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權變動的立法模式
① 我國物權法確立的物權變動模式是什麼
我國物權法確立的物權變動模式是:
是否承認物權公示方法的公信效力?由此可區分是屬於形式主義立法還是意思主義立法。
形式主義立法下是否應當承認物權行為理論,若承認之,則為物權形式主義立法例;若不承認之,則屬債權形式主義立法例。
② 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模式有哪幾種
基本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有三種立法模式
大陸法系各國關於依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大致有債權意思主義、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形式主義三種立法模式。
(1)債權意思主義。指依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無須當事人的合意,即生物權變動的效力,不以任何物質形式的作成為必要。《法國民法典》採用的就是債權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
(2)物權形式主義。指物權因法律行為而變動時,除須另有物權變動的合意外,尚須踐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才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義。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為《德國民法典》所確立。
(3)債權形式主義。指物權因法律行為而變動時,不僅需要當事人債權之合意,而且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始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義。
③ 物權的變動
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國物權變動立法原則上采債權形式主義模式,例外采意思主義模式。
1、意思主義就叫債權意思主義,以法國、日本民法典為代表。
即物權的設定與轉移僅僅因當事人的債權意思表示而發生效力。這表示,只要買賣合同成立生效,即使標的物沒有交付或變更登記,價金也未交付,標的物的所有權已於此時由出賣人轉移給買受人。或者說,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僅以買賣合同為依據,既不需要另有物權行為,也不需要以交付或登記為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故稱意思主義。
如:甲2月1日與乙簽訂了一份電視買賣合同。乙2月2日給甲價金,2月3日甲將電視交付給乙。那麼其實,電視所有權的轉移發生在2月1日。
非經登記或者交付的物權不動,不得對抗第三人。換言之,登記和交付是對抗要件。
設上例,2月2日,甲背著乙將電視對丙設立了質押權,那麼該質押有效,丙可以對抗所有權人乙。
我國意思主義立法體現在地役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都在合同生效時設立,對土地承包經營權而言,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只是對該權利的確認而已。
2、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又分兩種,債權形式主義和物權形式主義。
(1)物權形式主義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
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除了買賣合同外,還需要當事人就轉移標的物所有權達成的物權合同再加上登記或者交付,始能轉移所有權。
(2)債權形式主義,又稱意思主義與登記或交付的結合。以奧地利,瑞士,韓國為代表。
物權變動,只需要在債權的意思之外再加上登記或者交付即可,不需要另有物權的合意,故無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物權的變動效力受其原因行為債權行為如買賣合同的影響,故也不存在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我國債權形式主義立法體現在:
有效債權行為+登記=不動產物權變動
有效債權行為+交付=動產物權變動
有效債權行為+交付=重要交通工具物權變動+登記>第三人
打字真辛苦~這些問題以後可以看一下物權變動的理論書籍
④ 中國物權變動模式
在物權法出台之前,通過對我國民法體系中關於物權變動規則分析,很容易看出我國採取的是一種相當於折衷主義的立法模式。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擔保法》41條關於不動產和准不動產的抵押規定為:「當事人依本法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43條關於動產抵押規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等等。我國的這種立法模式,一方面認為債權的意思表示即為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不承認物權行為;同時又認為僅有物權變動的意思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還必須經過登記或交付,也就是公示才能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動產抵押上,我國民法規范採取的卻是登記對抗主義。
總體說來,我國民法現有規范關於物權變動採取的變動規則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但是卻缺乏理論和制度上的邏輯性。
我國目前正在討論中的《物權法草案》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同時規定,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第二十七條規定, 動產所有權的轉讓和動產質權的設立等,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交付時發生效力。第二十八條 規定船舶、飛行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等等。
物權法草案採取的立法模式大體上是繼承了我國民法原有的立法模式,採取的是折衷主義,不動產的公示為登記,動產的公示為交付,經過公示後,物權才能發生變動的效果。由於准不動產的價值大小不一,對其無論是以登記為公示方式還是以交付為公示方式,都不能完全符合社會經濟流轉關於交易安全和迅速的要求,所以對於准不動產物權的變動,物權法草案以交付為物權發生變動的要件,以登記作為對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
在我國現行理論及實踐框架下構件物權變動規則以及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的思考
