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傳遞道德觀

傳遞道德觀

發布時間: 2022-05-22 07:54:17

㈠ 如何遵守新聞傳播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新聞記者是大眾傳播的主體,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以下是一篇關於新聞媒體職業道德建設探討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鑒。
摘要:新聞是當今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新聞的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新聞的真實性就取決於新聞記者職業道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突破底線,記者們的職業道德也逐漸的引起重視。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該如何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具備應有的職業道德。
關鍵詞:記者 職業道德 新聞媒體
道德,簡單的說就是人們生活和行為的規范與准則,而職業道德更是一種職業規范,它雖然沒有確定的形式但是卻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那麼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又是什麼呢它的底線在哪裡呢一則新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是否真實,這是他的命脈所在。然而對新聞絕對的尊重,就是記者的職業道德底線。有的學者認為,作為一個有良知,有社會責任的記者,必須要做到絕不有意編造虛假新聞,這也同樣是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的一個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一、新聞記者的定義
新聞記者是大眾傳播的主體,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與義務.為了使其在傳播過程中保證公正,記者的職業道德要求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才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說記者的良好道德水準是促成大眾傳媒與社會良好互動性的必要條件。在大眾傳播媒介中作為新聞信息第一見證者和發布者的記者,即主體是自覺自主行為的人.在此之前,馬克思也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面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一)、我國新聞工作者存在的職業道德問題及危害
1、媒體因逐利而墮落
為了獲得市場和更高的利潤,許多媒介的編輯方針和基本取向是取悅大眾,愚弄大眾,用煽情的手法來處理新聞,製造新聞。在很大程度上,它們藐視正統新聞應該奉行的公正,客觀,平衡,等守則,竭盡虛實誇張之勢,將新聞和娛樂混為一體,訴諸於大眾感官的刺激。其格調不高,品位低下,主要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渲染淫穢色情
近年來新創刊的體育類報刊或綜合類報刊,紛紛走上了娛樂化道路。所謂體育新聞娛樂化,是指在報道體育新聞時,報道重點不是放在體育賽事本身上,而是將更多的版面留給運動員和跟賽事有關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熱衷於報道運動員的私生活和花邊新聞。不少媒體的體育新聞娛樂化趨勢過於嚴重,甚至將娛樂化乾脆演變成色{學}情化
(2)炒作以追逐轟動效應
媒介新聞炒作是指某一媒介在較長時間內對不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作過於密集的報道,或諸多媒介一轟而上對某一新聞事件進行的報道。媒介別有企圖的將非新聞炒成新聞,將一般新聞炒成熱點新聞,目的不外乎造成轟動效應,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爭取更多的廣告收入;或從被報道者那裡直接獲取經濟利益,炒新聞的代價是媒介對提供贊助者所作的回報。炒新聞的主要內容,一種是媒介所需要的新聞,這主要包括各類聳人聽聞的新聞,明星,大腕,大款的新聞,普通人的新聞—五花八門的男歡女愛,生生息息的情仇恩怨等;另一種是被炒者所需要的新聞,被炒者希冀獲得廣告所無法達到的效果,獲取名聲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媒介不管炒的是哪類新聞,都侵犯了受眾利益,違背了媒介道德。
一條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新聞,往往會在社會中產生一定的轟動效應。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應該通過自己的艱辛勞動,為讀者(觀眾,聽眾)奉獻出更多,更好的新聞精品來。
2、 社會公器變成了私人表達空間
一些報刊成了少數記者,編者壟斷的陣地,具有明顯的個人化,情緒化傾向。如中央電視台40集電視連續劇《笑傲江湖》於2002年三月下旬播放以後,引起了觀眾極大的關注度,雖然毀譽參半,但作為內地的第一部大型武俠片,能有眾多觀眾參與品評,說明它的探索和創新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一些媒體的記者,編者竟與網上匿名的帖子一唱一和,在輿論宣傳上有意製造負面影響。如某家報紙記者,在該劇開播前的3月22,23,24日接連三天製造輿論,先驗地武斷《笑》劇已經沒什麼可看的了,演員是一律被滅,有的是被滅得體無完膚。3月26日該劇開播的那天,還是這家報紙,竟然詛咒:它播出的那天也就是眾多金庸小說愛好者的祭日。該報記者甚至用這樣的文字表述:央視版《笑傲江湖》變成了『笑熬糨糊』了。
