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道德觀
❶ 哈特認為的法律內在道德是指什麼
看來兄弟對這個問題不太清晰,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伴隨著法哲學發展的始終,一直備受討論和爭議。尤其在二次大戰之後,哈特與富勒的論戰中,討論的核心問題即是此。哈特的著作《法律的概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集中反映了兩個人的觀點。
英國法哲學家哈特是實證主義法學派的代表人物,認為法律與道德相分離,他認為法律的正當法律效力來源於承認規則,關於哈特的「法律規則說」,就不再詳細說了。因此,他沒有提出內在道德一詞。
富勒代表的是自然法學派的觀點,認為法律與道德有必然的聯系,法律不能與道德分離,富勒證明其觀點的核心主張即是提出的「內在道德」的觀點,富勒認為法律道德不同於社會道德,可分為內在道德和外在道德,內在道德是法律的正當性來源,是法律的合法性基礎,內在道德是一種形式道德,此即富勒所謂的「程序自然法」,所有法律只有符合內在道德的要求,才可以稱之為法律,否則就不是法律;內在道德深藏於法律體系內部,是法律的基礎和軸心,道德還可以分為義務的道德和願望的道德,內在道德大部分為願望的道德等等吧,富勒通過內在道德理論,將法律與道德緊密聯系在一起,他首次將法律與道德的聯系方式進行了清晰的闡述,這是前輩自然法學家沒有做到的,也是他的理論對自然法學派的貢獻。富勒的理論很豐富,對現當代法理學影響甚大,你可以找相關書籍看一下。
外在道德主要指的是法律的實體目標,如公平正義等;內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相互影響,內在道德能促進外在道德的實現。嘿嘿,在火車上沒事干,掏出來手機復習一下之前的知識。
❷ 見死不救和見危不救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
見死不救,看你是什麼樣的工作,比如說醫生見死不救,那麼是法律問題,如果說一個不會水的人見人溺水不救,那麼即不是法律問題也不是道德問題,因為你去救人,說不定還會搭上自己,如果說一個普通人見老人跌倒不扶,是道德問題,因為你沒有義務去扶,說不定還會被人訛。
❸ 法理學為什麼必須思考法律與道德——《法律的現代性劇場:哈特與富勒論戰》讀後
作者曰:「方法。」與他以往的學術路徑一致,作者堅持了一種知識考古的進路,即追問「為什麼法理學必須思考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於是我們要考察「這種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是如何被『問題化』的,又是如何不斷地將各種具體的現實問題捲入到這個問題工廠的生產機器中」。這種對於問題本身的問題意識是國內主流研究所欠缺的,但它卻是重要的。如果我們只看到劇場上的演出而忽視了劇場本身,我們就無從認識到台前和台後、理論與現實的區別與聯系。
正是新手法用舊材料做出新菜餚。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拉德布魯赫的理論上——那種所謂的復活的自然法,則我們遠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所在,更遑論真正解決問題。它註定只是過渡性的應急之舉;甚至可以說,它是用納粹的邏輯完成了反納粹的任務。知識考古的方法使作者的視界不但超越了這種將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簡單化的「鴕鳥戰術」,更超越了理論的層面而將其與生產理論的實踐聯系起來。於是作者得以從容回顧世俗國家的興起以來的歷史,正是這造就了法律與道德之間新的緊張,構成了現代法律興起的政治背景。以邊沁、奧斯丁、凱爾森和哈特為代表的法律實證主義,和以富勒為代表的學者對此做出的批評,無不是對時代的一個回答。
因此,作者在「異」中看到了「同」。法律實證主義從沒否定道德對法律的影響,但它不是通過否定法律本身,而是試圖「以可操作的方式教導人們如何不服從在道德上惡的法律」。富勒的「程序自然法」觀念也遠離了傳統的拉德布魯赫意義上的自然法,它注重的服從於法律的目的的「法律內在道德」並沒有包含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可見,哈特和富勒的分歧遠遠小於他們的共同立場,那就是「一致反對拉德布魯赫所主張的外在的道德對法律的干預,這意味這二者都將『法律』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獨立於道德、宗教等的規范,它是由立法者正式公布的法律」。為什麼會如此?原因在於他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現代社會的發展,是與價值多元、道德沖突相聯系的,哈特和富勒都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拉德布魯赫式的浪漫主義自然法觀是無論如何不能真正處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緊張的。這時他們就同時來到了韋伯所謂的「諸神之爭」的面前,來到了價值與事實二分的面前,來到了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的面前。本書的題目也就水到渠成地浮現——「法律的現代性劇場:哈特與富勒論戰」。
事情還沒有結束。作者並不認為這一梳理只是「站在遠方的眺望」,中國已經被捲入或者陷身於現代性的潮流中。不是嗎?「當與世界接軌的普適性法律與地方習慣的沖突產生秋菊的困惑的時候、當司法改革以隱蔽的方式試圖獨立於政治權力獲得自主性的時候、當國際人權保護與國家主權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當王海這樣的消費者為五毛錢的權利而斗爭的時候、當小康生活成為全部制度的正當性基礎的時候、當婚姻法以道德的名義侵入私人生活的時候、當自由主義與新『左』排展開論戰的時候」,我們同樣面臨著哈特和富勒的法律與道德的問題。甚至,我們的問題還要復雜得多,因為現代性本身是西方歷史的產物,現代性的擴張是與西方文明的擴張相同步的;現代性在中國,是與獨特的民族國家進程、獨特的現代化進程相伴隨的,這使現代性有了更為多樣的面相。這樣的舞台和劇場使我們的法學研究不同於西方,但我們的台詞又是西方的,所以很可能,「法律實證主義」、「自然法」、「法律」、「道德」在中國的法治事件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和作用,詞與物又一次分離了。這一點,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天天發生在身邊的「法說今日」就可以知道。