物權變動不管採取的是哪一種立法模式,其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能夠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和迅速,要維護交易安全和迅速,關鍵在於能夠在保護交易時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時,兼顧交易雙方的交易公平。法國式的「公示對抗主義」偏重於交易的迅速,但是卻是以不安全的交易為代價的,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法國的動產與不動產都使用的是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我國現在市場經濟民事法律體系下,顯然是不能對動產交易和不動產交易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德國式的「形式主義」立法,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分離,只要物權行為一經設定,物權就告移轉。物權行為的無因性,使得在原因行為有瑕疵的時候,如債權合同被撤銷或者無效的時候,物權的權屬狀況仍不改變,賣方只能夠依照不當得利向買方行使請求權。但是,物權行為無因性卻能夠很好的保障第三人的利益,符合交易迅速的要求,第三人再向買方交易的時候,只要求買方的物權符合法定公示的要求,而不必擔心其物權原因是否有瑕疵。我國採取的是相當於折衷主義模式,我國的物權法理論的主流並不贊同物權行為無因性,當債權合同因為瑕疵被撤銷或無效後,賣方可以以物上請求權向買方請求返還,這樣更有利於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這種折衷主義模式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承認了物權行為的客觀性,但是我國的物權法理論為了避免無因性對出賣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否定了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本人認為,我國的這種立法模式有利於保護交易中第三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交易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但是,應當從理論上對它進行完善,並從形式上構建邏輯嚴明的立法模式。
首先,應當承認物權行為的客觀性,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物權變動立法找到理論上的依據,但是,承認物權行為並不意味著必須承認物權行為無因性。物權行為的有因還是無因只應該是立法的選擇而已,應當從實踐上,從制度是否能實現市場經濟的交易迅速、安全和公正上來確定。
其次,我國的物權變動理論規定了公示公信原則,但是不能僅僅依照這個原則來實現交易的迅速和安全,而是要對它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完善。公示原則規定物權的變動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法表現出來。公信原則是指物權的變動公示後,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況與真實的物權狀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物權法草案中也規定了相應的原則,不動產以登記,動產以交付為公示方式。可以說公示為處於交易之外的第三人提供了保障,只要沒有公示就沒有物權變動,以公示確定權利的性質與歸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定紛止爭,維護交易安全。公示的公信力重在保護第三人,真正的權利人即使能夠舉出確鑿的證據證明公示暇疵確實存在,而且自己對於公示的暇疵並無過錯,對公示的公信力仍不產生影響,第三人仍可藉公示的正確性推定和自己對於公示的暇疵不知情而獲得保護。 最後,不動產和動產雖然都屬於財產范疇,但是他們的性質卻有很大的差別,在我國現有的立法框架中,不動產的公示方式和動產的公示方式從效力上來說也是有差別的,所以,本人認為應當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物權變動的規則以達到有利於促進交易,保障交易安全的目的。
關於不動產物權變動規則
對不動產適用公示公信原則來確定財產的歸屬與變動符合物權變動迅速和安全的要求。
不動產權屬和變動的公示為登記。不動產登記是權利人申請國家有關登記部門將物權的設定移轉、變更、消滅等物權事項依據法定的程序記載於登記簿的事實。它包括以下幾個要素:第一,登記機關。此即對不動產的權屬和相關事項進行記載的人或機構;第二,登記對象。即作為物權客體的物。 第三,以書面記載的方式實現。口頭的方式一般不能成立登記。但是書面記載可能包括多種形式,可以表現為一般的記載,也可以表現為正式的登記表格填造,還可能是計算機資料庫的建立等等。以不動產的登記作為物權公示的方式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由於登記機關是國家的相關部門,所以其形式上的准確性可以得到保障,並且不會有被隨意更改的危險。其次,這種登記能夠以一定方式被外界知曉。不動產登記制度作為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式,具有相當的公信力。第三人基於不動產公示,能夠取得不動產的所有權,這對於保護善意第三人是十分有利的。最後,不動產物權的登記,很少會產生錯誤登記,即使產生了錯誤,由於其責任在登記機關,而登記機關是公權力機關,對於利益的損失人,能夠進行有力的賠償。當然,不動產登記公示的優勢是建立在登記審查制度的嚴格、嚴密的條件下的。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記制度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使用公示公信制度就能夠很好的保障交易的迅速和安全。
我國的物權法草案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進行了法條上的規定。這種不動產物權的公示公信制度適合我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同時這種立法模式,實質上是承認了物權行為的客觀性。債權行為不能直接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而是要經過登記,登記後才能產生物權變動。並且這種物權在轉給第三方的時候,第三方不需要考慮前手的交易是否有瑕疵。我國的物權法理論主流不承認物權行為的客觀性,但是在立法實踐中,卻體現了承認性的效果。
⑤ 物權發生變動的具體方式方法
物權變動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即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模式。
1. 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謂意思主義,就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當事人達成合意)即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可分為絕對意思主義和相對意思主義,前者是指物權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發生絕對的移轉效力,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其立法學者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孫鵬先生指出「《法國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絕對意思主義』,公示手段對物權變動沒有任何意義」。但由於該模式使物權變動的公示性特徵喪失殆盡,有違物權的可支配性特徵,現今已沒有國家採取此例。後者是指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所有權即行移轉,但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的物權,只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
