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治案例分析
『壹』 結合實例談一談大學生應如何維護法律的權威
1、遵紀守法,樹立法律信仰。
2、學習法律知識,正確認識法律與政府的關系。
3、多參加普法宣傳,通過多種媒體,宣傳法制觀念,進行普法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佔領網路思想教育陣地,讓互聯網同樣也成為法律宣傳的一個新平台。摒棄網路弊端,發揚網路平台的廣泛性。
3、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樹立尊重法律權威的意識。
4、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4、對違法犯罪行為積極舉報,或用於作證,配合公檢法機關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1)大學生法治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法律權威的塑造
相較而言,「塑造」法律權威比之於「維護」法律權威更具有根本意義和深層價值。對於法治後發國家來說,塑造法律權威無疑是推進法治的基本內容和重大難題。在中國,構建法治的文化基礎的命題尚未完成且任重道遠,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為持續推進法治,我們必須深入思考法治後發國家塑造法律權威的可能性和現實性。
面向中國的實際問題是,以什麼樣的價值取向使得法律獲得超越意義?當代中國,法律權威的塑造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的創新和當代中國文化重建這兩大問題。法治後發國家塑造法律權威具有可能性,當然也需要長期、艱難的過程,我們可以選擇的現實途徑至少有三點。
一是加強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和公平正義觀的研究和創新。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中國,怎樣使公平正義的價值觀真正轉化為國家民族的精神追求,成為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中國的學術界應承擔起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法律理論和公平正義觀、使其中國化的時代使命。
二是發掘傳統文化對弘揚公平正義及法治精神的可能意義。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古今中外觀,傳統文化應得到批判繼承並被加以超越、創新,其中潛藏著的可作現代轉換的精神資源可以經由充分發掘,實現與時俱新。總體來說,作為文化傳統核心的中國儒家思想是以「仁學」為核心的龐大體系,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人類精神自律」的歷史建構。儒學以天為萬物本源,以天道為禮法的信仰基礎;儒學生命智慧的內在性由「仁」開顯,「仁」是仁心或善、更是全道德體系。
三是讓每一公民切實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法治是良法之治,立法機關要建立健全保障立法質量、避免立法沖突的長效機制。公權力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不以改革創新為由違反法律。
中華法系曾因其浩博嚴密超越國界、對亞洲國家產生過重大影響。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然建立,若要為世界貢獻獨樹一幟的現代中國法治,「法律獲得權威」無疑是關鍵環節,需要為此付出長期努力。
『貳』 【收集一則與學生有關的法律案例並進行評論】。跪求啊
葯家鑫事件案例分析
一、 案情陳述:2010年10月20日23時許,被告人葯家鑫駕駛紅色雪佛蘭小轎車從西安外國語學院長安校區返回西安,當行駛至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西圍牆外時,撞上前方同向騎電動車的張妙,後葯家鑫下車查看,發現張妙倒地呻吟,因怕張妙看到其車牌號,以後找麻煩,便產生殺人滅口之惡念,遂從隨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對倒地的被害人張妙連捅數刀,致張妙當場死亡。殺人後,被告人葯家鑫駕車逃離現場,當車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時再次將兩行人撞傷,後交警大隊郭杜中隊將肇事車輛暫扣待處理。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經法醫鑒定:死者張妙系胸部銳器刺創致主動脈、上腔靜脈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二、案情分析:
葯家鑫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一開始,葯家鑫開車撞上張某導致其輕傷是交通肇事罪,但得知被害人受傷情況下,下車向受害人連刺數刀致死的行為構成了故意殺人罪。分析如下:首先,主觀方面,主觀上處於故意,故意的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葯家鑫肇事後在被害人受傷倒地尚未昏迷之前,因害怕被害人記下他的車牌號,帶刀下車就是准備殺人,刑法里這叫做犯罪預備。這是當然的主觀惡性,並且是預謀,有計劃的,明顯是屬於直接故意殺人。其次,客觀方面,葯家鑫實施了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最後,主題方面,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定,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故意殺人罪的主體,葯家鑫已有22歲,所以構成故意殺人罪。
最後,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案件爭論點:
1、關於自首情節的認定。《刑法》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屬於自首。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葯家鑫殺人逃逸以後,並沒有在案發當天(10月21號)去公安機關自首,而是在10月23號被父母送到公安機關。但公訴人會認定是自首,原因是,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但不是應當,意味著也可以不從輕處罰。本案中葯家鑫自首情節成立,但行為性質惡劣,發生了死亡的後果,所以並不考慮減輕量刑。
2、關於激情殺人的否定。首先激情殺人的定義是:與預謀殺人相對應,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葯家鑫肇事後帶到下車殺人的行為具有殺人故意,所以不能將之視為激情犯。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就發微博說,「我認為『激情殺人』之辯在本案中並不構成,葯家鑫是典型的殺人滅口,定罪無疑。但在量刑上,旁觀者無發言權,是否判死刑應當由法院來定」。
經驗和金錢都是好東西,樓主一定要採納!!!
