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虛盈道德經

虛盈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24 20:56:06

Ⅰ 韜略和道德經的大體意思

韜略本指《六韜》《三略》,均為古代兵書。 傳說《六韜》為西周呂望所撰,計六卷。呂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多謀善斷,長於用兵,他曾助周滅商,封於齊,官至太師,俗稱姜太公。後經研究,認定《六韜》一書乃戰國時人托其名而輯成!「韜」即用兵之謀略,「六韜」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韜》共60篇2萬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師、盈虛、國務、大禮、明傳、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發啟、文啟、文伐、順啟、三疑、王翼、論將、選將、立將、將威、礪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征、農器、軍用、三陣、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糧、略地、火戰、虛壘、林戰、突戰、敵強、敵武、烏雲山兵、烏雲澤兵、少眾、分險、分合、武鋒、練士、教戰、均兵、武車士、武騎士、戰車、戰騎、戰步。凡是先秦軍隊編制、管理、訓練、行軍、布陣、攻守、戰具、兵器及其軍事理論,幾乎無所不包。以問答形式進行論述,並有夾注,語言生動,說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軍事專著,受到歷代兵家名將的重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三略也叫《黃石公三略》,傳說是漢初黃石公(又稱圯上老人)所著,傳授給張良的。共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餘字。《史記·留侯世家》有「張良嘗閑步游下邳,有一老父……出一編書曰:『讀此書則為王者師……』旦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的記載。但據《漢書·藝文志》說:「漢興,張良、韓信序次(整理)兵法,幾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至於孝成(漢成帝)命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班固、班昭根據這些寫成《漢書』藝文志·兵家》,其中並無《三略》一書著錄。查《漢書》成書於東漢和帝(公元89—105)年間。可見在東漢中葉以前並沒有《三略》這個書名。東漢末年建安年間,陳琳(?一217年)在《武軍賦》中始提到「……三略六韜之術」。魏明帝時,李康《運命論》始有「張良受黃石公 之符,誦《三略》」之說。東晉末年(公元400—417年),李暠為西涼公,征劉{日丙}為儒林祭酒從事郎中,劉{日丙},曾注《黃石公三略》流行於 世(見《北史》三十四卷,魏書五十二卷)。《隋書·經籍志》始著錄《黃石公三略》三卷,。題下邳神人撰。書中自稱「《三略》為衰世作」 (見《下略》)。因此《三略》的成書時間大約在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三略》一書雜采儒家的仁、義、禮;法家的權、術、勢;墨家的尚賢;道家的重柔;甚至還有讖諱之說。全書講政治策略手段較多,而直接講軍事的反而較少。 謝謝觀看,

Ⅱ 求《道德經》全文最好帶拼音的! 謝謝

老 子:「道 德 經」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故 常 無 ,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觀 其 徼 。
此 兩 者 ,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

--------------------------------------------------------------------------------

老 子 :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為 美 , 斯 惡 已 。

皆 知 善 之 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

恆 也 。 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萬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章

不 尚 賢 , 使 民 不 爭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使 民 不 為 盜 ;

不 見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亂 。
是 以 聖 人 之 治 ,

虛 其 心 ,

實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強 其 骨 。

常 使 民 無 知 無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為 也 。

為 無 為 , 則 無 不 治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章

道 沖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淵 兮 , 似 萬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誰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萬 物 為 芻 狗 ; 聖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鑰 乎 。 虛 而 不 屈 , 動 而 愈 出 。
多 言 數 窮 , 不 如 守 中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章

天 長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長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長 生 。
是 以 聖 人 後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無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萬 物 而 不 爭 ,

處 眾 人 之 所 惡 , 故 幾 於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淵 , 與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動 善 時 。 夫 唯 不 爭 , 故 無 尤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銳 之 , 不 可 長 保 。
金 玉 滿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貴 而 驕 , 自 遺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章

載 營 魄 抱 一 , 能 無 離 乎 。
專 氣 致 柔 , 能 如 嬰 兒 乎 。
滌 除 玄 鑒 , 能 如 疵 乎 。
愛 國 治 民 , 能 無 為 乎 。
天 門 開 闔 , 能 為 雌 乎 。
明 白 四 達 , 能 無 知 乎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輻 , 共 一 轂 , 當 其 無 , 有 車 之 用 。
埏 埴 以 為 器 , 當 其 無 , 有 器 之 用 。
鑿 戶 牖 以 為 室 , 當 其 無 , 有 室 之 用 。
故 有 之 以 為 利 , 無 之 以 為 用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聾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馳 騁 畋 獵 , 令 人 心 發 狂 ; 難 得 之 貨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聖 人 為 腹 不 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三 章

寵 辱 若 驚 , 貴 大 患 若 身 。
何 謂 寵 辱 若 驚 。

寵 為 下 , 得 之 若 驚 , 失 之 若 驚 , 是 謂 寵 辱 若 驚 。
何 謂 貴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為 吾 有 身 ,

