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和法學
⑴ 酎金律文帝所加,以正月旦昨酒,反應了漢代的什麼法律制度及問題
⒈律(基本法律):即法典,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法律形式,主要調整重要和基本的法律關系。漢律六十篇指的是蕭何所定的《九章律》(九篇),叔孫通所定《傍章律》(十八篇),張湯所定的《越宮律》(二十七篇),趙禹所定的《朝律》(六篇),加在一起共六十篇。漢律還有一個名稱,「三尺法」,因為漢律是用三尺竹簡書寫的。
⒉令(臨時發面的詔令):又叫做「詔」,是皇帝根據形式變化及時發布的。「令」可以用於補充法律,解釋法律,甚至可以代替法律,「令」往往又可以成為以後修訂法律的根據。
⒊科(單行刑事條例):又叫做「科條」或「事條」,是從秦朝的「課」發展而來的,據劉熙的《釋名》記載:「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科是關於考核,以及處刑標準的具體的法律形式。據《後漢書》記載:「漢興以來,三百二年,憲令稍增,科條無限。」可見,漢朝的「科」作為法律形式已經被廣泛使用。
⒋比(決事比,又叫決事比,即可以用來比照判案的典型判例。作為一種靈活的法律形式,「比」可以補充法、令的不足,在漢朝的時候被廣泛使用。可以比照的斷案成例。律無正條規定時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條文或同類型案件)。
.⒌《春秋》經是漢代的「憲法」,具有凌駕於各種法律形式之上的最高法律效力。
⑵ 我國現行物權變動模式的研究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選擇的歷史比較考察
吳天
發布時間:2006-5-21
【字體:大 中 小】
[摘 要]立法的選擇關鍵在於與社會演進、觀念轉變相暗合,超出社會現實,與文化背景和民眾觀念相脫離的法律,只是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法律文本,不能作為融入現實社會的規范,難以發揮實效。本文從歷史比較的角度,總結法、德立法經驗,考察我國物權行為理論的立法取捨。
[關鍵詞]物權變動 意思主義 形式主義 法律繼受
一、概說
物權變動模式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事立法,對基於合同行為的物權變動進行法律調整的具體方式。當今大陸法系主要存在法國意思主義和德國形式主義兩大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例。
(一)大陸法系兩大物權變動模式
法國意思主義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否定物權行為的獨立存在。其民法典並未明文意思主義,但從如下法條可判斷其主旨是交付義務的產生使債權人成為所有人:①第938條:「適法的承諾贈與,僅以當事人的合意完成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無需任何交付而轉移給受贈人」 ;②第1138條「交付物的債務僅以契約當事人的單純合意而履行,即使標的物未交付,自應交付時起,債權人為所有權人,風險隨之轉移,但債務人遲延交付者不在此限」 ;③第1583條「即使標的物未交付、價金未支付,只要就物及價金成立合意,買賣在當事人間即告完成,所有權為買方取得」 ;④第1703條:「交換以和買賣相同的方式僅以合意而完成」 。由此可見法國民法典在物權變動立法上的方針,即物權變動只因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效力,既不需有物權行為,也不以交付或登記為生效要件,動產的交付、不動產的登記只是對抗第三人的要件。即使標的物尚未現實交付,只要合意形成,債權人即被視為所有人,就承擔標的物意外受損的風險。依債權合同設立、轉讓物權時,物權變動是債權效力的當然結果,不承認以物權變動為目的的物權合同,賦予契約具有債權發生和所有權轉移的雙重效果。
與法國式意思主義相對立的是,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德國形式主義,它肯定債權行為之外有物權行為的存在,物權的變動須符合法定形式。其民法典接受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區分說,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和內容的變更,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為原則。民法典第873條第1款規定:「為轉讓一項地產所有權,為在地產上設立一項物權以及轉讓該項物權或者在其上再設立他物權,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和因該權利變更而涉及的其他人的合意,以及權利變更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的登記」;第875條第1款:「為放棄一項地產的權利,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放棄其權利的意思表示,以及該權利在不動產登記簿的注銷登記」。第929條:「為轉讓動產所有權,所有人必須將其交付給取得人,且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須達成關於所有權轉移的合意。取得人已佔有該物的,只需所有權合意即可。」從法律條文可見,依債權合同設定、轉讓物權時,債權行為是物權行為的原因行為,原因行為不發生物權變動,只在另有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物權行為時,才產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物權行為是債權行為的履行行為。故不動產物權變動依登記而生效,動產物權變動依交付而生效。
(二)物權變動模式問題的研究方法
過去中國學者對物權變動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紹和評價一國的法律制度,且著重對德國物權行為理論進行探討,分析其利弊,並在理論上建議立法對此理論的取捨。但是法學研究不能代替法律,法律制度的選擇不能輕易地因主觀判斷而做出。每一項法律制度都有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逐漸適應現實社會的完善過程,對他國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能流於表面化,要深入其法律制度的內部,全面了解其歷史發展概況,動態把握物權變動制度在該國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價,並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度選擇。
任何法律都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的反映和抽象,都以其特定的法律傳統為前提和基礎。因此,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業已形成的法律傳統,通常會構成特定時代法律規范據以形成的前見。它們之間存在著互相滲透、彼此影響的關系,這種互動關系就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有選擇的親和性」。(1)在此點上,無論是作為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法國民法典》,還是作為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德國民法典》都不例外。
基於上述認識,本文對法德兩國物權變動立法背景、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進行解析,對其做出確切評價,以期對我國的物權變動制度選擇提供參考。
二、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意思對抗主義
(一)法國的意思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804年《法國民法典》展現給人們的社會景觀更多的是農村風景,而非都市風景。(2)法典起草者們幾乎未考慮即將誕生的工業社會,所以里珀特才把《法國民法典》稱為18世紀規范農業經營的法。(3)法典制定時,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民、手工業者,僱傭少數工匠的小業主和小作坊主。此時的商品生產,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水平較低。該法典就物權變動所確立的意思主義模式,就著眼於此時與特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依然盛行的特定物交易。
