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莊子道德經

莊子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5-25 11:15:05

① 《老子》和《莊子》分別又稱為什麼

《老子》和《莊子》分別又稱為什麼?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全文分《道經》和《德經》兩個篇章,前37章為《道經》,第38章之後為《德經》,共81章。全文只有5千多字,因為老子的思想是大道至簡,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講不出來的。所以這是老子唯一流傳下來的一本道家哲學著作。

《莊子》又稱《南華經》,《莊子》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莊子所指的″德″,指領悟大道,因循變化,順其自然。他認為,道是無限的,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提出,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亡。他認為,道是先於天地生的,道是無始無終的。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於萬物,存在著無條件的統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活在世上須豁達,泰然處之,逍遙自在。

② 莊子與道德經的關系

讀懂道德經者,非莊子莫屬啦,看看莊子的思想,道家思想到這基本就斷流了!
道德經的思想,世人不懂,獨莊子明了大意,運用無形~~~
道的生活具象化,再升華,這就是莊子~~~

③ 莊子道德經的問題

老子認為,「自以為是」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其表現是剛愎自用。老子認為,只有真正自知,人們才不會固執己見。老子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知道自己的無知是高明的,而強不知以為知就是弊病了。老子針對當時的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病態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在對這些病態的人作了剖析之後,又將聖人的「不病」擺在了世人的面前,以此進行對照。老子說聖人沒有毛病的原因,是聖人能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努力加以改正,長此以往,他也就沒有什麼毛病了。聖人貴在能承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所以聖人日益完善,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和他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系,生活在大集體中,若要與他人和睦相處,首先我們必須克服自以為是的弱點。如果一個人的目標錯了,而他仍要奮力向前,而且自以為自己意志堅定、態度堅決,那麼導致的惡劣後果,恐怕比沒有目標或猶豫不前更為可怕。這種盲目心理能讓人付出慘重的代價,剛愎自用帶給人的是失敗的痛苦,而不是成功的幸福。剛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無意中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為這種無意而受傷。有一些人,並不一定沒有才華,他不能施展才華的原因是太狂妄。沒有多少人樂意信賴一個言過其實的人,更沒有多少人樂意幫助一個出言不遜的人。剛愎之人,多是無禮之人;無禮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終失敗之人。大凡具有大將風度之人,多具有謙遜的品德,而剛愎之人,骨子裡總是透著一股小家子氣。最糟糕的要算是既剛愎而又無能之人,剛愎使他什麼都敢幹,無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團糟。有時剛愎者盡管心中已感覺到自己錯了,但仍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這一點最讓周圍的人受不了。固執是剛愎者的一個手段,別人越反對,他就越是非做不可。長此以往,就會發現別人都躲著自己。一個驕傲自滿的人必定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面對一個狂妄而驕橫的人,我們無需與之理論,時間自會證明他的實際價值,事實自會懲戒他的無知可笑。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堅持虛心的原則,要明白世上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只有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策略,才能處處掌握主動權,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剛愎者則恰恰相反,他們最大的缺點就是常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判斷是完美無缺的,因而常常表現得驕橫跋扈、一意孤行,他們往往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總是低估對手,這樣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導致判斷失誤,遭到失敗。莊子在《問世》一篇中,用樹木不成材卻終享天年來比喻說明「無用」之為有用。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位木匠大師,來到齊國的曲轅一地旅行,發現有棵巨大的櫟樹被當成神木祭祀,那棵樹極為龐大,樹蔭下可供幾千頭牛休息,樹干需百人方能環抱,高度不亞於山,在離地面七八十尺之處,有樹枝長出,每枝樹枝都足以造一艘船,更難得的是它竟長了幾十枝。為了一睹神樹的風采,來訪者絡繹不絕,使附近熱鬧得像個市場。匠人的弟子們屏息欣賞大樹,但師傅卻看都不看一眼,便匆忙地走過,弟子們連忙趕上,並問道:「師傅,自我們拜師以來,還沒見過這么優秀的木材,你為何不停下來瞧瞧呢?」「別打誑語,那塊木頭一無是處!用它來造船,船會沉沒;拿來做棺木,很快會腐朽;做成傢具,不久就會壞掉;拿來製造門窗,還會流出樹汁;當做柱子,馬上會引來蛀蟲,你說,它有何用呢?」大師傅結束旅行,回到家中的那天晚上,大樹托夢給他:「你是拿我和誰比較呢?是對人有益處的那些樹吧?像梨樹、柚木它們的確有用,會結好吃的果實,但也因這些果實,它們的樹枝會被折斷,會被扯裂,無法享受上天所賜的壽命。它們是因為自己的長處而減短了壽命,因自求於世俗價值,反而被踐踏。大凡世間之人與物,都為了追求有用,而重復犯下愚蠢的行為。然而,我與它們不同,我一直保持著無用之身,在即將終夭壽的現在,我慶幸自己實踐了無用之用。如果我有用,一定早就被砍倒了。」匠人醒來後把夢中的情形告訴給他的弟子。弟子說:「旨意在於求取無用,那麼又做什麼神樹讓世人瞻仰呢?」匠人說:「閉嘴,別說了!它只不過是在寄託罷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罵和傷害。如果它不做神樹的話,它還不遭到砍伐嗎?況且它用來保全自己的辦法與眾不同,而用常理來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遠了嗎?」

