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法立法研究
①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
《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5號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為了加強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適應司法機關和公民、組織進行訴訟的需要,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特作如下決定:
一、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
二、國家對從事下列司法鑒定業務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一)法醫類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法律對前款規定事項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決定的規定,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一)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二)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專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
(三)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
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以及被撤銷鑒定人登記的人員,不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五、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業務范圍;
(二)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儀器、設備;
(三)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
(四)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三名以上鑒定人。
六、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編入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並公告。
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的增加和撤銷登記情況,定期更新所編制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並公告。
七、偵查機關根據偵查工作的需要設立的鑒定機構,不得面向社會接受委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不得設立鑒定機構。
八、各鑒定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系;鑒定機構接受委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不受地域范圍的限制。
鑒定人應當在一個鑒定機構中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九、在訴訟中,對本決定第二條所規定的鑒定事項發生爭議,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列入鑒定人名冊的鑒定人進行鑒定。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由所在的鑒定機構統一接受委託。
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應當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註明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鑒定人應當依照訴訟法律規定實行迴避。
十、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鑒定人應當獨立進行鑒定,對鑒定意見負責並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十一、在訴訟中,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的,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
十二、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十三、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違反本決定規定行為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
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三)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絕出庭作證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十四、司法行政部門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辦事,積極推進司法鑒定的規范化、法制化。對於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十五、司法鑒定的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十六、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進行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十七、本決定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法醫類鑒定,包括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法醫物證鑒定和法醫毒物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包括文書鑒定、痕跡鑒定和微量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包括對錄音帶、錄像帶、磁碟、光碟、圖片等載體上記錄的聲音、圖像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況過程進行的鑒定和對記錄的聲音、圖像中的語言、人體、物體作出種類或者同一認定。
十八、本決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② 我國司法鑒定製度研討
定是指專門鑒定機構或其他機構中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就辦案人員或律師委託其解決的專門性問題,運用專業知識和科學儀器,對一定的客體進行檢驗並作出鑒定結論的一種特殊的科學活動。