2.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形式主義,則是指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又可分為物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和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前者是指物權變動需要一個單獨的物權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即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記——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後者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債權合意外,還必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認債權意思的同時,承認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
⑥ 論述我國物權的變動模式
(一)所有權的變動
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它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
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按
照我國民法學界的通說,此處的合同系僅指債權合同,包括買賣、互易和贈與合
同等。《合同法》第133條,幾乎是照搬了民法通則的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
標的物交付之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我國物權變動的基本規則是交付移
轉所有權,但是有兩個例外可以排除這一規則,一是法律另有規定,二是當事人
另有約定。按照我國相關法律,這里的「法律另有規定」主要是就不動產物權變
動而言,如《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0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
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並憑變更後的房屋所
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
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此外,我
國所有權變動還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志,所有權可以依當事人的約定而移轉。
可以看出,我國法律關於所有權的變動可以按照動產和不動產分別採取不同
的變動規則:不動產所有權變動採取嚴格的形式主義,即「債權合同+登記」方
可移轉所有權,動產則主要采「債權合同+交付」移轉所有權,但當事人可以通
過約定而排除其適用。
(二)他物權的變動
《土地管理法》第12條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
變更登記手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2條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第38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
權採取互換、轉讓方式流轉,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申請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
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
日起生效。」第43條規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
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民
用航空法》和《海商法》也有類似規定。
上述規則表明,我國現行立法在用益物權上既有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合同
+登記),如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和特定財產的抵押,又存在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
式,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流轉和動產的抵押。
通過對我國現行實然法律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國現行法律中既有形式主義
的的法律規范同時又存在意思主義的法律規范,這樣我國實際上形成了一種特有
的物權變動的二元化立法模式。通過本文第一部分對當前世界各國存在的物權變
動立法模式的介紹可以看出,這樣一種二元化立法模式是我國獨有的,究竟是什
么樣的理論基礎對這樣的一種二元化立法模式提供理論上的支持,筆者未見深入
細致的分析。正如有學者指出,「這樣一種對形式主義和意思主義的平行繼受並沒
有建立在進行充分合理性論證的基礎之上,很有可能是學派折中的產物甚至是一
種無意識的照抄與模仿的結果。」
[52]
雖然這種二元化立法能夠部分彌補形式主義過
於僵化、效率低下的弊端,但是其直接導致了物權公示方式的不一致,以至於嚴
重危害交易安全。試舉一例進行說明,一般動產所有權的公示方式是佔有,而一
般動產抵押權的公示方式是登記(只有登記才可以對抗第三人),在動產抵押擔保
中,抵押權利人並不實際佔有動產,第三人無從知悉擔保物權的設定,所以易導
致當事人間的利益沖突,特別是動產擔保權人與善意第三人間的利益沖突。因為
標的物仍然保留在設定人手中,若其將之讓與善意第三人,則第三人依據公信原
則善意取得所有權,動產擔保權難免遭受不測之害;若允許抵押權人行使追及權,
則第三人權益又無法保障,這樣,法律因此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這正是二元化
立法模式致命的弊端。
⑦ 簡述物權變動的原因
基於法律行為:如基於買賣、互易、贈與、遺贈等受讓物權,拋棄物權及設定或變更、終止他物權的各種法律行為。非基於法律行為:基於法律行為之外的法律事實,如時效、先佔、添附、繼承、無主物的取得、標的物消費、標的物滅失及混同等。基於公法上的原因,如公用徵收、沒收、罰款等。
(一)物權變動原因
物權的變動: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就物權主體而言,是指其取得物權和喪失物權;
就物權內容而言,是指物權的內容發生變化。
物權的設立即物權的取得,物權的取得分為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1)原始取得:非依他人既存的權利而取得物權,如生產、收取孳息、添附、先佔、沒收等均屬於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
(2)繼受取得:基於他人既存的權利而取得物權。
繼受取得又分為移轉的繼受取得和創設的繼受取得:
①移轉的繼受取得:從他人處取得他人原有的物權,如基於有效的買賣合同受讓所有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等。
②創設的繼受取得: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設立他物權,如在國家所有的土地上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在他人動產上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等。
物權變動需有能夠引起物權變動的法律事實。
能夠引起物權變動的法律事實稱為物權變動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行為、事件和事實行為、公法上的原因等。
故通常可以將物權變動分為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和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1)在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中,公示為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或者對抗要件;
