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教師的道德人格

教師的道德人格

發布時間: 2022-05-21 09:24:28

❶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職業道德和其他職業道德相區別的根本所在,表現了其對職業所特有的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調節和評價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本規則,是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的總綱,對教師的職業活動行為具有普遍的指導性和嚴格的約束性。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在職業道德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是整個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師職業中最根本、最具普遍的道德規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遵循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是第一位的。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大都是由教師職業道德原則派生出來的,是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具體化。
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集體主義原則
集體主義是指教師要堅持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一方面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要求集體尊重和照顧個人的利益,使個人利益得以實現。集體主義原則要求教師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夠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正確處理貢獻和索取的關系。
(二)教育人道主義原則
人道主義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應當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原則出發,尊重對方作為人的價值與尊嚴;在此基礎上,主義發揮教育者作為過程主體的角色作用,嚴格要求自己,以人道主義原則協調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從而調動受教育者以及教育過程中其他參與者的積極性。教育人道主義原則要求教師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真誠地與其他教育者合作。如對學生採取漠不關心、置之不理的態度教師違背了這一原則。
(三)教書育人原則
教書育人是指傳授知識並培養人才。教書育人原則要求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既要努力教授學生學習知識,又要培育學生成人成才,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書育人反映了教師這一行業的本質特徵,支出了教師這一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根本所在。如《禮記》中“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當代教育家徐特立認為教書育人包括“經師”和“人師”;第斯多惠認為“教師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四)樂教勤業原則
樂教勤業是指教師樂於從事教育事業,勤奮努力地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是樂教勤業的基礎和動力來源。樂教勤業這是教師在對待自己職業方面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動力,是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核心。它也是教師勝任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條件,是制約教師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內在因素。樂教勤業原則要求教師熱愛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當成崇高的事業來追求,並能夠勤業精業,勇於探索。
(五)教育民主原則
教育民主原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以平等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激勵學生發展。教育民主原則要求教師要營造一種使學生能平等交流、主動參與、自由探索、大膽創新的民主氛圍;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博愛、友善和引導的心態對待學生。
(六)教育公正原則
教育公正是指通過合理的教育制度,恰當地分配教育資源,是每個人獲得與其相適應的教育,滿足個體的學習需要,使個體實現個性化的發展。教師公正的核心是對學生公正。教育公正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賞罰分明、因材施教。
(七)人格示範原則
人格示範是指教師通過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給學生以良好的榜樣示範,包括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兩方面。研究表明,學生有強烈的向師性(學生尊重、崇敬教師,有樂於接受教師教導的自然傾向和希望得到教師的注意、重視等特點)和模仿性,這就決定了教師的人格示範性。人格示範原則要求教育者應當先受教育,那裡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道德修養,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都體現了教師的人格示範。
(八)依法執教原則
依法執教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依照法律制度從事教育活動,保證教育活動的額合法性、正確性,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依法執教原則要求教師做好奉公守法的模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政策法令、紀律等,另外,能夠做到廉潔自律,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如,能夠拒收紅包、不體罰學生等。
更多教師招聘教師職業道德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❷ 教師的道德人格與一般道德人格兩個顯著區別是()A

教師的道德人格與一般道德人格兩個顯著區別是「人格與師格的統一」和「較高的格位水平」。

1、人格與師格的統一

對於教師來說,人格是自己的本體價值的標志,師格作為教師教育活動的中介或工具發揮工具價值。人格與師格的統一,使得教師的道德人格既有本體價值,又有工具價值。

2、較高的格位水平

教師道德人格的高格位既是一種對教師的要求,又是教師崗位和教育事業具有崇高和神聖特性的原因或條件之一。成語中有「德高望重」之說。其實「德高」與「望重」不是並列的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即前者是後者的原因或條件。所以對教師人格的高格位的特點,教師不能消極地認為僅僅是一種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應當從要求中體味神聖與尊重,引以為榮,同時不斷追求道德人格水平的提升。

(2)教師的道德人格擴展閱讀:

教師的人格建設的基本角度是兩個:

1、「在廣泛意義上」將自己培養好;

2、在任何發揮人格的工具價值方面提高自己。

教師除了要確立人格榜樣之外,特別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人格具有感化人的中介特性。

❸ 身為一名教師 應該要具備哪些品德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們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一代新人的遠大理想與抱負,能夠正確看待義與利。教師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牢固的法紀意識。作為教師應知法、懂法,認真學習貫徹各項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並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帶頭遵紀守法,嚴格履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自覺維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當權利。同時,教師還應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這也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一項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師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實踐還是在參與社會人際交往活動中,都應該有著端正的社會義務觀、良心觀,倡導健康的幸福觀和愛情觀,熱心支持社會公益活動,自覺維護家庭和睦。社會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當代青少年學生所應注重培養的良好品格之一。