『叄』 急尋涉及到大學生的法律案件及其分析
上海某著名高校學生楊某,因繳不起學校課程昂貴的重修費用,一不小心誤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楊某是一名來自湖南湘西貧困地區的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黃某一直品學兼優,當時是以全縣第一的高考成績被上海某著名大學錄取的。大學一年級時,楊某成績很好。到了二年級,由於一時的鬆懈,出現了兩門功課不及格,而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及格課程必須重修,且需要繳納昂貴的重修費用,兩門不及格需要繳納700元。而來自貧困地區的優秀學生楊某,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再加上父母平時嚴格的管教,他不敢向家人要該筆費用,他認為這樣做太對不起父母寄予的一片厚望。於是楊某想到了自己打工賺錢解決這筆費用。他對家人謊稱自己為了鍛煉能力,找了一份家教工作,並要求家人把自己用過的初中書本寄過來。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大江南北遭遇了非典的襲擊,弄的整個社會人心惶惶,學校也實施了封校措施。
如此一來,楊某外出家教賺錢繳納重修費用的計劃也被打亂了。但是楊某才20歲,而家人每月只給與400元的生活費,如果用生活費繳納重修費,他得兩個月不吃喝。這下楊某陷入了無法解決的困難之中,思想包袱也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學習與生活,直接導致了大二第二學期五門功課不及格、大三每學期2門功課不及格。這時的楊某一共要繳納3100元的重修費用。3100元,對於一名來自貧困地區的大學生來說,是一筆相當昂貴的費用。按照正常的教育方法,從關心學生的角度出發,學校輔導員應當及時通知學生家長,但是楊某父母從未得知黃某考試不及格以及需要一大筆重修費用的消息。
為了以自己的能力解決這筆重修費用,楊某想方設法、費盡心機。他也曾在學校勤 工儉學賺錢,以彌補重修費用的拖欠。但是,勤工儉學之所得遠遠不夠繳納重修費用;再加上學校一而再、再而三的催款,楊某感覺丟盡了臉面。要知道,人人都有自尊心,而大學生的自尊心更為強烈。楊某被逼得走投無路,一不小心,誤入歧途。
2004年暑假,楊某乘學校放假無人之機,偷了學校圖書館電腦的零部件,自己再組裝電腦出賣。2004年9月份,楊某在行竊時被學校保安扭獲。
學校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抓獲楊某後,立刻對其實施了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至此,楊某父母才得知楊某以上事實,真如晴天霹靂,給楊某父母當頭一棒!楊某父母得知此消息後,立刻趕赴上海聘請律師為黃某辯護。
通過上海律師在線,楊某父母找到了本站的吳濱律師。
吳濱律師了解了情況之後,認為楊某主觀惡性較小,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與學校以及學校文保局進行溝通,但是公安局還是逮捕了楊某,並且移交到了檢察院。檢察院辦案人員也認為楊某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較小可以從輕處理,但是希望學校能夠出一張楊某平時表現良好的證明。經過律師的努力,學校終於同意出具了一份比較客觀的情況說明。此後,檢察院對楊某提起了公訴。
在庭審過程中,吳濱律師認為:第一,楊某犯罪後主動交待犯罪事實,如實供述司法機關未掌握的事實,屬於自首;第二、楊某有悔罪表現,積極退贓退賠,社會危害性較小;第三、楊某主觀惡性較小,實施盜竊行為是出於繳納學校的重修費用,並不是個人揮霍。
第四、楊某表現一貫良好。法的作用,最重要的並不在於懲罰,而在於教育引導。楊某來自貧困的湘西,能夠考上上海著名大學實屬不易。現在楊某已經是即將離校踏上工作崗位的大四學生,希望法庭能夠從重在引導、挽救的角度出發,給楊某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最後,法院作出了免予刑事處罰的判決。
頻頻出現的大學生犯罪,這個現象折射出什麼呢?大學生本來是天之驕子,為何會屢屢出現觸犯刑律的現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學生法制意識淡薄、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心理問題等。但是最根本的不在於此,而在於教育培養大學生的高校。大學被稱作是象牙塔,應該是教書育人最好的地方,應該從德智體各方面去培養學生、教育學生,還應該多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問題,而不應該僅僅盯住學生的學習成績。要知道,一個道德敗壞的高智商大學生犯罪遠比普通犯罪危害性大得多!還有,學校對學生的一些輕微的、社會危害性較小的違法行為,應該從輕處理,本著為學生著想的精神,從挽救、引導的角度出發,給學生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肆』 2010大學生犯罪案例及分析
大學生犯罪案例及分析 在校大學生作為「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寄託了許多人的希望和夢想。他們年輕富有激情,同時也容易一時沖動,犯下錯誤。 盜竊室友 只為報復 去年10月,某區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盜,丟失的東西包括:小哲的MP4一部以及筆記本電腦一部,價值人民幣2800元;小潔的MP4一部,價值人民幣315元;小蘭的耳機1副,價值人民幣8元,而同宿舍的小芸則未丟任何東西。 警方接案後,迅速展開調查。很快,小芸發現事態嚴重,主動投案認罪,並將所有物品歸還了失主。事後,經調查得知,小芸父母均為國家幹部,家庭條件很優越。但因與室友相處不和,小芸便「想教訓她們一下」。於是趁室友上課之機,盜得以上物品。 順手牽羊 知法犯法 小常是某重點大學應屆法學碩士畢業生,雖畢業臨近,但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家庭條件本就不好的他,經濟上更加捉襟見肘。 前不久,小常像往常一樣回宿舍。忽然,他發現公寓樓一宿舍房門大開,室內卻無人,而且桌面上放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想起自己近來生活費緊張,小常竟不自覺走進該寢室,盜走筆記本電腦。 被抓時,小常懊惱不已:「知法犯法,都是一時糊塗啊!」 感情受挫 竟做「黑客」 近日,某公司向警方舉報,由該公司提供伺服器服務的15家政府網站被侵入,政府信息發布很受影響。警方調查發現,某高校一名大三學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經審訊,小君交代了作案動機和過程。原來,小君因失戀,便想報復社會泄憤。但生性膽小的他不敢採取暴力方式,就想到了做網路「黑客」。