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感悟
A.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怎麼理解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譯文:天地之間就好像是一個大風箱嗎?空虛而直行沒有窮盡,動的越快出的就越多,說得多了就會處於無話可說的窘困地步,所以不如像風箱那樣,內心虛靜。
橐:是古代用來生火打鐵的鼓風機;龠:是古代用來生火吹風的管子。子用鼓風機 雖然空,但是自身卻不因其所含的空氣的多少而產生體積變化來比喻自然法則是無形的,而且自然法則本身卻不會因為它運用的多少而產生變化。法則本身和 它運用的數量是沒有關聯的。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自然法則是無形的,是與它展現的事物的數量是無關的。「守中」,就是抓住這不變的法則。學會掌握規律利用規律。
我用打比方來理解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個杯子,水裝滿了,長期不喝它,就變成了死水,就沒有作用了,所以,要經常注入新鮮水,並且要喝了,杯里的水才起作用,所以平常杯子總是空著!再一方面,水杯也一次不易裝太滿,因為太滿,若遇外力作用它是最容易倒的,所以最好只裝半杯水,那麼半水杯的杯子比滿水杯就相對要穩一些,這就是適中的意思。
B. 德道經第五章 怎麼解釋
第五章 中和(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②.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③,而王公以為自名也④.
勿或 之而益,或益之而 ⑤.
覲殷死,議而教人⑥.
故強良者不得死⑦,我將以為學父⑧.
①道: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狀的物質、能量和環境. 一:最小之數,樸素之數,萬化之基,即德、虛無一炁(即「⊙」,由無極的道「○」化生的德「⊙」).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說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淮南子?詮言》:「一也者,萬物之本也.」 二:《說文》:「地之數也」.即太極之陰陽也. 三:《說文》:「天地人之道也」.三元(源),即物元(源)、體元(源)、質元(源).三元(源)為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三」的基本象示為旋極圖,圖的中圓為德,外側為陰陽互動.道○,是萬物之本始;德一,是萬物生成之能量;陰陽二,從德一而生,反應萬物的陰陽屬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陰、陽」這個三,它是萬物生成與發展的自然法則,萬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②負:《說文》:「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即負債.通「背」,與「抱」相對.
中:《說文》:「內也」.中心、中間等義.又有充滿之義.乙本及通行本作「沖」. 和:諧也.
句義:道生之德畜之的萬物已經離開德「一」而進入了陰陽「二」的狀態中,人類對萬物的認識,停留在看得見的有相物質世界,而將看不見的無相物質忘在背後.然而萬物內外卻是德「一」能量的炁在發揮滋養的中和作用.只有執一以為天下牧,知白守黑,執兩用中,才能認識萬物本質中德的營養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③「天下」二字通行本與乙本均作「人」.
谷:其簡體即「谷」.《說文》:「谷,百穀之總名」.天以五德養神,地以五穀養形.不穀,屬於不益於他人的自貶,後演化有五穀不分之意.《戰國策?齊策》載,顏斶曰:「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呂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注:人君謙稱.
④「自名也」通行本作「稱」.
⑤勿:《說文》:「州裏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襍帛.幅半異,所以趣民」.通行本作「故物」,甲乙本均作「勿」.
:甲本作 「 」,據《漢語大字典》其為「損」之異體.但在此處 義與損義有別.
⑥覲殷死:禮崩樂壞也.甲本作「□□夕議而教人」,「夕」字辨誤.通行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覲:《說文》:「覲,諸侯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 殷:《說文》:「作樂之盛稱殷」.
⑦良: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良,描繪半穴居延伸的兩道走廊,為廊之初文,兩道走廊增強了空氣流通.《說文》:「善也」.通行本作「梁」.
強:通「強」.《說文》:「弓有力也.」強健、剛強;亦作強暴、強人等貶義解.
句義:修真能加強、增強身國的通炁量,營造和獲得更強更好的德「一」能量,也就不易死亡.
⑧我:通行本作「吾」. 學:覺悟也.通行本作「教」.
