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平法學
① 公平正義觀念的公平正義理念的思辯與踐行
(一)
在對這一理念理解上,筆者認為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涵的辯證統一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五個方面的內涵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相互之間是是辯證統一關系。就公平正義理念而言,依法治國是公平正義的基礎,即這種公平正義是法治背景下的,是以法治為前提的;執法為民體現了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理念的階級性質,即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公平正義;服務大局與公平正義分別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也就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體現了我們公平正義實現體系的社會主義特色和優越性。我們所追求的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脫離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整體,就公平正義談公平正義是不恰當的,甚至會背離其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 ——公平與正義關系的辯證統一性。在公平與正義之間,公平是前提,正義是結果,正義是公平的靈魂,公平是正義的支撐,將二者割裂開來,往往容易偏離公平正義理念的要求。例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看似是公平的,但如果為了讓債務人還錢而使其生活無著,危及其基本生存權利,如拍賣其唯一居住的房屋用以抵債等,就背離了正義;打擊犯罪是一種正義,但打擊犯罪中不注意保護犯罪者的合法權利,罰不當罪,又是不公平的。 ——公平正義實現形式的具體性。公平正義作為意識形態是抽象的,但在個案中又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可以感知的。一個案件是否實現了公平正義,不僅要接受法律的檢驗,而且要看是否得到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擁護。僅僅是書本中的公平、法學家心目中的正義,而不考慮公眾的反應,不考慮社會效果,是偏離公平正義價值追求的。司法者需要憑借司法良知和對法律准確的理解來維護公平與正義,但也要充分注意社會對裁判結果的認可程度,要將個人的價值判斷與社會的價值判斷有機統一起來,或者說盡量把兩者的距離拉近。 ——公平正義實現方式的多元性。公平正義的實現,首先需要建立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的社會主義公平制度體系,同時還要建立行政的、司法的、民間的、輿論的公平正義維護體系。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和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提高,各類糾紛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在處理這些案件過程中,人民法院擔負著重大職責,但僅靠法院的力量又是不夠的。就普通的民間糾紛而言,過分強調通過訴訟手段解決,也是不恰當的,不僅是對司法資源的一種浪費,而且也不符合當事人多元化的心理需求。訴訟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而且是一種終極方式,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公平正義實現結果的相對性。公平是歷史的,相對的。公平總是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具體的制度安排制約的;同時,公平又不是無條件的,總是相對某種規則或某種不公平狀況而言的。充分認識公平的相對性,有助於克服就案辦案、孤立辦案思想,進一步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在確保個案公平的同時,實現社會的公平,從而將個案公平與社會公平有機統一起來。正義是有階級性的,是有立場的。立場問題,是價值觀問題,是取向問題,直接影響著公平正義的實現結果。作為法官,毫無疑問首先要站在法律的立場上,離開法律就無從談公正;同時,還要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一定意義上說要站在弱者的立場上,只有這樣,才使我們的價值判斷更加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強調公平正義的相對性,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放寬對公平正義的要求,恰恰相反,只有認識到了它的相對性,才有助於我們積極地向最公平、最正義努力。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立場,就一定能夠尋求到相對最公平、最正義的結果。 (二) 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堅持依法、及時、合理解決的原則,採用教育、協商、調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逐步建立並從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機制、公平的規則、公平的環境、公平的條件和公平發展的機會。一方面,在立法上,要體現全社會對公平正義的要求和願望,使正義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實現正義的途徑程序化、公開化;另一方面,在執法與司法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公平正義的精髓滲透到法治實施的全過程,使公平正義的精神和價值通過法的適用、實施得到實現、彰顯和弘揚,使公平正義成為人們看得見、實實在在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結果。 司法工作是各類社會關系、矛盾、糾紛沖突的調節器,既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實現、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在踐行公平正義理念和保障公平正義實現進程中,擔負著兩項神聖使命:一是擔負著將公平正義理念貫徹到個案審理中,並通過個案實現公平正義的法律制度的使命。二是擔負著通過個案審理將社會公平正義價值判斷回饋立法機關,促進法律制度更加公平正義的使命。 (三) 體現公平正義精神的制度,如果沒有具有公平正義理念的人去執行,再好的制度也會打折扣,還可能走向反面;而如果執法不公,再公平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談,只會離公平正義越來越遠,而不可能實現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要求法官至少要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素質: 一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品質。踐行公平正義理念,首先要在思想上、情感上想公正。這種對公平正義的誠摯追求,是肩負起公平正義使命的動力源泉。公平正義又是善良和愛心的藝術,要讓人民群眾在司法工作中體會到公平正義的溫暖,不僅需要我們有一顆公正之心,而且要有一顆善良之心。這種人文情感和職業良知,構成了法官的人性基礎。 二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勇氣。在社會轉型時期,我們的司法環境雖然有很大好轉,但許多方面還不很理想,執法中時刻面臨著來自權力、金錢、物質、美色的各種誘惑和針對人身的、精神的、家庭的各種威脅,經受著權與法、錢與法、情與法等各種考驗。作為一名法官,在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權衡中,要始終把社會利益放到第一位,樹立為公平正義事業獻身的精神,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作為職業和人生價值所在。只要具有為公正獻身的精神和敢於公正的勇氣,就能把自己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貫徹到實踐中。 三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智慧。公平正義是智慧的藝術,司法工作是一個綜合運用哲學、社會學、法學等各學科知識的過程,是集政治意識、法學知識、專業技能、社會閱歷等綜合素質於一體的高層次創造性勞動;不是簡單地適用法律條文,而是要在辦案中融入我們的法律思想、法治理念和工作經驗,實現法的終極關懷和內在價值。社會豐富多彩,案件千變萬化,公正處理好各類案件,不僅需要法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強烈的人文情感、文明的司法禮儀和自覺的廉潔意識,還需要具有深厚法學理論功底、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職業思維以及豐富的社會經驗、工作經驗。所以,作為一名法官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研究習慣,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勇於實踐,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多總結辦案經驗,了解當地風俗人情,熟悉中國的文化背景,這樣才能真正擔負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
② 論公平 從法律角度
法律是為了達到公平而建立的條款,法律是道理,如果依法執政,就會達到基本公平,但人性的貪婪總會導致一些權大於法的現象,這就需要監督和問責,不去理解監督和不去有力問責都會導致法制化的效果大打折扣,受害者是最有資格的監督主題,他可以拿事實說明一切,而不採納受害者,只採納第三方的方法導致很多問題由於第三方的缺失而失去監督的機會,低層不管不讓越級導致很多監督無法實現,沒有投訴受理日期導致很多監督主題無法落實,公平需要法制化,公平需要講道理,如果有人不講道理,何來公平可言。
③ 公平論的介紹
公平論是20世紀50年代由英國法學家哈特首先提出的,並由美國哲學家羅爾斯在60年代加以發展的一種守法義務論。其主要內容是:在一個基本公正的社會里,當其他成員都守法的情況下,一個社會成員可能從中獲得極大的好處。公平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1965年提出的。該理論的基本要點是:人的工作積極性不僅與個人實際報酬多少有關,而且與人們對報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為密切。人們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付出的勞動代價及其所得到的報酬與他人進行比較,並對公平與否做出判斷。公平感直接影響職工的工作動機和行為。
④ 由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看《資本論》中的經濟法學思想
我認為關於法學的這個表述就是有問題的。 「公平」與「效率」這對關系是不論法學版、權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哪個社會科學都關注的。例如,法學中有程序法,程序法的核心關懷點之一就是如果可以使法律的執行更有效率。立法也是一樣,關鍵看誰掌握立法權,二十世紀初美國的立法都是傾向於效率一方的,70年代之後才開始重視公平。就算最重視「效率」的經濟學也是重視「公平」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等社會制度最早孕育於經濟學領域,只不過經濟學後來分成了自由主義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和制度主義經濟學等流派。 不過要論傾向性的話,社會學、教育學、法學都更重視社會公平。蛋糕只能「做大」或「分配公平」,因此圍繞蛋糕的說法只有兩個,但學科很多,不得不重復使用蛋糕這個比喻。
⑤ 公平原則在大陸法系中的體現
公平原則在大陸法系中的體現
摘 要:誠實信用原則兼有道德性規范和法律性規范的雙重特點。誠實信用原則在大陸法系內的確立,是對大陸法系追求法律的絕對主義,否認司法活動的能動性造成的弊端的補救。就其宗旨而言,任何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中規定誠實信用原則或者有關誠實信用的具體法律規范,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某種秩序,以體現一定的利益平衡。信用中國打造中國信用監督平台誠實信用原則具有補充性、不確定性、衡平性的特點,並產生確定行為規則、平衡利益沖突、為法律和合同的解釋確定準則、減少交易費用從而增進效率四項基本功能。
關鍵詞:公平;公序良俗;補充;彈性;衡平
一、引 言
任何一部法律的執行都以執法者和守法者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為根本要求,否則再完善的法律也將在執行過程中被規避,再有價值的法律也將形同虛設。基於此,人們對於自身依誠實信用原則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倫理道德要求逐漸上升成為理想法制社會的基礎。我國《民法通則》第4 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其中,誠實信用原則在民法的基本原則中尤為重要,被稱為「帝王原則」。
