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法學派觀點
1. 洞穴奇案中戈德和弗蘭克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什麼法哲學流派也就是第十一和第十二個觀點
戈德屬於批判主義法學,弗蘭克屬於現實主義法學
2. 哈佛大學的學院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 是美國最古老的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哈佛是為紀念第一位為其捐資的慈善家-約翰.哈佛而命名的。
哈佛商學院98年在商業周刊全美商學院排名中名列第五, 比去年下降了一名。哈佛98年統計學生平均總費用為16.4萬美元,比第2名高斯坦福1.1萬美元。這使得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承受了很高的債務赤字,98年平均5.1萬美元,略低於第一名芝加哥商學院。當然哈佛的畢業生的收入在商學院中是排第三,平均薪金收入為8.5萬美元,另外還有平均2萬美元的年底分紅,29%還有股票認購權。
哈佛的學生在管理、交流技巧以及全球經濟,市場和金融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極高評價,在以上領域哈佛商學院在全美都名列前三。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一八一七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
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
培過七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
前三名。
與多數美國法學院一樣,哈佛法學院提供三個主要的學位學程,JD( Doctor of
Jurisprudence )、LL.M.( Master of Laws )以及 S.J.D. (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 。此三學程雖各有不同的入學資格及學位條件,但在法學院每年提
供
的二五0門左右的課程 ( course)或小班討論(seminar)課中,不同學程的學生混雜一起
上
課。至於非學位的部分,除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問研究 ( visiting research )之外,尚
有例行短期課程,包括人權研究( Human Rights Program )、回教法研究( Islamic
Legal Studies )、國際稅法研究(International Tax Program)、協商研究(
Program on Negotiation)、律師實務課程( Program of Instruction for
Lawyers )等。
哈佛法學院於一九九九年有一四六位教授,每年亦有許多全球知名的訪問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開課。
憲法乃系傳統中最強的學門之一:Robert Walmsley University Professor,
Frank
Michelman美國八○年代後期,憲法理論中所謂 「共和思想復興運動」 (civic
republican revival)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John Rawls的政治哲學在憲法理
論
中的代言人。著名的憲法學Laurence H. Tribe 曾在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的選舉爭議
中,擔任前總統選人Al Gole的顧問。其在 1978 年出版的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現已改版至第三版)被認為是自Joseph Story大法官的 "Commentari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於1833年問世後,美國最重要的憲法 "注釋書"
(treatise);有趣的是,Story 大法官也是哈佛法學院第一位講座教授。Charles Fried
曾
擔任里根政府時期的Solicitor General,是美國重要的保守派憲法學教授,認為法律自成
體系,有其獨立於社會價值之外的理性。刑法學教授Alan M. Dershowitz偏重於憲法觀點
的
刑事司法正義,曾參與諸多知名案件,除了也在Bush v. Gore訴訟過程中提供法律意見
外,
更是Simpson案中最重要的被告法律顧問。Elena Kagan專長於行政權理論及政法。
美國法律史大師Morton J. Horwitz所撰寫的兩冊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貫穿美國從獨立之前到二十世紀中期,深入地分析其間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的互動。
其
中第一冊於1977年出版時,更被認為提供了美國法律史一種全新的認識觀點。
批判法學派(Critical legal studies)教授們常對學生極具有啟發性即挑戰性,其
中
以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最值得一提。與一般所認知的批判法學者不同的是,
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都是從現行法律體系出發,揭穿既有法律體系所宣稱的
價
值中立。其中Duncan Kennedy於1979年出版的文章 "The Structure of Black
Stone's
Commentaries" ,從檢視common law的基本體系與結構指出現行法律中的基本構造,如公
私
二元對立、實體與程序區分等看似中立的概念,實則包含了維持現狀的價值決定;他的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一書是許多學生的最愛。至於Roberto Unger更從反省啟蒙之
後
西方知識體系的發展,指出現代西方理性法思考的局限。
兩位始於女性主義法學研究的女性教授頗值得一提。Martha Minow從女性主義的觀點
出
發,分析認同政治與憲法平等保護之間的關系,近年來更把關懷的焦點擴大至轉型正義的追
尋,從restorative justice 的角度探討轉型社會中沖突解決與族群和解的可能性與可行
之
道。Janet Halley則結合女性主義與同志理論,批判既有法律體系對於女性、同志以及其
它
弱勢族群的歧視。
國際法方面,Henry J. Steiner乃系人權學程(Human Rights Program)的指導教
授,亦開立國際人權法等課程。Anne-Marie Slaughter則偏重於國際關系及制度理論
(Institutionalism),她同時也是由LL.M.及S.J.D學程組成的Graate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的指導教授,不過她二00二年秋即將離開哈佛,轉到普林
斯
頓(Princeton)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擔任院長(Dean of the 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甚受學生歡迎的歐體法(EU Law)
及
世界貿易組織法(WTO)大師Joseph H.H. Weiler,亦於二00一年秋被紐約大學挖角。
法律經濟分析亦系哈佛相當強的一門,許多教授具有經濟與法學雙博士,並各以不同領
域為法律經濟分析之體裁,Lucian A. Bebchuk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公司法、公司並購及重
整、資本市場等課程;Louis Kaplow則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及稅務政策等課程。 Steven M.
Shavell的法律經濟分析課程亦頗受學生好評。
公司法方面,法學院院長(Dean) Robert C. Clark早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公司法教科
書
歷久不衰,Reinier H. Kraakman的公司法、公司財經(Corporate Finance)、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John C. Coates IV的公司法,證交法,公司並購(M&A)等
課
程,在理論體系與實務運作上皆兼具啟發性。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m)、研究侵權行為
法出身的Jon Hanson的公司法課程則是另一絕,不斷提出對資本主義的質疑。Hal S.
