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青苗
㈠ 請問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分別對後世的影響
商鞅變法
一、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商鞅變法經歷了兩次大的動作,其內容涉及許多方面,主要有:
(一)重農抑商
商鞅注重的農業是個體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農業,也可以稱「耕織」農 業。這種農業,是人類本身存在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提。重視農業和關於發展農業的思想,早在原始社會後期和奴隸社會初期,就已經有了萌芽,只是當時尚沒有形成發展農業與家庭 手工業相結合的小家經濟的思想。隨著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農業是古代世界的決定性的生產部門」,其重要性已被人們所認識。商鞅變法十分重視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 然經濟的發展,他在法令中明文規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小小 力本業耕織,粟帛多者復其身。」[1]顯然,他用經濟的手段促使大家 庭分戶,建立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以調動每個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發展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個體小農經濟。
商鞅把耕織結合的小農經濟稱為本業,指出「凡將立國」「事本不可不搏」,「事本搏, 則民喜農而樂戰」[2]。這就把耕織相結合的小農經濟提到了「立國」的根 本的高度。為什麼農業如此重要呢?首先他認為農業是財政收入的源泉,只有發展農業,才 能使國家「入多」,「入多」才能國富。其次,他認為農業可以為戰爭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保證戰爭的勝利,否則「與諸侯爭權,不能自恃」。前者是從農業能創造出必要的物質生 活資料著眼的,後者則從經濟與政治的關繫上立論的。其根本目的是富民、強國。
商鞅認為重農業須「禁末」。他的變法令規定:「眀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 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3]。雖然他指的末業只限於 「雕文刻鏤」和「錦綉纂 組」的高級奢侈品,實際上他的「禁末」思想也包含了抑制商業及商人的內容。他提出的「 重關市之賦」「商無得糶」和「農逸而商勞」[4]等,都包含著抑制商業 及商人的因素。應該看到,「重農抑商」政策對穩定並保證農業生產有足夠的勞動力,保持 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適當的比例關系,防止商賈高利貸者兼並土地,促進農業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是,由於過分強調耕織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農業形式,以致使家庭手工業外的其他 手工業,受到不應有的歧視,也使商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從而不利於整個經濟的發展。因為這個政策在促進農業生產的同時,又加深了自給自足性的封建小農經濟的封閉性,抑制了 剛剛萌發的小商品經濟的發展。好則因重視農戶內的手工業發展彌補了抑商帶來的損失。即是如此也不可避免地妨礙了社會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抑末」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隨著農 業和家庭手工業發展,商品交換及其商業也大大地發展起來。
(二)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每次重大改革都會涉及土地問題。西周時期實行的是土地王室所 有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天子是土地所有者,他是依附於土地的廣大農奴和自由民的主人。周天子按照封建等級制原則把疆域之內的土地分封給他的子弟、親戚、功臣,為諸侯 。諸侯把封區之中的土地,以同樣的方式封給自己的卿、大夫、士。天子擁有土地所有權,諸侯和卿大夫、士擁有不同程度的土地佔有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反抗,土地 分封制逐漸演變為「井田制」。井田制雖有公田、私田之分,但仍然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
商鞅變法頒布了「廢井田,開阡陌」的法令,打破了秦孝公以前分封給宗室貴族、世襲大臣 的采邑之間的界限,沒收他們的采邑,剝奪他們手中的土地所有權,開闢田間道路為良田,承認農戶新開土地為己所有,按各人所佔土地面積定賦稅,允許土地買賣。所以,漢董仲舒 認 為「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耕地買賣關系的出現,雖然會導致兩極分化,但瓦解了宗室的公田制,確立了土地私有制,變領 主為地主。從此以後,無軍功的宗室,一概廢除他們的名位,按軍功重新規定尊卑爵秩等級,各依等級佔有田宅臣妾,許多無軍功的貴族失去了特權,即使有功的宗室也失去了原有的 特權。
土地私有制確立之後,不僅出現了領主變地主的情況,但更重要的是小農由國家佃農轉變為 自耕農。自耕農因而成為秦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層。他們擁有自己的小塊土地和基本生產資料,身份與經營均較以前的愛田農民有更多的自由,產品也更多,交換水平有很 大提高。秦國當時和後來經濟的高度發達,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土地私有制決定了秦國社會獨特的階級、經濟和政治結構及其社會的發展進程。可以說沒有土地制度的改革 ,秦國就不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三)強化法治
社會實踐產生社會理論,社會理論反過來又指導社會實踐。變法運動是春秋 以來社會變革的實踐。這種社會實踐需要而且必然產生指導它的社會理論,這個理論就是先秦法家學派的理論。這個學派的倡導者和追隨者,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竭力主張制定 並公開頒行成文法,主張以法治國。在變法實踐中,商鞅把法治理論發展為成熟的理論,並在秦國付諸實踐,獲得了富國強兵的統一戰爭的勝利,使秦成為一個法治國家。
商鞅變法中公開頒行的法律,既有法治方面的法律,又有富國方面的法律,還有強兵方面的 法律,這與其規定的法治、富國、強兵等項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關於法治方面的法律有《刑律》和《什伍連坐法》。早在秦獻公進行社會改革時,就宣布過「為戶籍相伍」 [5]的法令,它在確立戶口制度的同時,還按五戶為伍的原則把居民強行組織起來。商鞅在這個基礎上,賦於同伍的人有連帶的刑事責任,從而制定了《什伍連坐法》。關於富 國的法律,商鞅把重農抑商的政策、限制貴族的政策、愚民政策加以法律化,都在《墾草令》中予以規范。同時商鞅又頒行了《分戶令》,以法律的力量把為數眾多的大家庭分成小家 庭,以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關於強兵法律,主要是《軍爵律》,規定各級爵位佔有田宅、臣妾奴婢的數量和衣服的等次。為激勵民眾的積極性,還制定了一套爵制,用以獎勵有功 者,特別是有軍功者。故這套爵制又被稱作「軍功爵」。
