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四忠
Ⅰ 簡述 法治的基本含義
(一)法治意指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對立的治國方略.
(二)法治意指依法辦事的原則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官吏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1)「有法可依」是依法辦事的前提.
(2)「執法必嚴」是依法辦事的中心環節.
(3)「違法必究」是依法辦事的保障.
(三)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
1、無論是作為治國方略,還是作為依法辦事的原則,法治最終要表現為一種良好的法律秩序.
2、達到某種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標和結果,也是檢驗是否厲行法治的一個重要指標.
3、法律秩序是法律規范實行和實現的結果.
4、法律秩序是各種法律關系的總和,它表現為:
(1)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經法律化和制度化.
(2)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
(3)每個法律主體都忠實地履行法定義務,積極而正確地行使和維護法定權利.
(四)法治代表某種具有價值規定的社會生活方式
1、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2、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3、就現代社會來說,法治的價值基礎和取向至少應包括:
(1)法律必須體現人民主權原則,必須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並且是以維護和促進全體人民的綜合利益為目標的.
(2)法律必須承認、尊重和保護人民的權利和自由.法律 敎育 網
(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法律承認利益的多元化,對一切正當的利益施以無歧視性差別的保護.
Ⅱ 法治的構成要件
法治的實體要件
法治的實體要件,是國家在建設法治國家過程中應該尊崇的基本制度。我們可以用制度構建的四個原則予以說明。
第一個原則,是一切公共權力都來源於法律,並且最終都受制於法律,沒有法律授權的公共權力不得行使。這是法治國家最基本的要求。這個制度原則,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法治政府——英國提供給世界的寶貴經驗。英國的法治是從剝奪王權開始的,王權最終被法律全部剝奪了,甚至它的王位繼承也需要按法律來進行的時候,王權就變成了一個社會象徵,就變成了一個國家的符號。
當年,約翰國王帶兵打仗失敗了,貴族們於是開會拒絕國王回國。國王不得不尋求妥協,滿足貴族的要求,以達到回國的目的。貴族們開出了一系列條件。比如有這樣的條件,「如果你今後要對我們增加賦稅,必須通過由我們組成的評議會的允許」,「你要我們服兵役,也必須經過我們評議會的同意」,「通過依法審判,才能剝奪我們的財產,限制我們的自由」,這個評議會就是英國議會的起源,也是世界議會的起源。今天,所有國家在向公民增加義務的時候應當經過議會,已經成為一條憲法原則。國王答應的這些條款概括起來被稱作「自由大憲章」。在這個大憲章產生之前,總是法律服從國王;這個大憲章簽訂以後,人類第一次看到國王開始服從法律。它給人們提供的經驗是,法治開始於對公共權力的限制,什麼時候法律把公共權力束縛住了,什麼時候法治就基本實現了,只要還有一個公共權力不受限制,可以超過法律,這個地方便沒有法治。
第二個原則,國家責任的不可逃避。古典的法治理論,總以行政權為防範對象,其實,立法權和司法權同樣可能侵害公民的權利。因此,任何公共權力的行使都要附帶責任,這個責任最終都要轉化為法律上的責任。只要啟動了權力,就應預設責任於其行使之後,以避免傷害人權。
第三個原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我把它概括為「法治的真諦是人權」。這是實體法治和形式法治之間的本質區別。形式法治只是表面上的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實體法治則是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最終保障人權。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法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驗,就是把人的權利宣告出來。宣告公民權利的意義在於,每宣告公民一項權利,就給國家權力劃了一個界限,所以宣告權利不是可有可無的。
2004年我國憲法修改的時候,增加「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關於尊重和保障的含義,我認為,尊重對應的是公民自由,在公民自由這個領域里,要求國家盡最大的努力來約束自己不要侵入到公民的自由生活當中,讓公民最大限度地實現自由,法不禁止即是自由,所以簡稱為國家在這個領域里要不作為,一旦作為就是侵權。在這個領域,國家越是抑制自己,公民實現自由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叫尊重。
保障正好相反,它不是要求國家權力自我抑制,而是要求國家權力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為公民權利的實現去創造條件,所以這個領域對應的是公民的權利,每一個權利的實現都需要國家去提供條件,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要提供保障。比如說社會權、勞動權、就業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等,這些權利的實現依賴於公權力的保障和積極作為。我們可以從我國義務教育法的修訂看到這一原則的影子。從過去的全民辦義務教育,到今天由國家來辦義務教育,從過去的收費的義務教育,到全部由國家財政支出的義務教育,都可以看到國家義務的變化。受教育權就是需要國家提供保障,這就叫保障人權。