3、同情心的普遍缺失
同情心是鑄造善良品格的出發點,富有同情心會使一個人感到精神上的充實和快樂,並用自己的行為為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而作為負有引導輿論眾人的新聞傳媒,如果為了商業利益失去起碼的同情心,不僅會讓社會風氣日益敗壞,而且對廣大青少年的心智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一家省級晚報曾用《奇怪奇怪奇怪,一條鋼筋穿兩人》的標題報道兩個不慎從高樓墜下的建築工人,另一家都市報形容鋼筋將他們像糖葫蘆一樣串了起來這種用幸災樂禍的筆調描寫悲慘事件在中國傳媒中不乏其人。如果新聞傳媒連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有的倫理底線都不能堅守,如何去引導教育大眾。
4、新聞內部腐敗現象
新聞工作者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也是一個有著太多誘惑的職業。當代中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錢對社會的支配力量和腐蝕力量極大,極易掀起瘋狂的拜金主義潮流,政府對此又難直接干預,必須藉助於道德和輿論的力量加以制約。但是部分中國新聞媒介不僅沒有擔負起這種制約力量,甚至直接參與商界競爭,利用起特殊地位,毫無約束地濫用權利,謀取私利。在新聞媒介最主要體現在有償新聞。 所謂有償新聞。就是一種以金錢或實物做中介買賣新聞的現象。通過交換買賣雙方撈取了實惠。有三種具體的表現形式:
(1)收取新聞的刊播費用 這是有償新聞中最經常,最普遍的一種做法,即新聞單位或新聞工作者個人根據一定的規格和標准,利用新聞報道的方式,向要求刊播新聞者提供的一種有償服務。
(2)出賣版面 是新聞機構用一定的報紙版面或一定的節目時間,刊播由買方指定的或認可的新聞報道內容,以此達到賺錢的目的。
(3)轉讓報號 通過轉讓報號來達到經濟創收的這種做法,把有償新聞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二)新聞工作者存在職業道德問題的原因
(1)政治因素
新聞工作者的把關行為必然要受到所處社會政治體制的制約。實際上,政治永遠是一個主導新聞的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階級都對自己統治下的大眾媒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從歷史上看,重大的失實報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似乎成了一種規律。比如說美國的媒介總是在有意無意地維護著資本主義現行的秩序,對破壞這種秩序造成的後果可以說極力地渲染。這就是美國傳播學者提出的永恆的價值觀。這在美國的媒介現實中運用得非常多。比如說在戰爭時期美國的新聞界居然可以炮製新聞。南聯盟的萬人坑,後來事實證明就是一個假新聞;伊拉克殺嬰事件後來也被證明是假新聞。
(2)經濟因素
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篩選把關的時候,必須顧及由信息帶來的經濟壓力。播什麼樣的信息,能不能給自己的媒介和單位掙到錢,這在當前我國媒介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永遠要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將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但是當前不少媒體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有些新聞記者在采訪或新聞篩選把關的時候索要錢財或好處,給了錢就發,不給錢不發甚至是找事發批評性的報道,這些行為都嚴重地損害了媒介的公信力和新聞從業者的形象。最典型的就是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的新聞丑聞。因為記者悄悄收下了金礦主送來的諸如金元寶等昂貴禮品。
(3)監督和懲戒機制缺失
監督機制的缺乏,是新聞道德建設中客觀存在的問題。由於道德主要不是依靠具有強制性的措施,而是依靠人們的心理價值選擇發揮作用,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重視強調道德的自律性,認為道德的維系和實現主要靠個人自律,取決於個人的內心信念。如果人們缺乏道德的自律,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也很難起作用,這是正確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視或否認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乃至某些管理措施對道德自律的促進作用。從總體上看,道德作用的發揮是通過自律和他律(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乃至某些管理措施)相結合的機制來實現的。尤其在當代,新聞工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是造成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問題的原因之一。市場的浮躁,金錢的誘惑,權力的沖撞,使得新聞媒介和新聞工作者處在一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在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不斷呼籲保障輿論監督的同時,爆出了多起從業人員以新聞傳媒話語權為自己謀私利的職業丑聞,使新聞腐敗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人們再次發出了記者監督別人,誰來監督記者的追問。譴責也好,公約也罷,其目的不僅是給記者劃下一條職業道德的底線,而且也是為了將媒體臵於全社會的監督之下,監督者也應接受監督。記者雖然不是國家公務員,但手中掌握的發稿權、播出權一定程度上變成了某種權力。如果沒有適當的制約,也可能變得壓迫人和剝奪人。因此,輿論監督本身也需要監督。其中新聞行業內部的自律和自凈機制建設當然絲毫鬆懈不得;同時,如果只有自律而缺乏他律,也無法構成完整的監督體系。