及 吾 無 身 , 吾 有 何 患 。
故 貴 以 身 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愛 以 身 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四 章

視 之 不 見 , 名 曰 夷 ;

聽 之 不 聞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詰 , 故 混 而 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繩 繩 兮 不 可 名 , 復 歸 於 物 。

是 謂 無 狀 之 狀 , 無 物 之 象 , 是 謂 惚 恍 。

迎 之 不 見 其 首 , 隨 之 不 見 其 後 。
執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謂 道 紀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識 。

夫 唯 不 可 識 , 故 強 為 之 容 :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
猶 兮 若 畏 四 鄰 ;
儼 兮 其 若 客 ;
渙 兮 其 若 凌 釋 ;
敦 兮 其 若 朴 ;
曠 兮 其 若 谷 ;
混 兮 其 若 濁 ;
澹 兮 其 若 海 ;
飂 兮 若 無 止 。
孰 能 濁 以 靜 之 徐 清 。

孰 能 安 以 動 之 徐 生 。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六 章

致 虛 極 , 守 靜 篤。
萬 物 並 作 , 吾 以 觀 復。
夫 物 芸 芸 , 各 復 歸 其 根 。

歸 根 曰 靜 , 靜 曰 復 命 。

復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沒 身 不 殆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七 章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親 而 譽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悠 兮 其 貴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謂 : 「 我 自 然 」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廢 , 有 仁 義 ; 智 慧 出 , 有 大 偽 ;

六 親 不 和 , 有 孝 慈 ; 國 家 昏 亂 , 有 忠 臣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九 章

絕 聖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 不 足 。

故 令 有 所 屬 : 見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絕 學 無 憂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與 阿 , 相 去 幾 何 。

之 與 惡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眾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獨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嬰 兒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無 所 歸 。
眾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獨 若 遺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獨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獨 悶 悶 。
眾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獨 頑 且 鄙 。
我 獨 異 於 人 , 而 貴 食 母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從 。
道 之 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閱 眾 甫 。

吾 何 以 知 眾 甫 之 狀 哉 。 以 此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則 全 , 枉 則 直 , 窪 則 盈 ,

敝 則 新 , 少 則 得 , 多 則 惑 。
是 以 聖 人 抱 一 為 天 下 式 。

不 自 見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長 。
夫 唯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

古 之 所 謂 「 曲 則 全 」 者 , 豈 虛 言 哉 。

誠 全 而 歸 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
故 飄 風 不 終 朝 , 驟 雨 不 終 日 。

孰 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況 於 人 乎 。

故 從 事 於 道 者 , 同 於 道 ;

德 者 , 同 於 德 ; 失 者 , 同 於 失 。

同 於 道 者 , 道 亦 樂 得 之 ;

同 於 德 者 , 德 亦 樂 得 之 ;

同 於 失 者 , 失 亦 樂 得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

: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見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無 功 ; 自 矜 者 不 長 。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贅 形 。

物 或 惡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處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獨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為 輕 根 , 靜 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終 日 行 不 離 輜 重 。

雖 有 榮 觀 , 燕 處 超 然 。

奈 何 萬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輕 天 下 。
輕 則 失 根 , 躁 則 失 君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無 轍 跡 , 善 言 無 瑕 謫 ;

善 數 不 用 籌 策 ; 善 閉 無 關 楗 而 不 可 開 ,

善 結 無 繩 約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聖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無 棄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無 棄 物 。

是 謂 襲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師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資 。

不 貴 其 師 , 不 愛 其 資 ,

雖 智 大 迷 , 是 謂 要 妙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為 天 下 溪 。

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離 , 復 歸 於 嬰 兒 。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為 天 下 谷 。

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復 歸 於 朴 。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為 天 下 式 。

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復 歸 於 無 極 。
朴 散 則 為 器 , 聖 人 用 之 ,

則 為 官 長 , 故 大 智 不 割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九 章

將 欲 取 天 下 而 為 之 , 吾 見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為 也 , 不 可 執 也 。

為 者 敗 之 , 執 者 失 之 。

是 以 聖 人 無 為 , 故 無 敗 ;

無 執 , 故 無 失。
夫 物 或 行 或 隨 ; 或 噓 或 吹 ;

或 強 或 羸 ; 或 載 或 隳 。
是 以 聖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強 天 下 。

其 事 好 遠 。

師 之 所 處 , 荊 棘 生 焉 。

大 軍 之 後 , 必 有 凶 年 。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強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驕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強 。
物 壯 則 老 , 是 謂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惡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處 。
君 子 居 則 貴 左 , 用 兵 則 貴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為 上 。

勝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樂 殺 人 。

夫 樂 殺 人 者 , 則 不 可 得 志 於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將 軍 居 左 , 上 將 軍 居 右 , 言 以 喪 禮 處 之 。

殺 人 之 眾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戰 勝 以 喪 禮 處 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無 名 朴 。

