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傳承論文

道德傳承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5-21 02:33:22

1. 繼承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作文1000字

寫作要點:緊扣題眼,結合實例來突出文章中心,烘托情感。

今天,我來到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一縷清風徐徐吹來,耳畔的發絲迎風揚起。氣勢恢宏的紅色大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光芒,守護在兩旁的建築似乎有些年頭了,讓人不由地想知道它的歷史故事……

慢慢走上綠樹成蔭的小路,細細瀏覽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塑,感悟著墓碑上所鐫刻的滄桑歷史……我緩緩來到了烈士們的陵墓前。

這里有長長的台階,沿路樹木蔥蘢,蒼翠欲滴,盡頭是烈士的墓冢。一步一步往上走,我彷彿置身於一個只有光芒沒有黑暗的地方。用指尖撫摸青石板上的幾個大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感受著那凹凸不平的觸感,一股奇異的感覺湧上心頭……

俄頃,我的眼前竟浮現出廣州起義的一幕——陳鐵軍和周文雍在刑場舉行婚禮。那天下著毛毛細雨,寒風刺骨。敵人將周文雍、陳鐵軍押赴黃花崗刑場。群眾聽見他們慷慨激昂的呼喊,紛紛趕來尾隨行車,形成悲壯的送別隊伍。

在行刑的那一刻,周文雍和陳鐵軍決定把他們在革命中產生的愛情公之於眾,在刑場上大喊:「我們要舉行婚禮了,讓反動派的槍聲作為婚禮的禮炮吧!」他們身上早已被酷刑折磨得血跡斑斑,手銬把他們的身體押在敵營,但他們的意志和靈魂永遠不會屈服!在旁的群眾無一不被他們臉上的決絕與眼中的愛意所感動。

我抬頭看向萬里無雲的天空,心裡不禁感慨萬分。

是啊,這些勇敢堅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為我們築起這一片藍天。無數的革命烈士用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寧死不屈的勇氣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共產黨、什麼是紅色基因!我們應該傳承紅色基因,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為有了紅色基因的傳承,我們的祖國逐漸變得強大。我國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還是科技都在飛速進步。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預計會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北京申奧成功、「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這些耀眼的成就,無不向我們展示著祖國的日新月異。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挑起時代的重任,肩負著無數革命烈士的深深期許。我們要傳承優良傳統,如:不屈不撓、熱忱善良、堅強勇敢的品質。

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立大志,立長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准備為祖國發展、民族昌盛而奉獻自己。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注社區治理並為之獻言獻策、利用閑暇時間做志願者服務社會;我們要爭取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身邊同學的榜樣,積極幫助他們,共同進步。

只要我們有夢想,肯拼搏,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理想,祖國的未來會前途無量!未來的中國,再也沒有貧窮人口、沒有忍飢挨餓的人。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智能社會,人們的生活富足美滿;未來的中國,也將不再有環境污染,綠水青山永在旁。

未來有無數種可能,只要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人,那麼中國的未來必定更美好!

