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和小康

法治和小康

發布時間: 2022-05-23 22:25:17

1. 小康社會實質上是一個法治社會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貧困人口「中國特色的全面小康社會內涵,可以概括為『九個社會』和『一條道路』。具體來說,小康社會的本質是共同發展社會和共同富裕社會,此外還是全民學習型社會、全民健康社會和全民健身型社會、安居樂業型安康社會、生態文明型社會、開放創新型社會和知識型社會、社會主義民主社會和法治社會、中華文化文明道德社會。『一條道路』則是指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建設和諧世界。」胡鞍鋼指出,全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核心總目標具有深刻內涵,就是建設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小康社會。胡鞍鋼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深刻含義,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建設「六位一體」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全面建成,這也反映了我國進入「全面現代化」的時代。

2. 請你寫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他們之間的關系

全面建成小來康社會、全源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

  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2. 全面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常態注入強大動力。

  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常態保駕護航,為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4.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重大戰略舉措。兩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

3. 為什麼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保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這次會議的一個主題就是依法治國,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未來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大報告突出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隨著反腐的深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我們黨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
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歷史證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一場深刻的觀念變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創新。我們要勇於把自己的思想從各種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觀念中解放出來,但觀念的變革容易受到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影響與束縛,容易停頓、反復甚至逆轉;因此,我們更要把法治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載體,通過制度供給、制度導向、制度創新來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沖突,真正把科學發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礎上,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內。我們要清醒認識到,越是從發展的早期進入發展的中期和後期,越是從粗放發展階段轉向科學發展階段,就越需要通過法治來克服在發展過程中個體行為選擇和政府決策行為選擇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現象,糾正各種重速度輕效益、重總量輕質量、重效率輕公平、重局部輕全局、重當前輕長遠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動和保障科學發展的長效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從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命,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不斷擴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在當代中國,要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治對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從各層次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制化。改革開放以來正事由於我們黨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才有力保證了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保證了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保證了黨與國家最高領導權的平穩交接和黨的領導集體堅強有力,保證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則全面落實的實處,不斷提高依靠法治治國、執政和行政的水平,努力開啟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新時代。
三、提高黨的黨的執政能力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黨,關鍵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執政方式的與時俱進和制度創新,突出體現了執政黨在領導國家法治建設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關鍵性,有力鞏固了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提高了黨的執政水平。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黨的意志和路線方針政策規范化、程序化、法律化,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是我們黨有效應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以及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正如領導指出:「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依法治理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我們已經出發,沿著法治的道路在前進,讓我期待著美好未來。期待著一個強大祖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4. 中國是小康社會還是法制社會

中國還不是小康社會,也還不是法治社會,中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

5. 如何依法治國建設和諧小康社會

依法治國實現了,小康社會自然就實現了。
依法治國就是要樹立法律的絕對權威地位,以權壓法、以情代法的現象必須徹底根除。如何消除呢,一是政府行為和權力的運行必須透明,接受群眾和媒體的監督;二是必須有一個能夠真正獨立運作,不受權力影響的司法機構;三是立法程序必須科學、獨立,出台的法律能夠真正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

6. 「依法治國」與「四個全面」是什麼關系

一、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僅是「四個全面」重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礎和法治保障。正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階段性的奮斗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奮斗目標和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路徑、關鍵一招、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是引領、促進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徑依賴。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最根本的保證。只有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使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領導核心和根本保證作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然包括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國的「法治小康」戰略目標。法治小康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順利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法治保障。

法治小康,在價值層面追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幸福博愛、和諧有序,充分實現人權與人的尊嚴;在制度層面追求的是人民主權、憲法法律至上、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權,努力建成法治中國;在實踐層面追求的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和依法辦事,努力實現良法善治。與此同時,法治小康又通過依法治國特有的制度安排、規范手段、教育強制功能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三、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

全面依法治國是引領、促進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和路徑依賴,要正確處理法治與改革的關系,堅持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統一,充分發揮立法的引導、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需要修改法律的應當先修改法律,先立後改;可以通過解釋法律來解決問題的應當及時解釋法律,先釋後改;需要廢止法律的要堅決廢止法律,先廢後改,以保證各項改革依法有序進行。

堅持在現行憲法和法律框架內進行改革,充分利用憲法和法律預留的改革空間和制度條件,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對確實需要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改革試點,如果通過解釋憲法,通過法律的立、改、廢、釋等措施不能解決問題,也可以採取立法授權試點改革的方式,經有關機關依法授權批准,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合法依據。

四、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基本方略和法治這個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堅持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守法、帶頭守法。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過程,落實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以及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各方面,堅持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高度統一,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堅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

人民網:http://www.kaixian.tv/gd/2015/0312/12932008.html

7. 依法治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 初三政治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我國憲法規定,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基於「沒有法治,就沒有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思維,基於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新認識,基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的新判斷,基於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新理念,我們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高到落實黨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總抓手的新高度來把握,把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納入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范疇中來展開,把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憲法法律實施置放到維護國家治理權威、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大格局中來落實,把建設法治體系、發揮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貫徹到引領深化改革、促進全面發展、構建有序社會、保證長治久安的具體實踐中來實現。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新形勢下發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的要義是,通過反腐治權、依法治官和監督制約公權力,通過尊重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實現人民民主。因此,發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為國家和社會主體的政治地位和主權權利,必然是依法治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對依法治國的新期待,不僅表現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依法享有管理權、知情權、參政議政權、監督權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權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現在對社會民主與社會權利,如自我管理、社會保障、醫療養老、住房就業、教育衛生、公共服務等;經濟民主與經濟權利,如參與經濟決策和管理、獲得財產或企業股份、參加工會、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帶薪休假、適當生活水準權、安全生產等。廣大人民群眾不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權利、民主政治參與,更需要具體實在可參與、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權利;不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民主政治權利,更需要兌現實在實惠實用的人身財產權利、經濟社會權利、環境生態食品安全權利等具體權益。

8.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保障還是政治基礎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保障。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內在目標,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動力和根本保障。

熱點內容
公司給的offer郵件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8 23:53:24 瀏覽:72
人員優化勞動法 發布:2025-01-08 23:46:44 瀏覽:5
2014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1-08 23:45:36 瀏覽:744
最高人民法院簡易程序 發布:2025-01-08 23:42:53 瀏覽:138
第四章合同法 發布:2025-01-08 23:29:58 瀏覽:319
不死法官 發布:2025-01-08 22:37:16 瀏覽:459
勞動者過失責任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1-08 22:25:39 瀏覽:902
個人律師廣告詞 發布:2025-01-08 22:00:04 瀏覽:831
法院系統輔助文員 發布:2025-01-08 21:59:10 瀏覽:818
法院報告2014 發布:2025-01-08 21:17:03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