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近年道德

近年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27 16:31:15

⑴ 現階段的社會道德存在哪些問題

社會道德淪喪之根源
說起這個話題其實改講講中國古代的道德從何而來,我們的教科書上怎麼得到的古人的5000年文明史,以及代代相傳的禮儀道德,還有傳為佳話的道德成語。古代也有古代的黑暗,古代也有古代的弱點,但是冷兵器時代國家法律只有這點好,那就是殺人償命,關鍵就在於這個償命上,因為那時法律認為如別人殺了自己的親人的話自己是有權在政府抓到殺人者之前的任何時候殺死對方而無罪的。所以這就是一個社會公德的底線,不管貧富都要遵守這一底線,不遵守不行。雖然暴利些,但是從社會公平和道德公平意義上來說是國家法制的准繩,是對是對不良思想的人的一種法律之外的震懾,一種道德震懾,是法律公益的最大支持。而現時社會模糊了這個重要點,法律和道德相悖,甚至於殺人犯被政府抓了,受害者連在刑場手刃仇人的機會都沒有,讓很多人壞人有恃無恐,甚至於有錢人可以出錢了事。國家法律把人的恥辱和精神打擊歸納到可以用錢來買,還有價格,這才是社會公德淪喪的關鍵點。每個人都知道尊嚴如果可以用錢來換的話就不是人類聖神的尊嚴了,那就等同於街邊的垃圾了。一個尊嚴都沒有的社會何來道德?何來管理?在人口如此眾多的國度內心憋著如此巨大的憤恨無法排解才是社會道德扭曲,人性泯滅的源頭。金錢等於尊嚴,因為尊嚴可以用金錢買。這和在菜市場論斤稱兩買尊嚴有何區別?那這還叫尊嚴嗎?這也從根本上說明國家和人,人在這個社會是處於什麼狀態。所以人命是有價格,每個人在頭上可以插標論價的,只是賣人的地方是在法院而已。面對受害人沒錢取得證據,沒有錢請到律師幫助,沒有錢和時間了解法律知識法律是如何保護善良但沒錢的受害者的?然而這種人在社會的比例有多大?由此而論法律是不是只保護富人和壞人的道德公益而已。

⑵ 近年來武漢市評選出的全國道德模範人物是誰

1、江玉珍

女,漢族,1945年3月生,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清安社區居民。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被授予全國誠實守信模範稱號。

2、楊小玲

女,1976年6月生,漢族,大學本科,武漢市第一聾校中學高級教師,曾借調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指導老師、手語指揮,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演出手語指揮,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班學生。2013年6月獲「全國師德楷模」榮譽稱號。2013年9月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3、黃桂英

女,漢族,1934年1月生,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街熊家台社區居民。2011年9月20日,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袁傑能在這個不算富裕的家庭中生活17年,不僅僅是黃桂英老人的堅持,更是一家人17年如一日的善良與包容。

4、張兵

男,漢族,1967年8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武漢市公交集團三公司531路駕駛員。2013年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全國敬業奉獻范候選人。

5、黃旭華

11月9日,中央文明網發布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名單。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榮獲敬業奉獻類全國道德模範。另外,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王龍村村民邵桃榮、武漢市漢陽區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區專干陳春芳獲提名獎。

⑶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降低。談及誠信,這是一個從古到今的話題,誠信往往被人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確保未來還是這樣,所以在誠信面前任何人沒有選擇,只有誠受,何況是論及我們時代的精英們。但是目前的大學校園里,誠信實在是處於一個很微妙的位置,即被看得很神聖,同時也有可能被遺棄。考試作弊是當代大學生誠信度降低的一個很好的見證,無論是國家級的考試還是學校的結業考試,都存在著作弊的現象,因為考試成績都是關繫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為了眼前的利益,誠信悄悄地被時代的精英們遺棄在灰暗的角落。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大學生的道德取向影響著他們自身的發展,也可以說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未來社會的發展,所以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標准應該是即符合自身健康成長,又有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的。可是近年來卻連續的出現了這樣的在校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模式走向了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現代的大學生出現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的二重性,許多的大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為庸俗化,實在是令整個社會擔心。
三、尊師的氣氛在高校校園里慢慢的淡化。嚴格的講,尊師是作為學子們的最重要的、也是必須嚴格恪守的。雖然今天的高效校園仍然和以往一樣充滿著活力和朝氣,可是尊師的氣氛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淡化。近幾年的媒體報道中,也很多的談到大學校園里尊師的問題,一些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連自己的任課老師的姓名都不知道,有的同學甚至都瞧不起老師,更何況談及尊師了,這值得人們思考,因為無尊即無孝。
四、在理想與信念方面,對奮斗目標不甚確定,缺乏社會責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虛、人雲亦雲、玩世不恭、游戲人生;在生活態度方面,羨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媚外、鋪張浪費、情趣低俗、追求享樂。隨著物質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其巨大的誘惑力,使得當代的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大一部分這樣的青年,的確耐人尋味。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應該摒棄這樣的看法:不應把個別大學生的道德失范,當作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問題;但同時也不應該掉以輕心或忽視,社會必須在分析清楚原因的基礎上提出解決的最好的對策,以便於很好的解決這個社會性的問題

