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統計法立法目的

統計法立法目的

發布時間: 2022-05-22 11:56:25

Ⅰ 統計法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第一條釋義

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特製定本法。

〔釋義〕本條是關於統計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對《統計法》進行了修改。在這個修改決定中,本條關於立法目的的內容未作修改。

立法目的,也稱為立法宗旨,是指制定一部法律時所要達到的任務目標,也就是說制定一部法律要解決哪些問題。立法目的與法律的條文之間是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系,它制約著具體的法律規范的內容。一部法律中的每一具體條文都必須圍繞該法律的立法目的,為實現立法目的,每項規定均不得與立法目的相抵觸。由於立法目的統領著一部法律全部法律規范的價值取向,因此立法目的一般都做為一部法律的第一條的規定,以開宗明義,總攬全局。

統計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搜集、整理人們所要認識對象的各種信息的一項調查研究活動,無論是在微觀的還是宏觀的經濟活動、科學研究或者其他社會活動中,統計都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我國憲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各項決策,需要大量准確、及時的經濟和社會信息作為基礎和依據,這就需要通過統計工作取得能夠全面反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規模、結構、速度、比例、效益、趨勢的資料。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國家如果沒有準確的統計資料,就不會有正確的宏觀決策。國家制定《統計法》,並根據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及時修改《統計法》,就是要規范統計調查者和被調查者在統計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統計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保證統計工作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高效有序地運行,保證統計工作為國家的宏觀決策提供准確、及時的基礎信息和資料。為此,本條規定了《統計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

要保證統計任務的完成,必須實現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由於其具有國家的強制力量的保障,因而成為現代國家最有效的社會管理手段。法律通過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來規范他們的行為,規定合法與非法的界限,對於任何一個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行為人都要承擔與其違法行為相適應的法律責任。法律正是通過其規范作用建立起符合社會經濟規律的法律秩序,保證整個社會可以有序的運行。為了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必須規范統計工作的組織和管理。為此,《統計法》對統計管理體制、統計機構的設置、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領導人的責任、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職權和職責等作出具體的規定。

二、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

統計資料的准確性,是統計工作的生命。如果統計資料失實,就很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給經濟建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是在我國歷史上有過極為深刻的教訓的。信息貴在及時,統計資料的及時性,就是要加快信息的傳遞速度,強化對國民經濟運行態勢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力求將信息提供在決策之前,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結構逐漸復雜化,利益主體呈現多元狀態,現在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個人利益、團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突出,這些矛盾在統計中往往表現為某些個人或者利益集團為了個人利益或者局部利益的需要,干擾統計工作,篡改統計數據,或者拖延統計資料的上報。為了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統計法》規定了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規定了統計調查計劃和統計制度,包括統計調查項目的制定和審批、統計調查方法體系;規定了統計資料的管理和公布制度;規定了各級領導不得修改、篡改統計資料和編造虛假統計數據;規定了違反統計法律規定所應承擔的責任等;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三、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能否准確地、及時地掌握大量的信息是能否管理好經濟和社會事務的關鍵。統計作為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工具,是國家取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信息資料的主要手段。它不僅為決策提供事實依據和咨詢意見,服務於決策之前,而且在決策之後,通過掌握反饋的信息,對決策的執行效果進行監督,修正錯誤或者作出新的決策。因此,《統計法》明確規定了統計的基本任務,目的是要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發展。

法律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為其經濟基礎服務,發揮保障和促進其經濟基礎發展的作用。《統計法》作為一部經濟行政法,是通過「有效地、科學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最終目的是「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發展」。

總之,《統計法》對統計活動的各個方面通過立法加以規范,是為了實現《統計法》的立法目的。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內容