❹ 教師的道德人格與一般道德人格兩個顯著區別是

教師的道德人格與一般道德人格兩個顯著區別是「人格與師格的統一」和「較版高的格位水平」。權

1、人格與師格的統一

對於教師來說,人格是自己的本體價值的標志,師格作為教師教育活動的中介或工具發揮工具價值。人格與師格的統一,使得教師的道德人格既有本體價值,又有工具價值。

2、較高的格位水平

教師道德人格的高格位既是一種對教師的要求,又是教師崗位和教育事業具有崇高和神聖特性的原因或條件之一。成語中有「德高望重」之說。其實「德高」與「望重」不是並列的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即前者是後者的原因或條件。所以對教師人格的高格位的特點,教師不能消極地認為僅僅是一種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應當從要求中體味神聖與尊重,引以為榮,同時不斷追求道德人格水平的提升。

(4)教師的道德人格擴展閱讀:

教師的人格建設的基本角度是兩個:

1、「在廣泛意義上」將自己培養好;

2、在任何發揮人格的工具價值方面提高自己。

教師除了要確立人格榜樣之外,特別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人格具有感化人的中介特性。

❺ 什麼是教師的道德人格

教師職業道德人格,就是指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以及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規范的總和。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質及道德修養等。人格問題乃「做人之道」。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內在組織,它包括人的思想、態度、興趣、氣質、潛能、人生哲學以及體格和生理特點等心理物理個體性的多面綜合,簡單地說,就是指個體的差異,也可以叫人格的個性特徵。
心理學上的人格解釋至少在兩個方面是與倫理問題相溝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組成部分。能夠正視環境與個人的責任,因而對自身、別人或所居處的環境,能夠正確適應的所謂「健全人格」,如從倫理學的角度看,亦可認定是一種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動力特徵與道德問題相溝通,以某種行為方式行動或能以某種特定結構組合一系列外在行為表現的整合能力。由於中小學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更應著力關注對自身的道德觀念、情感、信念等的內在系統的建構,加強人格修養。
我們要將中小學教師的人格修養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是因為在每個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社會媒體是學習的源泉,有很大的社會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時期,這些社會媒體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並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施加不同的影響,特別是中學教師的人格修養,甚至影響著學生們的終身,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帶有社會責任,對學生人格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從學校教育來看,教師的人格,體現著教師之間的個性差異,諸如健康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穩重的態度、積極的興趣、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可見,教師的人格與師德有著密切的關系。
歷代教育家提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徵的體現。一切師德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學生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
慈愛和權威是為師的特質,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動力。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威信,沒有威信就沒有真正的愛。金子般的人格,能給學生們帶來足夠享用一生的「熱量」,能還給教育一個更加深刻的內涵,既使父母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青少年的身心也並不一定能夠健康成長,來自師長的愛是無聲的,但卻是最有份量的,學生們在學校里最渴望的就是來自教師給予他們的那種發自內心的愛。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最依賴的人,是學生的人格榜樣,學生在教師那裡獲得信心和力量,學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師是學生情操的陶冶者,心靈的哺育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道德觀念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道德的進步和發展。
在教育領域,廣大教師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學識、能力、寶貴時間無私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忠於黨的教育事業,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無私奉獻的好教師。但是,也有一些教師的行為與教師的基本道德大相徑庭。
首先,缺乏學術誠信。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社會對師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師徳的重要特徵和優良傳統。它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傳,也重身教。孔子說過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教育史上對教師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言行一致,處處事事努力做學生的表率。葉聖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生在校學習,往往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化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板樣。教師不僅處處事事都應嚴於做到身正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遠大的理想、誠實謙虛的品質、勤奮好學的作風和禮貌待人的素養。
其次,以教謀私,搞「有償家教」。有些教師利用本專業的優勢開辦各樣的輔導班,此舉本應無可厚非,但關鍵是本是課堂上完成的內容,卻變成了教師課外輔導獲取經濟收入的手段,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巨繁重的任務,他們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慾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由此可見,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師德修養,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再次,缺乏愛崗敬業,進取之心。在市場經濟大潮影響下,「跳槽熱」「第二職業熱」沖擊著校園,教師不認真教學,教學成了次要的事。人民教師不但要在內心深處培養一種高尚的情操,還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揚奉獻精神,但要教師發揮奉獻精神決不意味著可以不認真地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相反的,只有真正做到尊師重教,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得到更好的激發,發揚奉獻精神才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
第四,不尊重學生。有的教師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對犯有錯誤的學生,批評不顧場合,損害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自尊心,不易被學生接受。
諸如此類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勢必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途徑
教育是根本,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教師的道德建設尤為重要。
第一,加強制度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建立和完善監控機制,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和相應的處罰,對情節嚴重並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
第二,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建立抑惡揚善機制。在教師職業活動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時和應有的褒揚,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而逍遙自在,不受譴責,那麼違規者會越來越放肆,還會引起其他一些職業道德自律意識不強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惡性循環,污染社會風氣。
第三,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要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把樹立典型與培育優秀的教師群體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體,以典型帶群體,以群體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使整個教師隊伍形成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新課堂中的道德體現。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能夠適應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著重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教學觀念已逐漸被教師們認同。這種教學觀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這種新觀念下的課堂教學圍繞學生主體來進行,必然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開放的課堂,進行更加靈活和科學的課堂教學設計,並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控和組織,常常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就是說,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首先應該是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以此為指導,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來理解,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當明晰地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體驗和探究。三是教學中科學高效安排、監測、反饋、調控課堂行為,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效能。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