就時代精神而言,法國大革命前夕,批判封建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宗教神學的思想啟蒙運動在法國如火如荼地進行。伏爾泰從功利主義出發認為好政府應保護每個人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國家任務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說,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不僅要分離,而且還要使三權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以權力約束權力」;(4)盧梭認為,按照自然法原則,人們要在完全平等基礎上,自願聯合建立國家、制定法律,以保護每個人的天賦權利——自由、生命和財產。啟蒙運動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好了思想和輿論准備。大革命時代,自由精神高於一切,契約被作為當事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實現自由和擺脫等級身份制的手段,因此當時法國出現了民法典立法與高漲的革命熱情相結合的情形。(5)《法國民法典》在自由精神的渲染下頒布並實施,以自由思想為基礎,主張個人意思及自由的絕對權威,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從而實現了市民階層追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二)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
繼受羅馬法的法國古法承認各種假裝交付,以書面交付和佔有改定代替交付,同時在契約公證書中加入已交付條款(實際上未交付),到16、17世紀已成為法國的交易習慣,即羅馬法上交付的觀念化。在物的二重轉讓時,第一買主是假裝交付,第二買主是現實交付,時間在先的假裝交付優先,在事實上承認以意思表示轉移所有權。
法國古法法系的重要部分之一的教會法也間接影響了意思主義的形成。隨著商業發展,法國法原則上堅持契約要式性,但在一定范圍內也承認諾成契約。自17世紀起單純合意產生訴權已成為教會法的原則,同時合意必須遵守的法諺也逐步滲透到法國法基礎中。雖教會法推動了契約諾成主義形成,但所有權僅以合意而轉移的理論仍未完全確立,其形成還得到了自然法學派的進步完善。
法國的自然法學派學者戈羅烏斯從自然法則出發,認為所有權是與客體佔有完全不同的觀念存在,所有權轉讓無需交付,自契約成立時所有權轉移乃是最單純的形式,從只以當事人間的合意發生所有權轉移的觀念出發,批判羅馬法交付主義,並在自然法中為不要交付觀點尋找理論依據。
可見法國古法傳統、教會法的影響以及私法學者的理論貢獻都為法國意思主義的最終形成打下了基礎。
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意思主義原則與法國民法典總體精神相一致,是大革命個人主義自由思想的產物。法國民法典首次確立契約自由原則,尊重個人意思自由,個人取得權利、負擔義務,完全取決於個人自由意思。契約之內容、方式、成立以及契約當事人之選擇,聽憑當事人自由,國家不作干預。(6)法國民法典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至,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契約視為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法律,那麼自當事人就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一致時即發生轉移便成為自然之理。
2.法國意思主義的發展與完善
1848年法國第二帝國開始時,法國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大工業生產已佔主導地位,機械化飛躍發展,商業發展促成借貸業發展,到1850年法國已有長期借貸銀行,但借貸機構無法在不動產秘密轉讓情況下保證抵押權的安全,故公示制度的呼聲開始高漲。於是1855年對民法典進行補充,規定所有權、抵押權要公示,將不為抵押權標的的權利如不動產質權、地役權、使用權、居住權、18年以上租賃權等納入公示權利范圍,但法定抵押權仍不以登記為必要。這次修訂在保持意思主義原則不變的基礎上,確立了大多數所有權及其他不動產物權設定、移轉,以登記為第三人對抗要件,擴大登記范圍,為公示制度在法國最終確立邁出了決定性一步。其後法國對登記制度進一步完善。如1935年對登記事項作出很大修正,首次規定了幾乎所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都應登記,擴大了登記事項。1955年1月4日《土地公示制度改革統令》及同年10月14日《關於土地公示制度改革之1955年1月4日適用的統令》在以往公示制度原則下進行整體重編,規定法律行為及判決產生的權利,登記以前不能對抗依法律規定保有不動產上權利的第三人,登記成為物權變動的對抗要件,從而構成法國現行公示制度。
(三)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總體評價
綜上所述,法國物權變動的發展過程是意思主義形成流程和公示主義相互影響與排斥的互動過程,並最終妥協與調和,合流為意思對抗主義。總體而言,法國法對物權變動發生依據的規定還是較完備,通過法律自身的解釋和補充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滿足交易安全的要求,因此其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意思對抗主義也沒有什麼太多可爭議的地方。
雖當今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同法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並提出各種批評,許多國家的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也不主張選擇法國模式,但法國採用的意思對抗主義歷時二百多年漫長歷程,其市場經濟發展良好,不動產交易秩序也並未因此陷入混亂,這就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於法國啟蒙思想對自由主義的過分渲染,因此《法國民法典》將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原則推向極端。這種物權變動模式雖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在關於第三人保護上卻顯得較蒼白,但通過強制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終還是在總體上實現了當事人間的利益平衡,基本維護了第三人交易安全。
三、德國的物權變動模式——形式要件主義
(一)德國形式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9世紀末期,德國工業化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都有很高水平,經濟活動重點從農業向商業、工業轉移,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在國家起主導作用的是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大市民階層。故《德國民法典》起草者心中的民事主體形象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家和農場主。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著眼對信用型契約的規制。它明顯與《法國民法典》將特定物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不同,是將種類物及未來物的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7)這反映出《德國民法典》制定時,信用交易的發展使債權與物權在成立時間和職能上發生分離,並由此引發物權和債權在近代的對立,從而使交易界出現了對於形式主義的要求。(8)
就時代精神而言,《德國民法典》制定時,新社會經濟思想,即國家義務在於有規律地干預各種力量的自由放任,保護經濟弱者。遺憾的是新經濟思想仍未深入私法觀念之中。受新社會經濟思想或多或少的影響,《德國民法典》確立的物權形式主義兼具羅馬個人主義法律思想和新社會經濟思想。一方面,物權變動的基礎仍建立在當事人物權合意之上,體現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求物權變動具備一定外部形式,以響應保護交易安全的社會政策要求。立法將觀念所有權通過交付和登記公示有形化。《德國民法典》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轉換成對第三者的公示手段,統一了物權變動中當事人的對內對外關系。
