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不作為
① 如何舉報處理行政不作為
針對於行政機關行政不作為,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就行政機關不作為、不履行義務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② 如何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違紀行為實施責任追究
以下是六種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表現形式,就是行政行為違法的具體表現。對於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判定原則,是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只要認定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之一的,該具體行政行為即為違法。
(一)主要證據不足
食品衛生監督員對某食品生產或經營企業進行執法監督時,認為該生產企業或經營單位有作為違法行為,要採取行政處罰,予以罰款處理,採用了罰款這種具體行政行為,但是沒有收集違法證據,或者證據不充分,這種具體行政行為就是違法的表現形式。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這類事例在一些行政處罰決定書寫的檔案中,經常可以看到,在監督記錄中描述的所謂違法事實,從《食品衛生法》中找不到相應違法條款,在法規中也沒有。實際上就是沒有違法的法律依據。就是俗語說的:「犯了那條法不知道。」監督員只管記錄事實,不知道這事實是違反《食品衛生法》中或法規中的哪一條。就隨便牽強附會的安了一條,結果一審查,是錯誤的適用法律,這種情況也是常見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
食品衛生監督員在執法監督過程中,沒有按法定程序執法監督。如食品衛生監督員判定某食品經營單位商品質量不符合衛生標准要求,予以沒收或銷毀的行政處罰,但是,監督員在采樣時沒有按法定的隨機抽樣原則進行,只是從大宗商品中選擇幾個變質的樣品作的檢驗,不能代表大宗商品質量。對方對沒收或銷毀的行政處罰不服,就提起訴訟,經人民法院審查,監督員采樣違反法定程序,其行政行為是違法的。
(四)超越職權
超越職權,也叫越權執法。這樣越權執法行為,在《食品衛生法)頒布實施的幾年中,不少地方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在執行違法處罰時,在處罰決定中,常有越權執法字樣。如買賣雙方食品變質的處罰過程中,處罰決定常有這樣字樣:「賣方承擔買方的經濟損失。」這種決定,不僅是監督機構的越權執法,而且把監督機構置於雙方經濟糾紛中去。監督機構的這種判決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實際上是行政行為的違法表現。又如罰款處罰。罰款是《食品衛生法》授權的行政處罰權,但有的行政處罰決定中,有越權執法字樣,寫「罰當月獎金,降一級工資,撤銷行政職務」等越權字樣。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只有罰款權,沒有涉及獎金和工資權。更沒有撤銷行政職務的權力。監督記錄的這種字樣實質都是行政行為的違法。
(五)濫用職權
濫用職權在食品衛生監督實踐中,也經常有所發生。本不是監督機構的職能范圍,硬要進行監督管理,或者對菜農索辦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借故勒索。這就是濫用職權的一種表現形式。
(六)依法應當作為而不作為
食品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要求應該給食品生產經營者辦理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 而具體執行人員長期拖延不力、,或不正面答復,或拒絕不辦。這種行為就是食品衛生監督機構依法應當作為而不作為的表現。
③ 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如何判決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依行政相對人的合法申請,應當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應的法定職責,但卻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為形式,雖然行政不作為是與行政作為相對應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但不是所有的行政不作為都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只有法律規定的可訴性行政不作為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案件的特徵:1、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被告應為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且必須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如果法律上規定某一主體必須作出某種行為,而該主體沒有作出此種行為,則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不作為行政案件的被告即為應當承擔上述法律後果的行政主體。2、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被告在法定期限或後理的時限屆滿後仍未履行其法定職責,侵害了起訴人的人身權,財產權。該特徵體現在起訴人訴行政機關「不予答復」的案件中。3、行政不作為案件中被告的行為方式或態度應該表現出該為而不為的消極性,主要體現在實體上不給予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的實現或保護,即對相對人的申請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或拖延履行。這一特徵往往是起訴人提起訴訟所直接針對的現象,也是人民法院對不作為行政案件進行司法審查的重點之一。4、行政不作為案件是因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主動申請行為開始的,這是此類案件的先決條件,也是此類案件的顯著特徵。沒有申請人的申請,就不可能引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是行政案件訴訟中重要類型,所有的行政訴訟案件都可以劃分為行政作為違法案件和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審判實踐中,大多將行政主體「拒絕頒發許可證或拖延頒發、拒絕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職責,不發給撫恤金」的案件歸為行政不作為案件,在判決時,也大多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的規定來進行判決。然而,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相當復雜,實踐中遇到的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也遠不只以上三種。對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的判決進行探討,有助於行政責任的認定和司法審查的進行。本文擬對進行闡釋。
把行政不作為違法限定在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或形式上應作為而不作為,就排除了法院對於行政主體相對人要求履行職責的請求作否定性結論(通常為拒絕履行)的行政作為行為作出強制履行判決的情況,也就是說,對於行政主體明示拒絕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人民法院不作為強制履行的判決。但對於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或方式上應作為而不作為(即通常的不予答復行為),人民法院判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的內容應當如何呢?