第一條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
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
第三條
國家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
第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為統計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五條
國家加強統計科學研究,健全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不斷改進統計調查方法,提高統計的科學性。
國家有計劃地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推進統計信息搜集、處理、傳輸、共享、存儲技術和統計資料庫體系的現代化。
第六條
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不受侵犯。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單位的負責人,不得自行修改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搜集、整理的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及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
第七條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
第八條
統計工作應當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檢舉統計中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對檢舉有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九條
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虛假統計資料騙取榮譽稱號、物質利益或者職務晉升。 第一條
統計調查項目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
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全國性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業性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地方性統計調查項目。
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應當明確分工,互相銜接,不得重復。
第二條
國家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家統計局制定,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報國務院備案;重大的國家統計調查項目報國務院審批。
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統計調查對象屬於本部門管轄系統的,報國家統計局備案;統計調查對象超出本部門管轄系統的,報國家統計局審批。
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分別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制定或者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報國家統計局審批;由省級以下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制定或者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報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審批;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報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審批。
第三條
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機關應當對調查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並公布;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作出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
第四條
制定統計調查項目,應當同時制定該項目的統計調查制度,並依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一並報經審批或者備案。
統計調查制度應當對調查目的、調查內容、調查方法、調查對象、調查組織方式、調查表式、統計資料的報送和公布等作出規定。
統計調查應當按照統計調查制度組織實施。變更統計調查制度的內容,應當報經原審批機關批准或者原備案機關備案。
第五條
統計調查表應當標明表號、制定機關、批准或者備案文號、有效期限等標志。
對未標明前款規定的標志或者超過有效期限的統計調查表,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填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當依法責令停止有關統計調查活動。
第六條
搜集、整理統計資料,應當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綜合運用全面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並充分利用行政記錄等資料。
重大國情國力普查由國務院統一領導,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共同實施。
第七條
國家制定統一的統計標准,保障統計調查採用的指標涵義、計算方法、分類目錄、調查表式和統計編碼等的標准化。
國家統計標准由國家統計局制定,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制定補充性的部門統計標准,報國家統計局審批。部門統計標准不得與國家統計標准相抵觸。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可以在統計調查對象中推廣使用計算機網路報送統計資料。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統計工作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重大國情國力普查所需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到位。 第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統計資料的保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統計信息共享機制。
第二條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等統計調查對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建立健全統計資料的審核、簽署、交接、歸檔等管理制度。
統計資料的審核、簽署人員應當對其審核、簽署的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提供統計所需的行政記錄資料和國民經濟核算所需的財務資料、財政資料及其他資料,並按照統計調查制度的規定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報送其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取得的有關資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有關統計資料。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公布統計資料。
國家統計數據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資料,由本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布。
第六條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用於統計以外的目的。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資料,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當及時公開,供社會公眾查詢。 計5條
第二十七條國務院設立國家統計局,依法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國的統計工作。
國家統計局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的派出調查機構,承擔國家統計局布置的統計調查等任務。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獨立的統計機構,鄉、鎮人民政府設置統計工作崗位,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統計人員,依法管理、開展統計工作,實施統計調查。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統計人員,並指定統計負責人,依法組織、管理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統計工作,實施統計調查,在統計業務上受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指導。
第二十九條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如實搜集、報送統計資料,不得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不得有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
統計人員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對其負責搜集、審核、錄入的統計資料與統計調查對象報送的統計資料的一致性負責。
第三十條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要求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資料並改正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
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頒發的工作證件;未出示的,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調查。
第三十一條國家實行統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試、評聘制度,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保障統計隊伍的穩定性。
統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統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 計5條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監察機關對下級人民政府、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執行本法的情況,實施監督。
第三十三條國家統計局組織管理全國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查處重大統計違法行為。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依法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但是,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機構組織實施的統計調查活動中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由組織實施該項統計調查的調查機構負責查處。
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關部門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協助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移送有關統計違法案件材料。
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在調查統計違法行為或者核查統計數據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向檢查對象查詢有關事項;
(二)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三)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
(四)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核對;
(五)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登記保存檢查對象的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六)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未出示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檢查。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相關證明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計11條
第三十七條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通報:
(一)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統計數據的;
(二)要求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或者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
(三)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的;
(四)對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的。
第三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在組織實施統計調查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上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通報;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經批准擅自組織實施統計調查的;
(二)未經批准擅自變更統計調查制度的內容的;
(三)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
(四)要求統計調查對象或者其他機構、人員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的;
(五)未按照統計調查制度的規定報送有關資料的。
統計人員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法公布統計資料的;
(二)泄露統計調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個人信息或者提供、泄露在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的;
(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造成統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統計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條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作為統計調查對象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予以通報;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一)拒絕提供統計資料或者經催報後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的;
(二)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的;
(三)拒絕答復或者不如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的;
(四)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統計檢查的;
(五)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或者拒絕提供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的。
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個體工商戶有本條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作為統計調查對象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遲報統計資料,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個體工商戶遲報統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查處統計違法行為時,認為對有關國家工作人員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提出給予處分的建議;該國家工作人員的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及時作出決定,並將結果書面通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第四十四條作為統計調查對象的個人在重大國情國力普查活動中拒絕、阻礙統計調查,或者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普查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批評教育。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利用虛假統計資料騙取榮譽稱號、物質利益或者職務晉升的,除對其編造虛假統計資料或者要求他人編造虛假統計資料的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外,由作出有關決定的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監察機關取消其榮譽稱號,追繳獲得的物質利益,撤銷晉升的職務。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中,對國家統計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派出的調查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向國家統計局申請行政復議;對國家統計局派出的其他調查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向國家統計局在該派出機構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派出的調查機構申請行政復議。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計3條
第四十八條本法所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指國家統計局及其派出的調查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第四十九條民間統計調查活動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組織、個人需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統計調查活動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請審批。
利用統計調查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進行欺詐活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本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Ⅲ 如何在統計監督檢查工作中宣傳貫徹新《統計法》

