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秩序與社會規則

法治秩序與社會規則

發布時間: 2022-05-21 00:29:40

⑴ 為什麼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

關於法律的定義有很多學說,但這些學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法是有前提的、法從屬於某個前提;另一類法律本身是絕對的,是沒有前提的限制的。

一類觀點認為法律的前提是自然法,另一類的觀點法是絕對理性,源於上帝的意志。

本人認為:法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法從屬於社會秩序,社會秩序是法存在和發生的前提。社會秩序分為既定的社會秩序和理想的社會秩序兩類。作為工具的法,對給定社會秩序而言是對秩序的描述、強化和發現,對理想社會秩序而言,法是一種創建。立法時必須考慮立法的目的,立法對既有社會秩序的影響。

下面是論證:

世界上,可以有不自由的秩序,但絕對不存在沒有秩序的自由。要自由就要有秩序。個體需要自由,群體需要秩序。保護秩序就是保護了自由,維護了秩序就是維護了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是天賦人權。換句話說,天賦人權只有在秩序中才能實現,沒有了秩序也就無所謂天賦人權。

為什麼要法律?因為有人為了自己的天賦人權常常破壞秩序而危害他人的天賦人權。秩序要求人們按照秩序的規則行使自己的天賦人權,法律要強制人按照規則行使權利。法律存在於群體生活中,為了維護群體生活的秩序而誕生的,因此法律是維護秩序的一種工具。

更深一個層面要討論的問題是秩序?什麼是秩序?為什麼要秩序?如何形成秩序?什麼樣的秩序是善的秩序?什麼樣的秩序是惡的秩序?我們要建立什麼樣的秩序?要維護什麼樣的秩序?就需要什麼樣的法律。我們需要一個平等為基礎的秩序,還是要一個以絕對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秩序?這不是法律能夠解決的問題。

功利層面上,法律必須低於秩序。法律是被強化的秩序,但是法律不是秩序的全部內涵。社會生活全部法律化就意味著社會的僵化。

當我們談法、法治和法制的時候,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時,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法。求仁得仁。關於法的不同定義意味著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的地位。法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意味著法服務於社會,而非凌駕於社會秩序至上的絕對東西,法服務於人的自由,而不能凌駕於人的自由之上。法是人們實現自由的一個工具和路徑,而非唯一的工具和路徑。我們需要法律,但法律不能神聖化,更不能教條化。

當我們談法制和法治時,首先要明確我們要創建或維護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秩序,對人的行為進行什麼樣的限制。

一個不能執行的法律意味著這個法律與社會秩序間有距離

⑵ 法治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美好、和諧的社會,始終是全人類追求的夢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關於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和諧社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為首,清楚地表明執政黨抓住了解決當前社會轉型期種種矛盾和問題的突破口。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同志也指出,和諧社會一定是法治社會,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將起到至關重要和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 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
所謂法冶,即「法律的統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一種發達的政治文明和先進的治國方式,它強調法律在實現社會治理和國家管理中的權威性。法冶作為社會關系的調整器,以實現社會正義為價值追求,通過法律的具體實施,調整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古希臘政治學家柏拉圖曾提出,正義存在於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間的和諧關系之中。而體現正義的法治,按照美國法哲學家博登海默的說法就是「旨在創設一種正義的社會秩序」。一個對社會生活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必須服從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必須在運動與靜止、保守與變革、經久不變與變化無常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間謀求某種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始終以社會正義為價值目標的法治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石,失去這個基石,社會就會陷入混亂,秩序便會盪然不存,人類就會倒退到類人猿的初始社會中。
二、 法治社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整體文明的社會。如果說物質文明建設體現了人們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不懈追求,精神文明建設體現了人們對主觀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話,政治文明建設則體現了人們對和諧的社會關系、理想的社會制度的追求。三者相互聯系,互為條件,共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我國著名的法理學家徐顯明曾指出:「文明的最主要標志是社會法治化。其中所有的人都能有尊嚴地進行生活和交往,尊重人、愛護人和無差別地對待入的觀念和行為成為社會主流道德,這種文明依賴於法治狀態下的制度設計和保障」。人類政治發展的歷史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沒有法冶,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政治,也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
三、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
和諧社會的綱領,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為首,最為清楚地表明執政黨抓住了當前社會種種矛盾與沖突的根源,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入手處。
民主意味著,民眾擁有平等的權利,政府給不同群體平等地提供與政府溝通的渠道,讓各個群體都可以參與政府的立法和決策過程,表達自己的訴求。它也要求,政府應當通過民主的程序,為不同群體之間的博弈提供平台,由此制定出為整個社會所認可的公平、公正的規則體系。
法冶意味著,清晰地界定政府活動的范圍,政府的一切權力均須具有法律依據。法治另一層重要的含義是,民眾與政府在法律上處於平等地位,一旦個人和企業的權利與利益受到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的侵犯,他們可以到公正的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獲得及時而有效的法律支持。民主的欠缺與法治的不完善,必然會損害公平正義,而造成社會不和諧。
法治政府,恰;哈就是權力有限的政府。在法治政府下,民眾自由地創造財富,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民眾又可以自願合作起來治理自己的大部分事務。至於政府,則一方面為市場和社會的發育提供製度框架;另一方面,彌補這兩者的不足,通過公共服務和公共財政政策,支持民眾的自我治理。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公平正義;沒有這兩者,也就沒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探究以民主來約束政府行為之道,必須探索以司法改革為民眾提供法律救助之道。
四、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努力方向與理想目標。
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法治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和要素,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終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法治的秩序,使整個社會的運轉服從於法治的權威,從而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
在法治原則下,一切權力來源於憲法和法律,離開憲法和法律的權力是沒有根據和效力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社會各階層的地位和利益關系都在發生深刻變動,各種主體的訴求需要充分表達,使各級政府面臨著大量新問題、新矛盾、新情況。為此,要依法開辟和疏通各種渠道,引導各種利益主體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和沖突。和諧社會以法治精神為基本理念,政府在行使公共權力,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過程中,應該強調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並以個體的生活幸福為終極目的。