目前主要有三種不同觀點,即:原則判決說、具體判決說和情況判決說。原則判決說認為,強制履行判決的內容只能是要求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而不能對行政主體如何履行職責提出要求,否則即有司法權侵入行政權之嫌。具體判決說認為,強制履行不但應當包括要求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的程序內容,還應包括履行事項、履行要求及履行數額等具體內容,否則會影響訴訟效益,導致重復訴訟。情況判決說則認為,不同的行政不作為違法需要不同的履行判決內容,通常對涉及給予第三人設定義務或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不作為,應採用原則判決說;對涉及給予相對人受益性的、羈束性的行政不作為,應採用具體判決說,對相對人申請不合法,而行政主體未答復的,只能採用原則判決說。
筆者認為,對於行政不作為案件的判決內容關繫到司法權對行政權監督的廣度和深度,而這一點完全可以由立法明確加以規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只是籠統地規定判決履行,而沒有對履行的內容作出明確說明,我們應從行政審判的實際和我國行政訴訟制度的最終目的來考慮判決。現階段,我國行政審判與其他訴訟相比相對滯後,行政相對人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較為嚴重,而行政救濟程序制度又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司法救濟就要建立一種為行政相對人的權益提供保障,在相對人權益受到違法行政行為侵害時隨時給予全面而有力的保護。對行政不作為違法,應當允許法院在適當情況下作出具體履行內容的判決,以避免原告就同一事由再次起訴。因此,對所有行政不作為案件只能判決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的原則判決說是不符合審判要求的。具體判決說則又過分絕對,沒有考慮到行政不作為案件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畢竟,司法審查只應在一定范圍內對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情況判決說從不作為的不同內容來進行分類判決,忽視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實踐中,對行政不作為案件,法院大多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的規定來進行判決。但該條只是籠統地規定判決履行,而沒有對履行的內容作出明確說明。
綜上所述,具體到實踐中,對行政不作為案件的判決應當根據原告的不同訴訟請求作出適當的判決:(一)如果原告提出的是確認之訴,即原告只要求確認被告有行政作為義務,則判決時可宣告被告有作為義務,並責令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程序上的義務。(二)如果原告提出的是履行之訴,要求被告實際履行法定職責,經過審查,認為原告請求符合條件,被告履行有實際意義且在客觀上能夠履行的,可以作出宣告被告應當履行法定職責,並要求被告作出具有實際內容的履行判決;判決時被告已經不具有履行法定義務的可能性,或者強制履行判決會對原告造成不利後果,原告可變更訴訟請求,提出賠償之訴,可判令被告賠償損失,如果原告堅持原來的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履行法定作為義務,則可駁回起訴。(三)如果審查原告申請合法,被告有作為義務,則可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作為義務,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予以駁回。(四)如果審查原告申請不合法,被告沒有作為義務的,判決駁回訴訟。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人民法院)
④ 法律:研究行政不作為的難點在於什麼
研究行政不作為的難點在於行政不作為。
它包含五層涵義:第一,必內須負有某種特定容義務;第二,必須為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第三,必須具有履行義務的能力;第四,存在不作為的情形;第五,表現為程序方面的不作為。 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 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如何界定行政不作為 理論界大體有四種主張:程序說主張,應從行政程序方面區分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只要行政主體作出了一系列的實質性程序行為,即表現出積極的作為狀態,無論該行為在實質內容上反映的是『為』或『不為』,都應該是行政作為,反之就是不作為。
⑤ 對於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等等。
⑥ 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能 怎麼辦
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能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以及監察機關舉報、申訴,當然如果損害了你的利益,也可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能的情況如下:
1、看行政相對人違法行為是否停止。如某縣檢察院訴縣環保局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向其發出檢察建議後,該環保局對某公司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生產後,又兩次對該公司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但事後檢察員在對該公司進行現場查看時發現,該公司仍處於生產狀態,且修建的環保設施仍不符合標准。這種行政機關雖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但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並未停止的情形,可以作為判斷行政機關未履行法定職責的標准。
2、看行政機關是否窮盡法律手段。如某區檢察院訴區林業局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林業局對被處罰人毀損林地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後,被毀林地在指定期限內恢復原狀的內容都未能得到執行,罰款也未予收繳。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未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應採取催告、加處罰款等方式督促其履行。經催告無效後,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二條 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都必須執行。履行行政復議決定是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機關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如果其拒絕履行,就構成行政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⑦ 什麼是「行政不作為」,其法律責任是什麼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也就是政府和其下屬的工作部門)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負有作出相應行政行為的法定義務,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內未按照法定程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極行為。