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道德追求守護者的角色,法律條文則在不同領域中保證這種道德追求的實現。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法中的「帝王條款」,它的存在體現了立法者對於民事生活中道德觀念的法律化的不懈追求。
二、誠實信用原則的道德淵源與法律淵源
誠實信用原則,源於倫理道德,勢必存在許多為人類所崇尚的道德因素的成分。費雷伊拉認為:
誠實信用是被吸收到法中的人類生活關系的要素。誠實信用,追求善良風俗,追求公平,追求公共秩序,但是它們彼此之間又有很多不可視而不見的區別。
誠實信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或者人和社會之間的公平最大化,故對誠實信用的追求與對公平的崇尚歷來被認為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但是公平本身並不具備法律內涵,公平並非作為具有特殊含義的法律制度而存在,而是立法者或者法學家所追尋的理想狀態,是法治社會所強調的社會正義的觀念,它作為誠實信用原則存在
的目的而存在。
與誠實信用、公平相比較,善良風俗所包含的要素絕大部分來自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本能,它在漫長歷史長河中自發形成並固執地保存下來,在相當長的時間、相當廣泛的領域內被相當多數人嚴格遵守,具備法律的一定特徵,但是離開這個特定時空的界限很可能就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為人們所遺忘,甚至痛斥。誠實信用的保質期更為長久,它憑借專門機關、強制手段的約束,並且由確定的人所信賴並恪守。善良風俗可以存在不同的形式,甚至大相徑庭,但是只要存在參與者,誠實信用的內涵就不會更改。並非所有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都違反善良風俗,但是破壞善良風俗中參與者利益的行為都勢必為誠實信用所不容。
維護公共秩序的目的在於實現國家社會的一般利益,即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努力實現國家、社會的一般利益的要求。與誠實信用相比,公共秩序重點在於對國家、社會生活的保護,並不直接作用於民法所普遍保護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並不直接涉及到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公序良俗原則則處理危害國家的行為、違反人格和人格尊重的行為、限制經濟自由的行為、違反公平競爭的行為等。這一原則往往從法律關系外部校正其內容[1 ] (P. 212) ,而誠實信用原則從法律關系的內部進行調整,所以公共秩序是誠實信用原則在實踐中的外在界限。
誠實信用原則在大陸法系內的確立,是對大陸法系追求法律的絕對至上主義,否認司法活動的自主能動性所造成的弊端的補救。作為一項獨特的法律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整個大陸法系中具有廣泛的普遍性。因而,誠實信用原則的確立被視為大陸法系立法方向、司法方式轉變的風向標。
意思自治原則是資產階級法律萌芽時期市民社會對法制最迫切的需要。作為民商法的精髓,意思自治原則將民法意義上主體的能動性發揮到極致,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則作為意思自治原則的支架。這兩項機製作為約束機制與意思自治原則一張一弛、相得益彰,共同調節市場運行與經濟生活。誠實信用原則對於防止民事主體之間基於意思自治原則而產生的權利濫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誠實信用原則源於羅馬法,羅馬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被稱為「善意原則」。其它國家的民法中也都有關於誠實信用的類似原則或規定,法國民法中有「善意原則」,德國民法中有「誠實和信用原則」,日本民法中有「信義原則」。對於誠實信用原則,各國民法典都有不同角度、不同側重的規定。如在德國民法典中誠實信用原則被規定為債務履行的原則,瑞士和日本民法典則將誠實信用原則規定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原則。
法學家對於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眾說紛紜,不盡相同。它常常被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或者交易中的道德基礎。目前民法學界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解釋包括主觀判斷說、利益平衡說、行為規則說、惡意排除說四個方面,都把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法的基本原則。同時,誠實信用原則在國外很多法律領域被當作具體的行為規則。在我國現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僅僅將誠實信用原則視為一項基本原則。
綜上,誠實信用原則兼有道德性規范和法律性規范的雙重特點。誠實信用源於道德觀念,而誠實信用原則是立法者運用立法手段對道德觀念的確認。
誠實信用原則將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原則加以強調,不失其倫理道德的內容,在法律上的重要地位更決定了誠實信用原則屬於強制性規范,當事人不得以協議的方式加以排除和規避。我國的立法現狀決定了民法通則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並不是一條有著詳細法律解釋的法律規范,但是作為一條抽象原則對一切民事主體的民事行為有著廣泛的制約作用。任何處於民事活動中的民事主體,都有義務講究信用,遵守諾言,不把自己的利益的獲得建立在損害國家、社會、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的基礎之上[2 ] (P. 97) 。這是一種獲得自身利益與追求社會整體利益的平衡,以誠實信用原則為支點的平衡。
三、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與外延
就誠實信用原則的宗旨而言,任何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中規定的誠實信用的原則或者誠實信用的具體法律規范,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某種秩序,這種秩序或者體現為一定的利益平衡,或者體現為一定的道德基礎可供依賴;就內涵而言,誠實信用原則是以公平為內容的規則;就外延而言,誠實信用原則具有不確定的模糊性,可補救具體規定的漏洞和缺陷;就誠實信用原則和司法活動的關系而言,誠實信用原則意味著承認法官的創造性司法活動,允許法官在法律無明文規定時依據公平的一般原則進行裁判。