要想徹底解除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問題除了依靠新聞媒介和新聞工作者的自覺外,離不開監督體系。沒有了監督,新聞道德自律也只是口號,是一紙空文。有了強有力的新聞道德自律監督機制,才能明確地界定某人的某種行為是否違背了新聞道德,並制定相應的懲罰機制,達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從而促成新聞道德自律的順利實現。新聞道德自律監督機制的缺乏與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進程有關。加之新聞道德自律沒有明確的、合適的前車可以借鑒,只能自己不斷地探索,理論准備不足和專業人員的缺乏,我國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新聞自律監督機制。缺乏他律的自律自然顯得蒼白無力。
(4)、新聞記者自身因素
真實,是受眾對新聞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聞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虛假乃新聞之大忌,五個W、一切細節、數據、引語、場景描述等等都不能失實。聯合國國際新聞道德規約《記者行為宣言》中的第一條就是尊重真理及尊重公眾獲得真實的權利,是新聞工作者的首要責任。世界所有國家制定的新聞職業道德,都把確保新聞真實性作為第一原則。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是我國新聞工作者的五項基本原則之一,這既是我國新聞事業基本性質的必然要求,也是黨領導下新聞工作長期積累的傳統。
當今社會比較浮躁,在新聞報道中,由於記者自身業務不熟練,對某個專業知識不了解,或一味的追求時效性,追求轟動效果,在采訪過程中不對事件進行深入調查,認真核實細節情況,而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主觀臆測,誇大事實真相,未對信息進行核實就刊載,缺乏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求真求實的態度。尤其現在互聯網應用到新聞媒介,網上信息比較泛濫,也缺乏嚴格的把關,有些記者根據論壇中消息未經核實就將其轉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科院白領工資標准記者根據論壇上的一個帖子就一傳十十傳百的進行加工轉載,最後竟把社科院的名字給掛上了。
伴隨著新聞業的產生,這一因素對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影響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5)受眾因素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記者自身因素,但大眾媒介傳播的對象是公眾,大眾的需求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格調。 自黨的十四大確立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新聞界面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條件的深刻變化,重新認定了我國新聞事業的性質,即事業性質,企業管理。其競爭機制的引入實現了從傳者為中心向以受者為中心的轉變,受眾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受眾需要,你不想考慮也得考慮。因為競爭的直接目的就是受眾,在一個僅僅崇尚吸引受眾注意的媒體初級競爭中,由於利益的驅動,記者編輯選擇新聞的標准不是其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而僅僅是為了滿足某些受眾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寧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會心態。
由於受眾在生存狀態和背景,比如說年齡不同、收入不同、職業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導致有的受眾缺乏辨別真假新聞的能力,不加辨別的相信媒體,並且大肆宣傳,跟風。尤其現在網路媒體的發展,使得諸多虛假信息的沖擊更是讓受眾措不及手,難以招架。
另外就是記者為了滿足受眾好奇心,迎合某些受眾獵奇等的心理需要。像現在的體育新聞娛樂化,有些記者使出渾身解數對名人、隱私大肆炒作等,就是這方面的原因。如果受眾提高了自身的鑒別水平和解讀能力,不給記者以愚昧自己的機會,理性的看待和接受一切新聞報道,也許就不會有記者職業道德缺失問題的出現。
二、 怎樣加強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
新聞記者一再的喪失職業道德,在當今的社會上應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了,我國的新聞媒體具有很強的黨性、很高的權威性、很廣的聯系面、很大的影響力的特點。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采訪中必須實事求是,無私公道,廉潔清正,以身作則,正確運用新聞工具,起到黨的喉舌作用。為了保證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一)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