變法使秦人普遍樹立了較強的法令意識。商鞅等法家視法令為「民之令」「治之本」 [6]。出於「明法」的需要,秦從中央到地方均置法官法吏,負責核對和解釋法 令,對民眾進行法令教育,使法律觀念深入人心。史載變法後「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 。在中國歷史上,像秦人這樣具有強烈的法令意識者,實屬罕見。加上商鞅執法無私無畏, 「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⑦,這就有力地保證了法令的公正性,使「 法大用」,「秦人治」[8]。
商鞅變法,在秦建立了比較嚴格的法制。以後又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特別是經過惠文王、 昭王的努力,使秦不僅有比較完善的刑律,而且也逐步地制定並頒行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和經濟法規,使各級官吏和百姓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秦始皇繼承了秦的法治傳統,在法律制 度日益完善的基礎上又提出全面實行法治原則。不但在維護社會秩序、懲罰罪犯和解決民事糾紛方面,而且在管理軍事、外交、社會治安、司法、交通、勞務、文化教育、手工業、商業、外貿、貨幣和物資等方面都實行法治,即所謂「事皆決於法」。
法制建設與體制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密切,猶魚之於水,不能斷然分之,若僅有體制改 革而無法制建設與之相應,其必行之不遠而枯竭。商君變法對後世的影響,封建體制之形成與發展均得之於商君之法制建設。秦的以法治國,對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 制具有歷史借鑒作用。
二、商鞅變法的成就及其意義
商鞅在秦國掌權二十餘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較為徹底的推行。惠王即位後 ,商鞅雖然遭車裂,但新法未變,最終實現了秦由落後變強盛的巨大飛躍。
(一)經濟繁榮,兵力強大
商鞅兩次變法破壞了領主的宗族制度,也限制了地主的家族制度 ,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富強國家。由於新法鼓勵農耕,使秦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出現了「家給人足」的局面。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說:「秦國新法十 年,秦民大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不窮乏)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農村)邑(城市)大治,秦成為第一大強國」。同時,由於推崇戰功,使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 增強。統一度量衡,使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准則,推動了商品交換。縣制、爵制以及什伍連坐制等的推行,雖有壓制人民的一面,但給民眾帶來某種安定,有利於發展生產,有利 於富國強兵。
(二)天下人才匯集於秦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強大,經濟繁榮,天下濟世之才廣集到秦。秦 惠文王到秦昭王期間,出現了吸收和使用外國人才的高潮,特別是出現了以客入仕的高潮,即吸收、使用外國人才,讓其入仕為官。具體表現在:1�高級官員多由外國人才充任。比 如武王、昭王兩代先後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2�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國人才 的制度即客卿制度。就是把由客入仕分為兩步,第一步由客拜客卿,第二步由客卿再拜卿相 ,使人才的儲備、考察、使用趨於完善。
客卿制度不僅使天下人才匯集於秦,而且造就了清明吏治。著名思想家荀況對此描寫說, 「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眓」,士大夫「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 朋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怡然如無治者」。[9]顯然可以看出, 由於實行客卿制度使秦吏治清明廉潔而富有生氣。
(三)軍事勝利,領土擴張,國力增強
商鞅變法除了取得了經濟、政治、法治方面的成就外,對外戰爭也取得了重大勝利,領土也 有了很大擴張,國力進一步增加,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落後被動的局面。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長期「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的局面 ,提高了秦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地位。同時由於商鞅變法獎勵力耕力戰,經濟發展,兵力增強,對外作戰連連取得勝利。公元前330年—前329年秦連勝魏軍,黃河以西的地區全部歸秦所 有 ,前318年擊退韓、趙、魏、燕、楚五國聯軍於函谷關,前316年滅巴、蜀、漢中、宛、郢、上郡、河東(山西西南部)、太原、上黨等郡。函谷關外有滎陽及周國舊地,地勢險固,宜於 守御又宜於出擊,被稱為天府雄國。秦所之地關中,土地肥沃,關陣渠造成後,溉田四萬余畝,農產更加豐富。秦昭王時,蜀郡太守李冰又造都江堰,開辟稻田,大興水利,蜀地沃野 千里,無水旱災,富饒無比。秦擁有這兩個農業區,再加上巴蜀出銅鐵、木材,西北戎狄地區出牛馬,資源豐富,可謂富足也。正如《漢書·食貨志》說「關中土地約占天下三分之一 ,人口不過十分之三,財富卻佔十分之六」。
