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少數法治
㈠ 如何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表率
「關鍵少數」要盡職守、勇擔當。盡職守、勇擔當是一種境界,達到這個境界,要有好狀態、真本事、好形象。首先,要有強烈的進取意識。領導幹部要忠於事業、勤於事業,不斷進取、永不停歇,不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把工作放到第一位,滿懷激情地投入工作,千方百計地把工作干好。其次,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當幹部就意味著責任與擔當。如果不願擔責任,就不該當幹部;不敢擔責任,就不配當幹部;不會擔責任,就不能當幹部。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領導幹部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爭一流」的使命感,挑得起重擔子,啃得下「硬骨頭」,使工作在難中求進、難中求成、難中創優。
「關鍵少數」要重實干、求實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直面問題抓落實。敢於正視落實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敢於抓那些難抓的關鍵環節,善於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這樣才能把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要持之以恆抓落實。目標確定了,任務明確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有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積小勝為大勝,才能久久為功。要深入基層抓落實。抓工作要到基層去、到工作一線去,依靠基層群眾解決問題,抓好工作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要具體細致抓落實。要抓得很具體、很細致、很扎實,抓到點子上、緊要處,抓出成效來。在一些部門和單位,許多問題客觀地存在著,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決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失之於「粗」,失之於「虛」,工作抓得不具體不細致不扎實。要協調一致抓落實。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不斷克服工作中條塊分割、互為壁壘的本位主義現象,不僅要當好主角,還要善做配角,主動協同、搞好配合,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關鍵少數」要敢創新、能出彩。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領導幹部要敢於提出新思路,勇於解決新問題,善於總結新經驗,工作有實效、能出彩。一要堅持質量優先。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實現趕超,要更加重視發展質量的提升。工作中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到提高質量上,真正沉下心來,集中持續用力,努力使工作上台階、上水平。二要堅持效率優先。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要求我們更加珍惜資源,組織開展各項工作都要盡量減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的耗費,做好統籌規劃,防止鋪張浪費。三要善於總結提高。總結是提高的過程,是工作出彩的過程。工作每告一段落,都要及時總結,在各自負責的工作上,有所創新、有所創造。
「關鍵少數」要守紀律、講規矩。「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守紀律、講規矩是領導幹部必須嚴守的政治底線,不講規矩、不聽招呼,特別是不講政治規矩、不聽組織招呼是領導幹部最大的危險。一旦「關鍵少數」出問題,其對政治生態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守紀律、講規矩最核心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執行中央、地方黨委的決策上不打折扣、不搞選擇、不搞變通。要扎緊制度籠子,強化管理監督,讓「關鍵少數」牢固樹立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法治意識,用嚴密監督防止「有權任性」,用嚴格治理杜絕「為官不為」。領導幹部必須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強化組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組織的決定,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自覺做講規矩、聽招呼的好乾部,共同營造「堂堂正正做好官,踏踏實實干正事」的良好政治生態。
當前,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至關重要,唯有「嚴」字當頭、「實」字著力、「廉」字打底,才能把每一環節抓細抓牢,把每一步走好走實,讓清風正氣更加浩盪,讓改革之勢更加強勁,讓文明法治更加彰顯,讓民生福祉更加豐厚。
㈡ 如何發揮好關鍵少數作用,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當前,堅持「三嚴三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抓住一個關鍵,突出四個重點。
抓住一個關鍵。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乾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領導幹部作為黨員幹部隊伍的「帶頭羊」,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黨員幹部隊伍的政治追求和價值取向。河南要實現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跨越,要適應現代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包括信息文明和生態文明的要求,必須解決「不嚴不實」的問題。只有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在狀態」、「善作為」,爭做「三嚴三實」好乾部,在全體黨員幹部形成強大示範效應,才能在守紀律、講規矩、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上見實效,才能在真抓實干、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上見實效。
突出四個重點。第一,堅持思想建黨。在思想建黨上,一是要樹立三個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否則,就會出現精神上的「潰壩」。二是在思想資源上我們比較注重使用三大精神,特別是焦裕祿精神,還要注重利用傳統優秀文化資源,如范仲淹,包拯。也要注重對許世友、彭雪楓等體現共產黨人氣節和精神的典型的挖掘。三是著力於提高幹部的修養和境界。「內聖」才能「外王」。幹部的思想境界提升了,幹部的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法治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增強了,黨性加強了,就能在思想上強大起來。
第二,堅持制度建黨。制度建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本之策。要把「三嚴三實」外化於行,固化於制,形成一種制度自覺和制度約束。一是要加強黨建智庫建設和理論研究隊伍建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研究,為從嚴治黨提供智力支撐。二是要與依法治省相結合、相統一。三是要體現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第三,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前,一些黨員幹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的現象比較突出,黨內政治中也存在隨意化平淡化庸俗化問題。所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就要綳緊紀律和規矩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在守紀律講規矩上見實效。
第四,要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幹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對污染河南政治生活的污染源,如潛規則、帶病提拔等,要找准穴位,既治標又治本,既自律又他律,逐一加以破解,從而使我們的政治生態向好向上,向真向善向美,實現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和「政通人和」。
㈢ 建設法制社會更應側重最大多數還是更應側重關鍵少數
建設法治社會,更應側重大多數人的醫院,因為大多數人的醫院決定了集體的利益,所以應該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依法行政需要完善行政決策程序。涉及全國或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事項以及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應當事先組織專家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
社會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應當向社會公布,或者通過舉行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重大行政決策在決策過程中要進行合法性論證。
(3)關鍵少數法治擴展閱讀:
特點:
法律在社會系統中居於最高的地位並具有最高的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法治作為一種治國的基本規則,要求法律成為社會主體的普遍原則,不僅要求公民依法辦事,更重要的在於制約和規范政治權力。所以,法治在政治上,是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和對政治權力的規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法律是否至上,特別是權力的運行有沒有納入法律設定的軌道,是區分法治與非法治的主要標志。要實現法治,立法機關就要依法立法,行政機關就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就要依法審判,執政黨就要依法執政。