為了從根本上遏制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出現偏差,必須解決新聞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問題和職業道德觀念。新聞工作者要通過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新聞工作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為個人牟取私利的職業。 新聞從業人員,包括采編人員,經營管理人員,都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新聞理論,樹立馬克思注意新聞觀,能夠識別並抵制西方錯誤的新聞觀的侵蝕,從而堅持新聞工作者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學習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
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對於發揮新聞輿論和引導作用,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保證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操守和富於敬業精神的新聞工作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新聞立法,增強法制觀念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人必須恪守的職業倫理底線,對肆意妄為、挑戰底線的造假者進行再嚴厲的道德譴責都不過分。』但如果僅止於此,那麼紙箱餡包子的主要負責人訾某充其量只是個無良記者,清理出門戶即可。顯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假新聞之所以出籠,固然受到了當下新聞界追逐眼球經濟,淡化社會責任流弊的激勵。但造假者也是瞅准了新聞立法滯後、對虛假新聞法律懲治偏軟乃至違法成本過低的氣候。坦率地說,單憑職業道德的軟約束,恐怕是圈不住離經叛道的訾北佳們的;法治工具的孱弱,只會讓他們做起紙餡包子來有恃無恐。會計造假要判刑坐牢,假球黑哨要受法律追究,危害更烈、影響更壞的新聞造假行為卻可以逍遙法外,無論怎麼說都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的。從這個角度說,立法阻擊惡意炒作虛假新聞的行為,不失為一種選擇。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新聞立法作為他律,能更好地與新聞自律實現優勢互補。
我們在新聞自律方面已經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後制定了《記者守則》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2]但這畢竟是道德層面的規范,不具備強制性的特點。它們只有與新聞法律法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新聞事業的發展。在西方,新聞法制的模式是新聞法律對於新聞傳播活動的強制性與新聞自律相結合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更有利於新聞事業的發展。
(三)加強社會監督和媒體相互監督
社會監督在此是指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受眾通過社會輿論或行動對新聞媒介形成壓力,比如拒買,拒賣等手段,對媒介及從業人員進行外在的強制性管理。
(1)受眾監督
新聞受眾依法對新聞進行監督,這並非新聞管理機關和新聞社會監督組織的指令所致,而是一種完全自發和自願的行為。在此過程中,幾乎不存在任何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新聞受眾這種自發行為主要來自:第一,新聞受眾對自己接受真實新聞信息的權利加強了認識;第二,新聞受眾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提高。這一切皆取決於人的素質的提高和新聞受眾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因此,社會越發展,其文明程度越高,人的素質越高,新聞受眾的自我保護意識越強,那麼,對新聞的監督行為也就越自覺。
要讓受眾控制真正擔負起監督輿論的重任,就必須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媒介教育。媒介教育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新聞媒介有責任允許公眾接近媒體,並且應該想公眾解釋新聞采訪與報道的方式;另一方面,公眾有責任了解新聞媒介的動作程序,打破對新聞媒介的神秘幻想。面對新聞媒介的強權,社會大眾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私而自負的媒介工作者,惟利是圖的媒介機構和不負責任的新聞來源,都有可能影響新聞媒介的客觀與公正。對於新聞媒介違背社會責任和侵犯公眾利益的行為,社會大眾要勇於表達意見,提出批評。公眾越具有批判的眼力,媒介才越是可能走上良性運作的軌道。
(2)組織輿論監督
加強媒體相互監督,要充分發揮同業監督的作用,畢竟同行之間更了解內情。《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的新聞造假的揭發的最直接的導火線就是,《聖安東尼奧快報》向《時報》投訴傑森剽竊他們的報道,可說同行的投訴監督拉開了傑森造假新聞時間的調查序幕。因此,建立一套同行之間相互監督的機制可以穩妥高效地保證媒體在職業水準方面避免出現偏差。新聞界同行內部可以成立類似於媒介道德委員會之類的機構,以加強媒體的道德規范和紀律約束。這一組織除了規定一些新聞工作中必然遵守的細則並強化監督機制外,還可以對媒介的職業道德建設進行監督和評比,最後落實到評級,評獎,評比等與利益相關的活動中。
可以成立新聞協會或新聞委員會等諸如此類名字的專業協會,它主要由新聞界人士組成,也包括一些外界人士,其任務是受理受眾對新聞工作者的意見及開展受眾調查工作等,並辦有一些專業性的新聞批評雜志,定期對媒體從業者及整個大眾傳播工具的狀況進行職業性評論。比如在美國出版的《補瑞爾內容》月刊,就專門褒貶新聞記者們在采訪與報道方面的錯誤與成就,並從新聞道德教育及新聞專業注意的高度來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四)提高受眾媒介素養教育