(2)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則不需要公示,就其中的不動產變動而言,登記既非生效要件也不是對抗要件,而是處分要件。
如根據《民法典》第229條至第232條的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在分割共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等案件中作出並依法生效的改變原有物權關系的判決書、裁決書、調解書,以及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作出的拍賣成交裁定書、以物抵債裁定書,應當認定為前述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依照以上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二)物權變動模式
物權變動的模式僅針對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與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無關。
物權變動的立法模式主要有債權意思主義、物權形式主義和折中主義三種。
債權意思主義是指僅需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無需其他要件即足以產生物權變動的立法例。其特點是不區分債權發生的意思表示和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物權形式主義是指發生物權變動時,除了以產生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的債權合同外,還必須有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並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方能產生物權變動效力的立法例。其特點是區分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且認為物權行為具有獨立性與無因性。折中主義的做法介於債權意思主義與物權形式主義之間,規定物權的變動除債權合意外,還需要登記或交付。其特點是不承認物權行為,認為物權變動的原因是債權行為與登記或交付的結合。
我國立法確立的物權變動模式究竟屬於哪一種,現有的法律規定略顯含糊,學界也存在爭議。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買賣、贈與、質押等債權合同並不足以引起物權變動,還須完成登記或交付方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登記或交付是合同的履行行為,未登記或未交付並不影響債權合同的效力。而債權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的,也不可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上述將債權合同效力與物權變動效果加以區分的規則通常被稱為區分原則。
(三)不動產物權變動
此處所稱不動產物權的變動,是指基於法律行為的不動產物權變動。基於法律行為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一律以登記作為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物權變動的時間點是將物權變動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之日,而不是權屬證書發放或者收回之日。
(四)動產物權變動
動產物權的變動:基於法律行為的動產物權變動。
基於法律行為的動產物權變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以交付作為物權設立與轉讓的生效要件。
交付是移轉標的物佔有的行為,交付方式包括:
1.現實交付:將出讓物置於受讓人的實際控制之下。
2.簡易交付:動產物權的受讓人因合同業已佔有出讓人的出讓物的,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物權轉讓或設立法律行為生效時,交付即完成,如保管佔有。
3.指示交付:出讓人的出讓動產被第三人佔有的,出讓人將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並告知佔有人向受讓人交付該動產,是為指示交付,也稱「返還請求權的讓與」。
根據現行規定,以指示交付方式完成交付的,自轉讓人與受讓人有關轉讓返還原物請求權的協議生效時發生物權變動。
4.佔有改定:出讓人在轉讓物權後,仍需要繼續佔有出讓的動產的,由出讓人與受讓人訂立合同,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在約定期限屆滿時,出讓人再按約定將該動產交還受讓人佔有,即為佔有改定。
在佔有改定中,出讓人與受讓人實際上達成了兩個合意:
(1)轉讓動產所有權的合意。
(2)借用、租賃等能夠使出讓人繼續佔有轉讓動產的合意。
之所以稱為佔有改定,是因為出讓人對出讓動產的佔有由原來的所有人佔有改變為非所有人的佔有,而受讓人則根據前述第二個合意取得對轉讓動產的間接佔有。
在佔有改定中,受讓人取得物權的時點為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的由出讓人繼續佔有動產的約定生效時。
在理論上,後三種交付方式又被稱為觀念交付。
⑧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回顧和前瞻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選擇的歷史比較考察
吳天
發布時間:2006-5-21
【字體:大 中 小】
[摘 要]立法的選擇關鍵在於與社會演進、觀念轉變相暗合,超出社會現實,與文化背景和民眾觀念相脫離的法律,只是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法律文本,不能作為融入現實社會的規范,難以發揮實效。本文從歷史比較的角度,總結法、德立法經驗,考察我國物權行為理論的立法取捨。
[關鍵詞]物權變動 意思主義 形式主義 法律繼受
一、概說
物權變動模式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事立法,對基於合同行為的物權變動進行法律調整的具體方式。當今大陸法系主要存在法國意思主義和德國形式主義兩大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例。
(一)大陸法系兩大物權變動模式
法國意思主義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否定物權行為的獨立存在。其民法典並未明文意思主義,但從如下法條可判斷其主旨是交付義務的產生使債權人成為所有人:①第938條:「適法的承諾贈與,僅以當事人的合意完成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無需任何交付而轉移給受贈人」 ;②第1138條「交付物的債務僅以契約當事人的單純合意而履行,即使標的物未交付,自應交付時起,債權人為所有權人,風險隨之轉移,但債務人遲延交付者不在此限」 ;③第1583條「即使標的物未交付、價金未支付,只要就物及價金成立合意,買賣在當事人間即告完成,所有權為買方取得」 ;④第1703條:「交換以和買賣相同的方式僅以合意而完成」 。由此可見法國民法典在物權變動立法上的方針,即物權變動只因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效力,既不需有物權行為,也不以交付或登記為生效要件,動產的交付、不動產的登記只是對抗第三人的要件。即使標的物尚未現實交付,只要合意形成,債權人即被視為所有人,就承擔標的物意外受損的風險。依債權合同設立、轉讓物權時,物權變動是債權效力的當然結果,不承認以物權變動為目的的物權合同,賦予契約具有債權發生和所有權轉移的雙重效果。
