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慈心
『壹』 請大家談談《道德經》的感悟。謝謝!
看《道德經》 思如何做人
如果觀察中國古代的眾多經典,大家就能發現一個現象,很多經典中都提到了行善事、積善報的好處.比如《周易》中就提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點說白了就是教育我們做一個好人或者說教育我們把人做好了.那我們怎麼樣才能把人做好呢?
其實我們在《道德經》一書就能找到答案.
如果說做好人,如何來對待他人肯定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主要是在與他人打交道,那如何對待他人呢?在 「今天」我們常能聽到身邊的人們發出這樣那樣的抱怨,抱怨他人的不夠善良,抱怨他人的不講誠信.可是我們卻始終沒有發現我們自己究竟有沒有哪兒做錯了?我們的心態良好么?我們自身有沒有為這個社會的更美好而起到正確的導向價值呢?回答或許是否定的.這也說明我們做人做的並不好,並不成功,我們或許連正確的標桿都沒有找到,都不清楚.那什麼才是標準的答案呢?《道德經》書中第四十九章寫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聖人常是沒有沒有私心的,他們以百姓的心為心.善良的人我會對他善良,不善良的人我同樣會對他善良,從而人人都能夠善良.誠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誠信的人,我也同樣信任他,從而人人都會信.老子在幾千年前就通過觀察發現聖人的處世之道就是標準的答案,是能給社會的更加和諧美好起正確的導向作用的,是值得去推廣的.因為在聖人的眼中,並不是只有自己的存在,而是懷揣著天下人.是愛天下人的.他們不是只對善良的人善良,而是對所有的人善良.不只是對講誠信的人誠信,而是對所有的人誠信.這樣的思想是不僅僅的局限於這小小兩點上,擴張來說,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去一個善良的心去善良的對待所有人包括的所有過失,去愛所有人,從而感化他們,使他們也更加善良,更加擁有道德.
不言而喻能夠做到以善良的心去包容天下人,感化天下人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是倘若誰能夠做到,卻不只能給這個社會帶來很大的潛在的價值而且還能使我們生活的更好.在《太上感應篇》中就有這樣的一段敘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我們結合這兩部書所表現的思想,仔細的思考思考,我們大多數情況下可能都沒有按上面寫的,去為人去處事,所以我們的生活的質量才不高,我們的心情肯定不愉快.其中的原因是很顯而易見的,我們就拿老子所說的那個例子來講,當一個不是很善良的人對我們不夠友善,而且可能也傷害到了我們的時候,我們如果因此而懷恨在心,因為這件事影響到了我們的心態,讓我們產生了邪念,我們就很有可能去報復那個對我們不善的人,這時我們就成了不善的那一類人,而被報復的人,當然和我們一樣也會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到他心態,從而他就很有可能去變本加厲的傷害別的人,別的人再去傷害其他的人,這樣就造成我們人和人的相處也就越來越淡漠甚至越來越對立了.很多人看到了我們的所做所為,也不願意與我們接觸.必然就會使我們的生活質量下降.可是如果我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時,擁有聖人那樣的心態時,我們遇到了別人的傷害,我們看什麼問題就能呈現一種「正思維」.我們會換位思考,或許就會發現別人的傷害可能是無意的,我們就能發現社會中大家都是很善良的,沒有誰願意去傷害他人.在那種心態的良好作用下,退一萬步講,那個人確實是有意的傷害到了我們,我們也能夠對不善者做到「吾亦善之,」,人心都是肉長的,那個人同樣會因為你的善行而感動,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他就會悔悟,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些人痛改前非後,常常會有做出人意料的良好表現,會做更多的好事,會感染更多的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被勞教的失足青年,反而出獄成了一個大家學習的榜樣.
通過老子的這種「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的思想的提示,我們就能看到當有一個正觀念導入時必然會對人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我們大家算一下,如果我們一人最少感化一人,被我們感化的那一人,也去感化一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怎麼可能還有不善者的存在?怎麼可能不美好呢?所以我們提議我們每個人都應努力具備老子所提倡的這種「以德化人」的思想,用我們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影響眾人,從心底去眾人,關心眾人,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這樣不僅僅是幫助眾人,同樣也幫助了我們自己!
在《道德經》這本書中第四十六章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聖賢老子看來其實最大禍患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婪的慾望,常常能夠知足的人,而會常感到滿足.我們仔細想想聖賢老子的這句話,是多麼的富有哲理啊!雖然就短短的幾句話,但卻揭示出了人性中最大的弱點,就是過度的貪欲不知滿足.正是老子所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一起閉上眼睛去盤點一下我們從出生到今天所有的痛苦,那些痛苦有多少是慾望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呢?恐怕都是吧,我們單純的認為,只要我們能擁有了那些我們想擁有的物質時,我們就會開心會滿足會幸福.可是我們真正滿足了這個慾望時,我們就又覺得這個慾望的滿足卻不能給我們帶來我們起初所希望的快樂了,這時我們又有更高層次的慾望.期待那更高層次的慾望,能給我們送來歡樂.我們又為此去努力,去奮斗,可是我們卻沒有發現這個慾望的後面還有更多的慾望潛伏著,我們可能一生都在追逐,卻忘了我們到底要追的是什麼?究竟是要追求慾望?還是追求快樂?我們忘了追慾望是為了得到快樂,其實不用等到我們即將離開人世的那天,就在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我們過去所爭的那些,又有多少在今天我們覺得是有價值的呢?可能大家都會說很多慾望的追求其實是得不償失啊!我們忽視了關鍵的一點,就是雖然慾望是不可能永遠滿足,卻不帶表我們不可能擁有快樂.因為當知足時,我們就會滿足滿足了自然就會快樂就會幸福.
