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對道德的
1. 儒家,道家,佛家的主要思想分別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核心講求的是人的品行,人應該達到道德的最佳,並且它有嚴格的標准。儒家思想既有對於人來說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品行,也有具有階級特點道德標准,比如三綱中的君臣,臣子不得違逆皇帝。
佛家思想的核心是深邃廣大的對世界的觀點,它有復雜的辨證思想,佛經大多數是對世界的真相的論辯。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把握萬物的起源和發展變化,講求人超越物理世界的限制,用句流傳很廣的道家術語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道家思想包羅萬象,煉丹術、武術、兵學、醫術……等,不一而足。比如:頗為靈驗的中醫的基礎理論就是道家的陰陽五行和經絡理論,可是這些理論用現代科學又無從證明。
(1)佛家對道德的擴展閱讀:
與佛教的世俗化相應,明代的道教經過三教合流之後,同樣有趨於世俗化的傾向。這可以從明人李天木之論中,看出一些端倪。李氏之言,簡易平實,大體謂「道不離日用飲食,不必絕俗離世,長往深山也」。
道士一旦流變為方士,其世俗化的特點就更為明顯。明代方士大多游於公卿之門,有些甚至受到皇帝的寵信,如成化年間的李孜省、嘉靖年間的陶仲文。
盡管明太祖朱元璋倡導三教合一,但他又深知道、佛一旦深入民間,與世俗混淆,並成立帶有濃厚世俗色彩的民間宗教,就會對傳統統治構成威脅。這一點已為元末紅巾軍的歷史所證實。朱元璋對此抱有清醒的認識。明帝國一建立,他就開始整頓僧、道門風,嚴禁僧、道與世俗混同。
2. 信仰佛教有什麼積極意義和消極作用
積極意義
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樣是神本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於對現實人生的關懷。在今天,佛教在我們現實人生中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其實,只要三寶還住世,只要寺院還存在,即使不能為社會做點具體的工作,但至少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精神的家園,提供一個精神的休憩之所。我們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機會到寺院來靜一靜,反省一下,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使社會中的貧富現象越來越懸殊,很多人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如何使社會的財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錢人象菩薩一樣慈悲眾生呢?如果我們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行使這樣的職責,目前還有一定的困難,但宗教團體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僧尼是獨身,沒有家庭拖累,不必為自己的生計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業。台灣的證嚴法師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慈濟在台灣有四百多萬會員,無論是賑災扶貧,還是發展醫療事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說,佛教對社會道德的重建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宗教的內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為什麼說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強調因果觀念,如果沒有這兩者作為行為的約束,人們就會報著僥幸的心理去犯罪,使社會失去基本的制約。的確,法律能夠解決部分的問題,但執法者的能力和廉潔又直接關繫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對罪犯繩之以法,但破壞已經構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防患於未燃,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有關現代人心靈健康的問題、環保的問題,情感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導方式。
3. 佛家對於道德的經典語錄
佛家的不復殺生教人向善的教制義還是好的,但有些教義如出家而不瞻養父母,不近女色而不留下子嗣,與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思想有所違和,這些方面我更傾向於中華本土的道教,道教認為瞻養父母,留下子嗣及是隨其天道自然.....
