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法治政府
⑴ 十三五規劃與依法冶國
「十三五」規劃將全面有效地推進依法治國。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作出了具體規劃。其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其重要內容又是其重要保障。可以預期,在未來的五年中,中國的依法治國事業必將在諸多方面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推進。
其一,堅持依法治國成為指導原則。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三五」的建議稿,在總結「十二五」期間的成就時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了新的征程。在分析現實狀況時指出,法治建設還有待加強。據此,建議稿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的總布局之一作為指導思想和指導原則之一加以特別強調。它要求堅持依法治國,指出「法治是發展的可靠保障。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因此,在未來的五年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事業必將有更大行動,取得更多成效。
二是依法執政將更加凸顯。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依法執政已經被中國共產黨確立為執政的基本方式。在未來的五年中,我們黨必須堅持依法執政,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治國理政與管黨治黨這兩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前者是指以依法執政推進依法治國,後者是指以黨規黨紀提升黨建能力;前者是後者的重要目的,後者是前者的必要基礎。沒有一個堅強的執政黨,就沒有有力的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在未來五年中,中國共產黨的依法執政必將得到凸顯。
三是法律體系將日趨完備。早在201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是這一體系還遠不完善。未來,我們必須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在當前,必須推動以民法典起草為重點的一系列立法工作,提升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水平,這是我國立法發展的基本方向。
四是法治政府將逐步形成。根據黨的預期和規劃,在未來的五年中,我們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為此,就要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政府的路徑,法治政府是依法行政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依法行政必將更為世人矚目,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重點。
五是司法改革將愈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啟動已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在當前乃至今後的五年中,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尊重司法規律,促進司法公正,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司法作為人民權利的保障和國家公權的監督者的作用將得到強化。司法體制改革將成為依法治國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六是法治經濟將逐步形成。對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認識,我們早已明確。由於「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在於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所以經濟的法治化必然被特別強調。由此,法治經濟的地位會被進一步被重視,法治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法治經濟建設的加速,必將營造更好的經濟環境,提升中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力。
七是法治社會將強化建設。在未來的五年中,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社會是法治建設的必要平台和重要動力。法治最深刻的根基在社會,最偉大的力量在人民。必須動員全體人民積極投身法治建設,法治社會才能得以建立。只有當法治成為了社會心理、行為習慣、秩序狀態之後,我們才能說法治具有了最深刻的社會根基,植根於社會的法治,才可能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
八是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運用將更為重要。中共「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指出,「法治建設有待加強;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有待強化」,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這些任務都會落實到領導幹部的身上,必然會提出如何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確保「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現是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責任。
⑵ 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內公正容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治理法律制度,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堅持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三、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尊重司法規律,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
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⑶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哪些實事
1.「十三五」期間建成法治政府
2.放開「油電氣」等壟斷行業競爭性業務
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3.提速降費,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4.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
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
5.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6.堅守耕地紅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7.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8.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9.促進有能力的農民舉家進城落戶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10.引導農村宅基地自願有償轉讓
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11.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凈化網路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12.五年內實現軍隊機械化
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13.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14.建立領導幹部「空間治理體系」
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15.鼓勵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
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
16.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17.建立全國統一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
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健全環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嚴格環保執法。
18.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停止商業性採伐
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
19.推動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
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轉變外匯管理和使用方式,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
20.積極參與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積極參與網路、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21.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重點考核脫貧成效
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
22.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23.完善職稱評定製度,與大城市落戶掛鉤
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製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24.全民參保,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25.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
26.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27.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28.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破除逐利機制
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29.實施全面二孩,多建幼兒園婦幼保健院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30.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幹部,提高專業化水平。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31.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⑷ 我國"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製造強國。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3、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既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也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
實施一批水利、農機、現代種業等工程,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化布局、標准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到2020年,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城市群和增長極。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實現城鄉寬頻網路全覆蓋。
4、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5、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發展根本上要靠改革開放。
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對外貿易向優進優出轉變,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構建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6、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公民道德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等工程。我們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⑸ 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是什麼
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 。
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項權力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從決策到執行及監督的整個過程都納入法制化軌道,權利與責任緊密相聯,集陽光政府,有限政府,誠信政府,責任政府於一身,並用法律加以固定即為法治政府。關鍵是要推進政府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據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嚴格執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認真梳理總結「十三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情況,抓緊研究制定下一階段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十四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
