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人數
1. 假如世界只有一個人,會產生道德嗎
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這種假設首先是不成立的,如果這種假設真的成立的話,那就不會有什麼道德,因為道德它強調的是一種社會關系。
2. 儒家學說重道德.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意義
一、在世界觀方面,儒家思想是一種理性的文化,同現代社會的理性世界觀有著一致性,它對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社會政策制定的原則,同現代資產階級思想是相通的,所以,它能夠迅速理解並接受現代的理性文化,從而使東亞社會先於其他落後地區,選擇了現代化道路。
二、在人生目的方面,儒家思想是功利的,東亞的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目標放在現世,追求現世的成功,有強烈的成就動機,這同現代社會價值觀有共通之處。
三、在社會關系方面,儒家文化統治下的東方社會,重法治,但更推崇禮治,因而具有教強的和諧性與穩定性,這種方式有利於社會化的、分工合作緊密的現代社會,這種高度的社會整合性是東亞經濟起飛的秩序保證。
綜上所述,在世界觀方面,儒家思想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觀方面,是功利的;在對社會關系的處理態度方面,是和諧的。儒家思想的這些基本觀念是可以適應於現代社會的,同現代資本主義精神有其共通聯接的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儒家的一些觀念具有現代性的一些合理內核。正因為儒家思想所具有的現代性一面,才使得東亞地區先於其他後進地區,選擇了現代化道路,先於其他後進地區取得了現代化的成功。也正因為儒家思想所具有現代性合理內核,才使得深受儒家文化濡染的海外華人在艱難的條件下,取得了很大成就。
所以說,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價值,可以說,儒家思想是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倫理的重要源泉,對市場經濟有著積極影響,其具體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一、儒家「見利思義」的義利觀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向著正確健康方向發展。
前面說過,孔子承認致富達貴的慾望是人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但是反對不義之財。儒家「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義利觀,「生財有道」的正當經營思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遺產,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依則,無論在過去或現在都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在新時代條件下,闡揚「見利思義」的義利觀有助於弘揚奉公守法、文明經商,講究商業道德,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利益或社會利益的關系,在今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更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二、儒家倫理道德觀對市場經濟發展有著正面的價值。
1、誠與信
儒家強調最根本的君子人格就是誠信。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9]。以誠待人,不僅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修養,也是一種最基本的商業道德。簽訂合同、協議的雙方,必須履行承諾,恪守信用,堅決執行。在當今市場經濟活動中,有不少違背誠信道德、弄虛作假的缺德行為,假發票、假證件、假學歷、假身份證……這些「假」與不守信用的現象,都是同誠信待客的社會主義商業道德背道而馳。市場經濟,商品競爭,呼喚著儒家倫理道德中的誠信品格,儒家的誠信待人的道德規范,應該而且可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2、和為貴
儒家強調人與人之間和氣相待,和睦相處。儒家認為,「和」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根本原則,以和為貴,以和為美。正所謂「和也者,天之達道也」。把儒家的「和為貴」的倫理道德思想運用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就要提倡「和氣生財」的新商業觀。有人說:「商場如戰場,同行如敵國,市場競爭不可調和。」這種看法是片面、有害的。戰場、敵國屬於敵我矛盾的范疇,而社會主義社會里的商業競爭,屬於人民的內部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競爭中的「死」與「傷」,和「敵國」、「戰場」的「死」與「傷」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我們按照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和儒家「以和為貴」的倫理道德辦事,那麼,就可以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變競爭對手為合作夥伴,從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盡可能減少商業摩擦和阻力,建立一種廣泛的內外和睦協作的商業關系網路,以廣開財路,廣辟財源。可見,儒家「以和為貴」的思想,是搞好市場經濟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是實行良性競爭循環的法寶。