與法國式意思主義相對立的是,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德國形式主義,它肯定債權行為之外有物權行為的存在,物權的變動須符合法定形式。其民法典接受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區分說,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和內容的變更,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為原則。民法典第873條第1款規定:「為轉讓一項地產所有權,為在地產上設立一項物權以及轉讓該項物權或者在其上再設立他物權,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和因該權利變更而涉及的其他人的合意,以及權利變更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的登記」;第875條第1款:「為放棄一項地產的權利,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放棄其權利的意思表示,以及該權利在不動產登記簿的注銷登記」。第929條:「為轉讓動產所有權,所有人必須將其交付給取得人,且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須達成關於所有權轉移的合意。取得人已佔有該物的,只需所有權合意即可。」從法律條文可見,依債權合同設定、轉讓物權時,債權行為是物權行為的原因行為,原因行為不發生物權變動,只在另有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物權行為時,才產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物權行為是債權行為的履行行為。故不動產物權變動依登記而生效,動產物權變動依交付而生效。
(二)物權變動模式問題的研究方法
過去中國學者對物權變動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紹和評價一國的法律制度,且著重對德國物權行為理論進行探討,分析其利弊,並在理論上建議立法對此理論的取捨。但是法學研究不能代替法律,法律制度的選擇不能輕易地因主觀判斷而做出。每一項法律制度都有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逐漸適應現實社會的完善過程,對他國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能流於表面化,要深入其法律制度的內部,全面了解其歷史發展概況,動態把握物權變動制度在該國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價,並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度選擇。
任何法律都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的反映和抽象,都以其特定的法律傳統為前提和基礎。因此,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業已形成的法律傳統,通常會構成特定時代法律規范據以形成的前見。它們之間存在著互相滲透、彼此影響的關系,這種互動關系就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有選擇的親和性」。(1)在此點上,無論是作為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法國民法典》,還是作為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德國民法典》都不例外。
基於上述認識,本文對法德兩國物權變動立法背景、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進行解析,對其做出確切評價,以期對我國的物權變動制度選擇提供參考。
二、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意思對抗主義
(一)法國的意思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804年《法國民法典》展現給人們的社會景觀更多的是農村風景,而非都市風景。(2)法典起草者們幾乎未考慮即將誕生的工業社會,所以里珀特才把《法國民法典》稱為18世紀規范農業經營的法。(3)法典制定時,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民、手工業者,僱傭少數工匠的小業主和小作坊主。此時的商品生產,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水平較低。該法典就物權變動所確立的意思主義模式,就著眼於此時與特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依然盛行的特定物交易。
就時代精神而言,法國大革命前夕,批判封建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宗教神學的思想啟蒙運動在法國如火如荼地進行。伏爾泰從功利主義出發認為好政府應保護每個人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國家任務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說,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不僅要分離,而且還要使三權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以權力約束權力」;(4)盧梭認為,按照自然法原則,人們要在完全平等基礎上,自願聯合建立國家、制定法律,以保護每個人的天賦權利——自由、生命和財產。啟蒙運動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好了思想和輿論准備。大革命時代,自由精神高於一切,契約被作為當事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實現自由和擺脫等級身份制的手段,因此當時法國出現了民法典立法與高漲的革命熱情相結合的情形。(5)《法國民法典》在自由精神的渲染下頒布並實施,以自由思想為基礎,主張個人意思及自由的絕對權威,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從而實現了市民階層追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二)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
繼受羅馬法的法國古法承認各種假裝交付,以書面交付和佔有改定代替交付,同時在契約公證書中加入已交付條款(實際上未交付),到16、17世紀已成為法國的交易習慣,即羅馬法上交付的觀念化。在物的二重轉讓時,第一買主是假裝交付,第二買主是現實交付,時間在先的假裝交付優先,在事實上承認以意思表示轉移所有權。
法國古法法系的重要部分之一的教會法也間接影響了意思主義的形成。隨著商業發展,法國法原則上堅持契約要式性,但在一定范圍內也承認諾成契約。自17世紀起單純合意產生訴權已成為教會法的原則,同時合意必須遵守的法諺也逐步滲透到法國法基礎中。雖教會法推動了契約諾成主義形成,但所有權僅以合意而轉移的理論仍未完全確立,其形成還得到了自然法學派的進步完善。
法國的自然法學派學者戈羅烏斯從自然法則出發,認為所有權是與客體佔有完全不同的觀念存在,所有權轉讓無需交付,自契約成立時所有權轉移乃是最單純的形式,從只以當事人間的合意發生所有權轉移的觀念出發,批判羅馬法交付主義,並在自然法中為不要交付觀點尋找理論依據。
可見法國古法傳統、教會法的影響以及私法學者的理論貢獻都為法國意思主義的最終形成打下了基礎。
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意思主義原則與法國民法典總體精神相一致,是大革命個人主義自由思想的產物。法國民法典首次確立契約自由原則,尊重個人意思自由,個人取得權利、負擔義務,完全取決於個人自由意思。契約之內容、方式、成立以及契約當事人之選擇,聽憑當事人自由,國家不作干預。(6)法國民法典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至,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契約視為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法律,那麼自當事人就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一致時即發生轉移便成為自然之理。