(二)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確立
1872 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對德國近現代民法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該法率先規定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藉以摒棄登記實質審查主義。這直接成為1896年德國民法典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的立法基礎。為排除土地(不動產)物權變動登記實質審查主義,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采物權契約無因性。此前,登記官既審查當事人申請書的法律形式,又審查申請書背後的事實關系。使得交易時間延長,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故除舊立新,改采形式主義登記制度成為眾望所歸。依物權契約無因性,物權變動效力應與基礎關系的債權行為相分離,使登記審查僅限於物權契約本身。此後約霍夫起草的德國民法典物權編及1896年德國民法典均繼承了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
1874年德國聯邦議會成立民法典編纂委員會,起草民法典。民法典第一草案(物權編)第828條規定:「(1)依法律行為移轉所有權、設定或移轉其他權利及設定擔保,如法律未特別規定,依登記權利人與取得人締結的契約,並在土地登記簿進行登記而發生;(2)第一項所稱契約,須由同意在土地登記簿冊登記權利變動的權利人的意思表示,與另一方對該同意的承諾的意思表示構成……」依該條規定,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把物權契約納入民法典條文中,無庸置疑,是對薩維尼、溫德沙特等人的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理論的忠實法律條文化。(9)
民法典第一草案於1888年1月31日公布,不久受到許多批判,但對采物權合意及其無因性基本上未有批評意見。此後第二委員會總體上維持了第一草案所規定的物權合意和登記形式審查主義,並用「物權合意」代替「物權契約」。兩稿審議後,第三草案經帝國國會討論通過,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最終確立——不動產權的設定、讓與、變更,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進行;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交付進行。
2.德國對形式要件主義不足的自我完善
每一項制度都有相應的分工、制度界限和內在局限,都不可能或不能完全通過該制度本身解決其自身的缺憾。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也不例外。
德國形式要件主義,使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分離,會出現債權契約無效而物權合意有效,買受人仍取得標的物所有權,這無疑使出賣人遭受不利益。德國立法者在確立形式要件主義時,當然考慮到了其有失交易安全與公平的一面,於是為完善這一缺憾,補救出賣人利益,在編纂法典時確立了不當得利制度。出賣人在喪失標的物所有權時,可提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來彌補損失。德國民法典第812條規定:「無合法原因而受領他人的給付,或者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負擔費用而受到利益的人,負有返還義務。雖有合法原因但後來消滅,或者根據法律行為的內容未發生給付目的所預期的結果時,上述義務仍成立。」
正由於德國法中採納物權行為,使部分債權行為無因化,使因債權行為無效仍發生物權轉移的不當得利情形在德國極為普遍,因此不當得利制度成為彌補無因性制度缺陷而存在的必然調整機制。德國法學家Ernbury更是強調不當得利制度乃立法者用來治療自創的傷痕——物權行為無因性。
(三)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總體評價
德國民法典在法國民法典頒布將近100年後公布,其立法社會背景與法國大相徑庭——交易頻繁化、時空化,信用經濟迅速發展,所以德國立法者根據現實需要,從維護交易安全形度出發,側重保護第三人利益,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最終確立了物權變動的形式要件主義。
從薩維尼創設物權行為理論到德國民法採納此理論至今,物權行為理論的存廢問題一直都有較大爭議,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贊同物權行為理論的觀念在德國最終成為主流。我們可從當代德國最著名的民法學者集體編纂、並被認為是德國最權威的法典注譯《慕尼黑人〈德國民法典〉注譯·物權編》(第六卷)中看出來:「物權行為原則的產生並被立法所採納,根本上不是純粹的想像和典型的法學思維的結果,這一點不但表現在該原則所提出的一般要求和根據該原則建立的無可指責的法律技術上,而且也表現在它深刻的法理智慧上。尤其重要是,該原則建立的法律制度產生後的歷史表明,它一直能順利地實現法律功能目的。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相分離的法律結構從來沒有給法律交易製造困難。」
民法各項制度在追求自身特定製度價值時,不免存在價值上的失衡和沖突,這是「合理」的。只要通過承載相應價值的制度來解決,實現價值與制度的融合,也不失為「善」的民法制度。物權形式要件主義雖非盡善盡美,但通過不當得利制度完善了價值上的失衡,最終保護了交易安全,維護了交易公平,為德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一)我國當前的立法背景
目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並不均衡,但社會化大生產仍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流通領域內,信用經濟高度發展。事實表明,種類物、未來物的交易等信用交易是經濟交往中的主流形式。其次,純粹的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從未在中國大陸土地上真正生根、發芽、成長。在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指導下,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要求的各種社會政策,構成了民法自由原則的界線。在法律傳統上,清末改制以來,取法歐陸的法律繼受思想一直占據的主導地位,即使1949年以後對蘇聯法制的學習,也未偏離這一主線。繼受過程中,中國大陸接受了物權與債權的區分,主張區分物權與債權的取得根據,物權變動采公示原則,並最終將物權與債權區別的一個側面定位在權利是否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上。
(二)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法律制度的繼受過程
我國法律現代化進程中,就接受了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民國初期,就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法律制定及司法普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並加以運用。如,大理院上字第8號判決:「物權契約以直接發生物權上變動為目的,與債權契約異。契約成立同時履行,更無存留義務之可言。」上字第2359號:「不動產物權移轉,其買價曾否交足及稅契過割遲早皆與不動產物權移轉並無關涉,……」 (10)可見,民國早期民法典尚在制定時,我國司法部門就明確且准確使用了該理論。我國舊《民法》(1930年)第118條關於「無權處分」的規定,是對「區分原則」的明確肯定。其中物權法部分,都是建立在物權行為理論之上的。如,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發生變動的第758條,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的第761條,不論是條文設計,還是立法者編纂的立法理由,都明確地採納物權行為理論。從這些資料可以推出,采物權行為理論是我國近代以來民法傳統。
