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20 16:59:56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原則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原則的基本內容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道德原則是實現道義原則與利益原則、外在功利價值與內在精神價值以及道德的工具性與目的性的統一。實踐表明,只有馬克思主義的以集體主義為本質特點的共產主義道德原則才真正克服了對個人和整體的抽象、片面的理解,才真正完成了對歷史上所有價值理論的揚棄和超越。集體主義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注重兩者的融合與雙向統一,把兩者置於一個有機的融合體中。在這一融合體中,集體的重心決定了這個融合體的性質;集體和個人的雙向制衡,保證了這個融合體調節功能的有機性和真實有效性。集體在給個人提供生存和發展的有效的、真實的空間,並在不改變融合體性質的前提下給個人以多種可能性和最大的張力的同時,又制約著個人的發展方向和性質,規定著個人利益的獲取不違背集體的願望。另一方面,個人是集體中的個人,個人既尋求集體的呵護與認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和生存空間,同時也為自己的利益對集體的行為進行監督,以不斷完善集體的結構和性質。當然,在這個融合體中,集體與個人,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也會存在某種矛盾,這時,為了整個融合體的制衡和調節機制的正常發揮,可能會暫時犧牲某些個人利益以維護集體利益,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那種以犧牲個人利益來換取集體利益的現象將日趨減少,集體和個人將在全新的基點上達到整合或一致,從而實現在更高的基礎上向真正集體主義的回歸。這是一種新型的集體主義,這種集體主義原則既注重社會生產力發展,肯定公民物質利益動機和個人權利,又是把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納入其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主導道德原則。它植根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淵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揚棄了西方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以個人與集體利益關系為軸心,以互利互惠為前提,以公平和公正為杠桿,以功利原則為動力,以奉獻精神為導向,以競爭務實為實現手段,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評判標准,以共同富裕為現實追求。它將以其特有的功能激發起人們的創造熱情,喚起人們的社會主人翁意識和權利意識,從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2. 市場經濟對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產生影響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思想道德建設在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具有特別的重要性。目前,社會上有兩種典型的看法。一種看法是,在市場經濟沖擊下,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盛行,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持這種看法的人有意無意地對市場經濟的擔憂。另一種看法則是,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現狀是合理的。他們甚至把某些社會丑惡現象看作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性的真實表現。雖然,兩者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看到了當前思想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足的是他們把問題看得過於嚴重,特別是看不到市場經濟對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把精神文明建設游離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產生某種對未來不可知的恐怖與憂慮心態。後者肯定了市場經濟和物質文明建設對思想道德發展的推動作用;不足的是,他們對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估計不足,過分強調凡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都是合理的,忽視了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從中我們應該找出一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思想道德建設應該澄清的認識和實踐問題。

首先,如何看待市場經濟對思想道德發展的雙重效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新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又使商品拜物教和金錢至上都具有了存在的現實條件,容易誘導人們淡化全局觀念,集體觀念和社會責任感,也確實造成了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蛻化和墮落。(剩餘1142字)

3. 怎樣認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場經濟和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前者是現代社會發展有效的經濟體制,後者是現代社會發展強大的動力源泉。科學地認識市場經濟和思想道德這兩個范疇,擺正它們之間的關系,探索當前急需解決的認識問題,切實推進其重要目標的順利實現,具有極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一、思想道德建設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影響和涉及社會各個方面的深刻革命。在市場經濟過程中能否通過強有力的精神文明建設,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惡現象的滋生蔓延,這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認真解決的歷史性課題。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只有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才能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才能在經濟體制的轉變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才能搶抓機遇,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提高駕馭市場的本領。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有新的觀念和新的思維方式。要從市場實際出發,要考慮市場主體、市場規劃、市場競爭、市場需求、市場監督問題,這與計劃經濟條件下考慮問題的方式方法大不一樣,要求人們轉變思想觀念與之相適應。使之朝著更科學、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自身利益的方向發展,並逐漸形成現代思維方式。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統一的、開放的,對外開放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有利於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壯大社會主義經濟,有利於吸收和借鑒各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根本資源和基礎動力的,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正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目標。

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事實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要求高水平的思想道德與之相適應,它是一種崇尚且促進思想道德發展的經濟形態。追求利潤最大化、公平競爭、等價交換是市場經濟法的原則,這就決定了每個市場主體必然要遵循如下思想道德規范:

第一、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只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準,才能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確地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更加堅定地投入到市場經濟大潮中。

第二、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市場作為反映社會需求變化的檢測器,是檢驗商品生產者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天平。從市場的內在法則講,這種責任感是市場對生產者的強制性要求,誰不負責任,誰將受到懲罰直到破產。

第三、要有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人們必須遵循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道德規范。提倡和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必須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第四、要有奉獻精神。奉獻精神要求,在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不可兼得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