Scott
乃系國際財經學程(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Program)的指導教授,其國際
金融法、國際財經法、證券交易法等課程皆頗受歡迎。Elizabeth Warren則系知名破產法
學
者。
哈佛法學院的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法律課程相形稍弱,二00一年春天,學生尚集結簽名要
求學校強化智財權及科技法律相關師資。William W. Fisher III所開立的智財權、比較及
國際智財權法體系清晰,甚受歡迎;Jonathan Zittrain乃系法學院最年輕的教授(1995年
JD畢業生),專長領域網際網路規范、計算機法、數字財產權法等。
東亞研究中心(The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Program, EALS)創辦於一九六五
年,乃系美國最早的東亞研究單位之一,從事國際法比較法、以及中、日、韓東南亞之法律
文化研究,經常舉辦與亞洲議題有關的討論會或學術演講。William P. Alford乃系東亞研
究中心的指導教授,其開有中國法研究、國際貿易法、東亞區域法律等課程。他精通中文,
對於亞洲學生非常照顧,也是許多亞洲學生撰寫學位論文或申請S.J.D.時的指導教授。
另外,哈佛法學院的協商訓練課程(negotiation workshop)甚為知名,常在冬季學
程
開課,學生分組就模擬案例實際進行協商演練,相當能反映美國法學教育強調演辯協商能力
的精神。不過選修此課程須具有突出的英文口語能力,故亞洲學生較少參與。
據 美 國 消 息, 為 加 強 對 中 醫 葯 的 研 究, 美 國 哈 佛 醫 學 院 正 在 考 慮 籌 辦 一 個 中 西 葯 結 合 研 究 所。
在 波 士 頓 召 開 的 "21 世 紀 東 西 方 衛 生 保 健 展 望" 國 際 大 會 上, 中 醫 葯 成 為 美 國 醫 學 家 關 注 的 熱 點。 從 中 美 學 者 的 交 流 中, 人 們 不 難 預 計, 國 際 中 醫 葯 研 究 在 未 來 將 進 一 步 升 溫。
中 醫 是 歷 史 悠 久 的 中 國 文 化 中 一 個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它 強 調 整 體 性, 講 究 辨 證 施 治 和 因 人 而 異。 美 國 從 事 基 因 研 究 的 著 名 學 者、 耶 魯 大 學 教 授 肯 尼 思· 基 德 在 會 議 發 言 中 認 為, 中 醫 的 這 些 特 色 和 優 勢, 對 根 據 人 的 個 體 差 異 而 進 行 更 有 效 的 葯 物 治 療 具 有 重 要 價 值。
他 說, 人 的 基 因 排 序 是 千 差 萬 別 的。 美 國 人 與 歐 洲 人 不 一 樣, 歐 美 人 與 亞 洲 人 也 不 同。 導 致 基 因 疾 病 的 物 質 也 是 多 種 多 樣, 這 就 要 求 醫 學 研 究 要 個 體 化, 要 更 注 意 對 個 例 疾 病 的 用 葯 研 究。 基 德 認 為, 東 西 方 學 者 將 各 自 研 究 的 成 果 進 行 融 合, 受 益 的 將 是 整 個 人 類。
哈 佛 醫 學 院 傳 統 與 替 代 醫 學 研 究 部 主 任 戴 維· 艾 森 伯 格 博 士 介 紹 說, 近 來, 美 國 醫 學 界 對 中 醫 葯 的 價 值 認 可 更 加 普 遍。 從 1995 年 至 今, 僅 哈 佛 醫 學 院 就 有 4700 多 人 從 事 傳 統 替 代 治 療 醫 學 的 研 究。 美 國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所 為 其 中 四 個 研 究 項 目 提 供 了 充 分 的 資 金 支 持。
3. 按照時間順序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區分為哪幾個時期
1 西方法律思想源頭在古希臘,羅馬發展到頂峰;
2 在中世紀時期,回法律思想是神學的附庸;答
3 十三,十四世紀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得西方法學朝著世俗化方向發展,人文主義法學派產生;
4 十七世紀左右資產階級改革運動興起,解放了法學,以人權代替神權,自由平等,自然法學派正式形成;
5 十八世紀末歐洲出現「哲理法學派」 「歷史法學派」「分析法學派」;
6 十九世紀後半期法學漸漸由個人主義向社會主義轉化,二十世紀初社會法學派,批判法學派等產生。
希望能符合你的要求~~~
4. 三大法學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三大法學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和社會學法學派這三個在現代西方影響較大、占傳統地位的法學流派。他們的法學理論,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留下的足跡,這對我們認識人類法的發展歷程、規律及本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和法治建設,亦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新自然法學的啟示意義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學是西方自然法思想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識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人們在不同的時期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斷翻新,內容不斷完善。產生於20世紀特殊社會環境的新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里旦、富勒、羅爾斯和德沃金等等。他們的新自然法學說(或價值論學說)各有側重點,各不相同,然而卻共同的體現出自然法觀念的思維形式。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法律應當關注某種應然性,法律的發展應當遵循一定的價值原則並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無論是馬里旦的神學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還羅爾斯的正義論或德沃金的權利論,無不"注重研究法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礎,法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法應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們的手中都有一份"價值表",為應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評價提供了所依據的標准。新自然法學派強調法本身是一個價值系統,必然反映一定的價值關系,極為重視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們通過總結、抽象和思考,為法律的建構鑄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啟示意義 分析法學在現代主要以凱爾森和哈特為代表,它基本上繼承了傳統的分析法學的理論,嚴格地區分"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律"和"應當是這樣的法律",著重對實在法進行邏輯分析而不作有關的價值判斷,否認價值和道德的必然聯系。 凱爾森指出,價值判斷在性質上是主觀的,因而只能是相對的;人們不能用理性認識來回答有關法的普遍和最高價值這一命題;對於自然法學中的絕對正義,他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或者等於一種意識形態"。④ 既然對正義持道德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的態度,⑤ 於是凱爾森認為,正義只能是一種"合法性",應當建立與價值無關的純粹研究法律結構的法律科學(即所謂"純粹法學"),"就其對象實際上是什麼來加以敘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價值判斷的觀點來規定它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⑥ 哈特給法下的定義是"法律是 一種特殊的規則",這是他的"語義分析法學"的基本原理,他以奧斯丁的分析實證法學作為重要的理論淵源,主張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並無必然聯系",法律應當採用"廣義的概念",即將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區分開來,以體現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復雜的特徵。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把我們從自然法學家法律的"理想國"中拉回到實證的 現實世界,在對法律形式的邏輯分析上運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繼承了傳統分析法學對實定法的重視和研究,也吸收採納了其它法學流派的合理成分,內容豐富,頗具影響。 