新中國,我國司法部門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在立法之先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權行為理論的規則。如,在不動產司法實踐中,針對標的物交付後或權利證書交付後一方當事人反悔提出撤消並返還的問題,最高院在一些司法解釋文件中規定,標的物的交付應該維持,並許可當事人補辦登記手續;當事人的合同爭議,可用債權關系來解決。(11)2000年底,最高院召開我國「第五次民事審判工作會議」,會議文件明確宣告,在當事人物權意思表示可以證明的情況下,即使當事人沒有登記,也承認物權變動的有效。(12)這一處理與《德國民法典》第873條第2款物權行為理論應用條款幾乎沒有區別。
現法工委物權法草案第二稿已出台,通觀草稿可看出立法機關已部分接受物權行為理論。如草案總則中第4條採納了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制度;在不動產物權變動部分可看到區分原則的影子。如第16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僅涉及物權效力,不影響合同效力。」草案採納了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交付的公示原則(草案第10條和第29條)。
(二)總結——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態度
法德兩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設計和選擇,無疑各具歷史的合理因素。法國依大革命時已紮根的自由主義思想,確立意思主義,後為適應現實經濟需要進行修正,並最終確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在法國民法典制定後將近二百多年時間里發揮著巨大作用。德國受薩維尼的影響,將物權行為理論運用到民法典中,開創性地確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其確立既滿足德國交易安全的客觀需求,又符合信用經濟的發展需要,實現了交易公正。可見,每一項法律制度的確立都有其歷史因素和社會現實,孰優孰劣需在各自法律制度中去評判。
各民族的法律發展史表明,一些法律進化模式會在不同的社會秩序中或在相似的歷史情勢下不斷重復出現。從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社會經濟背景很類似於德國制定民法典時所處的歷史狀態——交易頻繁,信用經濟急速擴張,對維護交易安全的呼聲日益增長。鑒於我國早有采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傳統,加之我國正建設市場經濟的現實情勢,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采德國立法例,是切實可行,也有現實客觀需要。
[注釋]:
(1)鄭戈 著《韋伯論西方法律的獨特性》第49頁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卡勃尼埃語 轉引[日]大木雅夫著 范愉譯《比較法》第180頁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里珀特語 轉引《月旦民商法研究2》第10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孟德斯鳩 著《論法的精神》上冊 第154頁 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5)[德]茨威格特和H·克茨 著《比較民法總論》潘漢典等譯 第162頁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梁慧星 著 《民法總論》第36頁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朱岩 編譯 《德國新債法》 第59頁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日]稻本洋之助 著 《民法Ⅱ物權》 第95頁 青林書院新社1983年版
(9)參見[日]廣瀨捻《無因性理論的考察》載《法學論叢》第72卷
(10)楊洪烈 著《中國法律發達史》第1202頁
(1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等
(1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編《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00年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頁
[參考書目]:
(1) 於海涌 著 《法國不動產擔保物權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 茵 著 《不動產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 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3) 田士永 著 《物權行為理論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孫憲忠 著 《中國物權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文傑 主編 《變動中的物權法》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E·博登海默 著《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簡介:吳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級民商法碩士研究生
⑶ 有關法學專業的研究都有哪些,我在什麼平台上可以看到相關的文獻
那可多了,一般的民法,行政法,商法,刑法國際法,經濟法,勞動法,還有民事訴訟法專,行政訴屬訟法,刑事訴訟法這樣的比較重要的都是必修的,像物權法,債權法,證券法,公司法,競爭法,侵權法,婚姻繼承法,海商法,等等都是選修的,看你的興趣修就好。法學和時政很有聯系的,還沒上學前可以多看看報紙,關心下比較熱門的政策還有和法學有關的社會新聞,主要是培養興趣,可以看看一些法學名家的法學著作。還有一些法學的雜志也可以看看。
⑷ 網路安全法原論的作者簡介
皮勇,男,1974年出生於湖北省通城縣。1991年考入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學院,1995年畢業並取得電子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律師資格,並考入中山大學電子系攻讀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並取得計算機圖像傳輸與處理專業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學院攻讀刑法博士學位,師從趙廷光教授。2001年7月畢業並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7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做刑事訴訟法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何家弘教授,2004年獲全國博士後基金資助,2005年6月順利出站。2005年8月受武漢大學黨委委派,作為中組部、教育部第五批援疆幹部到新疆工作,任新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2006年8月完成任期回武漢大學繼續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市公安局特聘法律顧問、武漢市江漢區法院特聘法律顧問,兼任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犯罪預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社區矯正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學、網路安全法學,已出版專著《計算機犯罪的定罪量刑》(合著)、《電子商務領域犯罪研究》、《網路犯罪比較研究》、《刑事訴訟中的電子證據規則研究》4部,參與撰寫專著2部,在《中國法學》、台灣《月旦法學》、《法學評論》、《法學家》、《法商研究》等法學權威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
⑸ 卞建林的論文年表
4. 《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保障》,載《法學雜志》1995年第2期;
