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駱駝講道德經

駱駝講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22 01:38:25

『壹』 「上善若水」這個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古代有哪些

滄田042 :你好。
《道德經》第八章:易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用水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顯著的特性和作用是:一,柔;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老子認為最完善的人格也應具有這樣的心態,與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別人不願去的地方,他去。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去做。他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忍辱負重,謙卑守諸。他能盡其所能地去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幫助別人,而絕對不和別人爭名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貳』 大位不以智取是什麼意思

大位不以智取的意思是坐上最高的那個位置靠天命,並不是以通過人力的算計拿到手的。

出處:《道德經》:「大位天定,不以智取。」

譯文:坐上最高的位置是老天定的,不是通過人力的算計拿到手的。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

示例:大位不以智取,這次的選舉還是聽天由命吧!

(2)駱駝講道德經擴展閱讀

形容大位不以智取的成語:

一、聽天由命

釋義: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出處:老舍《駱駝祥子》:「他就決定不再充什麼英雄好漢,一切都聽天由命。」

二、樂天任命

釋義: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出處:鄭振鐸《止水的下層》:「像這樣樂天任命的民族,我們將如之何呢?」

『叄』 那兩個字怎麼讀,我打不出來。道德經里的

橐(tuó)龠(yuè):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氣,司呼吸,調節氣機的功能。


tuó
口袋:負書擔~。
〔~駝〕即「駱駝」。
古代的一種鼓風吹火器:「具爐~,~以牛皮」。


yuè
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古代容量單位,等於半合(bàn ɡě),合是古代的一種容量器具, 一般都是用木製而成的,中間有個隔板,分為2瓣,一瓣為半合,半合米相當於現在的4兩重。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漢書·律歷志》

『肆』 人類從古至今有沒有一本書智慧跟境界超過《道德經》

做一個比喻:我將道德經視為西方哲學的大綱。

拿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唯物主義辯證法三大規律中的量變引起質變。

比如說給駱駝身上不斷加稻草,駱駝最終會因為承受不住而倒下。這是量變引發質變的例子。量變是稻草不斷增加,質變是新的現象發生,即「駱駝倒了」。

但是道德經太繁奧,不好理解。只能說哲學這東西都不好理解,我中學時受金庸影響,讀過道德經,但是沒領悟出什麼。或許每個人理解的都不同,甚至造成誤解。

中國不缺哲學,中國缺少研究哲學的方法邏輯,缺一個向蘇格拉底那樣不斷去質疑提問的哲學家。如果他生在中國,一定會把儒家問崩潰。

『伍』 上善若水第七十八章翻譯

譯文: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改變得了它。柔能勝過剛,弱能勝過強,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又沒有人能實行。因此,聖人常說:能承受全國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擔全國的災難,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確切的話語常常讓人覺得不以為然!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八章——春秋·老子(即李耳)

注釋:

1、以其無以易之:以,用;易,交換、代替。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指水)。

2、柔之勝剛,弱之勝強: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柔能勝過剛,弱能勝過強。

(5)駱駝講道德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道德經·柔之勝剛》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陸』 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哲理

《道德經》有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意思就是,天地運作的道理,是取多餘的去補不足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世間萬物,從不同的角度看,就各有長處,也各有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

只有取長補短,才能發揮長處,相得益彰。

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沒有完美的人,只有揚長避短,才能相互獲益。

按照老子的「平衡」的自然之道,任何人和物,都是集優點與缺點為一體。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小時候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駱駝與羊》,大意講的就是駱駝和羊探討「高」和「矮」的優勢。

它們來到大樹下,駱駝微微抬頭就能吃飯美味的葉子,而羊怎麼上竄下跳都吃不著,於是駱駝說高比矮好。

接著它們走到一個矮門洞出,羊輕輕鬆鬆又過去了,駱駝跪下四腿還是過不去,於是羊說矮比高好。

駱駝和羊爭執不下,遇到一頭老牛,對它們說道:你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沒有正視自己的短處,是不對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所有的事物都有長處和短處,人也是如此。

人無完人,多看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更好的提升與發展!