有一學者曾經說過惡這個字是由一個亞一心組成,當一個人心態成亞健康時就是惡.是啊,我們心態不好時就時常會出現語惡視惡等等不好的行為.我們現在很多人整天就是帶著亞心態在生活,所以他不快樂,生活的不好.他們忘記了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思想.不知道有時得到的不一定就好,沒得到也不一定全不好,「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這個中學課本就學過的知識,卻被他遺忘了.
前一段看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是講一個打工的老師傅名叫張德明眼睛受傷,結果他毅然堅持把自己的眼球取出,拿眼角膜幫助別的人,他對受捐者說「人活著就是幫人」,使我很震撼很感動!結果受捐者受他的影響,其中一位受捐者也願意把自己的眼角膜在死後捐出,另一個受捐者四歲的小女孩的父親也願意死後捐出眼角膜,他們三人的捐助號僅僅的相連從450-451-452,這使我從中看到「以德化人」的愛心傳遞.是啊一個人擁有了好的品質時能夠感染更多的人,記得老子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其實當一個人真正的能像老子一樣擁有三寶時我們就不光可以改善自己,還能幫助他人.讓我一起好好做人,好好的幫助他人,感化他人吧!
『貳』 道德經里的一句是(滌除玄鑒)還是( 滌除玄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30
『叄』 不敢為天下先。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出自哪裡
這是兩句話。
一、」不敢為天下先「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很多人都認為「不敢為天下先」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行為。其實,這樣的理解是完全違背老子本意的。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種法水的精神,這種精神的主旨,就在於說明水具有一種水滴石穿的精神,有一種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這種精神實際上也貫穿於老子思想的始終。這至少說明老子的思想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消極的、厭世的、不思進取的,因此把「不敢為天下先」的思想理解為消極是不正確的。
可是,既然老子重視進取精神,他又為什麼以不敢為天下先作為自己的三寶之一呢?這其實也正是老子的高明之處。我們知道,老子以「不敢為天下先」作為自己的三個座右銘之一,然而其代表作《道德經》卻開了敢為天下先的先河。從今天看來,很少能有哪一本書僅僅只有五千言,裡面卻涵蓋了如此豐富的思想智慧,具有如此令人驚嘆的大道哲理。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反而成就了能為天下先的本質。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具備為天下先的能力,而提倡「不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其實質就在於告訴世人應具有謙卑的心態而已。
然而不得不承認,有些東西他還是不主張敢為天下先的,比如那些不利當今也不利後世的做法,諸如敢於對大自然的破壞,或敢於對天德的不踐行等等,這自然不是老子所提倡的,實際上也是不敢為天下先的根本之所在。
那麼,敢於為天下先的根本之所在是什麼呢?就是敢於「慈」和「儉」。「慈」與「儉」歷來都是有道者所踐行的行為准則。首先,「慈」不僅要慈心於人,還要慈心於物。不論對人或對物,都要具有慈善惻隱之心。具有這樣的慈善之心,人與人才能互相關愛,互相幫助。而同樣需要的還有「儉」。在今天,我們的生活似乎富足了許多,然而不論富足到什麼程度,節儉卻應始終不渝地堅持。這是因為有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便有些資源可以再生,也沒有浪費的必要,比如對紙張的浪費不僅在紙張本身,而且會產生一個浪費的鏈條,比如水、電、人力等等,同時還會產生間接的影響,如造紙時所排出的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環境又對某些東西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等等。
如果仔細分析老子的三寶思想,他的慈為萬物慈,儉為萬世儉,不敢為天下先,也有為天下謀太平的思想旨趣。比如說,只要人人都能夠謙讓卑下,從不逞強或爭霸,人人、家家、國國和天下不就處於安泰之中了嗎?如果都敢為天下先,且互不相讓,世界不就處於爭斗之中了嗎?這實際上也是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初衷。比如我們看那些處於動盪或戰亂之中的國家,如果沒有戰爭,就不會有那些無辜生命的凋零,這不就是慈嗎?如果沒有因戰爭而消費的金錢,這不就是節儉嗎?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是深具智慧的,也是極具遠見的。
二、「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出自梁啟超的《李鴻章傳》的緒論:「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原文為: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
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
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
雖然,天下人雲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
以常人而論非常之人,烏見其可?