2. 求一個與中國道德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有關的論文。

淺談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中國道德傳統的繼承與創新
[論文關鍵詞]榮辱觀 儒家道德傳統 道德自覺
[論文摘要]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儒家道德傳統和泰州學派向民間傳播儒家思想的風格,是對於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發以來中國倫理思想的發展和創新。八榮八恥榮之兩分法劃分道德與不道德的分水嶺,也顯現出道德評價的標准或尺度,在道德評價過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標准應該是統一而明確的,而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在於個人「自恥 」,即應該具有知恥的道德自覺。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國古代傳統道德的繼承和發展。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儒家的道德傳統延綿不斷成為維系社會道德風尚的思想資源,在儒家的倫理規范中,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最為根本,是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規范。儒家的五常倫理觀包含著許多合理的道德內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當儒學思想發展進入明朝以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以儒家民間化為主旨的學派:泰州學派。該派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儒家倫理向民間、向大眾傳播,使儒家理論生活化、通俗化,為社會風俗的改善,為民間社會之穩定起了積極作用。儒家倫理本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理論,可是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尤其經過漢儒和宋儒的詮釋後,逐漸精緻化以至成為一個社會的精英文化而與大眾文化脫節,泰州學派的貢獻就在於將精英的儒家文化通俗化,使之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民眾的社會生活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道德規范。將儒家理論化為民眾的生活,其難度不在理論而在於「應用」,在於創造一種民眾所能理解接受的「中層理論」,為此泰州學派的創始人王艮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百姓日用是道」、「不樂不是學」的中層理論。所謂「百姓日用是道」是指百姓在生活中的瞬間的當下心或曰「當下一念」是良心、是道德,故應該隨順良心而行,如此無不合乎倫理道德;所謂「不樂不是學」這里「學指道德修養,意謂道德修養與心情之流暢或愉快聯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過去儒家倫理修養使人感到束縛覺得枯燥,經過泰州學派王艮的詮釋或改造則一變而為一種自然的人人皆能為的愉快的事,一種人們樂於而為的事。如此一來,泰州一帶社會風氣發生了很大變化,每當泰州學派講學歸來,則「歌聲振乎林木,恍然有舞雩氣象。」泰州學派以儒家民間化為宗旨,以通俗、自然、快樂為特點,將儒家的理論與民眾生活聯系在一起,既為儒家文化的傳承找到了載體,又為民眾生活提供了精神動力,為儒家道德理論向社會民眾傳播提供了有益的嘗試①。正是由於儒家思想家的創造和在民間的推廣與應用,儒家倫理思想才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道德,才為古代社會風氣的維系和改善提供了保證。
應該承認,儒家仁、義、禮、智、信的五常思想,泰州學派民間化的理論特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具有永恆的歷史意義與價值。當然由於儒家的「五常」規范和泰州學派的中層理論產生於封建時代,自然也帶有一些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印記或封建糟粕,而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既吸收了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合理內涵和泰州學派向民間傳播的簡捷、通俗、明了之特點,又拋棄了其中的消極內容,諸如封建綱常之類,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八榮八恥觀又是對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道德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倫理學體系是由基本原則和具體規范所組成,社會主義倫理的基本原則有三:集體主義原則、人道主義原則、社會正義原則,而道德規范可分為公民道德、社會公德、交友道德、職業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等。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裡,道德規范是體現道德基本原則的,即具體的道德規范應該而實際也是從各個角度或方面體現這些基本原則的。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應該說是屬於道德規范范疇之下而非原則范疇之下。具體而論,「八榮」是當代的道德規范,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的重要體現和具體表述;「八恥」則是危害道德規范,危害社會主義道德基本原則的具體表現。需要指出,八榮八恥是從社會主義建設和道德實踐中總結、歸納出的倫理規范,是對社會主義倫理論道德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主要為五熱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社會主義,而現在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四榮四恥」既承續了「五愛」的基本要求,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內涵,生動地體現出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而「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四榮四恥」又體現了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注重社會效益與社會公正相協調的原則,強調了在家庭生活、職業生活、社會公共生活中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准則。同時,又堅持了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是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豐富、完善和發展。
總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於中國古代道德傳統和當代道德規范的繼承與發展,是當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胡錦濤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榮辱觀這種榮恥一一對應的提法,實際是劃分道德與不道德的界線,也是區分社會成員是否具有道德的分水嶺。中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說:「恥者,吾所固有羞惡之心也。存之則進聖賢,失之則入於禽獸,所系甚大。」②陸九淵說:「不善之不可為,非有所甚難知也。人亦未必不知,而甘於為不善而不之改者,是無恥也。夫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③朱熹與陸九淵雖然屬於不同流派,但是都認為有恥與無恥是人與禽獸區別之根本,當然也是分辨君子與小人的界線。從某種意義上看,這種兩分的區別方法顯示出了一個社會的道德評價尺度,凡在此尺度之上的即為君子乃至聖賢;而在尺度之下即為小人或禽獸。八榮八恥觀就其內容講當然不同於古代,但是它也顯示出社會主義的道德尺度,凡是八榮者,即是道德尺度之上者,有道德的人;凡八恥者則為道德尺度之下者,不道德者。這一點必須明確而不可含糊。換言之,若是希望成為一位有道德的公民,應該以八榮為准則,自覺地將其落實到社會工作與社會生活之中;反之,則難於成為一位有道德的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社會價值體系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多元化的趨勢,諸如對於私有制和民營企業的討論等,影響所及,在道德評價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即在道德評價中評價之依據也產生了偏重:或是以動機來評價道德言行,認為動機好就是善,動機壞就是惡,認為行為善惡全在於動機是否合乎「義」;或是以行為結果來評價善惡,認為效果好就是善,效果壞就是惡,一切皆以效果來評價;或是從動機與結果動態相統一的角度來評價,認為動機事是主觀而效果則為客觀,道德行為就在於主觀見之於客觀等等。對於歷史人物海瑞的評價的分歧就是一例。傳統的評價偏重動機,以為其人行事為人一生正氣,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歷史人物。而現在偏重效果評價的學者,則認為海瑞雖然為人正直但是為官多年,對於社會、民眾貢獻不大,是一萬年草。諸如此類。筆者認為,在道德評價的依據上雖然以前或以後還會存在著這樣的分歧,但是無論偏主觀動機還是客觀效果或是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評價的根本尺度或評價的標准應該是統一的,尤其在當代對於涉及道德言行的評價,應該有一個公認的客觀的標准——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榮八恥為標准。這是確定而明確的。不然,道德評價就會出現混亂。例如在前一時期,社會上有人以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為獃子,以違法亂紀為有本事;認驕奢淫逸為瀟灑、為派頭,以艱苦奮斗為寒酸等等,嚴重破壞了社會道德風尚,導致了越軌、違法行為不斷而社會輿論導向不力。為此,胡錦濤提出了八榮八恥觀,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確立了一個的評價標准或尺度,使社會道德評價有了客觀的准則而人們的行為有了一個准繩,如此堅持下去,堅持多年,社會就將出現一個道德風尚蔚然成風的大好局面。
在八榮八恥觀中,不僅知榮而且知恥,從某種意義上看知恥更重要。孔子說::「行己有恥,不辱君命,可以為士矣。」④孟子也認為:「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⑤孔孟皆認為人不可無無恥之心,孟子並指出無恥之恥是最大的恥辱。當然,知恥重要在於自恥,也就使說,知恥是人應該有的道德自覺。由於人皆有羞愧之心,所以當然具有自知其恥之心。從一定意義上看,人只有自恥,才為知恥,故欲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應該厭惡上述那八種不道德的行為,並能時時反省自己,時時想及歷史上的一切先烈英雄,就知道雖然小恥也足可羞,以自己言行不及英雄而可恥。古人雲,知恥而後勇。就是說,人應該自知其恥而後才能奮起改正,這樣下去,雖然達不到聖賢境界,起碼也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