媒體素養指了解媒體自身如何運作,媒體的組織建構及其政治和經濟上的各種微妙隱性關系,媒體如何架構現實等,從而對媒體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思辨、解讀,透視信息背後所隱含的媒體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給予正確的評估和選擇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給人們一雙明亮的眼睛,看清楚自己所處的媒體周圍的世界,憑借自己的能力來去偽存真。
提高受眾媒介素養教育,這一點對於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傳媒業來說尤為重要。
在中國,媒體素養教育雖然還沒有作為一個概念被提上日程,但是媒體素養教育的一些形式已經存在。具體表現在: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中學語文課文中的通訊文體、學校的小記者團、學報學刊、紅領巾電視台、文體活動團體等等。但是這與媒體素養教育大眾化的目標相去甚遠。
首先,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基礎。在大學,以新聞和傳播專業教育為基礎,由本專業教師和學生將媒體素養教育作為一門公共課程廣泛開展;在中小學,以原有的素質教育為依託,在課外活動、夏令營、團隊活動中增添媒體素養教育內容,以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方式推廣,將媒體素養教育課程與其它音樂、舞蹈等課外藝術活動放在一起進行;利用學生媒體進行宣傳和培訓,讓青少年廣泛接觸到媒體知識。
其次,媒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對社會大眾進行媒體素養教育。比如定期組織讀者參觀編輯部,播放有關媒體內容製作的電視節目,利用公益廣告進行簡單的媒體知識普及等等。媒體還可以與大學聯手,開辦有關媒體素養教育的知識講座和討論會。
再次,充分發揮社區功能。組織一批專家學者撰寫媒體素養教材,以小冊子的形式,由公共部門,如工會,居委會發放,或者是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學習和座談。
總之,在我國開展媒體素養教育有很多方法可循,而且,我國媒體有充分的優勢和理由加入到這一活動中來,為媒體自身走過轉型期後進入下一輪發展階段培養成熟穩定的受眾做一些基礎工作。
小結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新聞界還存在一定的職業道德問題,要想凈化媒介環境,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需要新聞工作者,政府,及受眾,三方共同努力。新聞工作者要加強自身修養,加強誠信,政治,業務素質教育;國家應加強新聞立法,增強法制觀念,提升媒介的地位,為媒介提供一個良性發展空間;受眾應提升媒介素養教育,具備辨別真偽的能力。只有這樣,媒介環境才能凈化,諸多違背職業道德的報道才能消失
參考文獻:
[1]王彥堂.論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底線失守的原因及對策[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公黎艷.論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缺失[J].新聞傳播.2010(9)
[3]蔡笛.提高新聞記者素質略談[J].新聞世界.2010(3)
[4]《傳播與道德》高平平著,第3章,第80頁,湖南大學出版社。
[5] ②李良榮: 《新聞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版
③白衛東:《淺析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新聞窗》,2009年第2期
致 謝
光陰似箭,日月如棱。三年的時間,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是那麼的短暫,但是,這短短的三年是最真誠的青春,是最純真的歲月,是最美麗的大學生活……我們的自學能力在這里得提升,我感謝所有的恩師:是您賦予我們最有意義的收獲;是您帶領我們走進知識殿堂,使我們不但豐富了知識;是您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給我們美的眼睛去發現世界的美,感悟生活的美;是你教會我們珍惜友誼和時間;是您給了我們看世界的眼睛,是你們用博大的胸懷,給予我們最無私的關懷和奉獻。
在這次的畢業論文中,發揮了我在學校學到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也算是我最後一次做學校的作業了,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以及任課老師,感謝他們的教誨,讓我知道在社會上懂得怎樣去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位臵,為社會貢獻出我自己的力量。
最後深深的感謝呵護我成長的父母。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總是第一個給我鼓勵的人。回顧20多年來走過的路,每一個腳印都浸滿著他們無私的關愛和諄諄教誨,10年的在外求學之路,寄託著父母對我的殷切期望。他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無私支持,堅定了我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父母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最寬厚的愛。大恩無以言報,惟有以永無止境的奮斗,期待將來輝煌的事業讓父母為之驕傲。我亦相信自己能達到目標。
最後再一次感謝所有在畢業設計中曾經幫助過我的良師益友和同學,以及在論文中被我引用或參考的論著的作者。