3、節且儉
儒家提倡節儉,反對奢侈腐化,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在市場經濟,商業交往中,講排場、擺闊氣,鋪張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在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浪費已經不單單是個人的品質問題,資源的浪費最終會害了浪費者自身。因此,在發展市場經濟、人們生活逐步富裕的情況下,仍要發揚儒家關於「節財」的儉朴思想,堅持勤勞節儉,不斷增加積累,擴大再生產,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仁和愛
「仁」是什麼?孔子說:「仁者,愛人。」[10]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11]在孔子看來,「仁」就是「愛人」,「泛愛眾」。從積極而言,「仁」就是「立己達己」,「立人達人」;從消極而言,「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仁」是儒家一種最高的道德准則。「仁」字「從人從二」的「二」字,包括有正確處理好「己」與「人」的兩方面關系的意思。一方面,對自己「立己達己」,對他人「立人達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就是「立己達己」,「立人達人」的統一。我們把這種「仁愛」的道德觀應用到市場經濟領域去,就要求人們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於和善於追求個人正當利益,爭取個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眾。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應當公平合理,利他利己,兼顧各方。
以上「誠與信」、「和為貴」、「節且儉」、「仁和愛」四種儒家道德行為規范,是四味頗為有效的、能醫治當前市場經濟活動中常犯的弊病的良葯。對上述傳統道德規范做出新闡述、新改造之後,使其基本內涵同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在價值取向上趨於一致。使之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思想的對待思維方式對現代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所謂對待思維的觀點,即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對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包涵。儒家經典中的「義與利」, 「經與權」, 「修已與安人」等思想,就體現了這種對待思維的觀點。今天,在審視儒家文化的時候,其對待思維方式,對現代管理能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一、「義以利生」:義與利的對立統一
這里利是收獲財物,義是分配產品。義利關系好比是生產和分配關系,在一個企業當中如果管理者私心很重,在分配中不合理地多佔了財物,那麼下屬和職工必然會產生怨憤,反之職工則會心情舒暢,積極性提高,產生更多的利。義是手段,利是目的,兩者對立統一。禮就是制度,禮的規定是為了保證合理的分配,也即是義,實行合理的分配,就能產生更多的社會財富,也就能更多滿足百姓的需要,人們也就能安居樂業。儒家將「義以利生」作為管理價值論,首先強調的是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乃是人之常情。其次強調取物應當取之有義,符合公認的道德標准,不能多佔他人的物質財富。在我國一方面是生產力比較落後,人口絕對數較大,十多億人共同享有這有限的物質財富,有平均主義的心理傾向,如果差距太大,有一部分人得不到溫飽,就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另一方面,對於共同創造的社會財富不能持一刀切,人人平均,否則調動不起人的生產積極性,尤其是有才能的、能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的這部分人的積極性,致使勞動生產率低下,社會發展停滯。因此,管理者怎樣合理地處理「義利」關系制約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要使企業既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又能使其中每一個成員不致因收入或分配上的差距太大而怨聲載道,這就要求管理者正確處理好義和利的關系,合理擺正兩者的位置。
二、「執經用權」: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高度統一