⑷ 我國為什麼近年來會出現道德危機,誠信危機

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內不可逾越的過程,矛盾出現了,容問題暴露出來了,就要想辦法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必須解決腐敗的問題,領導率先垂範的問題,社會教育的問題等,多管齊下,才能湊效。

⑸ 近年來,都有哪些道德滑坡的現象,幫忙列舉一下,謝謝

hin多做好心理准備。
1:QJ幼女。隨意網路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他們甚至有專門的貼吧或者裙。
2:戀童癖。不僅是幼女,男童也是受害的一部分。
3:極端主義。以殺害無辜群眾,煽動無知人群為手段,達到極端統治的目的。
4:對於女性受害者的看法。認為女性受害者是自己「活該」、穿著暴露就是故意引人犯罪等。
5:對長幼態度惡劣。踹打老人、小孩的事件屢屢發生,是道德滑坡的表現。

⑹ 近年來,中華大地上,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人物/修改病句

近年來,中華大地上,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人物/修改病句?
近幾年來,在中華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道德模範和英雄人物。

⑺ 中國社會公德的現狀

1

中國社會公德的現狀與問題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還是遠遠落後於經濟的發展。一些有悖於社會公德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視、破壞公物、破壞環境、破壞公共秩序等損害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行為,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社會公德;缺失;原因;對策
一、當前社會公德缺失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碼的社會公德上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社會公德缺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公眾的生活質量,惡化了社會風氣,損害了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會公德的現狀不容樂觀。當代中國社會公德缺失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不講文明禮貌,不尊重他人,不誠實守信,不互幫互助。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度被稱為禮儀之邦。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禮治國,從而實現大治。後又有孔子將禮儀之道發揚光大,創立了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義、禮讓。可見,中華民族具有文明禮貌的優良傳統。但是,現代的公民在文明禮貌方面卻屢屢出醜,損害了我國國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人民時評——「這樣的提醒讓人汗顏」,文章中談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明確了駐外領事官員的職責,列舉了19種尋求領事保護的常見問題。《指南》提醒我國公民出國時的注意事項,如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不要大聲說話,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場合參與他人的爭吵等。文明禮儀本來是個人修養問題,現在卻要由外交部門發文提醒,實在令人汗顏。近年來,諸如大聲喧嘩、不講衛生、不守秩序、貪小便宜等陋習,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中國形象的問題。有些國家還將「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擺放在公共場所,深深的刺痛了國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著我們國民素質的殘缺,慚愧之餘更讓人反思,來自禮儀之邦的「國人」為何給人以「不文明」、「粗魯」的印象?①
2

(二)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公民損害公共利益的現象普遍,維護公共秩序的意識淡薄。在中國從古至今人們的公共意識非常淡薄,公德觀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現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愛護公共財物,另一方面表現為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意識淡薄。據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2002年對北京市民社會公德狀況的調查,當問及對毀壞公物行為的反應時,只有23℅的被調查者表示會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場所不講秩序、大聲喧嘩、高聲謾罵、隨地吐痰、亂闖紅燈等現象不斷在全社會蔓延開來,成為人們生活中時時難以避免、處處防不勝防的生活內容。如對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調查中顯示:「有43.3℅的市民總是或者經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有47.7℅的市民總是或者經常看到機動車搶道亂行;有42℅的市民總是或者經常看到行人、騎車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

(三)在人與自然地關繫上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肆意破壞自然環境。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有些地區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無限制的開采自然資源,致使自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自然災害嚴重泛濫。有的地區濫砍濫伐,導致水土嚴重流失,流沙橫飛,洪水泛濫;有的地區小工廠林立,廢水、廢氣到處亂排,導致當地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致使人們沒有干凈的水飲用,嚴重疾病大量產生;有的地區小煤窖、小礦場隨處可見,亂挖濫采,導致當地的地質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人們已看不到當日的青山綠水,看到的是滿面瘡痍的荒山禿嶺。這些都是污染、惡化自然環境給我們帶來的沉重代價。
二、社會公德為什麼大面積缺失?
回顧我國社會公德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造成社會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
傳統的,也包括現代的,同時還有社會公德建設自身因素的影響。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一)封建傳統對社會公德的影響
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史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寶藏,令後人回味無窮。但是,當我們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社會時,就會發現,我國傳統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對於公共領域的分化和發展起著巨大的阻礙作用,嚴重的影響了當代社會公德的發展。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使我國的廣大民眾只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活動,公共領域道德的發展缺乏發展的土壤。我國傳統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基層是一種差序結構,人與人之間靠世俗人情建立關系,傳統的仁愛道德本質上是親疏的狹隘的差等之愛,道德選擇僅限於血緣的區域內。傳統道德
② 吳來蘇:「調查——北京人的公德現狀」

熱點內容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
燃放煙花爆竹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4:07:58 瀏覽:971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發布:2025-01-12 12:24:08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