新修訂的《統計法》增加了監督檢查一章,為預防和懲處各類統計違法行為,特別是為打擊在統計上弄虛作假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必須指出,新《統計法》對統計部門如何指導統計調查對象做好統計工作,保障統計數據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統計部門在開展統計監督檢查工作中要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確定檢查的重點內容,在監督檢查中開展普法工作,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一,統計部門要引導統計調查對象認真學習統計制度 統計制度是各地方統計部門根據《統計法》有關規定製定的,在統計調查階段所應遵守的技術性規范。統計制度的制定是根據行業的劃分結合法律和地方法規制定的,所以它具有地方性和設立地域內的普遍適用性。統計部門每年都要結合工作需要制定不同行業的統計報表制度,這就要求統計部門、統計調查對象只有在深刻理解《統計法》的立法內涵和精神的基礎上,認真學習統計制度,才能從深層次理解統計制度的要求。統計部門要在監督檢查中貫徹新《統計法》,應有針對性地採用統計督導檢查與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面向統計調查對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要求告知統計調查對象,指導統計調查對象如何做好統計業務工作,讓廣大統計調查對象樹立遵守統計制度是貫徹《統計法》的具體要求,從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第二,統計部門要提高調查對象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 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統計部門承擔著引導統計調查對象認真學習統計法律和業務知識的責任。必須指出,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溫故才可知新。要想做好統計工作,首先要樹立學習的態度。在統計檢查中統計部門經常發現,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單位的領導法律意識不足,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從而造成統計人員對統計工作敷衍了事,甚至造成數據質量問題。因此,統計部門首先要轉變自身的工作理念,向服務型部門轉變,通過主動與調查對象積極交流,及時發現統計調查對象的問題並為其提供指導。我們說:行政處罰是手段不是目的,這更說明統計部門為貫徹新《統計法》,維護數據質量需要承擔的任務。所以統計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將理論化法條具象化為通俗易懂的案例向調查對象進行講解,從而突出法律法規宣傳的重點。同時,要收集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個案,新特點,匯總分析後及時完善統計制度,使統計制度和工作方案更具有普遍性、針對性和指導性,提高調查對象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保障法制宣傳效果。
第三,統計部門通過監督檢查保障《統計法》的貫徹落實 《統計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統計部門在工作中要根據各個區域經濟的特點,分步驟、分層次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統計部門應當通過各種年定報工作會講解新法,讓單位統計人員知曉《統計法》的重點內容和對統計工作的基本要求,隨後針對有疑問的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行業的特點,在統計報表報送期內做好事前督導工作,指導統計調查對象正確填報統計報表。上報期屆滿後,統計部門應以業務指導為目的,進行事後督導,為統計調查對象提供服務。同時抽取轄區內的規模以上單位對其統計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力爭報送數據的准確性。通過事前、事後督導和日常執法等多種形式,在統計監督檢查中指導業務工作,宣傳新《統計法》,讓統計調查對象強化法律意識,理解法律精神,進而更加重視統計工作,理解統計工作的內涵和意義,促使統計調查對象做好統計工作,最終達到提高統計公信力的目的。
「監督檢查」是新《統計法》的重點章節,同時也是統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統計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要引導統計調查對象認真學習統計制度,提高調查對象對統計工作的認識,保障新《統計法》的有效落實。

Ⅳ 統計法與憲法有什麼關系

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
1、聯系:
(1)都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3)都主要取決於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2、區別:
(1)規定的內容不同。
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如國家的性質、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的等等。而普通法律知識對刑事、民事、經濟、行政等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
(2)法律地位和效力不同。
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所謂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強制性和約束力)。表現在:
①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人們通常把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稱為「母法」與「子法」的關系。
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憲法》第5條第3款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憲法》第5條第4款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其目的是保障憲法的權威性和穩定性,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
憲法制定時往往要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如制憲委員會、制憲議會或憲法起草委員會等。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才有權提出並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通過。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則以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總之,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憲法比普通法律更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Ⅳ 統計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統計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保障統計工作統一性原則、統計機構依法履行職責原則、統計調查對象依法履行義務原則、維護統計調查對象合法權益原則和保障統計信息社會共享原則等方面的內容。