魏振瀛先生從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及學者的解釋中得出結論,誠實信用原則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內涵和外延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 (1) 民事主體在行使民事權利與發生民事法律關系時應誠實、不作假、不欺詐、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2) 民事主體對因不履行義務而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3) 司法工作者貫徹誠
實信用原則應體現在以事實為依據,保護與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4) 立法上不僅需要確立誠實信用為基本原則,而且還應制定體現誠實信用的具體條款。如《合同法》第49 條規定:「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3 ] (P. 311) 不難看出,雖然誠實信用原則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常以彈性原則的面孔出現,它依賴於法官對於個案公平正義的把握,以平衡各方的利益,但它為平等主體間的民事活動限定了范圍,為司法工作者的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即以誠實信用作為一切民事行為的基本道德底線。
基於以上對於誠實信用原則內涵、外延的分析,我們能夠發現:誠實信用原則是不確定但具有強制性效力的一般條款,除了指導當事人正確進行民事活動外,還具有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填補法律漏洞、引導法律與時俱進的作用,此即法學界關於誠實信用原則的「一般條款說」[4 ] (P. 71) 。由此,誠實信用原則涉及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被認為具有實現這兩種利益關系之平衡的目的。[4 ] (P. 296)在民事主體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尊重他人利益,以對待自己事務的注意對待他人事務,不得損人利己,保證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都能夠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當發生特殊情況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失去平衡時,誠實信用原則須進行調解,使利益平衡加以恢復,由此維護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
在民事主體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中,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不得通過自己的民事活動損害第三人和社會的利益,必須在法定范圍內以符合其社會經濟目的的方式行使權利。因此,誠實信用原則在兩個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為大多數法學理論家所強調:第一,對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時必須具備誠實的內心狀態的要求,從而對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起到指導作用。第二,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
「誠實信用」作為法律原則,在法律意義上不存在確定的內涵和外延,由此,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范圍幾乎不存在限制和約束。這種不確定的規定源於這樣的法律事實:立法機關考慮法律不能包容難以預料的情況,不得不把補充和完備法律的部分權力授予司法審判者,以模糊規定或不確定規定的方式把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授予法官。因此,誠實信用原則成為法律條文中具有強制性的規定,源於立法者對於解決法律漏洞的創造,體現了對創造性和能動性司法活動的承認和肯定。
四、誠實信用原則的特點和功能
誠實信用原則具有補充性、不確定性、衡平性的特點。
補充性是民法的顯著特徵之一。當事人特別約定的某些必要內容缺乏規定而呈現漏洞時,民法便提供補充性規定進行修補,這屬於事前調整的方法。而誠實信用原則即是這樣一個抽象的補充規定。有學者認為誠實信用原則「乃屬白紙規定」,「無色透明的」,即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無所不在。只要在適用成文法的過程中出現漏洞與不足,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就會被運用和體現。這也決定了誠實信用原則具有適用上的強制性。在民事活動中,這種強制性具體體現為:無論當事人是否約定,誠實信用原則都是約束雙方當事權利義務的當然條款,使當事人不僅要承擔約定的義務,還要承擔這種強制的補充性義務。並且當事人也不得約定排除其適用,即使約定排除,其效力也歸於無效。當事人就合同的細枝末節問題上的權利義務由於難以預料的原因而很難詳加規定,法律也難對這些問題作出具體的補充規定,因此,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抽象的補充規定便應運而生。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規定以一個抽象的標准———善良人的意識來確定當事人在難以預料的事件上的權利義務分配,要求當事人以善良人的標准來處理、對待這些事件。信用中國打造中國信用監督平台誠實信用原則不論當事人有無特別約定,都當然地成為每一合同的補充條款,而法律的其它補充規定不具有至高無上的「帝王」地位。誠實信用原則對合同的這種強制性補充充分體現出國家的干預,它使當事人於約定義務外承擔誠實信用的補充義務,要求當事人公平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以對待自己事務的注意對待他人事務。
誠實信用原則的不確定性是指它作為彈性條款存在,對於具體法律規定的不足有補充作用。法律領域,始終存在法律的相對穩定性與社會生活的紛繁復雜性,法律條款的有限性和社會生活中矛盾的無限性。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帝王原則是法律的實際狀態能夠與自己的理想狀態保持協調。雖然誠實信用原則只是一定的立法原則的體現,並不作為任何具體制度,它以誠實信用、公序良俗這樣的「模糊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正是由於誠實信用原則的外延不確定,使其能夠根據具體的要求而作出彈性變化,以合理調整立法者所始料不及的社會關系,使相對穩定的法律能夠適應各種客觀環境的變遷,使有限的法律條文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