5. 《直接言詞原則與庭審方式改革》,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6期;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變革》,載《月旦法學》第14期(1996年6月版);
7. 《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載《法學家》1996年第2期;
8. 《國外規范律師辯護行為的立法與實踐》,載《政治與法律》1996年第2期;
9. 《起訴制度的重大變革》,載《中外法學》1996年第3期;
10. 《集中審理與延期審理之研究》,載《兩岸比較刑事訴訟法》,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9月版;
11. 《懲治貪污賄賂犯罪的訴訟問題研究》,載《第七屆國際反貪污大會文集——反貪污與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中文版)》,紅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12. 《更新律師執業觀念,完善律師執業制度》,載《政治與法律》1996年第4期; 14. 《保障〈刑事訴訟法〉正確實施的重要舉措——試議全國人大法工委等六部門〈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載《中國法律》1998年第2期;
15. 《略論刑事簡易審判程序中的若干問題》,載《法學雜志》1998年第3期;
16. 《公訴審查制度研究》,載《政法論壇》1998年第3期;
17. 《西方六國刑事訴訟制度》,載《法制日報》1998年4月25日;
18. 《依法治國與刑事訴訟》,載《訴訟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9. 《關於建立我國證據規則的思考》,《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20. 《英國對沉默權的限制》,載《比較法研究》1999年6月版;
21. 《沉默的權利》,載《南方周末》1999年7月30日、8月6日; 22. 《起訴效力與審判范圍》,《訴訟法學新探》,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3. 《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載《政法論壇》2000年第6期;
24. 《起訴效力與審判范圍》,載《人民檢察》2000年第7期;
25. 《美最高法院重申「米蘭達警告」》,載《檢察日報》2000年7月13日第8版;
26. 《如實陳述與抗拒從嚴》,載《廣州日報》2000年8月;
27. 《訴訟證明概念辨析》,載《檢察日報》2000年8月31日第3版;
28. 《提起公訴實施問題研究》,載《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9. 《略論我國證據制度的理論基礎》,載《人民檢察》2000年第11期;
30. 《從起訴效力看刑事審判中的罪名變更》,載《訴訟法論叢》(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1. 《司法鑒定及其規范運作》,載《刑事司法指南》(2001年第1輯),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32. 《論訴訟證明的相對性》,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2期;
33. 《規范我國司法鑒定的思考》,載《檢察日報》2001年4月5日第3版;
34. 《兩大法系司法鑒定製度比較》,載《檢察日報》2001年4月9日第3版;
35. 《罪刑法定的程序價值》,載《檢察日報》2001年5月8日第3版;
36. 《為司法改革切脈》,載《檢察日報》2001年6月5日第3版;
37. 《訴訟證明:一個亟待重塑的概念》,載《證據學論壇》(第3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8. 《舉證責任的承擔》,載《檢察日報》2001年11月29日第3版;
39. 《主張責任與量刑建議的關系》,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3日第3版;
40. 《主張責任的實現》,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6日第3版;
41. 《關於舉證規則》,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10日第3版;
42. 《舉證責任的轉移、倒置及免證》,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17日第3版;
43. 《控方應否承擔通知證人出庭責任》,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20日第3版;
44. 《證明標準的若干問題》,載《檢察日報》2001年12月24日第3版; 45. 《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與中國刑事司法改革》,載《訴訟法學研究》(第1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6. 《個案監督與審判公正》,載《法律適用(國家法官學院學報)》2002年1月刊;
47. 《查明 證明 判明》,載《檢察日報》2002年1月10日第3版;
48. 《被告人證明責任研究》,載《法學論壇》2002年第3期;
49. 《個案監督研究——兼論人大審判監督的合理取向》,載《政法論壇》2002年第3期;
50. 《刑事被告人證明責任研究》,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2年第4期;
51. 《如何看待被告人有罪答辯——辯訴交易的一點啟示》,載《政法論壇》2002年第6期;
52. 《綜合各種力量解決問題》,載《檢察日報》2002年3月1日第3版;
53. 《個案監督與審判公正》,載《公正與效率的法理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4月版;
54. 《困境與對策:律師在偵查階段介入刑事訴訟現象分析》,載《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5月版;
55. 《論刑事證明的相對性》,載《司法公正與司法改革》,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5月版;
56. 《刑事證明責任的分配與轉移》,載《訴訟法學研究》(第3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7. 《關於公訴制度的討論》,載《司法改革報告:檢察改革、檢察理論與實踐專家對話錄》,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8. 《論刑事證明的相對性》,載《訴訟法論叢》(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9. 《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載《刑事法評論》(第11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
60. 《證據法學三人談(一)》,《證據學論壇》(第5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61. 《解析「辯訴交易」》,載《檢察日報》2002年11月7日第3版;
62. 《「證據展示」面面觀》,載《檢察日報》2002年11月21日第3版;
63. 《如何看待公訴中的檢察一體化》,載《檢察日報》2002年11月21日第3版;
64. 《如何看待被告人有罪答辯:辯訴交易的一點啟示》,載《政法論壇》2002年12期; 65. 《中國刑事證據立法的基本理念》,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66. 《刑事證明主體新論——基於證明責任的分析》,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3年第1期;
67. 《司法鑒定的基本屬性與制度定位》,載《中國司法鑒定》2003年第4期;
68. 《應審慎推進沉默權》,載《檢察日報》2003年3月7日第3版;