三、社會學法學的啟示意義 社會學法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在社會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實證主義的法學思潮,"它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研究法律問題"⑦ 社會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驥、埃利希和龐德。狄驥提出了"社會連帶主義"學說,體現出社會本位的價值觀,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強調社會義務。埃利希則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他認為,這種"支配社會本身的法律",盡管並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條文,但"即可預防糾紛的出現,在糾紛出現後,也可以籍以解決而毋需求助於國家的法律機構"。⑧ 他讓人們注意到國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為准則(如習慣、職業道德、行業規定等等)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擺脫了"純粹"法律規范分析僵化的法學研究視角和方法,將法律分析的重點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龐德的社會學法學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理論。他提出"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他還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強調以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法律,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總之,社會法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打破'法律關門主義'禁錮的歷史重任",⑨ 它社會本位的立場,法律社會化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於法律的發展和一定社會的變革,其重大的啟示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四、綜述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 如上所述,論及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無庸置疑,其最大的意義正是他們本身--眾多的法學家們通過對前人的承繼和自身敏銳的思考,開創出一片浩瀚的法理學思想的海洋,它們雖然不是真理,但卻是人們永恆探索真理之路的台階。無論是宏觀的構築還是微觀的探索,都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寶藏和無窮無盡的啟示。具體來看,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如下: (一)讓我們從多個角度窺探到法律的本質、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們在任何特定時間的經驗的總和。法律彷彿是一座有許多廳堂的大廈,用一盞燈很難同時照到每個角落。而一個法學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廈的一盞燈,"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三大法學流派被美國法學家霍爾(Jerome Hall) 總結為法律中三個不可分的因素,他們分別代表著法律的價值、概念和事實。不僅在實質性的內容上,更寶貴的,三大法學流派為後人認識、研究和發展法律,提供了豐富的途徑和方法。新自然法學 提示人們注重的法的價值支柱和道德性,在法制建構時必以某種准則為依據,從而避免了法律喪失實質的正義,也避免了法學墮落為純技術性的學科。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注重對"實定法"的研究,對於法律規范、法律結構、法律秩序及法律體系內部各要素的統一等等命題均有深入的探討和卓越的貢獻。他們所採用的邏輯分析和實證主義的方法,更是後人研習法律的必要工具。社會法學派則倡導"社會本位"的理念,注重法律的實際效果,重視法律與社會生活及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如此,他們所採用的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實用主義的態度,更是深遠地影響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當然,無論三大法學流派的貢獻有多麼卓絕,他們都不可能是大寫的真理,都只是局部的、相對的。然而,站在歷史的尾頁,以"事後諸葛"的口吻批評他們的局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謙恭的弄清他們給了些什麼?我們得到些什麼?應當怎樣利用?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大的價值了。 (二)三大法學流派適應了特定時期特定社會狀況的要求,具有歷史現實意義 任何事物的產生總是由於某種需要;而它產生之後,也必然首先服務於這種需要。西方三大法學流派正是應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的需求而產生的;而論及它們的意義,首當其沖也正是滿足了當時社會生活的需要。19世紀中葉,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固,古典自然法學"自由、平等、權利"的抽象口號已不能滿足他們鞏固既得利益、加強社會控制的要求,因此,歷史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應運而生,他們帶來了具體明確的法律觀念、嚴謹的邏輯體系從而維持了現實的法律秩序。二次大戰中,法西斯勢力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這喚醒了人們法律不能沒有正義的標准和相對普遍的價值准則,⑩ "無論善惡"的法律只會助紂為虐,戕害人民。在這背景之下,新自然法學得以出現,重新正視和評價法律的道德性、正義、權利這些"古老的話題",確保了法的價值依託。而社會法學派的歷史背景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陷入了"瓶頸",經濟危機連續爆發,百業蕭條,人心浮動,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放任主義和"法律關門主義"均受到社會現實的質疑和轟擊,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打破"法律系統獨立論"的束縛成為必然的趨勢。法社會學"對症下葯",倡導社會本位,注重法與社會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主張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因而出現伊始便受到變革者們的熱切歡迎。在"需求"最為迫切的美國,更是成為長期主導法學界的學派。由此可見,思想領域的任何發展和運動均產生於一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同時也為這個時期提供了一種"自持之勢"⑾ ,也就是產生著歷史的現實意義。 (三)三大法學流派繼承並發展了西方法哲學的傳統學說,使這些思想以更合理的形式得以流傳 三大法學流派除了法社會學派產生較晚,無所謂"新"、"舊"之分外,其餘二者都可以冠以"新"的名號。新自然法學派自不必說,凱爾森、哈特的分析法學也是在奧斯丁"舊"分析法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當代西方的法學流派,既繼承了各自"祖傳"的學說,又互相吸收對方的某些合理因素,呈現出相互靠攏的趨勢。如新自然法學較古典自然法學,少了一些"形而上"而多了一些"操作性",迎合了社會實證主義潮流的要求;而新分析法學則批判奧斯丁的"法律命令說",並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的價值即"自然法最低限度的內容"之存在,顯現出對自然法學說的吸納。正是這種"修補"和相互的借鑒,使得西方的傳統法律學說沒有因為歷史的發展和自身的缺陷而遭受淘汰的厄運。而是以一種相對當代社會經濟生活來說更合理的新形式得以傳承。西方法學,正是在這種否定之否定的循環中發展至今,它們對傳統--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內在秩序承繼與遵從,同時又緊扣發展中的社會狀況而自我更新,因而產生和完備出一套與西方社會相適配的法律體系。在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具有某種普適性而為其他民族所競相學習和借鑒。 (五)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意義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人類社會步入"現代"的殿堂已五百年有餘。上世紀初葉,隨著西風東漸,中國社會開始由"古代的、傳統的社會體制向近現代文明過渡"⑿ 盡管中西法律文化的底蘊和發展的路徑大相徑庭;盡管"外國的經驗不可能代替中國的經驗"⒀ 但誰也無法否認人類社會和法律科學發展規律的客觀性,無法否認市場經濟社會關系的共同性,也無法否認西方法律文化發展至現代的先進性和一定程度的普適性。建立健全的、符合現代精神的法律文明體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而在借鑒的過程中,我們必需首先關注西方的法哲學思想,因為它是法律文化首要的組成部分,思想代表著"知",而制度代表著"行",不知者,無以為行。⒁ 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法律思想,正是對幾千年來西方法學理論的承繼和發展,蘊涵著諸多西方法哲學思想的精髓。在我們虛心"求道"於西方,幾從"虛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今天,研究現代西方法學流派絕不是奢侈的娛樂;它"實體性"的思想、它對法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學術的精神,都當為我們所重視和學習。對待西方法律,盲目的排外自大或者"只求其用,不問其體"的盲目移植,都是不可取的。盡心研究西方法律文化及法哲學的"本真",以及這些法哲學思想與社會歷史條件的相互關系,從而發掘出西方法律"活的靈魂"為我所用,才是我們應當做的事情。