注釋:
①具體可參考拙著《泰州學派新論》,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版。
②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頁。
③陸九淵:《陸象山全集》,中國書店1992年版,第239頁。
④楊伯峻譯註:《論語·子路》,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40頁。
⑤楊伯峻譯註:《孟子·盡心上》,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02頁

3.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要有具體事例,700——1200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做出了榜樣,無數為國捐軀的□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為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民族。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好問是分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都說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能有所提高?不恥下問、大膽質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 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為金錢和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政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敬長、知禮、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隨著□主席的構建和諧社會、樹立八榮八恥,為我們帶來了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和長輩們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利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傳統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嗎!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圖報」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報非君子」的古訓。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處世信條。美國把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節,在感恩節里,許多家庭、宗教組織及慈善機構還為窮人、孤兒及流浪者們提供免費的火雞宴,讓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里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2005年的8月3日,上海市教育部門在修訂《中小學生守則》時,增加了「學會感恩」的條款,填補了以往教育內容的一個空白。全國一些學校相繼也開展了 「學會感恩」這方面的研究,把 「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感恩教育理應成為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學校更應注意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感恩意識,並且教會他們如何學會感恩。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句格言的意思是: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呢?這一句話來自「遊子吟」這首詩里。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成人,父母的愛既溫暖,又偉大。父母往往是那麼令人敬佩。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愛是那春天的陽光,不讓我們受到刺骨的寒風給我們帶來的寒冷;父母的愛是一把傘,這把傘不讓傾盆大雨淋濕我們;爸爸是船,媽媽是帆,他們讓我們游遍大江南北。我們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逐漸生長。父愛是一棵大樹,讓我們在舒適的環境下長大,母愛是一滴清水,滋潤著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不受一點污染。作文網 home.sanwen8.cn
長大後,我們應該好好地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潔身自愛,經常因一點小事而想不開,想放棄自己的生命,想放棄自己的前途。就在這個時候,你又沒有想到你的父母。常言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沒有父母,世界上就不會有這么多個你、我、他。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媽好,有爸媽的孩子像快寶,投進爸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只是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父母對孩子總是心軟的,對孩子的乞求總是有求必應的。即使一開始鐵定了心,但過不了多久,還是會答應孩子的。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那樣的任性、放肆。但是,我們的父母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我們,而是加倍努力地教導我們。
但我們的父母生病時,還堅持去上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父母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到:我要讓我的孩子幸福。作文
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謝謝您們對我的養育之恩。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深沉的父愛與母愛。
我們要以最好成績的成績,來報答父母。作文
願天下的父母倖幸福福,開開心心!

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讀了《儉以養德》這篇文章讓我了解了許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裡還是經常穿補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貧窮嗎?不是,他是國家領導人;是他不愛新衣服嗎?不是,誰不愛美麗。如果,一個人過慣了節儉和艱苦的生活,那麼就不會有邁不過去的坎,度不過的難關。據有關人員統計:毛主席的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補丁有76塊,睡衣則有67塊。毛主席能有補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為他補丁之多,實數罕見哪。毛主席的內衣內褲上更是五彩斑斕,有赤色、橙色、黃色、紅色、青色、藍色、紫色……與標準的老百姓一樣「笑破不笑補」,只要不露肉,不透風就行。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穀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後,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後,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於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後。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裡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慣用品的佔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佔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4. 誰能幫我找一下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議論文