對鑒定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1)鑒定在本質上是一種協助司法機關解決訴訟、仲裁中某些專門問題的活動,即補充司法人員專門領域知識之不足,以達到正確判斷之目的。(2)鑒定既有科學性的內容,又有法律性的要求,體現了法律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在科學性方面,具體的鑒定活動是由掌握專門科學知識和技能的鑒定人運用科學知識、方法、手段,藉助科學技術設備進行科學鑒別判斷活動;鑒定的結果直接涉及的是從科學角度推理、概括的結論而非法律性的評價在法律性方面,鑒定主體必須具有法定的資格:鑒定人的鑒定活動不能脫離法律程序;鑒定的結果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提出並終將被運用到法律性質的活動即訴訟或仲裁中。因此鑒定是以科學性為基礎,以法律性為保障的訴訟活動。(3)從證據法的角度看,鑒定結論作為確定事實的法定證據種類,對訴訟、仲裁活動起著重要乃至決定的作用。
鑒定製度作為我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訴訟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鑒定的運用有助於准確、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為審判的科學化奠定基礎。尤其在犯罪日趨復雜化、智能化的今天,有些案件事實的認定如果離開以專門知識和技術手段為依託的鑒定,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認為,隨著科學的進步,鑒定的應用領域必將不斷拓寬,其重要性也將因此而進一步提高。其次,在刑事訴訟中,鑒定的採用反映了人們對犯罪事實認識能力的提高,這對偏重被告人口供的陳舊證據觀念是一個挑戰。因此大力發展鑒定製度不僅有助於更新司法人員的證據價值觀念,糾正過分重視口供的錯誤傾向,而且能夠克服由此導致的刑訊逼供等弊端。
然而,目前我國的司法鑒定活動由於缺乏規范,實踐操作中存在許多問題,未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本文針對我國鑒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比較和評析兩大法系的鑒定製度,從中尋找可以借鑒的有益經驗,以利我國的鑒定活動規范運作。
一、我國鑒定運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司法鑒定權權威性不明
目前在我國,具有鑒定權的機構大致有五類:一是公安機關、安全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等國家專門機關內部設置的鑒定機構。其中公安機關鑒定規模較大,實行四級鑒定網路———中央、省級、地(市)級、縣(區)級。檢察機關、人民法院的鑒定規模較小,起步較晚,通常僅中央、省級、地(市)級三級。二是經司法行政機關批准設置在科研機構、政法院校中的鑒定機構,如司法部司法技術鑒定研究所、政法院校所屬的司法鑒定中心。三是衛生行政部門設立的鑒定機構,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四是一些醫科大學中設立的鑒定機構,如上海醫科大學法醫學系,五是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①由上可見我國享有鑒定權的機構既多且雜,並且由於鑒定的立法相對滯後,對這些鑒定機構的授權、人才技術設備要求、資信程度考核等都缺乏統一的標准,各部門各自為政,導致鑒定實踐的混亂無序狀態。一方面,公檢法機關「自偵自鑒」、「自檢自鑒」、「自審自鑒」的做法使鑒定結論的公正性受到質疑,社會公眾對鑒定製度的信任度不高,當事人更是頻繁行使申請重新鑒定權;另一方面,各種鑒定機構多渠道、多層次鑒定,不僅因重復鑒定而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經常出現鑒定結論相互矛盾的情況,由於法律上沒有規定橫向鑒定與縱向鑒定的效力問題,法院對此無所適從,訴訟久拖不決。
(二)重新鑒定問題較多
1、鑒定的效力不明。包括橫向鑒定與縱向鑒定兩種情況。橫向指公檢法部門各有一套獨立的鑒定系統,應以哪一家的鑒定結論為准?縱向指級別較高的鑒定機構所作出的鑒定結論在效力上是否當然優於下級鑒定機構所作的鑒定結論?
2、重新鑒定沒有次數限制。一個案件可能從基層到中央歷經層層鑒定,而每次的鑒定結論很可能又不一致,究竟對鑒定次數應不應當作出限制,能否規定普通案件實行兩級鑒定製,一次為初級鑒定,一次為上級復核?
3、申請重新鑒定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但這只是一種請求權,而非決定權,對法院沒有必然的約束力。是否有重新鑒定的必要,是否批准當事人重新鑒定的申請,應當由法院根據具體案件和訴訟需要來確定。而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未能很好地行使批准決定權,嚴格把好關。
4、關於申請重新鑒定的程序,目前的實踐是提出重新鑒定申請的一方當事人向法院提供所選定的鑒定機構,法院一般都會批准,並告知對方當事人,但沒有給對方當事人表示意見的機會。這樣,如果重新鑒定結果不一,對方當事人大都會對重新鑒定的結論表示異議並再次申請重新鑒定。
二、兩大法系鑒定製度的比較與評析
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較才能見差別短長,只有互相借鑒才能促發展進步,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的鑒定製度中尋找規范我國鑒定製度的經驗與靈感。
(一)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
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l、遵循鑒定權主義原則,即國家明確規定哪些人具有鑒定人資格或哪些機構具有鑒定權,只有具有鑒定人資格的人或具有鑒定權的機構才能向司法機關提供鑒定結論,並非任何具有專門知識的人都可成為鑒定人。例如法國實行鑒定人名冊制度:在一般情況下,鑒定人被選任的首要條件是,必須是已在鑒定人名冊上登記的鑒定人或者政府指定的鑒定人。這種將鑒定人嚴格限制在鑒定人名冊或政府指定范圍內的做法,為保證鑒定活動的客觀公正奠定了堅實基礎。
2、法官決定鑒定的開始和選任鑒定人。由於大陸法系國家視鑒定人為法官的助手,其參加訴訟的目的是彌補法官專門知識的不足,因此決定鑒定的開始和選任鑒定人均由法官依職權進行。當事人對鑒定的提起和進行有請求權,但這種請求權非決定權,對法院沒有約束力。
3、鑒定人是不同於證人的獨立的證據方法,其任務為協助法官調查評估證據:發現事實真相,因此鑒定人必須保持中立,當事人可以要求鑒定人迴避。鑒定人在鑒定活動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4、為了程度公正的需要,以及使有關當事人享有對鑒定結論質疑的機會,一般允許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要求鑒定人出庭作證,以便讓鑒定人就其鑒定結論進行解釋,並對鑒定結論得出的過程和採用的方式予以說明。在質疑的程度和方式上,一般不劃分主詢問和反詢問。
(二)英美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
1、遵循鑒定人主義原則,即立法上不確定鑒定人資格,也不將鑒定權固定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機構。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案件的鑒定人,只要參與審理有關案件的法官或陪審團認為其具備鑒定人資格即可。②
2、原則上實行當事人委託鑒定製度,即是否需要鑒定,進行何種鑒定以及由誰來進行鑒定等事項均由訴訟當事人自己決定。在某些例外情況下也可由法院指定鑒定人。在美國,由法院指定鑒定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以民事或刑事關於科學上的問題為限,有以刑事案件為限,有以刑事案件關於心智問題為限,法院才能指定專家證人。在美國的訴訟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因經濟方面的困難而無力負擔聘請鑒定人的費用,不能聘請專家證人,③但案件中的待證事實所涉及的專門性問題對認定事實具有重要影響時,法院也可以指定鑒定人。