5. 三大法學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三大法學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和社會學法學派這三個在現代西方影響較大、占傳統地位的法學流派。他們的法學理論,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留下的足跡,這對我們認識人類法的發展歷程、規律及本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和法治建設,亦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新自然法學的啟示意義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學是西方自然法思想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識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人們在不同的時期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斷翻新,內容不斷完善。產生於20世紀特殊社會環境的新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里旦、富勒、羅爾斯和德沃金等等。他們的新自然法學說(或價值論學說)各有側重點,各不相同,然而卻共同的體現出自然法觀念的思維形式。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法律應當關注某種應然性,法律的發展應當遵循一定的價值原則並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無論是馬里旦的神學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還羅爾斯的正義論或德沃金的權利論,無不"注重研究法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礎,法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法應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們的手中都有一份"價值表",為應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評價提供了所依據的標准。新自然法學派強調法本身是一個價值系統,必然反映一定的價值關系,極為重視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們通過總結、抽象和思考,為法律的建構鑄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啟示意義
分析法學在現代主要以凱爾森和哈特為代表,它基本上繼承了傳統的分析法學的理論,嚴格地區分"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律"和"應當是這樣的法律",著重對實在法進行邏輯分析而不作有關的價值判斷,否認價值和道德的必然聯系。 凱爾森指出,價值判斷在性質上是主觀的,因而只能是相對的;人們不能用理性認識來回答有關法的普遍和最高價值這一命題;對於自然法學中的絕對正義,他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或者等於一種意識形態"。④ 既然對正義持道德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的態度,⑤ 於是凱爾森認為,正義只能是一種"合法性",應當建立與價值無關的純粹研究法律結構的法律科學(即所謂"純粹法學"),"就其對象實際上是什麼來加以敘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價值判斷的觀點來規定它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⑥ 哈特給法下的定義是"法律是
一種特殊的規則",這是他的"語義分析法學"的基本原理,他以奧斯丁的分析實證法學作為重要的理論淵源,主張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並無必然聯系",法律應當採用"廣義的概念",即將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區分開來,以體現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復雜的特徵。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把我們從自然法學家法律的"理想國"中拉回到實證的 現實世界,在對法律形式的邏輯分析上運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繼承了傳統分析法學對實定法的重視和研究,也吸收採納了其它法學流派的合理成分,內容豐富,頗具影響。
三、社會學法學的啟示意義
社會學法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在社會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實證主義的法學思潮,"它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研究法律問題"⑦ 社會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驥、埃利希和龐德。狄驥提出了"社會連帶主義"學說,體現出社會本位的價值觀,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強調社會義務。埃利希則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他認為,這種"支配社會本身的法律",盡管並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條文,但"即可預防糾紛的出現,在糾紛出現後,也可以籍以解決而毋需求助於國家的法律機構"。⑧ 他讓人們注意到國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為准則(如習慣、職業道德、行業規定等等)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擺脫了"純粹"法律規范分析僵化的法學研究視角和方法,將法律分析的重點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龐德的社會學法學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理論。他提出"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他還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強調以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法律,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總之,社會法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打破'法律關門主義'禁錮的歷史重任",⑨ 它社會本位的立場,法律社會化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於法律的發展和一定社會的變革,其重大的啟示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四、綜述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
如上所述,論及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無庸置疑,其最大的意義正是他們本身--眾多的法學家們通過對前人的承繼和自身敏銳的思考,開創出一片浩瀚的法理學思想的海洋,它們雖然不是真理,但卻是人們永恆探索真理之路的台階。無論是宏觀的構築還是微觀的探索,都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寶藏和無窮無盡的啟示。具體來看,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如下:
(一)讓我們從多個角度窺探到法律的本質、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們在任何特定時間的經驗的總和。法律彷彿是一座有許多廳堂的大廈,用一盞燈很難同時照到每個角落。而一個法學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廈的一盞燈,"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三大法學流派被美國法學家霍爾(Jerome Hall)
總結為法律中三個不可分的因素,他們分別代表著法律的價值、概念和事實。不僅在實質性的內容上,更寶貴的,三大法學流派為後人認識、研究和發展法律,提供了豐富的途徑和方法。新自然法學 提示人們注重的法的價值支柱和道德性,在法制建構時必以某種准則為依據,從而避免了法律喪失實質的正義,也避免了法學墮落為純技術性的學科。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注重對"實定法"的研究,對於法律規范、法律結構、法律秩序及法律體系內部各要素的統一等等命題均有深入的探討和卓越的貢獻。他們所採用的邏輯分析和實證主義的方法,更是後人研習法律的必要工具。社會法學派則倡導"社會本位"的理念,注重法律的實際效果,重視法律與社會生活及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如此,他們所採用的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實用主義的態度,更是深遠地影響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當然,無論三大法學流派的貢獻有多麼卓絕,他們都不可能是大寫的真理,都只是局部的、相對的。然而,站在歷史的尾頁,以"事後諸葛"的口吻批評他們的局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謙恭的弄清他們給了些什麼?我們得到些什麼?應當怎樣利用?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大的價值了。
(二)三大法學流派適應了特定時期特定社會狀況的要求,具有歷史現實意義
任何事物的產生總是由於某種需要;而它產生之後,也必然首先服務於這種需要。西方三大法學流派正是應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的需求而產生的;而論及它們的意義,首當其沖也正是滿足了當時社會生活的需要。19世紀中葉,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固,古典自然法學"自由、平等、權利"的抽象口號已不能滿足他們鞏固既得利益、加強社會控制的要求,因此,歷史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應運而生,他們帶來了具體明確的法律觀念、嚴謹的邏輯體系從而維持了現實的法律秩序。二次大戰中,法西斯勢力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這喚醒了人們法律不能沒有正義的標准和相對普遍的價值准則,⑩ "無論善惡"的法律只會助紂為虐,戕害人民。在這背景之下,新自然法學得以出現,重新正視和評價法律的道德性、正義、權利這些"古老的話題",確保了法的價值依託。而社會法學派的歷史背景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陷入了"瓶頸",經濟危機連續爆發,百業蕭條,人心浮動,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放任主義和"法律關門主義"均受到社會現實的質疑和轟擊,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打破"法律系統獨立論"的束縛成為必然的趨勢。法社會學"對症下葯",倡導社會本位,注重法與社會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主張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因而出現伊始便受到變革者們的熱切歡迎。在"需求"最為迫切的美國,更是成為長期主導法學界的學派。由此可見,思想領域的任何發展和運動均產生於一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同時也為這個時期提供了一種"自持之勢"⑾
,也就是產生著歷史的現實意義。
(三)三大法學流派繼承並發展了西方法哲學的傳統學說,使這些思想以更合理的形式得以流傳
三大法學流派除了法社會學派產生較晚,無所謂"新"、"舊"之分外,其餘二者都可以冠以"新"的名號。新自然法學派自不必說,凱爾森、哈特的分析法學也是在奧斯丁"舊"分析法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當代西方的法學流派,既繼承了各自"祖傳"的學說,又互相吸收對方的某些合理因素,呈現出相互靠攏的趨勢。如新自然法學較古典自然法學,少了一些"形而上"而多了一些"操作性",迎合了社會實證主義潮流的要求;而新分析法學則批判奧斯丁的"法律命令說",並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的價值即"自然法最低限度的內容"之存在,顯現出對自然法學說的吸納。正是這種"修補"和相互的借鑒,使得西方的傳統法律學說沒有因為歷史的發展和自身的缺陷而遭受淘汰的厄運。而是以一種相對當代社會經濟生活來說更合理的新形式得以傳承。西方法學,正是在這種否定之否定的循環中發展至今,它們對傳統--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內在秩序承繼與遵從,同時又緊扣發展中的社會狀況而自我更新,因而產生和完備出一套與西方社會相適配的法律體系。在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具有某種普適性而為其他民族所競相學習和借鑒。
(五)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意義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人類社會步入"現代"的殿堂已五百年有餘。上世紀初葉,隨著西風東漸,中國社會開始由"古代的、傳統的社會體制向近現代文明過渡"⑿ 盡管中西法律文化的底蘊和發展的路徑大相徑庭;盡管"外國的經驗不可能代替中國的經驗"⒀ 但誰也無法否認人類社會和法律科學發展規律的客觀性,無法否認市場經濟社會關系的共同性,也無法否認西方法律文化發展至現代的先進性和一定程度的普適性。建立健全的、符合現代精神的法律文明體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而在借鑒的過程中,我們必需首先關注西方的法哲學思想,因為它是法律文化首要的組成部分,思想代表著"知",而制度代表著"行",不知者,無以為行。⒁ 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法律思想,正是對幾千年來西方法學理論的承繼和發展,蘊涵著諸多西方法哲學思想的精髓。在我們虛心"求道"於西方,幾從"虛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今天,研究現代西方法學流派絕不是奢侈的娛樂;它"實體性"的思想、它對法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學術的精神,都當為我們所重視和學習。對待西方法律,盲目的排外自大或者"只求其用,不問其體"的盲目移植,都是不可取的。盡心研究西方法律文化及法哲學的"本真",以及這些法哲學思想與社會歷史條件的相互關系,從而發掘出西方法律"活的靈魂"為我所用,才是我們應當做的事情。
6. 介紹一下哈佛大學的名人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 是美國最古老的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哈佛是為紀念第一位為其捐資的慈善家-約翰.哈佛而命名的。
哈佛的學生在管理、交流技巧以及全球經濟,市場和金融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極高評價,在以上領域哈佛商學院在全美都名列前三。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一八一七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
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
培過七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
前三名。
與多數美國法學院一樣,哈佛法學院提供三個主要的學位學程,JD( Doctor of
Jurisprudence )、LL.M.( Master of Laws )以及 S.J.D. (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 。此三學程雖各有不同的入學資格及學位條件,但在法學院每年提
供
的二五0門左右的課程 ( course)或小班討論(seminar)課中,不同學程的學生混雜一起
上
課。至於非學位的部分,除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問研究 ( visiting research )之外,尚
有例行短期課程,包括人權研究( Human Rights Program )、回教法研究( Islamic