雖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萬 物 將 自 賓 。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將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猶 川 谷 之 於 江 海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勝 人 者 有 力 , 自 勝 者 強 。
知 足 者 富 。
強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壽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萬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辭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養 萬 物 而 不 為 主 , 可 名 於 小 ;

萬 物 歸 焉 而 不 為 主 , 可 名 為 大 。

以 其 終 不 自 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五 章

執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
樂 與 餌 , 過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無 味 ,

視 之 不 足 見 , 聽 之 不 足 聞 , 用 之 不 足 既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六 章

將 欲 歙 之 , 必 故 張 之 ; 將 欲 弱 之 , 必 故 強 之 ;

將 欲 廢 之 , 必 故 興 之 ; 將 欲 取 之 , 必 故 與 之 。

是 謂 微 明 。
柔 弱 勝 剛 強 。

魚 不 可 脫 於 淵 , 國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萬 物 將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將 鎮 之 以 無 名 之 朴 。

鎮 之 以 無 名 之 朴 , 夫 將 不 欲 。

不 欲 以 靜 , 天 下 將 自 正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無 德 。
上 德 無 為 而 無 以 為 ;

下 德 無 為 而 有 以 為 。
上 仁 為 之 而 無 以 為 ;

上 義 為 之 而 有 以 為 。
上 禮 為 之 而 莫 之 應 ,

則 攘 臂 而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後 德 , 失 德 而 後 仁 ,

失 仁 而 後 義 , 失 義 而 後 禮 。
夫 禮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亂 之 首 。
前 識 者 , 道 之 華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處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處 其 實 , 不 居 其 華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寧 ;

神 得 一 以 靈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為 天 下 正 。
其 致 之 也 , 謂 天 無 以 清 , 將 恐 裂 ;

地 無 以 寧 , 將 恐 廢 ;

神 無 以 靈 , 將 恐 歇 ;

谷 無 以 盈 , 將 恐 竭 ;

萬 物 無 以 生 , 將 恐 滅 ;

侯 王 無 以 正 , 將 恐 蹶 。
故 貴 以 賤 為 本 , 高 以 下 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稱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賤 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譽 無 譽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

--------------------------------------------------------------------------------

: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動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 有 生 於 無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聞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聞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聞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進 道 若 退 ;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
廣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質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無 隅 ;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聲 ;
大 象 無 形 ;
道 隱 無 名 。
夫 唯 道 , 善 貸 且 成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萬 物 。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為 和 。
人 之 所 惡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為 稱 。
故 物 或 損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損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強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將 以 為 教 父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馳 騁 天 下 之 至 堅 。

無 有 入 無 間 , 吾 是 以 知 無 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無 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與 身 孰 親 。 身 與 貨 孰 多 。 得 與 亡 孰 病 。
甚 愛 必 大 費 ; 多 藏 必 厚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長 久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沖 , 其 用 不 窮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辯 若 訥 。
靜 勝 躁 , 寒 勝 熱 。 清 靜 為 天 下 正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卻 走 馬 以 糞 。

天 下 無 道 , 戎 馬 生 於 郊 。
禍 莫 大 於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於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戶 , 知 天 下 ; 不 窺 牖 , 見 天 道 。

其 出 彌 遠 , 其 知 彌 少 。
是 以 聖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見 而 明 , 不 為 而 成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八 章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於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取 天 下 常 以 無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九 章

聖 人 常 無 心 , 以 百 姓 心 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聖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為 天 下 渾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聖 人 皆 孩 之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動 之 於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蓋 聞 善 攝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軍 不 被 甲 兵 ;

兕 無 所 投 其 角 , 虎 無 所 用 其 爪 , 兵 無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無 死 地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勢 成 之 。
是 以 萬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貴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貴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長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養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為 而 不 恃 ,

長 而 不 宰 。 是 謂 玄 德 。

Ⅲ 請問,道家有哪些經典的著作道教又有哪些經典的著作

道家創始人老子生卒年不詳。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隱沒後,其繼承弟子有庚桑楚、關尹、列禦寇、楊朱等人,而代表人物為莊子。道家名著有《老子》、《莊子》、《列子》、《皇極經世》、《文 子》、《田子》、《黃帝四經》、《老萊子》等書。道家是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學派。《漢書·藝文志》雲: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創始人老子死後,道家主要沿兩條路線繼續發展,一條是「無為主義」的政治學,盛行於戰國和西漢初期的黃老學派,這派主張「無為而治」,另一條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學,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的老莊學派。道家思想,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占據了極重要的地位。老子曾為周守藏室之史。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書籍、史官記載、珍寶物品,還有一百多大小諸侯國的歷史文字、上古遺書、各國的供奉,記載了各氏族淵源,夏商遺民遺物。我們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這里。老子在這里,接觸到了大量的當時和上古的遺書,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礎。華夏文明肇始於伏羲,興盛於黃帝,那時的文化是一種巫史的文化,產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還有陰陽術、神仙術等。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對混沌的古文化鑿開了七竅,從各自的角度進行了突破。老子參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特別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啟發後,才寫出了《道德經》,闡述了道的思想。

