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
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理論思想體系,涉及政治哲學、法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關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政黨觀、民主觀、法律觀、法治觀、人權觀、平等觀、正義觀和權力觀,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等。(2)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社會主義憲制和法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學說等。(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等。(4)公民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態度、法治心理、法治偏好、法治情感、法治認知、法治立場、法治信仰等。(5)關於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價值、功能、原則、學說、方法和知識等的理論。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規范理論體系,涉及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規范、法律體系、法治體系、法治程序、法治結構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國家憲法和憲制的理論,如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等)的理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社會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理論,社會主義民主選舉制度、人權保障制度、立法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的理論。(2)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如憲法實施監督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等的理論。(3)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制度的理論,司法權、司法體制、司法程序、法律監督體制、公正司法制度、依法執政體制等的理論。(4)關於法治的一般制度、體系、程序、規則、規范和架構等的基本原理。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運行操作理論,涉及法治原理的應用、法治行為、法治實踐和法律制度運行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設各個環節的理論。(2)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治軍、依法辦事等法治實施各個方面的理論。(3)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經濟、法治政治、法治文化等法治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4)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等依規治黨和依法執政的理論。(5)關於法治運行實施的一般規律、特點、機制、行為、方式等的基本理論。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相關關系理論,涉及法治存在發展的外部關系,涉及法治與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共同存在等現象及其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關系。(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道德、紀律、政策、黨內法規、習俗、鄉規民約、社會自治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公正、安全、秩序、尊嚴、和諧、權威、平安、幸福等的關系。(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秩序、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等的關系。(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政黨、宗教、以德治國、依規治黨、國家治理現代化、良法善治等的關系。(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人類法治文明、西方法學理論、中華法系文明、國際法治理論、全球化法治進程等的關系。
❷ 馬克思主義法制觀的內涵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礎上創立的,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研究社會歷史現象、特別是法律現象,如法的產生、本質、發展規律等重大問題而形成的基本理論觀點。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工人階級世界觀的法律表現,是為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事業服務的法律觀,因而它是適應時代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的法律觀。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有豐富的內容,一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關於法和法律的觀念、主張,都屬於其列,但其最基本的部分是那些屬於世界觀性質的法律觀念、法律意識。它們應是一切願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觀察法律問題的人們努力學習和把握的基本原理、出發點。我們認為,至少以下三個方面的原理應屬此列。
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現象的法、法律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上層建築現象,對於這種現象,「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但法不是消極地,而是積極地反作用於社會生活,法與社會生活諸現象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對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相互影響並對經濟基礎發生影響。」這不僅揭示了社會結構的基本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基本規律性,也指出法、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它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這一原理為科學地觀察法律現象奠定了最基本的方法論原理。
用這一原理分析法與經濟的關系,可以得出:經濟關系是法發揮影響的源泉,又是法影響、作用的結果。對經濟關系考察必須充分估計到法律對這種關系的調整。在實際社會生活中,人們預見到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並為此制定出法律,就表現出利益(需要)首先在法中得到實現,後來依靠法而體現在社會關系的其他領域,包括生產關系之中;但更多的情況是利益(需要)往往一開始體現於新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關系之中,後來才固定在法中。新的利益往往通過事實上形成的社會關系為自己開辟道路,而且法律上的固定經常是始於個別的法律判決、審判實踐。這無論在工業文明前,還是在工業文明後,都大量地存在。法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法具有超前性或滯後性。法是最接近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現象,民商法等法律表現為直接為經濟生活服務,但刑法、行政法等也同樣在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基礎服務。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制約著人們的價值追求,又加上人的價值追求,形成法,反作用於社會生活。所以,法是人從實際關系出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現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辯證發展,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過渡的重要環節。
我們後人在對法、法律現象的探討中,不斷細化了法的相對獨立性、繼承性,法與道德的聯系,民族、宗教因素對法的影響,文化,特別是法律文化對法的發展的制約等等,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是上層建築現象的原理。
