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答案
① 關於道德經的理解和感悟,誰解釋的最透徹
清之前,《道德經來》版本有源103種。迄今,校訂本共三千多種。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東漢末期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1969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兩個抄本(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現代,蕭天石先生的《道德經聖解》偏重於道教修煉,被譽為近代第一注家;馮海濤先生的《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則著眼於人們的尋常日用,經文前後文印證,以老解老。
② 智慧樹道德經章節答案
復制對應考試題的題目,然後粘貼到 手電筒校園,公z號,系統會自動返回答案
③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3)道德經答案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④ 老子《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到底有多少種解釋呢
道德經的理解《道德經》給不同的人看,結合不同的經歷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么來的,所以我認為,有多少人看這本書,並且思考了,那麼就會有多少種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真理、大道,即宇宙的本源和實質。
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言說、表述。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個「名」是名詞,指具體事物的名稱,即某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名稱、特徵等。
第二個「名」是動詞,稱謂、命名的意思。
⑤ 《道德經》 第一章說的是什麼請不要給我千篇一律的回答,網上還沒一個正確答案哦!
《道德經》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把這當成古代哲學思想就可以,古代開創學說的人物,都是搬出一堆玄之又玄的理論忽悠人,其實別上當,別理解太深奧,把其當成一種世界觀就可以。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修心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准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採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⑥ 現代文閱讀答案 道德經中的長生久視觀
因未提供題目,網上也沒有相關題目,故提供相關內容參考:
老子作《道德經》,凡五千言。道士將其作為修道經典,哲學家稱之為哲學著作,政治家則視之為政治學資源。那麼,《道德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書?是否有一個貫通始終的宗旨?這值得我們分析。《道德經》有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無礙大局。概括起來,其內容分為德論、道論兩部分。
修德是為了證道
先看德論。何謂「德」?《莊子》的解釋一針見血:「心徹為德。」心是透明的,若孺子之心,這便是德。如何能使自己「心徹」?
要領之一是「抱朴」,又叫「見素抱朴」,即內心樸素,純真無邪。若要純真樸素,其一是不學世俗知識。「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善之與惡,相去何若?」老子告誡人們應該「學不學」,因為「絕學無憂」。其二是「寡慾」。在老子學說中,慾望是生命修行的障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所以,應該消解感官慾望。他又說,不知足是最大的禍害:「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因而,應該「少私寡慾」,視金錢如糞土,「不貴難得之貨」,「聖人不積」。反過來說,對別人付出越多,對生命修行越有益:「既以與人己愈多。」其三是以德抱怨。老子教導人們「報怨以德」,有一顆「愚人之心」,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嬰兒,「若嬰兒未孩」,甚至「獨頑似鄙」。
人生活在社會中,無法與社會隔絕。怎樣看待社會?怎樣置身於社會?老子視現世為末世,他說現實社會道德敗壞:「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儒家講仁義道德,老子痛斥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他看來,社會變遷伴隨著人心墮落。老子要拯救人類,他提出的方案是,拋棄科技文明,「絕巧棄利」,拋棄社會道德,「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復歸原始社會,「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便是老子理想的「小國寡民」世界。莊子走得更遠,提出「同與禽獸居」。可見,老子講社會、論政治,不是要人們社會化,而是相反,是毀掉社會。其處世之道,可概括為兩點:一、自我謙卑,「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真誠待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要領之二是「守一」。在《道德經》中,「一」在身體內部,是念頭著落的對象,故稱「守一」,有時也叫「抱一」,「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抱一是為了修心養魄:「載營魄抱一」。守一之術,首先須切斷感官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塞其兌、閉其門」,以便「內視反聽」,念頭向自己身體內部視和聽。這個「一」在什麼位置?《道德經》提到「聖人為腹不為目」,可能是指下丹田,意念守住這個位置後就不要離開,調整氣息,放鬆身體,如嬰兒一般。如此修行到一定程度,會產生「玄覽」、「天門開闔」等一系列心理體驗,這便是修道者所謂的開悟。《道德經》對此有具體描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雲雲,各歸其根。」大意是:「守一」到了很深的程度,心裡完全空虛,奇異的內心景象浮現,萬物同時呈現,並且顯示出「復」、「歸」本初的運動。可見,德論就是關於修心的理論。
修道是一項艱苦的事業,難以速成。「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應該從點滴做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魂魄修得好,可以成為聖人。聖人「無為」,卻能「無不為」,比如「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人們常說實踐出真知,老子的說法則完全相反,「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證道是修德的結果
再看道論。修心開悟,可以見道。道是修心開悟後直覺體驗的終極對象,無法用語言描述:「道可道,非常道。」人類語言所能描述的,一定是人類感官認知的外部現象。「道」無法被感官感知,也就無法用詞語表示,所以老子說「非常道」。這個道,人們的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手摸不著,所以老子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
「道」有兩重性,既是「物」,也是「非物」。一方面,老子說「道」是物,說得很肯定:「道之為物」,但不是普通之物,而是物之精華,具全息屬性:「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說「道」具有潛在的、無限的可能性,能演變成任何東西,故視之為「混成」之物。這個特殊的混合體是獨立的、永恆的存在,「獨立而不改」、「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且永恆不變,「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另一方面,老子又間接地說「道」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物物者非物」,孕育萬物的那個東西不是物質性的。在有的場合,老子乾脆說「道」「不可名,復歸於無物」。那麼,「道」究竟是什麼?這需要結合萬物來說。
道是萬物的來源和構成元素。闡述「道」不能離開萬物,離開萬物說不清楚。「道」與萬物之間的關系,是「始」與「母」的關系。從時間維度說,「道」是萬物的來源。老子說「道」沒有名字:「無名,天地始。」老子又說宇宙萬物經歷了由少至多的演變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空間維度說,「道」是構成萬物的最細微元素。《道德經》說,「道」是「萬物之母」、「萬物之宗」,萬物都離不開它,只不過每一種物都「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已然將「道」包容其中。在《莊子》中,有人問莊子:「道」在哪裡?莊子回答:「道」無所不在。用哲學術語說,「道」是萬物之本體。無論是太陽,還是一滴水,把它們分解到最微小的極點,便是同一種元素,這就是「道」。
此外,悟道之後還會發現世界全然兩樣。老子說:「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總之,老子要告訴人們修道的真理。
綜上,修德是為了證道,證道是修德的結果,二者之間是因果關系。因而,《道德經》是一部生命修行之書,其宗旨是「長生久視」。
⑦ 《道德經》是一本有深度的書,你真的讀懂了嗎
我真的讀懂了。對於《道德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解。所以,不管自己把《道德經》理解成什麼樣子都是合理的,因為順應本心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懂得《道德經》中的道理。很多人都覺得《道德經》是老子李耳在離開之時寫給帝王的一部經典著作。後世帝王之中,也的確有不少都運用了《道德經》中的道理和治國的方法。
《道德經》不僅僅是寫給帝王將相的著作。《道德經》中還有很多對平常百姓有用的道理。接下來我摘錄幾句《道德經》中的句子來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三、我對《道德經》中“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的理解這一句是《道德經》中指引帝王如何獲得天下的方式。老子告訴帝王,如果你是單單的想要土地,這樣是得不到的。天下並不是疆土,而是疆土上生活著的人民。要想取得天下,就得先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就出自這里。
對《道德經》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關注我,在我的文章中有更多對《道德經》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