69. 《證據法學三人談(二)》,載《證據學論壇》(第6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70. 《中國刑事司法的現代化圖景——兼論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的普遍性》,載《四川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71. 《刑事犯罪的證明標准》,載《法學家眼中的中國法治》,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72. 《人民才是法律監督的源頭活水》,載《檢察日報》2003年12月22日第3版; 73. 《證據法學三人談(三)》,載《證據學論壇》(第7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1月版;
74. 《中國刑事辯護的困境與出路》,載《「3R」視角下的律師法制建設——中美「律師辯護職能與司法公正」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4月版;
75. 《從我國刑事法庭設置看刑事審判構造的完善》,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
76. 《行政許可法的出台對司法鑒定管理的影響》,載《中國司法鑒定》2004年第3期;
77. 《「證據法的基礎理論」筆談》,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78. 《檢察官:司法品性和職業素養同等重要》,載《檢察日報》2004年10月29日第1版;
79. 《執正義權杖 護法制尊嚴》,載《檢察日報》2004年11月7日第1版; 80. 《論我國偵查程序中檢警關系的優化——以制度的功能分析為中心》,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81. 《規范司法鑒定程序之立法勢在必行》,載《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第4期;
82. 《關於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的若干思考》,載《人民檢察》2005年第13期;
83. 《再論訴訟模式轉型與證明觀念更新》,載《證據學論壇》(第10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84. 《建構訴訟證明標準是「烏托邦」嗎》,載《檢察日報》2005年11月29日第3版; 85. 《See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riminal trial structure from China』s criminal courtroom arrangements (tribunal design)》,載《Frontier of Law in China》2006?Volume1?Number2?April;
86. 《無罪推定與舉證責任問題》,載《山西檢察》2006年第2期;
87. 《論司法鑒定的訴訟程序立法》,載《中國司法鑒定》2006年第4期;
88. 《論我國檢察機關領導體制和職權的改革與完善》,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89. 《訴審關系論辯——兼論對訴審關系異化的程序性抑制》,載《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5期;
90. 《檢察機關沒有理由不介入死刑程序》,載《檢察日報》2006年4月6日第3版;
91. 《公訴案件終有證據標准可資參考》,載《檢察日報》2006年6月11日第3版;
92. 《保持特色不斷創新》,載《人民檢察》2006年第12期;
93. 《人民監督員制度立法芻議》,載《人民檢察》2006年第15期;
94. 《重構被追訴人主體性權利》,載《檢察日報》2006年10月16日第3版; 95. 《〈刑事訴訟法〉再修改之展望》,載《中國法律》2007年10月號;
96. 《被追訴人主體性權利構成論要》,載《金陵法律評論》2007年春季卷;
97. 《我國非法證據排除的若乾重要問題》,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98. 《論我國檢察院組織法結構體系的立法完善》,載《人民檢察》2007年第2期;
99. 《邁向理性的刑事訴訟法學》,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2期;
100. 《鑒定機構性質辨析》,載《中國司法鑒定》2007年第2期;
101. 《刑事訴訟中「訴」之辨析》,載《人民檢察》2007年第8期;
102. 《無罪推定原則及其在中國的適用》,載《比較與借鑒——從各國經驗看中國刑事訴訟改革路徑》,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03. 《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背景和熱點難點問題》,載《人民檢察(湖北版)》2007年第12期;
104. 《點評「堅持合法性與合理性的統一」》,載《檢察日報》2007年9月28日第1版;
105. 《人物專訪:刑事訴訟中如何實現權力和諧化》,載《檢察日報》2007年10月11日第3版;
106. 《刑事訴訟法再修改面臨五大熱點與難點問題》,載《法制日報》2007年10月14日第2版;
107. 《以死刑案件為切入點建立程序制裁機制》,載《人民檢察》2007年第23期; 108. 《刑事程序法治化的期待》,載《中國司法》2008年第1期;
109. 《刑事程序中「訴」的功能思考》,載《刑事法前沿》(第4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10. 《西方司法證明科學的新發展》,載《證據科學》2008年第2期;
111. 《行進中的中國刑事訴訟法學:關鍵詞展開——2007年刑事訴訟法學研究述評》,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2期;
112. 《優化偵查程序中的檢警關系》,載《檢察日報》2008年2月22日第3版;
113. 《抓住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契機 推進我國刑事程序法治建設》,載《訴訟法學研究》2008年6月第13卷;
114. 《媒體監督與審判公開》,載《法制資訊》2008年第4期;
115. 《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與檢察權的配置》,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116. 《論刑事訴訟中權力的和諧化》,載《人民檢察》2008年第4期;
117. 《陳光中: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領軍人》,載《中國審判》2008年第5期;
118. 《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論要》,載《法學》2008年第6期;
119. 《論刑事訴訟中權力的和諧化》,載《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與前瞻》(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07年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20. 《對話:偵押分離,打開律師會見之門》,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6月29日第3版;
121. 《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權的回顧與展望》,載《檢察日報》2008年7月17日第3版;
122.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載《東方財經》2008年11月;
123. 《構建刑事和解的中國模式——以刑事諒解為基礎》,載《政法論壇》2008年第6期;
124. 《訴訟模式視角下的證明責任》,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⑹ 在「月旦法學知識庫」里下載的電子文檔,據說是按照 OMA DRM 2.0 技術加密的,文檔可以閱讀不可以列印。
你可以使用cajviewer軟體打開,即可列印
祝你成功
⑺ 王洪亮的學術成果
1、《物上請求權的功能與理論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Grundpfandrecht in China und Deutschland, Peter Lang, 2004。 1、 《違約金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載《法學》,2013年第5期
2、 《強制履行請求權的性質及其行使》,載《法學》,2012年第1期
3、 《非給付不當得利的構成與舉證責任》,載《月旦民商法雜志》2012年9月,第37期
4、 《權利推定:實體與程序之間的構造》,載《法學研究》,2011年第1期
