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道德
Ⅰ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養性和實現發展的核心理念,這些理念不僅在思想方面引領著人們正確的實現為人處世之道,同時在實踐中也體現了道德的重要性。仁愛、禮義、忠恕、明智和誠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內容。
仁愛。仁愛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種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等思想。仁愛是一種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圍繞著這種道德修養而展開的,一個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應該以愛人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和道德,才能夠實現道德的標准,才能夠為實現最高境界的仁愛奠定基礎。「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養,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認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決於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斷的積累和道德的培養,小人和君子的區別就在於其道德思想的培養,同時,仁愛雖然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准則,但卻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就會達到仁愛的境界。孔子還認為,仁愛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禮義。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愛是其核心的價值理念,而禮則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則,是具體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把仁愛的思想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的行為規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標是通過禮規范人的行為,使社會的道德、社會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則對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規范作用,使禮成為每一個人應該自覺遵守的准則,達到人對自己有禮、人對人有禮、人對自然界有禮的境界。孔子主張以「禮」為社會道德規范,包括政治等級制度、倫理道德規范、一切交往禮儀等,要求人們專心地去遵循「禮」所規定的諸多封建等級秩序,以賓士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禮的特徵,主要體現在禮的行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禮所包容的東西。首先,應該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嚴於律己。社會上生活的人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秉性和特徵,倘若不用一種統一的道德加以規范,就沒有秩序可言,所以,禮是個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東西;其次,要以禮待人,在社會交際的過程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以禮相待,利用禮去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其協調發展,才能夠達到社會的和諧發展。 忠恕。忠恕原則是孔子思想中的具體的實施方法,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說忠恕是仁愛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為思想的核心,對於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於國家、忠於事業、忠於朋友等,要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也就是說,做事要體現忠誠原則。孔子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於與人溝通,而且要本著「與人忠」的原則。「忠」就是下級要按照上級的指示進行事宜的處理,特別是在臣子對君主的侍奉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師生的相處中,也要體現忠誠的思想,學生要以忠的態度嚴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是能夠及時的進行改正的話,也是秉承了忠誠原則的,如果犯了錯誤還沒有改過的想法,就沒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則也不是指完全的服從,不是絕對的服從主義,主要是介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和為人處世的方法,是一種積極和主動的道德原則。忠恕就是要寬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實現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描述。首先,明智對於個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明就是指一個人能夠正確的反思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內在品質的高度。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想實現自我修養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和達觀的胸懷,他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義。」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夠達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種道德品質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謂知者不惑,也可以說是智者不惑,擁有智慧的人不僅體現在對知識的認識,還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理論和實踐是一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別社會現象,所以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內容。知主要是一種認識世界和描繪世界的一種過程,人實現了對知識的了解,就開啟了放眼世界的大門,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則在於知賢而善用賢,以實現「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濟世目的。在孔子看來,要深刻地認識仁義,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內心信念,就要在行為上堅守仁義,不違仁義。
誠信。儒家思想中的誠信主要是指做人應該從自身出發,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實現。「誠」的含義等同於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樣,其核心的思想內涵主要是指精確的、自我實現的預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於人,不欺人、守諾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實踐一個人的諾言。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荀子也認為:「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論語》則認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些思想都體現了實現誠信的途徑和意義。誠信的思想貫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個過程。「信」在《論語》中出現了四十幾次之多,可見,孔子對於誠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這種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則孝,出則梯,謹則信,泛愛眾,而親仁」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際信任關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實現理想人格的先決條件。
Ⅱ 孔子在道德和政治方面的主張是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禮治」、「人治」。
一、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一書中講到「仁」有104處,君子107處。人與仁的概念,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說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是最大的仁。
二、德治:主張用「德治愛民」的思想治理國家。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環繞北極星那樣,心悅誠服地接受統治。
三、禮治: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孔子認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孔子說「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而要耕地一樣。