誠實信用原則的衡平性在於此原則是把一般正義同具體正義統一起來的唯一途徑。衡平法是授權法官依照公平、正義的原則,根據具體案件的特殊情況對法律加以變通適用的法律。在大陸法系中,誠實信用原則是衡平法的體現。法律是實現正義的工具,正義是人與人之間的理想關系,即每個人都能夠得到他所應得的利益。正義在民法上就體現為公平。從司法程序上講,公平的實現依賴於衡平,法官根據各案的具體情況適用法律,以避免因為法律的過失而不公平地分配利益或者不合理地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因此,誠實信用原則所實現的衡平為個別案件公正處理提供了標准,同時也對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給予了承認。
以上特點,使誠實信用原則在實際司法適用過程中能夠產生確定行為規則、平衡利益沖突、為法律和合同的解釋確定準則、減少交易費用從而增進效率四項基本功能。
首先,誠實信用原則在倫理道德和法律原則上的指導確定了誠實守信、以善意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等行為規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每一個當事人必須具有誠實、守信、善意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誠實信用原則要求人們主觀上應當是誠實的、善意的,並依據誠實信用的觀念行為,追求「心理上的誠實」。同時該原則要求當事人在從事交易活動中應當忠於事實真相,不得欺騙他人以達到損人利己的目的,即追求「事實上的誠實」。當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具體的行為規則出現在法律條文中時,它要求當事人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為私利而規避法律或者合同的規定。
其次,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民法中調節的各種利益關系,尤其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都為各個主體追求不同的經濟利益而產生。這種各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和矛盾需要藉助誠實信用原則加以平衡。誠實信用原則不僅要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而且要平衡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即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從事民事活動中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社會的利益,不得濫用權利,損害國家、社會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再者,誠實信用原則為法律和合同的解釋提供了依據。在法律與合同缺乏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時,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司法審判人員依據誠實信用、公平的標准和觀念,合理、准確地解釋法律與合同。在適用法律時,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司法審判人員能夠正確解釋和適用法律,以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誠實信用原則賦予司法審判人員自由裁量權,同時也對其權力的范圍作出了不違背誠實和信用的限定。
最後,誠實信用原則指導的法律和道德倫理觀念有利於減少交易費用,增進效率。民事行為中從事各種交易的當事人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訂立合同並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能夠減少由於虛假和欺騙所帶來的交易風險,從而鼓勵交易,增進效益以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以現在廣泛流行的預訂服務為例。電話預訂能使酒店為客人提供預留房間的服務。對於店,可以使客房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吸引異地消費者入住;對於客人,可以預先安排住宿使行程更加方便。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誠實信用的基礎上,如果客人訂而不住,則可能使酒店蒙受既得利益的損失;如果酒店訂而不留,客人則無法按約定入住。這樣帶來的後果只能是酒不再提供這種便利或者客人不再相信這種承諾。所以,只有交易當事人都是誠實守信的,才有可能提高交易的效率和成功率,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促進社會經濟增長。
五、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及其有限性
由於立法者不可能具有超人的前瞻能力,任何法律規定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不可能涵蓋一切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沖突,法律漏洞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司法審判者在誠實信用原則所限定范圍內的衡平權允許其依照模糊性的彈性條款來處理個案,使司法活動具有相當的能動性,使不夠完善的法律不斷被修正、補充和發展。
誠實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信者,言之實也」、「誠者自然,信是用力,誠是理,信是心,誠是天道,信是人道,誠是以命言,信是以性言,誠是以道言,信是以德言」等至理名言體現的誠實信用觀成為人們歷來崇尚的道德倫理觀念和行為准則。「童叟無欺」、「言必行,行必果」、「假一罰十」等等,更是自古以來每個正直商家所嚴以律己的經營准則和商業道德。一旦違反則不可避免被人們蔑稱為奸商而惡名昭著。我國民法通則第4 條的規定可以看成是這種傳統倫理道德及商業道德習慣在法律上的確認。