道教經典

《周易參同契》和《太平經》的出現,和五斗米道、太平道教團的產生,是道教形成的標志。

《周易參同契》是關於煉丹術的最早理論,被後人稱為「丹經王」,它是對以前還丹金液燒煉技術的總結。「參同契」是指將易學、黃老、爐火三者綜合為一:太易性情,各如其度;爐火之事,真有所據;黃老用究,較而可御;三道由一,俱出經路。該書是漢代黃老學派煉丹家魏伯陽所著,記述煉丹器具的制備,與葯物的種類、劑量,和爐火的調節,及葯物的反應過程,或煉成後服食的方法,以及產生的效果等。書中特別對丹葯的反應原理、火候的掌握方法,記述很詳細,一直為後人奉為准則。

《周易參同契》又是漢代學家說明煉丹過程的記述,和易學與煉金術結合的產物,它還把漢代易學中的「卦氣說」發展為「月體納甲說」,因此它的理論在易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若用易學的角度看《周易參同契》,是用陰陽變易說來解釋丹葯形成的原理,又用「月體納甲說」來解釋爐火掌握的原則。譬如《周易參同契》開端並說:「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轉谷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執銜蠻,准繩轍,處中以制外,數在律歷紀,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並為六十,剛柔有表裡。」乾坤坎離和後面說的「六十」指的是六十四卦,用六十四卦來解釋煉丹的全部過程,則六十四卦中,取用乾坤坎離為四個基本卦,是丹葯形成依據(乾坤為爐鼎,上釜為乾,下釜為坤,並取天上地下之象。坎離指葯物,坎即是鉛,離即是汞;或坎為水,離為火;火指葯物蒸餾,水指葯物熔化為液體。乾卦、離卦為陽,坤卦、坎卦為陰;鼎上為陽,鼎下為陰;汞為陽,鉛為陰;火為陽,水為陰。)鼎爐及葯物等,都是依陰陽變易的法則進行作煉,尤其「牝牡四卦,以為橐龠,或覆冒陰陽之道」之說,指明煉丹過程也要依據自然界陰陽勢力的消長來掌握火候。

「經緯奉日使」說明把剩下的六十卦分配在三十天內,每天有兩卦;「剛柔有表裡」說明陰陽屬性之相成相剋。《周易參同契》特別強調坎離兩卦之作用,同時也明確地說明「易為坎離」,以坎離講陰陽變易,如此說,也無違背易學的陰陽變易原則和煉燒的原則。煉丹的過程,葯物和水、火二氣的變化,鉛為陰,其遇火而熔為白液;汞為陽,其遇火而升華;水為陰,火為陽,混而為一,煉為丹葯,此即是「易謂坎離」。

《周易參同契》的「月體納甲說」,是說明煉丹火候要隨每月月亮的盈虛而調節。但火候有兩種,文火和武火。減炭為文火,加炭為武火;在一個月里,前半月用文火,後半月用武火;在一年內,冬至後用文火,夏至後用武火。它是要求煉丹術依據自然界陰陽勢力的消長掌握火候。

《參同契》的「納甲說」有三種,說明煉丹運火程序,因此稱為「月體納甲說」。

第一種是六十卦納甲說,將一個月分六十個晝夜,配以六個卦,每日早晚的用火。

第二種是八卦納甲說,以月亮的盈虧說明一月之中的用火,以坎離兩卦代表日月,以其餘六卦代表月亮的盈虧過程,八卦又各配以天乾地支。

第三種是十二消息卦說,十二消息卦是用十二個卦(復、臨、泰、大杜、夬、乾、姤、遁、否、觀、剝、坤)表示陰陽二氣的消長。

《參同契》用這十二個卦與天干十二律相匹配,說明一個月或一年的用火程序;又用五行相生相剋的關系,說明鉛汞加溫起反應,轉化為金丹的過程。

陰陽五行說為漢代思想的主幹,所以在《參同契》可以看到道教產生的背景,同時看到道教陰陽五行說和儒學的成分。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道教經典,《太平經》的歷史可以上溯至西漢;《漢書》記載西漢成帝時,曾有齊人甘忠可作《天官歷包元太平經》。

《太平經》產生於東漢安帝、順帝時,出自於吉等人,後於桓帝時由襄楷進獻給朝廷;原經本有一百七十卷,但今現存於《道藏》中只有五十七卷。

《太平經》的宗旨,為興國廣嗣之術,是講「氣」以養長生,則為生命存在和長生方法。《太平經鈔‧癸部》說:「三氣共一,為神根也,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氣。神者受於天,精者受於地,氣者受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為治。故人慾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說明「精氣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礎。《太平經鈔‧壬部》說:「人有一身,與精神相合配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則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相合則為一,可以長存也。」