於是,他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專門找到掛靠政府網站較多的伺服器,通過ADSL撥號上網的方式,非法侵入伺服器,破壞政府網站。(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對而言,大學生犯罪率要遠遠低於其他人群,從犯罪手段、情節和危害結果來看,大學生犯罪大多數屬輕微刑事犯罪。同時,大學生犯罪也具有可控性。但是,由於培養一名大學生,對國家、學校、家長乃至本人來說,都極為不易。因此,社會各界應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預防大學生犯罪,使「天之驕子」們健康成才,少一些沖動。 大學生犯罪應以預防為主 現在,大學生犯罪一直呈增長趨勢,而且大學生犯罪向多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天之驕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些現象的出現決非偶然。 原因淺析 1.市場經濟深刻地影響、塑造大學生的行為、思想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獲得飛速發展。這種變化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成員,當然當代大學生也是被影響的一部分。這種影響是兩面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否認的巨大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由它帶來的無序性引發了人們思想上的某種混亂。 2.大學生自我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價值觀是影響甚至支配人們行為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自我價值出現了變化。在不否認主流是好的條件下,我們要指出有為數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現了消極、頹廢的傾向。主要表現在: a.對自身及社會認識的變化:看到社會中大學生比例的上增,大學生失業現象的頻繁,現代大學生已經不再有過去大學生擁有的那種認為自己是出類拔萃的優秀者的想法,他們的自我預期下降。這使他們極易產生消極頹廢心理。 市場經濟影響下,物質利益成為現實生活的重頭戲,許多大學生錯誤地以物質利益為尺度去評價個人得失,這誘發了眾多大學生進行搶劫、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經濟利益,連最基本的道德也放棄了,例如:目前社會比較敏感而又眾多的女大學生賣淫、大學生扮大款現象。 b.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面對改革浪潮,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就出現了個人化、個性化傾向。這種傾向是對不承認合理的個人利益、個人價值的「反對」,具有一定的積極性,但如果不能把握合適的「度」,就很容易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潭,從而容易產生犯罪。 3.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 大學生處於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們心理起伏比較大、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做事情欠缺考慮;加上大學生人生體驗淺,而社會又極其復雜,故若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誘發犯罪。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還表現在:他們心理的脆弱性上面,這種心理的脆弱,主要有原因有:a. 對自我的要求過分高於自身的素質、能力;b. 客觀生活環境困難;c. 父母過度關懷。曾經被媒體熱炒的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硫酸傷熊事件、北京某高校學生馬忠義攜帶模擬槍綁架案等等,都是因心理的脆弱而誘發的犯罪。 4.社會文化的影響 由於改革開放,國內出現了多種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負面影響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不可低估的影響,這些影響也是導致大學生犯罪的原因之一。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對大學生起著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但像色情、暴力、荒謬、享樂主義以及西方、港台文化中所宣傳的私有化、極端個人主義文化及文化商業化作用下產生的文化糟粕,則在社會上起著極壞的影響,誘導大學生走上違法犯罪之路。 5.家庭因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現在的家庭無論經濟條件好壞,都對自家的「驕子」給予過多溺愛。有的父母不惜省吃儉用,也要為孩子設計舒適的環境;經濟條件好的,更是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要啥給啥。這容易使大學生產生好逸惡勞,揮霍無度的不良習氣,甚至導致犯罪的發生。 當代大學生犯罪的預防對策 預防是減少犯罪的最有利的辦法,預防大學生犯罪是對人才的珍惜,是對社會的責任。預防大學生犯罪,是學校的任務。也是司法機關和社會個方面的共同任務。 1.注重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標,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 2.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當前尤為重要的是:A) 引導大學生控制情緒,增強社會應變力,學會處理現實與願望的矛盾,學會自我調試,做事前理智思考。B) 注意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大學生要放棄自卑心理,充滿信心地對待生活,能夠接納他人,使自己的心理處於輕松愉快之中。C) 注意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戀愛與性問題,指導大學生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愛情,正視戀愛關系,保持穩定的情緒及健康的心理。 3.