3、在英美法系國家,鑒定人被稱為專家證人,他在證明案件事實時,雖然依靠自己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力圖對案件中的專門問題作出評價以影響陪審團或法官的裁斷,但通常認為他們所起的作用與普通證人無異,只不過專家證人陳述的並非切身體驗而是對事實的判斷意見,因此專家證人的意見不是獨立的證據材料,而與證人證言性質相同,也就是說鑒定人在訴訟中從事的鑒定活動完全服務於當事人的利益,而不必然具有客觀公正性。
4、由於鑒定人是當事人為獲得勝訴或有利判決而提出的證據方法之一,鑒定人必須出庭接受主詢問和反詢問,對鑒定人不出庭的甚至可對其適用強制措施。
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兩大法系的鑒定製度各具特色,各有短長:大陸法系國家鑒定製度的突出特點在於法官職權作用的影響貫穿鑒定的始終,而當事人的請求權對法官的約束力較小,其優點在於鑒定由法官依職權進行,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鑒定的客觀公正性,提高訴訟效率;其缺點是一方面專家的鑒定結論對法官就事實的認定具有重大的影響力,甚至代替法官從事職務活動,影響了法官的獨立判斷。另一方面對當事人的權利保護也不利,當事人積極性不高。英美法系國家鑒定製度的突出特點在於「鑒定人的當事人化」,控辯雙方掌握鑒定的主動權,雙方各自選任本方鑒定人,實質上是把鑒定人當作於本方有利的一種證據來源。這種鑒定製度的設置可以通過訴訟中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競爭促進鑒定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可以藉助處於對立面的雙方當事人的相互制約機制,更加全面的提示案件的客觀事實;在程序上,能充分保障雙方當事人平等的訴訟權利。但這種鑒定製度也存在一些嚴重的弊端,且不說對鑒定人的交叉詢問使原本繁瑣的訴訟程序變得更為冗長,鑒定人當事人化所帶來的鑒定結論的傾向性問題一直是批評的焦點。換言之,鑒定人為當事人所聘請,服務於當事人的勝訴目的,在選取有關鑒定材料和作出鑒定結論時,通常會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一些傾向性,尤其是一些品行不佳的鑒定人,甚至會有意識地提供虛假的鑒定結論,因此人們對鑒定結論的客觀公正性深感懷疑,從而使鑒定製度的功能大為削弱,鑒定結論的權威性遠不如大陸法系國家。
兩大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之所以存在上述差異,除了法律傳統、訴訟模式等方面的差距外,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兩大法系對鑒定製度性質的理解不同:大陸法系將鑒定人視為法官的助手,居於中立地位,運用法官所不具備的專門知識對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評定,補充法官專業知識之不足。鑒定被視為一種證據調查方法,其任務是協助法官查明事實真相。而英美法系則將鑒定人(一般稱「專家證人」)是視為一種具有專門知識的證人,其鑒定結論與普通證人的證言在法律效力上是等同的。鑒定被作為當事人的一種證據方法,同樣需要經過陪審團的審查判斷。
三、鑒定的規范運作
(一)規范我國鑒定製度的基本思路
鑒定製度是一個國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其制度設計必須與該國司法制度的其他方面相協調,如司法體制、訴訟制度、庭審模式、法律價值觀等,否則它必然無法充分發揮其制度功能。從上文對兩大法系鑒定製度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體現出強烈的職權主義色彩,這與其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顯然是密不可分的,同理,英美法系的鑒定製度與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機制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此外,從歷史上看,英美的鑒定製度是與證據法領域內的意見證據法則相伴而生的,有其特定的法律傳統作背景。所以在規范和完善我國的鑒定製度時首先要考慮我國的法律傳統、訴訟模式等因素,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國法律受大陸法系國家的影響較深,雖然近年來在訴訟模式上吸收了當事人主義的某些因素,但從整體來看我國的訴訟仍更接近於大陸法系的職權主義模式,因此我國鑒定製度的建構應主要以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製度為參照,幸運的是,大陸法系各國的法典中對鑒定製度一般均有詳細的規定,為我們借鑒其優點提供了方便。事實上英美法系國家在意識到本國鑒定製度存在的缺陷後,也在學習大陸法系合理之處的基礎上,改革其鑒定製度。以美國為例,其改革課題之一是:為了保證專家證人的客觀公正性,由法院依職權選任公平的專家證人,並由公共機關對這個專家證人給予補償。當然,英美鑒定製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也可為我所用。例如,要求鑒定人出庭作證並對其進行質疑。在這方面日本已先行了一步。日本的鑒定製度基本上與大陸法系國家相同,但日本的司法實踐中,鑒定人多數情況下出庭接受當事人的交叉詢問,這是兩大法系鑒定製度互相結合的一個典範。然而在具體的制度構建過程中,究竟哪些方面應效仿大陸法系,哪些環節可借鑒英美法系,哪些方面應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有所變化,還涉及制度設置背後的價值選擇問題。鑒定作為鑒別、確認訴訟證據的一種重要活動,直接關系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法律的正確適用,也關系法律適用是否及時和社會資源對訴訟的投入問題。因此,兼顧公正和效率的價值追求應成為規范、完善鑒定製度的根本出發點。公正和效率,「這二者是一切現代程序設計的共同價值准則」,但有時也會發生沖突,當這兩種價值發生沖突時,應適用利益權衡原則,權衡的標準是怎樣更有利於訴訟或仲裁目的的實現。例如重新鑒定,如果從公正的價值考慮,反復鑒定有利於保證鑒定結論的科學性,更為准確地打擊犯罪。但基於訴訟效率和保障人權的考慮,則必須限制重新鑒定的次數。
③ 司法鑒定的發展狀況
日前,我國司法部有關人士認為,制定司法鑒定法,進一步完善司法鑒定啟動、質證、採信制度,是我國司法實踐的迫切需要。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託法定鑒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鑒別和判斷的一種活動。
數據顯示,2006-2010年,我國司法鑒定機構年均增長6.94%,司法鑒定從業人員年均增長5.69%,檢案數量年均增長39.38%。
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計司法鑒定機構4955家,司法鑒定從業人員53835人,當年檢案數量達到117萬件,行業發展初具規模。
雖然我國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在2011年3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朱勇、傅延華等62名代表提出2件議案,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議案提出,隨著我國訴訟制度和審判方式的不斷改革,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已滯後於實踐需要,而我國對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分散於三大訴訟法中,且缺乏可操作性,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同時,對三個訴訟法相關規定進行修改,切實解決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的問題。