摘要: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智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形成了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古籍作為傳承中華文明智慧的重要載體,構成了它的核心,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其高尚的精神和神奇的魅力鑄成了中華文化的靈魂經典。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而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道德思想、民族精神。

關鍵詞:中華傳統美德,愛國主義、自強不息、艱苦奮斗
一、中華民族的由來

「中華民族」是我們常用的詞。充滿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滄桑感,翻開歷史的畫卷,給人以許多無限的遐想。但是,這一詞的概念的提出,只有僅僅一百年來年的歷史。
「中華民族」一詞是歷史悠久的「中華」一詞中的「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華」是舜的名字。「舜」是謚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中華」一詞是在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現。由長孫無忌領銜撰文的《律疏》(後稱《唐律疏議》)。「中華」一詞釋文如下:「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和近代西方傳入的「民族」一詞相結合而成的。梁啟超是最早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先驅。梁啟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也』之一觀念浮現於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但如前所述,中華民族實體則是遠在「中華民族」這個族稱出現以前數千年就形成了。梁啟超是最早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先驅。

二、中華民族留下了什麼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美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蘊涵於整個民族中的一種深厚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中華民族的漫長歷史上,它始終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劫難而奮發圖強,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生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當前,繼承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中華民族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精神;其支撐點是自強不息的開創精神、艱苦奮斗的自立精神.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它集中表現為:對自己祖國的領土與主權的無比熱愛和維護其完整的巨大責任感;對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鄉土人情、優良文化傳統的深深眷戀與熱愛,以及由此培養起來的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高尚的民族自豪感;為自己祖國的獨立、發展、富強而英勇奮斗以至流血犧牲。

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正是憑借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熱情,在不同歷史時期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詩篇。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分裂,但與統一相比,其時間畢竟相對短暫。由於統一,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綿延不斷,國家的尊嚴和獨立得以維護,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不斷發展。

在古代,我國各族人民堅持反對民族和國家領土的分裂,締造和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堅持維護祖國的主權和獨立,反對民族壓迫,抗擊外敵入侵;堅持不畏艱險、世代相承地開發祖國的自然資源,改造祖國的山山水水,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去年我們經歷了西獨分子的挑釁,在我們各族人民堅持反對民族和國家領土分裂的戰斗勝利中,表現出我們團結一心,也讓那些惡勢力的到了自食自食其果的下場。中華民族就是在這一切阻礙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反動社會勢力和腐朽制度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中,推動了祖國,朝著繁榮富強的方向前進。

在近代,我國各族人民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進行了如火如荼、艱苦卓絕的斗爭。從鴉片戰爭,經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最終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國人民掀起了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主義運動,創造了光照千秋的愛國主義業績。

歷史發展到現在,我國各族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團結一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為統一祖國而努力奮斗。
三、中華民族的現在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史。愛國主義深深根植於中國的歷史之中,它本身也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和特點,表現為一個歷史范疇。愛國主義始終是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的一面鮮艷的旗幟。

中華民族精神多種多樣。中華民族素有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美德。歷史上曾有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的佳話;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美談。這些都表現了我們古人艱苦奮斗的美德。

艱苦奮斗是黨和革命隊伍的優良傳統。老一代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永遠值得我們青年一代學習。大家都熟悉方誌敏烈士的革命事跡。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寫道:「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和事業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願居住在卑陋潮濕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寧願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寧願睡在豬欄和狗巢似的住所!不希罕閑逸,寧願做16點鍾工的勞苦!不希罕富裕,寧願窮困!不怕飢餓,不怕寒冷,不怕危險,不怕困難。屈辱、痛苦,一切難於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練我的意志!」革命先輩這種吃大苦、耐大勞、勇於獻身的艱苦奮斗精神,來源於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共產主義思想。沒有偉大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就不可能具有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而沒有先輩們堅忍不拔的艱苦奮斗,也就不會有人民革命事業的勝利。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與命運的頑強搏鬥和抗爭,培育出艱苦奮斗的自立精神。早在先秦,就有了治國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比喻。這種精神,又被古人概括為「居安思危」。《易傳》上有一句名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就是要求統治者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陶醉於勝利的歡樂,應具有憂患意識。孔子也有憂思。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在他看來,道德教化不能普及天下,正是他的憂思所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的《離騷》,更是憂患情懷的傑作。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下這樣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使憂患意識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艱苦奮斗的精神在民間有著深厚的根基。長期的歷史熏陶,讓我們養成了以勤儉為榮的風尚。歷史上世代流傳的家訓格言,充滿了這方面的內容。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成為中華民族陶冶性情、磨礪人格的重要環節,而且逐步擴展,從個人到家庭再到國家,艱苦奮斗被看作立身、立家、立國的根本。

離開了艱苦奮斗,我們將寸步難行。艱苦奮斗是架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橋梁,只有艱苦奮斗,中華騰飛才能實現。