歷史上的「精氣神」,在《太平經》已經有新的發展,則「精氣神」的性質,與人的行為和人的身體有密切關系。但「精神」有善惡、吉凶,人身的精神亦然;因為精神的性質決定人行為的善惡,故有關性與命的關系甚大。又人行為的性質也可以使相應性質的精神進入身體,並精神可以出入人身,更賦予精神以人格神的特徵,在人格神的精神中表現。

其實人之身體中有所謂「人身之神」、「司過神」和「五臟之神」。司過神曰「監察神」,為監察人行為過失的神;這種神在《太平經》叫做「六司命神」,證明人五臟之神,也有司過之功能(所謂「你知我知」之意)。

五臟之神「心、肝、脾、肺、腎」,在《太平經》相應為一種形神求長生的論述,所謂「精神出遊,神隨人意,諸神司過」,以此論述為根據;又括「守神」、「致神」、「還神」三種。守神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存守身中已有的精神,使不失去或游離身外。

二、守神可以防止凶神惡氣在身中作亂。

「致神」是防止招致身外之精神來侵入居住人之身中。

「還神」的對象是本在身中卻一時游離身外的精神,通過還神的辦法,使它們返回人體與身形相合,以達到消除疾病和長生久視的目的。這種方法是重在「思」,在思神時,要把這些神像掛在靜室中實行凝思,並要佩神符,及吞服丹書。

《太平經》中的「承負」,也是道教史上重要的觀念,它給人們行為的後果作了解釋;因為一個人行善反得惡果,行惡反得善果。這個問題,《太平經》認為是「承負」所引起的作用。「承負」說明人今生的遭遇是受前輩人行為的影響,今生的行為也會帶給後輩人福祉;承者為前,負者為後。《解師策書訣》說:「承負是告誡人們要為後世人行善,免受承負之厄;本人能行善得道,也能免去承負之厄。」

莊子

道家經典著作。為周·莊周撰。又稱《南華真經》,全書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闡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關於氣功的論述。如「踵息」、「心齋」、「坐忘」、「緣督以為經」、「吹喣呼吸,吐故納新」等等,對後世影響較大。

列子

道家經典著作。為周·列禦寇撰。又稱《沖虛至德真經》,全書八篇。以「至虛」、「終天」的思想家為本,其宗旨與《老子》、《莊子》相同。書中很多闡述與氣功養生有關,為後世氣功重視。

陰符經

道教經典著作。傳為黃帝撰。全稱為《黃帝陰符經》一篇。該書自唐代李筌公開傳播以來,就受到道教學者的重視,各以心得註解,今存四十餘種注本。書中某些論述對氣功養生有指導意義。

黃庭經

道教氣功經典著作。書分三種:《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黃庭中景經》,各一卷。《內景經》成書於西晉太康年間,《外景經》成書於東晉年間,《中景經》約成書於南北朝間,是在「內」、「外」兩經的基礎上綜合加工而成。《黃庭經》提出的「三黃庭」、「三丹田」之說,淵源於《太平經》的「三元合一」論。黃庭即上丹田,於身指腦,為百神之主宰;中黃庭即中丹田,於身指心,為臟腑之根本;下黃庭即下丹田,於身指臍下關元穴,為陰陽之門戶、精氣之命脈。只要如法存想黃庭,養煉丹田,就能固精全氣,長生久世。具體做法三經各有不同。

抱朴子內篇

道教道教經典著作。二十卷。東晉·葛洪撰。次書包括道教理論、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等內容,為道教道教集成之作。書中闡述了長生不老學說,提供了先秦以來各類內煉養生方法。其中有關氣功的內容,集中地反映在《對俗》、《至理》、《釋滯》、《雜應》、《地真》等篇章中。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內篇》,末附《別旨》一卷,專述吐故導引,為氣功專篇,極有參考價值。

清靜經

道教經典著作。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此經本著老子「清靜無為」的宗旨,認為人能清靜,即可得道,住世長年。而獲得清靜之法,唯有觀空。

了心經

道教經典著作。全稱《太上老君說了心經》。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書中認為「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只有從澄心定神入手,修煉才能成功。

天機經

道教經典著作。又名《陰符天機經》。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此經為闡發《陰符經》而作。

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日中則昃,月滿則虧.誰幫心解釋下這兩句話,謝了,有加分

天地不仁,是說天地無私,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區別。當台風一刮,既要刮到我的家,也要刮到你的家。它要到那最豪華的富人家裡去一趟,也要到那乞丐家裡逛一圈。它要刮到皇帝家裡,也要刮到阿貓阿狗的家。還要刮到那小小螞蟻的穴里。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的大仁之處。很多人聽到這里就又不明白了。怎麼不仁,反而就是大仁了?是的,正因為不仁,看待萬物都是如一,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
理解了大仁不仁,也就理解了齊物論里的如下的這么一段話了。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真正的大道是不可命名的,最了不起的辯說是不必言的,真正的大仁看上去象不仁,最廉潔的人不謙讓,最勇敢的人不輕易挑逗冒犯別人。
這就是莊子的言說,他的話看上去很不對,仔細想想又很對。他的文章也是這樣,看上去很沒道理,也無結構邏輯可講。其實是最有道理,最講邏輯與結構。
老子《道德經》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話——一般人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或者故意曲解來作幽默用的。老子「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
儒家常說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子則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於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聖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