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語雲:蓋棺論定。
吾見有蓋棺數十年數百年,而論猶未定者矣。
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論人者將烏從而鑒之? 」
「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其意為:天下只有庸人沒有過錯,也沒有稱譽。就是天下人都誹謗他,他也不一定是 奸雄。就是天下人都稱贊他,他也不一定是豪傑。
『肆』 道德經里的一句是(滌除玄鑒)還是( 滌除玄覽)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伍』 什麼經書化解恨
真正能化解恨的。是你自己的慈悲心的生起。
慈經
緣起:
《慈經》是佛陀關於對一切眾生無限慈愛的開示,這部經廣為人知,在很多儀式中,都會誦念這部經。
據記載,佛陀在世時,有群比丘在一座森林修行,受到了森林的精靈(他們大多數是樹神) 的困擾,導致他們無法好好禪修,最後,他們再也無法忍受時,便回到佛陀的住處,請求佛陀的幫助,佛陀透過神通眼觀察後,對比丘們說:「比丘們,除了那裡,沒有更適合的處所了。你們必須回到原來的地方。」比丘們聽了後便說:「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樣仍然會受到樹神的壓迫,而無法禪修。佛陀,為什麼您還要我們回那樣的地方呢?」 佛陀回答:「之前你們到那裡,是沒有帶著武器的,現在我將給予你們武器。你們帶著武器回到同樣的地方,繼續練習禪修,那裡是唯一的處所。」
佛陀給予他們的武器,就是無限愛心的修習法——慈心(Metta)。於是佛陀便為比丘們講了這部經,比丘們在學習了慈心觀的方法後,便返回森林,安心並順利地禪修了。
功德: 藉由唱誦此經所散發的慈心而克服種種障礙。為他們自己找到寧靜和安樂,也幫助其他人這樣修習而獲得快樂。
1 一個善行者應做,
以獲得安寧的事如是:
(他應當)能幹.坦誠.絕對忠實謙恭,
及溫文不驕傲.
2 知足.易於護持.少則身輕,
簡朴.五官安祥及有智慮;
不粗魯,
不執著家庭.
3 他不該犯上即使是至小的過失,
那是會令智者感到遺憾的.
而他應思想:願一切眾生快樂與安穩,
願他們常生喜樂.
5 任何存在的眾生,
不論是弱或強.
是高大或壯實,
矮小或中等體積,瘦小或肥胖,
6 那些可見到或不可見到,
及那些已出生的,
或那些等待誕生的,
願一切眾生快樂.
8 願無一人怨恨他人,
或在任何地方輕視任何人,
懷者嗔恨或惡意,
願他們不互相詛咒
9 就象母親不惜生命,
保護她的獨子一樣.
同樣地她應該對一切眾生,
修習無量的慈愛心;
她應該對一切世界散發無量的慈愛心
10 無論上方.下方.四方,
沒有障礙.仇恨和敵對.
11 無論住.行.坐.卧.
只要他不昏睡偷懶,
他應當培育這種覺醒/正念.
這就是現前的梵住.
12 不落入邪見,
持戒並且以見成就(具有如實知見)
降伏對欲樂的貪愛,
他肯定不在降生母胎中.
願此真言保佑你永遠平安;
願此真言消除你所有的疾病;
願此真言護持你事事順利;
慈愛經畢 ——(出自小事戒之小誦經及經集)
『陸』 老子經典的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經·第八章》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經·第五章》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道經·第二十二章》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道經·第五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老子·道經·第三十六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經·第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德經·第四十二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德經·第五十六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道經·第十二章》
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老子·德經·第七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德經·第四十三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經·第五十八章》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德經·第三十八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經·第九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德經·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經·第二章》
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老子·道經·第十九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老子·道經·第十六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道經·第八章》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道經·第二十三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道經·第二十二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德經·第七十九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德經·第六十八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德經·第七十六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老子·德經·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德經·第六十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道經·第十八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老子·道經·第七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德經·第七十三章》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道經·第二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德經·第七十四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老子·德經·第六十六章》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經·第九章》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老子·道經·第二十八章》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經·第四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經·第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德經·第七十八章》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德經·第六十二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德經·第四十章》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老子·道經·第二十四章》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老子·德經·第三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德經·第四十八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老子·道經·第三十六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道經·第二章》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老子·道經·第二十章》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經·第七章》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經·第十七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德經·第七十一章》