四、人治:在「禮治」下,各級貴族都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個人的作用比較突出;而要實行「德治」,又必須以有德者能居高位為前提,否則便不能發揮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別強調統治者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後人把這種主張叫做「人治」或「賢人政治」。
(2)孔子提出道德擴展閱讀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Ⅲ 孔子提倡的最高品德標準是什麼
德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種最高的品德標准。《中庸》稱:「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達德,就是最高的道德,道德的總綱。《論語》中記錄孔子通講智、仁、勇三字有兩次:
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二十九章)(孔子說:智者不迷惑,仁者不憂愁,勇敢者不畏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第二十八章)(孔子說:「君子三項品德,我還做不到,仁者不憂愁,智者不迷惑,勇敢者不畏懼。」子貢說:「這是老師說他自己啊。」)兩處對智、仁、勇的解釋,次序有些不同,內容是相同的。孔子自謙說還沒有達到這樣高的品格,他的學生則認為智、仁、勇正是孔子自己的寫照。
Ⅳ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了以什麼為核心的道德價值體系
作為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道德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以「仁」為核心的價值體系,用一套「禮」(在孔子眼裡則是制度性質的)來維系社會的穩定。孔子德治仁政思想中的愛人、惠民、民信和做君子的思想理念等具有普世價值。
Ⅳ 孔子提出了哪些道德規范
孔子生前抄的言論由門徒記錄整襲理,後編成《論語》一書。孔子的思想以仁學為主,他所講的仁,可以說是一種政治思想、一種道德標准,或是培養人的最終宗旨。孔子首次把仁作為一種哲學范疇提出來。在他看來,仁就是仁愛之心,仁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仁為核心,他還提出了孝、悌、忠、恕、寬、信、惠、敏、恭、直、溫、良、儉、讓等道德規范。
孔廟杏壇
Ⅵ 孔子的道德修養要求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有何指導意義
孔子道德思想以「仁」為核心,以「仁人君子」為最高理想人格。為了實現「仁」,造就「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孔子不顧成敗,不計得失,矢志不渝地奮鬥了一生。結合個人道德實踐經驗,孔子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道德修養理論,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實踐方式,而且在今天對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對於「四有」新人的培養,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孔子道德修養論的特點
道德修養作為理想人格的實現方式,在孔子的各種實踐活動中處於首要位置。「修己」是第一位的,以此為本,在道德上首先完善自我,然後推而廣之,擴展為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說,孔子的全部道德倫理觀都是以道德修養為根本立足點,圍繞它來展開的。那如何進行道德修養呢?為此,孔子提出了「為仁由己」的道德修養方法。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2〕一個人能否成為有仁德的人,不是取決於他人, 而是完全取決於自己,關鍵就在於個人能否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只要個人努力追求,堅持不懈,就能達到理想目標,獲得最高價值——仁。孔子把「為仁由己」作為道德修養的基本前提和立足點,這就充分肯定了道德修養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地位,並為個人提供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內在支持力量,從而使其道德修養論得以奠立在現實的穩固的基礎之上。具體說,孔子「為仁由己」的道德修養論特點表現如下:
(一)通過確立道德認識的基礎地位,突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二)通過揭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能動作用,強調了道德修養的主動性、能動性
二、孔子道德修養論的借鑒意義
孔子的道德修養論是其倫理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值得我們大力發掘、弘揚。回顧我國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反思改革開放以來道德建設的經驗教訓,更感孔子道德修養論現實意義之重大,它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道德修養必須立足於內在心理機制和外在現實條件,把情感與理智、理論與現實真正統一起來
「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25〕道德活動是人的自由意志、主體能動性充分展現的過程,而道德修養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這一過程,它把社會道德要求轉化為個人內心信念,並將這種內心信念轉化為實際的道德行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時也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人性向善。這一顯示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的道德修養過程,當然離不開現實的具體的社會條件,與教育方式、道德要求正確與否,現實人的接受能力等各種因素密切相關,同時更要依賴於使道德修養得以啟動,持久的內在心理機制,注重知、情、意各種力量的有機協調。忽視任何一點,都會影響道德修養的順利進行,妨礙理想人格的完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孔子對道德的論述
《論語十二章》中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主i要有這樣一些,「人不知而不慍」;曾子曰「吾shu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慍,一日三省吾,是較高的道德修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說的其實是道德底線,咱們應當做到。
孔子關於道德的名言:
1、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2、過,則匆憚改。
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6、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7、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8、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5、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8、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Ⅷ 孔子在道德修養方面對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或希望(至少三點)
1. 自省
[1].孔子教導弟子說,能否堅持這樣做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主要標志:「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衛靈公》),又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 公冶長》).「內自訟」即內心自責,自我反省.孟子進一步發揚孔子的「求諸已」思想,提出:「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孟子· 離婁上》)[2].意思是說,我愛別人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回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
2. 克己
(即「禮」的規定).作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無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即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孔子一貫主張以禮馭情,以禮約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評感情用事,不能剋制沖動的鹵莽行為.他對學生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 顏淵》)指出不能剋制一時沖動往往會干出傷害自己和親人的蠢事,這是很不明智的.他還說:「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論語· 陽貨》)意思是說,只好武勇,不愛學習就不能以禮馭情,容易感情用事,難免闖禍.在自我修養的六個環節中,孔子對「克己」看得比較重,認為只要每個人都能夠按禮的要求來克制、約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為君子,全社會也就可以弘揚仁道,實現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3. 忠恕
(《論語· 衛靈公》).這是孔子在回答子貢的一個提問時說的.子貢的問題是:「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句話?)孔子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有相似的含義,但是後一句話較為消極些,而前一句顯得主動、積極.