㈡ 如何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信仰人生觀,將信德的種子傳播下去

道德自救21條 1、 愛我民族,愛我祖國,愛我人民;不要忘記曾經為我們戰斗過的人;不說有辱先烈的精神、名譽、情感的話,不做有辱先烈的精神、名譽、情感的事;不說有辱國格的話,不做有辱國格的事。 2、 加強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宏揚我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不崇洋媚外,不卑躬屈膝;不有意講夾著英語單詞的殖民地式語言。 3、 懲惡揚善,見義勇為;有堅定的是非觀、道德觀,不麻木不仁;愛憎分明,不曖昧、不苟且。 4、 不忘恩負義,有一顆感恩的心,知道回報社會,不為富不仁,不仗勢欺人,不殘酷剝削和壓迫,不窮奢極侈、極端享樂。 5、 不盲目追求時髦,不把病態的、怪異的是社會現象看作時尚,嚴肅對待人生,不做嬉皮士。 6、 著裝得體;語言文明,不講臟話、狠話、粗話;行為文明,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喧嘩、摟抱、接吻。 7、 尊重你的工作和職業,不心浮氣躁,不好高務遠,腳踏實地,不妄想一夜暴富。 8、 堅守感情純真,保持貞潔,拒絕婚前性行為;潔身自愛,不勾引,不委身,不搞婚外情、婚外性,一夜性,不搞同性戀。 9、 遵紀守法,不看、不聽、不唱黃色、庸俗、下流的電影、書刊、圖片、網站、歌曲;不吸毒,不賣淫,不嫖娼,不結交品德不良的朋友,遠離黑社會。 10、 自強不息,不自甘墮落,不自暴自棄;保持積極健康心理, 1 1、 尊重別人,平等的對待別人,謙虛、謙讓,不搞等級歧視;不自以為是,不做偽貴族,不做無恥精英;同情弱者,幫助弱者,不鄙視、蔑視、貶低弱者;給老、弱、病、殘、婦讓座、讓路;尊重農民、農民工。 1 2、 有社會責任心、公德心;不追求極端個性,不損人利己、自私自利,凡事尊崇社會良好共性。 1 3、 不惟利是圖、見利忘義,不制、販、賣假、冒、偽、劣產品,不掙黑心錢,不偷稅漏稅。 1 4、 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有錯就改,不找借口,不推委搪塞。 1 5、 不公權私用、以權謀私、濫用職權、以權欺人、以職欺人;不貪污受賄,不行賄,不腐化墮落。 1 6、 誠實,守信,守諾,守時,不欺騙,不誣陷,不詆毀。 1 7、 老幼有序,長晚有輩,不亂倫;孝敬、贍養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友愛;好好教育子女;為家庭分擔責任,不浪費、揮霍父母的血汗錢。 1 8、 救死扶傷,發揚人道、人性主義,不做黑心醫生; 1 9、 為人師表,授業更要傳正道,不要做流氓教師。 20、 文化藝術、娛樂工作者要有社會良心、職業良心,要有高尚的靈魂,不拜金,不要為社會製造文藝、娛樂垃圾、病毒。 2 1、 媒體要有社會正義,有職業良知,有正確、明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不追腥逐臭,不媚世迎俗,要旗幟鮮明的批評和表揚,不曖昧,不縱容。

㈢ 鄉土中國什麼是道德觀念它包括了哪些內容道德觀念是由什麼決定的

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

我們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交流並不是基於「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一種行為規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於是,鄉土社會逐漸演化成一種禮俗社會,是異於西方的法理社會。

農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因「熟悉」而成「俗」,常「習」之。這些「俗」因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約而固化,於是形成所謂的鄉土本色:一個禮俗社會。

(3)傳遞道德觀擴展閱讀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范、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

鄉下人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其二,不流動性。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並不是說鄉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說在人與空間的關繫上是不流動的,安土重遷,各自保持著孤立與隔膜。

㈣ 幼兒文學的社會化功能即向幼兒傳遞社會的道德規范嗎

不是,幼兒小孩子如果太小的話是不可能理解什麼是道德規范。

幼兒文學的教育功能,具體表現為:
一、文學與幼兒語言發展;激發藝術表達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語感;豐富詞彙、擴大句式。
二、文學與幼兒智力發展;豐富知識經
驗;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培養幼兒創造力;想像力。
三、文學與幼兒情感發展;尊重、熱愛生命;滿足心理需要。
四、文學與幼兒社會性發展;傳達社會要求;認識自己的生活;提供成長的榜樣 。

幼兒沒有孤獨感,學會坦然地面對人生,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除了啟發引導外,幼兒文學更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當孩子獨處的時候,故事書是其最好的夥伴;
當其迷惑、彷徨的時候,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許就可以給他們某種啟示;當其悲觀失望,故事中的人物情節或許可以給其勇氣和力量。心靈的力量往往是無窮的,不管
多麼艱難的時候,只要內心充滿力量就會有奇跡發生。

㈤ 關於道德與情感!~

情感不要超出道德的底線才是真情感,道德以人的情感為依託才是真道德.說白了就是一個限度的問題,辯論中無論占哪一方的觀點都要做到攻下對方的"限",保護自己的"限",那麼取勝就不難了.希望我的拙見對你有所幫助。

㈥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該如何向孩子傳遞正向的觀念呢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用正確的方式來給自己的孩子傳遞正向的觀念,要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讓小孩子學習到相關的理論。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用正確的方式來自己的小孩子做好相應的引導,因為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在這個過程當中出現了偏差的話,那麼小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朝著不好的方向走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

