性似乎處於比男性要優越的條件之中,因為,不滿14歲的男性不能立遺囑,即使他希望在監護人的准可下立遺囑;然而女性在不實行買賣婚的清況下,只要不小於12歲就獲得立遺囑的權利。由此可見,婦女立遺囑的權利也優先於男性。後世的凱特. 米利特等美國女性從這里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將女權主義思想發揚光大(見其作品《性的政治》,鍾良明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十)蓋尤斯對奴隸的態度。 列寧在談羅馬法典時,說道:「法律只保護奴隸主,唯有他們才是有充分權利的公民。不論當時所建立的君主國或共和國。在這些國家中,奴隸主享有一切權利,而奴隸按法律規定卻只是一種物品,對他不僅可以使用暴力,就是把他殺死也不算犯罪」(見《列寧全集》第29卷,第436頁,轉引自陶希晉《新中國法制建設》,南開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版)。蓋尤斯自己在《法學階梯》中確實也有將奴隸劃為有形物的范疇的記載。如第二卷第260段寫道:「每個人也可以通過遺產信託贈與單個物品,比如土地、奴隸、衣服、銀子、錢款等。」第三卷第210段又寫道:「如果某人非法殺死一名他人的奴隸或者一個屬於牲畜的他人的四足動物,他將被判罰按該物在當年的最高價值向所有主進行賠償。」但是,蓋尤斯在對有形物進行歸納時,是將土地、人、衣服、金子、銀子和其他無數物都歸入有形物。而蓋尤斯在該書第一卷對人進行劃分時,是將人分為自由人和奴隸的。由此,筆者有一個大膽的猜想:蓋尤斯是將自由人、婦女和家屬以及奴隸都歸入有形物之列。根據前文對蓋尤斯人法篇寫作脈絡的梳理,我們得知,奴隸在具備一系列法定條件下,也是可以獲得解放,從而轉化為解放自由人的。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蓋尤斯在《法學階梯》第18頁中又說道:「奴隸處於主人的支配權下。主人對奴隸擁有生殺權;而且所有通過努力取得的東西,均由主人取得。」「但是在今天,任何羅馬市民和其他一切受羅馬國家權力管轄的人均不得過分地和無故地虐待自己的奴隸。」這似乎是一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和人道主義思想在那個時代對撞所產生的折衷表達。因此,我國法學界的傳統說法(古羅馬的奴隸在法律上不屬於「人」的范疇,而屬於「物」,被稱作「會說話的工具」,根本無人身權可言;奴隸在羅馬法上不具有獨立人格,不屬於人的范疇,而是權利客體)在蓋尤斯時代已經失效了。
熱點內容
鳳山縣律師
發布:2024-11-02 01:25:32
瀏覽:631
張馳法學
發布:2024-11-02 01:24:56
瀏覽:633
北京法官累死
發布:2024-11-02 01:08:06
瀏覽: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