4. 佛教對於現代社會有什麼積極作用
一、運用佛教理論化解現代人的心理疾病
二、運用佛教知識改善人際關系
三、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現代社會某些工作人員,他們信佛,希望佛菩薩保佑他們穩享官福,即使過去有些以權謀私的不良行為,亦希望借著去僧寺進香減罪滅罪。一時間他們的劣跡沒有顯露,並不是由於菩薩佛收受了他們的賄賂,只是他們當初種下的惡因還缺一點惡緣,他們才沒有受到惡報。
一般社會從眾,他們來拜佛的目的,是為著要求長官求發財求健康求愛情。在他們看來,佛菩薩不是智慧的代表,而是公司的法人,我已經上香給您的,您把平安給我我們的交易就成功了。如果我發財了,我以後會再來;如果沒有發財,這佛這菩薩就不夠靈驗。
至於那些更有些冒名佛簽招搖撞騙的人,打著寺僧的旗號卻不讀經不打坐的人,穿了僧衣只為騙吃騙錢的人,冒充開功開悟混淆視聽妖言惑眾的人,看上去似乎也在「弘揚」佛法,其實做的是敗佛壞法的事,對於正傳佛教只有負面作用。
5. 佛教對人類有什麼作用與貢獻
1、宗教具有凈化人們心靈、提升人的道德和責任感的功能。因此,有人說:道德建立於宗教之上。沒有宗教的堤壩,道德難以形成勢能;
2、道德一旦失范,則往往一潰千里。在一定意義上,此言表明宗教對於提升公民道德和社會整體道德有重要促進作用。
3、宗教信仰不僅使人有所敬畏,而且宗教所提倡的剋制私慾和貪心,有助於淡化某些人只追求金錢而忽視道德的不良傾向;宗教的自責、自督、自尊等戒律,提倡慈悲、憐憫、博愛,有助於社會穩定和諧,降低犯罪率;
4、宗教主張物我一體,普敬一切動植物,有助於創造和諧優美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宗教的利他主義、無我精神,有助於人們樹立理性意識,從善去惡,提高道德修養、遵紀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5)佛家對道德的擴展閱讀
宗教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特徵,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在人類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宗教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人是一種精神動物,他不僅尋求生存的手段,而且也非常重視生存的意義,並且是在最深層次上尋求生存的意義,
宗教就是提供這一意義的一種視角。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宗教信仰作為對終極關懷的回答,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美國著名宗教社會學家羅納德·L·約翰斯通曾經指出:「宗教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抗拒混亂無序的最有效的堡壘之一。」
然而,人類社會的歷史告訴我們,宗教意義的實現離不開宗教自由的法律保護。沒有宗教自由,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存在就變得非常困難,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積極意義的發揮與落實也受到妨礙。因此,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非常重視宗教自由,明確把宗教自由作為一項基本權利通過憲法、法律加以保障。
6. 佛道是佛家要求的道德標准嗎
簡單的說吧!所謂道,在被用於宗教措辭的時候,往往代表是該教派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道德標准當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說,佛有三德,大智,大定,大悲,其實這些都不屬於道德范疇,但也是佛道,可以簡單理解為,佛行事之道,或者是佛期望他的信徒依此道行事!
佛教本身導人向善,有積極意義,但是有一些淡泊名利,弱化競爭思想和進取精神,不利於青少年自我發憤圖強。有違逆人性之處。
總之,我們說的佛道,是佛法教化的統稱,而道德標准只是一部分。
只是個人理解,僅供探討!
7. 第17課《佛教的道德觀》修學思考:1.什麼是道德
可以把 道 德 兩字分開看抄
佛教釋「道」有多義:
1. 「道」是「通」義,善惡業道,通生苦樂異熟果,故名為「道」。善為道,不善為非道。此為世間道。
2.道謂涅槃路,能往涅槃城故。此為出世間道。
3.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至無上佛果,為無上菩提道。
「德」亦有多義:
依道而行,所獲勝利,名為德,如涅槃四德、法身三德等;某種人必具的條件,亦稱為德,如善知識十德,知事五德。
何為道德:
1、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2、儒家對道德的定義;3、佛教對道德的定義。
二、道德的基礎:
1、神本論與人本論;2、依人性建立相對的善;3、依佛法建立絕對的善。
三、道德和利益:
1、儒家重義而輕利;2、佛教將義與利相結合:1)現實利益和究竟利益;2)道德利益的因果關系;3)依因緣因果建立道德的價值;4)佛教道德令自他和樂。
四、道德的建立和提升:
1、道德的局限;2、道德的提升:1)發菩提心,樹立理想;2)以智慧和慈悲去除局限;3)以禪修實踐調整心行。
8. 佛法中講仁義道德是什麼
把儒家五常配在佛家五戒就容易懂了。
不殺生為仁,不偷盜為義。不邪淫為禮,不喝酒為智,不妄語是信。仁義道德是因守戒行禮而形成的准則和規范。
9. 中國佛教文化對當前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有什麼借鑒作用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凈慧02/11/4
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也是加快法制建設的二十—年。經過這二十多年的努力,「依法治國」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人們的法制觀念有增強。但同時人們也逐漸地發現,法律的作用固然非常重大,但是它並不萬能的。法律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可以保證社會的表面秩序,但是無法保證社會人心的內在秩序和凝聚力。比如,它無法解決道德水平下降的問題,無法解決人心渙散的問題,無法解決人的價值信仰危機問題。
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正好彌補了「依法治國」的不足。道德的本質是自律。它基於個體對某種超越於一已之利害的普遍性的社會行為價值理念的自覺和認同,並以此作為調控行為的標准。它要調節的是義與利、部分與整體、個體與國家等多方面的關系,它既是個體行為的心理尺度,同時也是個體價值追求的目標。它不僅具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同時它還具有引導人心、安頓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它能夠為社會提供真正的最深刻的穩定——人心的穩定和人心的凝聚。