㈣ 如何對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人"進行制約監督
抓住「關鍵少數」,要牢固樹立黨紀嚴於國法的理念。現在在對黨員幹部監督上,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習慣於把防線設置在反對腐敗上,認為只要黨員幹部不違法,違反紀律就是「小節」。有些紀委只重視查辦大案要案,忘記自己的職責是依「紀」進行監督執紀問責,忽視了對黨員幹部違紀行為的日常監督。實踐也證明,「破法」必先「破紀」,黨員幹部淪為腐敗分子,往往是從違反紀律、破壞規矩開始的。黨章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也決定了,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黨規黨紀的執行提前於國法,黨員違紀違法就必須受到黨紀國法的雙重懲罰。當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要牢固樹立紀律嚴於法律的觀念,時刻銘記紀大於法、法大於權,徹底改變重法律輕紀律、重權力輕法律、重治民輕治官、重管理輕服務等舊思維。要堅持把依規治黨貫穿於領導工作的各個領域,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用黨章等黨內法規制度的標尺進行衡量和「審查」,多想一想「合不合法」、「依不依規」、「合不合程序」,切實讓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讓依紀依法履責成為一種自覺。
抓住「關鍵少數」,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依規治黨的籠子扎得更緊。腐敗的實質是權力濫用,依規治黨的核心是依規治權。抓住「關鍵少數」,就要針對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不嚴不實」這個核心問題,建制度、立規矩,強化剛性執行。一要在清理規范原有黨內法規的同時,堅持以有效管用為目標,重點完善、細化、創新常委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責任制落實情況報告、幹部選拔任用管理、述責述廉、廉政談話、作風檢查、權力運行監控、「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等制度,把該立的立起來、該嚴的嚴起來、該細的細起來,做好黨規黨紀與法律法規的有機銜接,使之形成「可執行、可操作、可檢查、可問責」的相互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二要嚴格按照法定權力和法定的議事程序辦事,防止程序簡化、決策隨意、責任不明,避免決策過程失誤,解決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問題,真正把依規決策作為一種習慣和常態,貫穿於領導活動始終。三要嚴格落實「簽字背書」、社會評價、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等制度,堅決克服部門利益和特權思想,狠抓制度的執行與問責,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使黨內法規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抓住「關鍵少數」,要把對同級黨委及其常委會成員和一把手的監督挺在前面。既然黨章和有關黨內法規賦予紀委對同級黨委實施監督的權力和職能,紀檢監察機關就必須責無旁貸,認真履責,勇於擔當。這是一個無法迴避、不能迴避的問題。一方面,要盡快制定出台紀委監督同級黨委和常委會成員工作制度,比如,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要自覺接受紀委監督,積極支持、幫助同級紀委履行監督檢查的工作職責;同級黨委常委會成員應主動如實向同級紀委報告自身廉潔自律情況,自身落實主體責任情況和履行「一崗雙責」情況。另一方面,要明確紀委開展同級監督的職責任務。認真落實「兩個為主」,依據黨內監督的五項制度,對紀委如何實施對同級黨委的監督作出具體規定,如擴大紀委對重大問題、重要事項的知情權,改變由於紀委情況不明,難以實施監督的狀況;對紀委實施全程監督的程序、范圍、要求予以明確,改變偏重事後監督,事前、事中監督比較薄弱的狀況;給予紀委更大的監督許可權,真正把愛護幹部體現在嚴格的日常管理監督中。
㈤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主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1、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完善全面依法治國領導體制:當前,全面依法治國進入系統推進的新階段,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需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做好整體謀劃、銜接配套。
同時,法治領域改革進入深水區,會遇到更多難啃的硬骨頭,需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優勢,統籌各方面資源力量,形成攻堅克難的合力。
2、堅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合憲性審查是保證憲法有效實施的關鍵制度。要嚴格落實憲法規定,健全中國特色合憲性審查機制,確保違憲行為及時得到糾正和追究。
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堅決糾正和撤銷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
3、堅持以良法善治為基本取向,加快法治中國建設步伐:只有依據反映客觀規律、體現人民意志、解決實際問題的良法治理國家,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和諧、生態美麗。善治是法治的目標。
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實現權利有保障、權力受制約、違法必追責、正義可預期、公平看得見的善治狀態,促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4、堅持把抓住「關鍵少數」作為重要方法,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既要堅持高標准,更要守住底線,在厲行法治上當模範、作表率,帶頭強化對法治的追求、信仰和執守,真正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變成想問題、辦事情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
(5)關鍵少數法治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
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㈥ 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應當從哪三個方面著手
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應當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抓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三方面入手。
1、堅持黨的領導
是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法治素養的提高涉及法治觀念的樹立、法治思維方式和法治行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的,具有長期性、基礎性特徵。
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只有堅持黨的領導,這項工作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才能將法治素養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發揮黨強大的組織力量、宣傳力量,以更加有效的舉措不斷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必須始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法律知識傳授、法律心理塑造、法律信仰傳遞、法律實踐引導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堅決反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3、堅持抓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作為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管理社會的重要主體,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具有較高的法治思維水平、法治素養和依法執政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抓住了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就能夠起到「身教重於言傳」的重要作用,從而帶動全社會公民法治素養的提高。
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的意義:
我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訴求日益增強,但法治素養的總體狀況距離建設法治中國的現實要求還有差距,切實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其法治素養的高低不僅直接關繫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幸福。
而且關乎全面依法治國的實踐進程和社會治理成效,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局。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作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訴求日益增強,但法治素養的總體狀況距離建設法治中國的現實要求還有差距。
因此,切實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
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地位各是什麼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執法必嚴是依法治國的關鍵;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環節)、執法必嚴(關鍵)、違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實現這四個方面的統一,社會主義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保證。