我國民法通則確認誠實信用原則為民法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不是適用於民法的某一領域,而是廣泛作用於民法的各個領域。由於我國法制建設起步遲,起點低,難免存在許多法律漏洞,所以誠實信用原則的補救作用不可缺少。國內現階段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生活難免造成現有法律與現實環境的脫節,同時,法律的相對穩定性決定了修改和制定法律必為一項相當遲緩而長期的工作,因此,誠實信用原則在現階段國內立法、司法領域,具有尤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也必須清楚認識到誠實信用原則作用的有限性。作為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難以具體、明確要求人們作為或者不作為,這種模糊性使人們的權利、義務處於某種不確定狀態。同時,誠實信用原則所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因法官認識能力的區別而產生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不同效力。這就要求每一個法律工作者尤其是法官能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司法審判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判水平,使民法中的這一「帝王原則」發揮其應有的作
用。
參考文獻:
[1 ] 梁彗星. 市場經濟與公序良俗原則[M] .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 ] 梁彗星. 民法解釋學[M]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3 ] 魏振瀛. 民法[M]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 ] 許國棟. 民法基本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M] .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7 5 第1 期 作者:孫 鑽 南京大學法學院 編輯:竹子
⑥ 公平正義法治的力量論文
在和諧社會視角下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
討班上的講話中闡述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特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基於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在構建和諧無錫與法治無錫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專題研究,結合無錫實際和依法治市的內在要求,探索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可行路徑和有效方式。
一、社會公平正義的內涵
在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而又富有挑戰性的話題。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正義有著一張普洛透斯似的臉(a protean face),變幻無常,隨時可呈不同形狀並且有極不相同的面貌"。①社會公平正義的標準是歷史的、具體的,內涵是十分豐富和不斷變化的。從社會學和經濟學角度講,社會公平正義要求社會成員的經濟收入、消費水平和社會地位比較接近,不至於差距過大。從法學角度講,社會公平正義是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相統一。從倫理學角度講,社會公平正義是一種個人美德或者是對人類需要的一種合理滿足。胡錦濤同志關於"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的論述,概括了當前我國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說,社會公平正義包括權利平等、分配公平、機會均等和司法公正等多方面。
二、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國家與維護、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辯證關系
社會和諧的根本、法治的精髓都在於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法治國家最基本的原則。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壞了秩序,破壞了和諧,這是最大的惡"。當前,在構建和諧無錫與法治無錫的過程中,必須全面認識社會和諧與公平正義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辯證統一、協調互進。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法治繁榮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是一個把公平和正義作為核心價值取向的社會。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必須把社會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過程中進行制度安排和創新的重要依據。只有遵循公平正義原則,制度安排和創新、各項決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各界廣泛認同、廣泛支持,法律才能得到普遍服從,社會資源才能得到有效整合,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才能從中受益,真正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
(三)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與法治繁榮的內在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公平正義是題中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沒有公平正義,社會就不可能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充滿活力。同時,也要認識到,只有在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中,公平正義才有可能實現。
(四)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我國改革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社會不公的現象,如貧富、城鄉、區域差距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和諧穩定。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通過經濟發展,同時也需要通過法律途徑。因此,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當前社會公平正義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危害性
