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個稅立法歷程

個稅立法歷程

發布時間: 2022-05-23 14:50:09

⑴ 個人所得稅的發展歷程

1950年,政務院發布了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其中涉及對個人所得征稅的主要是薪給報酬所得稅和存款利息所得稅,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開征。

1980年9月,個人所得稅法正式頒布,該法的征稅對象包括中國公民和中國境內的外籍人員,但由於規定的免徵額較高(每月或每次800元),而國內居民工資收入普遍很低,因此絕大多數國內居民不在征稅范圍之內。為了有效調節社會成員收入水平的差距,1 986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同年9月頒布了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上述規定僅適用於本國居民。

1994年我國頒布實施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初步建立起內外統一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其後,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對個人所得稅制進行了幾次重大調整:1999年恢復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06年和2008年兩度提高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減除費用標准;2007年將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由20%調減為5%;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隨著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個人所得稅在組織財政收入和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

參考來源:網路 個人所得稅 網頁鏈接

⑵ 工資個稅起征點是多少 個稅起征點的前世今生

1、1980年開始,個稅起征點經過多次調整,從800元調整至2011年的3500元,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2、個稅起征點的前世今生

1981年,個人所得稅正式開征,當年個稅收入只有500萬元。月均收入能夠達到800元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中國公民少而又少,其餘都是外籍在華高級職員交納的。

1986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納稅的扣除額標准降低至400元。而外籍人士的800元扣除標准並沒有改變,內外雙軌的標准由此產生。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1986年和1987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的規定,同1980年制定的《個稅法》合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年8月,《個稅法》第二次被修改,新開征「儲蓄存款利息稅」。

2005年8月23日,拖延數年的新一輪個稅改革終於開啟帷幕,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開始審議國務院提交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此次改動最大之處是費用扣除額從800元調至1600元;同時高收入者實行自行申報納稅。這也是個稅法制定以來的第三次修訂。

2005年9月27日,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即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准)立法聽證會舉行。這次聽證會由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經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作為聽證人,這也是立法法規定立法聽證制度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中舉行的第一次聽證會。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擬調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

2015年兩會,針對「簡單提高起征點不公平」的說法,江蘇省國際稅收研究會原副會長蔣大鳴教授解讀為,還應該考慮到家庭平均收入的問題,收入相同的納稅個人,家庭情況、贍養人數不同,家庭整體收入差異會很大。一刀切征個稅,確實有失公平。

他表示,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稅符合國際慣例,評判家庭中的平均收入,來保證稅收負擔公平。然而,在中國實行這方面個人所得稅綜合稅制改革,按家庭收入徵收個稅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障礙,但起碼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擬將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即通常所說的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

(2)個稅立法歷程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⑶ 政府從那一年沒收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O

作為征稅對象的個人所得,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個人所得,僅限於每年經常、反復發生的所得。廣義的個人所
得,是指個人在一定期間內,通過各種來源或方式所獲得的一切利益,而不論這種利益是偶然的,還是臨時的,是貨幣、有價證券的,還是實物的O目前,包括我國
在內的世界各國所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大多以這種廣義解釋的個人所得概念為基礎O根據這種理解,可以將個人取得的各種所得分為毛所得和凈所得、非勞動所得和
勞動所得、經常所得和偶然所得、自由支配所得和非自由支配所得、交易所得和轉移所得、應收所得和實現所得、名義所得和實際所得、積極所得和消極所得等O

在改革開放前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國對個人的所得是不征稅的O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
策,隨著對外經濟交往的不斷擴大,來華工作、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員日益增多。為了維護國家的稅收權益,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際慣例,於1980年9
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開征個人所得稅,統一適用於中國公民和在我國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員。1986年和1987年,國務院分別發布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這樣,我國對個人所得的征稅制度就形成了個人所得稅、城
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等三稅並存的格局O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後,為了統一、規范和完善對個人所得的課稅制度,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原三部個人所得課稅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合並的基礎上,於1993年10月31日公布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
簡稱《個人所得稅法》)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於1994年1月28日
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之後,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於
1999年2月30日、2005年10 月27日,2007年6月29日、2007年12月29日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四次修訂,國務院相
應地對《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訂,並於2008年2月18日進行了第二次修訂。