❻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教師道德,簡稱「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教師的從業之德,是對教師這一行業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集體、教師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包括教師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范疇、道德修養、道德行為等內容。

師德是教師職業實踐的產物,具有穩定性和繼承性的特徵,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就其內涵而言,師德通常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主要包括:(1)忠誠於教育事業。要求教師正確處理事業需要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具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嚴謹治學、勤於進取。(2)熱愛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師踐行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3)團結協作。要求教師正確估價個人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勞動,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彼此互勉共進;關心集體,維護學校的整體利益與榮譽。廣義的師德包括對教師個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並不局限在課堂上,教師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一種教育。要承擔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教師對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師不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嚴於律己,表裡如一,言行一致,還要模範遵守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在各個方面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之所以要遵守職業道德,主要是因為,人民教師作為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各種人才的培養者,對於傳播人類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影響人類未來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職業道德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興盛緊密相連。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著整個社會教師的利益,它對促進教師完成教書育人工作,陶冶學生的情操,推動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起著重要的作用。

❼ 人民教師應具備哪些職業道德和人格修養7

1
一、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有理想的人。教師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宏偉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教師熱愛學生,就是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棟梁之才。教師要有戰略的高度,精心培養他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2
二、教師要具有較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所以,教師必須具有較淵博的科學知識,在文化修養上逐漸達到較高的水平。如果教師不求甚解,不鑽研業務,只有勉強應付,那會誤人子弟,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人才來,所以,要求教師必須有廣播的文化科學知識,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較深的造詣,並有一定的研究,這樣才能適應科學的進步和事業的發展。

3
三、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
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確保人才質量,教師必須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和運用教育規律,教師要學習普通心理學、教育學,通過學習掌握教育規律,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改革,不斷研究新問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

4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素質
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方案中壓縮了課時,但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依然在課堂上,因此如何把知識與能力最為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應是教師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新的教育觀念要求教育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創建適應信息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個教師都有責任探索授課的新模式,設計好每一堂課。努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創新的表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學生能充分利用短暫的課堂學習,學到知識,學到方法,開啟思維。

5
五、教師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素質
學生尊敬教師,教師尊重學生這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因此,只有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時,由於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學習各個領域的所有知識,因此在某些方面教師可能不如學生,尊重學生也是一名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6
六、教師要具有吸收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信息,通過傳遞信息,使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社會規律,再按照規律改造世界。教師要有創新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獲得新知識,擴充新知識的能力,包括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於提出尚未解決和多種答案的探索性能力;演算和闡述的能力;善於運用口頭和筆頭形式有效地交流和研究的能力;善於組織學生,使學生迅速地增長才乾的能力,總之,具有這種綜合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創造型人才。

7
七、教師應向「創造型」的方向發展
為了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為了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人才的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出一大批具創造性的人才,這需要有創造型的教育,即熱愛創造活動,在課堂中,表現出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❽ 教師職業道德特點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版本一:鑒於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

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

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

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版本二: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意識水平高層性

2.道德境界高尚性

3.道德意識自覺性

4.行為舉止示範性

5.道德影響深廣性

6.道德內容先進性

版本三: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強烈的責任性;2.鮮明的繼承性;3.獨特的示範性;4.嚴格的標准性

版本四: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示範性;2.先進性;3.深廣性;4.完整性

版本五: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針對性;2.導向性;3.性;4.自覺性;5.高層次性;6.時代性

版本六: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專門性

2.教師職業道德體現教書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師職業道德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功能的多樣性