4. 慎獨
[1].它最早出現於《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對於「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謹言慎行,追求道德規范」[4].換句話說,慎獨就是在個人獨處,沒有別人看見的場合也要嚴格要求自己,警惕內心深處尚處於萌芽狀態、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錯誤意識、不正當的私慾或不正常的情緒,並自覺地用禮(社會道德規范)加以約束,使之回復到正常狀態,作到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可見,這是一種比「克己」的自覺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養方式.
5. 中庸
(即「度」),既不過也無不及;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這種「度」的掌握尤為困難和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傷害他人感情或挫傷下級的積極性.中庸之道的修養實在是維系人際關系和諧的一門重要學問,也是作為領導幹部的一項基本功.這里應特別強調的是,中庸的本質是適度與和諧而絕對不要把它理解為調和與折中(那是一種誤解甚至歪曲),我們應當為中庸正名.
6. 力行
(悅)乎?」「時習」就是經常練習、經常實踐的意思.孔子一貫重「行」,在言與行的關繫上,他明確主張要「聽其言而觀其行」.他告誡學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聽其言論,而應看其實際行動.他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行道」:「君子學以致遠」(《論語· 子張》),「行義以達其道」(《論語· 季氏》).只有「行」才能使「道」變為現實.孔子所說的「道」就是他的仁學或稱仁道(即通過向全社會傳播仁愛思想來實現人人相互敬愛的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為了做到躬行踐履,孔子要求學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子路》),要以「言過其實」及「躬之不逮」為恥.在孔子的嚴格教誨下,孔門終於形成崇尚力行的風氣[1].孟子繼承和發揚孔子的「力行」思想,進一步指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說,要想擔當大任開創偉大的事業,對於道德的修養不僅要身體力行,還要能自覺地接受各種嚴酷環境的磨練和艱難挫折的考驗.這樣才可獲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達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這一光輝思想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它不僅成為儒家學者自我修養的座右銘,而且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力量.千百年來,多少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在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撓,艱苦磨練,終於成就了無數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業[1].孔孟所提倡的堅持力行的道德修養方法(即其實踐性)是孔孟道德修養理論的最鮮明特色之一;這種道德修養理論的另外一個鮮明特色,就是上面所述的以「忠恕」和「中庸」為標志的「群體性」或「社會性」.正是這兩點使孔孟的道德修養理論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精神,也是它區別於西方一切資產階級道德修養理論的根本標志.
Ⅸ 孔子的主要道德觀是什麼
仁,是孔來子道德觀的核心。源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
歷史背景:
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
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孔子把什麼作為一個重要的道德規范概念提出來用於區別君子與小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與「小人」比較而論,從道德修養、人格理想、義利觀和行為觀等方面區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兩者根本的區別。
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這里的「喻」字,有「領悟」、「明白」的意思。具體含義是指君子與小人價值取向不同,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所謂「利」,是指金錢、財富等物質利益;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價值。君子行事按「義以為質」,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義之與比」後才為之的。而小人只講究私利,以利來衡量,會為利益舍棄道義,做事只想到有沒有利可圖。
一個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稱贊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對於品德高尚的君子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於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孔子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認為君子的修為以「道」為准,符合「道」,可以貴亦可以富,而若違背了「道」,那是堅決不行的。君子要「見利思義」,他把不義而來的富貴比作浮雲,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一生追求真理、率學生周遊列國而弘道。有一次,在陳國斷糧,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是說君子即使陷於困厄的境地,依然要固守自己的志向,堅持自己的追求。而小人遇到困境,就會肆意胡為。他的學生子路說:「像我們這樣在亂世中弘道,真是很難!」孔子說:「既然要弘道,就要在心中永遠堅持道義,任何情況都不能動搖,就象那些松柏,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霜雪多麼凌厲,都是常青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