二、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個人所得稅是世界各國普遍徵收的一個稅種,我國個人所得稅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實行分類徵收

世界各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和混合所得稅制O這三種稅制各有所長,
各國可根據本國具體情況選擇、運用O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採用的是分類所得稅制,即將個人取得的各種所得劃分為11類,分別適用不同的費用減除規定、不同的
稅率和不同的計稅方法。實行分類課征制度,可以廣泛採用源泉扣繳辦法,加強源泉控管,簡化納稅手續,方便征納雙方O同時,還可以對不同所得實行不同的征稅
方法,便於體現國家的政策。

(二)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並用

分類所得稅制一般採用比例稅率,綜合所得稅制通常採用累進稅率。比例稅率計算簡便,便於實行源泉扣繳;累進稅率
可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體現公平。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根據各類個人所得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將這兩種形式的稅率綜合運用於個人所得稅制O其中,對工
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採用累進稅率,實行量能負擔。對勞務報酬、稿酬等其他所得,採用比例
稅率,實行等比負擔。

(三)費用扣除額較寬

各國的個人所得稅均有費用扣除的規定,只是扣除的方法及額度不盡相同O我國本著費用扣除從寬、從簡的原則,採用
費用定額扣除和定率扣除兩種方法。對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減除費用2000元(2008年3月1日前,減除費用為1600元)
;對勞務報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O按照這樣的標准減除費用,實際上等於對絕大多
數的工資、薪金所得予以免稅或只征很少的稅款,也使 得提供一般勞務、取得中低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大多不用負擔個人所得稅。

(四)計算簡便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採取總額扣除法,免去了對個人實際生活費用支出逐項計算的麻煩;各種所得項目實行分類計算,並且具有明確的費用扣除規定,費用扣除項目及方法易於掌握,計算比較簡單,符合稅制簡便原則O

(五)採取課源制和申報制兩種征納方法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對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分別採取由支付單位源泉扣繳和納稅人自行申報兩種方法。對凡是可
以在應稅所得的支付環節扣繳個人所得稅的,均由扣繳義務人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對於沒有扣繳義務人的,個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以及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即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 此外,對其他不便於扣繳稅款的,亦規定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

三、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原則

個人所得稅是現行稅制中的主要稅種之一。1994年我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修訂、頒布、實施個人所得稅法,有著重要的經濟、財政和社會意義。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調節收入分配,體現社會公平

在謀求經濟增長和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社會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時期的擴大是不可避免的O改革開放以
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部分人已達到較高的收入水平O因此,有必要對個人收入進行適當的稅收調節O在保證人們基本生活費用支
出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本著高收入者多納稅,中等收入者少納稅,低收入者不納稅的原則,通過徵收個人所得稅來緩解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有利於在不損害效
率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二)增強納稅意識,樹立義務觀念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公民的納稅意識一直較為淡薄,義務觀念比較缺乏O通過宣傳個人所得稅
法,建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源泉扣繳制度,通過強化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和對違反稅法行為的處罰等措施,可以逐步培養、普及全民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觀
念,有利於提高全體人民的公民意識和法制意識,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擴大聚財渠道,增加財政收入

個人所得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個人所得稅收入是隨著一國經濟的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程度和人均GDP水平
提高而不斷增長的D目前,一些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都實行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個人所得稅的規模和比重均比較大。就我國目前情況看,由於個人總體收入水平
不高,個人所得稅收入還十分有限。但是,個人所得稅仍然不失為一個收入彈性和增長潛力較大的稅種,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O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的建立和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將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稅源將不斷擴大,個人所得稅收入占國家稅收總額的比重將逐年增加,最終將發展
成為具有活力的一個主體稅種。近些年的個人所得稅收入情況見表2-1

⑷ 個人所得稅法的發展歷程

個人所得稅法的發展歷程如下:

1、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

2、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征點設置為800元,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3、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的決定》的修正案,規定不分內、外,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於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


4、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免徵額由800元調整為1600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5、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6、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2009年取消「雙薪制」計稅辦法。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7、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將現行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3%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


8、2018年8月31日下午,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4)個稅立法歷程擴展閱讀: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⑸ 中國個人所得稅是哪一年徵收