Legal Studies )、國際稅法研究(International Tax Program)、協商研究(
Program on Negotiation)、律師實務課程( Program of Instruction for
Lawyers )等。
哈佛法學院於一九九九年有一四六位教授,每年亦有許多全球知名的訪問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開課。
憲法乃系傳統中最強的學門之一:Robert Walmsley University Professor,
Frank
Michelman美國八○年代後期,憲法理論中所謂 「共和思想復興運動」 (civic
republican revival)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John Rawls的政治哲學在憲法理
論
中的代言人。著名的憲法學Laurence H. Tribe 曾在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的選舉爭議
中,擔任前總統選人Al Gole的顧問。其在 1978 年出版的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現已改版至第三版)被認為是自Joseph Story大法官的 "Commentari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於1833年問世後,美國最重要的憲法 "注釋書"
(treatise);有趣的是,Story 大法官也是哈佛法學院第一位講座教授。Charles Fried
曾
擔任里根政府時期的Solicitor General,是美國重要的保守派憲法學教授,認為法律自成
體系,有其獨立於社會價值之外的理性。刑法學教授Alan M. Dershowitz偏重於憲法觀點
的
刑事司法正義,曾參與諸多知名案件,除了也在Bush v. Gore訴訟過程中提供法律意見
外,
更是Simpson案中最重要的被告法律顧問。Elena Kagan專長於行政權理論及政法。
美國法律史大師Morton J. Horwitz所撰寫的兩冊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貫穿美國從獨立之前到二十世紀中期,深入地分析其間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的互動。
其
中第一冊於1977年出版時,更被認為提供了美國法律史一種全新的認識觀點。
批判法學派(Critical legal studies)教授們常對學生極具有啟發性即挑戰性,其
中
以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最值得一提。與一般所認知的批判法學者不同的是,
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都是從現行法律體系出發,揭穿既有法律體系所宣稱的
價
值中立。其中Duncan Kennedy於1979年出版的文章 "The Structure of Black
Stone's
Commentaries" ,從檢視common law的基本體系與結構指出現行法律中的基本構造,如公
私
二元對立、實體與程序區分等看似中立的概念,實則包含了維持現狀的價值決定;他的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一書是許多學生的最愛。至於Roberto Unger更從反省啟蒙之
後
西方知識體系的發展,指出現代西方理性法思考的局限。
兩位始於女性主義法學研究的女性教授頗值得一提。Martha Minow從女性主義的觀點
出
發,分析認同政治與憲法平等保護之間的關系,近年來更把關懷的焦點擴大至轉型正義的追
尋,從restorative justice 的角度探討轉型社會中沖突解決與族群和解的可能性與可行
之
道。Janet Halley則結合女性主義與同志理論,批判既有法律體系對於女性、同志以及其
它
弱勢族群的歧視。
國際法方面,Henry J. Steiner乃系人權學程(Human Rights Program)的指導教
授,亦開立國際人權法等課程。Anne-Marie Slaughter則偏重於國際關系及制度理論
(Institutionalism),她同時也是由LL.M.及S.J.D學程組成的Graate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的指導教授,不過她二00二年秋即將離開哈佛,轉到普林
斯
頓(Princeton)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擔任院長(Dean of the 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甚受學生歡迎的歐體法(EU Law)
及
世界貿易組織法(WTO)大師Joseph H.H. Weiler,亦於二00一年秋被紐約大學挖角。
法律經濟分析亦系哈佛相當強的一門,許多教授具有經濟與法學雙博士,並各以不同領
域為法律經濟分析之體裁,Lucian A. Bebchuk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公司法、公司並購及重
整、資本市場等課程;Louis Kaplow則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及稅務政策等課程。 Steven M.
Shavell的法律經濟分析課程亦頗受學生好評。
公司法方面,法學院院長(Dean) Robert C. Clark早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公司法教科
書
歷久不衰,Reinier H. Kraakman的公司法、公司財經(Corporate Finance)、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John C. Coates IV的公司法,證交法,公司並購(M&A)等
課
程,在理論體系與實務運作上皆兼具啟發性。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m)、研究侵權行為
法出身的Jon Hanson的公司法課程則是另一絕,不斷提出對資本主義的質疑。Hal S.
Scott
乃系國際財經學程(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Program)的指導教授,其國際
金融法、國際財經法、證券交易法等課程皆頗受歡迎。Elizabeth Warren則系知名破產法
學
者。
哈佛法學院的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法律課程相形稍弱,二00一年春天,學生尚集結簽名要
求學校強化智財權及科技法律相關師資。William W. Fisher III所開立的智財權、比較及
國際智財權法體系清晰,甚受歡迎;Jonathan Zittrain乃系法學院最年輕的教授(1995年
JD畢業生),專長領域網際網路規范、計算機法、數字財產權法等。
東亞研究中心(The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Program, EALS)創辦於一九六五
年,乃系美國最早的東亞研究單位之一,從事國際法比較法、以及中、日、韓東南亞之法律
文化研究,經常舉辦與亞洲議題有關的討論會或學術演講。William P. Alford乃系東亞研
究中心的指導教授,其開有中國法研究、國際貿易法、東亞區域法律等課程。他精通中文,
對於亞洲學生非常照顧,也是許多亞洲學生撰寫學位論文或申請S.J.D.時的指導教授。
另外,哈佛法學院的協商訓練課程(negotiation workshop)甚為知名,常在冬季學
程
開課,學生分組就模擬案例實際進行協商演練,相當能反映美國法學教育強調演辯協商能力
的精神。不過選修此課程須具有突出的英文口語能力,故亞洲學生較少參與。
據 美 國 消 息, 為 加 強 對 中 醫 葯 的 研 究, 美 國 哈 佛 醫 學 院 正 在 考 慮 籌 辦 一 個 中 西 葯 結 合 研 究 所。
在 波 士 頓 召 開 的 "21 世 紀 東 西 方 衛 生 保 健 展 望" 國 際 大 會 上, 中 醫 葯 成 為 美 國 醫 學 家 關 注 的 熱 點。 從 中 美 學 者 的 交 流 中, 人 們 不 難 預 計, 國 際 中 醫 葯 研 究 在 未 來 將 進 一 步 升 溫。
中 醫 是 歷 史 悠 久 的 中 國 文 化 中 一 個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它 強 調 整 體 性, 講 究 辨 證 施 治 和 因 人 而 異。 美 國 從 事 基 因 研 究 的 著 名 學 者、 耶 魯 大 學 教 授 肯 尼 思· 基 德 在 會 議 發 言 中 認 為, 中 醫 的 這 些 特 色 和 優 勢, 對 根 據 人 的 個 體 差 異 而 進 行 更 有 效 的 葯 物 治 療 具 有 重 要 價 值。
他 說, 人 的 基 因 排 序 是 千 差 萬 別 的。 美 國 人 與 歐 洲 人 不 一 樣, 歐 美 人 與 亞 洲 人 也 不 同。 導 致 基 因 疾 病 的 物 質 也 是 多 種 多 樣, 這 就 要 求 醫 學 研 究 要 個 體 化, 要 更 注 意 對 個 例 疾 病 的 用 葯 研 究。 基 德 認 為, 東 西 方 學 者 將 各 自 研 究 的 成 果 進 行 融 合, 受 益 的 將 是 整 個 人 類。
哈 佛 醫 學 院 傳 統 與 替 代 醫 學 研 究 部 主 任 戴 維· 艾 森 伯 格 博 士 介 紹 說, 近 來, 美 國 醫 學 界 對 中 醫 葯 的 價 值 認 可 更 加 普 遍。 從 1995 年 至 今, 僅 哈 佛 醫 學 院 就 有 4700 多 人 從 事 傳 統 替 代 治 療 醫 學 的 研 究。 美 國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所 為 其 中 四 個 研 究 項 目 提 供 了 充 分 的 資 金 支 持。