第四個原則,公民義務的法定化。這也被稱作「公民法外無義務」。就是說,公民只履行法律以內的義務,任何對公民施加的法律以外的義務,公民都有權拒絕。大家常講的社會「三亂」——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其實質就是要求公民履行法律規定之外的義務。中國還有一個有趣的「袖標」現象,除了戴黑袖標的,戴個其他顏色的袖標到街上都可以罰款,袖標的後邊其實隱藏著一個公共權力。這實際上就是讓公民履行法律以外的義務,屬於變相剝奪群眾的財產權,是法治國家所反對的。
上述四個基本制度原則,前兩個是約束公權,後兩個就是保障私權,這就是法治國家的實體制度要件。
法治的形式要件
法治的形式要件,指的是法治實體要件的表現方式,即實現實體要件的技術條件。僅有理想的法治實體內容,而缺乏適合於它的形式,法治仍是不完整的。實體要件與形式要件的統一,才有良好的法治。
第一,要保障國家法制的統一性。
這一項實際上是對立法提出來的要求,法律的內部不能有沖突,立法的科學化、立法的一體化、立法的價值化都要在這里得到體現。這就要求下位的法必須服從上位的法,法規以外的東西要服從法規。比如,部門的規章要服從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國務院的行政法規要服從法律,法律要服從全國人大制訂的基本法,行政法規法律和基本法最終都服從憲法,形成這樣一個效力體系,這是一個在立法上的形式要件。
第二,要有一支懂法、守法、並且對法律形成信仰的公務員隊伍。
執法者一定要懂法,養成對法律的信仰,執法者如果不懂法,就如同盲人上路,別人危險,自己也危險。我國制定的《公務員法》,有這樣一條,當公務員認為上級的決定和命令有違法律時,可以要求上級糾正,這就是現在媒體炒作的下級可以對上級說「不」。這是媒體上的一個說法,是不準確的。這個條款的准確含義,是下級公務員對上級公務員不符合法律的決定和命令可以要求上級收回,而不是說「不」。這是法律賦予下級公務員的批評權、建議權。如果上級公務員不收回,那麼執行了以後,由上級公務員承擔法律後果,這便賦予了下級公務員一個免責權。所以,這里是兩項權利,一項是建議權,另一項是免責權。下面一個條款更重要,明顯違背法律的決定和命令,執行之後不得免責。也就是說,下級公務員要求上級公務員收回明顯違背法律的決定和命令,但是上級沒有收回還是要求下級執行,此時,如果下級公務員執行的話,他就要和上級一起負責。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有一種權利,我把這種權利叫做抗命權,其實質就是法律允許公務員對嚴重違背法律的決定和命令進行抗命。所以,在解釋這個條款的時候,我的理解是,下級服從上級是公務員的基本義務,但是所有的公務員都向法律負責是公務員首要的義務。
第三,要有一個獨立公正的司法系統,賦予法院以解決社會糾紛和矛盾的權威地位。
法學家們常常把國家權力析分為司法權、行政權和立法權。這三個權力的區別在哪裡?我認為,立法權是一個議決式的權力,它一定是集體行使的並且是定期而行的;而行政權追求高度統一,是用命令和服從的方式而展示出來的以效率為特徵的權力。與這兩種權力相比,司法權有自己的特性。具體來說:第一個特性,是被動性。司法權是被動行使的權利。在這一點上行政權和司法權正好相反,行政權一定要主動行使,行政權一旦被動的話,行政領域就可能被別人侵害;但是司法權不允許主動行使。因此,所謂的「上門服務」、「提前介入」等等,都有悖於司法權的性質,都是司法權濫用的表現。第二個特性,是程序性。司法權是最嚴格的程序主義的權利,程序是司法的生命,沒有程序便沒有司法。這一點又可以把司法權和行政權區別開來,盡管我們在一些領域里要求行政權有程序,但是更多的是要求行政權的自由裁量。司法權不允許在程序之外用法,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邏輯起點,沒有程序便沒有司法公正。程序公正有一系列的體現,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法官要「給予當事人同等的關注」,這是一條程序公正的原則,如果法官不能給予當事人同等的關注,當事人就感覺失掉了公正。第三個特性,是中立性。行政權要始終代表著公共利益,要始終代表群體利益,代表社會利益。司法權則是中立性的權力,它不能站在一個利益的立場上去代表誰,它必須是中立的。它要中立於兩個當事人之間,甚至它要中立於政府和公民之間。所以我說,研究政治學的意義在於改善對公共利益的管理,研究經濟學的意義在於改善對成本的管理,研究管理學的意義在於改善對效率和統一性的管理,研究法學的意義則在於改善對正義的管理,正義就是體現在它的中立上。法官與訴訟雙方的關系就像一個等腰三角形,司法權是頂角,兩個當事人是兩個底角,法官與兩個當事人之間的距離必須相等。等距,才能表明司法的公正性。第四個特性,司法權是只接受監督而不接受指揮和命令的權力。這一點它和行政權正好區別,行政權是不能自給自足的,它一定有一個指揮和命令它的權力存在。但是司法權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在司法權的面前,所有的法官都是平等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上級,就是法律。所以,基層法院的判決和最高法院的判決在法律的效力上是完全平等的。因為他們背後的法律是同一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說法官無上級。所以,對司法權要加強監督,但是要避免對司法權的指揮和命令。最後一個,司法權是終極性的權力。行政權的判斷不是終極判斷,只有當這個判斷最後到達司法權面前並得到司法權的支持時,這個判斷才可以稱作終極判斷,所以,司法的判斷是國家的終極判斷。
Ⅲ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於法治實踐具有哪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六、依法治市的觀念基礎
