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
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
一本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於2006年出版後,為了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回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答,課題組分別於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對教材進行了修訂。2013年5月至7月,為了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體現上次修訂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新進展,中宣部、教育部組織課題組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再次對教材進行了修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對教材修訂稿進行了審議指導。另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修訂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要點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的本質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有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而思想道德修養離不開法律為基點來約束。
3. 思想道德修養 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有什麼區別
內容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包含了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
這個事情具體要咨詢你們的教務處,兩門課是作視為同一課程還是兩門課,在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來上的。
如果是前者,申請免考並消除曠考;如果是後者,就只能參加後面的補考或者清考了。
問題取決於你和代課老師及教務處的溝通,網友們不知你們學校的具體規定,只能是建議性回答了。
4. 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認識
一、課程教育目的與教學
我國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幹課程之一,其教育目的在於「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道德修養境界,「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所闡述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更強調學生把理論學習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觀察生活,分析問題,探索對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修養水平和程度需要通過他們的實際行為來表現,也必須強化「知行統一」,努力實踐,才能錘煉自己的品格、提高思想覺悟。同時,人們的德行完善、思想行為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是一生的努力[2]。考察人們在現實社會生活的具體言行,成為辨別他們是否接受和堅持正確的思想與道德觀念、是否具有高尚的理想與思想品質的關鍵因素。在「基礎」課程教學中,需要突出和強化「實踐性環節和過程」。有不少高校開設了2個學分的集中「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集中」表現為把5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統一起來,對學生(小組)實踐的具體過程、實踐的主要內容、實踐報告的寫作等都形成了明確、具體的「標准」。學校對學生實踐的集中安排,是很有必要的,在多年的實踐中也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有必要加強「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環節。首先,課堂「教與學」的交互關系。引導學生關注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把握,關注授課教師的觀點、講授方式等;教師應啟發和引導學生,把握學生的情緒變動,積極同學生展開討論,甚至辯論。其次,教師應深入學生班級、寢室,參與學生班級活動,尤其是「大學生科技挑戰杯」、「實用發明大賽」等科技文化活動,支持和幫助學生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在生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師生情感交融。再次,鼓勵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校門,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和社會實踐。
5.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由人們復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制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它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往往流傳較為廣泛,形成共識。
必須與法律相分別,兩者都是行為規范,但是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種心靈的契約,只能靠人們自覺遵守,所以約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輿論來實現道德的力量。形成也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確立的風俗規則,法律則是有國家制定的。代表的利益有所不一樣,法律一般是當權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眾在生活中的利益體現,有一定差距。
對人群來說,終極的道德應該是沒有的,因為道德不具備法律的能力。有的話就只能是在人們的道德水平與法律結合而成為最終形態——法律。那也就不是純粹的道德了。或者是個人的堅定的道德品質,也許勉強可看作最好的陣地。
6.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些什麼
這是一門課程,是對於自己思想道德的提高,可以增強個人的素質,主要是提高個人品德,學習都是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識!而法律基礎則是學習法律知識,基礎的法律知識,不會有那麼深的知識,只是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候,可以通過法律武器來保護好自己!
7. 復旦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這是屬於哪一類學科呢
其屬於政治類學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一門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培養基本法律理念的一門課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一門集理論性與實踐性、政治性與教育性、知識性與科學性等於一體的一門公共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為此,要求教師在進行該門課教學時應該針對如上特點並結合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以理論講授為主,輔之以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與第二課堂,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途徑和形式。
(7)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主要考察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原理的能力,聯系實際解答與自身密切相關問題的能力。考試的基本范圍為本大綱的教學重點與難點。考試基本題型為: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
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有較全面的認識和掌握,並能運用相關理論解決人生道路上凸顯的一些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問題,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
8.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知識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樹立體現中華民族道德傳統和時代精神的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注重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高教版:
緒論 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
第一節 適應人生新階段
一、認識大學生活特點,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一、樹立新的學習理念,培養優良學風
三、確立成才目標,塑造嶄新形象
第二節 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一、思想道德與法律
一、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三節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
一、認識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重要意義
二、掌握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第一節 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徵
二、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一、認識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二、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第三節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一、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二、立志高遠與始於足下
三、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
一、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二、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三、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第二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一、愛國主義與經濟全球化
二、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一
三、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
四、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
第三節 做忠誠的愛國者
一、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二、促進民族團結
三、維護祖國統一
四、增強國防觀念
五、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第一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人生觀的科學內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四、正確認識人生價值
五、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第二節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一、人生價值的標准與評價
二、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
三、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第三節 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一、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
二、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
三、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第四章 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
第一節 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
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三、道德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第三節 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三、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
第四節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一、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二、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五章 領會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體系
第一節 法律的概念及其歷史發展
一、法律的詞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義
三、法律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一、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
二、社會主義法律的作用
三、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第三節 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和制度
一、我國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
二、我國的國家制度
三、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特徵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第六章 樹立法治理念 維護法律權威
第一節 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一、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意義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三、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第二節 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
一、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含義和特徵
二、正確理解法治思維方式
三、培養法治思維方式的途徑
第三節 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一、維護法律權威的意義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為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
第七章 遵守行為規范 錘煉高尚品格
第一節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一、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關法律
第二節 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一、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二、職業生活中的有關法律
三、大學生的擇業與創業
第三節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一、戀愛、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規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關法律
第四節 個人品德養成中的道德與法律
一、個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
三、個人品德與法律修養
結束語 立志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修訂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於2006年出版後,為了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課題組分別於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對教材進行了修訂。2013年5月至7月,為了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體現上次修訂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新進展,中宣部、教育部組織課題組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再次對教材進行了修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對教材修訂稿進行了審議指導。
9.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什麼課
為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思索中探求真理,在體驗和行動中感悟人生,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
(9)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於2006年出版後,為了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課題組分別於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和2018年初對教材進行了修訂。
2013年5月至7月,為了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體現上次修訂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新進展,中宣部、教育部組織課題組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再次對教材進行了修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對教材修訂稿進行了審議指導。
1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使大學生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課程旨在通過課堂講授及社會實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使大學生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有較全面的認識和掌握,並能運用相關理論解決人生道路上凸顯的一些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問題,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培養基本法律理念的一門課程。
(10)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什麼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相關內容:
1、要求教師在進行該門課教學時應該針對如上特點並結合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以理論講授為主,輔之以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與第二課堂,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途徑和形式。
2、引導大學生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從而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
3、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