致虛,極;守靜篤。——《老子·道經·第十六章》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道經·第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道經·第十章》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道經·第七章》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道經·第九章》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道經·第二十二章》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道經·第二十四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德經·第五十七章》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德經·第八十章》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道經·第二十九章》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道經·第二十五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老子·德經·第四十六章》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老子·德經·第四十七章》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德經·第六十五章》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道經·第十四章》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老子·道經·第三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德經·第七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德經·第四十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德經·第四十八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道經·第十九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道經·第六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道經·第十三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道經·第三十章》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道經·第十一章》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老子·道經·第三十二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德經·第四十三章》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經·第二章》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道經·第二十九章》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道經·第三十二章》
『柒』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
尊道貴德
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道教經書也是特別注重道與德的闡說,《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部,《道教義樞》以《道德義》為明宗第一義,《玄綱論》則是以「道德」為道教綱要。其實,道教對道德的高度重視,早在太上顯化之時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來垂教的。尊道貴德的教義也源自《道德經》道生德育的論說,並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體,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為核心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原動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氣化為三清,聚形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偉大的德行,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其四,「道」真常永恆、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於天地間。「道」的偉大和神聖之處,可說是無處不能體現。由於前文《教理綜述》中已有敘述,遂不再細說。總之,由於「道」的偉大和神聖,所以道教尊道為最高信仰,並教導人們學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貴德。對道與德闡釋,《道教義樞?道德義》這樣說:「道德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說,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信道修道,必需以「德」為根基,來證道成道。
從上述闡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嫉、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貴生
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體現了道教的鮮明特色。所謂「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學和實有,神仙生活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的,他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教導人們要貴生、重生、樂生,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經》曾把這一要旨歸納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教「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秦漢時期的方仙信仰。《南華經》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穀,只吸風飲露。可以乘雲御龍,行游四海之外。還說有一種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漢書?藝文志》則將神仙者概論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經》修真常長生久視之道的理義。祖天師張道陵立教時,將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為一體,完整了道教信仰的體系。他在《老子想爾注》中說:「生,道之別體也。」又說「道意賤死貴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願長生」,「生生不息」。從而構成了「仙道貴生」的重要教義。
道教相信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華,最終成仙得道。為此,歷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積極探索生命修煉的途徑,總結了豐富的修養學說和修煉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的精神為動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貴生樂生和胸懷世人的人生態度。
修道以至長生成仙,就是要求人們以積極和超脫的人生態度來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靈秀之氣而化生,得之不易,當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養和身形生命的修煉兩個方面。道教謂之「性命雙修」,以致神形兼備。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修養心性品德的標准,是學修「道」一樣的德行,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養。同時,還要廣行善舉,利物濟人,積功累德。生命的修煉則是以品德修養為根基,寶養精氣神,通過服食導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等修煉方法來促進生命的健康和長久。最終達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於三洞,以三洞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經教體系無不宗元於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為宇宙混沌之始。稱「一分為三元,三元變化三氣,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這是《雲笈七簽》對三洞宗元的基本論述。概括來說,「道」氣衍化為三元,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變化為三氣,三氣分別是始、元、玄三氣,再由三氣化生萬物。其造化開辟的過程是,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運行,而後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氣化生萬物。在《道德經》中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洞宗元作為「道」化萬物的信仰宗元,還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寶君。第一天寶君,從混洞太無元化生;第二靈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第三神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寶君分別治於三清境,故三寶又稱三清。天寶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氣始青;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氣元黃;神寶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氣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氣,所以,三寶君的名號雖殊,卻本同於一。