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 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法律規定,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有11種:1、宣布無效;2、撤銷違法;3、重作行為;4、修正違法;5、履行職責;6、承認錯誤、賠禮道歉;7、恢復名譽、消除影響;8、返還權益;9、恢復原狀;10、行政賠償;11、被通報批評。
由於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行政法律責任主體, 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作為行政人的法律責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體對外承擔,再由行政主體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責任追究。法律依據是:
1、《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2、《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⑧ 什麼才是行政不作為
所謂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並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它包含五層涵義:第一,必須負有某種特定義務;第二,必須為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第三,必須具有履行義務的能力;第四,存在不作為的情形;第五,表現為程序方面的不作為。 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 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如何界定行政不作為 理論界大體有四種主張:程序說主張,應從行政程序方面區分行政作為與行政不作為,只要行政主體作出了一系列的實質性程序行為,即表現出積極的作為狀態,無論該行為在實質內容上反映的是『為』或『不為』,都應該是行政作為,反之就是不作為。因此,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作為的法定義務,並有作為的可能性而在程序上逾期有所不為的行為。(黃志強《行政不作為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實質說主張,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一定的動作,但要分方式的不為和內容的不為。方式有『為』,但反映的內容是不為,則是形式上有『為』而實質上『不為』,也是不作為。「(陳小君、方世榮《具體行政行為的幾個疑難問題識別研析》);違法說主張,在行政違法理論中,沒有合法的不作為。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不作為違法,是指行政機關、其他行政公務組織或公務人員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卻違反該規定而不履行作為義務的行為。(楊解君《行政違法論綱》);評價說主張,討論行政不作為以及對其提起訴訟的前提是不作為存在著違法的可能性,而非現實性,行政不作為違法只能是審查後的結果,而非提起審查前的結論。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問題,當前學術界通行兩種主張。一種主張是,行政不作為由「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義務、行政主體具有作為的可能性、行政主體在程序上表現為有所不為」三個要件構成(匿名《行政不作為相關法律問題探析》);一種主張是,行政不作為的違法要件除了需要具備行政違法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如學者言及的主體要件、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以外,行政不作為行為還有自身的特有要件。行政不作為的特有要件包括必備構成要件(「法定的作為義務、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履行義務的必要性」三要件)和選擇構成要件-相對人的合法申請(匿名《試論行政不作為之訴中的原告主體資格》)。本人認為,上述兩種主張都值得商榷。就兩種主張的共同不足看,一是「行政主體具有作為(履行義務)的可能性」成為構成要件,既缺少法理(法律)依據,也易讓行政主體找到行政不作為的堂皇理由,使真正的行政不作為逃離司法監督或行政監督。二是從程序上看,行政不作為與行政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熟與否的分界點在於,是否在一定期限內有所作為。期限問題當屬構成要件之一。另外,在後一主張下,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不僅過多過濫、邏輯層次復雜,而且部分要件難以成為「要件」,如主觀要件,認定行政不作為是否成立時,並不需要考查行政主體有無故意或過失。從學理探究與立法實踐相結合、相統一的角度出發,本人認為,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有三個: 一是申請要件-行政相對人向行政主體提出了實施一定行為的合法申請。 按照行政主體能否主動作出行政行為標准,行政行為可分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和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兩類。對照《行政復議條例》第九條第(四)、(五)、(六)項和《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八)、(九)、(十)項規定的可以申請復議的三類行政不作為案件看,可以發現,除可以申請復議的行政不作為案件的種類得到擴展外,另一個細微變化是:《復議條例》第九條第(六)項單純規定,「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可以申請復議;而《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十)項則強化規定,「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障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可以申請復議。可以發現,立法者在此突出了「申請」這一前提條件。再從《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八)、(九)、(十)項的三項規定來看,可以申請復議的三類行政不作為,均有「申請」這一前提條件。