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行政執法
❶ 全面依法治國離不開全民守法,除此以外,要實現全面依法治國,行政機關、立法機應該怎麼做
要實現全面依法治復國,行政機制關應該在各項工作中堅持依法行政,在行政立項、行政審批、行政監督、行政執法等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堅決杜絕權大於法的現象。要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立法機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法律的執行進行監督檢查,切實履行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和監督的神聖職責。
❷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依法行政又怎樣依法從業
依法行政,是指國家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項社會事務,依法進行有效管理活動。它要求一切國家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充分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行政職能,作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政的范圍,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進行,其核心是行政執法。因為行政執法,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對管理相對人採取直接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行為,或者對管理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情況直接進行監督檢查並作出處理結果的行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執法。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國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監督等內容組成。在這些內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重點。因為一個國家的整個管理活動,不是靠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而主要是靠各級人民政府進行的。如果各級行政機關都能依法行使職權,依法進行管理,那麼,依法治國就有了基本保證。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又為依法行政創造了大環境和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依法治國的方略和大環境,就根本談不上依法行政。但沒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國就會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裡政府行使行政權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則,也是實現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❸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發展目標和總抓手是什麼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發展目標和總抓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措施
(1)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一要堅持立法先行和利改費釋並舉;二要保證法律規范的質量;三要暢通民意表達機制以及民意與立法的對接機制。
(2)建設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一要增強法律本身的可實施性;二要完善法律實施體制以及法律設施;三要提高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素質與能力。
(3)建設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建設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就是要將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體系科學化、系統化。一要科學配置權力;二要規范權力的運行;三要防止權力的濫用;四要嚴格對權力的監督;五要加強對違法用權的責任追究;六要健全權益救濟機制。
(4)建設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一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二要改革司法管理體制;三要加強立法、執法、司法等法治專門隊伍和律師、公證員等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
❹ 全面依法治國要求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 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2017年10月18日,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2018年3月,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發展需要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牢固樹立法制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實現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民主化與法治化。
問題挑戰
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相比,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法律法規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較為突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執法體制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現象仍然存在,執法司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象較為突出,群眾對執法司法不公和腐敗問題反映強烈;部分社會成員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違背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妨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❺ 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是個方面談談全面依法治國如何從我做起
似乎依法執法司法這三方面,普通人可能無所施展
❻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一、應該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❼ 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三者有什麼關系(區別與聯系)
區別: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及其版工作人員按照憲法和權法律規定行使職權;依法執政是黨最基本的執政方式。(也就是說,行使主體不同)
聯系:三者都是依照憲法和法律,都體現了法律的尊重,崇尚法律權威;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政都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體現。
❽ 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治國的區別
有么?
❾ 依法行政的意義和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
【依法行政的意義】一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依法治國基本版方針的實行具有重要意義;權二是依法行政有利於保證行政管理的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三是依法行政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四是依法行政有利於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依法治國與依法行政在主體、內容等方面不同,但兩者關系密切。依法治國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不實行依法治國,就不可能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要求國家權力機關加強立法,為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並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需要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並對行政行為進行監督;需要人民群眾有較好的法律素養等等。
另一方面,依法行政對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行政機關所佔比例最大,人數最多;第二,行政管理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第三,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執法將成為政府機關的主要任務。從實際情況看,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許多是依靠行政機關去執行的。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對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實行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❿ 依法治國的意義和要求分別是什麼
一、依法治國的意義: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二、依法治國的要求: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三、依法治國的目的性:
戰略目標是相對於策略手段而言的。法治國家作為現代一種最進步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標模式,其基本標志和要求是豐富的、具體的、確定的、可預測的。它不應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的「法治國家」概念,在以往黨和政府的文件和領導人的講話中從未出現過,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我們強調狹義上「依法治國」是方針,「法治國家」是目標,主要意義是說明「法治國家」有其具體的豐富的內涵,是一種國家在政治和法律上的類型與模式,它應具有一系列現代法治原則,不應簡單地將它理解為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它應有中國的一定特色,又必然具備現代法治國家的各種共同特徵;它應有自身的性質和客觀規律可循,又可以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予以創新。研究、發展、設計和明確其基本標志及具體內容,以作為前進的目標、努力的方向和行動的向導,是完全可能的和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