依法治市不僅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為基礎,而且需要與之相應的觀念的支撐。法治要求人們對法律擁有一種神聖的情感,一種在忠誠與信仰基礎之上的歸屬感和依戀感,一種由此激發出的對法律的信賴、尊敬和崇尚。法律意識的發達程度既是一個國家法律運行的實現基礎,又是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法治建設的尺度。沒有公民對法律的認同和信抑,沒有深厚的法治觀念,依法治國就沒有堅實的文化基礎。
(一)現代法律觀念的價值取向
法律意識或法律觀念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體系,是社會主體對社會法的現象的主觀把握方式,是人們對法和法律這種特殊社會范疇的觀點、看法、情感和態度的總和。包括法律知識、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法律意識的內容歸根到底取決於一定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條件;同時,它又與社會的政治制度直接相關,與一個民族的固有的法律文化傳統緊密聯系。法律觀念是社會物質生活與法律制度之間的中介,一方面,經濟基礎決定法律上層建築的性質和變化,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識作為法律上層建築的有機組成部分,都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另一方面,在二者之間,法律制度又是根據法律意識建立的,從發生上看,法律意識的形成是法的形成的前提條件。法律意識與政治上層建築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政治上層建築包括整個法律上層建築。國家政治制度、權力配置模式和運行機制直接決定法律在社會調整體系中的地位和價值取向、法律的功能以及法律與權力的關系、法律的運行體系等,從而也直接決定了法律意識。同樣,一定社會的法律意識對社會政治體系和權力運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現代法律意識作為一種自覺的精神力量,不僅是法治建設內在的精神支撐,也是法治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及衡量法治狀態的一項標准。關於現代法律觀念的內涵,學者的表述各有不同,有學者用「法治的精神」來概括現代法律觀念,認為法治的精神是一種安排國家制度、確立法律與權力關系的觀念力量,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為保持法的崇高地位而指導人們認同法律權威的尚法理念。其實質是關於法在與國家和權力交互作用時人們對這一關系所選擇的價值標准和持有的穩定心態。這種精神是展現法治品格風貌的方向和靈魂,具有法治精神的社會,即使法制狀況不為理想,在這種精神的推動下也會逐步走向完善。現代法治社會中,構成法治精神的要素至少有四個方面:一是善法、惡法價值標準的確立。一社會中,人們有無抵抗惡法的意識,是衡量其法治觀念強弱的標准之一。公眾掌握了判別法律正義與否的標准,法制也就具有了去惡從善的內在活力。二是法律至上地位的認同。它要求全社會所形成的主流信念是只承認法律這一種權威。如果公眾心目中認同的最高權威不是法律,那麼這個社會就肯定不是法治社會。三是法的統治觀念的養成。這是法治精神的核心。它首先要求統治者守法,不承認法律之外另有主宰法律而不被法律制約的主體。四是權利文化人文基礎的建立。權利文化是法治社會得以形成的人文條件,它要求在觀念和制度上解決社會主體的人格獨立、身份平等、行為自由。權利文化的凝聚形態是權利本位理論(徐顯明《試論「法治」構成要件》,載劉海年等主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現代法律意識作為社會主體的自覺的精神理念,它的產生及存在是與現代社會中社會主體的公民角色分不開的。因此有學者從公民意識的角度對法治理念的產生及其內涵進行了詮釋(馬長山《公民意識:中國法治進程的內驅力》,載《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現代社會是建立在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相互分離的基礎之上的,市民社會的運行形態是現代市場經濟,奉行財產私有、契約自由和責任歸己的原則,社會主體成為以交換價值為紐帶的獨立自由的個人。政治國家則成為以市民社會為目的的、公民平等而廣泛參與創制並共享的公共產品。在現代社會中,市民社會的市民同時也是政治國家的公民,獲得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雙重組織生活,在市民社會生活中,公民作為市民社會的成員,要在日常交往和交換、競爭與合作的相互關系領域維護自己的私權利,弘揚個性自由和自律精神。在國家生活中,公民要廣泛參與政治生活,主張政治權利,塑造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公民的這些權利的要求與理性的價值取向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互動發展中,就形成了現代的公民意識。它展示著一種自主自律、自由自覺的主體價值取向,是公民在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雙重組織生活中的個性與共性、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的和諧統一。公民意識在本質上必然呈現為與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平等、自由為軸心的正義價值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是自由追求與理性自律的統一(馬長山《國家、市民社會與法治》,第178頁,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公民意識的理性自由的本質,決定了它不僅是權利義務觀念的簡單合成,更具底蘊意義的是對公民在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雙重組織生活中權利義務關系的價值判斷和規范認同。