三寶君、三清,道教全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時還是經教之教主,為道教傳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經。《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故後世《道藏》的編纂,就是以「三洞四輔」來分例的,並構建起了以「三洞宗元」為信仰的經教體系
清靜寡慾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從而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學道修道應做到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
道以其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欲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亦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升華。所以,學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准,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為此,《清靜經》總結清靜的要旨時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靜教義,與濁動相互化和對應。《清靜經》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說:清是濁的源頭,動是說明靜寂的條件。而修道,就是要通過修煉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人心清寧明靜,靜而精生,氣足神明,生命的原動力得到寶藏和育養,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這種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關系和表現,也正是「道」之清靜的完整表現,《清靜經》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修大道,體行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靜之道意。教條式地理解清靜,或把死寂靜止看著是清靜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麼,怎樣的修行才能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呢?《雲笈七簽》中說:「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真仙直指語錄》中也說:「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其核心的法則就是少思而寡慾。然而,人生在世,名利聲色不斷撓得人們慾望滋生,濁動不已。但作為修道務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樣,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慾。
《道德經》中說:「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慾」。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復雜人際關系,成為社會惡害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准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自然無為
道以自然為法則,以無為處世應物,成就了萬物,也成就了自我。其義理可謂簡易卻又是那麼深刻。
自然和無為是兩個既不同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教義名詞。所謂自然,《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說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則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則。自然,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萬物,萬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長,無持無待,不存在強加的任何因素,從而保證了自然界的和諧。而人修真道,就當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順應天地自然變化的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於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對於人世間的一切東西,不要強求,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華。
然而,要真正進入或達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踐行「無為」的處世方法。《道德經》中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告訴人們,「道」就是踐行無為的,並通過無為的作用成就萬物,體現「道」之偉大的體性。所以,所謂無為,並不是消極不為,而是要反對「有為」,要遵循自然之規律,不要強求或對事物的自然發生和發展強行進行干預,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為此,王景陽在《明道篇》中有詩說:「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告誡修道之人,體行自然無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執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無為」作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並指出:若修行能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們。體現了道教對社會政治和處世修身的基本態度。
但人生在世,對尊名榮貴,華衣美食,珍寶廣室和音色財貨總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無為的規律就會出現種種有為之弊害,轉化為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慾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消滅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卻危離咎,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對此,《雲笈七簽》中還從兩個方面作了闡釋:一是先當避害。遠嫌疑,遠小人,遠敬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在積極通曉自然、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基礎上,更好地學道修道。
柔弱不爭
柔弱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道教徒信道學道,以柔弱的教義思想規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似乎表現的是脆弱沒有精神,但在道教教義思想中卻並不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柔弱內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實質。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因為有生命才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則更是如此,沒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現出的則是剛強的僵硬。所以《道德經》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垂教人們修道,維護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長生久視。道教在繼承和闡揚這一教義中,要求人們重視柔弱的修煉,始終持行「專氣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應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靜,和弱其氣,持養身神。
第二,柔弱內含著積極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為用,主張一切行為都不要太剛強,剛者容易先受摧缺,強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應是以靜待動,守柔弱而不妄動,從而開闊自我容讓的胸懷。學習水柔弱而能攻堅強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處世應物,健養身神。
而道教「不爭」的教義,與「柔弱」思想有著相互的聯系。所謂「不爭」,《道德經》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天地萬物的運行和人的行為都應順乎自然而不能強求,與自然無為的教義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無為不爭」之說。