樸素節儉歷來是勞動人民的美德。樸素是艱苦奮斗的保證,要艱苦奮斗,就必須保持樸素節儉的生活作風。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許多優秀人物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朱德同志不論在井岡山,還是在延安的窯洞里,總是穿著草鞋和粗布衣裳,同戰士們一起吃大鍋飯,樸素得就象一位忠厚、純朴的老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是一個十分樸素的人。他一年到頭不知要接待多少外賓,但是,就連襯衣也不肯多添兩件。他的一件襯衣,已經換了領子和袖口,補得深淺不一,洗的時候稍一用力就會搓破,他也不肯換新的。春秋冬三季他總是穿著一雙黑皮鞋,這雙鞋已經穿了20多年了,修補過多次。我們的周總理就是過著這樣樸素的生活。

四、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要怎樣做

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的美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需要我們繼承下去、流傳下去的。中華傳統美德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讓中華傳統美德一代又一代地發揚光大.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區別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西方文化提倡「競爭精神」,而中國文化提倡「奉獻精神」、「貴德精神」。中國古聖先賢把「為公」稱之為「大道之行」。他們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旺,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這些都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在中華文明史上哺育和造就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使他們為民族、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從小立志、樹立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觀念。等我們有能力為國家做出有意義的事時,才能貢獻祖國、為國爭光。

總之,愛國主義、自強不息、艱苦奮斗三個方面,是中華民族精神最主要的內容。結合時代的特點,我們要在學校的教育中學習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中華美德一代一代的發揚光大!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讓每一個中國人繼承和發揚中華美德,振奮民族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長孫無忌的《律疏》、屈原的《離騷》、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5. 我們應當怎樣傳承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論文,300字左右,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愛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主題。中國古人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們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間傳說,都是在倡導一種為國家、為群體獻身的精神。中國人歷來把「天下為公」、「公正無私」作為價值取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是激發後人愛國主義情操的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明言警句。因此,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將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發奮讀書的責任感。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有利於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道德是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和規范。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自古就把道德作為評價一個人的首要標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道德中心傾向。「尊老愛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傳統道德觀念一直是人們所認同的美德。所以,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注重對優秀傳統道德觀念的繼承。這是學生道德素質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文化精華。當然,現代學生的道德遠遠不同於中國的傳統道德,在道德教育過程中,不要以偏概全,盲目向學生灌輸早已被歷史淘汰的陳舊道德觀念。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學會學習的指導,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現代社會的發展非常快,只有善於學習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形成了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不斷獲得新的知識。為了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學生更需要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兩個重點。中國傳統文化既能為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上的參考,如「學而時習之」等,又能為學生提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生動的案例說明,如春秋戰國時代齊國管仲的改革等。

6. 過於一篇1500字的道德論文

你以下面這幾篇文章作為基礎和參考,自己確定主題,糅合自己的思考,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幸福吉祥,意味著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一九八八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聚巴黎,他們在一份聯合宣言中寫道,人類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愛道德。英國的大哲學家、社會學家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慈悲,慈悲與仁愛的意思相近,西方的聖者耶穌,教給人博愛,所以世界上任何正信的宗教,以及所有好的學問中,所有關於道德的論述,核心都離不開一個愛字。「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德」就是人們按照自然法則去做去生活,所以遵守道德,過有道德的生活,心中充滿慈愛善良,能夠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在遵守人生的交通規則,就能讓一個人的人生順暢,事業有成,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你周圍的世界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你發出去的是什麼,給你返回來的就是什麼。你發出去的是愛和善良還有感恩,別人回饋給你的也是愛、善良還有感恩,還記得那句歌詞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乘以十三億就匯聚成了愛的海洋。道德才是真正的尊嚴,讓我們每個人,都去過這種真正有道德、尊嚴,平和喜樂的日子吧,就簡單的說上一點吧,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初學《弟子規》心得體會
近來學習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感覺受益良多。一個人能不能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讓人生幸福,不在於他有多少財富,有什麼樣的地位,而在於他有沒有真正的理智、智慧。理智智慧在哪裡體現?在抉擇上體現。因為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
拿擇食來說,你是抉擇合理均衡的膳食搭配,還是順著自己的慾望,常常大魚大肉。抉擇前者,再配合適量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愉快自在的心情,你得病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身體的健康程度會比較好。如果抉擇後者,那麼身體容易呈現酸性體質。眾所周知,酸性體質是各種慢性病的溫床和根源。若干年之後,疾病就來找您了。醫學專家早已證明,現代社會大多數慢性病,跟不良的飲食習慣尤其是食肉多有直接的關系。
再拿擇友來說,老祖宗告誡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麼我們省察一下,我們周圍經常交往接觸的都是什麼樣的朋友,是損友還是益友?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壞人。那些作姦犯科的所謂惡人,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失敗的因素以外,抉擇惡友損友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成人犯罪姑且不談,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很多都是因為交了不好的朋友,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氣,一步一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再說說擇偶,現代社會,中國外國,離婚率節節攀升。這裡面當然有它深層次的原因。就淺近的原因來說,擇偶擇錯了。他或她沒有建立起正確的擇偶觀,不注重考察對方的德行。在擇偶當中容易被對方表面的偽裝所蒙蔽,感情沖昏頭腦。等到婚後,對方身上的惡劣品質逐漸顯露,正所謂「原形畢露」,這才後悔莫及,正印證了一句話:「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
在所有的抉擇當中,抉擇你的思想觀念、擇念最重要。擇念就是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普遍有這樣一個價值觀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聖先賢教誡我們「志當存高遠」,深入分析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他們之所以成為人民的罪人,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偏差了,擇念擇錯了,他們當官,不是為了要造福人民利益百姓,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一念錯誤,淪為階下囚。再反觀從古至今那些聖賢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海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周總理一生嘔心瀝血為人民……,正因為他們抉擇了正確的思想觀念,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他們能夠名垂青史。他們的偉大精神和高尚的情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努力拚搏,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學習聖賢經典貴在力行,我願意把弟子規落實在生活工作當中,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十三億人民就匯聚成了愛的海洋。轉變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015年1月30日
因果報應的道理