一、保障統計工作統一性原則

1、在統計體制方面,國家應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管理體制。

2、統計制度和統計標准應當是統一的。

3、統計資料應當依法統一管理和公布。

二、 保障統計工作的獨立性原則

1、統計機構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獨立單設。

3、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范圍內,政府綜合統計機構獨立支配、使用和管理人財、物。

三、 統計機構依法履行職責原則

1、統計機構的職責是法定的。

2、統計機構應當依法履行其職權,既不能放棄職權,更不能放棄職權、濫用職權。

3、減輕統計調查對象的負擔是統計機構、統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把握的一項基本原則。

四、保障統計信息社會共享原則

1、明確了建立統計信息共享機制的主體。

2、 建立了定期公布統計資料的制度。

3、 明確了統計資料公布的許可權。

4、明確了統計資料公開的方式。

5、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積極做好統計信息咨詢服務工作。

五、統計資料保密原則

1、 依法保守國家秘密。

2、商業秘密受法律保護。

3、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4、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

(5)統計法立法目的擴展閱讀

1、要具有普遍性。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1)統計法的基本原則必須貫穿於全部統計法律規范之中,也就是貫穿於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統計法規、統計規章及其它統計規范性文件之中。任何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統計法規、統計規章和統計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執行,都必須體現和遵循這些原則。

(2)統計法的基本原則應貫穿於整個統計活動中,對統計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要具有基礎性。作為統計法的基本原則,首先應當是指導整個統計法制工作的原則。任何統計法制工作的進行,都應以統計法的基本原則為基礎。

3、要具有概括性。它是指統計法的基本原則,概括了一系列統計法原則的一般本質。反映了統計規范的共同立法精神和宗旨。

4、要具有特殊性。作為統計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按照其調整的統計法律關系的特殊性,使統計法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法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同時,符合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反映統計法的特點。

5、作為是最基本的原則,不應過多和過於分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統計法基本原則

Ⅵ 統計執法檢查的作用

1、統計執法檢查,是保證統計法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
統計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統計法》及~系列配套的統計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為人們進行統計活動提供了具體而明確的規范和尺度,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法律制定出來了,就要加以落實。漠視法律的權威,以種種借口不執行法律規定的現象還大量存在。為此,必須依靠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工作,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督促各級政府及其統計機構、統計調查者和統計調查對象認真貫徹落實統計法的各項規定,保證統計法的立法宗旨得以實現。
2、統計執法檢查,是增強人們法制觀念的有效措施。 統計執法檢查既是糾正和查處統計違法行為的過程,也是宣傳普及統計法律知識的過程。《統計法>頒布實施後,國家統計局、監察部、國務院法制局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了幾次統計執法大檢查,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基本上每年也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執法檢查。這些執法檢查都以學習宣傳統計法、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為起始階段,這不僅為統計執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基礎,更主要的是廣泛深入地宣傳了統計法規,增強了人們的統計法律意識。同時通過對統計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曝光工作,不僅會使違法者受到懲戒和觸動,而且能使社會公眾從反面受到更深刻的教育,使統計法制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3、統計執法檢查,是保障統計工作科學有效進行的有力武器。 為了保障統計工作科學有效的進行,統計法對統計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規定,特別是對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職責和職權作了明確的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法律規定並未得到切實的貫徹。如有的地方和單位不按照統計法的要求設置統計機構、配備統計人員,嚴重影響了統計工作的開展;有些領導幹部為謀取小團體甚至個人的經濟利益,撈取政治資本,干擾統計數據的上報,授意甚至強令統計人員在統計上弄虛作假;有的還對堅持原則的統計人員刁難、排擠甚至進行人身打擊。諸如此類的統計違法行為,如不及時查處、糾正,統計工作的科學性就難以保證。因此,只有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為,才能維護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正當合法權利,保證統計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4、加強統計執法檢查,才能樹立統計法的權威。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具有強制性和不可違反的性質。統計法也不例外,不論任何人違反了,都要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違反統計法的行為得不到追究,違法者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統計法就將成為「一紙空文」。只有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為,才能增強人們遵守統計法的自覺性,樹立統計法的權威。執法實踐證明,哪些地方統計執法檢查搞得好,統計法的權威就大,人們對統計法的信任程度就高。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目的,在其第一條條文里說的很清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制定本法。

Ⅷ 統計學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首先,制定《統計法》,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發展。這是《統計法》的政治目的。我們每一名統計工作參與者,都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維護統《計法的》尊嚴,按照《統計法》的要求,努力做好統計工作。