從這些變化中可以看出,立法者現在的態度是,行政主體只在對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不依法履行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行政相對人對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行政主體怠於行使職權的,並不構成行政不作為(而構成瀆職)。 二是職權要件-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事項具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主體作出的一定具體行政行為,要在被申請的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范圍內。若行政相對人申請作出的一定具體行政行為不在被申請的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范圍內,如申請公安部門發放社會保險金、申請勞動部門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不能對被申請的行政主體的不答復、不辦理行為以行政不作為為由提起行政復議。其次,行政相對人申請作出的一定行政行為要在被申請的行政主體的管理許可權-地域管轄、事務管轄和屬人管轄范圍內。比如,發放-是公安部門的法定職責,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是民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保護受教育權是教育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若據此法定職責,甲省某市某區的公民要求甲省公安部門辦理-,乙省某市某區的公民要求甲省某市某區的民政部門向其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某外國籍公民向其住所地丙市某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保護受教育權。因省級公安部門並不直接承辦具體的-事宜,行政主體只對其管轄區域內的相應事務具有管理許可權,申請人不按管理許可權要求行政主體作出一定行政行為,被申請的行政主體不予辦理或答復的,申請人不能以其不作為為由申請行政復議。 三是期限要件-行政主體未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法定程式實施一定的行為。 行政主體為一定行為的時間,少部分法律法規已作出規定,包括《行政復議法》在內的大多數法律法規未作出規定。在沒有規定法定期間的情況下,學理界主張根據多方面因素,如行政主體處理類似問題的慣用時間、事件本身的難易程度、行政主體的主客觀條件、有無法定阻礙事由等,確定一個合理時間,並以該合理時間為基準,確認是否有不作為的事實存在。這種「經驗性」「任意性」的做法,因難以平衡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間的利益而容易引發爭議,也因難以使不作為型行政復議步入「依法」軌道而損害行政司法活動的特有價值。本人認為,《行政復議法》應當採取一定的立法技術,對行政主體履行法定職責的期限作出明確、適當的規定,以此來明確行政主體履行職責的合理期限和行政不作為的成熟期限。在此期限內,行政相對人不得認為行政主體不作為並申請行政復議;超過此期限,行政主體若沒有依照法定程式做出一定的行為,如履行(辦理)當事人申請的事項,或書面告知當事人不履行(辦理)的理由,則構成行政不作為。
⑨ 對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的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怎麼處理
根據法律規定,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有11種:
1、宣布無效;
2、撤銷違法;
3、重作行為;
4、修正違法;
5、履行職責;
6、承認錯誤、賠禮道歉;
7、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8、返還權益;
9、恢復原狀;
10、行政賠償;
11、被通報批評。
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作為行政人的法律責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體對外承擔,再由行政主體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責任追究,法律依據是:
《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也就是政府和其下屬的工作部門)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負有作出相應行政行為的法定義務,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內未按照法定程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極行為。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亂作為是指行政主體做出的一種錯誤行為方式,即行政主體在履行提供公共服務、承擔行政責任等職責過程中,未盡到應有的義務或管了不該管的事,導致國家政令不通、執行不力,同時還損害國家的全局發展和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表現形式有行政「錯位」、行政「越位」等。「亂作為」 濫用法律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是一種瀆職行為,具有明顯違法性的特點。
⑩ 行政行為不作為的救濟途徑為什麼
(一)行政不作為的概念
行政不作為是相對行政作為而言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並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的行為。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行政不作為主體必須是負有法定作為義務的行政主體。它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第二、行政主體必須負有法定作為義務。它包括依職責產生的法定義務和依職權產生的法定義務。第三、行政主體具有履行該法定義務的能力,但故意或過失不作為。第四、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表現為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或者沒有完成一定的程序行為①。
(二)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
1、申請要件