5、 《原物返還請求權構成解釋論》,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6、 《論水權許可的私法效力》,載《比較法研究》,2011年第1期
7、Die prozessuale Realisierung von Hypothek nach chinesischem Recht, in Recht und Rechtswirklichung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2011, S. 35-48
8、《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法學》,2010年第12期
9、《交往安全義務基礎上的物件致損責任》,載《政治與法律》,2010年第5期
10、《中國動產抵押登記效力規則》,載《名城法學(Meijo Law Review)》,日本,2010年第3、4合並號,第70頁以下。
11、《論水上權力的基本結構》,載《清華法學》,2009年 第4期
12、《小產權房與集體土地利益歸屬論》,載《清華法學》,2009年 第5期
13、《論登記公信力的相對化》,載《比較法研究》,2009年 第5期
14、《動產抵押登記效力規則的獨立性解析》,載《法學》,2009年 第11期
15、《企業自由與社會約束視角下的消費者集團訴訟》,載湯欣主編《公共利益與私人訴訟》,2009年北大出版社
16、《妨害排除與損害賠償》,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2期
17、《實體請求權與訴訟請求權之辨——從物權請求權談起》,載《法律科學》,2009年第2期
18、Kreditsicherheiten nach dem neuen chinesischen Sachenrechtsgesetz— Veränderungen und Tendenz Chinesisches Zivil- und Wirtschaftsrecht aus deutscher Sicht, 2008
19、civil pre-trail procere in China, in Cappi/Ramos ed. Oral and written proceedings: efficiency in civil procere, Universitat de Valencia, 2008
20、《試論履行障礙風險分配規則——兼評我國《合同法》上的客觀責任體系》,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21、《我國給付不能制度體系之考察》,載《法律科學》2007年第5期
22、《論基於佔有的物上請求權——實體與程序上的理論繼受》,載《清華法學》2007年第3期
23、《事業單位在民法典中的定位——以學校為研究範例》,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24、《物上請求權的訴權與物權基礎》,載於《比較法研究》,2006年第5期
25、《物上請求權制度的理論繼受》,載於《中外法學》,2006年第1期
26、《分割所有權論》,載於《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27、《論所有權人與佔有人關系》,載於《中德私法研究》,2006年第1期
28、《物上瑕疵擔保責任、履行障礙與締約過失責任》,發表於《法律科學》,2005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全文轉載
29、《土地債務制度上的抽象構造技術》,發表於《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30、《締約上過失的歷史嬗變》,發表於《當代法學》,2005年第5期
31、《從擔保工具到信貸工具——德國土地債務制度》,發表於《楊振山紀念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頁到第112頁
32、《繼受法律的理性化》,載於《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1期,第1頁到第14頁(與楊振山教授合著)
33、《德國債權法的現代化》,載於《比較法研究》,2003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2003-7全文轉載
34、《不動產物權登記立法研究》,載於《法律科學》,2000年2期;《中國民法學精粹》2001年卷,全文收錄,獨著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2000-7全文轉載
35、《精神損害賠償與法官造法》載於《法制與社會發展》,1999年第6期,李靜合著,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2000年5月全文轉載 1、《中國物權法原理釋義和立法解讀》,擔保物權部分,孫憲忠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2、《國有股權研究》,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民法總論》,崔建遠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2、《物權法》,崔建遠等,所有權、用益物權部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3、《物權法》,馬新彥主編,擔保物權部分,科學出版社,2007年 1、《合同法熱點難點疑點理論研究》,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德私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系列出版物,已經出版8卷 1、《德國物權法(下)》,與申衛星合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歐洲司法與民主》(譯文),載於《中德法學學術論文集》,第二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頁到第456頁
3、《經濟中的基本自由》(譯文),載於《民商法論叢》,第34卷,第486頁到第496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德國支付不能程序以外的債務人法律行為撤銷法(法律翻譯)》,發表於《合同法評論》,2004年第4輯,第153頁到第157頁
5、《法權感的產生(譯文)》,耶林著,載於《比較法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3頁到117頁,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3-2全文轉載
6、《附隨性與抽象性之間的不動產擔保物權及其在歐洲的未來》,《清華法學》,第8輯,第232頁
7、《所有權保留制度在歐洲的未來》,施塔德勒著《中德私法研究》2007年,第3期
8、《德國強制拍賣與強制管理法》,《中德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9、《德國視角下的中國新物權法》,施蒂爾納著,《中德私法研究》2009年,第5期
10、《侵權行為法的變遷(下)》,克雷默爾著,《中德私法研究》2009年,第5期,與李靜合譯
11、《德國公益訴訟》,施塔德勒著,載湯欣主編《公共利益與私人訴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2、《法教義學的實踐功效》,維亞克爾,載《中德私法研究》第6卷,2010年
13、《國家責任法的體系》,海因岑,載《中德私法研究》第7卷,2011年
14、《失去「往日輝煌」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Fargnoli,載《中德私法研究》第8卷,2012年
15、情誼行為責任(判例)載《中德私法研究》第8卷,2012年
16、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法律出版社2012年,合譯
⑻ 舉證妨礙的參考文獻
[1] 江偉:《中國證據法草案及立法理由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頁。
[2]該定義參考了駱永家的觀點,參見駱永家:《證明妨礙》,《月旦法學雜志》,第69期。並見湯維建:《論民事舉證責任的法律性質》,載《法學研究》1992年第3期。
[3] [德]萊奧.羅森貝克著,庒敬華譯:《證明責任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
[4] [日]高橋宏志著林劍鋒譯:《民事訴訟法制度與理論的深層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頁。
[5] 參見白綠鉉著:《美國民事訴訟法》,經濟日報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頁。