2.法國意思主義的發展與完善
1848年法國第二帝國開始時,法國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大工業生產已佔主導地位,機械化飛躍發展,商業發展促成借貸業發展,到1850年法國已有長期借貸銀行,但借貸機構無法在不動產秘密轉讓情況下保證抵押權的安全,故公示制度的呼聲開始高漲。於是1855年對民法典進行補充,規定所有權、抵押權要公示,將不為抵押權標的的權利如不動產質權、地役權、使用權、居住權、18年以上租賃權等納入公示權利范圍,但法定抵押權仍不以登記為必要。這次修訂在保持意思主義原則不變的基礎上,確立了大多數所有權及其他不動產物權設定、移轉,以登記為第三人對抗要件,擴大登記范圍,為公示制度在法國最終確立邁出了決定性一步。其後法國對登記制度進一步完善。如1935年對登記事項作出很大修正,首次規定了幾乎所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都應登記,擴大了登記事項。1955年1月4日《土地公示制度改革統令》及同年10月14日《關於土地公示制度改革之1955年1月4日適用的統令》在以往公示制度原則下進行整體重編,規定法律行為及判決產生的權利,登記以前不能對抗依法律規定保有不動產上權利的第三人,登記成為物權變動的對抗要件,從而構成法國現行公示制度。
(三)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總體評價
綜上所述,法國物權變動的發展過程是意思主義形成流程和公示主義相互影響與排斥的互動過程,並最終妥協與調和,合流為意思對抗主義。總體而言,法國法對物權變動發生依據的規定還是較完備,通過法律自身的解釋和補充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滿足交易安全的要求,因此其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意思對抗主義也沒有什麼太多可爭議的地方。
雖當今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同法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並提出各種批評,許多國家的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也不主張選擇法國模式,但法國採用的意思對抗主義歷時二百多年漫長歷程,其市場經濟發展良好,不動產交易秩序也並未因此陷入混亂,這就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於法國啟蒙思想對自由主義的過分渲染,因此《法國民法典》將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原則推向極端。這種物權變動模式雖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在關於第三人保護上卻顯得較蒼白,但通過強制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終還是在總體上實現了當事人間的利益平衡,基本維護了第三人交易安全。
三、德國的物權變動模式——形式要件主義
(一)德國形式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9世紀末期,德國工業化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都有很高水平,經濟活動重點從農業向商業、工業轉移,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在國家起主導作用的是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大市民階層。故《德國民法典》起草者心中的民事主體形象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家和農場主。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著眼對信用型契約的規制。它明顯與《法國民法典》將特定物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不同,是將種類物及未來物的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7)這反映出《德國民法典》制定時,信用交易的發展使債權與物權在成立時間和職能上發生分離,並由此引發物權和債權在近代的對立,從而使交易界出現了對於形式主義的要求。(8)
就時代精神而言,《德國民法典》制定時,新社會經濟思想,即國家義務在於有規律地干預各種力量的自由放任,保護經濟弱者。遺憾的是新經濟思想仍未深入私法觀念之中。受新社會經濟思想或多或少的影響,《德國民法典》確立的物權形式主義兼具羅馬個人主義法律思想和新社會經濟思想。一方面,物權變動的基礎仍建立在當事人物權合意之上,體現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求物權變動具備一定外部形式,以響應保護交易安全的社會政策要求。立法將觀念所有權通過交付和登記公示有形化。《德國民法典》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轉換成對第三者的公示手段,統一了物權變動中當事人的對內對外關系。
(二)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確立
1872 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對德國近現代民法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該法率先規定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藉以摒棄登記實質審查主義。這直接成為1896年德國民法典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的立法基礎。為排除土地(不動產)物權變動登記實質審查主義,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采物權契約無因性。此前,登記官既審查當事人申請書的法律形式,又審查申請書背後的事實關系。使得交易時間延長,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故除舊立新,改采形式主義登記制度成為眾望所歸。依物權契約無因性,物權變動效力應與基礎關系的債權行為相分離,使登記審查僅限於物權契約本身。此後約霍夫起草的德國民法典物權編及1896年德國民法典均繼承了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
1874年德國聯邦議會成立民法典編纂委員會,起草民法典。民法典第一草案(物權編)第828條規定:「(1)依法律行為移轉所有權、設定或移轉其他權利及設定擔保,如法律未特別規定,依登記權利人與取得人締結的契約,並在土地登記簿進行登記而發生;(2)第一項所稱契約,須由同意在土地登記簿冊登記權利變動的權利人的意思表示,與另一方對該同意的承諾的意思表示構成……」依該條規定,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把物權契約納入民法典條文中,無庸置疑,是對薩維尼、溫德沙特等人的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理論的忠實法律條文化。(9)
民法典第一草案於1888年1月31日公布,不久受到許多批判,但對采物權合意及其無因性基本上未有批評意見。此後第二委員會總體上維持了第一草案所規定的物權合意和登記形式審查主義,並用「物權合意」代替「物權契約」。兩稿審議後,第三草案經帝國國會討論通過,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最終確立——不動產權的設定、讓與、變更,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進行;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交付進行。