法、法律的內在矛盾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由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物質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法的公正性最終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法同國家一樣,本身也充滿內在矛盾,它既履行社會公共職能,也實行階級統治職能,既要代表社會共同體的共同願望和利益,同時也代表在社會上占優勢地位的階級、階層的願望和利益。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法、法律公開規定不平等,階級統治職能相對明顯,這是當時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但它同樣也得顧及人民大眾謀生存的起碼要求,體現該社會對法律的共同需要,否則就是無休止的戰亂或同歸於盡,不可能建立統一的秩序。法對統治階級內部及同盟者和被統治階級的利益的協調,確能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並能維持社會的穩定,保護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只要階級或階級殘余還存在,法的階級統治職能和社會公共職能就會同時並存,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過在不同時代,法的矛盾的這兩個方面的比重是不一樣的。當一定階級的統治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相一致時,法的這兩種職能就能比較好地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相反,如果社會矛盾尖銳化,法的這兩種職能就會發生抵觸,階級統治職能就成了主要方面,社會公共職能往往就化為烏有。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繁榮,廣大人民群眾對權利要求的增強和民主的推進,世界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全人類面臨的生存和生態危機等迫切問題的出現,要求法的階級統治職能相對減弱,社會公共職能不斷擴大。人類文明的發展要求超脫人民和民族的沖突,走向民主,走向協商、共處。無論對本國,還是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言,用非沖突、非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呼聲日益強烈,法適應客觀形勢的需要,也日益成為緩和、化解矛盾的手段。在國際方面,法的發展隨著國際交流的緊密、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相互借鑒與吸收,在保留各自優秀文化的前提下,共識逐步增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成為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尋求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有力手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拒絕使用強制和暴力,也不否認法所固有的階級職能,而是使強制、暴力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文明。法是各種力量較量的結果,法所體現的公正也就是對各種力量較量所達成的妥協和一致的神聖化。法所建立和維持的秩序也是各種力量協商、妥協,達到一定平衡的反映。對內民主,對外協商,人的自由的擴大,都意味著法、法治價值的增加。
法、法律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的現象的內容不可能是法律自身,而只能是一種現實的關系。市民社會的一切要求,一定要通過國家的願望,並以法律形式才能取得普遍效力。法律所體現的願望的內容,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和交換關系的發展決定的。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著人們的正義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意志的內容。法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的法權要求的法律表現,是經濟關系的意志化形態,它通過國家,藉助於法律的形式,具有了人人必須遵守的普遍效力。我們由此得出:法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法中的正義、公平是相對的,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條件下,對社會各種利益的協調。法在斗爭中表現出協調,在協調中存在著斗爭。
法是「理」與「力」的結合。法中蘊涵的「理」,至少包括三個因素,即對一定事實或規律的承認;在一定事實狀況基礎上形成的公道觀、價值觀;人類積累的調整社會關系的知識、智慧、法律文化。從根本上說,法中的「理」來自社會生活,是當時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生活條件,特別是經濟發展需要的反映。百姓觸犯了法律,受到處罰,而他又能夠接受,就反映了法中有讓百姓服從的「理」;王子盡管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分子,但他犯了法,也應與庶民同罪。法中的「理」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而變化,尤為明顯地表現在法的歷史類型的更替中。王位世襲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被認為是正當的,篡位被認為是有悖於「理」;到工業文明時期,通過選舉擔任國家領導被認為合「理」。法中同樣蘊涵著「力」,它來自國家權力,但「力」最終取決於物質生活條件,大家服從於強制力的基本原因是法中的「理」在起作用,這也是法的普遍約束力的可靠來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必須是「理」與「力」統一。法中的「理」的內容與法中的國家強制力的形式的矛盾及其解決,推動著法的歷史類型的更替和法律文化的積累,為人類向更高歷史階段的發展創造前提。
法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法的作用也隨社會對其需要的逐步擴大而逐步增強。隨著經濟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的循環,法的發展呈現出趨同的趨勢。馬克思主義法律觀是我們正確認識法和法律的理論基礎,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但絕不能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個別論斷,否則就會因為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現實問題,與時俱進地進行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
❸ 按照馬克思主義學觀關於法律的起源
法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是法理學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對這個問題給予了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分析和闡述也有一個逐漸深化和發展的過程。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恩格斯針對蒲魯東主義者散布解決工人階級住宅問題的資產階級慈善家的改良方案,撰寫了一組重要文章,先後發表在《人民國家報》上,而後以《論住宅問題》為題出版了單行本。在《論住宅問題》中,恩格斯深刻地剖析蒲魯東主義者解決住宅問題的方案的理論基礎——「永恆公平」論,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住宅問題的解決總是有利於資產者,資產階級法律不可能解決住宅問題,並從正面科學地揭示了法、法學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內在聯系,對法律起源問題做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闡述,然而由於受科學資料和研究成果的歷史局限,恩格斯關於法律起源的論述中仍然包涵著若干沒有獲得解決的重大存疑。直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人類學研究的迅速進展尤其是路易斯·亨利·摩爾根關於史前史研究的權威成果,才為解答恩格斯的存疑提供了客觀條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吸取摩爾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出來的一本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和法的問題的傑出著作,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定型之作。