「經」與「權」是一對矛盾, 「執經用權」表明應該如何合理的解決這對矛盾。何謂「經」與「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13]。意為男女不親手交接東西,這是古代的禮,這是人人必須遵循的原則,即是經。但在特殊情況下如嫂子掉進河裡,不用手去接她,她會被淹死,這樣用手去接她不但不違犯經、禮,而且還合乎情理,是權。相反,一時拘泥於禮,不伸手去救她,形式上尊禮,而實質上連野獸都不如。這是儒家對「經」與「權」的樸素闡明。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內容是有章可循的,具有較強的規律性,這按照儒家的解釋即可為「經」,這里的「經」是管理學中的「經」,但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先循照依據,照章辦事,往往是事與願違,犯教條主義,例如在組織規模上,如果一個組織的成員由兩人增加到二十人時,團體績效會發生許多變化,這時管理者不能總是一成不變,一味採用原來的管理態度和方法。我們常見在規模很小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經營得頭頭是道,一但規模擴大,頓時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這就說明雖然掌握小企業規模運作的「經」,但規模、人數發生了變化時,卻不知怎樣轉化這種「經」,即不知如何運用「權」。現代管理學中的「權變理論」提出環境的變數與管理觀念和技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即在通常情況下,環境是自變數,而管理觀念和技術是因變數。例如,在經濟衰退時期,企業在供過於求的市場中經營,宜採用集權的組織結構,如果在經濟繁榮時期,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經營,採用分權的組織結構更好一些。現代管理中的「權變理論」與中國傳統儒學中的「執經用權」思想不謀而合,所以傳統中的某些成份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有其發展與存在的合理空間。
三、「修已安人」:自我管理與管理他人的對立統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提倡的管理四步曲。「知所以修身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修身作為管理實踐的開始,其根本的目的在於安人。安人就是滿足人的精神上與物質上的需要,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組織成員各得其所,各得其安,從而有利於組織目標的實現。作為企業經營者則應通過「身教」將企業文化、經營哲學傳遞到每個員工身上。「修身」是現代領導者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儒家提倡的「修身」,就其內容上講有著歷史的局限性,從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上來說,與對現代管理者的要求相去甚遠,兩者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儒學倡導的「學而不厭」的精神仍為現代管理者所推崇。現代管理學認為領導者的素質應具備良好的政治品質、知識素養、良好的作風、健強的體魄還要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等。可見修身的內容不可謂不博。當然具備了這些條件也不一定都能使管理獲得成功,因為現代管理活動對管理者,領導者的素質要求是動態發展的。「修已安人」其本旨就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而在一個企業的所有資源中,人是最寶貴、最有潛力的資源。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最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但前提必須是滿足員工的精神與物質的需求,即如何「安人」。事實證明,我國凡是富有活動能力、生命力強的企業都很注重人本管理,如青島海爾集團的「OEC」管理模式、寶山鋼鐵公司的「四成教育」和「五種精神」等都是我國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成功範例。
當然,論說儒家思想的積極世一面,並不是說,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型已經完成。事實上,儒家思想在現代化進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局限性:
首先,封建主義的儒學傳統阻止了近代中國的資本主義進程.儒學思想的逐漸政治化、社會化,強化了君主專制正統性意識和家國同構穩定性意識。以「復禮」為社會目標之終極追求,以「天命」為君權神授思維的最高范疇,以「仁愛」為宗法關系的天賦道義,以忠君愛國為政治倫理的最高信念,由此,形成治國平天下的固定規范,君主專政、精英文化、小農經濟三位一體,本能地抵抗著「禮崩樂壞」性質的社會變動。這種國家道統到了清代積淀深厚,臻於頑固腐朽,強有力地拒斥西方民主政治、科學文化的傳播。守舊派正是以政治化的孔孟之道、封建綱常做武器,對抗「師夷長技」的洋務派思想,重復閉關鎖國的老調。認為只要忠於君主、忠於封建綱常,就能自強制敵,就能「收民心以固國本」。戊戌之敗、科學與民主的偃息,十足印證了儒學政治思想在中國精英士人階層以及民眾之間的頑固守舊力量和牽制力量,印證了國民對西方資本主義挑戰的反映遲鈍和心理抵觸。「五四」之後封建主義儒學傳統變換現代面孔,繼續阻礙中國現代進程。
第二,儒學傳統對中國現代政治經濟也有許多負面效應。有人說,中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以後的顯著特點是封建主義留下的落後東西太多,而資本主義帶來的優秀成果太少。誠然在政治層面上廢除了封建主義道統,但是,社會的各個層面、人們的各種活動,都留著傳統的痕跡。
1、缺乏民主意識的政治傾向,是封建主義形態下儒學的統一特徵。雖然儒學也有「民貴君輕」的民主主義主張,但這個民主是為了「主民」專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權力至上的領袖治國方略,威權主義的整體主義主張,使現代領導者在國家實踐中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
2、拒斥科學的思想傾向,是儒學傳統的顯著弊端。從荀子開始,儒家學者一向缺乏自然科學和社會發展思想,「強本抑末」、「重農抑商」,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小農經濟傳統的弘揚,迫使古代科學技術一直停留在經驗科學和工匠技術水平上。尤其導致近代現代當權者、知識階層重政治教化、輕經濟實業、輕科學技術的不正常傾向,整個社會淡薄的科學意識遲滯了現代化。