《三字經》上說,苟不教性乃遷。當一個人從小不能夠接受到倫理道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就會學到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很容易隨著自己的慾望和惡的習性發展,現在抱持著這種錯誤的西方價值觀的人很多,很多女孩子就是受這種價值觀的影響,想通過出賣自己的色相,找情人當二奶傍大款,或者從事色情行業,想不勞而獲一步到位。她得到了嗎?白白糟蹋了自己的身體,毀壞了自己的名譽,折損了自己命里的福分,也沒得到什麼。即使有得到的,你再跟蹤觀察,你看她那個福分能保住多長時間?很多都是沒過幾年,這里投資失敗賠掉了,或者那裡被自己另外的男友或情人或者其他人騙走揮霍掉了,或者因為其他的災難損失掉了,反正保不住。為什麼?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凡是你順應自然規律得到的財富是吉財,是你命里的,可以保得住。凡是違背自然規律得到的財是凶財,比如通過不正當男女關系得到的財,這種財不是命里的,這就保不住。而且凶財凶入必然凶出,凶出就是這個凶財走的時候,必然附帶著凶災。聖賢教誨告訴我們:天道禍淫其報最速。就是說,人如果造作邪淫,折福折的最快,因果規律的懲罰來的最快。相信嗎?我認識的我們那兒的一個人,他的妻子是個教師。他跟他妻子的一個好朋友勾搭在一起,拆散了兩個家庭,結果這兩個男女現在活得沒有人樣了,這個男的把一份好工作也丟了,聽說還吸毒,兩個人靠打工借錢過日子,這個男的經常打這個女的,用這個女人自己的話說,刀子上斧子下,現在還這么年輕已經陷入了非常悲慘的境地。更大的惡報還在後頭呢。據有關資料顯示,如今落馬的貪官中95%都包養情婦,有的地方達到了100%。這個數據難道是偶然的嗎?我們要深思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是落馬的貪官只有5%包養情婦。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邪淫折福折的最快確實是自然規律。按理說這些官員命裡面有很大的福報,但是福報再大,也禁不起邪淫的折損。你敢挑戰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就必定會來懲罰你,讓你從一個富貴之人,一下子淪落為一個很貧賤的人。從古至今,縱欲貪淫可以亡國,別說是敗一個家敗一個人了,太容易了。有的人會說,我的朋友就這樣,也沒見他受什麼報應。現在不報,不等於將來不報。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以他們的遭遇和命運驗證了因果法則的人太多了。其實因果報應就是作用力反作用力(牛頓第三定律)。只不過有的報應來的快來的明顯,比如說你現在拿一個東西以十公斤的力量撞擊牆壁,牆壁馬上會給你一個十公斤的反作用力。有的報應來的比較慢比較不明顯,我們常說做善做惡就好比農民在田地里種種子,不管你種的是善種子還是惡種子,往往要經歷一個培養成熟的過程,那個善報或者惡報才會現前。這個過程的長短並不確定,有的是一年半載。有的是三年五載,有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有的是這世不報要等到下一世或者不一定哪一世才報。因果報應貫通三世,過去世、今世、未來世,人真有過去世來世嗎?真有。你有依據嗎?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里爵士,因發現並證實眾生靈識不滅,而榮獲了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靈識就是我們說的靈魂)。同時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全世界科學家舉手錶決,承認有六道輪回。1984年至1985年的世界書目大全中,關於人有前生後世的專題新書就有一百多本。馳名全球的心理學家溫巴博士,通過對兩千多人的考察印證,確證有六道輪回,加拿大電視台向全國播放了采訪實況。
既然因果報應貫通三世,那這個報應的表現形式有的時候就是非常復雜的,時間跨度很大。所以我們看到有的人行善積德還遇到這樣那樣的災難,是因為他所遇到的災難和不順這個惡果,是他過去世或者今世所種的惡種子先成熟了,他先受這個惡報。這個時候如果他能咬牙堅持,不怨天尤人,更加行善積德,就能把這個惡報的程度減輕,把惡報的時間縮短。惡果報在前面是好事,惡報報完了,善報就會慢慢來臨,這就叫災盡福來。至於他所做的善,絕對不會白做,那個善種子也要經過一定的培養過程,善的果報才會成熟。這就是傳統文化所講的因果報應之理。有的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跨度內看事情,還以為災禍是偶然發生的,也不懂得把災禍和邪淫以及各種的惡行為聯系在一起考慮,就得出結論說因果報應不準,這實在是誤解。有的人無惡不作,我們看到他還是那麼風光,這是因為人家過去世修了大善積了大德,那個善種子在他今世成熟了,所以他得這個福報。或者他的父母祖上積了大德,這個善種子到他這一代成熟了,他也能享受這個福份。或者他的父母本身有大福報,他享受的是父母的福蔭。但是他做的惡絕對不會白做,等他的福享完了,惡的種子成熟了,惡報就會來臨。這就叫福盡災來。我們看到很多落馬的貪官還有不法企業家,以及各行各業造惡損德的人,雖然風光了一些年,但是有錢有權之後,瘋狂的造作邪淫以及其它惡的行為,加速度的折損自己的福分,福報享光了惡報就來了,到頭來落得個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悲慘下場,有的甚至天降橫禍連性命都丟了。這就證明了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時候一到統統要報確確實實是真理。現代社會色情泛濫帶給人們的身心不和諧、家庭不和諧甚至破裂、引發犯罪等災難性後果,證明了邪淫害人是不爭的事實,證明了做善得福、作惡得禍的因果法則確為真理,證明了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儒釋道傳統文化,那些聖賢們所講的道理真實不虛。證明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人性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確確實實可以喚醒人的良知,幫助人們得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我們只要認真學習,照著去做就能夠趨吉避凶,得到真實的利益。