眾所周知,行政行為按照行政主體的主動性可以分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和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一般情況下,行政不作為要求相對人必須曾向行政主體提出過申請或請求,要求行政主體履行其法定職權范圍的某種作為義務,以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在特殊情況下,負有法定職責的行政主體在工作中發現有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或公共利益的違法事項時,無需有他人的申請或請求就應積極作為,否則即構成行政不作為。有一種觀點認為「行政主體只在對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不依法履行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對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行政主體怠於行使職權的,並不構成行政不作為(而構成瀆職)。」這樣一種認識人為地使行政不作為的認定復雜化,也可能為行政主體不積極履行作為的義務提供一種借口。而在司法實踐中存在大量的行政不作為案例,實際上都是由於行政主體應當依職權作出某種行政行為卻怠於行使職權造成的②。
2、職權要件
現代行政分工細致、 權責分明,每一個行政主體都有自己法定的職權和職責,並有地域管轄、 屬人管轄和事務管轄的范圍限制,所以相對人在提出申請或請求時一定要向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的行政主體提出。在現實生活中,相對人由於某種原因錯誤地向不具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的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或請求時,該行政主體若沒有答復,從理論上講應該不構成行政不作為,但該行政主體應盡到合理的告知義務,這是服務政府所應該做到的,而且從行政效率和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是值得的。
3、期限要件
即行政主體未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法定程序或合理程序實施一定的行為。期限在認定是否構成行政不作為時到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比較易於操作,但遺憾的是我國立法在這方面的規定並不細致。大部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沒有規定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的具體期限,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中的60日的規定成為在司法審判中的一個重要標准。但畢竟行政行為比較專業和具體,每一個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所需的時間不同,司法解釋的60日或未來的行政程序法所規定的期限都是一個原則性規定,具體的期限還需要具體的法律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定,這樣才能充分提高行政效率,及時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4、形式要件
不予答復既包括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意思表示,也包括沒有完成一系列的程序行為。也就是說行政主體在接到相對人的申請或請求後,按照法律的規定既可以用意思表示,比如口頭或書面的形式來答復相對人,也可以用實際行動來答復相對人。如果行政主體在這兩方面都毫無表示,就視為不予答復。
5、利害關系要件
即行政相對人與行政機關的這種不予答復的不作為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認定「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行政訴訟法 》角度而言主要是為了確定原告資格而設置的一個標准。《行政訴訟法》第41條將原告界定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000年的《若干解釋》第12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這「對於糾正作為原告必須是行政機關行政管理對象的錯誤觀點具有一定的意義③。」但如何理解「法律上利害關系」,司法解釋並沒有給予明確規定。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及主要救濟方式
(一)行政不作為的危害④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於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於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於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範機制的構築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於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於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於法治國家的建設。
(二)現階段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主要救濟方式
我國行政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對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的系統研究較為匱乏,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才逐步趨向成熟。同時憲法規定了廣泛的公民權利,具有了較完善的公民權利理論,國家開始遵循福利的或給付行政的理念,在社會保障方面積極立法,建立了行政不作為訴訟制度和國家賠償制度。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及制度的成熟和完善,直接關繫到現行社會條件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公共權益受保護的程度,更是監督行政機關積極行使職權,減少行政不作為違法現象的強有力後盾。目前在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確認違法。對於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如果無必要或無可能責令行政主體繼續履行, 或者行政主體由於時機不成熟不能履行義務得到行政相對人理解時,只能確認其不作為違法。如果僅涉公共利益,確認違法後不存在賠償損失問題。而涉個人利益時,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2、責令履行。在有履行的必要或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責令履行讓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義務。有學者認為,應該責令行政主體履行程序和實體上的雙重義務,如果只讓其履行程序上的義務,則如果行政主體仍不履行實體上義務,則可能給當事人造成重復起訴的訴累。但是此觀點存在一定爭議,因為行政主體如何作為屬於其應有的權力而且行政訴訟中行政不作為的審查更多應是程序上審查,一般不涉及實體審查。
3、賠償損失。如果行政不作為確實給相對人造成了損失,無論是否責令履行,都應責令行政主體賠償。因為「令行政機關履行必須執行的法定義務,只是防止違法行為繼續發生侵害,受害人如果過去受到損失,並未因此得到補救,這時就要發生政府和官員對法律行為的賠償問題」。 對於無履行必要或可能等不能責令行政主體履行但確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行政不作為,則在確認違法的基礎上予以賠償無疑是最好的救濟⑤。