3、「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念,給中國現代社會帶來排斥經濟利益的沉重損失。不論董仲舒闡釋孔孟「喻義」、「喻利」、「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思想如何縝密深奧,但它對後人的影響是直覺地強化了只重義不言利、只重政治排斥經濟的「倒過來」心理。而到了建國後「左」傾主義猖獗之際,就更簡單化了,只要政治之義,不要經濟之利。「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之類的可笑邏輯,只有封建主義愚昧傳統才能孕育出來。
4、儒家思想中的等級觀念是一種剝奪人格權力、抵制平等競爭、泯滅創造個性的繩網。儒家歷來的「牧民」之說,先天智愚人格論,造成人際拘於等級,身份固於貴賤,社會進步受害於「官本位」之陋弊延續至今,尤未能盡除。
5、儒學的負面作用還長期地表現在德治人治對於法制規范的替代排斥方面。儒家重禮輕刑,重道德教化,輕法紀規范,以情代法,政治專斷,惟我獨尊,對現代社會產生了惡劣影響。
6、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派再三強調大一統的傳統思想,不能不說反映了社會的客觀要求。因為政治上的大一統是華夏族賴以生存下去的先決條件,保衛華夏文化就要堅決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這種思想甚至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已經演化成我們民族的心理定勢。而正是這種牢固的心理定勢使我們在歷史上多次戰勝分裂,維護了統一與強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統本質上乃是專制主義的政治統一,是超乎經濟力量之上的一種政治強制聯合,因此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它又會成為我們民族向前發展的阻力,產生某種消極的影響。
儒家思想的流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改革開放的今天與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別,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這緣於隨社會形勢的變化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企業文化建設也並非一勞永逸,在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今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適時調整自己才能更好。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應及時把握各種變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有新的突破,在舊有的傳播途徑外注意開辟新的通道,讓員工在接受企業價值觀的基礎上及時獲得新的觀點。而所有這些都可歸為:創建以團隊協作為基本形式,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為基本方法,以實現共同遠景而全力以赴為基本特點的學習型組織。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自創立之日起就頗受矚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曾長期作為社會正統思想,它久經歲月風雲的洗刷,已經根植於人們的心靈深處,涵養、陶冶著歷代知識分子的高貴人格和浩然丈夫氣,今天仍然閃耀著其燦爛的光芒。我們應該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重新審視、解讀、研究它,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使古老的儒學為今天、今後的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禮」是儒家學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儒學有時也被人們稱之為「禮教」。然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尤其是毛時代,將儒學當成是封建迷信,將「禮」看成是繁文縟節,甚至是禁錮勞動人民的精神枷鎖。那些倡導誕生於西方的民主法制者,也對儒學不屑一顧,認為儒學阻礙了中國人思想上的開放進步,認為儒禮禁錮了中國人的生機與繁榮。其實,無論毛左還是西右,對儒學的看法都謬以千里。中華文明的輝煌與燦爛,儒學居功甚偉。今天我們重溫儒學,對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自然功莫大焉!
儒學甚為浩瀚深奧,百草止水短短的一篇帖子難以涉獵多少。可是,為了激發眾人的興致,特拋磚引玉,借著儒學熱和電影《孔子》熱播,簡單地探求一下「禮」在現實生活中的含義與美妙。