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國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將不可避免地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受到其它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影響。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當中,如何保證我們國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不被全盤西化,從而保持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尊嚴?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以德治國」的思想正是為適應這一挑戰而提出來的。
把德作為一種治國方針提出來,在解放後似乎還是第一次。應該說這一提法體現了第三代領導人的高瞻遠矚。「以德治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只有同心同德了,社會才能長治久安,國家的凝聚力才能增強,防止西化的安全系數才會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繼承和發揚以「德化」為核心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提高我們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談到綜合國力的競爭,人們往往只看到經濟、科技和國防等方面的力量。實際上,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綜合國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體現為對內的凝聚力、對外的攝受力、革故鼎新的創造力、不屈不撓的意志力和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精進精神。因此綜合國力的較量同時也就是民族精神力量之間的較量。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既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時又體現了人類文明向上向善發展的總趨勢,不僅對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時對外也有一種強大的攝受力。可以想像,高度發達的經濟、科技和國防力量,一旦與具有這種品質的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所產生的綜合力量是無法用數字計算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一個沒有被中斷過的古老文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之所以具有那麼強大的凝聚力,這與我們祖先創造出了世界其它民族罕能相比的優秀的「德」文化有相當的關系。因此,落實「以德治國」思想,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文化。如果我們真正地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在全世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中,我們的民族將持久地佔有精神上的優勢,我們就不用擔心被「全盤西化」。
從這樣一個高度來理解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以德治國」的方針具有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
「以德治國」決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也決不僅僅是一種政府行為。它需要調動全社會的教化力量,如各個學校、各個宣傳媒體、各個文化團體等等,來共同參與。它是一場持久的全民化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偉大復興運動(因為,五四運動以來,我們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在這里,我們各宗教團體也應當自覺地發掘本宗教的教義、教規、教儀中所蘊含的道德教化資源,來為這一活動服務。這既宗教的本分事,也是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一種具體表現。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2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記得1999年春天,我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采訪的時候,曾經提山了一個觀點——「宗教是人類良心的保證」。後來在教內外的其它場合,我又多次重復了這個觀點。這個觀點得到了教內外不少朋友的認同。在幫助政府施行道德教化方面,宗教是非常有潛力可挖的。在這里,我想簡單地就佛教在當前道德建設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體說來,道德建設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要為道德確立堅固的基礎:二是要揭示出普遍性的道德原則;三是要提高公眾的道德自覺意識。關於這三個方面,佛教都有自己非常圓滿、非常獨到的解答,這些解答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佛教的經典非常多,義理也非常淵深,不過從大的方面來講,不外乎是教人「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痴(三毒)、清凈身口意(三業)」。這四句話比較全面地概括出了佛教關於人生修養的基本思想;信仰佛法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保證,勤修戒定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息滅貪嗔痴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清凈身口意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這當中既有豐富的道德哲學內容,同時又有非常明確而具體的道德修養方法、修養內容、修養目標以及修養的入手處,可操作性極強,完全不同於一般的道德說教。