總之,商鞅變法在秦國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使一個「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 強、百姓樂用」[10]的新秦國,出現在中國西部大地上,對以後中國 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北魏官吏舊無俸祿,中央官吏按等級得到戰爭中獲得的財物和勞動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租稅和絹帛等實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結果吏治黑暗,貪污成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直接威脅到北魏政權的穩定。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484年,實行俸祿制。詔書說:「故憲章舊典,始班俸祿。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魏書·高祖紀》)俸祿制就是由國家徵收統一的租調,籌集祿銀,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同時將班行俸祿與嚴懲貪贓緊密地聯系起來,規定了在「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的嚴厲懲治措施。孝文帝實行的俸祿制,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整頓吏治、懲辦貪污,使北魏吏治狀況開始明顯好轉,為北魏政權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為推動北魏王朝走向興盛的重要因素。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魏書·良吏傳序》)是符合當時實際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晉後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來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土地大量拋荒,政府控制著大量的無主荒地,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為可能。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賦稅收入,485年,馮太後、孝文帝採納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同時,鼓勵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均田制的推行影響深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3)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採納大臣李沖的建議,實行三長制。規定: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選擇本鄉「強謹」的人充當。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賦稅,征發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於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調制
在實行三長制的同時,頒布與均田制相適應的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這一制度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這些改革措施以發展生產,緩和矛盾,鞏固政權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有力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北魏的政權,為孝文帝後期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490年,馮太後病逝,孝文帝親政,北魏改革進入新階段,為繼續推進改革,孝文帝首先確定遷都洛陽。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於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鮮卑貴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而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漢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舊都平城,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經濟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於山頭(今山西大同市東)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又無水陸漕運,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再次是軍事上,與北邊的柔然相比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還有從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基於以上認識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遷都之實。495年,北魏正式將都城遷到洛陽。
著遷都的進行,大批鮮卑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內地,北魏政府又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鮮卑人的習俗是編發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居無一椽之室,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地阻礙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利於北魏政權的鞏固。在王肅、李沖、李彪、高閭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遷洛之後,孝文帝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裝。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族人一律改穿漢人服裝。孝文帝自己帶頭穿戴漢族服裝,並在會見群臣時,「班賜冠服」。建議教師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兩幅圖片,讓學生對比指出鮮卑族服裝款式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有何意義?使學生從鮮卑族服裝變化的感性認識出發,進而形成對孝文帝「易服裝」改革措施有力推動了鮮卑族向中原農耕文明的轉化和發展意義的理性認識。
講漢話。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六月,正式發布詔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員上朝時要講漢話,但30歲以上的官員一時難改,可仍講鮮卑話,暫不處罰;30歲以下官員必須嚴格執行法令,否則要降職。