不爭的教義精神,《道德經》通過對「水」的論說,就「不爭」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闡明。《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哪裡低就流到哪裡,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無私地澆灌萬物,供人們利用,福育人和萬物生長。從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謂至善完美。為此,祖天師張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別倡導太上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則。《老子想爾注》中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長生者,也應做到「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後來歷代道教高真,避世利榮名,甘隱深山儉朴修行,並發善心濟世利人,就是「不爭」教義的體現。因此,對於一個真正學道修道者來說,就應體行柔弱不爭的教義,以柔弱不爭修養自我,不與人爭名利榮華,知足,知止,寡慾,不自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為善自賞,常懷濟世利人之心。從而戰勝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會的和平和發展。
返樸歸真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純朴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朴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朴純真的狀態。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朴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朴,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日默然,被邦人咸稱為抱朴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朴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天道承負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於凈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道教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即相信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則還是圍繞生死問題,承揚於《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
道教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後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其特點是前輩後輩相承負。但對於「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其二是,「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姦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還返回虛無之源本。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
由此可見,天道的循環承負報應,是因人作惡和嗜欲造成的,並給後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為免人們遭受危害和災禍,人們應當學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負」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們遵循「道」的行為准則,按「道」意來處世行事,積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負之說中,道教還特別重視並相信現世的善惡報應。《太平經》也為說: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老子想爾注》中則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認為吉凶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行為來報應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應行善積德,使精神與天通,乃可至長生成仙。
道教善惡承負和現世報應的教義,對後世有非常重要影響。《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天地間有司過之神,行善積德則可延年加壽,乃至成仙。犯過作惡,則依所犯輕重,給以減少生命年限的懲罰。鼓勵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同時,還融會了輪回報應學說,修道行善則可升入仙國,犯過作惡則將會在地獄受到刑罰。凡人死後,家人當信道行善,誦經祈禱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義。雖然,對於道教的全部教義,諸如宗仰黃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沒能一一展開釋說。但通過這些核心而基本教義思想,相信能有助於大家真正認識和了解道教。
順便再補充一句「齊同慈愛」!
這是我在道教協會上面復制的!
無量壽福
『捌』 孔子 孟子 莊子 墨子的生平和主要經歷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魯(今山東曲阜)人。他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漢代起中華文化中的主流學說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古代中國及朝鮮等周邊國家有深遠的影響,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
家世與生平
孔子是魯國人,其先祖乃宋國貴族,為商人後裔。如果把傳說與信史結合起來,子姓孔氏有著顯赫的世系。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娀氏之簡狄生契。契的後裔湯建立了商王朝。周滅商後,封紂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微子啟傳位於其弟微仲。微仲後四世弗父何讓國於弟,為宋卿。弗父何後四世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孔氏。孔父嘉後三世防叔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
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72歲時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征在曾見到麒麟。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生而首上圩頂[2],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周時尺寸,大約1.76米,一說1.83米),被稱為「長人」。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師事老子、郯子、萇弘、師襄等人。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對古籍的整理編修
相傳《春秋》是孔子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使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寄託孔子的政治理想。(現在一般認為《春秋》是孔子對魯國原始國家歷史材料進行編輯後寄託其政治理想的新作品,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一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書,是為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文獻:《論語》。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有關於孔子思想的記述(如其中的《大學》 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之說,近年來,逐步得到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被稱為亞聖的孔丘之後最偉大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寫了《四書集注》,是謂四書。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孔子與中華文化