下面,我想相應地也從三個方面對佛教的道德思想作一點說明。
一、關於道德的哲學基礎
在道德建設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建立起堅固的道德價值體系。這當中有兩個難點:—是道德的基礎是什麼。問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落入斷見,又要避免落入常見。斷見否定了道德基礎的客觀性,常見否定了道德主體的意志自由。這兩者都會導致道德價值體系的崩潰。二是如何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同個體對幸福和自由解脫的追求統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只顧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漠視個體的幸福和解脫,又要避免不顧社會要求、片面追求個人幸福和自由的做法。前者會導致空洞的道德說教,對公眾缺乏感染力利親和力,後者會導致極端的個人主義,為社會所不齒。換句話來說,作為道德基礎的東西,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把道德解釋為既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又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既是個體獲得現世利的必然選擇,同時又是獲得後世利的充要條件。唯有如此,道德才有持久的教化力。否則,它很難經受人們日益深重的功利主義思想的詰難:「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值幾個錢?」「講道德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那麼,佛教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佛教的道德觀足以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為基礎的。因果和覺性(也就是佛性)是道德的兩大基石。三世因果規律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人的一切善惡行為都逃不出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好都是為自己好,壞都是為自己壞,善都是為自己善,惡都是為自己惡,他人代替不得半分。這是其一。另外一方面,沒有人會喜歡煩惱和痛苦的,人人都希望幸福和解脫,人人都具有厭苦求樂的本能和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反省能力,這可以說是人的最原始的覺性。因為有了這個覺性,於是人就有了貪嗔痴等不好的心態,同樣也因為有了這個覺性,人才有解脫的可能。厭苦求樂作為願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際地離苦得樂又是另外一回事。這里的關鍵在於,人是否能通過自己的反省認識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也就是三世因果規律。當一個人對三世因果規律有了覺悟並且信受的時候,那麼他就從根本上擺脫了斷見和常見的束縛,不會再陷入虛無主義和縱欲主義的泥沼,他的厭苦求樂的覺性就會驅動他邁向真正的幸福和解脫。相反當一個人不信解三世因果規律、逆因果規律而行的時候,那麼他的厭苦求樂的本能不僅不能給他帶來快樂,反而會使他在痛苦中越陷越深。佛教認為,這正是道德的最好也是最真實、最親切的生長點。
佛陀在世的時候,為廣大在家和出家的弟子們制定了很多的道德戒條(如五戒十善)和具體的修養方法(如四攝、六度、四無量心)。這些道德戒條和修養方法都是佛陀為了幫助弟子們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根據自己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覺悟以及對人性的洞察而制訂出來的。這些道德戒條的基礎沒有任何形而上學的色彩;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在超自然的權威命令或者假設,它就植根在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深處;它是可以實證的。雖然道德存在的形式往往表現為社會對個體的普遍要求,但是,它存在的充足理由卻不是由別外社會給定的,而是完全基於個體對因果規律的自覺。對因果規律的自覺使人們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正因為我希望幸福和解脫,所以我必須遵守道德規范;我之所以要遵守道德規范,恰恰是因為我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在這里,道德真正實現了它自律的本性。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3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由於道德不再是純粹的外在的社會要求,它同時也是個體獲得幸福和自由的自覺選擇,因此,當個體依道德行事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心甘情願,沒有任何外在強制性,這時的道德行為本身同時就是個體向幸福和自由的邁進,乃至當下就是對生命的受用。正因為如此,這樣的道德才有很強的說服力,非常易於為人所接受。它沒有任何高調子,它充分理解人的我執(自私)的本性,它只不過是非常智慧地利用了這一本性而已。世間有很多的道德理論,之所以不能長期地對人發揮作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個因素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該道德理論本身還不堅固,還不圓滿,大多數還停留在「你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方面,至於「為什麼應該如此這般」則很少作充分地說明。即使說明了,也不能令人真正地從內心裡信服。
二、關於道德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道德理論雖然是建立在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上面,但是佛陀在教化大眾的時候,並不僅止於純粹地宣講抽象的因果道理,他還根據眾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把因果的道理直接轉化為在現實生活中可具體操作的道德戒條。這些道德戒條決不是憑空虛擬的,它包含了佛陀對三世因果規律的透徹把握,同時又是完全針對大眾的煩惱習氣而來的,並且以引導大眾最終離苦得樂為終極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佛門中的道德戒條,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佛制戒律就是為了引導我們認識因果,順應因果,作因果的主人,邁向生命的圓滿,而並不是要故意束縛我們。