(8)教師的道德人格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

(一)促進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教育行為的調節主要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兩種形式來實現。教師職業道德能夠通過激發動力、評價優劣、調節行為來處理和調節各種利益關系,保證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育任務的圓滿完成,這是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社會作用。促進功能分三種:分別是動力功能、調節功能、評價功能。

1.動力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的動力功能,是指教師職業道德體現著社會對教師的職業要求和作為教師應有的職業行為中,具有一種啟動性的力量,激發、鼓勵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教師不斷自我修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覺地做好教育工作。動力功能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激勵行為,所以在做題的時候可以把握住。

2.調節功能

調節功能主要用來調節教師的言行舉止,保證其在教育活動中正確處理各種矛盾,選擇正確的教育行為,保證教育行為的正常進行。因此它對教師職業行為具有調節作用。調節功能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僅指向教育過程,而且指向教師本身。它的關鍵詞是應不應該做,同樣在考題的時候可以把握住。

3.評價功能

評價就是帶有對錯性質的內涵了。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定社會為培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而對教師工作提出的道德要求,這些道德要求既是規范教師工作進行社會價值判斷的准則,也是社會、學校和教師自己對教師工作進行社會價值判斷的准則之一。同樣,師德是教師勞動的底線,是可以一票否決的,這個知識點小夥伴們要把握住。

(二)教育功能

教師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對學生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這說明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現象具有教育功能。教師勞動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盡管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主觀能動性,但是,由於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對是非、善惡、美醜等還沒有成熟的觀念和切實體驗,因此,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往往從教師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中汲取是非、善惡觀念。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對象的教育功能體現在教師職業行為的示範性特點上。

(三)示範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不僅體現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而且直接或間接地以各種方式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然要與社會及家長打交道,以實現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統一。當教師嚴格遵循教師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面貌出現在社會活動中時,他們的道德風貌、人格形象便會對社會各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些都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對社會文明的示範功能。

(四)引導功能

加里寧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自身修養來說起著指明方向、矯正行為、保證修養、目標實現的作用。社會對教師整體素質的要求高於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教師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品質的重要內容和應用要求。在教師自身修養過程中,教師職業道德具有引導功能。

❾ 教師職業道德24個字是什麼

24個字分別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終身學習。記憶口訣:三愛兩人一終身。

愛國守法:遵紀守法,依法執教,熱愛祖國。

愛崗敬業:熱愛工作、樂於奉獻,認真備課、批改作業。

關愛學生:關心學生(全體、個別),平等對待,尊重學生人格。

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激發創新精神、實施素質教育,因材施教。

為人師表:內外兼修,廉潔從教,團結同事、尊重家長(平等溝通、相互協作)。

終身學習:參加培訓、學習新知識、技能,注重學術研究,注重自我反思。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

1、調節功能(最基本)

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兩種形式來指導和糾正教師的職業行為,協調教師勞動中的各種關系。強調對各種關系的協調,包括家長、學生、同事等。

2、激勵功能

使教師成為道德純潔行為高尚、理想遠大的人。強調對教師本身的作用。

3、教育功能

幫助教師正確認識教師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對學生的品德形成具有示範作用,智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強調對教師本身與學生的促進作用。

4、促進功能

教師的道德風貌、人格形象便會對社會各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強調對整個社會文明的促進作用。

❿ 身為一名教師 應該要具備哪些品德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們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一代新人的遠大理想與抱負,能夠正確看待義與利。教師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牢固的法紀意識。作為教師應知法、懂法,認真學習貫徹各項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並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帶頭遵紀守法,嚴格履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自覺維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當權利。同時,教師還應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這也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一項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師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實踐還是在參與社會人際交往活動中,都應該有著端正的社會義務觀、良心觀,倡導健康的幸福觀和愛情觀,熱心支持社會公益活動,自覺維護家庭和睦。社會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當代青少年學生所應注重培養的良好品格之一。

熱點內容
河北區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4-12-29 04:25:52 瀏覽:907
法院微信上 發布:2024-12-29 04:14:51 瀏覽:758
立法要幾審 發布:2024-12-29 03:38:14 瀏覽:769
對中國國籍立法的認識 發布:2024-12-29 03:28:07 瀏覽:701
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ppt 發布:2024-12-29 03:28:07 瀏覽:436
體育運動傷害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9 03:19:17 瀏覽:292
道德經王必 發布:2024-12-29 03:14:44 瀏覽:900
有關傳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9 01:14:05 瀏覽:738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發布:2024-12-29 00:26:44 瀏覽:613
資源環境法規總結 發布:2024-12-29 00:21:52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