公民意識包括合理性意識,公民對理想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價值追求,以及對國家、社會制度合理與否的價值評判;合法性意識,公民對符合合理性價值的國家制度有效性的信仰、認同和服從,從而使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獲得權威和尊嚴,並得以維系;積極守法的精神,基於合理性意識與合法性意識而形成的護法精神、權利主張精神和義務的自覺履行精神。法治理念依託於公民共同體,公民意識的自由理性精神和自由、平等及權利的正義價值訴求,則構成法治理念的生命根基。正是公民意識的合理性意識、合法性意識和積極守法精神,使法治的理念得以確立。
Ⅳ 法治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法治的基本內涵為:
1、法治作為一個動態的或能動的社會范疇,其基本的意義是依法辦事。
2、現代法治的精髓是依法辦事。
3、人人平等地依法辦事是法治的要求和標志。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法治)四個缺一不可的要素.這四個要素的實質是依法辦事。
5、法治不是單純的法律秩序。
6、不是任何一種法律秩序都稱得上法治狀態,法治是有特定價值基礎和價值目標的法律秩序,即是有價值規定性的社會生活方式。
(4)法治四忠擴展閱讀:
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
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要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靈魂,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訴訟法律制度,規范執法司法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要把促進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作為重要目標,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Ⅳ 法治的精義和內核包括哪些
一、依法治國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二、執法為民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執法為民的內涵: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公平正義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其內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公平正義的首要內涵;合法合理,這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和載體;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尺度。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
四、服務大局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圍繞大局,立足本職。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黨的領導
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Ⅵ 十八屆四中全《決定》對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一是提出「四忠於」、「三至上」、「兩擁護」,即「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黨的事業、人民利益、憲法法律至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這是對法治工作者的總要求,管根本政治方向。它也許和西方對法官檢察官律師的要求不一樣,但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是在隊伍前面加了一個「專門」二字,這和其他領域隊伍建設的要求又不一樣。所謂專門,也即有專長、有門檻的意思,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乾的。具體來說就是「三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如何實現「三化」,《決定》有很多具體規定。在法治工作人員的進口方面,提出要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暢通具備條件的軍隊轉業幹部進入法治專門隊伍的通道,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機制。注意這里多處有「符合條件」的表述。在法官、檢察官遴選方面,提出要逐級遴選:「初任法官、檢察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招錄,一律在基層法院、檢察院任職。上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一般從下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優秀法官、檢察官中遴選。」這就是說,今後的法官、檢察官要由省級招錄,積累基層經驗後逐級上調。