7. 圍繞「傳統文化傳承、家風、道德修養」這一主題撰寫一篇3000字以上的

每個家庭的傳統不同,所形成的家風也不一樣。你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材,比如尊老愛幼團結鄰里吃虧是福愛國愛家崇尚科學勤勞致富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的優良傳統。

8. 求一篇寫中華傳統美德的作文

1、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八個字: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徐秀娟就真正做到了忠於自己的職責。徐秀娟的父親是扎龍自然保護區鶴類工程師,受父親影響,徐秀娟從小就愛鳥,更愛仙鶴。當她提出要去鹽城的仙鶴自然保護區工作時,遭到了父母的極力反對。父親深知養鶴的不容易,嬌生慣養的女兒怎麼能受得了?可徐秀娟的倔強脾氣不同意了,她鬧著讓父親同意她去,父親只好依了她。
有一隻叫黎明的仙鶴病了,她便悉心照料,不幾天黎明就好了。病好後,黎明很活躍,秀娟覺得多運動有好處,就放黎明和牧仁去河邊玩。可過了兩天以後它們還遲遲不歸,秀娟為找它們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天在泣、地在顫,所有的事物都在為秀娟默哀,黎明和牧仁也回來了,它們和仙鶴群成群結隊地在秀娟的墳旁哀叫,彷彿在為失去的好友傷心。
孝自古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可隨著時間的過去,能真正做到孝的又有多少呢,古有黃香,過去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是江夏人。當時年正好九歲,很懂事.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親搭蚊帳,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扇開,讓父親好好睡:至於到了寒冷的冬天,就親自用自己的身體使父親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親睡得溫暖.於是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可是現在呢,現在孝順的越來越少,我記得前兩天看見了這么一條新聞,博白縣有個85歲高老先生,由於患有風濕病,走路一瘸一拐。高先生含淚說,他以前養豬賺了幾十萬元,大都分給了5名子女做生意。去年,老伴去世後,兒女們都不願照顧他,平時也不關心他。他患風濕病、高血壓等病需要錢治療,叫兒女們各給2000元,結果都不肯給錢,他很傷心。
高老先生叫他們把自己當初拿給他們做生意的錢還回來,結果兒女們各叫人轉給他4萬元,感覺像是要斷絕關系一樣,令他很失望。為了發泄,他寧願把錢撒給別人,死了也不留一分錢給兒女們,兩次共撒了2萬多元錢。
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現在傳承了2000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在一點點的被人們所遺忘,中國人民兩千多年用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正在一點點的蒸發,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這一刻開始,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能讓它流傳下來,還能讓我們的後代知道、了解、做到,甚至流傳得很久很久!
2、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讀了《儉以養德》這篇文章讓我了解了許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裡還是經常穿補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貧窮嗎?不是,他是國家領導人;是他不愛新衣服嗎?不是,誰不愛美麗。如果,一個人過慣了節儉和艱苦的生活,那麼就不會有邁不過去的坎,度不過的難關。據有關人員統計:毛主席的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補丁有76塊,睡衣則有67塊。毛主席能有補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為他補丁之多,實數罕見哪。毛主席的內衣內褲上更是五彩斑斕,有赤色、橙色、黃色、紅色、青色、藍色、紫色……與標準的老百姓一樣「笑破不笑補」,只要不露肉,不透風就行。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穀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後,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後,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於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後。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裡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慣用品的佔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佔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9. 大一新生,求一篇傳統美德怎樣傳承的論文,要自創的,