佛門里的戒條有很多,且層次不同。但總的說來,可分成「性戒」和「遮戒」兩大類,或者分成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大類。性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完全是屬於道德修養方面的,攝律儀戒中也有一部分是屬道德范疇,這些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佛制戒律雖有在家出家之分,但是也有共通的部分——就是五戒十善。這五戒十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它基本上囊括了現行世間道德的全部內容。
五戒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灑。十善的內容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再加上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不殺生就是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偷盜就是要尊重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包括不貪國家財產。不妄語就是要不騙人,不造假貨坑人。不飲酒的本義就是不吸飲能麻醉神經、使人喪失理智的物品,包括不吸毒、不販毒。不邪淫就是要不包二奶,不當第三者,不涉足淫亂的場所。這幾條,每一條都跟我們的現實非常合拍,都具有極強針對性,都是我們的政府一再宣講的。不綺語就是不說無意義的話,不吹牛,不嘩眾取寵。不惡口就是不罵人。不兩舌就是不挑撥離間,不搬弄是非,不破壞團結。這三條也是我們全社會所認同的。不貪、不嗔、不痴這三條的要求更高一些,是對我們精神世界的凈化,它是道德修養最關鍵、是根本的地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是對我們身業方面的要求。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這四條是對我們口業方面的要求。不貪、不嗔、不痴這最後三條是對我們意業方面的要求。
佛陀所制訂的這十善原則,非常有概括性,非常有針對性,它把我們的身口意三個方面的內容全都包含進去了。如果大家都能認同這十善,盡量按這十善去做,殺人越貨的就少了,偷盜搶劫的就少了,包二奶當第三者的就少了,吸毒販毒的就少了,吵架斗毆的就少了,制假售假的就少了,貪污腐敗的少了,如此一來,我們的社會風氣一定會發生根本性的好轉。
中國信教的人數,我想不會很少。我們先不談一般的公眾,我們先把自己的信眾教化好。如果我們所有信教的人都能力行十善,然後這些信教的人再去影響周圍的朋友、同事,可想而知,它對社會所產生的凈化力量將是不可思議的。南北朝時期的何尚之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諷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4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這段話很鼓舞人心.值此「以德治國」大好形式之際,我們宗教界的朋友,應當秉持愛國愛教的旗幟,加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樹立信心,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要大家堅持下去,我想,要不了十年,我們國家的社會風氣會有一個質的好轉。
三、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建立了完整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之後,要把這些理論和戒條直接變成公眾的道德行為,還需要一個環節。那就是公眾對道德的自覺和自律能力。道德自覺決不是一種先天的品質,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修養逐漸形成的。那種認為只要一宣傳,公眾的道德水平馬上就會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在這個方面,佛教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佛教不僅有完善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它還有一整套關於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就體現「三學」當中。
三學是戒學、定學、慧學。這里的戒學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德修養。三學是互相含攝的,一中有三,三中有一,舉一全收。所以佛教里把它們稱之為「三學增上」。要持戒,當然離不開覺照,這里的覺照就屬於慧學;也離不開對善法的抉擇和專一,這里的專一就是定學。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氣,一時很難扭轉過來,要持好戒很不容易,必須具有對外能戰勝善惡諸境界的誘惑、對內能主宰自己各種情緒和心念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非藉助定和慧的力量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講,修定和修慧同時也就是在修戒。另外,慧學中有很多的具體觀法,如慈觀、悲觀、喜觀、舍觀,等等,它們本身就是道德的修養。
佛教關於這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講一輩子都講不完。總之,佛教認為,不僅持戒是道德修養,修定和修慧同時也是道德修養。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時就是道德的自覺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質——自律,既是戒(遠離惡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動搖),又是慧(念念觀照,處處自覺),是戒定慧的統一。離開了定和慧的修養,持戒將會成為一句空話。世間有很多人不是不懂道德,但是遇到善惡境界的時候,因為缺少定力和慧力,往往把持不住自己,跟著外境轉了,結果踐踏了道德。所以,要把道德修養落到實處,非常有必要吸收佛教中的定學和慧學,這樣道德才有保障。以往的道德宣傳,之所以不能持久,沒有明顯的效果,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定和慧的修養作基礎,流於空洞,不能落在實處。
以上我從三個方面簡要地構勒了一下佛教的道德體系,希望它能夠對眼前的道德建設有一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