2.德國對形式要件主義不足的自我完善
每一項制度都有相應的分工、制度界限和內在局限,都不可能或不能完全通過該制度本身解決其自身的缺憾。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也不例外。
德國形式要件主義,使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分離,會出現債權契約無效而物權合意有效,買受人仍取得標的物所有權,這無疑使出賣人遭受不利益。德國立法者在確立形式要件主義時,當然考慮到了其有失交易安全與公平的一面,於是為完善這一缺憾,補救出賣人利益,在編纂法典時確立了不當得利制度。出賣人在喪失標的物所有權時,可提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來彌補損失。德國民法典第812條規定:「無合法原因而受領他人的給付,或者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負擔費用而受到利益的人,負有返還義務。雖有合法原因但後來消滅,或者根據法律行為的內容未發生給付目的所預期的結果時,上述義務仍成立。」
正由於德國法中採納物權行為,使部分債權行為無因化,使因債權行為無效仍發生物權轉移的不當得利情形在德國極為普遍,因此不當得利制度成為彌補無因性制度缺陷而存在的必然調整機制。德國法學家Ernbury更是強調不當得利制度乃立法者用來治療自創的傷痕——物權行為無因性。
(三)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總體評價
德國民法典在法國民法典頒布將近100年後公布,其立法社會背景與法國大相徑庭——交易頻繁化、時空化,信用經濟迅速發展,所以德國立法者根據現實需要,從維護交易安全形度出發,側重保護第三人利益,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最終確立了物權變動的形式要件主義。
從薩維尼創設物權行為理論到德國民法採納此理論至今,物權行為理論的存廢問題一直都有較大爭議,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贊同物權行為理論的觀念在德國最終成為主流。我們可從當代德國最著名的民法學者集體編纂、並被認為是德國最權威的法典注譯《慕尼黑人〈德國民法典〉注譯·物權編》(第六卷)中看出來:「物權行為原則的產生並被立法所採納,根本上不是純粹的想像和典型的法學思維的結果,這一點不但表現在該原則所提出的一般要求和根據該原則建立的無可指責的法律技術上,而且也表現在它深刻的法理智慧上。尤其重要是,該原則建立的法律制度產生後的歷史表明,它一直能順利地實現法律功能目的。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相分離的法律結構從來沒有給法律交易製造困難。」
民法各項制度在追求自身特定製度價值時,不免存在價值上的失衡和沖突,這是「合理」的。只要通過承載相應價值的制度來解決,實現價值與制度的融合,也不失為「善」的民法制度。物權形式要件主義雖非盡善盡美,但通過不當得利制度完善了價值上的失衡,最終保護了交易安全,維護了交易公平,為德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一)我國當前的立法背景
目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並不均衡,但社會化大生產仍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流通領域內,信用經濟高度發展。事實表明,種類物、未來物的交易等信用交易是經濟交往中的主流形式。其次,純粹的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從未在中國大陸土地上真正生根、發芽、成長。在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指導下,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要求的各種社會政策,構成了民法自由原則的界線。在法律傳統上,清末改制以來,取法歐陸的法律繼受思想一直占據的主導地位,即使1949年以後對蘇聯法制的學習,也未偏離這一主線。繼受過程中,中國大陸接受了物權與債權的區分,主張區分物權與債權的取得根據,物權變動采公示原則,並最終將物權與債權區別的一個側面定位在權利是否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上。
(二)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法律制度的繼受過程
我國法律現代化進程中,就接受了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民國初期,就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法律制定及司法普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並加以運用。如,大理院上字第8號判決:「物權契約以直接發生物權上變動為目的,與債權契約異。契約成立同時履行,更無存留義務之可言。」上字第2359號:「不動產物權移轉,其買價曾否交足及稅契過割遲早皆與不動產物權移轉並無關涉,……」 (10)可見,民國早期民法典尚在制定時,我國司法部門就明確且准確使用了該理論。我國舊《民法》(1930年)第118條關於「無權處分」的規定,是對「區分原則」的明確肯定。其中物權法部分,都是建立在物權行為理論之上的。如,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發生變動的第758條,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的第761條,不論是條文設計,還是立法者編纂的立法理由,都明確地採納物權行為理論。從這些資料可以推出,采物權行為理論是我國近代以來民法傳統。
新中國,我國司法部門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在立法之先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權行為理論的規則。如,在不動產司法實踐中,針對標的物交付後或權利證書交付後一方當事人反悔提出撤消並返還的問題,最高院在一些司法解釋文件中規定,標的物的交付應該維持,並許可當事人補辦登記手續;當事人的合同爭議,可用債權關系來解決。(11)2000年底,最高院召開我國「第五次民事審判工作會議」,會議文件明確宣告,在當事人物權意思表示可以證明的情況下,即使當事人沒有登記,也承認物權變動的有效。(12)這一處理與《德國民法典》第873條第2款物權行為理論應用條款幾乎沒有區別。
現法工委物權法草案第二稿已出台,通觀草稿可看出立法機關已部分接受物權行為理論。如草案總則中第4條採納了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制度;在不動產物權變動部分可看到區分原則的影子。如第16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僅涉及物權效力,不影響合同效力。」草案採納了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交付的公示原則(草案第10條和第29條)。
(二)總結——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態度
法德兩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設計和選擇,無疑各具歷史的合理因素。法國依大革命時已紮根的自由主義思想,確立意思主義,後為適應現實經濟需要進行修正,並最終確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在法國民法典制定後將近二百多年時間里發揮著巨大作用。德國受薩維尼的影響,將物權行為理論運用到民法典中,開創性地確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其確立既滿足德國交易安全的客觀需求,又符合信用經濟的發展需要,實現了交易公正。可見,每一項法律制度的確立都有其歷史因素和社會現實,孰優孰劣需在各自法律制度中去評判。