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必須直面當前社會存在的一些不和諧因素。我國改革開放20 多年來,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不公平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配不公。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富民政策包含了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有些地方不講辯證法,造成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過大。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 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一書的相關調查顯示,在領導幹部對2002 年所存在的社會問題的判斷中,收入差距問題被列在第一位。
(二)就業和用人不公。就業過程普遍存在著一些歧視性的做法,如性別、戶口、生理等方面的歧視,安徽蕪湖就曾發生過受到各界廣泛關注的"乙肝歧視案"。買官賣官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已構成職務犯罪,如近兩年查處的少數黨政領導幹部貪污賄賂犯罪,以權謀私,買官賣官,造成權力和地位方面分配不公。
(三)教育不公。主要表現為:不同社會群體在各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學率上的不公平,同一社會群體的個體在發揮其潛能方面的機會不公平,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農民子女所佔比例下降,貧困生比例上升。就無錫而言,在高等教育方面,既享受不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入學率,也享受不到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低入學標准。同時弱勢群體子女教育問題更為突出,貧困農民和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嚴重。
(四)社會保障不公。相對而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情況逐步改善,而非國有單位的職工,尤其是農村社會保障工作進展緩慢,很不理想,政府提供的相應保障非常有限。可以說,農村基本上被排除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看病難"、"因病返貧"問題相當突出。有的地方國家機關醫保改革比較"徹底",但配套措施並沒有跟上,同時有的單位仍實行老辦法,醫療保障不公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五)立法不公。主要表現在:立法機關人員構成不夠合理,相當一部分人員是從政治、經濟和知識精英中產生,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色彩比較濃厚,以貧困農民、民工和失業下崗人員為主體的弱勢群體很難直接參與立法過程,不利於有效維護其合法權益。有的法律規定與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要求不相適應。
(六)司法不公。有些地方不嚴格執法、不重視程序和人權的問題時有發生。突出表現為: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違法採取強制措施,超期羈押,有罪判無罪,重罪輕判,罰不當罪,罪刑不適應,權錢交易,以錢抵刑,徇私、徇情枉法,違法辦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如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某市中級法院就查處了多起法官職務犯罪案件,其中反映的司法不公、不廉問題令人深思,發人深省。
(七)私權保障不力。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以公共利益為名,侵佔私人權益和私人財產,或在私權受到侵犯後不能及時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濟。如有的地方政府以國家和公共利益的名義,低價徵用農民土地,再以低價轉讓給開發商,或雖然按公開的市場價格將農民土地轉讓,但從中獲取差價,從而損害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對策思考
深入認識和分析當前無錫經濟社會結構和利益關系的發展變化,完善地方性法規與政策,妥善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當前加快推進和諧無錫與法治無錫構建進程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樹立科學的和諧正義觀。所謂和諧正義,就是"為了達到萬有存在共同體的和諧發展而調適互為對象性存在的諸方面關系的共同法則。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和諧正義是平衡萬物價值的金規則,是整合程序上的和諧正義和實質上的和諧正義的平台"。②具體來說,要著力做好三點:一是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公平的實現程度。把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過程作為追求和實現公平的過程,在動態發展中提升公平的實現程度。二是以強化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監督是文明社會進行社會關系調適的最基本的手段,它的發揮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程度。針對市場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種種侵犯社會公共資源的行為和一些人利用社會公共權力謀取個人私利的非正常現象,必須建立完善的社會監督體系"。通過有效的監督,逐步消除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政策性障礙和人為性障礙,同時加大反腐敗力度,降低因以權謀私行為對貧富差距和弱勢群體的心理帶來的消極影響。三是全面認識公平的歷史性和相對性,防止把公平等同於平均主義,或脫離具體歷史條件追求公平。