雖然司法檢測暫時未能單獨立法,但司法鑒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管理機制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當中,司法鑒定行業的管理體制有望理順,行業市場空間拓展潛力大。
由於司法鑒定的公正性質,目前市場上的司法鑒定權威機構大多為公檢法部門設立,部分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推動司法鑒定的社會需求的增長。
司法鑒定廣泛應用於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親子鑒定、書畫鑒定等領域,我們預計,隨著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及成功,司法鑒定行業社會需求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間。
④ 華政2013年研究生書目有哪些啊~~~
我有12年的,先看著吧~
020204金融學:《貨幣金融學》宣文俊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貨幣銀行學》易綱、吳有昌著,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
020205產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現代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尹伯成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020206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著,2003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國際貿易》薛榮久主編,2006年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030101法學理論:《西方法律思想史》徐愛國、李桂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法理學導論》徐永康主編、顧亞璐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法理學專論》徐永康主編、蘇曉宏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030102法律史:《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法律制度史》丁凌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外國法制史》(第四版)(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何勤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外國法制史》何勤華、李秀清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憲法學》童之偉 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沈福俊 鄒榮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4刑法學:《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補充修改規定。
030105民商法學:《民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彭萬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或《民法學》高富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婚姻家庭繼承法學》許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近兩年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出版的復印報刊資料;《商法學》(高等政法院校教材)覃有土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或《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30106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刑事訴訟法學教學研究資料匯編》(第二輯2006—2010年)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訴訟法案例與圖表》葉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訴訟證據法學:指引、案例與文獻》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偵查學原理》楊正鳴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邏輯的理論與實踐》,張曉光主編,學林出版社2010年版。
030107經濟法學:《經濟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新編金融法學》唐波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證券法教程》吳弘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經濟法部分,《民商法學》商法部分。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環境保護法教程》(第五版)韓德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環境資源法教程》(第二版)蔡守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張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030109國際法學:《國際公法學》(第三版)王虎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近兩年《中國國際法年刊》,中國國際法學會主編,法律出版社;《國際私法學》(第二版)丁偉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近兩年《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主辦,北京大學出版社;《國際經濟法學》朱欖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近兩年《國際經濟法學刊》陳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近兩年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
030120司法鑒定:《司法鑒定法立法研究》杜志淳等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版;《司法鑒定概論》,杜志淳主編,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司法鑒定相關法律法規(截至2011年10月1日之前);