強化各方面教育,特別是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大學生應具備多種能力 學校要進行全面教育,針對大學生中許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現象,我們強調要強化法制教育,使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導大學生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履行義務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幫助大學生形成依法辦事、同違反憲法、法律以及破壞我果法制的行為斗爭的思想意識。 4.加強校園內的內部管理,及社會各部門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預防犯罪首先必須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保證校園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場所,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學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各項困難。對大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不單是學校的事,社會個部門也都負有重大責任。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學校教育;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系,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同時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則應力所能及地為大學排憂解難。要切實採取可行的措施,優化社會大環境以及校園環境,加強教育領導,把大學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伍』 法律案例分析
1、「趙某一家起訴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起訴餐廳的依據是:《合同法》總則中第七間關於合同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起訴A公司和B廠的依據是:《產品質量法》和《民法通則》關於侵權賠償的規定。
2、「趙某一家將餐廳、A公司和B廠 列為共同被告是否有理?」:不合理,因為起訴餐廳是違約之訴,起訴A公司和B廠是侵權之訴,兩個性質不同的訴訟不能同時起訴、一案審理。
『陸』 幫忙找3個關於大學生犯罪的案例和分析,要關於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
【案例一】感情受挫 竟做「黑客」
近日,某公司向洪山警方舉報,由該公司提供伺服器服務的15家政府網站被侵入,政府信息發布很受影響。警方調查發現,武漢某高校一名大三學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經審訊,小君交代了作案動機和過程。原來,小君因失戀,便想報復社會泄憤。但生性膽小的他不敢採取暴力方式,就想到了做網路「黑客」。於是,他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專門找到掛靠政府網站較多的伺服器,通過ADSL撥號上網的方式,非法侵入伺服器,破壞政府網站。(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檢察官:相對而言,大學生犯罪率要遠遠低於其他人群,從犯罪手段、情節和危害結果來看,大學生犯罪大多數屬輕微刑事犯罪。同時,大學生犯罪也具有可控性。但是,由於培養一名大學生,對國家、學校、家長乃至本人來說,都極為不易。因此,社會各界應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預防大學生犯罪,使「天之驕子」們健康成才,少一些沖動。
【案例二】盜竊室友 只為報復
去年10月,洪山區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盜,丟失的東西包括:小哲的MP4一部以及筆記本電腦一部,價值人民幣2800元;小潔的MP4一部,價值人民幣315元;小蘭的耳機1副,價值人民幣8元,而同宿舍的小芸則未丟任何東西。
警方接案後,迅速展開調查。很快,小芸發現事態嚴重,主動投案認罪,並將所有物品歸還了失主。事後,經調查得知,小芸父母均為國家幹部,家庭條件很優越。但因與室友相處不和,小芸便「想教訓她們一下」。於是趁室友上課之機,盜得以上物品。
【案例三】順手牽羊 知法犯法
小常是武漢某重點大學應屆法學碩士畢業生,雖畢業臨近,但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家庭條件本就不好的他,經濟上更加捉襟見肘。
前不久,小常像往常一樣回宿舍。忽然,他發現公寓樓一宿舍房門大開,室內卻無人,而且桌面上放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想起自己近來生活費緊張,小常竟不自覺走進該寢室,盜走筆記本電腦。
被抓時,小常懊惱不已:「知法犯法,都是一時糊塗啊!」
『柒』 結合實例談一談大學生應如何遵守法律。
眾所周知,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
一、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1)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礎》課學時有限,要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是很困難的。因此,高校大學生在這有限的課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也是有限的。
(2)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是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
(3) 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較為典型的就是馬加爵事件,馬加爵為了報復那些傷害他尊嚴的人,選擇走上犯罪的道路。還有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後兩次把摻有火鹼和硫酸的飲料,倒在北京動物園飼養的狗熊身上和嘴裡,造成多隻狗熊受傷。劉海洋在被拘留後說,自己學了法律基礎知識。