傳遞正確的觀念

這些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也非常的有意義,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孩子也應該用正確的態度來應對自己的家長。爸爸媽媽在給孩子傳遞了正確的觀念以後,也應該盡可能的選擇用正確的方式讓自己的小孩子來回饋自己的教育。

㈦ 大學生該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並引領社會風尚(800–1000字),拜託了

1.個人道德修養主要包括知識水平和思想水平,所以加強道德修養勢必要從這兩方面著手。知識水平方面,大學生作為一個高知群體,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其實已經代表一定的個人素質水平,但除此之外,大學生還需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磨煉自己,身體力行所謂的內外兼修
2.提高自身知識技能,需要平時多積累,多學習,首先體現在尊重自己的專業,努力學習好自己的專業課,竭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其次要多學習其他必備技能,如計算機技能、英語水平、人際交往能力,只有這樣不斷武裝自己,才能讓自己更為強大,更有底氣,更為從容面對身邊的人和事,甚至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依然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3. 另一方面,相對於上面提到的外在的知識技能,思想境界對於提高一個人的道德水平顯得更為重要。要提高思想和覺悟水平,是需要自己不斷積淀的。我們需要多閱讀,深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具體閱讀內容為哲學、心理學、宗教、歷史、科技等,培養自己具有正能量的信仰和原則,使自己逐漸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質。
4. 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情商,學會正確地待人接物、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生活中要不吝嗇於幫助他人、關心他人;還要學習各種禮儀,做到各種場合不失禮,進退有據,舉止得當,有風度;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不能不休邊幅.
5.大學生引領社會風尚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積極傳遞正能量,表現自己求真致善臻美的一面,展現觸動靈魂的美麗情愫,可以喚起自美的價值訴求和道德嚮往,生成正向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諧美共振。一、要激發別人追美的內在動力。二、營造追美的文化氛圍。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最重要的是要在公共場合里,展現出大學生的高素質和良好的個人道德及社會公德的水平,以此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

㈧ 思修作業:大學生該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並引領社會風尚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於青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去奮斗。當代大學生要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成才目標,確立為祖國為人民奮斗的志向。努力成長為對黨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才。
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建設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為當代大學生展示才華實現理想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也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是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作用及歷史發展,有助於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人類最初的道德以及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日益復雜化,多樣化,特別是隨著人類文明時代的開始,道德逐漸從風俗習慣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
到的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首先,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其次,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再次,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帶有階級屬性;最後,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的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關系的功效與能力。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道德評價是道德調節的主要方式,社會輿論傳統和人們的內心信念是道德調節所依賴以發揮的力量。如果道德反應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就能引導和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調解社會整體和個人的關系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逐步完善和諧,使人們的行為逐步從「實然」向「應然」轉化。在社會生活中,道德調節並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和其他社會調解手段密切配合共同發揮調解效用。
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思想品質,關系良好社會風尚的進行,關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思上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大學生要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自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把有亮的思想到的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優良的行為品質,立身處世的根本准則。
個體在思想道德意識,道德行為方面,自覺的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所進行的自我審度,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動,被稱為道德修養。
高度的自覺性是道德修養的一個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徵。大學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來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首先,應有進行道德修養的強烈動機,這樣才能滿腔熱情的自覺自願得去學習,去思考去體驗,從而提升道德修養的境界;其次,應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啟發,自我激勵,堅韌不拔,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進行道德修養;最後,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發揚成績,克服不定。
道德修養並不是脫離實際的閉門思過,而是與社會實踐相聯系的個體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華,與社會實踐相聯系,與道德主體具體的道德行為相聯系,與道德主體的全部道德實踐過程相聯系,不參加社會實踐,就不可能培養出優良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在堅持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相聯系的前提下,還應借鑒歷史上思想家們所提出的各種積極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當代人道德修養的實踐經驗,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道德修養。
其一;學思並重的方法即通過虛心學習,善於思考,辨別善惡,學善戒惡,以涵養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制的方法,即通過反省檢驗以發現和找出自我思想與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壞的念頭並加以及時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獨自律的方法,即在無人知曉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為無人監督而恣意妄為;其四,積善成德的方法,即通過積累「善行」,或:美德「,使之鞏固化,以逐漸凝結成優良的品德;其五,知行統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認識與躬行道德實踐統一起來,以促進道德要求以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修養,並長期堅持下去,就能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從而達到較高的道德境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中華民族在長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優良道德傳統。這些優良道德傳統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道德的豐富源泉。
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在學好科學知識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成為祖國合格的接班人。