其次,制定《統計法》,為了發揮統計的重要作用。統計的作用是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統計法》的政治目的,是通過發揮統計的作用來實現的。在這里,新舊《統計法》的區別在於統計功能的變化,即由「指導經濟社會發展」變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這一變化,體現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需要。由「指導」變為「服務」,是地位的變化,要求統計人員、統計機構主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統計資料的需求。

第三,制定《統計法》,是為了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有了這「四性」,統計的作用才能發揮出來。原《統計法》的准確性、及時性,變為新《統計法》的「四性」,意思更加完整,邏輯更加清晰。統計資料首先是真實的,真實的統計資料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否則,適得其反。憑空捏造,無中生有的統計資料百害而無一利。在真實的基礎上,才可以談准確。要做到准確,就要嚴格按照統計法的要求,認真執行統計制度和統計標准,恪守統計的職業道德。有了真實和准確還不夠,統計資料還需要完整。完整,就一個單位來說,要按照統計制度的要求和調查表的設計,提供應報送的所有統計資料;就一個地區來說,要按照統計制度要求確定調查范圍,調查對象是完整的,不能遺漏。及時性是對報送統計資料的時間要求。真實、准確、完整的統計資料,只有滿足了及時性,才能很好地發揮它的作用。

第四,制定《統計法》,是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這是制定《統計法》最直接的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要保障統計資料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必須科學地、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統計法》規范了統計工作參與者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

Ⅸ 為什麼要單獨制定GFS來統計政府的經濟行為呢

1.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統計法律規范,始見於(周朝)。
2. 西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寧市統計工作管理辦法》屬於(政府規章)
3. 有權制定地方性統計法規的是(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於什麼時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983年12月8日)。
5. 2009年6月27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於什麼時間施行(2010年1月1日)。
6. 下列什麼機構有權制定統計行政規章(省級人民政府)。
7.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統計法律,是(《中華民國統計法》)。
8. 保障統計工作的統一性,最關鍵的是要實行集中統一的(統計管理體制)。
9. 國務院頒布的《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屬於(統計行政法規) 。
10. 我國政府統計的第一項法定任務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
11. 我國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的統計管理體制。
12. 政府統計的整體功能是(信息、咨詢、監督)。
13. 制定《統計法》的目的是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
14.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獨立的)統計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統計工作。
15. 我國統計法調整的范圍主要是(政府統計活動)。
16. 政府統計調查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部門統計調查)和地方統計調查三類。
17. 政府統計調查具有(強制性)。
18. 在國家統計調查項目中,屬於重大的統計調查項目,由誰審批?(國務院)
19. 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其調查對象超出本部門管轄系統,由誰審批?(國家統計局 )
20. 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制定或者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由誰審批?(國家統計局)
21. 經國務院批準的周期性的普查項目,其中每隔5年進行一次的是(經濟普查)。
22. 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機構應當對調查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進行審查,符合法定條件的,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並公布。
23. 搜集、整理統計資料,應當以什麼方式為基礎?(周期性普查)
24. 廣義的統計標準是指對指標涵義、計算方法、(分類目錄)、調查表式、統計編碼的統一規范
25. 省級以下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制定或者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由誰審批?(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26.國家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家統計局制定,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報備案的單位為(國務院)。
27.重大國情國力普查的統一領導機構是(國務院)。
28 《統計法》規定,國家統計標准(由國家統計局,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29 普查是指為了詳細地了解某一方面的情況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
30 搜集、整理統計資料的基礎和主體分別為(周期性普查,經常性抽樣調查)
31 制定統計調查項目

Ⅹ 統計法目的是為了什麼

統計法目的: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10)統計法立法目的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在調查統計違法行為或者核查統計數據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向檢查對象查詢有關事項;

(二)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三)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

(四)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核對;

(五)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登記保存檢查對象的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六)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未出示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檢查。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失控 發布:2025-01-04 11:22:04 瀏覽:989
最新日本民法 發布:2025-01-04 11:04:57 瀏覽:942
手抄道德經 發布:2025-01-04 11:00:43 瀏覽:883
親婚姻法 發布:2025-01-04 10:56:25 瀏覽:403
法律援助微信在線 發布:2025-01-04 10:30:56 瀏覽:625
美國刑法詐騙 發布:2025-01-04 10:21:48 瀏覽:287
廣州司法局電話 發布:2025-01-04 09:59:37 瀏覽:209
法的淵源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04 09:41:26 瀏覽:163
民事訴訟法不支持監督 發布:2025-01-04 08:46:34 瀏覽:971
什麼方法治痣瘡效果好 發布:2025-01-04 08:26:23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