第五、要有敬業精神。市場經濟追求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使人們的勞動熱情普遍提高,主要表現為以責、權、利的統一為前提,服從社會化大生產分工的需要,對事業的專注、追求、探索、開拓和創新。

第六、要相互尊重。在商品市場上,人們都以社會承認的一般勞動為尺度來交換各自的產品,誰也不能逼迫對方以什麼樣的價格接受他人的商品和銷售自己的產品,每個商品生產者的地位和人格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第七、要互惠互利。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交換一方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交換對方的利益,尋求共同利益是交換雙方相互聯系的紐帶。如果一方得利多,而另一方則虧損太大,必然就失去了雙方相互聯系的紐帶。

第八、要牢記誠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多樣性,不同層次社會成員道德水準的差異性,特別是受利益驅使,爾虞我詐、弄虛做假等問題,表明堅持以誠信為本在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九、要艱苦奮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形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風氣。尤其是共產黨人和領導幹部,更要帶頭樹立「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團結奮斗,帶領人民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十、要勤政為民。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十分重要。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於民。

三、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思想道德建設的關系

(一)處理好繼承、揚棄和創新的關系。既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要對傳統道德進行批判、改造、創新,著力塑造時代精神。我國歷史長期積累下來的優秀思想道德成果,但是,也有許多內容已經與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和時代要求不相適應。決不能把某些思想道德觀念、行為准則原封不動地搬到現實生活中來,更不能用封建糟粕來影響下一代。

(二)處理好吸收、借鑒和抵制、批判的關系。既要學習吸取各國各民族優秀思想道德成果,又要堅決抵制外來腐朽思想的滲透和侵蝕。但是,由於各國歷史傳統不同,價值標准和文明的表現形態各異,吸收、借鑒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崇洋媚外。

(三)處理好長遠目標和階段性任務的關系。既要著眼長遠,目標明確,又要立足當前,扎實推進。階段性的任務既要體現長遠目標,又要突出現階段的工作重點。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 。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

(四)處理好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關系。既要以先進性為引導,著眼於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鼓勵人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又要以廣泛性為基礎,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著力於吸引廣大群眾的參與,因人施教,分層推進。

(五)處理好思想道德教育與群眾實踐活動的關系。既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堅持不懈地對群眾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會唱響主旋律,又要善於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

(六)處理好道德建設和法規、制度建設的關系。既要堅持思想領先、教育先行,又要依靠法制建設保障和推進思想道德建設。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和推行合乎時代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保障和促進思想道德建設成果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

總之,必須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道德建設的客觀規律,堅持正確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弘揚正氣,振奮精神,真正體現「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使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再造精神文明的輝煌,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中走向輝煌。

4. 簡要論述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社會的道德建設…急

一:必須研究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眾對當前一些「失德事件」的不滿出在哪。不難發回現是沒給民眾一答個「做好事」的環境,類似「老人摔倒該不幫助」的兩難問題太多。因此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尤其重要。同時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的一些內容,和具體表現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們指名"道德"的方向。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做好事」,好需要有物資的或精神的鼓勵。至少不能讓做好事的人「賠本」。想想因做好事,有人不得不走司法渠道,那他的成本就大的多了。怎樣建立相應的基金等對他們進行經濟上的補償,同時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幫助。三:宣傳教育還是很必要的。本身道德就是一種自律行為,只有把教育做的深入人心,而不是流於形式,才能使道德真正深入人心。四:加強法制化建設,由他律促進「道德自律」。 希望對你有幫助

5. 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系

市場經濟與道德的並不是互斥的。
市場經濟應該是道德的經濟,當缺失適當的專道德力量的引導,整個社會屬傾向於投機取巧而非去創造社會價值,那這個的社會的經濟也是無法得到長久的正常的發展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社會道德觀也必將產生新的內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也要求全社會各方面樹立新的道德觀。
論語上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愛財也必須恪守道德觀念,取之有道。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既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又要高度重視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真正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進。也只有這樣社會經濟才能取得更為長遠的發展。