[6] 白綠鉉編譯:《日本新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頁。
[7] [日]谷口安平著王亞新、劉榮軍譯:《程序的正義與訴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頁。
[8] [德]拉德布魯赫著米健、朱林譯:《法學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頁。
[9] 以下前三種觀點參見[日]高橋宏志著林劍鋒譯:《民事訴訟法制度與理論的深層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頁。
[10] 參見許士宦:《證明妨礙》,載《月旦法學雜志》第76期。
[11] 姜世明:《二00二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載《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 [12]參見駱永家:《證明妨礙》,《月旦法學雜志》,第69期。
[13]參見許士宦:《證明妨礙》,載《月旦法學雜志》第76期。
[14]參見駱永家:《證明妨礙》,《月旦法學雜志》,第69期。
[15]參見許士宦:《證明妨礙》,載《月旦法學雜志》第76期。
[16] 本文對舉證妨礙的構成要件設置,參考了民法中侵權責任要件構成中的一些觀點和作法。
[17] 參見胡雪梅:《「過錯」的死亡――中英侵權法宏觀比較研究及思考》,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版,第130頁。
[18]於敏著:《日本侵權行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頁。
[19] 參見張新寶著:《中國侵權行為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頁。
[20] 陳界融著:《民事證據法:法典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頁。
[21]參見許士宦:《證明妨礙》,載《月旦法學雜志》第76期。
[22] 高志強:《舉證責任倒置實務研究》,人民法院報網上文章,2001年8月24日。
[23]陳界融著:《民事證據法:法典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頁。
[24] 張衛平著:《證明妨害及對策探討》,載《證據學論壇》第七卷,第158頁。
[25]白綠鉉編譯:《日本新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0頁。
[26] [美]史蒂文.蘇本、瑪格瑞特.伍蔡彥敏、徐卉譯:《美國民事訴訟的真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頁。
[27] [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綠鉉譯:《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頁。
[28] 王利明、江偉、黃松有主編:《中國民事證據的立法與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29頁。
[29]張衛平著:《證明妨害及對策探討》,載《證據學論壇》第七卷,第163頁。
[30][日]高橋宏志著林劍鋒譯:《民事訴訟法制度與理論的深層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頁。
[31][日]高橋宏志著林劍鋒譯:《民事訴訟法制度與理論的深層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頁。
[32] 李國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頁。
[33] 何家弘、劉品新著:《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頁。
[34] [美]史蒂文.蘇本、瑪格瑞特.伍蔡彥敏、徐卉譯:《美國民事訴訟的真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頁。
[35]江偉:《中國證據法草案及立法理由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頁。
[36] 羅筱琦、陳界融:《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規則」若干問題評析》,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年第11巻。
[37] 詳見2001年第2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38]張衛平著:《證明妨害及對策探討》,載《證據學論壇》第七卷,第158頁。
[39]參見許士宦:《證明妨礙》,載《月旦法學雜志》第76期。
⑼ 月旦法學知識庫是專門收錄法學論文的嗎
【月旦知識庫_CN版】月旦
Lawdata為台灣元照出版公司出版發行。該資料庫由台灣2,500位作者直接授權,內容以社會科學類為主,含括:法學、教育、經濟、公共管理、醫護衛生等相關之文獻資料,及TSSCI、CSSCI等高質量核心學術資源。收錄獨家資源:元照英美法詞典、月旦法學雜志系列、教育研究月刊系列、元照法政叢書、高等教育叢書、智勝經管叢書、資誠企管系列、民訴法研究會叢書、高點考試叢書、台灣高校教案、編輯知識加值內容。數據樣態以期刊文獻、圖書文獻、教學資源、學位論文與索引、詞典工具書、試題講座、精選裁判、兩岸法規的PDF與電子文件呈現,提供於科研、教學、學習、實務操作的應用參考。
⑽ 請問人大法學教授王軼是鎮平哪裡人追加50分,謝謝!!!
王軼是鎮平高丘鎮的!
附上簡歷:
王軼 民法學博士、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9年9月-1993年7月,在鄭州大學法學院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吉林大學法學院學習,獲民商法學碩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習,獲民法學博士學位
1999年7月-2001年8月,在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2001年8月-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工作
2005年9月至今 ,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5月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研究領域:
民法總則、合同法、物權法、民法原理與民法學方法
主要著作:
1、《物權變動論》,王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王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新合同法原理與案例評釋》,王軼(副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合同法新論•分則》,郭明瑞、王軼,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代表性論文:
《所有權保留制度研究》,載《民商法論從》(第6卷,1997年);
《論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選擇》,載《月旦民商法雜志》(第2卷,2003年);
《民法價值判斷問題的實體性論證規則》,載《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對中國民法學學術路向的初步思考》,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1期;
《論物權法的規范配置》,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6期等。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華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國家法官學院兼職教授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等
1993-1995年,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
1996-2000年,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
2001年至今,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