1950年

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同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施行細則》,實行了僅對外籍個人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5)個稅立法歷程擴展閱讀: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⑹ 關於個人所得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展開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1年9月1日起,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調至3500元。2018年10月,個稅起征點擬調至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2020年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辦稅指引。

2020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

中文名
個人所得稅
外文名
personal income tax
含義
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范圍
全球
性質
經濟學術語
個人所得稅稅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個人所得稅官方網站個人所得稅計算器個人所得稅官網入口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官網
看懂視界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
基本介紹
基本定義
個人所得稅(Indivial Income tax),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徵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原則有「屬地主義原則」和「屬人主義原則」之分。按照屬地主義原則只對來源於本國的收入征稅,而不論納稅人是否屬於公民還是居民;按照屬人主義原則只對本國的公民或居民征稅,而不論其收入來源於國內還是國外。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但如何確定應稅所得,西方經濟學界有兩種對立的理論:一種是「所得來源說」即認為只有從一個可以獲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來源」中取得的收入,才應被視為應稅所得;另一種是「凈增值說」即認為應稅所得應包括所有的凈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勞務以貨幣價值實現的福利,所有的贈與、遺產、中獎收入、投資收入和年金等各種周期性收益,但要從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資本損失,國際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有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三種模式。

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曾開征薪給報酬所得稅、證券存款利息所得稅。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直至1980年以後,為了適應我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國才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

上述三個稅收法規發布實施以後,對於調節個人收入水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按內外個人分設兩套稅制、稅政不統一、稅負不夠合理。)為了統一稅政、公平稅負、規范稅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第二次修正,並於當日公布生效。

最新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個人所得稅徵收點提升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個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0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今後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稅法授權國務院制定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發展歷程
首次發布
1950年,政務院發布了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其中涉及對個人所得征稅的主要是薪給報酬所得稅和存款利息所得稅,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開征。

個人所得稅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 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的修正案,規定不分內、外,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於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個稅法第四條第二款「儲蓄存款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項目刪去,而開征了《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2002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收入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財稅調節政策》的報告,建議改革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適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同時對中等收入階層採取低稅率政策。

稅法調整
2003年10月22日,商務部提出取消徵收利息稅,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免徵額等多項建議。

2005年初, 廣東財政再次對個稅免徵額提高進行調研,以便為中央盡快出台稅改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2005年07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免徵額1600元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9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第四次修正。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

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將現行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3%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

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准備在2012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准備。此前業內一直呼籲的綜合稅制有望在未來實現。

2015年2月在經過多次研討後,個稅改革方案已初具雛形,財政部最快有望在明年年初將改革草案上報中央。「提低、擴中、調高」成為基本的改革思路和方向。

2017年3月,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的思路是個人所得稅改革從中國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實際相結合。本輪個稅改革總體設計方案:以走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收體制為目標,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部分收入項目,實行按年匯總納稅,同時適當增加二孩家庭教育支出等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另一方面,財產轉讓等方面的收入所得項目繼續實行分類徵收。

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得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10月1日,個稅起征點擬調至每月5000元。

2018年7月1日起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可享優惠。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 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征稅;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2018年8月29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該草案。新個稅法擬於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2019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2019年1月1日,個稅APP專項扣除功能上線, 即日起可填報相關信息。

2019年2月16日,國家稅務總局相關部門回應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納稅記錄有關問題,個稅零申報並不影響納稅記錄連續性。

2020年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辦稅指引。申請退稅是權利,可以放棄退稅,無需承擔任何責任。納稅人需要補稅(符合規定的免予匯算情形除外),未依法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需要補稅的請2020年6月30日前補繳稅款,否則將面臨每日萬分之五加收滯納金。

2020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就完善調整年度中間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等人員有關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事項公告內容如下︰

一、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

二、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

三、符合本公告規定並可按上述條款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應當及時向扣繳義務人申明並如實提供相關佐證資料或承諾書,並對相關資料及承諾書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相關資料或承諾書,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需留存備查。

四、本公告所稱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是指自納稅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職時,未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過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

正在載入,請耐心等待
展開更多
上海楊浦律師,免費法律咨詢+提供專業解決方案》立即咨詢
上海葡萄樹法律,為當事人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提供高性價比的法律解決方案!^^匯聚上海資深法律團隊,覆蓋各糾紛領域,有糾紛就上葡萄樹法律咨詢.