⑶ 法律與社會的關系是什麼

關系是相互相成。

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認為,法律關系源於社會物質的生活關系,不能僅僅從法律關系本身來理解。馬克思指出:「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產物,法治是在回應社會需要中不斷完善的。盡管法律並不必然與社會保持同步,但是,法律的變遷從來都沒有與社會發展相脫離。

法律是社會中的法律,社會變遷導致法律變遷,同時,法律又是推動社會變遷的重要工具,法治的實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法律在社會中的實際運作狀況。

法治既是一種社會調控方式,也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是一種社會實踐,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理想。法治的目的和價值深藏於社會生活當中。

社會需求是法治發展的真實動力,大量社會問題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大量社會矛盾通過法治軌道化解,從中凸顯出法治的力量。

社會的復雜性與法律的復雜性相伴而生,轉型時期社會對法治的需求是復雜而多元的,法治也要針對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適時作出動態調整,既要及時解決社會沖突,又要努力實現公平正義,讓法治成為人民幸福和社會安寧的黏合劑,這也體現了法治建設與社會治理的統一性。推動國家與社會關系的良性互動,是法治對社會發展適應性的一個重要表現。

法治進步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成果、社會治理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建設法治中國必須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國家治理的新要求。法治對於社會關系的調整是動態的,法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程度越高,法治的功能作用就能發揮得越充分。

法治的適應性和法治的安定性、保守性並不矛盾。法治從來都是在自由與秩序、能動與克制、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的矛盾互動中發展進步的。

(3)法治秩序與社會規則擴展閱讀

中國的歷史和基本國情,深刻決定和影響著中國的法治道路。中國有著悠久的法治傳統和依法治理經驗,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法治文明。中華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歷史上產生了廣泛的世界影響力。通過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借鑒人類制度文明優秀成果的長期探索,中國在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找到了一條適合基本國情、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有效務實的法治實踐必須植根於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結構、民族精神和民間習俗之中。國情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既包括政治國情、經濟國情、自然國情,也包括社會國情、文化國情,只有重視研究和科學判斷基本國情,才能深刻把握中國道路的來龍去脈和發展大勢,深刻分析中國社會的重大矛盾、重大關系。

有學者指出:「國情是法治的客觀本土條件,是中國法治有別於理論形態的法治和西方意義上的法治的『變數』,我們應當結合國情的若干要素來描述法治的特點。這種決定中國法治特點的外部因素可被稱為中國轉型法治的『國情性因素』」。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建立在總結中國經驗、直面中國問題基礎上的,簡單套用西方法學理論和概念來應對中國現實,只能削足適履、東施效顰,不僅難以解決實際問題,而且也會失去與世界對話的能力。法治的漸進發展、內生性演進過程,也就是適應基本國情、紮根本國土壤、夯實法治文化根基的過程。