《論住宅問題》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闡述與存疑《論住宅問題》是恩格斯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和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尤其是蒲魯東主義者)論戰的產物。法律的起源是這場論戰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恩格斯看來,與國家起源相一致,法律起源問題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歷史觀根本對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他指出:「唯物史觀是以一定的歷史時期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實和觀念,一切政治、哲學和宗教的。」(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7頁。)但是,這個研究的基本點卻很容易被忽略,「人們往往忘記他們的法權起源於經濟生活條件,正如他們忘記了他們自己起源於動物一樣。」(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9頁。)例如,拉薩爾在他的那本法學專著《既得權利體系》中給自己規定的任務,就是「要證明法權不是起源於經濟關系,而是起源於『僅以法哲學為發展和反映的意志概念自身』。」(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8頁。)至於蒲魯東主義者A·米爾伯格,更毫無掩飾地宣布法權為「永恆公平」或「永恆正義」的產物。諸如此類的觀點,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予以嚴厲駁斥的「法學家幻想」的典型表現。
❹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什麼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
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4)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戰略定力。
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提出新命題、作出新論斷、形成新概括,解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前人從未遇到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創性貢獻。
❺ 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學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著豐富深厚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是其重要文化資源,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為其提供了有益借鑒。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學說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有機結合的產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法治建設經驗與時代精神相互融合的成果。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二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徹底的人民性;三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系統的科學性;四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原則,是貫穿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線和靈魂,也是區別於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和關鍵。「三者統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既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1、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包含著人民民主、法制完備、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權力制約等內容。
2、執法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其基本內涵包括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等內容。以人為本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保障人權是執法為民的基本要求,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客觀要求。
3、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的主張。公平,是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義是指公正,公平正直,沒有偏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義,是指社會全體成員能夠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並受到法律的保護。
4、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之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務黨和國家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法治工作的性質所決定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和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是法治工作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
5、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主要是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
❻ 馬克思主義法學關於法的起源根本原因的觀點
法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是法理學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對這個問題給予了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分析和闡述也有一個逐漸深化和發展的過程。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恩格斯針對蒲魯東主義者散布解決工人階級住宅問題的資產階級慈善家的改良方案,撰寫了一組重要文章,先後發表在《人民國家報》上,而後以《論住宅問題》為題出版了單行本。在《論住宅問題》中,恩格斯深刻地剖析蒲魯東主義者解決住宅問題的方案的理論基礎——「永恆公平」論,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住宅問題的解決總是有利於資產者,資產階級法律不可能解決住宅問題,並從正面科學地揭示了法、法學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內在聯系,對法律起源問題做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闡述,然而由於受科學資料和研究成果的歷史局限,恩格斯關於法律起源的論述中仍然包涵著若干沒有獲得解決的重大存疑。直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人類學研究的迅速進展尤其是路易斯·亨利·摩爾根關於史前史研究的權威成果,才為解答恩格斯的存疑提供了客觀條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吸取摩爾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出來的一本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和法的問題的傑出著作,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定型之作。