改漢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他在詔令中說:「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復,都要更改。」於是,當時,他帶頭將拓跋氏改為元氏,因為北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主認為他們祖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黃色的,它是萬物之元,所以改姓為元。其餘鮮卑姓氏也改為漢姓。改姓以後,鮮卑族姓氏與漢姓完全相同。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族的門第高低,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帶頭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陝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後宮,並親自為六個弟弟聘室,六個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於鮮卑貴族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通過這種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鞏固統治。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漢代「和親」政策,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一改革措施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並進而認識「政治聯姻」是處理民族關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種重要策略。
改籍貫。孝文帝發布詔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於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開始經營起小塊土地,築起數間房屋,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個體農民。自從魏孝文帝建都洛陽起,先後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陽北郊邙山一帶,即有魏孝文帝的長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靜陵。
孝文帝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地區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王安石變法
中國北宋王安石於宋神宗熙寧年間進行的改革。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寧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
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條例司撤銷後,由司農寺主持變法的大部分事務。呂惠卿、曾布等人參與草擬新法。這些新法按照內容和作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限制商人 供應國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輸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均輸法 熙寧二年七月,頒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由發運使掌握六路的財賦情況,斟酌每年應該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資的情況,然後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從便變易蓄買」,貯存備用,藉以節省價款和轉運的勞費。均輸法奪取了富商大賈的部分利益,同時也稍稍減輕了納稅戶的許多額外負擔。
市易法 熙寧五年三月,頒行市易法。在開封設置市易務。市易務根據市場情況,決定價格,收購滯銷貨物,待至市場上需要時出售,商販可以向市易務貸款,或賒購貨物。後又將開封市易務升為都提舉市易司,作為市易務的總機構。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壟斷市場方面發揮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免行法 熙寧六年七月,正式頒行免行法。免行法規定,各行商鋪依據贏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務交納免行錢,不再輪流以實物或人力供應官府。
發展農業生產 調整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關系的政策以及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和農田水利法。
青苗法 熙寧二年九月,頒布青苗法。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谷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2/10或3/10歸還穀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至受「兼並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
募役法 熙寧四年頒布實施。募役法(免役法)規定由州、縣官府出錢僱人應役。各州、縣預計每年雇役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等高下分攤。募役法使原來輪流充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方田均稅法 熙寧五年頒行。方田均稅法規定每年九月由縣官丈量土地,檢驗土地肥瘠,分為五等,規定稅額。丈量後,到次年三月分發土地帳帖,作為「地符」。分家析產、典賣割移,都以現在丈量的田畝為准,由官府登記,發給契書。以限制官僚地主兼並土地,隱瞞田產和人口。
農田水利法 熙寧二年頒布。條約獎勵各地開墾荒田,興修水利,修築堤防圩岸,由受益人戶按戶等高下出資興修。在王安石的倡導下,一時形成「四方爭言農田水利」的熱潮。北方在治理黃、漳等河的同時,還在幾道河渠的沿岸淤灌成大批「淤田」,使貧瘠的土壤變成了良田。
穩定封建秩序 鞏固封建統治秩序和整頓、加強軍隊的措施,有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以及建立軍器監等。
將兵法 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並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將兵法。自熙寧七年始,在北方挑選武藝較高、作戰經驗較多的武官專掌訓練。將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保甲法 熙寧三年頒行。各地農村住戶,不論主戶或客戶,每十家(後改為五家)組成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農閑時集合保丁,進行軍訓;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壯丁接受軍訓,與正規軍相參為用,以節省國家的大量軍費,又可以建立嚴密的治安網,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編制起來,以便穩定封建秩序。