『柒』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一視同仁,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捌』 《駱駝祥子》表達了什麼道德情感

小說通過舊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悲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低層的勞動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同情。揭露了把祥子逼進墮落深淵的黑暗社會。說明了僅靠個人奮斗去擺脫貧窮是行不通的路。

『玖』 駱駝 讀後感 楊志軍

駱駝》是一部以雪域高原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作品描述兩個孩子和一群駱駝之間的故事。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揭示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通過對動物的生動描寫,揭示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人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思考其中的內涵。

在《駱駝》中,幾位主要角色有駱駝、有成年人、也有小孩子,在故事中,無論動物還是人,大人還是小孩,成年駱駝還是小駱駝,都承擔著自己的一份責任,在「大駝運」中扮演著悲壯而沉重的角色。這次,楊志軍特別為《駱駝》選擇了明天出版社,就是希望這部作品既能打動成年人,也能讓孩子們感興趣,讓他們了解動物,明白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動物的相處之道——他覺得有些道理告訴大人們已經來不及了,還是抓緊時間告訴孩子們吧。他想讓孩子們知道在地球上不僅僅我們人類擁有愛,動物也需要愛、追求愛,甚至,駱駝的愛散發出奪目的輝煌。「甚至,讓人類在它們的愛情面前感到羞慚和自愧弗如。」

在《駱駝》中,楊志軍最愛的「人物」是兩峰駱駝:壯偉的公駝格爾穆和美麗的母駝烏圖美仁。他們從小說一開始就失散,踏上「大駝運」之路後就一直在互相尋找,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代表了楊志軍心目中愛情的執著境界——不停地追逐,活著就要愛著。在楊志軍眼中,人類的愛摻雜了太多功利的因素,附加了很多愛之外的條件。說到底,愛應該讓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愛把一個人的精神鏈條和另一個人的連接在一起,可從現代之愛中,人們得到的這種精神愉悅越來越少。
無論是寫歷史還是寫動物,楊志軍關注的其實還是當下,還是人類,他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找到了寫作的理由,他對純粹愛情的嚮往,對「等價交換」愛情的鄙夷,讓他產生了很強的表達慾望,他要通過駱駝堅定、單純的愛情故事,來反諷人類,提倡愛情的執著與堅定。同時,在小說《駱駝》中,楊志軍也描寫了人類的愛情,這種有意或無意的比較都成為他闡述對人與自然關系看法的一種方式。最終,人類會從動物的身上獲得覺醒的力量,楊志軍把《駱駝》中人類的愛情形容為「脆弱的、不地道的、不道德的」。真正道德的愛是在動物身上,他用動物來提升人類,用精神來提升物質,用理想提升現實。在《駱駝》中,楊志軍讓人類的愛在反差中不斷升華。

『拾』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8章關於"上善若水"的論述它反映了老子怎樣的人生智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即無為;處眾人之所惡,即守柔處弱。因此說上善若水。大概反映了柔弱勝(優於)剛強,無為而無不為的論斷

熱點內容
陝西三井律師 發布:2024-11-01 17:37:04 瀏覽:254
申請法律援助的範文 發布:2024-11-01 17:23:43 瀏覽:32
法與社會上海交通大學 發布:2024-11-01 17:15:20 瀏覽:413
人民法院網發公告 發布:2024-11-01 17:08:40 瀏覽:384
雷州鄭法官 發布:2024-11-01 17:03:35 瀏覽:347
反恐條例視頻 發布:2024-11-01 16:47:14 瀏覽:36
黃汝榮法官 發布:2024-11-01 16:47:06 瀏覽:136
制度分為規章制度和 發布:2024-11-01 15:51:14 瀏覽:461
東莞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4-11-01 15:02:46 瀏覽:968
欠條怎麼寫有法律效力樣板 發布:2024-11-01 14:45:03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