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推動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持續推進食品葯品、生態環境、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⑹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把什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今後五年,要努力實現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離不開法治的保駕護航。【依法執政】必須堅持依法執政,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同時,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紀律嚴明、執紀有力,教育才有說服力、制度才有約束力、監督才有制衡力,才能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科學立法】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在完備的法律體系下,法律將更符合人民群眾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有利於體現公平正義的價值和社會實踐的標准,更能適應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進程的需要。【法治政府】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這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硬任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硬指標。依法行使職權,是法治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營造良好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迫切需要。【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尊重司法規律,促進司法公正,完善對權力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我國司法體制改革已不再局限於機制性、技術性的修補,而是進入到攻克痼疾的關鍵階段。在「十三五」期間,司法體制改革應會緊密圍繞司法管理體制尤其是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司法組織體系改革、司法權力的運行機制改革、司法問責制度改革等六個較大主要領域進行,著力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突出問題。【全民守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十三五」期間,黨和政府將更加註重培養領導幹部、公職人員的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用實際行動堅定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心。只有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帶頭敬法、守法,真正成為法律的執行者,成為「全民守法」的示範楷模,才能真正營造起「法治中國」的深厚氛圍。
⑺ 如何做好法治政府建設的十三五規劃
一、以法治的精神科學編制教育「十三五」規劃。
編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要樹立法治思維、強化法治觀念,以改革的精神謀劃好「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
一是要堅持依法規劃,提升規劃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教育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十三五」規劃編制的過程中,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更新教育規劃編制理念,加強規劃編製程序、編制方法、實施機制等方面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能力水平。
二是堅持依法決策,著力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第一,要堅持「開門編規劃」,提高規劃編制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建立健全群眾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重大政策出台前要經過集體討論決定,並充分徵求相關利益群體的意見。第二,要建立健全規劃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加強「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建立合法性審查制度,使其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
二、將依法治教作為教育「十三五」規劃的重點,著力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必須按照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和管辦評分離的要求,加強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將依法治教貫穿於「十三五」教育規劃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等各個環節、各個層面。
一是要更加突出依法改革,加強改革與立法的銜接。要積極推動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經驗和舉措及時上升為法律,使教育立法更加適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為「十三五」時期破解教育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是要更加突出依法行政,改進和加強政府宏觀管理。要理順中央與地方在推進教育事業發展方面的職責與許可權,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三是要更加突出依法治校,提升學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編制教育「十三五」規劃,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學校、社會的關系,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推動學校以章程建設為抓手,加強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切實轉變學校管理觀念,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
三、加強規劃實施過程的監測評估,切實將規劃落到實處。
要加強對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監測和評估,提高規劃實施的剛性和約束力,避免出現「規劃規劃、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現象。
一是建立規劃實施目標責任制。制定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方案,明確實施單位和實施部門,落實責任分工。圍繞規劃確定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和制度安排,推動出台相關配套政策,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使教育規劃編得好、落得實。
二是要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與評估。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指導檢查,探索建立規劃實施情況分析報告制度,開展規劃實施的過程性和終結性評估,及時發現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形成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公眾等共同推進落實教育發展規劃的良好局面。
⑻ 十三五的目標要求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提高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標准,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調整建設用地結構,降低工業用地比例,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節水管理。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劃定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調節城市規模,依託山水地貌優化城市形態和功能,實行綠色規劃、設計、施工標准。加強資源環境國情和生態價值觀教育,培養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自覺。
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加強水生態保護,系統整治江河流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開展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推動低碳循環發展
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
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
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完善政策,發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圖和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目錄,推動各地區依據主體功能定位發展。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
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開發區域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發展,防治「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動重點開發區域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度。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培育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拓展區域發展空間。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培育壯大若乾重點經濟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辟農村廣闊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能源資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轉化率。
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
按照總量調節和定向施策並舉、短期和中長期結合、國內和國際統籌、改革和發展協調的要求,完善宏觀調控,採取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措施,適時預調微調,更加註重擴大就業、穩定物價、調整結構、提高效益、防控風險、保護環境。
完善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產業政策、區域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價格政策協調配合的政策體系,增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性。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經濟運行信息及時性和准確性。
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重點提高財政、金融、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糧食、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網路安全等方面風險防控能力。
深化改革構建發展新體制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限制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
深化市場配置要素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
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體制。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健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護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和改進信訪和調解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鞏固反腐敗成果,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健全有利於人才向基層、中西部地區流動的政策體系。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辦;能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提供的,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佔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
⑼ 十三五期間有哪些重要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應答時間:2020-12-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