如果誠信的缺失與重建,確是整個市場經濟體系「成長中的痛苦」、「必須付出的代價」,消費者惟願這樣的痛苦更少些、代價更小些

無論多麼「痛苦、糾結和憤怒」,阿里巴巴公司自曝家醜的「欺詐門」,還是不僅造成內部人事更迭,更引發企業甚至行業的誠信危機。

近期,關於企業誠信問題的討論,不止這一次。蘋果公司供應商「毒倒」員工,家樂福、沃爾瑪大玩「價簽戲法」,再加上稍早時蒙牛和伊利「互潑臟水」,莫不顯示出企業對誠信建設的忽視。

基於誠信訂立契約,是各種市場行為的基礎。市場經濟本就是一種信用經濟,誠信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建立在市場邏輯上的必然選擇。對市場主體而言,失去誠信,就失去了一種重要社會資本。少數廠家生產假葡萄酒,讓素稱「中國干紅城」的河北昌黎受到質疑與冷遇,就是典型例證。

誠信的價值,來自降低機會成本的考量。與有誠信者交易,風險更小、麻煩更少,不僅能減少意外損失,還能提高效率。在電子商務領域,面臨虛擬的購物過程,誠信更可謂核心競爭力。

然而,如果誠信不能帶來預期收益,不能產生競爭中的正面效應,以營利為追求的企業,便會失去對它的興趣與信仰。這也正是企業誠信屢屢出現問題的原因。

當前,誠信制度不完善、誠信文化尚薄弱,在找融資、爭項目等方面,誠信並沒有體現出直接的好處,相反其應有的價值在貶低。考量投資回報率、評估公司實力時,誠信也往往不是關鍵因素。屢見報端的各種商業賄賂等表明,人情與關系是一些企業更現實的選擇。

誠信在市場競爭中的正面影響,也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大。消費者雖可「用腳投票」,但在類似網上購物這樣總量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中,走了這雙腳會來另一雙腳,對做「一錘子買賣」者,誠信也不是很有吸引力。

而且,企業總在標榜誠信,掛上知名商標,搞來專業認證。但從「假馳名商標」到「免檢產品風波」,誠信標準的混亂,也使誠信本身貶值。更何況,對於失信的懲戒力度也遠遠不夠。家樂福違規,每家門店罰50萬元;寶潔公司涉嫌虛假宣傳,罰款20萬元。對這些大型企業,無異九牛一毛。

重塑商業倫理,要讓誠信「增值」。這不能僅靠企業道德和市場導向,更要靠制度促使企業自覺選擇誠信體系。比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中有關誠信的規定,出台支持企業誠信建設的法規政策。比如,推進信用評級業發展,加強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更重要的是,加強信用監管和失信懲戒力度,建立失信行為公示制、檔案制、曝光制等,使那些因信用問題而致的企業「死亡」不再是特例。

對於「欺詐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說,這是「成長中的痛苦」,是「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10. 《學習道德傳承後的心得體會》的論文

OK的,
學習道德傳承後的心得體會》
你的論文完成的

熱點內容
三甲醫院護理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1 19:18:27 瀏覽:719
雲南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11-01 19:05:34 瀏覽:322
勞動法是良法還是善法 發布:2024-11-01 18:47:11 瀏覽:680
陝西三井律師 發布:2024-11-01 17:37:04 瀏覽:254
申請法律援助的範文 發布:2024-11-01 17:23:43 瀏覽:32
法與社會上海交通大學 發布:2024-11-01 17:15:20 瀏覽:413
人民法院網發公告 發布:2024-11-01 17:08:40 瀏覽:384
雷州鄭法官 發布:2024-11-01 17:03:35 瀏覽:347
反恐條例視頻 發布:2024-11-01 16:47:14 瀏覽:36
黃汝榮法官 發布:2024-11-01 16:47:06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