句義:能充分獲得德「一」能量的心身內環境,需要教化傳授和指導實踐使其覺悟,我當其責.
C. 老子的《道德經》上曾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說的是什麼意思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里的「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後,《老子》的一句話不脛而走,這句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們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爺,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踐百姓!」這種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今本《老子》第五章。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註:「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註:「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名滿天下的胡適先生,其《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雲:「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里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綉巾覆蓋著,屍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應該說,鍾先生的說法是比較正確的。但是,芻狗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用,其生滅過程如何?鍾先生也沒有說清楚,如說芻狗就是芻靈之類。在其所著《莊子發微》中還展開來說:「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則謂之芻靈;以祭祀,則謂之芻狗。後世畫神像於紙,以竹為骨而張之,謂之紙馬,即芻狗之變。紙馬非馬,知芻狗非狗矣。李頤雲:『結芻為狗。』非也。……蓋自秦以後,芻狗之制已不存。故魏、晉間人已不知芻狗為何物,而各以其意說之。不知狗之為言苟也,以其暫制而用之,故謂之苟,豈象狗形者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4頁)實際上,「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綉,纏著紅線,屍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註:「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么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生住異滅(借用佛家語)的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下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這個意思。這里,並沒有糟踐百姓的含義。 李偉國先生在《「人定勝天」語義的演變》一文(載《文匯報》2008年7月20日)中,又將《老子》的「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今傳本第七十三章)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視作對待著的雙方,解釋說:「天地不仁,亦猶《詩經》之『視天夢夢』。『天道善勝』,則猶《詩經》之『靡人弗勝』。……老子的這些話,應該是申包胥所熟知的,也可視為『人眾勝天,天定勝人』的一個來源。」將「天地不仁」理解為天地之道閉塞,正理泯滅,雖然有宋代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卷十二的話「方其未復也,天地閉塞,萬物摧殘,賢愚易其位,善惡乖其應,若無天理,惟人自為耳。故老耼氏有『天地不仁』之說,而申包胥有『人眾勝天』之語。方此時也,天地之心,何自而見哉」作依據,但林栗這樣的理解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不合《老子》原意。《誅仙》中的用法:蕭鼎著名小說《誅仙》中的中心思想,就是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這本小說里的解釋是,天與地是沒有感情的,不會理會人間的恩怨情仇,把人間萬物都當做操作的狗而已!這句話使《誅仙》成為了06年最有名的網路小說
D. 自己對道德經的感悟有哪些
每一個人都是師者,都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必須首先要讓自己始終不懈,堅持走在正道上。探尋宇宙真理,挖掘生命實相,讓自己跳出自己的生活,站於更高處,鍛煉俯瞰之力,提升覺知之力,把自己的良心、道心、愛心、慈悲心,以及責任感等充分激發出來,讓生命品質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靈回歸真正的自由,時刻走在幸福和諧快樂之路上,才是一個真正的師者。
通過學習《道德經》第四章、第五章,進一步理解了「道」為一切萬有的總源頭,感恩天地萬物的化育養育之恩!世間雖無絕對的公平之事,但我們應生發平等之心對待萬事萬物,因為我們本同根同源;我們要返璞歸真,回歸到生命最清凈的狀態,把生命經營好,把人做好,把該做的事做好,感恩每一天!感恩天地萬物創造出的無限精彩。
通過學習《道德經》第六章、第七章,進一步認識了天地父母的浩瀚、偉大與神奇!他無條件、無所求、無我無私地化育成就萬物眾生,我們應當時刻充滿感恩與敬畏之心!「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我們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祖國的發展大潮,兢兢業業,竭盡所能,只有與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能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E. 《老子》上篇第五章讀後感
我很喜歡老子,道經的第五章,
對於沒有智慧的人確實很難去理解。
我讀完第專5章的感覺:
老子告訴人們不屬要搞形式。
怎樣才能使人不去搞形式?就是要知道事物的本象,
知道了事物的本象,就自然不會去搞形式了。
那事物的本象是什麼?本象就是道。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打開智慧的大門,能幫你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