改革教育制度 王安石等變法派還改革了科舉制,整頓了各級學校,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
變法的影響 王安石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從新法實施,到守舊派廢罷新法,前後將近15年時間。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使豪強兼並和高利貸者的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級官員、皇室減少了一些特權,鄉村上戶地主和下戶自耕農減輕了部分差役和賦稅負擔,封建國家也加強了對直接生產者的統治,增加了財政收入。各項新法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最終被罷廢。
㈡ 王安石變法屬於人治還是法治
王安石變法屬於人治。
當時,土地兼並劇烈社會階級矛盾尖銳,並引起封建國家的財政危機。1070年王安石實行變法。目的是:希望通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緩和階級矛盾,挽救封建統治危機。王安石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維護了中小地主和小生產者的利益。也鞏固了皇權統治。變法局部調整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農民的負擔相對稍有減輕,對生產有所促進。
王安石為政7年,變法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等利益集團的利益。後來王安石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於1076年被迫辭職。1985年宋神宗死後,新法亦被廢除。
結論是:變法僅靠人治維護不可能持久,沒有發動民眾更不能取得徹底勝利。
㈢ 青苗法,募役法,是依法,保甲法都是怎麼回事,誰提出的
王安石
青苗就是類似於官府給農民糧食,農民有的時候再還
募役就是徵兵啦具體參見王安石轉
㈣ 根據民法典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什麼的權利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法律分析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中,處分是所有權的核心權利。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居住權、地役權。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物權主要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出質給債權人佔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質押合同。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同一動產上已經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先受償。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佔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的,留置權消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二百四十一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㈤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第四十七條 :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5)法治青苗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徵用。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㈥ 村兩委不按土地管理法二十六條青苗賠錢規定辦事我應該怎麼維權
我們國家是法治社會,既然村兩委不按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賠你青苗錢,那你就只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你的權利,將村兩委告上法庭,我想法律會給你一個合理合法的判決的,當然,你得有充分的合理合法的證據。
㈦ 土地徵收是什麼意思
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我國目前的土地徵收制度還具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隨著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政治文明和法治社會的建設,現有的土地徵收制度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
需要在立足國情、省情的基礎上,綜合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文明做法,提出適合本土的合理的土地徵收法制體系,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北京在明首席楊在明說。
(7)法治青苗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徵收
㈧ 古代歷史上是否沒有法制
這位同學如果想說明中國古代社會有法律,應該舉秦律、唐律疏議之類的例子吧專。屬
歷法是計算時間的,而且很多人傾向於認為在夏代就有成熟的歷法了(夏小正)。
商鞅王安石的變法是改革措施,也不是法律。
區分法制和人治,我覺得要看法律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吧,中國古代刑不上大夫,且皇帝是國家最高權威,不能說是法制。
關於問題的補充:如果您老師說的是「封建社會沒有法律的約束包括我國」「封建社會沒有法律」,那可以說他不盡然對。中國與世界其他文明古國都很早就出現了成文法,如《尚書·呂刑》《秦律》(在雲夢睡虎地秦簡中有所體現)《漢莫拉比法典》等,相當完備的法典也有《唐律疏議》《國法大全》等,既然有法,就肯定有一定的法律約束。
㈨ 根據民法典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什麼權利
根據制度要求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依法買賣,轉讓或者贈送的權利。
這就是個人的產權,自己隨意處理的意思。這些都是受制度保護的,不用擔心。
㈩ 2003年徵收土地是多少錢一畝
2003年徵收土地補償也是有標準的,自1987的標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金」總和最高按土地前3年平均產值的30倍進行補償。
「征地補償標准,20年一貫制。智土地網關注到《土地管理法》自1987年開始實施以來,至今都在運用同一征地補償標准。」全國政協委員盧步東兩會期間通過提案呼籲,國家應盡快出台征地補償新政策,讓農民參與國家出讓土地的一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