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道德與法
初中道德與法治應簡稱思想品德,該課程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
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它與一定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道德風尚及風俗習慣相聯系,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
思想品德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質是將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道德。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學校德育是中小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徑。
(1)政治道德與法擴展閱讀:
思想品德學習方法:
由於思想道德修養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要想學好它,掌握它,並用於指導人生,就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
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不僅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著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理論聯系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主要是指青年學生要學會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
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並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鑒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2. 道德與法治是不是就是政治
道德與法治不是政治。道得和法治是精神層面的。是指人的思想境界。政治就是國家大事。
3. 道德與法治是不是就是政治,
不是。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政治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政治為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
(3)政治道德與法擴展閱讀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9月1日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等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從人類社會學來講,政治為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象非常復雜,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
4. 道德與法治=政治
道德與法治,其實問題的意思就是德治與法治是否等於政治。德治與法治其實是政治的手段,但不等同與政治,政治還包括制度等方方面面。
治理國家是需要德治,通過公民自身素養的提高進行一定的自身行為約束和規范,是謂社會公德。法治即通過法律制度來進行明文強制約束,法治社會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政治還需要政治制度的保障,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政治道德與法擴展閱讀:
政治的本質:就是規范化的社會管理。
這種「規范化」的社會管理主要包括:規范化的社會管理人員的評價與選拔;規范化的社會管理機構及其管理職能的設置;規范化的社會管理程序的制訂;規范化的社會管理行為的約束;規范化的自然資源配置;規范化的利益分配法則等。
政治是經過「規范化」處理以後的社會管理,之所以要對社會管理進行「規范化」,主要是因為規范化的社會管理往往具有科學而合理的管理程序、公開而透明的管理內容;
清晰明確的管理主體與被管理主體、穩定而持久的管理方式,從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益、更低的管理成本、更大的管理規模,更廣泛的管理范圍、更持久而穩定的管理力度,更高的可預測性。
經濟是規范化的社會交往,通常情況下經濟占據社會交往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規范化的社會管理,通常情況下政治占據社會管理的主流部分。由於社會管理的本質就是「關於社會交往的規則體系」,因此,政治的本質也可近似地表述為「關於經濟的規則體系」。
5. 初三政治,道德和法律兩者都具有什麼性
約束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5)政治道德與法擴展閱讀
加快法治進程,已是當下國家治理的一個緊迫的課題。很自然,人們總是將目光向著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領。同時,法治社會建設也當及時提速,它是主體,是根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是依法治國的參與者、捍衛者、推進者。
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
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6.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融什麼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與法治主要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
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來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面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的學生學習。
《思想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修訂
教材重點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維度闡述了時代新人的應有素質,新教材調整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四個維度,分別以「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記使命,自重自勵」「明大德,就是要錘煉高尚思想品格,崇德修身,啟潤青春」「成大才。
就是要有高強的本領才幹,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擔大任,就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講求奉獻,實干進取」等起句展開。其中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三方面內容依據原教材內容修訂,明大德部分為新增寫。
邏輯框架方面,原教材緒論由「我們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時代新人要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兩大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又分為「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法治素養」兩個層次。
這次修訂,未改變這些內容呈現的基本邏輯,但為進一步凸顯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提升這一教材指向的主題,「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單獨列為一個部分,緒論由此調整為三個構成部分。
7. 為什麼把政治叫道法
道德與法治,簡稱「道法」。
「道」指的是普遍規律或萬物本體,而「德」則是指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在萬物中,「道」為體,而在「道德」中,德為體;「德」是由「道」有得於己,即由個人的修養得到的。
由此,我們可以有這樣的認識:道德側重於依循普遍規律,通過個人的修養,將「道」轉化為「德」,這樣,我們才真正「得」到,即獲取了「德」。從這個意義看,「德」為道德的本意與本體,「道德與法治」簡稱為「德法」是合理的。
介紹
道德與法治》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指標。 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道德可以讓每個人做事有條理,說話有道理,所以《道德與法治》其時就是教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如何做?怎麼做?這就是政治。