「禮」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為人處事的言行規范,它揭示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內在規律,是為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和社會的正常結構。從社會整體秩序來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兄兄弟弟、姐姐妹妹、朋朋友友、鄰鄰居居等等,各安其位各行其是,整個社會就能穩定與和諧。過去我們常常批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封建秩序,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可是,如果君臣異位,臣凌駕於君之上,天下豈不大亂?如果父子異位,孩子凌駕於父母之上,家庭還能和諧?將君臣關系引申到現在,其實就是上下級關系。如果上下級關系異位,下級凌駕於上級之上,相應的社會領域就必然混亂不堪。比如廬山會議期間彭大將軍上書老毛時說了不少罵娘的話而成為老毛整治他的罪證之一,這其實就是未理順上下級關系而對上級的無禮表現,老毛借機震怒並發難也就順其自然。再比如,文革的浩劫就是下級顛覆上級、群眾顛覆政府的結果,這種只忠於老毛一個皇帝而徹底顛覆所有上下尊卑關系的結果就必然造成全國處於「無禮」的混亂狀態。
從「禮」的實際內涵來看,它體現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比如在儒禮「君臣父子」關系中,就特別強調了臣子對君父的尊重,否則不僅導致混亂,還有可能出現禍患。別說君臣父子,就是平常人相處,相互不打招呼或不重彼此禮節,不僅容易滋生隔閡,還會因相互猜忌而出現層層矛盾。比如,一個人對你表示禮貌問候,而你無所因應不予還禮,他自然就會認為你不尊重他,輕則生悶氣疏遠你,重則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典故,就是因為晏子向三位有功武士致敬卻得不到回應而懷恨在心,於是說服國王用二桃獎賞三名武士,並引發三名武士因爭功不和但又怕傷害彼此的義氣而接連自殺謝世。
儒禮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非常重視,所以「禮尚往來」才會成為中國古往今來的至理名言,而「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諺語又成了「禮尚往來」的最好註解。設若你對他人有禮,或者給他人送禮,而他漠然不應,你還會認為他尊重你嗎?當然不會,於是接下來你就很難與之繼續往來,如果心氣過於不順甚至還會報復人家。
人是很容易傲慢、自私或偏見的,在這種狀態之下,人是很容易對他人無禮的,而無禮是最容易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心的。所以儒家為避免因為傲慢、自私或偏見等惡習而滋生無禮,就不斷地倡導人們進行「克己復禮」。「克己」就是克制自己那些不恰當的慾望,包括各種傲慢、自私、偏見、愚痴等等。「復禮」就是學習恰當的待人接物的禮儀,從而嚴格按照禮學規范要求自己,從而盡可能避免一切可能得罪他人的「非禮」之舉。如果人人都能「克己復禮」,這個世界還真的就能和諧太平了。然而千百年來,人們並不總是「克己」,世界也並不總是「復禮」,所以才會災禍連年動亂不止,這也許就是人類的本性。不過由於儒學的存在和發達,中國數千年的文明雖然戰亂不斷混亂不止,但相較其他文明總還是和諧、穩定、祥和的。
有人說,近二三百年,西方主宰了世界。他們沒有儒學,僅靠科技、民主、法制就維系了和平發達的社會數百年,而同期的中國卻日趨衰敗和混亂不堪。這又作何解?其一,近代中國的衰敗與儒學無關,那個時候恰恰是中國儒學社會分崩離析的時候。而傳統儒學社會的分崩離析,恰恰與列強入侵有著直接的關聯。自從遭受西洋槍炮的重創,中國人對自身的文明傳統產生了深刻的懷疑,於是便主動擁抱各種各樣的西洋學說,從而招致民主自由的資本主義和鐵板一塊的馬列主義在神州大地上的捉對廝殺,傳統的儒家學說於是更加日趨式微。
其二,儒家文明與西方的民主法制並不矛盾,前者不過是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禮儀道德化,而後者卻用法律制度來固定和保護;前者主要通過思想教育的方式讓人「克己復禮」,後者卻通過制度制衡和法律後盾迫使人們去遵守最起碼的人類道德規范。因此,百草止水認為,儒家文明與西方的民主法制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為了締造一個最良好的社會秩序。比如對「禮尚往來」的理解上,民主法制側重於對權利義務上的對等界定以及對合理合法契約合同的保護。再比如「克己復禮」,現代民主法制不過是用威力強大的法制體系,迫使人們不得輕易以身試法,從而在最低限度上保證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可見,儒禮更傾向於人們思想上的自覺,而民主法制則側重於行為上的懲戒,前者治「未病」,後者治「有病」。
然而,盡管儒學更勝一籌,可人類道德水平早就嚴重滑坡,所以通過「克己」治未病就失去了應有的市場,而民主法制才不得不成為對治時下人類頑疾的唯一有效葯方。中國如今出現儒學復興,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重回過去的時代,思想頑固道德散漫的現代人是不可能「克己復禮」的,所以唯有將儒學合理內核進行民主法制化,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和長治久安才會找到出路。盡管如此,儒學在日常生活中也並非一無是處,通過將繁瑣的儒禮簡化以規范中國人的待人接物,將是迅速提高中國人素質和減少人與人之間日常沖突的的最好方略。
3. 正義是由人數決定的嗎
蘇(蘇格拉底):克法洛斯,您說得妙極了。不過講到「正義」嘛,究竟正義是什麼呢?難道僅
僅有話實說,有債照還就算正義嗎?
這樣做會不會有時是正義的,而有時卻不是正義的呢?打個比方吧!譬如說,你有
個朋友在頭腦清楚的時候,曾經把武器交給你;假如後來他瘋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
人都會說不能還給他。如果竟還給了他,那倒是不正義的。把整個真情實況告訴瘋子也
是不正義的。
克(克法洛斯):你說得對。
蘇:這么看來,有話實說,拿了人家東西照還這不是正義的定義。
玻勒馬霍斯插話說:這就是正義的定義,如果我們相信西蒙尼得①的說法的話。
①西蒙尼得(公元前556—公元前467年),希臘抒情詩人之一。
克:好!好!我把這個話題交給他和你了。因為這會兒該我去獻祭上供了。
蘇:那麼,玻勒馬霍斯就是您的接班人了,是不是?