姓名:竺可楨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90年
籍貫:浙江上虞
學歷:哈佛大學學習氣象學博士學位
職務:原浙江大學校長
竺可楨,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09年畢業於唐山路礦學堂土木工程系。1910年赴美在伊利諾斯大學學農,後入哈佛大學學習氣象學,獲得博士學位,1918年回國,任武昌高師(武漢大學前身)地理學和氣象學教授。1920年任南京高師(後為東南大學)地理系主任。1936年以後任浙江大學校長。解放後,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是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奠基人,曾發表數百篇科學論文,提出了新的台風分類法,並概括了各類台風的活動規律,論文中的《遠東台風的新分類》、《台風的源地和轉向》、《東南季風與中國雨量》、《中國氣侯區域論》、《一年內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動力》以及《中國近五千年來氣侯變遷的初步研究》等深受國內外學術界的推崇。
7. 什麼是批判法學批判什麼法律。
批判法學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產生的一個法學流派。
批判法回學以批判西方法律答制度和法律文化為宗旨
批判法學是一種「異端的法律學說」。它以批判西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尤其是美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為己任。代表人物主要有肯尼迪,昂格爾等,其思想主要來源於西方馬克思主義和美國的現實主義法學。
8. 我是初中生,學習一般,但想向哈佛努力,請提供些有關資料(如費用,環境,教學,心得)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 是美國最古老的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哈佛是為紀念第一位為其捐資的慈善家-約翰.哈佛而命名的。
哈佛商學院98年在商業周刊全美商學院排名中名列第五, 比去年下降了一名。哈佛98年統計學生平均總費用為16.4萬美元,比第2名高斯坦福1.1萬美元。這使得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承受了很高的債務赤字,98年平均5.1萬美元,略低於第一名芝加哥商學院。當然哈佛的畢業生的收入在商學院中是排第三,平均薪金收入為8.5萬美元,另外還有平均2萬美元的年底分紅,29%還有股票認購權。
哈佛的學生在管理、交流技巧以及全球經濟,市場和金融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極高評價,在以上領域哈佛商學院在全美都名列前三。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一八一七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
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
培過七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
前三名。
與多數美國法學院一樣,哈佛法學院提供三個主要的學位學程,JD( Doctor of
Jurisprudence )、LL.M.( Master of Laws )以及 S.J.D. (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 。此三學程雖各有不同的入學資格及學位條件,但在法學院每年提
供
的二五0門左右的課程 ( course)或小班討論(seminar)課中,不同學程的學生混雜一起
上
課。至於非學位的部分,除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問研究 ( visiting research )之外,尚
有例行短期課程,包括人權研究( Human Rights Program )、回教法研究( Islamic
Legal Studies )、國際稅法研究(International Tax Program)、協商研究(
Program on Negotiation)、律師實務課程( Program of Instruction for
Lawyers )等。
哈佛法學院於一九九九年有一四六位教授,每年亦有許多全球知名的訪問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開課。
憲法乃系傳統中最強的學門之一:Robert Walmsley University Professor,
Frank
Michelman美國八○年代後期,憲法理論中所謂 「共和思想復興運動」 (civic
republican revival)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John Rawls的政治哲學在憲法理
論
中的代言人。著名的憲法學Laurence H. Tribe 曾在現任總統George W. Bush的選舉爭議
中,擔任前總統選人Al Gole的顧問。其在 1978 年出版的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現已改版至第三版)被認為是自Joseph Story大法官的 "Commentari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於1833年問世後,美國最重要的憲法 "注釋書"
(treatise);有趣的是,Story 大法官也是哈佛法學院第一位講座教授。Charles Fried
曾
擔任里根政府時期的Solicitor General,是美國重要的保守派憲法學教授,認為法律自成
體系,有其獨立於社會價值之外的理性。刑法學教授Alan M. Dershowitz偏重於憲法觀點
的
刑事司法正義,曾參與諸多知名案件,除了也在Bush v. Gore訴訟過程中提供法律意見
外,
更是Simpson案中最重要的被告法律顧問。Elena Kagan專長於行政權理論及政法。
美國法律史大師Morton J. Horwitz所撰寫的兩冊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貫穿美國從獨立之前到二十世紀中期,深入地分析其間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的互動。
其
中第一冊於1977年出版時,更被認為提供了美國法律史一種全新的認識觀點。
批判法學派(Critical legal studies)教授們常對學生極具有啟發性即挑戰性,其
中
以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最值得一提。與一般所認知的批判法學者不同的是,
Duncan Kennedy與Roberto Unger都是從現行法律體系出發,揭穿既有法律體系所宣稱的
價
值中立。其中Duncan Kennedy於1979年出版的文章 "The Structure of Black
Stone's
Commentaries" ,從檢視common law的基本體系與結構指出現行法律中的基本構造,如公
私
二元對立、實體與程序區分等看似中立的概念,實則包含了維持現狀的價值決定;他的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一書是許多學生的最愛。至於Roberto Unger更從反省啟蒙之
後
西方知識體系的發展,指出現代西方理性法思考的局限。
兩位始於女性主義法學研究的女性教授頗值得一提。Martha Minow從女性主義的觀點
出
發,分析認同政治與憲法平等保護之間的關系,近年來更把關懷的焦點擴大至轉型正義的追
尋,從restorative justice 的角度探討轉型社會中沖突解決與族群和解的可能性與可行
之
道。Janet Halley則結合女性主義與同志理論,批判既有法律體系對於女性、同志以及其
它
弱勢族群的歧視。
國際法方面,Henry J. Steiner乃系人權學程(Human Rights Program)的指導教
授,亦開立國際人權法等課程。Anne-Marie Slaughter則偏重於國際關系及制度理論
(Institutionalism),她同時也是由LL.M.及S.J.D學程組成的Graate and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的指導教授,不過她二00二年秋即將離開哈佛,轉到普林
斯
頓(Princeton)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擔任院長(Dean of the 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甚受學生歡迎的歐體法(EU Law)
及
世界貿易組織法(WTO)大師Joseph H.H. Weiler,亦於二00一年秋被紐約大學挖角。
法律經濟分析亦系哈佛相當強的一門,許多教授具有經濟與法學雙博士,並各以不同領
域為法律經濟分析之體裁,Lucian A. Bebchuk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公司法、公司並購及重
整、資本市場等課程;Louis Kaplow則開有法律經濟分析及稅務政策等課程。 Steven M.