8. 我國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與道德存在三種基本關系:
一是道德的法律化。
即通過立法把國家中大多數的政治道德、經濟道德、社會道德和家庭倫理道德的普遍要求法律化,使之轉變為國家意志,成為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行為規范。
一般來講,道德是法律正當性、合理性的基礎,道德所要求或者禁止的,往往是法律做出相關規定的重要依據,因此,大多數調整社會關系和規范社會行為的立法,都是道德法律化的結果。
在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是法律的源泉,是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據,是評價法律善惡的重要標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立法工作,不斷加強民主科學立法,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在這個法律體系中,許多法律規定的內容,都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道德法律化的積極成果。例如,我國法律規定誠實守信、贍養父母、撫養子女、尊重和保障人權、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等,總體上都反映或者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要求。
二是道德的非法律化。
道德與法律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行為規范,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的大多數道德已經或可以法律化的同時,也必須承認少數或者某些道德是不能法律化的。
例如,男女之間的戀愛關系、同事之間的友愛關系、上下級之間的關愛關系、孝敬父母的倫理要求以及公而忘私、舍己為人、扶危濟困等道德追求,一般是很難納入法律調整和強制規范的范疇而使之法律化的。在某些道德不能或不宜法律化的情況下,不要隨意使這些道德問題成為法律問題。
三是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
目前,有的地方出現的見利忘義、不講信用、欺騙欺詐等現象,從一定意義上說明我國法律對於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滯後。法律對道德的促進和保障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方式來實現某些道德的法律化,通過法律來確認和強化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訴求和規范實施。
對於需要法律禁止和懲罰的不道德行為,對於需要法律褒獎和支持的美德善德行為,都應當通過立法予以必要體現。當務之急,應當進一步加強有關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面的立法,完善現行法律法規,堵塞立法漏洞。
當然,對背離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能否用法律介入以及用什麼法律、在何時、怎樣介入等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出科學結論。
(8)政治道德與法擴展閱讀: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法理學中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許多法理學教科書均有專章討論這一問題。在古代,古希臘哲學中就有正義與美德之爭,我國先秦時期也有德治與法治之爭。這些爭論其實都與這一問題有關。
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規則同樣重要。法律與道德二者各有各的邊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能簡單偏重於某一個方面。
對於法律規則來說,無論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還是社會習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適用於社會公共行為領域。在法律規則管轄的公共領域,維護社會正義、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權利是根本要求。
而道德更多涉及個人內心的自我修為,它可以高標特立,但只能針對自己,不能強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為指針,道德以效法聖賢為理想;法律講求的是底線正義,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律能夠為社會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構架,為個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夠凈化人們的內心,讓人們激濁揚清、去惡存善。
因此,雖然法律規則不等同於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發人們的道德良知。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講規則,都按照法律規則處事,那麼,這個社會就是一個不壞的社會,雖然可能還不是一個美好的社會。而法律要深入人心、發揮作用,也必須符合社會的道德追求。
換言之,法律規則要有道德性。這個道德性不是法律規則自身生長出來的,而是法律規則吸收了道德理念,從而彰顯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
與此同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們強化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弘揚社會公序良俗,自覺遵守法律。另外,實踐中被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為法律規則。
可見,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
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今天,我們既要贊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法律並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長。這個促成不是代替,而是為道德提供一個制度環境。
一個法治昌明的社會,才有望成為一個道德純凈的社會。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齊的草地,法治猶如一個農夫,用獵槍抵禦強權的侵奪,用鐮刀去除蔓生的雜草。這樣,美麗的道德之花才會芬芳開放。
9. 政治為什麼改名為道德與法治
政治課叫道德與法治的原因是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內容,特別是道德方面的內容,並且在政治這方面的內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刪減,這種調整有利於德育課程改革方面的需要。
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將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這是「法治」二字首次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程名稱中。在接下來的改革中,法律課程會相對集中、形成較為統一的體系。
道德與法治課程: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關於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課程。首先是引導學生「做成一個人」,其次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事」。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貫穿始終的都是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問題,是發展學生的人格品質,縱橫交錯,發展學生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
道德與法治課是對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
10. 道德與法治是不是就是政治,道德與法治到底是不是真,政治
道德是存在於人觀念中的善惡是非觀。法治是由統治者制定的行為規則,需要依靠暴力機關(警察,法院甚至軍隊等)執行。政治和這兩個都沒直接關系,政治是圍繞政權爭奪為中心的,政權需依靠法律(法治)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