④ 莊子與老子並稱老莊,代表作是什麼,又叫什麼,由什麼所著

《道德經》和《莊子》,《道德經》由老子所著,又稱《道德真經》,《莊子》由莊子所著,又稱《南華經》。

1、《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更是對中國文學、審美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深遠影響。

莊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得以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發揚,在現實意義上,更為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精神鋪墊。

(4)莊子道德經擴展閱讀:

1、《道德經》的主要內容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2、《莊子》的主要內容

原有內篇七篇、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十餘萬言。郭象刪減後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六萬五千九百二十字。

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包羅萬象,對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的關系、生命價值、批判哲學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莊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經

⑤ 莊子與道德經的關系

莊子思想是道家的,跟道德經同宗,但他又有些自己的創新想法。道德經主張無為,順應自然法則規律,莊子的也主張無為,但要求天人合一,即與自然合體,而不是一味地順從。

⑥ 求《道德經》《莊子》譯文

道德經譯文: http://tieba..com/f?kz=226435673還怪詳細的莊子翻譯一般不好,大都直譯,很難懂,建議買本《於丹(莊子)心得》,個人很愛這本書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三清: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四帝:四御(四帝) 四御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稱。
第一位是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被視為總執天道的神靈。
第二位是中央紫微北級太皇大帝,被視為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統御諸星和四時氣候的神靈。
第三位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被視為輔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級和天地人三才,並主宰人世間兵革的神靈。
第四位是後土皇地祗,被視為掌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

⑦ 老子的《道德經》幾乎沒有人能夠看得懂,那莊子是怎樣發揚它的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大名如雷貫耳,但他也曾向老子求教,老子就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原本是周朝守藏室史,但後來他不想在仕途中繼續,就准備西出函谷關,去過清靜自由的生活。


莊子對歷史的發展演變,也跟老子一樣,一點都不樂觀,他認為黃帝「使民心一」,堯「使民心親」,舜「使民心競」,禹「使民心變」,導致「天下大駭」,有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但這不是歷史事實。莊子對人和天地的比較,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道盡了人生短暫的慨嘆,也是一種豁達的心態。

⑧ 莊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他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中

你好,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他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中。莊子的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中。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像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於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⑨ 關於道德經和莊子解讀

道德經不好說。莊子一書,可以有點建議。 正統的閱讀理解,推薦張默生先生的內《莊子新容釋》。 如果要輕松一些,可看南懷瑾老先生的《莊子喃嘩》。 如果要淺顯易懂,可看「JT叔叔」的「兒童莊子班內容」,網路搜索即可。 建議按以下順序閱讀。僅供參考。 1.先讀古文,形成概念。不懂的地方看註解或者直接略過。 2.略有概念之後,再看近代的各版本。(如上推薦) 3.按近代人的意思理解之後,再讀原文,看看自己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4.再讀前面看的近代版本,看看自己的理解有哪些書中提過,而原來閱讀忽略。 5.再看原文,自行品味。 ——————【如果只是閱讀,前五步即可。】—————— ——————【如果深入透徹,加做後五步。】—————— 6.讀古代的莊子註解版本。品味古人的意思。 7.自己讀解莊子。雖粗陋,但出發點合適自己。 8.體會古人註解背後的文化不同。以吸納學術觀點。 9.從莊子原意和現代文化,分析今人著作中,刻意修改或者迴避不提的學術要點。 10.再次讀解莊子,原文、今文、古文一起來……

⑩ 《道德經》和《莊子》有哪些不同別說啥作者不同,寫法不同,一類的

道德經是經濟基礎,莊子是上層建築.道德經是智慧,莊子是藝術。道德經講的是道舉的是理,莊子講的是逍遙,舉的是例。道德經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莊子格局廣闊,行文飄逸。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