Shavell的法律經濟分析課程亦頗受學生好評。
公司法方面,法學院院長(Dean) Robert C. Clark早在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公司法教科
書
歷久不衰,Reinier H. Kraakman的公司法、公司財經(Corporate Finance)、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John C. Coates IV的公司法,證交法,公司並購(M&A)等
課
程,在理論體系與實務運作上皆兼具啟發性。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m)、研究侵權行為
法出身的Jon Hanson的公司法課程則是另一絕,不斷提出對資本主義的質疑。Hal S.
Scott
乃系國際財經學程(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Program)的指導教授,其國際
金融法、國際財經法、證券交易法等課程皆頗受歡迎。Elizabeth Warren則系知名破產法
學
者。
哈佛法學院的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法律課程相形稍弱,二00一年春天,學生尚集結簽名要
求學校強化智財權及科技法律相關師資。William W. Fisher III所開立的智財權、比較及
國際智財權法體系清晰,甚受歡迎;Jonathan Zittrain乃系法學院最年輕的教授(1995年
JD畢業生),專長領域網際網路規范、計算機法、數字財產權法等。
東亞研究中心(The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Program, EALS)創辦於一九六五
年,乃系美國最早的東亞研究單位之一,從事國際法比較法、以及中、日、韓東南亞之法律
文化研究,經常舉辦與亞洲議題有關的討論會或學術演講。William P. Alford乃系東亞研
究中心的指導教授,其開有中國法研究、國際貿易法、東亞區域法律等課程。他精通中文,
對於亞洲學生非常照顧,也是許多亞洲學生撰寫學位論文或申請S.J.D.時的指導教授。
另外,哈佛法學院的協商訓練課程(negotiation workshop)甚為知名,常在冬季學
程
開課,學生分組就模擬案例實際進行協商演練,相當能反映美國法學教育強調演辯協商能力
的精神。不過選修此課程須具有突出的英文口語能力,故亞洲學生較少參與。
據 美 國 消 息, 為 加 強 對 中 醫 葯 的 研 究, 美 國 哈 佛 醫 學 院 正 在 考 慮 籌 辦 一 個 中 西 葯 結 合 研 究 所。
在 波 士 頓 召 開 的 "21 世 紀 東 西 方 衛 生 保 健 展 望" 國 際 大 會 上, 中 醫 葯 成 為 美 國 醫 學 家 關 注 的 熱 點。 從 中 美 學 者 的 交 流 中, 人 們 不 難 預 計, 國 際 中 醫 葯 研 究 在 未 來 將 進 一 步 升 溫。
中 醫 是 歷 史 悠 久 的 中 國 文 化 中 一 個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它 強 調 整 體 性, 講 究 辨 證 施 治 和 因 人 而 異。 美 國 從 事 基 因 研 究 的 著 名 學 者、 耶 魯 大 學 教 授 肯 尼 思· 基 德 在 會 議 發 言 中 認 為, 中 醫 的 這 些 特 色 和 優 勢, 對 根 據 人 的 個 體 差 異 而 進 行 更 有 效 的 葯 物 治 療 具 有 重 要 價 值。
他 說, 人 的 基 因 排 序 是 千 差 萬 別 的。 美 國 人 與 歐 洲 人 不 一 樣, 歐 美 人 與 亞 洲 人 也 不 同。 導 致 基 因 疾 病 的 物 質 也 是 多 種 多 樣, 這 就 要 求 醫 學 研 究 要 個 體 化, 要 更 注 意 對 個 例 疾 病 的 用 葯 研 究。 基 德 認 為, 東 西 方 學 者 將 各 自 研 究 的 成 果 進 行 融 合, 受 益 的 將 是 整 個 人 類。
哈 佛 醫 學 院 傳 統 與 替 代 醫 學 研 究 部 主 任 戴 維· 艾 森 伯 格 博 士 介 紹 說, 近 來, 美 國 醫 學 界 對 中 醫 葯 的 價 值 認 可 更 加 普 遍。 從 1995 年 至 今, 僅 哈 佛 醫 學 院 就 有 4700 多 人 從 事 傳 統 替 代 治 療 醫 學 的 研 究。 美 國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所 為 其 中 四 個 研 究 項 目 提 供 了 充 分 的 資 金 支 持。
9. 西方主要法學流派及其主要觀點
法碩專業課的備考中,需要大家掌握的專業知識點內容是比較多的。這也是考試的難點所在。那麼具體的這些備考知識是什麼?小編為考生整理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西方主要法學流派
自然法學派。自然法學派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法學流派。這個時期的自然法學充分體現了自然法、自然權利與社會契約等人本主義法律觀,崇尚自由平等,主張天賦人權。主張法是人的理性,強調自然法普遍永恆,且高於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時才是真正的法律。近代自然法學的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現代的新自然法學代表人物則有富勒、羅爾斯和德沃金。
分析法學派。分析法學派是19世紀產生的學派,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反對形而上學的思辨方式和尋求終極原理的做法,反對超越現行法律制度的任何企圖,主張惡法亦法,它試圖將價值考慮排除在法理學科學研究的范圍之外,並把法理學的任務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實在法律制度的范圍內。早期代表人物有邊沁、奧斯丁;20世紀分析法學派代表則有凱爾森、哈特等。
社會法學派。社會法學派起源於19世紀後半期的德國,盛於20世紀西方各國。該學派在德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爾利希,系統地在美國闡述這一學派觀點的是霍姆斯和龐德。社會法學派強調研究「現實的法學」,研究法律現實的各個方面,反對分析法學派僅僅對法律進行形式邏輯上的研究,但他們對其的批判是從反科學的立場出發的。他們對於法律的來源、性質和作用的論述,著重於宣揚法的社會性。
其他法學流派中,影響較大的有19世紀的歷史法學派、哲理法學派;20世紀的經濟分析法學派、女權主義法學派等。到20世紀末,還出現了以批判法學、法與文學運動為代表的後現代法學思潮。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法碩備考:西方主要法學流派及其主要觀點」,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頻道的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