F.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一視同仁,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G.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譯文: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此段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7)道德經第五章感悟擴展閱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里誤解的一個詞就是「芻狗」老子的「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
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
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
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於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
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聖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所以說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它就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如果有人去拉動它,那麼風就自然吹出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多了都是廢話,不會起到什麼作用,而且言多必失,反而會遭到爭論不如求得內心的清靜,和樂而不為。
在自然面前,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各自按照各自的規律生存、進化、發展著。人類不僅要用博愛之心對待自然,也要用博愛之心對待人類自己,只有這樣,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H.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請指教感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釋元 2005-09-25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下一句詩,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解釋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仁在這里的意思是仁愛,仁慈,對百姓的仁義。芻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時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隨丟棄。整句話意思是,天地沒有好惡的意識,也不憐憫萬物,任其生長,自生自滅。 正如元代吳澄據說 :「芻狗,縛草為狗之形,禱雨所用也。既禱則棄之,無復有顧惜之意。天地無心於愛物,而任其自生自成;聖人無心於愛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芻狗為喻。」
乙酉夏秋,台風和颶風輪番襲擊亞洲和北美,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多少家破人亡,回溯到甲申末的東南亞海嘯。如果上天真有神靈存在,那麼真不夠仁慈。人類經營的家園、度假村甚至整個城市,在大自然的擺弄下,如同脆弱的積木,不堪一擊。
天地化生萬物。人類誕生於天地的交感,合適的環境創造出了天和地的思想——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不斷從天地間攫取,供繁殖生息。反觀人類,仁義也只存在各自的群體中。為了更舒適的生存,人類總是互相排擠地在向天地萬物索取,留給天地是污染,包括大地的和水源的,留給物種的是滅絕。從現代科學上可能很難具體地分析出究竟是哪些人類的具體活動與台風,颶風以及海嘯地直接聯系。不過我想如果天地有靈,他一定會報復地對我們說「只許你不仁,難道我就不能不義?!」
老子在這是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後一句話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人不仁,以天地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蒼天和大地不仁不義,把世間萬物當作草編的狗一樣,
管你是生是滅,任其自生自滅——
哪來的情,何來的仁義啊!!
日月無情,轉千世屠梟雄。
太陽與月亮沒有情義 繞著地球轉 時光不停地流逝……
無論多麼強悍無敵,所向披靡都將被其毀滅吞噬,
不管如何英雄了得都必定在時間面前俯首膜拜!
I.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來源和涵義。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釋:
大自然是沒有感情的,無所謂什麼仁愛,對待萬物一視同仁,萬物都是按照客觀規律運行發展的,就像祭祀時用的草狗,擺在貢桌上時非常神聖,祭祀結束後便丟棄在垃圾堆里無人問津,其實草狗還是草狗,不會因為感情而變化;
一個聖明的人(統治者)也不應該專注於什麼仁愛,不能感情用事,要對百姓一視同仁,不可厚此薄彼。就像在祭祀時用草狗而不使用真狗一樣,不能因為注重形式主義而讓百姓的利益得到損失。
大自然有些道理如同風箱的原理:在虛靜時吸納蓄養,在需要行動的時候才能噴薄而出。潮起潮落、合合分分,作事情要把握節奏、有張有弛,收放自如。
世間萬物變化莫測,再多的文獻也不會窮盡,社會事務紛繁復雜,再多的法令也不能覆蓋。學者和統治者與其窮於應付,疲於奔命,還不如化繁為簡,把握根本。(此乃為人處事之大道理啊)
感悟:其實搞學術研究、管人、管財、管物莫不如此。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因為試驗數據與自己或權威的結論和論斷不一致就視而不見,這樣往往會失去偉大的發現。不能因為股票持續上漲,就不去分析基本面數據,以至於深度套牢。不能因為親疏關系而把團隊搞得眾叛親離。法律搞得再多也不會健全,其實落實在道德上不過是簡單的「莫損人」三個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