法醫學方向:《法醫學》閔銀龍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醫患糾紛司法鑒定理論與疑案評析》,閔銀龍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物證技術學方向:《物證技術學》徐立根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3版。
司法會計方向:《中級財務會計學》(全國會計學術領軍後備人才組編),朱國泓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司法會計學》,於朝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計算機與聲像資料鑒定方向:初試:《計算機操作系統(修訂版)》湯子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版;《資料庫系統概論》(第四版)王珊 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復試:《計算機網路(第四版)》作者:Andrew S.Tanenbaum著,潘愛民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4版;《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第四版)》作者:Charles P. Pfleeger著,李毅超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版。
805法學綜合(司鑒):《法學概論》(第十版)吳祖謀 李雙元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訴訟證據法學》葉青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30121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法部分:《知識產權法(第三版)》吳漢東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24章;《知識產權法教程(第二版)》王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806法學綜合(知產)《憲法學》童之偉、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法理學導論》 徐永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民法學(第二版)》高富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第1-14章、第18-19章、第22-29章、39-43章。《高等數學》(第六版,上冊),同濟大學數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6版;《高等數學》(第六版,下冊),同濟大學數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6版。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陳秉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邱偉光、張耀燦主編,教育部社會科學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030125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社會保障法論》方樂華著,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年版;《十大熱點事件透視勞動合同法》董保華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參考讀物: 《勞動合同立法的爭鳴與思考》董保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社會法原論》董保華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030201政治學理論:《政治學概論》(第二版)孫關宏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政治科學導論》張明軍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公共行政學》(第二版)楊寅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行政管理學》(第二版)郭小聰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學原理》(第二版)景躍進、張小勁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版;《政治學導論》楊光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版;《比較政治制度》曹沛霖、陳明明、唐亞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比較政治學導論》(第二版)張小勁、景躍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版。
12040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學概論》第二版,張國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近年來印刷的版本均可);《行政管理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或者類似教材)張永桃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管理學》黎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公共管理學》(或者類似教材)第二版,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20404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概論》,鄭功成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社會保險學》,史潮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公共管理學》(第二版),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人力資源管理概論》,董克用、葉向峰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勞動經濟學》,曾湘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04法學綜合我校提供法學綜合課考試大綱。
法理學部分:《法理學導論》徐永康主編、顧亞璐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法律史部分:《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節,第七章第二、三、四節,第十三章第一、二、三節;《外國法制史》(第四版)何勤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四章、第九章。
憲法學部分:《憲法學》童之偉 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三章。刑法學部分:《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節、第四節,第二十五章第二節,第二十八章第二節、第三節。
民法學部分:鄭雲瑞著《民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章第一節、第四章第二節、第五章第二節、第六章第二節、第五節、第七章第三節、第十章第三節、第五節、第七節、第十一章第二節、第四節、第十二章第二節。