⑷ 社會規則明確哪些社會秩序的內容

維持社會秩序主要是靠規則。
一、社會規則的構成
(一)道德規則
道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象是一種「軟的法律」(so......
1.普適性道德規則
普適性道德規則,是指不分職業、職務,對任何人均可產......
普適性的道德規則的產生,是基於兩個主要的方面:一是......
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普適性道......
2.職業性道德規則
不同的行業,均有反映自己特色的職業道德,如教師、......
(二)法律規則
法律規則有原則性法律規則和具體性法律規則的......
1.原則性的法律規則
法律的精神隱含在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則當中,......
2.具體性的法律規則
在原則性法律規則之下,就有針......
(三)管理規則
管理規則是管理機構為了實現其目標和維護管理......
1.相對普適性管理規則
從一般理性出發,人們對......
2.特定針對性管理規則
在特定的組織和特定的范圍,為了......
一個企業,針對內部員工設立針對性管理規則......

⑸ 論述你對法與秩序的理解

依法治國和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核心,也是中國進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
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是與人治對立的,依法治理國家的制度,手段或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法治一般被定義為"依法治國"或"以法治國"。
秩序可以理解為治理國家的制度。統治者制定的法律政策、提倡的道德倫理、信奉的宗教學說等,共同構成了這一秩序,使社會按照規則穩定發展,當然是為統治者自己服務的。這個詞不宜用來形容社會主義社會。