這是作者在書的結尾提出了但沒有展開的問題。出處:法律出版社
❹ 怎樣理解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淺議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法律和道德歷來是哲學家、法學家所探討的熱點,圍繞著兩者的關系,西方法學誕生了許多流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法律和道德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正確理解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對於我們的立法和司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法學派的觀點 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律就是道德,著名的法諺是「惡法非法」。道德是一種在實然法律之上的應然法,它要求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必須是符合道德的要求,否則將不能稱之為法律。這種道德觀念在自然法學派內部也有一個演進的過程。古希臘時期,這種道德主要是指自然理性。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城邦社會之間的「主僕關系」,智者學派認為是一種自然秩序。在資產階級革命啟蒙思想家眼中,由於倡導人權,這種道德主要是指人類理性。如盧梭認為法律是公共意志。而在工業化革命之後,道德的觀念逐漸社會化,富勒認為道德是人們所能接受的社會准則。無論道德的觀念千差萬別,但是法律作為法的表現形式,其內容必然是道德的體現,這是自然法學的根本觀點。不可否認自然法學在正義、人權的進步和發展問題上具有巨大貢獻,但是其只注重法律內容,忽略法律形式,使法學研究具有片面性和依附性。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認為法律和道德具有根本區別,著名的法諺是「惡法亦法」。道德和法律都是社會規范的形式,而法律只是國家頒布的具有國家司法強制性的手段,不論法律的好與壞,是否具有價值等等,不能因為法律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而否認法律的內在屬性。如奧斯丁所說,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哈特認為法律僅是一種「規則」。分析實證法學派把法律和道德區別開來,把法律作為一種科學研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律的發展,但其只注重法律的形式,不問法律的內容,對於法律和道德的關系難免狹隘。 三、筆者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內容和形式是辨證統一的,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但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道德和法律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築,都是由一定歷史條件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拿我們社會主義法律而言,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必然產生某種需求,這種需求最初表現為對人們道德行為的渴望,慢慢地這種渴望需要轉化為共同的社會會准則,當國家把這種需求以法律的形式表現出來,明確權利和義務時,法律就誕生了。可見,法律和道德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意識形態。筆者認為,道德和法律是內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關系,法律是社會道德表現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本身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如美國的羅爾斯所言,法律具有其自身的「程序價值」。
❺ 洞穴奇案的十四位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哪些法學流派的觀點
別說內容了,你若能買到這本書,通知我一下。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解讀富勒的「洞穴探險者案」
本文要說的案例是美國著名法學家富勒在1949年《哈佛法律評論》中所虛構的洞穴探險者案(Lon Fuller,「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62 Harvard Law Review 616,1949)。事實上,即便在多次讀過這則案例後,筆者在敘述這一