三、完善我國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制度的建議
(一)擴大行政不作為訴訟的受案范圍
我國《行政訴訟法》採用了兩種方法規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一是概括式:即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做出原則性統一規定。如《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提起訴訟。該條第二款規定:「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二是列舉式:《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前七項列舉了法院應當受理的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第十二條列舉了法院不能受理的4類事項。其中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四、五、六項規定了法院應當受理的三種情形的行政不作為案件。這種採用概括式和列舉式對行政爭議受案范圍的規定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引起爭議。一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爭議案件是否只受理因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爭議案件,還是也包括因抽象行政行為引發的行政爭議案件;二是受理案件是否只限於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行政爭議案件;三是採用列舉式規定的受案情形以外的情形是否屬於受案范圍。如: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案件是否屬於受理范圍,發放社會保險金或最低保障金案件是否屬於受案范圍等。
鑒於我國行政訴訟法關於受案范圍的規定存在許多分歧。2000年3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採用了概括加排除列舉的方式規定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依照該司法解釋第一條第2款的規定,除以上六種情況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都屬於人民法院行政受案范圍。
1、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在我國,由於受傳統「個人利益中心論」的影響,無論是行政復議還是行政訴訟都以保護相對人的個人利益為目標,因而可予復議和訴訟的救濟范圍只限於直接損害特定個人利益的行為,而並不將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包括在內。
實質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統一的,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公共利益作為共性存在於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之中,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是作為共性的公共利益的特殊表現形式。因此,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如果該個人利益中包含著公共利益,則從本質上可以說是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而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如果某個相對人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則也可以說是其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害。可見,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與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某個公民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同樣也有權請求復議和訴訟救濟⑥。在我國,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主要依賴於行政監督來約束和糾正,但行政監督部門有時並不能發現這種行為,或並不願意、並不能有效地對該行為予以監督。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做法,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通過列舉的方式逐步拓寬對此類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范圍,通過修改《行政訴訟法》,由法律特別規定侵害公共利益不作為的范圍和種類⑦。
2、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目前我國的《行政訴訟法》排除了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使得行政主體的抽象行政不作為遠離法律的規制之外,顯然有悖於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司法審查范圍的國際趨勢。抽象的行政不作為主要發生在行政立法領域中,是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立法職責的行為,所以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救濟僅限於立法救濟和行政救濟。根據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命令、批示、決定和規章;鄉、民族鄉、鎮的人大有權撤銷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違法或當的決定和命令。這說明,如果行政機關不及時依法修改與上級法律規范相抵觸的普遍性行為規則,有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依法予以撤銷。但這些畢竟是一種非經常性的救濟,且只能是部分的救濟。從實際情況看,這些救濟形同虛設。抽象行政不作為一般表現為針對公眾或公共事務,所以它涉及到的不是某個人的利益,而是眾多人的利益。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將其納入到行政復議和訴訟救濟的范圍,從而使之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濟。
3、將行政復議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⑧