克:當然,當然!(說著就帶笑地去祭祀了)
蘇:那就接著往下談吧,辯論的接班人先生,西蒙尼得所說的正義,其定義究竟是
什麼?
玻(玻勒馬霍斯):他說「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我覺得他說得很對。
蘇:不錯,象西蒙尼得這樣大智大慧的人物,可不是隨隨便便能懷疑的。不過,他
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你懂得,我可鬧不明白。他的意思顯然不是我們剛才所說的
那個意思——原主頭腦不正常,還要把代管的不論什麼東西歸還給他,盡管代管的東西
的確是一種欠債。對嗎?
玻:是的。
蘇:當原主頭腦不正常的時候,無論如何不該還給他,是不是?
玻:真的,不該還他。
蘇:這樣看來,西蒙尼得所說的「正義是欠債還債」這句話,是別有所指的。
玻:無疑是別有所指的。他認為朋友之間應該與人為善,不應該與人為惡。
蘇:我明白了。如果雙方是朋友,又,如果把錢歸還原主,對收方或還方是有害的,
這就不算是還債了。你看,這是不是符合西蒙尼得的意思?
玻:的確是的。
蘇:那麼,我們欠敵人的要不要歸還呢?
玻:應當要還。不過我想敵人對敵人所欠的無非是惡,因為這才是恰如其份的。
蘇:西蒙尼得跟別的詩人一樣,對於什麼是正義說得含糊不清。他實在的意思是說,
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這就是他所謂的「還債」。
玻:那麼,您以為如何?
蘇:天哪!要是我們問他:「西蒙尼得,什麼是醫術所給的恰如其份的報答呢?給
什麼人?給的什麼東西?」你看他會怎生回答?
玻:他當然回答:醫術把葯品、食物、飲料給予人的身體。
蘇:什麼是烹調術所給的恰如其份的報答?給予什麼人?
給的什麼東西?
玻:把美味給予食物。
蘇:那麼,什麼是正義所給的恰如其份的報答呢?給予什麼人?
玻:蘇格拉底,假如我們說話要前後一致,那麼,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
給予敵人。」
蘇:這是他的意思嗎?
玻:我想是的。
……
其實這段話就是從詩人西蒙尼得的觀點,「欠債還債就是正義」出發,對「正義」概念進行深入的研究。
4. 反駁或證明「道德或不道德就是大多數人喜 歡或不喜歡的東西」
我覺得我要反駁這句話,到的貨不到的,並不是喜歡或不喜歡的事,到的貨不到多要遠遠超越你喜歡我不喜歡的是。
5. 什麼是道德的
道德是人類習以為常的自然定責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每個國家的人民的道德觀各不相同
6. 在拔河比賽中,從別的班借了幾個人,從道德和比賽規則中分析這樣做對嗎
和比賽的人數了,如果兩班都是相同的。那借幾個人也沒什麼不道德的呀。如果。他本來就是平等的,又借了幾個人超越。對方。那這樣就是不道德的。
7. 道德素質的低下會不會導致社會崩潰
不會的,社會的道德是一個整體,個人會影響整體,但不至於導致社會崩塌,就像現在的香港一樣,有一夥人,已經開始到了打砸搶商鋪的階段,哪裡還有什麼道德素質可言,但社會不會崩塌,在這個社會里,有一股主流的能量,你雖看不見,當你的行為與主流基本相符合時,你不會感到這股力量,當你有違主流時,偏差越大,這股力量就越大,最終會把這些非主流行為壓制下去,社會回歸理性。香港的情況必然如此演進。
8. 哲學題目
我覺得除了部分由人性出發的道德准則外,沒有普世接受的道德。象你說的這種情況也是如此,那個只有自己堅持的所謂的「道德」實際上也是在某個時代或社會團體中才會被認可的「道德」,離開了那個時代和社會團體,這種「道德」的堅持就毫無意義,除非是為了某種目的讓這種「道德」的傳承而做出的犧牲。
所以可以說道德是歷史的,民族的,社會性的。離開了這些條件,道德毫無意義。試問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人了,雖然物理定律依舊,但道德還有什麼意義?如果世界上只有兩個人,那麼這時的道德只需我們兩個人認可就可以了。同樣,道德的發展也體現了從蠻荒到文明,從小眾到大眾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