《論住宅問題》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闡述與存疑《論住宅問題》是恩格斯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和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尤其是蒲魯東主義者)論戰的產物。法律的起源是這場論戰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恩格斯看來,與國家起源相一致,法律起源問題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歷史觀根本對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他指出:「唯物史觀是以一定的歷史時期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實和觀念,一切政治、哲學和宗教的。」(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7頁。)但是,這個研究的基本點卻很容易被忽略,「人們往往忘記他們的法權起源於經濟生活條件,正如他們忘記了他們自己起源於動物一樣。」(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9頁。)例如,拉薩爾在他的那本法學專著《既得權利體系》中給自己規定的任務,就是「要證明法權不是起源於經濟關系,而是起源於『僅以法哲學為發展和反映的意志概念自身』。」(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8頁。)至於蒲魯東主義者A·米爾伯格,更毫無掩飾地宣布法權為「永恆公平」或「永恆正義」的產物。諸如此類的觀點,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予以嚴厲駁斥的「法學家幻想」的典型表現。
華裔人類學家張光直在《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有兩種類型:一是西方式的,其社會的演進以突破性方式為特徵,另一種是非西方式的,社會的演化進程是連續性和非突破性的,以中國文明最具典型。比較中西國家和法律的起源,可以看出中國國家的形成並不是如同古希、羅馬那樣以氏族組織的瓦解為代價,也不是表現為調和舊貴族與平民的沖突,它有自己的發展道路。隨著原先部落社會的平等原則被打破,社會出現了「分層」,男子的勞動在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等主要生產部門中占據主導地位,少數人控制、掌握了生活資料、資源,這些人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特權,在金字塔型的權力結構中,位於頂端,是最高的權力中心和主宰,所謂「帝,天神也」,「執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1]《說文》中也說「帝、諦,王天下之號也」,可見,中國國家前的這種組織結構明顯與以「民主」、「平等」為組織原則的西方部落聯盟不同,它沒有相應的權力或機關可以與之抗衡,由於國家的產生沒有民主的、平衡的色彩,家與國、政權與族權混然一體,融為一爐。這種獨特的國家演進模式,對中國法律有重大影響,致使中國法律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赤裸裸的暴力征服和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此外,戰爭對中國法律的產生也有重要影響。我國史前的「五帝」時期,社會極不平靜,不同血緣、不同地域、不同氏族、部落之間的沖突、戰爭經常發生,為了爭取勝利,調整在戰爭中所發生的長官與士兵、士兵與士兵、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之間的特殊關系,在戰爭中往往要頒布一些誓詞、軍紀、軍令,《漢書. 刑法字》認為「黃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在我國《說文》解說中,法的古體為「 」,古法音廢,廢、法往往通義,廢有廢止、禁止、限制的意思,另外古音法、伐相近,法借為伐,具有攻擊、懲罰的意思。「刑始於兵」、「兵刑合一」、「法就是刑」的這種傳統在史前和上古三代形成之後,對中國法都有重要影響。在奴隸社會,法律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刑」,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2] 此階段基本上是用血緣來確定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法律兼有國法和家法的兩重性,或者說宗法就是國法。習慣法還起著很大作用。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法律的發展,經歷了確認、成熟、發展和解體的幾個階段。
戰國李悝著《法經》六篇,打開了中國成文法發展的先河,但將《盜法》和《賊法》列為其首,是受「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的指導思想影響,奠定了中國傳統法律重罪名,重刑罰,重打擊的格局。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當數先秦法家。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3] 法家「法治」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好利惡害」的人性論和發展進化的歷史觀。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的本性,這種本性不可抑制和教化,只能用法令加以防範,所謂「人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賞罰可用,則禁令可行」[4]秦統一中國,第一次建立全國統一的法制,圍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統一的法律調整,改法為律,從此法稱為律,如《秦律》、《漢律》等。漢初,倡行黃老之學,與民休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統治者採用,引禮入法,禮法結合,德主刑輔,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法律下降到從屬的次要地位。歷史進入唐代,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興盛時期,法制趨於完備,以《唐律疏議》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法系。《唐律疏議》明確規定:「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5]這標志著禮法結合以法典的形式穩定下來,封建法制趨於完備。在宋時,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嚴重,統治階級全面強化專制主義集權,皇帝頒發的敕令是最有權威的法律,編敕成了最經常、最重要的活動。到元時,大多法規是條格匯編、律令判例混為一體。內容龐雜,結構鬆散。明時,法律出現了兩個大的變化,一是加強對經濟領域的立法,如制定了鹽法、茶法、稅法等門類。二是在司法實踐中廣泛用例。清朝,皇帝的諭令是最主要最經常的法律,單行條例也成為重要的法律形式。清入關後,隨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突出,在法律形式上出現了針對少數民族的立法加強,如《蒙古律例》《回疆則例》、《苗例》等,宋、元、明、清,由於君主專制主義日益發展,導致法律成為「一家之法」、「非法之法」,封建「法治」漸漸走向它的盡頭。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資產階級「法治」(Rule by law)理論被介紹到中國。 特別是沈家本主持變法修律輸入大陸法系以來,中國傳統的法律開始解體,中國法制的發展開始與世界法制的發展連結起來。法律中才出現憲法、刑法、民法、商法、訴訟法等部門的分類。在此法律的演變過程中,圍繞中西法文化的「體」「用」問題,有過激烈的爭論,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極力宣傳和鼓吹西方的法律,認為中國貧窮、落後、軟弱的根源是歷代統治者長期推行封建專制主義的法制,他:「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則日密,政權則日夷,君權則日尊,國威則日損。」[6]「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唯一之主義」[7].孫中山以西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民主共和等先進思想為武器,對封建政治制度和傳統的法律學說也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他認為中國的出路在於推行民主法治,他大聲疾呼:「國於天地,必有與立,民主政治賴以維系不敝者,其根本在於法律,而機樞在於國會。必全國有共同遵守之大法,斯政治之舉措有常軌,必國會能自由先例其職權,斯法律之效力能永固。所謂民治,所謂法治,其大本要旨在此。」[8] 他說我們要承認「歐美近一百年來的文化雄飛突進,一日千里,種種文明,都是比中國進步得多」[9]應該「取歐美之民主以為模範,同時仍取數千年舊有文化而融貫之」。但由於資產階級先天的軟弱性、妥協性以及封建專制主義的頑固性,建立民主法治的重擔最終還是落到無產階級的肩上。
❼ 當代大學生應當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法治觀
一、正確的世界觀
正確的世界觀是客觀地反映世界的本質和一般規律的世界觀,它能夠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世界觀的定義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2、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科學地蘊涵著正確的世界觀。其他哲學體系,包括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也蘊涵著一些正確世界觀的具體觀點。
3、怎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必須學好哲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正確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是客觀地反映人生的本質和人的發展一般規律的人生觀,它能夠幫助人們優化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態度、實現人生價值。