⑹ 規則與秩序的關系

有規則才產生秩序
秩序不可以也不可能先於規則
先於規則的秩序那就是強權與毒菜。

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是指什麼意思

基本含義:法律之治
法治是以「法」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子系統,因而它必然得符合「形式正義」的要求,即法律之治。我們通常所謂的「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等都可以歸到其中去。「法律之治」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即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體系。法治首先是一種涉及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全范圍的制度設計或安排,一種以「法律」為核心建立的社會秩序——法治秩序:即法律基本上確定了人們參與其中的幾乎所有主要社會活動的基本結構。因此,「法治」意味著必須以完備的法律體系作支撐,賦予調整社會關系的規則以法律形式,對私人交往中使用強迫手段給予嚴格限制,專門的國家立法機關至少對一些極端重要的強制擁有絕對的權力。
(2)法律至上,核心是憲法至上。「法治秩序」本身包含了這樣的觀念:調整社會關系的規則系統內部存在一個效力「等級塔」,法律規則在這個「塔」中擁有至尊地位,任何公開的規則都要遵循它們。當然,「法律」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判決在我國現階段不具有立法效力,憲法處在社會規范「效力塔」的最頂端,是國家法律體系的終極規范,「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憲治」。
(3)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普遍範式。在法治秩序中,法律是一種預設的基本承諾,是社會成員所共同接受的一組假設、理論、准則和方法的總和,也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的集合,是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共同遵守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它為調整人們行為和社會合作提供了基本框架:每一個行為的一頭連著中立、一般的規則,而另一頭連著強制、特定的責任,任何行為都要在法律規則面前獲得辯解。
(4)法律一經公布便得維持穩定性,不得朝令夕改。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使遵守它的人們從觀察他或她所受的懲罰中領會到新規范的內容;法治秩序就是給民眾提供合法期望的一個基礎(即法律)來組織社會行為。但法律的穩定性遠不止此,還延伸包括:法律必須為公眾所知並被公開宣傳;其含義須得到清楚規定;其規則的陳述和意向都應當是普遍的„„
(5)司法終結制度。與法律之治相對應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是司法終結制度。法治秩序不僅僅是一種普遍性的社會治理範式,而且也是一種國家層面的分權民主體制和恰當的形式程序。法律不過是強制公開以便人們遵守的規則,並不能自我執行,亦不能立時解決實際存在的社會糾紛和沖突;故,法治秩序還包括創設法律的執行機構和專職的第三方裁決,由特定國家或社會機構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貫徹法律規則,對某個或某些已確定好的領域行使最後權威,以控制一定范圍內人們的活動和保護正當利益。由於行政的效力先定性和分權民主原則,司法成為保證法律被遵守、執行、適用的最後防線,任何經過合法、完整司法程序而做出的最終裁決都是終局性的,都應遵循「一案不二訴」「一事不再理」的原則,不得進入其他程序。維護司法裁決的終局性就是維護法律的權威。
(6)塑造理性人人格。對民眾而言,法律不僅意味著應然或必然,而且還是一種切實有效的力量。但是,法律是理性人的游戲和交往規則,非理性人屬於法治社會的異類,非理性行為是違逆法治和應受法律譴責的行為,所以法律只為理性人帶來好處,並由此構成其行為及其合法性的基礎,並轉化為一種個人交往的能力和力量。法治秩序的優勢在於此,其局限性也在於此。
(7)法律應得到很好的遵守。塑造理性人人格就是培育社會的守法品格和精神,「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 總之,法治的第一要義就是「法律之治」,它包括法律制度的一切形式結構: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理,依法辦事,依法塑造公民人格,法律之外不應有多餘的特權和額外的負擔。 內在要求:善、正義
法治是一種基於法律建構的社會秩序,因而法治包含對法律規則本身公正性、正當性、合理性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正義。只有當法律本身是正義的時候,才建立了人們合法期望的基礎,構成人們之間相互信賴以及他們的期望沒有實現時提出反對或主張的基礎。正義確實有一張普洛透斯似的臉,「變幻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並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但就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言,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貫徹「人民主權」原則:在立法層面,制度安排要促進社會進步,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滿足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需要,各種權利、義務、責任、利益做到恰當分配;在行政執法層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依法行政,自覺帶頭守法,尊重法律,維護法律權威,按照合法、合理、比例、程序正當原則依法行使執法權、決定權、自由裁量權,做到合法執法、合理執法、及時執法、高效執法、有效執法、誠信執法、節約執法,尊重人權,維護各方正當權益;在司法層面,盡最大限度維護法院獨立、中立,避免司法等級化、商業化、行政化、地方化,保障法官權益和公正、公開行使審判權,確保任何進入司法程序的社會沖突、糾紛能得到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平等對待,真正賦予法院對進入司法程序案件的終局性裁決權和對立法、行政的監督權;在社會層面,制度設計要體現對人的關懷和尊重,賦予自由、平等優先地位,禁止歧視,保護弱者,維護一般機會均等和一般性社會資源分配公平,支持各項合法文化事業發展,推進社會和諧進步。
法治秩序的內在要求,就是法律作為一種制度安排的目的價值,包括外在的、個人倫理層面的「善」和內在的、社會共同體層面的「正義」兩個方面,前者是個人主義的,後者則是集體主義的。 時代精神:服務、誠信、節約、正理
法治是一個隨著時代內容不斷充實的范疇。在當代,由於受現代性進一步開展引發的部門分殊化、資訊網路化、全球化、知識經濟化及相伴隨而來的風險社會,到上世紀90年代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興起,放鬆管制、社會自治、組織再造、政府瘦身、政策網路治理等行政合理性議題被引入法治領域,法治已經增添了不同於過往的時代內涵:
(1)政府合法性的根據不是憲法和法律的賦權,而是公眾意願和公共利益;政府的首要職責就是提供公共服務,關心和滿足公眾正當需求,建立與公民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關系,樹立誠信政府形象。
(2)任何制度設計、行政和司法過程強調以結果為導向,按照市場觀念運作公共資源和公共品供給模式,進行成本核算,建立節約型政府,權力行使不僅要遵循合法、合理原則,更要遵循比例原則。
(3)矯正「經濟人」假設,用「社會人」視角看待公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尊嚴,保障人權,「服務而非掌舵,重視人而非盯住生產效率」。
(4)強調實踐理性,關注制度設計的社會條件,立法被視為「著眼於現實」而非「著眼於安排」的一個公共選擇過程。
(5)反對先驗主義正義觀和法治的「契約論途徑」,主張「正理的正義觀」和引入「中立的旁觀者」機制,相信法律效力只有在不脫離民眾生活實際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⑻ 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