Ⅳ 盈與虛寫一篇議論文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變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細細觀察,便會發現,他們看似無常,卻是有常;看似殘破,卻是完滿;看似動盪,實則靜止。
所以熬盡長夜,便能見到黎明;飽受痛苦,便能擁有快樂;耐過殘冬,便無須蟄伏;落盡寒梅,便能期盼新春。
所以餘霞展現,便知夜幕將垂;榮華享盡,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錦,便帶落英繽紛;月明如晝,便知桂魄 將殘。
正因為虛之後有盈,所以充滿希望;正因為盈後有虛,所以知道滿足;正因為經歷了風雨,所以才見彩虹。
在《論語·述而》篇,孔子說: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對於「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十三經註疏》之《論語註疏》是這樣解釋的: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者,此明時無常德也。亡,無也。時既澆薄,率皆虛矯,以無為有,將虛作盈,內實窮約,而外為奢泰。行既如此,難可名之為有常也」。

朱子在《四書集注》中說:

「恆,常久之意。張子曰:『有恆者,不貳其心。善人者,志於仁而無惡』。『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亡,讀為無。三者皆虛誇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張敬夫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愚謂有恆者之與聖人,高下固懸絕矣,然未有不自有恆而能至於聖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恆之義,其示人入德之門,可謂深切而著明矣」。

以上兩種解釋都把「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看做是貶義,如邢昺所說「以無為有,將虛作盈,內實窮約,而外為奢泰」。既然是虛矯、虛誇之事,所以,「難可名之為有常也」,或如朱子所言:「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船山在《讀四書大全說》中也持近似的觀點:

「有恆者,無處則是無,有處則恆有,虛約則只是虛約,盈則恆盈,泰則恆泰;於其所無、所虛、所約,固不襲取而冒居之,然亦不能擴充以求益也;特以其不冒居之故,則求益也有端矣」。

「難」字在《論語》中有兩種涵義。「互鄉難與言」;「君子易事而難說也」;「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難」都是一種否定的意義,表示「難以…」。而子游說:「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曾子說,「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難」字是肯定意味,表示一種極難達到的境界。此外,「難」還表示達到這種境界所經歷的過程,如「樊遲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在《論語·憲問》篇,原憲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難」是「難能可貴」的意思,但比「仁」的境界要低,正如在《公冶長》篇孔子分別稱許令尹、陳文子「忠」和「清」,當子張問「仁矣乎」?孔子則說「未知,焉得仁」。

其實,「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難乎有恆矣」的「難」不是「難以」的意思,而是孔子稱許「有恆」也是一種極難做到的境界,正如孔子說不行「克伐怨欲」,「可以為難矣」。這樣解釋「難」字,與前文「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語脈貫通:不要說見到善人了,見到有恆者就不錯了,有恆者也是很難做到的啊。只是存在「難乎有恆矣」如何與「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銜接的問題。

《論語·泰伯》篇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陽明子引用這句話稱贊他的學生「若謙之者,良近之矣」。「有」與「無」,「實」與「虛」可以統一起來,同樣,這里的「亡、虛、約」與「有、泰、盈」也不是截然對立的兩個極端。老子在《道德經》中也大談對立面的轉化和統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中庸》也有「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一說,為什麼偏偏把孔子這句話作非此即彼式的解讀?

僧肇在《般若無知論》中說「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虛其心」是「體無」「體虛」,「體無」的意思其實是指「用」外無「體」、「體」、「用」合一。假如「體」在「用」外,那麼「心」就是「與物有對」,就不會有無為而無不為的「大用」—— 實其照。「神無方而易無體」,唯心無「體」,神才能應變無「方」。所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通《中庸》的「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虛其心」是「為物不二」的「一」, 「實其照」是「生物不測」的大用。程子明道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普萬物」「順萬事」是「實其照」的大用,「無心」「無情」是「虛其心」的全體。

而這里孔子說「難乎有恆矣」,應該斷句為「難乎!有恆矣」,「乎」字是嘆詞,「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是對「恆」的內涵的界定和解說。有恆者的境界雖然達不到《中庸》和僧肇所說的聖人境界,但「亡、虛、約」也是指「虛其心」的「體」,「有、盈、泰」則是指「實其照」的「用」,它們之間不是截然對立,而是「體」與「用」的關系。所以,「亡、虛、約」都不是貶義,惟有體「無」,才能「實」其「用」;惟有體「虛」,才能容物、納物,才能「盈」。「亡而為有,虛而為盈」,正如曾子說的「有若無,實若虛」。《中庸》說「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約」是「主一」的「誠」,惟有體「約」,才能「形、著、明」,才能「泰」。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虛其心」,所以泰而不驕,小人「實其心」,不能容物,所以驕而不泰。