案例的事實之時仍舊有一種心悸。這種心悸不僅來自於案件情節的起承轉合與跌宕起伏,更來自於案件當事人在身處絕境時的殘酷但或許是合理的選擇行為。在為讀者展現了這個法律、道德與人情相交錯的案例後,富勒更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五種法律解釋理論撰寫了五篇判詞。閱讀這五篇判詞,我們如同穿行在法哲學歷史的長河中,最終到達了法律的幽微要渺之處。筆者希望讀者帶著下面的問題來閱讀本文,「如果你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你將做出何種判決?」
案件事實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的紐卡斯國。那年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的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聯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岩石擋住了石灰岩洞的唯一出口。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由於探險者未按時回家,他們的家屬通知探險者協會,一個營救隊伍火速趕往出事地點。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的困難大大超出了事前的預計,而在營救過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隨身所帶的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就在被困的第二十天,營救人員獲知探險者隨身攜帶了一個可以收發信息的無線設備。洞外人員迅速通過通訊設施給受困的探險者取得了聯絡。
當探險者問到還要多久才能獲救時,工程師們的回答是至少需要十天。受困者於是向營救人員中的醫生描述了各自的身體狀況,然後詢問醫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有可能再活十天。當醫生給出否定的回答後,洞內的通訊設備沉寂了。八小時後,通訊恢復,探險者要求再次與醫生通話。維特莫爾代表本人以及四位同伴詢問,如果吃掉其中一個成員的血肉,能否再活十天。縱然很不情願,醫生還是給予了肯定的答復。維特莫爾又問,通過抓鬮決定吃掉他們中的哪一個是否可行。這當然是個醫生無法回答的問題。當政府官員和牧師都不願意回答這一問題時,洞內就沒有再傳來任何消息。在探險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探險者們獲得外界的信息後,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反復討論了保證抓鬮公平性的數學問題,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的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的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的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與判決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的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的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在富勒筆下基本上扮演了案情敘述者的角色,這讓他所闡釋的維持初審原判的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的法官,他的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的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的法律條文加入自己的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的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在做出這一宣判後,特魯派尼提議通過行政長官的赦免來限製法律在本案中的嚴苛性。從其簡明扼要的判詞來看,特魯派尼顯然是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實證主義的代言人。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的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的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的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的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的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的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的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的「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的有效法律。「我們各個法律分支……的共同目標都在於促進與改善人們的共存狀態,調節共存狀態下相互間關系的公正和平等。當人們可以共存的這一前提不復存在,就像案例中極端的情景下,生存只有通過剝奪他人的生命才成為可能時,支撐我們整個法律秩序的基本前提也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其次,福斯特承認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字面含義。但法律的古老諺語就是「一個人可以違反法律的表面規定而不違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規定都應該根據它的明確目的來獲得合理解釋。