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康德立法

康德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5-23 11:11:34

㈠ 康德所說的知性為自然立法是什麼意思

「知性為自然界立法」就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中所提出來的哥白版尼式革命。哥白尼把認識權的中心從人(地球)轉向世界(太陽),打破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迷夢;康德則恰恰相反,認為人類的認識能力並不是像經驗主義和唯物主義所認為的那樣,是不斷積累和進化的過程,而是因為人具有某種超越經驗(即先驗)的認識結構,這就是他歸納出來的12個基本范疇,比如時間、空間、因果關系等等。他質問經驗主義者,如果沒有這些先驗范疇,認識如何可能?但是他又指出,正因為它們是先驗的,所以不能為經驗所證明。通過這番證明,康德也回答了休謨對形而上學的否定和質疑,指出以休謨為代表的懷疑論者對因果關系和整個形而上學的指責是不對的。

㈡ 康德「理性為自然界立法」為什麼是主觀唯心主義

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否認了自然界規律的客觀性。
將人們對客觀規律的反映,誇大為給自然界制定規則。
自然界的運動變化都是按照人的理性制定的規則運行,就是主觀唯心主義。

㈢ 怎樣理解康德的"人為萬物立法".西方哲學試題

1.粗糙的說,古希臘形而上學認為個體後面的理念才是真實的,更高級的。

比如你說貓,有黑貓、白貓、黃貓,但是他們都是貓,也就是說背後有個一個貓的理念,你可以黑可以白,但是你一定要是貓(屬於貓這個理念的范圍內),你才能稱自己為黑貓或者白貓。

這個貓的理念是永恆的,這只白貓死了或那隻黑貓死了,都沒關系,但是貓的理念永遠存在。

所以桌子有桌子的理念,衣服有衣服的理念,萬事萬物後面都有理念,所以把這個世界分為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兩種(還有個藝術世界不討論了),現實世界充滿生老病死,物質狀態更迭不斷,但是理念世界是永恆的,所以更真實。

2,而對於康德,他沒有確立形而上學,而是提出了對過去形而上學的批判以及未來形而上學的可能性。

粗糙說,康德覺得是「人為自然界立法」,就是本來人們覺得自然界是客觀的,一花一草都是真的,因此花草的理念也是真的,但是康德覺得不一定,是人的各種感官和理性導致人做出這種判斷。

假如所有人都是瞎子,我們還能得到「花是紅的」這樣的判斷嗎?假如我們都是聾子,還能知道什麼是「聲響」嗎。

又比如我們有超脫5感的第六感,那麼我們看到的世界肯定就不是現在這么簡單了。

因此,我們為什麼對這個世界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我們的生理構造和理性構造,但我們看到的表象世界後面的物自體則是不可知的。

所以,是「人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為什麼是這樣的?因為人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然而人為什麼這樣看世界而不是以其他的方法看呢?這就是先驗的。

所以以前的形而上學自以為理念世界是真實的,永恆的,其實也只是人類理性所認識到的而已。

㈣ 什麼是康德的人為自然立法

康德所謂的「自然」是指人的認識能力所認識的「自然」。也就是說,世界是人根據自己的認識條件所認識的世界。而這些用以認識的工具如樓上所說,如時空范疇等,這些是屬於康德所謂的「知性」(也翻譯為理智)的。

所以,確切地說,是人的知性為自然立法,換言之,是人根據知性認識了這個世界。 而這個世界或自然只有必然沒有自因,換言之,一切都在因果律之內,沒有自因,自因屬於理性范疇。而理性主要涉及道德領域,道德領域不屬於康德所謂「自然」的領域。 康德所謂的自然是一個機械的世界。

(4)康德立法擴展閱讀

康德認為,人的知識有兩個來源:感性和知性。這二者都是先驗的能力,或者說是先天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就像人吃飯睡覺等等,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一樣。

感性能力提供感性直觀的事物,康德哲學里稱為直觀的雜多,即雜亂紛多的式樣。在康德看來,直觀的雜多不過是時間和空間形式而已,只能作為知識的材料,本身不具備確定的意義,不能算作知識。

如同庫房裡的貨物需要整理歸類才能使用一樣,感性的雜多,只有通過理性對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分類分析綜合,形成概念,最後通過「判斷」才夠成知識。這種分類分析綜合的概念規則,哲學上稱為范疇。先驗的知性作用就是提供范疇。

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形式的理論稱為「先驗感性論」。所謂「感性」,指人的認識的一種被動的接受性,也就是「直觀能力」。

康德認為,當外在的對象刺激我們的感官時,在主體方面接受刺激印象的感受能力便開始活動,一切對象只有通過感性才能被主體接受,對象與主體感受能力處於一種直接的關系牛。因此,康德稱這種認識是「感性直觀」。

㈤ 康德三大絕對命令: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由分別是什麼意思

康德三大絕對命令里普遍立法就是時間空間的自在性是一切的基礎。人是目的,最終時空存在以人的存在結束。意志自由,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改變自己適應世界。