那麼,什麼是「有恆」呢?《中庸》說「至誠無息,不息則久」,對應的是,「體」惟有「虛」,「用」才能「恆」。所以,也可以把「有、盈、泰」的內涵虛化,而把意思轉移到「恆」字上:惟體「亡」,才能恆「有」;惟體「虛」,才能恆「盈」;惟體「約」,才能恆「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恆」字通「久」、「長」。其實「恆」與「有、盈、泰」是合一的,而不是作為一個副詞修飾後者,「有、盈、泰」也不是表示純粹動作的動詞。「恆」是一種內在境界,而不是抽象時間上的長久。船山說「有恆者,無處則是無,有處則恆有,虛約則只是虛約,盈則恆盈,泰則恆泰;於其所無、所虛、所約,固不襲取而冒居之」,則是把「有」「無」、「虛」「實」割裂,同時也把「恆」字虛化、抽象化。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之後,也有一個「恆」字。而老子說的「恆」,應是指對立雙方永恆地相互轉化,「恆」僅是過程,而不表狀態和境界。正如「約之以禮」的「約」是功夫,是過程,而「守約」的「約」是境界。

Ⅵ 道德經第一到十章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故 常 無 ,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觀 其 徼 。
此 兩 者 ,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為 美 , 斯 惡 已 。
皆 知 善 之 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
恆 也 。 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萬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章
不 尚 賢 , 使 民 不 爭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使 民 不 為 盜 ﹔
不 見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亂 。
是 以 聖 人 之 治 ,
虛 其 心 ,
實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強 其 骨 。
常 使 民 無 知 無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為 也 。
為 無 為 , 則 無 不 治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章
道 沖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淵 兮 , 似 萬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誰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萬 物 為 芻 狗 ﹔ 聖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鑰 乎 。 虛 而 不 屈 , 動 而 愈 出 。
多 言 數 窮 , 不 如 守 中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章
天 長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長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長 生 。
是 以 聖 人 後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無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萬 物 而 不 爭 ,
處 眾 人 之 所 惡 , 故 幾 於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淵 , 與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動 善 時 。 夫 唯 不 爭 , 故 無 尤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銳 之 , 不 可 長 保 。
金 玉 滿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貴 而 驕 , 自 遺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章
載 營 魄 抱 一 , 能 無 離 乎 。
專 氣 致 柔 , 能 如 嬰 兒 乎 。
滌 除 玄 鑒 , 能 如 疵 乎 。
愛 國 治 民 , 能 無 為 乎 。
天 門 開 闔 , 能 為 雌 乎 。
明 白 四 達 , 能 無 知 乎 。

Ⅶ 誰注的《道德經》好

一本是王蒙寫的《老子的幫助》。王蒙參考了現代一些國學大師的譯注,加內上自己的理解,對容《道德經》進行了現代的翻譯,並進行了解讀。全部81章都有。網路文庫有全文。

另一本是南懷瑾寫的《老子他說》,南懷瑾是一位國學大師,對國學經典的翻譯寫解讀都非常好。《老子他說》只有前面二十多章。還有《老子他說》(續集)這本我沒看過,好象也沒有全。

這些網路文庫都有全文的,均可免費閱讀。

購買的話,可以從卓越買,我從上面買的,比當當便宜。

Ⅷ 道德經為什麼沒有第二章

道德經第二章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樣便就丑惡啦!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樣便就不善啦!
有和無的相互化生,難和易的相互成就,長和短的相互形容,高和下的相互盈虛,音和聲的相互和諧,先和後的相互跟隨,是永恆不變的啊!
所以聖人處於無為的境界而從事,實行不用語言的教化,萬物發作了,而不去倡始;生養了,而不據為己有;施為了,而不恃為己能;成功了,而不居為己功。正因為不居功,所以才不會離去。