刑事立法的主要目的在於阻止人們犯罪,福斯特運用正當防衛的先例來類推被告人行為的正當性。福斯特的判詞集中體現了目的論的解釋方法:法官在解釋法律時必須考慮法律的合理目的,這與特魯派尼法官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站在特魯派尼的立場,或許可以說福斯特的法律解釋理論可能造成司法僭權。我們看看福斯特是如何回應這一潛在挑戰的,「我前面運用的推理絕沒影響對實定法的忠誠,盡管它提出了合理忠誠和不合理忠誠的問題。沒有任何領導會要一個不能領會言外之意的僕人。再笨的女傭都知道,當她被告知『削掉湯羹的皮,撇去馬鈴薯的油脂』時,她的女主人只是口誤而已……糾正明顯的立法錯誤和疏漏不會取代立法者的意志,只是使其意志得到實現。」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的第二票。作為一個法律形式主義者,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的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的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觀念。」基恩接下來講道:「本案的所有困難從何而來?那就是未能區分本案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因素。坦率地說,我的同事不願意接受法律要求判決被告有罪的事實,我也同樣如此。但與我同事不同的是,我尊重我的崗位職責,它要求我在解釋和適用聯邦法律的時候,把我個人的偏好拋在腦後。」在成功挑戰目的解釋論後,基恩法官提出了民主政治中立法至上的原則。「從這個原則中引申出來的是法院有義務忠實適用制定法,根據法律的平實含義來解釋法律,不能參考個人的意願或正義觀念。」在這一基礎上,基恩法官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被告確實「故意剝奪了維特莫爾的生命」。
第四位出場的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的有罪判決,這讓雙方在前四輪的較量中打成了平手。漢迪法官是最高法院內的法律現實主義與實用主義者,漢迪法官就指出,「這是一個實用智慧的問題,它無關乎抽象的理論,而關繫到人類的現實。」「政府是一種人類事務,人們不是被報紙上的言詞或抽象的理論所統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統治。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的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的只能是暴政。在所有的政府分支中,司法部門最容易失去與普通民眾的聯系。」那麼民眾的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的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的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的表決形成2比2的平手,最後出場的唐丁法官的態度就決定了被告的最終命運。唐丁法官的判詞首先把靶子指向福斯特法官:如果說本案應該適用「自然法」,那麼我們這些並非處於自然狀態的法官又從何處取得了解釋自然法的權力的呢?而針對福斯特的目的解釋理論,唐丁法官認為法律的目的有時是難以確定的,有時是多重的,目的與目的之間有時也會出現沖突。在批判了福斯特的立場後,唐丁法官或許可以按照法律的文本做出被告有罪的判決。但唐丁還是在最後道出了自己身處的兩難困境:一方面無法接受福斯特的意見;另一方面,「當我傾向於維持初審判決,我又顯得多麼荒謬,這些將被處死的人是以10名英雄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的裁決:宣布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由於唐丁法官的棄權,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立場出現了戲劇性的平局,而這意味著初審法院的判決得到維持。4300年4月2日上午6時,四名被告人被執行死刑。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在《洞穴探險者案》一文中,富勒用五位法官的判詞給我們勾勒出他那個時代的法哲學圖景。構成這幅圖景之中軸的是自然法學與實證法學的爭論,在文章中則表現為福斯特法官與基恩法官之間的沖突。而在本文中,富勒教授也像基恩法官要求的那樣褪去了自己在學術論爭中的理論偏好。如果讀者事先並不了解富勒教授的學說理論,讀完此文後或許仍然無法給富勒教授做出定位。從實體立場上講,富勒或許更接近文中的福斯特法官,但富勒仍然借用唐丁法官之口說出了自己理論的缺陷所在。本文更為匠心獨具的地方在於富勒設計了一個2比2的平局,這一設計讓讀者們能夠更加獨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從《洞穴探險者案》一文發表以後,西方世界的法理學和法律解釋理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促使後世的學者競相續寫富勒教授的案例。1980年,達瑪竇教授在《斯坦福法律評論》的論文中將德沃金的權利理論適用至洞穴探險者案。因為富勒筆下的五位法官都是男性白人,埃斯克里奇教授在1993年組織了七位持女權主義或批判種族理論的學者寫作了七篇新的法官意見。在《洞穴探險者案》發表半個世紀之時,《哈佛法律評論》邀請六位學者續寫了六篇法官意見。有意思的是,六位新法官再次就被告是否有罪的問題打成3比3的平手。這六位作者中不乏中國法學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芝加哥大學的桑斯坦教授根據自己的類推推理理論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決,而哈佛法學院的德肖維茨教授則以德伯克大法官的名義寫作了被告無罪的意見。德肖維茨甚至在判詞中假設人類在第三個千禧年的一場宗教戰爭導致了自然法觀念的遺失,從而在自己法律實證主義的立場內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做出了被告無罪的宣判。而在香港地區新近出版的《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一書中,薩伯教授又為本案添設了一個情節:當年的洞穴中還存在著一個與四位被告共謀犯罪的第六人。圍繞著對第六人的審判,薩伯教授根據法理學在半個世紀內的新發展撰寫了九篇判詞。