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後,中華文化從此和孔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征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趕走,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由於齊相國晏嬰的反對,孔子幾年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鋤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衛。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陳、蔡之間絕糧,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衰。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後,孔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約前385年—約前304年),名軻,其字不詳,有說字子車,有說字子輿,均不可信。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師承子思,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 (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身後榮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道教是一種以人為貴、追求實現生命自身價值的宗教,其終極理想就是要擴張人的本真之性而得道成仙。道教秉承道家自然無為、不逐外物的深邃智慧,強調人的自然特質。道家道教認為,現實中的人們在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的過程中,誤入了難以自拔的歧途,他們忘卻了自身的真正價值,不再謀求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因此,它們勸導人們返樸歸真,過順應自然、純朴真實、恬然淡泊的生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真人」。所謂「真人」就是不斷煉養生命、存養本性而得以覺悟大道的仙人,他們「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 1。所以,道家道教都非常重視對人的生命問題的探究,其中生死問題又是它們首要關注的大事。
道教以「重人貴生」為修持理念,以「生道合一」為理想境界,敢於正視人的生死困境,以積極的、超然物外的心態,去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人類心理和生理的隱痛。主要表現為: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生,因為道家道教是重人貴生的;以安然處順的態度對待死,因為人雖有生死,而道無生死,人若知「道」,與「道」同在,就超越了生死之域而獲得永生。道教正是由於在生死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特有智慧和氣魄,而在人類文化中獨樹一幟。
一、生本源於道
道教的生命觀起源於道家對宇宙生成、長生久視以及生死之道的深刻揭示,後經歷代祖師的崇仰和闡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命科學理論體系。萬物之中最為靈貴的人之生命,從其誕生、成長、修煉及結束都必須遵循大道的運行法則。道教的生死觀是建立在「道生萬物」的宇宙觀上,它要求人們從「道」的高度去審視人的生死,不要局限於小我的視角。道教認為,明白一個人的死,實際上是由明白一個人怎麼樣地生來肯定的,要善於對待自己的死,更要善於把握自己的生。因為人本生於混沌的陰陽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氣絕精神散,猶如水絕而魚亡,不能轉世和再生。在生命力最為旺盛的時期,道教熱情歌頌並關愛個體生命,以生為天地之大德,人生之至樂。希望人人能如道而行,以期獲得健康長壽和美滿幸福的人生。《太平經》雲:「天下所有的死亡,都不是一件小事情。人一死,永遠都不能再見到天地日月了,血脈、骸骨都將化作泥土。死命關天,極為重要,因為人活天地間,只有一次,不得復生」。 2屬於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了享受人間天倫之樂,延壽命盡天年,道教要求人們應珍惜生命。因為「人死就完全消失,一並變成了灰土,將不再出現。現今人居於天地之間,自從天地開辟以來,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能再生。人類自己的名子叫『人』,『人』是天的陽氣和陰氣化合而成的萬物中最高級的,而其尊與貴,同天地一樣。現今人一死,就永遠從天地之間消失,再也不會有日常的生活起居,所以要表示哀悼、表示深切同情」 3道教從樂生出發,認為死是對生的絕對否定,生死異途。《道德經》就非常強調重身惜命:「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4這種重視生命的思想為道家道教注重煉養生命的活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道教十分關心天地間的生命,《三天內解經》雲:「真道好生而惡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於眾生,生可貴也。」5《老子想爾注》則說:「歸志於道,唯願長生」,並認為:「生者,道之別體也。」6因此道教特別強調「攝生」、「貴生」、「自愛」和「長生久視」之道。人應像衛道一樣愛惜、煉養造化賜予自己的寶貴生命。《道德經》認為這個世界到處埋伏著危險,生命隨時隨地受到各種外物、內因的威脅和傷害,生死事大,不可掉以輕心,故應該防患於未然。「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人們只有善於「攝生」,才能「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7所謂「攝生」,亦即養生,既善用大道以攝養生命。就自身而言,清靜沖虛,不為情慾所傷,此謂「內解」。「內解者,言縱入塵境,亦不為色等所傷也」 8。就外在而言,善待萬物,心無傷害之情。即:「以虛靜為里,以柔弱為表,塊然如木石之無知,侗然若嬰兒之無欲,雖遇猛獸惡人,亦不能為害也。」9
因此,道教對生死規律進行了艱苦探求,在「道法自然」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雙重心態下,通過「以德為本」、「性命雙修」的基本途徑,來實現其孜孜以求的「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10通過內修與外養的修煉途徑,來超度生活中的人們,使其擺脫世俗的物累,保持精神的安寧,以便達到心靈的恬淡,即「棄世事而形逸不勞,遺生涯而神凝不損」,從而最終進入形全精復,羽化升仙,生道合一,天人一體的長生不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命在我,不屬天地」鮮明地體現了道教「生道合一」、「重人貴生」的本色,儼然成了道教熱愛生命的一面大旗。作為道教養生觀的重要綱領,它就像一股原動力,推動道教不斷去探索人體生命的奧秘,以致發展出「內丹」、「外丹」等眾多煉養生命的道法,為人類健康長壽的神聖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死復歸於道
在謳歌「生」的同時,面對不可避免的「死」,道教不是以消極迴避的態度,而是正面地提出了「安然處順」、「齊生死」和「死生一體」的豁達觀點。道教對死亡的瀟灑體認,在《莊子》一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莊子始終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認為生死皆自然之運動,理應一視同仁。他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11 因此,在生死面前,人們應當採取曠達的態度,安時而處順,就如同「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12 。他曾借「真人」表達自己對生死的認識:「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盉,其入不距;袺袺然而往,袺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13 他還借子來的事跡,生動地描述了這種安然的心態:子來病危之際,其妻泣之,子犁去看他,他對子犁說,大自然賦我形體,用「生」教我勤勞,用「老」贈我安逸,用「死」賜我安息,如果把「生」看成是一種「安善」,那麼「死」也應該是一種「安善」。降生大地的人,如能愉悅、平和、安然地面對人生,勤奮工作,一無所求,善於養生,到年老體衰時,定會毫無悔意,以閑逸而安寧的心態,坦然地面對死亡的到來,視死為一種自然回歸的人生態度。總之,莊子志在填平生死之鴻溝,抹去人們心頭生死之界線,通過齊生死的途徑來幫助人們透徹領悟死的本質,讓人們不是懼死,而是以坦然、平靜、甚至喜悅的心態,去面對死亡、步向死亡。
三、齊生死於道
道家道教之所以有如此豁達的胸襟,是因為它們是從「道」的高度來看待生死的。《莊子》雲:「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14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從元氣而來,死後又復歸為元氣,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種變化而已,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般。我們不會為季節的更替而痛苦悲泣,那又何必為「死」而嚎啕大哭呢?《莊子·至樂》載:「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也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15 莊子甚至還通過「死為南面王樂」的寓言故事來消除人之所以懼死的原因和心理,得出了「死比生樂」的結論。「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迀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語卒,援髑髏,枕而卧。夜半,髑髏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16