Ⅸ 以點為中心化圓的功夫打法,是什麼概念請教網友

以點為中心化圓的功夫打法應當是圓弧運動,作為武功動作要求和運行軌跡,這是對「道」運行規律的哲學思想的擴展和延伸。
「道」是萬物之始,萬物之源。萬物由「道」產生,「道生一,一生二、生三」。天地萬物的演變發展、變化越是伸展,就離「道」越遠,而最後仍然要返回於「道」。我們從「曰道」、「曰大」、「曰逝」、「曰遠」、「曰返」來看,道似乎是在說明世界是一個順進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說明天地萬物由道而生,但最終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點——道。也就是說,道的運行規律是一個圓圈。
有與無、陰與陽的轉化過程所形成的軌跡也是一個圓圈。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而且「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道德經》七十章)。因此就又形成了一個有無虛盈轉化的圓圈。太極圖也是一個陰陽轉化的圓圈,既然天地萬物和道的關系是一個互相轉化的圓圈,「道」的運動軌跡也是一個圓圈,那麼按照「道」的運動軌跡的圓圈運動,就是萬物「生生不息,永不窮殆」的最佳圖式。
基於練拳宗旨和效果和追求,此類拳種在排列組合動作及運行軌跡上極重視「圓」「弧」的模型,譬如:八封掌以圓為法,運行軌跡是大圓套小圓,小圓練成無圓,即使是無圓,也是外無圓而內有圓-意念中的圓。無論是走轉趟泥,還是運掌翻飛;無論是起腿、走步、擺足、扣步,還是運用意念練氣,都離不開一個圓(或弧線),故有人稱八卦掌謂圓圈連環掌。
《易經.系辭》上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並指出「生生之謂易。」就是說易是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衍生變化,於是得出了一個生衍過程:從低級的胚胎到雙魚形的新生命,從陰陽對稱到八封推演,實質是一幅宇宙發生圖——太極圖。將太極圖應用於拳技,太極圖也成了太極拳的圖徽。在這個圖徽模型的指導下,使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和路線也成為曲線、弧線和圓線。形意拳中有三圓歌訣雲:「胸膊要圓氣下沉,脊背要圓是猴形,虎口要圓如三角,三圓齊出是真形。」背圓、胸圓、虎口撐圓是形意拳基本樁式三式的規范要求,說明圓之重要。談到「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現象,更不勝枚舉。
太極、形意、八卦以圓弧為本,不僅表現在外觀形體運動路線和定勢姿態上,也反映在身體運動的特點上。可以說,以腰為軸心的輪動,無一不貫穿著圓、弧的運動。隨著動作的變化形成了「大弧帶小弧」,「大圓套小圓」,或者平圓、立圓、八字圓等各種圓弧運動。有人說形意、太極、八封的身法都是「圈兒」,這是有道理的。
太極是螺旋抽絲勁,形意拳是旋擰的鑽勁,八卦掌是纏繞勁。這些遒勁使力量渾厚充實是以柔克剛的特殊要求。
從技擊上進攻時旋轉前進,使力量更穩重,而且不易被對方擒抓住,防守中的接觸化解,弧形(或環形、圓形)化力及消卸牽引等都是運用圓、弧的形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使受力面積增大,延長力的作用時間,恰到好處的升華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

Ⅹ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聖你怎麼看呢

陶朱公范蠡是中國的商聖,也是道商的始祖,曾被司馬遷高度評價為「忠以治國,勇以克敵,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稱其「三遷而有榮名」。


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學者,言及范蠡功業成就時,給范蠡理所當然地戴上了儒商始祖的高帽子,雖可謂用心良苦,卻實在是大謬。

「陶朱事業,端木生涯」。儒商的始祖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史載子貢曾任魯、衛兩國之相,善於經商之道,曾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七十子之徒賜(子貢)最為饒益……夫使孔子名布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乎?」假如范蠡是儒商之祖,不但范蠡會不好意思,子貢肯定也滿腹牢騷吧。

目前社會上廣為認可的范蠡學術思想傳承關系為:老子——計然——范蠡——猗頓。范蠡的老師計然,原姓辛,名文子,又名計研,是當時天下聞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為老子門下「玄元十子」之一(尹喜、庚桑楚、南榮趎、尹文、計然、崔翟、柏矩、列禦寇、士成綺、莊周)。國際道商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王振川先生經過考證後認為,范蠡不但是計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應該也得到過老子的親自指教。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傳承關系。

范蠡所學為《計然七策》,其核心是如何發展國計民生的國民經濟學,屬於「貴生」之學,是正統的老子道學思想。范蠡在越王勾踐兵敗會稽山之時,其勸諫之詞多為陰陽盈虛定傾之道,儼然有老子遺風。

道家思想成就了范蠡,而范蠡無疑是老子思想的最完美詮釋者。范蠡一生奉行老子道學思想,其進退取予無不洋溢道氣玄風。



5

自知者明

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當初勾踐欲使范蠡治國家。范蠡說,「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後又在離開越國前,曾為摯友文種留書:「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見信稱病不上朝,但還是被勾踐賜劍逼殺。

6

益生曰祥

老子思想「貴生」,提出了「益生曰祥」的理念。當范蠡結束在吳的人質生活歸國,勾踐重新提出「節事」的問題時。范蠡說:「節事者與地,唯地能包萬物以為一,其事不失。」強調土地是萬物之本。農事做得好,可以生長萬物;田野開辟,府倉實,民眾殷,從而道出了以農業立國、全民小康的復興計劃。勾踐很贊許這個國策,甚至於說,「不穀之國家,蠡之國家也」。

熱點內容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
自考經濟法分章試題 發布:2025-01-10 17:26:46 瀏覽:416
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17:26:43 瀏覽:706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