富勒教授的洞穴探險者案在法理學的歷史上挖下了一個「永恆的洞穴」。他在文中探討了充滿分歧的法律和政治哲學問題:從法律解釋的理論,法官司法的過程,再到民主體制下的權力分立,如同繪制了一幅關於法理學歷史長河的知識地圖,雖然這幅地圖無法引領我們走出法律的迷宮,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法理學中的位置。這篇文章的重要性或許可以用耶魯法學院教授埃斯克里奇199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來表明:《「洞穴探險者案」:20世紀法律解釋精要》。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美〕薩伯著,陳福勇、張世泰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5月出版)
❻ 菲尼斯提出的法治八大原則跟富勒提出的法治八大原則有什麼區別
一、法治理論的歷史演變
「法治」在《牛津法律大辭典》被看作「一個無比重要的、但未被定義,也不能隨便就定義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權威機構、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機構都要服從於某些原則。這些原則一般被看作表達了法律的各種特性。如:正義的基礎原則、道德原則、公平和合理訴訟程序的觀念,它含有對個人的至高無上的價值觀念和尊嚴的尊重。」「在任何法律制度中,法治的內容是:對立法權的限制:反對濫用行政權力的保護措施:獲得法律的忠告、幫助和保護的大量的平等的機會;對個人和團體各種權利和自由的正當保護;以及在法律目前人人平等……它不是強調政府要維護和執行法律及秩序,而是說政府本身要服從法律制度;而不能不顧法律或重新制定適應本身利益的法律。」
《布萊克法律辭典》對「法治」的解釋是:「法治是由最高權威認可頒布的並且通常以准則或邏輯命題形式表現出來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律原則。」「法治有時被稱為法律的最高原則,它要求法官制定判決(決定)時,只能依據現有的原則或法律而不得受隨意性的干擾或阻礙。」
德國《布洛克嚎斯網路全書》第15卷認為:"法治國家的要素有如下內容:頒布在法律上限制國家權力(尤其是通過分權)的成文憲法;用基本法規來保障各種不容侵犯的民眾權利;法院從法律上保護公民的公共與私人權利不受國家權力的干涉;在因徵用、為公獻身及瀆職而造成損失的情況下,國家有賠償的義務:法院獨立,保障法官的法律地位,局長刑法有追溯效力,最後是行政機關的依法辦事原則。"
我們認為關於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強調平等,反對特權,注重公民權利的保障,反對政府濫用權利。由此,法治應有幾個最基本的特徵:第一,法治不只是一種制度化模式或社會組織模式,而且也是一種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識。第二,法治作為特定社會人類的一種基本追求和嚮往,構成了工業化和民主化的秩序基礎。第三,法治的最重要的含義,就是法律在最高的終極的意義上具有規限和裁決人們行為的力量,法律既是公民行為的最終導向,也是司法活動的唯一準繩。
現代意義的法治始源於西方,最早可追溯自古希臘。古希臘人把尊重法律和自由並論為實現他們的政治理想——城邦生活的和諧(「善」)的兩個基本政治准則,主張自由就是人只受法律約束,法律比人還要有權力。畢達格拉斯最早提出「人治不如法治」之說。古希臘偉大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政治學》中明確主張:法律是有道德的文明的生活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導致城邦「善」的一個條件。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法治的基本要素在於「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有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1他認為法治優越於人治,他說:「凡是不憑感情治事的統治者總是比憑感情治事的人們優良,法律正是沒有感情的。」因此,「誰說應該由法律來遂行其統治,這就有如說,惟獨神祗和理智可以行使統治;至於誰說應該讓一個個人來統治,這就是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2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論對西方法治傳統產生過久遠深刻的影響。
羅馬人的法治觀直接導源於希臘文明,他們不善於思辯,但卻精於行動,輝煌的羅馬法成為羅馬人高聳的紀念碑。西塞羅所謂的「我們是法律的僕人,以便我們可以獲得自由」成為一句不朽的名言。
近代意義的法治理論是由英國的哈林頓、洛克、戴雪,法國的盧梭、孟德斯鳩和德國的康德、黑格爾以及美國的潘恩、傑弗遜共同豐富發展的。這其中如洛克、盧梭、孟德斯鳩等人都是從自然法的角度,明確或者隱含地論及法治的思想。但戴雪則是系統地提出並闡釋了法治的含義,這就是學界所熟悉的法治三原則:「除非明確違反國家一般法院以慣常方式所確立的法律,任何人不受懲罰,其人身或財產不受侵害」;「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且所有人,不論地位條件如何,都要服從國家一般法律,服從一般法院的審判管轄權」;「個人的權利以一般法院提起的特定案件決定之」。3 戴雪的法治三原則對於反對封建特權,保護公民權利和自由具有重要價值,因而對西方乃至非西方國家的法治理論和實踐都產生了重大影響。4