個人所得稅稅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個人所得稅

⑺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改革歷程

1981年,個人所得稅正式開征,當年個稅收入只有500萬元。月均收入能夠達到800元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中國公民少而又少,其餘都是外籍在華高級職員交納的。1986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納稅的扣除額標准降低至400元。而外籍人士的800元扣除標准並沒有改變,內外雙軌的標准由此產生。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1986年和1987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的規定,同1980年制定的《個稅法》合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年8月,《個稅法》第二次被修改,新開征「儲蓄存款利息稅」。
2005年8月23日,拖延數年的新一輪個稅改革終於開啟帷幕,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開始審議國務院提交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此次改動最大之處是費用扣除額從800元調至1600元;同時高收入者實行自行申報納稅。這也是個稅法制定以來的第三次修訂。
2005年9月27日,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即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准)立法聽證會舉行。這次聽證會由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經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作為聽證人,這也是立法法規定立法聽證制度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中舉行的第一次聽證會。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擬調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
2015年兩會,針對「簡單提高起征點不公平」的說法,江蘇省國際稅收研究會原副會長蔣大鳴教授解讀為,還應該考慮到家庭平均收入的問題,收入相同的納稅個人,家庭情況、贍養人數不同,家庭整體收入差異會很大。一刀切征個稅,確實有失公平。他表示,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稅符合國際慣例,評判家庭中的平均收入,來保證稅收負擔公平。然而,在中國實行這方面個人所得稅綜合稅制改革,按家庭收入徵收個稅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障礙,但起碼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對於財政部部長說的「簡單提高個稅起征點不公平」的說法,也有專家解讀為提高起征點並不能縮小貧富差距,舉例說明,稅前月收入5000元的居民,個人所得稅僅佔十元多,即使起征點提升到5000元,每個月也只能節省十幾塊錢。而對於一個稅前月收入10萬元的富人而言,則能每月節省近七百元。

⑻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的背景以及發展的歷程和現狀

我國自1981年開征個人所得稅以後,個稅起征點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維持在800元,曾經在2005年和2007年分兩次調高了個稅起征點。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於下午高票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個人所得稅法,在兩處進行了修改。其中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工資、薪金所得,以每個月收入額減除費用16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同時,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的附註作相應修改。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這次修改,適應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增長的新情況,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的納稅負擔。

但兩次上調起征點造成了「中低收入者稅負減的少,高收入稅負減的多」的尷尬局面,若提至3000元,按照既有稅率計算月薪為5000元的納稅人稅負只能減少100元,而10.3萬元減少400元,個稅調整應注意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個稅改革方案,要有效地解決中低收入群體對稅收改革的要求,還兼顧政府對稅收的需要,並使高收入群體的納稅負擔有據可依。稅收操作要簡單易行,降低稅收成本;要改變一個有缺陷的稅率即九級稅率。個稅改革要把握公平,公平的原則是:在起征點上,尋找一個公平、講理的稅率,讓收入低的少納稅而不是不納稅,讓收入高的多納稅但也要有個以理服人的依據,不是想怎麼收稅就怎麼收稅,而是對誰都公平。為此,建議你讀一讀劉朝陽委員的《突破個稅改革思維誤區》和《提高個稅起征點絕路逢生,建立自然累進稅率使個稅改革柳暗花明》,是在國際上都先進的思維。

熱點內容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 發布:2025-01-07 18:36:01 瀏覽:812
韓國領養法規 發布:2025-01-07 18:07:44 瀏覽:122
阜陽中級人民法院段書記 發布:2025-01-07 18:02:35 瀏覽:109
淘寶的確認收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7 16:49:09 瀏覽:80
婚姻法離婚吧現在改為什麼 發布:2025-01-07 16:44:24 瀏覽:179
衡陽法學會 發布:2025-01-07 14:48:33 瀏覽:862
教育儲蓄管理辦法屬於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07 14:21:23 瀏覽:933
中華民族共和國行政法 發布:2025-01-07 14:03:34 瀏覽:363
什麼法律援助事項不查經濟 發布:2025-01-07 13:08:23 瀏覽:451
西安法律援助條件 發布:2025-01-07 12:20:12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