㈥ 試論述康德的"知性為世界立法"

知性為自然界立法」就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中所提出來的哥白尼式革命。哥白尼把認識的中心從人(地球)轉向世界(太陽),打破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迷夢;康德則恰恰相反,認為人類的認識能力並不是像經驗主義和唯物主義所認為的那樣,是不斷積累和進化的過程,而是因為人具有某種超越經驗(即先驗)的認識結構,這就是他歸納出來的12個基本范疇,比如時間、空間、因果關系等等。他質問經驗主義者,如果沒有這些先驗范疇,認識如何可能?但是他又指出,正因為它們是先驗的,所以不能為經驗所證明。通過這番證明,康德也回答了休謨對形而上學的否定和質疑,指出以休謨為代表的懷疑論者對因果關系和整個形而上學的指責是不對的。
知性為自然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相似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里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絕對)范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制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通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范疇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s)」:「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

㈦ 怎樣理解康德的三個絕對道德律令

1、「普遍立法」,即個人行為的標准必須可以成為普遍規律;

2、「人是目的」,即內人的行為必須把人當作容目的,而不是當作工具;

3、「意志自律」,每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布普遍規律的意志,即道德主體不受外界因素制約,為自己規定法則。

道德律令,是德國康德用語。指先天的可作為道德基礎的普遍法則與條件。

(7)康德立法擴展閱讀

康德的批判哲學認為,道德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個人的、特殊的、經驗的感受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切道德判斷之上的先驗規則之上。只有從純粹理性的意志中衍生出來的先驗規則,才能適用於所有的時代和所有的人。

道德規律是道德建設不可或缺的。道德律令以絕對命令的形式出現,說明它是強制性的。康德認為人不僅受理性的控制,而且受物質慾望的誘惑。他們必須克服這種強迫形式的經驗慾望。

㈧ 「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是什麼哲學觀點

這是主觀來唯心主義觀點自。

「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即規律是人的主觀精神的產物。

主觀唯心論或主觀唯心主義是一個哲學理論。其提出某主體的心靈,如其感覺、經驗、意識、觀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

(8)康德立法擴展閱讀

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觀唯心主義把主體的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識世界中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意識體的主觀精神所派生的,它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

因此,在主觀唯心主義者看來,主觀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則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片面地極端的理解主觀唯心主義會導致唯我論。主觀唯心主義把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我主觀精神的顯現和產物。

實際上就是認為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每個自我的主觀精神決定,沒有每個意識體自我的主觀精神,也就沒有外部世界上的事物,即客觀世界依賴於主觀精神而存在。

中國陸九淵心學的「吾心即是宇宙」,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㈨ 康德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延伸閱讀:

伊曼努爾·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德國哲學家、作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弗朗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㈩ 康德所言的道德律令的三條法則是什麼

康德的道德律令體現在「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則之中。

(1)「普遍立法」,即個人行為的標准必須可以成為普遍規律;

(2)「人是目的」,即人的行為必須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當作工具。康德提出人是目的,強調意志自律和道德原則的普遍有效性﹐它體現了康德道德的人道主義和人文情懷。

(3)「意志自律」,每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布普遍規律的意志,即道德主體不受外界因素制約,為自己規定法則。善良意志作為自己的主人服從自己的立法,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



(10)康德立法擴展閱讀

道德律在西方,智者安提卡、西塞羅以及托馬斯,阿奎那等對此都作過探討。早期稱為「未寫出的法律」,主要表現為「黃金定律」,即《聖經》中耶穌的箴言:「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法國伏爾泰認為,根據道德的自然規律制定的道德律是:像你希望別人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聖多瑪斯以為,自然道德律的最基本內容和原則是「行善避惡」,這是人類原始而基本的倫理經驗。除此之外,自然道德律也包括人類一些生存上的基本需要,例如:生活、繁殖、理性的生活、社會生活、基本人權……等。

台灣當代學者王臣端認為:倫理生活的最大規律,就是以人性作基礎根據理智指導生活,並認為道德律的最大原則是「行善避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馬克思主義反對從抽象的人性中引申出「共同」、「永恆」的道德律。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行政法考研經驗貼 發布:2025-01-06 04:46:05 瀏覽:570
法官任職步驟 發布:2025-01-06 04:15:55 瀏覽:143
2013年執業葯師葯事管理與法規答案 發布:2025-01-06 04:15:00 瀏覽:665
合同法對國有公司的重要性 發布:2025-01-06 04:07:52 瀏覽:929
河沖法規 發布:2025-01-06 03:46:59 瀏覽:919
西北大法學 發布:2025-01-06 03:26:40 瀏覽:249
7人女律師 發布:2025-01-06 02:56:23 瀏覽:309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變遷 發布:2025-01-06 02:56:21 瀏覽:236
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1-06 02:51:47 瀏覽:335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 發布:2025-01-06 02:41:35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