現代西方的法治理論則循由兩個路徑發展:一個路徑是繼續形式主義法治理論的發展傳統,另一種則是企圖修補形式主義法治缺陷的實質主義法治理論。前者以英國學者拉茲和美國學者富勒為代表。拉茲認為,法治的字面含義是「法的統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治是指「人們應該服從法律並受法律的統治」但是在政治和法律理論中,法治應作狹義之理解。即「政府應受法律統治並服從法律。」法治意味著政府的全部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並且能給人們的行為提供有效的指引。拉茲還提出了法治八項原則:(1)法不溯及既往,應公開明確;(2)法律應相對穩定;(3)特別法的制定應受公開、穩定、明確的一般規則指導;(4)保障司法獨立;(5)遵守自然正義原則:公開審理、不得以偏見司法;(6)法院應對於其它原則的執行握有審查權,即審查議會和行政立法等;(7)法院應易於接近:省時省錢;(8)預防犯罪的機構在行使裁量權時不得濫用法律。5富勒在論證法的道德基礎時,也提出了法治的八項原則。6一般認為富勒盡管關注法的道德性,但他主張的法治原則"並不是道德性質的",而實際上不過還是一種形式法治。後者(既實質法治)開始於德國學者韋伯對資本主義法律合理性的探討。自韋伯之後,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紐曼繼續了對形式法治轉向實質法治的觀察,並將韋伯關於現代法發展會出現反形式主義的預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720世紀5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實質法治問題。1959年印度德里法學家大會所通過的《德里宣言》就包括實質法治價值取向。如在其關於法治三原則的主張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法治不僅要保障和促進個人的公民與政治權利,且應確保個人合法期望與尊嚴得以實現的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美國學者德沃金作為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雖然沒有專門論述法治問題,但從他關於權利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形式法治的明確挑戰:他主張道德權利,強調個人可以"良心拒絕"和"非暴力反抗"國家不正義的法律;他反對孤立的形式平等,主張給予處於不利地位的群體和個人以更多保護;他要求捍衛體現"公平、正義"要求的法律原則等等,都含有明顯的實質法治的精神。8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法治與人治之爭,但在內容上與古希臘的法治大相徑庭,從發生學的意義而言,中國古代法家的主張也並演繹出近代和現代的法治理論。從一定意義而言,現代中國的法治理論只是西風東漸的結果。答案補充 二、法治原則的憲法形式體現
不論是把法治界定為治國方法、法制的理想狀態、法律運行的原則,還是把法治看作是法律制度的價值標准、社會結構狀態,那麼必須首先建構法律制度這個前提,理所當然地要以憲法作為法治的核心,因此我們可以說憲法存在本身就是實行法治的一個重要標志。
法治原則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傳統和法律背景之下,有不同的憲法形式體現。
在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前後,法治原則一般集中體現在政治宣言或者憲法序言之中,另有少量的內容體現在憲法正文裡面。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當時體現法治原則的內容規定主要有:(1)法律目前人人平等;(2)未經審判不為罪,法律不得溯及既往;(3)未經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和自由,憲法所未列舉的權利應為人民保留;(4)國家機關不得行使法律所未授予的職權;(5)司法獨立;(7)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任何法律、法令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8)國家機關之間應嚴格實行分權。
❼ 富勒是怎樣論述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的
(一)法律的內在道德:程序自然法
作為一種「有目的的事業」,法有其道德性。法的道德性有兩個方面,即「外在道德」和「內在道德」。法的外在道德即「實體自然法」,指法的實質目的或理想,如人類交往和合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抽象的正義等等。法的內在道德即「程序自然法」,是有關法律的制定、解釋和適用等程序上的原則或法治原則是使以規則管理人類行為的事業成為可能的道德,也就是法律能夠成為法所絕對必需的前提條件。
富勒特別強調法律的內在道德,並對此作了較詳細的論述。他認為,律法的內在道德包括八個要素(法治原則)1.一般性(普遍性)2.公布。3.非溯及既往。4.明確。5.不矛盾。6.可為人遵守 7.穩定性 8.官方行為與法律的一致性。
(二)法律的外在道德:實體自然法
富勒指出,程序自然法不涉及法律規則的實體目標,而是有關調整人們行為的規則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的方式,世便能夠有效地達到它所要實現的目的。實體自然法則事關法律的實體目標,這就是法律的外在道德。富勒將「實體自然法」歸結為最基本的兩條:一是保持人類目的的形成過程的健康性;二是保持人類交流渠道的開放性。在他看來,正是交流使社會成為一個整體。法律的外在道德指通常意義上的道德,即由「正確」、「好壞」、「公平」、「正義」 等原則和觀念組成的道德。