依法治國目的: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主體:廣大人民
依法治國重要環節:依法行政
依法治國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國中心環節:有法必依
依法治國關鍵: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要求。
依法治國」,即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時代。《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十八大以來,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本質要求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是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是解決我們在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事關黨執政興國的全局性問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為更好治國理政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個全局性問題。落實好這項重大戰略任務,對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3個「全面」的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核心在於黨的領導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依法治國,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關鍵在於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弘揚憲法精神,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政治保證要堅強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向要正確,政治保證要堅強。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我們要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
★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高度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就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我們就是在不折不扣貫徹著以憲法為核心的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我們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使依法治國造福人民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要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
★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要正確處理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關系。我們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法治與改革
★改革要於法有據
科學立法是處理改革和法治關系的重要環節。要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
★堅持依憲治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我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制保證。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提高立法質量
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國,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
★推進科學立法
推進科學立法,關鍵是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優化立法職權配置,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完善法律草案表決程序,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提高法律法規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
★立法要從大局出發
各有關方面都要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看待立法工作,不要囿於自己那些所謂利益,更不要因此對立法工作形成干擾。要想明白,國家和人民整體利益再小也是大,部門、行業等局部利益再大也是小。
★依靠法治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到哪一步。要發揮法治對轉變政府職能的引導和規范作用,既要重視通過制定新的法律法規來固定轉變政府職能已經取得的成果,引導和推動轉變政府職能的下一步工作,又要重視通過修改或廢止不合適的現行法律法規為轉變政府職能掃除障礙。
★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要依法用權
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幹事、為民謀利。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按照程序進行決策,做到總攬不包攬、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
★黨紀國法不可違
綱紀不彰,黨將不黨,國將不國。要在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幹部中進一步重申,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任何人都不得違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搞「獨立王國」、自行其是,任何人都不得把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兒戲、胡作非為,任何人都不得凌駕於國家法律之上、徇私枉法,任何人都不得把司法權力作為私器謀取私利、滿足私慾。黨紀國法的紅線不能逾越。
★以權壓法要改變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現在,一些黨員、幹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認為依法辦事條條框框多、束縛手腳,凡事都要自己說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大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這種現象不改變,依法治國就難以真正落實。
★善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
各級黨政機關和每一位領導幹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堅持有法必依,善於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徇私枉法的要嚴肅問責、依法懲治。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817/c64094-28641570.html
㈧ 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抓住什麼這個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
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應當抓住【領導幹部】這個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
㈨ 全面依法治國的十一個堅持是什麼
全面依法治國的十一個堅持如下:
一、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治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實施。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立足當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著眼長遠,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
四、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
五、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六、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整體謀劃,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八、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繼續推進法治領域改革,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快構建規范高效的制約監督體系;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
九、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強化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有效應對挑戰、防範風險,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開展斗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十、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教育引導法律服務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依法依規誠信執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十一、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
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