㈨ 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誤區一: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德育教育。
    在當前中考、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學校不得不追求升學率,追求上線人數,在這樣的環境下,德育教育被擺在了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雖然領導和老師都知道德育的重要,但考慮到一是沒有時間,二是考試不考。既然考試不考,費這么多神干什麼,這不是捨本逐末嗎?所以在他們看來,學生只要學習優秀,品行差點不要緊。於是,忽略了對學生起碼的愛心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等。於是,我們看到了用濃硫酸潑狗熊清華學子,我們看到了用尖刀刺瞎貓眼的女研究生,於是我們看到了中學生將同窗室友殘忍的殺害……
    這些慘痛的教訓更加凸顯了德育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作為擔當著「培養學生做什麼樣的人」這一崇高使命的學校教育來說,對青少年一代傳遞道德觀念、態度和價值觀,比單純提高學生成績,傳授學生知識能力更為重要。
    誤區二:德育脫離生活,重言傳輕身教。
    盧梭說:「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會聽到許多空洞的說教,缺乏生活的體驗,和學生的實際離得那麼遠,學生怎能接受到靈魂的教育?我們教育學生要自強不息,不畏挫折。什麼是自強,什麼是奮斗?看看我們學生的父母就知道,他們雙雙下崗,自主創業,白手起家,起早貪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向挫折彎腰。這就是自強不息的最好證明。這就是我們教育最鮮活的事例。德育絕不可能脫離生活而孤立存在。
    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優秀的北大學子是優秀的大師熏陶出來的。」是啊,大凡優秀的老師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堅定的意志,偉岸的靈魂。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的一絲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夠讓學生讀出人格的魅力,讓他們的靈魂受到洗滌。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和諧的人,作為老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著眼於構建學生高尚的人格體系。不僅要求學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範。讓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境界,讓人格的光輝自然昭示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顰一蹙之間,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
    古人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教師教學生首先是「傳道」,教他們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業、解惑」,教他們掌握知識。教師既要為「經師」,又要為「人師」,既要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這既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也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科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學生可受用一輩子。教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習生傾注真心真愛,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則,教學生「學做真人 」。教師要「以身作則」,善於抓住機會,及時教育學生;其次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教育他們,培養他們。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在努力將學生知識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寬的同時,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師者的風范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㈩ 試分析道德標准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及其表現

影視劇具有形象直觀、傳播廣泛、為人們喜聞樂見等特點,在人們總體文化水平還不是很高的中國,它還具有不受閱讀能力限制的優勢,因而擁有比印刷文字更為龐大的受眾群體。即使在娛樂消遣方式日趨多樣化的今天,影視作品憑借其敘述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以及強烈的視聽效果等藝術手法,仍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首選。

以青少年為主力消費群的電影和觀眾面涵蓋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識結構、不同社會階層的電視劇便在弘揚傳統美德、傳播優秀文化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事實上,影視作品在倡導新風、針砭陋習。、頌揚先進、抨擊落後方面始終表現出卓越的功能並且發揮著積極作用。

例如《英雄兒女》、《李雙雙》、《今天我休息》、《雷鋒》、《年輕的一代》、《焦裕祿》、《孔繁森》等優秀影視劇感動和影響了無數觀眾。

(10)傳遞道德觀擴展閱讀:

影視作品要在道德建設中發揮有效作用,必須著重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要准確把握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要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集體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積淀的優秀美德與民族精神貫穿於創作之中,融化在細節之中。

2、要努力提高作品的綜合質量。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應當有機統一,缺一不可。質量是作品的生命,沒有質量的作品很難贏得觀眾的認同,也就談不上發揮作用。要提高質量,就需要創作者勤於深入生活、精於提煉生活、善於表現生活。

3、創作者應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創作者通過營造氛圍、編織情節、塑造人物來傳遞其道德觀念,表達其價值取向。要教育人民,必須自己先受教育,要給人民以營養,必須自己先吸收營養。

熱點內容
2014年節能減排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01 09:24:23 瀏覽:103
法學前言 發布:2025-01-01 09:23:39 瀏覽:106
老娘舅的律師 發布:2025-01-01 08:38:36 瀏覽:781
報偽案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01 08:35:27 瀏覽:299
中國法律法規大全2017 發布:2025-01-01 08:35:03 瀏覽:917
民事訴訟法仲裁被駁回可起訴 發布:2025-01-01 08:19:33 瀏覽:644
刑事訴訟法全文現場勘查 發布:2025-01-01 08:15:13 瀏覽:240
勞動法年假的規定2015 發布:2025-01-01 08:05:56 瀏覽:428
大型公司人事要懂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01 08:05:54 瀏覽:634
職業道德的個人總結 發布:2025-01-01 07:24:55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