訴訟法學部分:《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訴訟法學》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經濟法學部分:《經濟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節,第九章第一、二、四節,第十四章第一、二節,第十六章第一、二、三節。
▲專業學位聯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組織編制(2012年版)。
⑤ 司法鑒定程序的概念及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一、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是指司法鑒定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它是評斷鑒定過程與結果是否合法和鑒定結論是否具備證據效力的前提。這一原則在立法和鑒定過程中主要體現為:鑒定主體合法;鑒定材料合法;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步驟、方法、標准合法;鑒定結果合法五個方面。二、司法鑒定獨立性原則。司法鑒定活動堅持獨立性原則,是由於科學技術自身的特殊性和鑒定結論的證據要求所決定的。從本質上講,司法鑒定活動是鑒定人提供證據材料的活動,這種活動必須獨立進行,才能有利於鑒定結論的客觀性、科學性、真實性、公正性。鑒定活動的獨立性是鑒定結論客觀性和公證性的保證。三、司法鑒定客觀性原則。司法鑒定的客觀性是鑒定活動的生命。其根本要求,就是鑒定結論的真實性和全面性。如果鑒定結論是虛假的,鑒定活動就無客觀性可言。如果鑒定結論具有片面性,說明鑒定活動客觀性差。四、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是司法鑒定結論和司法鑒定活動的服務對象—訴訟活動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體現在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和鑒定主體公正三個方面。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二條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⑥ 司法鑒定原則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司法鑒定的具體原則: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司法鑒定獨立性原則、司法鑒定客觀性原則、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五條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司法鑒定人不得違反規定會見訴訟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⑦ 用法理闡述司法鑒定的發展和意義
日前,國司法部有關人士認為,制定司法鑒定法,進一步完善司法鑒定啟動、質證、採信制度,是司法實踐的迫切需要。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託法定鑒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鑒別和判斷的一種活動。
據《2013-2017年中國司法鑒定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6-2010年,中國司法鑒定機構年均增長6.94%,司法鑒定從業人員年均增長5.69%,檢案數量年均增長39.38%。
截至2010年底,中國共計司法鑒定機構4955家,司法鑒定從業人員53835人,當年檢案數量達到117萬件,行業發展初具規模。
雖然中國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在2011年3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朱勇、傅延華等62名代表提出2件議案,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議案提出,隨著訴訟制度和審判方式的不斷改革,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已滯後於實踐需要,而中國對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分散於三大訴訟法中,且缺乏可操作性,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同時,對三個訴訟法相關規定進行修改,切實解決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的問題。
雖然司法檢測暫時未能單獨立法,但司法鑒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管理機制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當中,司法鑒定行業的管理體制有望理順,行業市場空間拓展潛力大。
由於司法鑒定的公正性質,目前市場上的司法鑒定權威機構大多為公檢法部門設立,部分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推動司法鑒定的社會需求的增長。
司法鑒定廣泛應用於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親子鑒定、書畫鑒定等領域,預計,隨著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及成功,司法鑒定行業社會需求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間。
⑧ 徐向華的科研項目
2007年 國家863計劃(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支撐項目特大城市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技術綜合示範之四)
特大型城市環境風險防範與應急政策法規保障體系研究(主持)
2007年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上海市公民憲政意識及其發展實證研究(主持)
2007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項目 日落條款在我國行政立法中的應用和設定研究(主持)
2006年 上海市教委項目 規范性文件規制研究
2004年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項目 地方性法規法律責任設定研究(主持)
2002年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憲政意識和法制宣傳教育研究(主持)
2001年 國家司法部項目 司法鑒定法立法研究
1999年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項目 上海市地方性法規框架研究
1997年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重點項目 面向21世紀中國成人教育發展研究
1993年 上海市教委基金項目 中國保稅區法律監管機制研究
1991年 國家教育部基金項目 中國立法標准化研究
1987年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國家監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