總之,道教認為:只有躍出個人生死的限囿,以宇宙之胸襟,立於造物者「道」的高度來反觀人的生死問題,才能超越生死。不然的話,就會「生」時疲精費神,「死」時驚恐不安。因為,執著於小「我」人生的獲取、享受、幸福,亦必然會陷入小「我」的失缺、災難等痛苦之中,進而視「死」為純粹自我之事,由此對之產生焦慮、悲泣、恐懼等心理。在道家道教看來,每個人都應隨順造化的安排,「死」猶如睡熟,「生」好像醒來了一樣。不為「生」喜,不以「死」悲,使生死在造化中齊一。也就是說,它們要人們擺脫從個人的視角來看確定個體的生與死,而要從「道」的立場來看生死的首尾相續和循環不已,從而悟出無生無死,生死一體的超然境界。
--------------------------------------------------------------------------------
註:
1 《莊子·大宗師》。2 羅熾主編《太平經·注譯》(上),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頁。
3 羅熾主編《太平經·注譯》(中),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25頁。
4 同上書,第603頁。
5 《道德經·十三章》。
6 《道藏》第28冊,第416頁。
7 饒宗頤著《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頁。
8 《道德經·五十章》。
9 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卷十四,《道藏》,第13冊,第473頁。
10 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卷七,《道藏》,第13冊,第597頁。
11 《道德經·五十九章》。
12、13、14、15 《莊子·大宗師》。
16 《莊子·至樂》。
『玖』 老子所說有三寶當中的「慈」,要怎樣踐行
「慈」的踐行方法:首先,「慈」不僅要慈心於人,還要慈心於物。不論對人或對物,都要具有慈善惻隱之心。具有這樣的慈善之心,人與人才能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老子所說有三寶當中的「慈」是一種胸懷天下民眾才能有的慈愛,「慈」用在戰爭中主動出擊能夠勝利,被動防守能夠不敗,可見,「慈」在此處不是修身之術而是治國理政之策。
(9)道德經慈心擴展閱讀
老子把「慈」作為三寶之首。社會需要每一個公民的「慈」。什麼是「慈」呢?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品德。這是促進中國社會發展的正能量,推動社會進步的必需品。慈,是中華民族優良品質的體現。
老子的第二寶是「儉」。「儉」是對待物質的一種態度。「儉」對治國齊傢具有促進作用。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絕不能丟。
老子的第三寶是「不敢為天下先」,其精髓是不爭、處下、柔順,體現了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以水為例,詳細闡述了不爭、處下、柔順、無我、寬容等「不敢為天下先」的豐富內涵。
『拾』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從事軍事哲學高度闡述什麼
一、基於「道」本根的非戰觀
老子思想的本質是「道」本根論,老子以道來統論社會,人生,老子的「道」主要是自然之道,老子是以自然之道來重建政治、經濟、文化,其根本是「道法自然」,老子不僅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政治,在戰爭觀方面,老子同樣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戰爭究其本質來講是以武力來解決沖突或者問題,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社會歷史現象,究其根源,則來自於人的貪欲和不知足,具有極大的破壞性,與自然生養萬物,大道無為之生生大德是根本對立的,因此老子關於戰爭的基本態度是非戰的,提倡和平,崇尚自然。
雖然老子基於「道本」主張非戰觀,不幸的是,老子生活的戰國後期,是名副其實的「戰」國,據史書記載,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戰爭是非常頻繁的,如發生在周襄王二十年(前632)的城濮之戰(今山東)、周定王(前589)的鞍之戰(今濟南)等等。戰爭一方面頻繁發生,另一方面戰爭規模越打越大。越打越大的戰爭也必然越來越殘酷,如發生在周定王十三年(前590)楚宋之戰,楚莊王圍宋達九個月(九月至五月),據說當時宋都城內糧食斷絕,「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呂氏春秋·慎勢篇》)
老子身處其中,深刻認識到了戰爭的危害性,認為人類最愚昧最殘酷的行為,莫過於戰爭。「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兩句話道盡了戰爭危害的結果:戰爭不僅污染環境,而且直接影響道當地百姓的生計。一旦選擇了武力解決問題,戰爭將是無窮無盡的。「其事好還」,用兵這件事一定會得到還報。一報還一報,戰爭永遠無法避免,生靈塗炭,人類永遠無法取得和平,這個思想即便是在今天仍有很深的借鑒意義。所以,老子警惕我們,武力橫行,終將自食其果,濫施兵力武力,必定自取滅亡。老子反對霸權主義,反對以武力稱王稱霸,反對以武力逞強:「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用「道」輔助君主的人,是不會仗侍兵力而逞強於天下的。
老子的這種非戰思想不等同於簡單的反戰、拒斥戰爭,與絕對和平主義的戰爭觀是有著本質不同的。反戰和非戰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老子並不是一味的反對所有戰爭,當國家民族面臨侵略戰爭、面臨危難之時,必要的自衛戰也是需要的,老子主張不得已用兵,同時老子也告誡我們不可恃兵逞強。老子認為善於用兵的,是為了不使侵侮殘民的行為繼續下去才用兵,是不得已而用兵,只求達到禁暴除亂救濟危難的目的而已,不能仗恃自己的兵力去侵犯逞強。
老子的非戰觀,其實質是倡導共存共活的天人相合之境界,說到天人相合之境,大家都覺得很玄乎,很難想像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境界?我們很難用語言去描述它,有幸的是我們可以藉助今天的科技文明來展現它,最近熱播的影片《阿凡達》為我們生動的呈現了這一境界的畫面:藉助3D效果,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裡面阿凡達和其周圍的自然萬物之間是一種相互溝通交流後的平等和諧相處的關系,電影裡面有一個細節,女主人公為救男主人公,在殺死了攻擊男主人公的猛獸之後,念了一句咒語:你們的肉體轉到我們身上,你們的靈魂回到神那裡。在老子「道」的觀照下,每一個物種都是有價值的,都有其存在權、發展權,每個生靈的犧牲都有其意義。在老子那裡,萬物、自然以及人都是道生發養育的,萬物都有其生存權、發展權,老子的非戰觀正是老子自然觀、大道論的延伸。大自然相生相剋、互相牽制、陰陽相長、絕非簡單的你死我活,反對滅人國亡人種,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共活、同存,前提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解,就是少欲無私合道,沒有人對慾望的限制就不會同自然和解,沒有人同自然的和解就沒有人與人的和解,沒有人與人的和解就沒有國與國的和解,戰爭就不會和解。
二、基於「人道」立場的戰爭價值觀
(一)對待兵器上,老子認為「兵者不祥之器」,兵革是不吉利的東西,不是君子使用的東西。上天有好生之德,而兵器卻是殺人利器,誰都厭惡它,有道之人更是不輕易使用它。老子主張必須要慎重使用兵器,必須是不得已才能使用,而且使用的時候也要有節制。譬如在大敵犯境時,為保護國家生存,必須拿起武器,不得已而戰時,作為統帥應少殺,不殺為上。本質上講,老子是以天道講人道,喻兵道,道貴生萬物,老子對待兵器的審慎態度,很值得我們反思,每一次亮劍,每一次使用武器,其矛頭指向的都是生靈,都將意味著犧牲與災難,與古代相比,現代戰爭由於藉助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兵器更先進更多樣,也更具摧毀性,譬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等等,這些兵革利器一旦使用,對於整個人類萬物,都將是毀滅性的,老子的這種對待兵器審慎的態度,再次提醒並且告誡我們萬不得已時而用兵,提醒我們尊重人,尊重生命,崇尚道。
(二)在對待戰事時,老子主張以「喪禮處之」,中國古代禮儀中,左尊右卑,左吉右凶,喜慶的事都以左邊為尊上,只有遇到凶喪之事才以右邊尊上。所以偏將軍站在左邊,而上將軍站在右邊,就是說用喪禮的儀式來對待出兵打仗。老子認為有道的統帥應該具有「惡殺」的戰爭操守,陳鼓應評價這是「以人為本的軍事人道主義的有力呼聲」。究其本質,老子的這一思想是從其自然生生之道出發的,是對人的終極關懷,仍具有經久不衰的時代價值: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盡管人類文明已經高度發達,但是在戰爭中肆意傷害平民,虐待戰俘等違背人道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三)表現在戰爭結束後,老子主張「勝而不美」,體現了老子對待戰爭勝利的基本價值態度。老子認為喜歡殺人、樂於殺人的,很難得志於天下,難使天下人歸服。所以,老子主張「哀兵」,哀兵體現了慈心,無論是戰爭的哪一方,勝利或者失敗,都是以生命為代價的,因此沒有必要狂喜,只有悲哀。
老子認為,大道無為,大道貴生,有生生之德,而戰爭則戕害生命,破壞自然,是不合道的。這表明了老子對於戰爭的人道主義立場,與當今世界的主流戰爭觀是一致的。在老子那裡,人道主義的最高境界是消除自我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中國歷史上凡是非人道的戰爭最後都讓歷史更加的倒退。
三、作戰有「道」的戰爭制勝觀
前面我們分析了老子對於戰爭的基本態度以及立場,都是以道為中心展開的,在具體的作戰過程中,老子對於作戰規律、作戰方式都有深刻的論述,有學者將老子的這些論述總結為「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