行政復議不作為,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不予復議的行為。盡管《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此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起訴的對象卻是原具體行政行為,因而行政復議不作為本身並不受司法審查。在行政復議中,一項復議申請將引起行政復議機關裁決是否受理、審查復議案件和作出復議決定等一系列行政程序性活動。行政復議機關對這些程序活動的最完整履行就構成作為的行為;反之在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范圍內,每一過程的未完成、未終了都可能將其視為不作為。復議機關的種種不作為行為在實踐中大量存在,其潛在危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復議終局的情況下,一旦復議機關不作為,幾乎可以致申請於投訴無門的境地。即使在可以起訴的情況下,行政復議機關的不作為不但使原爭議處理的期限變相地延長,使申請人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增加了法院的訴訟負擔。由於目前在行政復議不作為的情況下,司法審查的對象並不是不作為而仍是原具體行政行為,在這一程度上又使復議機關為避免當被告而故意「不作為」,從而使這種不作為更加普遍。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最有效的途徑是將行政復議不作為本身直接納入訴訟救濟范圍,這樣可以增強復議機關的責任感,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減少不作為的發生,以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行政的功效。
(二)豐富行政不做為案件的判決方式
1、駁回訴訟請求。在起訴行政主體行政不作為案件中,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情形:一是被告沒有實施原告所申請的行為,但原告確實不具備申請條件。針對這種情況,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起訴被告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二是行政主體不作為可能是違法的,但由於原告提供不了有力的證據加以證明,法院無法作出認定;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起訴前行政機關已經依法履行了法定職責;四是依職權行為中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法定事由沒有發生;五是法律、法規、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情形。
2、撤訴裁定。通常認為,撤訴是原告在行政訴訟中依法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是原告處分自己訴權的具體表現⑨。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有學者認為,法院裁定準予撤訴的標準是:原告撤訴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撤訴不損害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利益;原告的合法權益沒有受到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⑩。否則,法院應裁定不準予撤訴而應對案件繼續審理。
3、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意味著否定當事人實體上的請求,因而只能用判決而不能用裁定。駁回訴訟請求與駁回起訴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駁回起訴是因為原告不具有起訴條件而駁回其程序意義上的訴權,所以它只能用裁定。
(三)行政不作為賠償救濟的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總則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根據此法規定,只有在行政主體違法行使職權造成行政相對人的損害時,才承擔國家賠償責任,也就是在行政作為的情況下。完全沒有提到有關行政不作為所引起的損害賠償問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總則的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 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即只有針對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才享有起訴權,而只有享有起訴權才有可能獲得賠償。對於行政不作為行為公民是否享有起訴權呢?
筆者認為,行政不作為由國家負擔賠償責任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行政權本身就包含了行政職權和行政職責,二者具有重合性,並相互滲透。這就意味著行政主體不能任意地轉讓、放棄和自由處分行政權,只能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履行法定職責。行政不作為即表明行政主體不履行自己應當積極履行的義務,放棄了其法定職責,違反了法律對其的職責要求。正如約翰•密爾所言:「凡顯系一個義務上當作的事兒他不做時,就可要求他對社會負責,這是正當的」⑾,國家對行政主體不作為承擔責任完全有理有據。第二,行政權具有國家意志性的特徵。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是行使行政權力的主體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活動,因此行政權力的行使及其目的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實現行政職能。同時,行政主體及其公務人員從事的行政活動,都是代表國家且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由此產生的一切職務上的法律後果,均由國家承擔。第三,從依法行政的角度來看,只有對行政不作為造成的侵害進行救濟,才能有效的督促行政機關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
結語
行政不作為在當今世界各國都己成為行政法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與討論己有些時日,而且一直沒有降溫,但是現行法中對它的規范、調控與救濟仍顯不足,現實生活中種種問題的顯露已經明確提示我們,對行政不作為的規制不能再延遲,實踐中需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幾個領域全方位謀劃,杜絕或減少行政不作為問題。筆者認為,解決的思路,一是從立法上明確作為與不作為、該作為的如何作為、不該作為的怎樣防範、違法了如何救濟等問題,把所有的行政行為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內,有法可依;二是把紙面的法律規定切實落實到社會調控中去,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治道路是一個過程的集合,理論的研究與實務的積累為其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希望本文粗淺的探討能夠對行政不作為的防範與救濟盡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