法律為什麼既要有內在道德又要有外在道德呢?富勒解釋說,法律的內在道德是中性的,具有內在道德的法律可以為不同的法律實體目標服務。比如,圍繞避孕問題產生了有關的道德問題,顯然合法性原則本身不能解決這一難題。法律制度可能保持其內在道德而不論其規則是禁止還是鼓勵避孕,但任何實體目標的採納都離不開法律的內在道德。在某些情況下,對避孕的法律禁止也會危害法律的內在道德。正如人們常常能看到的,如果禁止避孕的法律停留在紙上,並知道這難以執行,那麼法律的內在道德就受到嚴重的損害,而且還會影響到其他法律的執行。由此可見,作為完善的法律制度。內在與外在缺一不可。按照富勒的說法,法律的外在道德與正義是一致的。
法律的外在道德作為法律制度爭取的實體目標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這種實體目標與廣泛的社會問題有關。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書中分析了法律的外在道德與效率、正義和反種族歧視、人本身及其自由、經濟資源的分配、政治和經濟制度的設計等之間的關系。正如富勒在談到追求的道德時所說的,人們追求的至善生活是經過平衡的多元目標,因此,人們在制定至善的法律制度時所追求的實體目標也必然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容的綜合概念。
綜上所述,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主要圍繞分析法律的內在道德與外在道德及其區別而展開的,其中程序自然法的概念及其八條合法性原則是富勒的主要理論貢獻。
❽ 富勒的事業論
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之一。曾長期任哈佛大學法理學教授。
並在相同的時間內將生產效率提升了近2.5倍,更重要的是產品不良率被降低到了3/1000,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而這一切都足以讓Fühlen(富勒)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物超所值的高品質電腦外設產品。
Fühlen(富勒)始終認為電腦周邊產品作為人與internet互動的橋梁,除了產品所具備的優異高品質外,更應該能夠傳遞人與世界的「鏈接」。
所以,Fühlen(富勒)更聘請全球頂級設計公司,曾經為奧迪等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提供設計服務的德國die:haptiker GmbH公司為您呈現獨特風格與人體工學設計。
質量控制:
一直以來,Fühlen(富勒)以嚴格的質量控制標准來批量生產產品,並提供覆蓋全球的分銷和物流服務,在需求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充分利用其自有研發和品質把控基礎,滿足客戶的需求。
能夠為用戶提供好用、耐用並具有超凡設計的產品一直都是每一個品牌追求的終極目標。而現實中,很多品牌都在為不斷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份額卻犧牲品牌而煩惱,但Fühlen(富勒)的做法與眾不同。
或許您只在汽車製造中見過的全球頂尖自動化機器人生產技術,現已開始為您創造手感絕佳的電腦鍵盤。這一整套自主研發的高效節能的技術工藝「FAPP」(Fuhlen Automated ProctionProcesses)不但為Fühlen(富勒)節省了近83.3%的人工成本。
❾ 哪位能提供美國著名法學家富勒的基本法律思想相關資料
朗·L·富勒
美國法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之一。曾長期任哈佛大學法理學教授。
富勒學說的基本思想是:在人類有目的的活動中,道德和法是不可分的。為了正確認識法和道德的關系,首先應分清願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前者指充分實現幸福生活和人的力量的道德,後者指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法和義務的道德十分相似,而和願望的道德並無直接聯系;法無法迫使一個人達到他力所不及的優良程度。
富勒認為法是使人的行為服從規則治理的事業。他把法當作一種活動,一種有目的的和不斷努力的事業,其成功有賴於處理法的人,因而法也就註定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反對這種觀點者則認為法是社會權力,只研究法現在是什麼和做什麼,而不是去研究法打算做什麼或變成什麼。
西方法學界認為富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權威的法律哲學家之一。他的新自然法學說,主要涉及他所說的自然法的程序法 。70 年代初 J.B.羅爾斯的學說出現,富勒的學說已不如過去流行 。主要著作有《 法在探求自己 》、《 法理學》、《法的道德性》、《法的虛構》和《法的自相矛盾》。
❿ 富勒的基本思想
富勒學說的基本思想是:在人類有目的的活動中,道德和法是不可分的。為了正確認識法和道德的關系,首先應分清願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前者指充分實現幸福生活和人的力量的道德,後者指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法和義務的道德十分相似,而和願望的道德並無直接聯系;法無法迫使一個人達到他力所不及的優良程度。
富勒認為法是使人的行為服從規則治理的事業。他把法當作一種活動,一種有目的的和不斷努力的事業,其成功有賴於處理法的人,因而法也就註定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反對這種觀點者則認為法是社會權力,只研究法現在是什麼和做什麼,而不是去研究法打算做什麼或變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