1、人生觀的定義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觀在人生問題上的體現。
2、人生觀的要素
人生觀包括三大方面,涉及三大問題:
①人生目的,回答人生為了什麼?是為了自私自利,還是為了奉獻社會。
②人生態度,回答人該怎樣活著?是樂觀積極進取,還是悲觀消極無為。
③人生評價,回答人生價值何在?是看貢獻的大小,還是看索取的多少。
3、人生哲學和人生觀的關系
人生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人生觀。馬克思主義人生哲學系統科學地蘊涵著正確的人生觀,有時人們直接稱為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
4、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
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亦稱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①關於人生目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倡導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因此,有時把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簡稱為「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②關於人生態度,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倡導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③關於人生評價,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倡導「主要看奉獻」的人生價值標准。
三、正確的價值觀
正確的價值觀是科學地反映價值本質和價值規律的價值觀,它能夠幫助人們恰當地進行價值評價、合理地作出價值選擇。
1、價值觀的定義
價值觀是關於價值問題的根本觀念和具體觀點組成的思想體系。
2、價值哲學和價值觀的關系
價值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系統科學地蘊涵著正確的價值觀,有時人們直接稱為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
3、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
①關於價值定義,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為,價值是主體認定的客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價值是客體性和主體性的統一。
②關於價值標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堅持「兩個有利於」的標准,即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有利於社會和諧進步。
③關於價值評價,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為,有些價值觀點沒有對錯之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他人不必干涉;很多價值觀點具有正誤之別,「人參、罌粟,必有一害」,理應明辨是非。
四、正確的法治觀
1、法治觀的定義
法治觀(包括法制觀)亦稱法治觀念。法治觀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和功能等問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正確的法治觀是科學地反映法律本質和重視法治作用的法治觀,它能夠幫助人們注重法治思維、採取合法手段,維護正當權益。正確的法治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法治觀。
2、馬克思主義的法治觀
①關於法律的本質,馬克思主義法治觀認為,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強制性的行為規范,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②關於法律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法治觀認為,民主和法治(法律具有至上性、正義性、完備性)是相輔相成的。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3、法治思維的基本特徵
法治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條文、法律原理和法律精神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傾向。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④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❽ 法治的特徵和具體要求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特徵: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學性; 開放性
首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特徵和本質屬性、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由五個方面構成,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特徵: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學性; 開放性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是三者統一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包括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和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
其次,法治國家其實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
第三,在社會主義法治理需要自己發揮,但前提必須是牢記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知識,比如「三個至上」的精神實質和內在關系、「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內在一致性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等。
「三個至上」,即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規律的認識和總結。它既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質特徵的高度概括,又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豐富和發展。「三個至上」所蘊涵的精神,不僅體現了執政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理念,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深刻內涵,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黨的事業至上是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的根本保證,人民利益至上是黨的事業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的本質要求,憲法法律至上是黨的事業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實現方式。「三個至上」的提出,從政治體制、階級本質和法治特徵三個方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精神實質,劃清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原則界限,標志著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認識進一步深化。