二、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1) 分析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強化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心理的教育。我認為人的性格對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重要的影響,現階段的大學生思想並未成熟,對一些事情往往會做出偏激的舉動,例如馬加爵事件,實質上,馬加爵犯罪是他受到周圍環境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結果。而他自己又不會調整心態去適應並正確面對現實、難以排解痛苦,終於有一天在一點小事的刺激下積郁爆發、心理崩潰並鋌而走險、報復殺人,鑄下彌天大罪。如果馬加爵的老師和同學對他給予更多的關愛,如果那些同學不去傷害他的尊嚴,如果馬加爵的法律意識在強烈一些,那麼馬加爵事件就可能會避免。處於像他這樣境況和地位的人很多,採取像他這樣極端手段的人卻極少,無疑是他個人的性格、品質和心理缺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與他相似的那些人也可能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報復別人。劉海洋事件就更說明了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了。由此可知,在大學階段,一定要把握大學生的心理、思想特點,多進行一些心理教育,一些法制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犯罪現象。
(2) 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拓展法制第二課堂活動。如果只依靠課堂教育來大幅度的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不夠的。畢竟,《法律基礎》課只有有限的十幾堂課,因此,我們要拓展第二課堂活動。例如,聽專家講座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專題論壇、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此外,還可以廣泛關注「今日說法」之類的法制節目,閱讀參考法律書籍。這些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 加強道德教育,是道德與法律意識共同進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追求目標,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通過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三、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大意義。
(1)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將來適應法治社會的需要。2002年發生的北京的大學生劉海洋硫酸傷熊案,2003年發生的周一超考公務員被拒錄殺人案,2004年發生的馬加爵殺害舍友案等。一系列案例的發生表明了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漠和人文素養的缺失。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利於他們抵禦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預防和減少犯罪,能夠更好地健康成長。
(2) 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當代大學生―未來的市場經濟主體,只有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才能自覺地遵守法律,運用法律調整和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社會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3) 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實行依法治國的需要。必須提高大學生法制觀念,才能使他們自覺遵守法律,才能對立法、執法和司法進行有效的監督,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早日實現。
總之,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於國家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
『捌』 法律案例分析,思修作業
1.依據是,離異未獲得撫養權一方需要支付撫養費至孩子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我國小孩一般6歲入學,故大學入學是一般時18歲,所以需要付高中時間未支付的撫養費等。
2.法律既然規定大學期間父母不用承擔,那麼父母為什麼一般還是承擔?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這是因為我國的傳統是這樣的。
3.啃老族是現在壓力大的一種現象,也不能全怪年輕人能力不足,學校教育不能在畢業就能獲取較好工作能力,所以部分年輕人畢業後一段時間仍然要父母資助。但我們年輕人要抓緊成長,18歲時父母已經完成了他們的義務,之後應當是我們孝敬的時候,不能讓他們等太久。
2.1 法院判決支付5000
2.有權利要求。因為原告的懸賞廣告是對不特定人的要約,而被告以撿到後歸還的實踐行動表達了承諾。故此被告有權利主張5000元酬金
3.心疼錢就少寫點酬金
『玖』 法律教育案例及體會
2002年歲末,西南某大學兩大學生某甲(女生)和某乙(男生)因發生性行為,導致某甲懷孕。該大學依據本校學生違紀處罰條例中關於「發生不正當性行為者,給予留校察看直至開除學籍處分」的規定,做出將這對相戀的男女大學生勒令退學的處理決定。某甲不服,遂以母校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這不禁使筆者又想到了近兩年發生的大學生狀告母校的案件:北京大學92級博士生劉燕文狀告北京大學,要求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案;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生田某狀告北京科技大學,要求頒發畢業證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韓某狀告財政科學研究所勒令退學案等等。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