6. 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什麼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須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確立正確的利益觀,必須加強道德建設。當前提出的「八榮八恥」,我認為很有必要,非常及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要求資源的優化配置,還要求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協調起來,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力量源泉。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引起了我國經濟生活的重大變革,也引起人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的一系列深刻變化。作為人類社會道德進程中的一個環節。如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是倫理學不能迴避的問題。
在發達國家,市場經濟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的法律和道德體系。從歐美一些國家來看,美國國會的下屬機構中設有「道德立法委員會」,用「道德法」規范人們的行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歷史創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而且要摸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不僅意味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變革,而且要求道德體系作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改變。在市場經濟和道德的關系問題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是道德淪喪的必然結果;關鍵在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如何加強道德建設。當前,道德建設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實踐,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對道德同樣具有兩重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這是正效應;市場經濟的利潤效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的自發作用可能引起人們道德觀念的淡化,這是負效應,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最初進入市場經濟都難免的。我們要利用這種矛盾,使之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道德進步的契機,使兩者相互促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與道德相輔相成,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反映,尋求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統一。在社會主義物質利益體系中,三者既有獨立性,又有從屬性。在道德評價上,求利無所謂高尚和卑劣之分,因為市場經濟是一種利益經濟。當前,我國生產力水平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這種情況決定了人們不能不考慮和自身利益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獲利是一種正當的經濟行為。只要不損害其他個人、社會的利益,經濟行為就是符合道德的。實現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統一,關鍵是如何正確對待個人利益,把個人利益放在適當的位置。
關於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關系,我認為,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是個人利益得以實現的前提,只有以保障國家利益為基礎,才能真正做到協調發展。既要維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相對獨立性,更要保障三者以國家利益為基礎的協調發展;但是,確立國家利益在社會主義利益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決不能因此而否定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必須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基礎,道德規范、道德評價必須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復制,而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優越性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這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初期的放任自流完全不同。
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要同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必然產生如何加強道德建設的問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是相輔相成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道德建設,這是由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決定的,二者相互促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兩手抓」。如果只抓經濟,放鬆道德建設,經濟建設就會出現問題。若只抓道德建設,道德就會成為空洞的說教。

7.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具有( )的社會功能.

(促進人們的行為規范化)

8. 試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規范體系的基本內容

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集中概括為二十個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一基本道德規范的形成,是我們黨對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最新認識成果,標志著我國公民的道德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這一基本道德規范,言簡意賅,科學准確,易懂易記,既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包含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傳統,又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它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群體。大力倡導這一基本規范,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以它作為自己的基本行為准則;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應該大力倡導,使它成為社會生活遵循的基本准則。

大力倡導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一定要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要大力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

大力倡導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一定要抓住重點,著力解決薄弱環節。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一些領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這些問題嚴重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損害我國在世界上的美好形象,必須引起全黨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秩序規范的經濟,也是一種道德規范的經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加入WTO的日益臨近,我們要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快健全社會信用制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最基本的東西,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基本道德規范建設搞好了,社會主義道德大廈才能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需要每個公民付出努力的工程,這也是能讓每個公民受惠的工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建設的工程,這也是一個能夠使我們永久受益的工程。願每個公民都能從一點一滴做起,自覺實踐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為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大廈做出自己的貢獻。

9.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具有什麼社會功能

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具有的社會功能是約束人們的行為職業道德是衡量一個人職業品質的標准。

10. 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各種道德淪陷現象,思考儒家思想的傳承對當代人的道德修養的意義與作用

當今社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道德和金錢的關系問題凸現出來。為此,正確看待和處理義與利的關系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也是關繫到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夫子的「見利思義」思想,有助於啟迪今天的社會成員在這方面做出正確的道德取向,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也有利於社會朝著健康、良性的軌道邁進。

孔夫子認為,道德高尚的人要懂禮、講禮。禮是一個人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內心修養,具有強制性。孔夫子非常贊賞周禮,「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周禮包括《周禮》、《儀禮》、《禮記》,合稱為「三禮」。

《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也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

(10)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擴展閱讀:

在孔夫子看來,「義」是安身立命之根本,道德的價值高於物質的利益,人的精神追求遠比物質需要有意義。合乎道義的生活,即使貧賤困苦,也能使人感到精神充實、快樂,而那種憑借不正當的手段謀得的富貴利祿,雖然可以使人得到物質利益的滿足,卻只如飄忽即逝的浮雲,不值得一顧。

孔子主張道德高尚的人應「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追求道德的價值,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這是孔子重「義」的一面。同時,孔子雖然強調道德的價值,卻並非絕對地排斥利。他明確肯定,追求物質利益是人的天性,這一點連他本人也不例外。

孔夫子特別強調的是,謀求物質利益必須建立在合乎道義的基礎上,不能無所節制,不能沒有限度,不能為了個人的私利而損害道義。他指出:「官與貴,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熱點內容
三國司法 發布:2024-12-27 02:19:29 瀏覽:680
筆跡鑒定復印件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7 02:17:49 瀏覽:157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案例教程 發布:2024-12-27 00:24:58 瀏覽:459
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4-12-27 00:00:18 瀏覽:832
佛法治癒癌症晚期病例 發布:2024-12-26 23:19:22 瀏覽:469
民法典想法 發布:2024-12-26 23:17:47 瀏覽:89
合同法解釋二26條 發布:2024-12-26 23:02:32 瀏覽:451
流浪人員法律援助 發布:2024-12-26 22:18:05 瀏覽:568
新合同法質保金2017 發布:2024-12-26 22:10:01 瀏覽:808
動遷具結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6 21:57:01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