各民族的法律發展史表明,一些法律進化模式會在不同的社會秩序中或在相似的歷史情勢下不斷重復出現。從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社會經濟背景很類似於德國制定民法典時所處的歷史狀態——交易頻繁,信用經濟急速擴張,對維護交易安全的呼聲日益增長。鑒於我國早有采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傳統,加之我國正建設市場經濟的現實情勢,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采德國立法例,是切實可行,也有現實客觀需要。
[注釋]:
(1)鄭戈 著《韋伯論西方法律的獨特性》第49頁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卡勃尼埃語 轉引[日]大木雅夫著 范愉譯《比較法》第180頁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里珀特語 轉引《月旦民商法研究2》第10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孟德斯鳩 著《論法的精神》上冊 第154頁 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5)[德]茨威格特和H·克茨 著《比較民法總論》潘漢典等譯 第162頁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梁慧星 著 《民法總論》第36頁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朱岩 編譯 《德國新債法》 第59頁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日]稻本洋之助 著 《民法Ⅱ物權》 第95頁 青林書院新社1983年版
(9)參見[日]廣瀨捻《無因性理論的考察》載《法學論叢》第72卷
(10)楊洪烈 著《中國法律發達史》第1202頁
(1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等
(1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編《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00年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頁
[參考書目]:
(1) 於海涌 著 《法國不動產擔保物權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 茵 著 《不動產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 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3) 田士永 著 《物權行為理論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孫憲忠 著 《中國物權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文傑 主編 《變動中的物權法》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E·博登海默 著《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簡介:吳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級民商法碩士研究生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權變動模式是什麼
物權變動模式
大陸法系物權變動模式有兩種: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意思主義。前者以德國、日本為代表,後者以法國為代表。
我國從清末開始修民法時,因為大陸法系德國立法技術最高,所以在日本法學家的幫助下編修了繼受德國的民法典,雖然最終沒有實施,但這個基礎算是留下了。
建國以後,我們主要受蘇聯的影響,根源也能追到大陸法系,蘇聯解體後我國民法算重回正道,在德日的影響下形成了社會主義法系——因而物權變動也主要受德國的影響。
德國物權形式主義變動模式說的是,債權合同並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需有物權合同存在並實際交付才行,不動產更需要登記才發生效力。
法國物權意思主義變動模式說的是,債物權變動自雙方發生物權變動合意即發生,即便實際物品未能交付,也不影響物權變動,無論物權是否轉移、是否登記在所不問,如果再跟別人簽合同出賣物品,則屬於無效合同。但也有特殊情形,比如預售房屋,在合同成立時沒有實際的物權存在,也就無所謂轉移,等房屋建完登記後,再一房二賣的話,那就不是前面提到的無效合同。
德國、法國都說完了,那麼我國是什麼模式呢,有人稱之為債權形式主義,算是吸收借鑒了大陸法系的所有精華,把物權合同和債權合同分開而論,但實務中並沒有這樣的兩個合同,所以物權合同就最終轉換成了需要辦理登記的過程和義務。
我們通常理解的物債兩分,也就是這個意思,哪怕是無權處分簽訂了合同,物權不發生變動但不影響債權合同的效力,至於債權合同無法履行,那就得向另一方主張賠償了。
⑩ 物權變動的模式有哪些
一:物權變動模式是指物權發生、變更、消滅的法定方式。
二:物權變動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即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模式。
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謂意思主義,就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當事人達成合意)即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可分為絕對意思主義和相對意思主義,前者是指物權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發生絕對的移轉效力,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其立法學者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孫鵬先生指出「《法國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絕對意思主義』,公示手段對物權變動沒有任何意義」。但由於該模式使物權變動的公示性特徵喪失殆盡,有違物權的可支配性特徵,現今已沒有國家採取此例。後者是指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所有權即行移轉,但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的物權,只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
2. 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形式主義,則是指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又可分為物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和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前者是指物權變動需要一個單獨的物權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即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記——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後者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債權合意外,還必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認債權意思的同時,承認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