謝謝主席,問候在場各位
無論在哪個年代,社會要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秩序。那麼該如何來維系社會秩序呢?我方認為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社會秩序的前身是社會關系體系,一種社會關系體系要成為一種社會秩序,首先必須通過國家政權使之合法化、制度化,即我們所說的立法活動。
古語雲「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所謂規矩,指的是校正方形、圓形的工具,多用來指標准法度。
我方認為法律與道德同屬於上層建築范疇,都是調整社會秩序的手段。道德分善惡、辨美醜,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熱愛道德、崇尚道德,講道德可以改善民風、民情,道德可以影響社會風尚,但維系社會秩序只講道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靠法律來維系。道德能夠約束人們的意識,在維系社會秩序方面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法律卻是集預防、保護和懲戒三大功能於一體。在維護社會秩序上能夠標本兼治。通過立法活動,確定社會秩序的具體內容與規則,使生活有序化、條理化、規范化。一方面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會自覺地維護社會秩序;另一方面對於危害社會秩序的害群之馬,法律能夠通過強制性手段進行懲戒,迅速修復局部受損的社會秩序。
社會秩序可分為既定的社會秩序和理想的社會秩序兩種,法律從屬於社會秩序,並反作用於社會秩序。對於既定的社會秩序而言,法律是對秩序的強化和發展;對理想社會秩序而言,法律是社會秩序的產物,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在當下,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是資本主義國家所處的資本主義時代,都未能達到理想的社會條件,人們的道德素質不足以起到維系社會秩序的作用。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大家都在學習法制史這門課程,在我國,從原始社會的部落規范,到夏商周時期初步建立的法律體系,再到今天這樣一個法律體系相對完善的現代化法治國家,實踐證明:法律伴隨這社會要的維系需要協調一致的步伐,法律的基礎是理性,他對其命令范圍內全體成員都具有普遍的適應性;而道德卻存在理解上的差異性,會影響人們行為的協調一致。「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每個的發展而不斷完善,不斷完善的法律體系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
社會秩序需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觀念,天下必定是非不明;天下是非不明,社會秩序從何談起呢?
綜上所述,所以我方堅定認為社會秩序的維護主要靠法律。

⑼ 法律如何維護社會秩序(思修考試論述題)

法律則通過強制性手段來直接維系社會秩序。具體表示如下:
1.法律具有在指引和衡量人們行為上的明確性。它明確規定了法律主體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它是一種統一的價值判斷和行為規則。
2.法律具有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規范人們行為的強制性。通過國家機器保證實施的法律才具有強大的約束力和至高無上的權威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威懾作用。
3.法律具有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們的合法權益;維護人間正義。與此同時,法律的教育作用和懲戒作用使人們將之內化為自身的法律意識。防患於未然,從而能更好的維系社會秩序。
4.社會秩序的某些領域是道德無法涉及的。在這些領域只能通過法律來維系。例如,專門的程序規則、票據的流通、政府的組織規則等領域,法律的指導更便利同時更有效率。
綜上所述,法律具有明確性、強制性和公正性,同時法律涉及了道德無法涉及的領域。法律憑借與生俱來的外部強制力,調整著錯綜復雜的社會利益關系。這種強製作用使社會秩序更加直接迅速的得以穩定的維系。

⑽ 社會規則和社會秩序的關系

社會規則和社會秩序的關系?第三課社會規則離不開規則
3.1 維護秩序

一.社會秩序的含義以及種類(背誦)

(1)含義: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

(2)種類:常見的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

二、社會秩序的作用(背誦)

(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2)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證。

三、社會規則的含義以及種類(背誦)

(1)含義: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

(2)種類: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

四、社會規則的作用(背誦)

(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3.2.遵守規則

一、自由和規則有什麼關系(背誦)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

二、怎樣自覺遵守規則?(背誦)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准繩。

三、他律和自律的含義(背誦)

他律指的是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

自律指的是需要自我約束。嚴於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四、怎樣維護和改進規則(背誦)

(1)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2)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於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五、勸導的技巧(背誦)

1.有「禮」:語言文明,態度和善。

2.有「理」:勸導時要曉之以理。

3.有「節」:勸導時要注意適可而止。

六、為什麼要改進規則?(熟讀)

1.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2.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廢除:3.原有的不能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熱點內容
三甲醫院護理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1 19:18:27 瀏覽:719
雲南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11-01 19:05:34 瀏覽:322
勞動法是良法還是善法 發布:2024-11-01 18:47:11 瀏覽:680
陝西三井律師 發布:2024-11-01 17:37:04 瀏覽:254
申請法律援助的範文 發布:2024-11-01 17:23:43 瀏覽:32
法與社會上海交通大學 發布:2024-11-01 17:15:20 瀏覽:413
人民法院網發公告 發布:2024-11-01 17:08:40 瀏覽:384
雷州鄭法官 發布:2024-11-01 17:03:35 瀏覽:347
反恐條例視頻 發布:2024-11-01 16:47:14 瀏覽:36
黃汝榮法官 發布:2024-11-01 16:47:06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