下面摘錄一些有關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領導人講話,增強大家答題語言的規范性。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推進依法行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是黨的十七大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形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而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對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認真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以事關依法行政全局的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增強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規范行政權力運行、保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為著力點,為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更大作用。要更加註重製度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有利基礎上,繼續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著力抓好促進科學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保護資源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政府建設等方面所急需法律法規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力求體現規律要求、適應時代需要、符合人民意願、解決實際問題。要更加註重行政執法,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加強行政決策程序建設,切實把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註重行政監督和問責,完善監督體制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切實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要更加註重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完善行政調解制度,提高行政調解效能,完善行政復議制度,完善信訪制度。
上面的摘錄在答題時可針對具體材料有選擇的利用。
❾ 法治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法治思想的基本內容是:
一、是認識和判斷層面,即運用法治概念原則對社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認識和初步判斷層面。
二、是邏輯推理的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分析判斷問題,綜合推理,得出結論和解決問題的層次。
三、是綜合決策層面,在上述法律認知與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衡量,做出符合法治的決策。
四、是制度層面的建設,即在前三個層次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化,使通過法制建設或改革能夠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法治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高級領導幹部應有的。因此,在檢驗法治思維能力時,應根據不同的對象和主體設置不同的標准。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一、鮮明的政治性
社會主義法治建立在社會主義基礎上,並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政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服務大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將的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求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強的科學執政、執政與依法執政能力,實現了治與講政治的統一。
二、徹底的性
社會主義法治反映最廣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制定和實施法律,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過程和狀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的利益。社會主義法治與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法治的主體,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力。
三、系統的科學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內容構成上,從而成為一個科學的有機統一體。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的」這五大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和規定了社會主義法治,明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本質要求、價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證,每個方面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
四、充分的開放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個封閉、靜止的思想體系,它的形成、發展與實踐都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也將更有時代性,更具規律性,更富創造性,不斷借鑒與吸收人類法治文明的優秀成果。可以說,正是這種廣泛吸收、兼容並蓄、與時俱進的特性,才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能夠始終指導中國的法治實踐,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❿ 法治的特性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特徵: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學性; 開放性
首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特徵和本質屬性、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由五個方面構成,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特徵: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學性; 開放性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是三者統一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包括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和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
其次,法治國家其實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體現。
第三,在社會主義法治理需要自己發揮,但前提必須是牢記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知識,比如「三個至上」的精神實質和內在關系、「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內在一致性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等。
「三個至上」,即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規律的認識和總結。它既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質特徵的高度概括,又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豐富和發展。「三個至上」所蘊涵的精神,不僅體現了執政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理念,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深刻內涵,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黨的事業至上是人民利益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的根本保證,人民利益至上是黨的事業至上和憲法法律至上的本質要求,憲法法律至上是黨的事業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實現方式。「三個至上」的提出,從政治體制、階級本質和法治特徵三個方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精神實質,劃清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原則界限,標志著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認識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