在律師方面,提出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Ⅶ 依法治國有哪些戰略部署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全會將「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作為推進依法治國首要任務提出,體現了憲法在法律體系中根本法的地位,堅持依法治國首先是堅持依憲治國。當前,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抓住以憲法為核心這個關鍵,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願、得到人民擁護。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會明確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六大特徵,即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全會要求政府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權力清單制;健全行政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審查機制、責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健全依法決策機制等。這些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無疑為推進依法行政提供了更加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也是法治的生命線。全會進一步提出了確保司法權獨立行使和科學配置的制度機制,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如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些措施,有利於發揮司法在國家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民眾的法律觀念是法治建設的基礎,需要通過向全民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來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全會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司法救助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機制等具體內容和措施。這就要求我們今後在法治社會建設層面,一方面,營造「全民信法、全民守法」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通過法律對公權力的約束,通過法治確保社會自治。
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法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是依法治國的組織保障。全會指出了法治專門隊伍的建設方向,即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明確了「四個忠於」的目標,完善了法律職業准入制度,提出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等制度。這就為今後提升法治工作隊伍職業能力素養,加強法治工作隊伍作風建設,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忠誠可靠、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法治工作隊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並指出要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同時,還提出了黨委依法決策、黨組織監督、黨內法規建設、將法治建設納入幹部政績考核體系等具體要求。這就明確了黨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即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四大職責,並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Ⅷ 戰國時法家思想和現代法治思想不同點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以「權,術,勢」逐級統治為根本。 講究「以回刑去刑」「輕罪重罰答」
假如你偷了東西, 就有可能被砍頭, 如果你殺了人或是更嚴重的罪,就會被腰斬。
和現在的「以法治國」 有很大區別, 一個是用重罪來威懾人們,一個是用一個適當的刑罰來給予告誡。
至於中央集權制也是和法家有很大淵源。 法家也正是將一切的權力全都集中到了君王身上。讓君王擁有權勢可以懲罰違法之人。
法家的「法治」 是用重刑來威懾人他人,以達到懲罰威懾他人的作用。
而現在的「以法治國」更多的是來保護受害者的權益。 也讓那些違反了法律的人有的相應的處罰,以與警示。
Ⅸ 請詳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二是執法為民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公平正義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是服務大局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是黨的領導的理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