(二)把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放到社會發展更為突出的位置。"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屬於生產關系領域的問題,權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屬於上層建築領域的問題。因此,一個社會的公平狀況如何,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③而且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司法體制改革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在強調發展是硬道理,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同時,必須把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放到更為突出的位置來抓。只有把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好、實現好,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才具有堅實的基礎。否則,就難以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影響經濟社會和法治的健康發展。
(三)維護和實現行政公平。市場行為是實現效率的主要手段,政府行為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主要手段。"從市場經濟的邏輯上看也應如此。因為真正的市場經濟邏輯是:效率由市場去安排,公平則由政府管理"。④實踐表明,政府不主持公平正義,社會公平正義就會嚴重缺失。當前,應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即:將注意力由集中於國有企業改革轉向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建設,注重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從制度上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及相關問題,如三農問題和土地、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問題等;協調好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從源頭上解決好初次分配問題,強化國家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在法治建設中率先垂範,公平正義需要通過政府來維護和實現,而政府能否依法行政關繫到公平正義的實現。
(四)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維護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和尊嚴,促進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是司法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講,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核心就是實現司法公正。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為此,必須按照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從制度上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加強對司法工作的監督,懲治司法領域中的腐敗。當前,應高度重視司法機關在解決社會矛盾中的作用,尊重司法權威,確保司法公正,為構建和諧無錫與法治無錫創造良好的司法環境。司法機關也應切實負起責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滿足人們的合理訴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⑦ 強調公平正義的法學流派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將法律看作是主權者的命令;新自然主義法學強調法律的道德性、公平、正義理念;社會學法著重法律在社會中運作的效應。法律的價值存在就在於價值所反射出主體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元化。
⑧ 如何認識法律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效率是純客觀的概念,而公平是有主觀的成分的。
公平以及大體與之等同的公平、平等[2]、正義、公正等概念,有著很高的包容性,這使得我們盡管可以在經驗的意義上感知公平正義,卻很難給公平正義下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博登海默說的普洛透斯之臉也好,凱爾遜說的「我不知道也不能說出什麼是正義,即人類所渴望的絕對正義」也好,都證明了這一點。
效率概念來源於經濟學。「效率」是指用多少活動實現多少目的的比例。或說投入和產出的比率,特指以促進個人財富和社會財富的積累為目的,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產出的收益狀態;[3]薩繆爾森說:「效率意味著不存在浪費。」《現代漢語詞典》上「效率」為:機械、電器等工作時,有用功在總功重所佔的百分比;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
⑨ 論法律的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也稱公正原則、正義原則、公道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指在當專事人雙方對屬造成損害都無過錯的特殊情況下,侵權行為人也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公平責任的出現是現代侵權行為法發展的產物,它已經逐步為許多國家的侵權行為法所接受。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對公平責任作了明確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中對公平責任原則作了明文規定,符合社會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願望。《合同法》以公平原則確定了當事人各方的權利義務,彌補了我國立法上的不足,在市場經濟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⑩ 公平論的守法的公平論
守法義務的公平論是由英國法學家哈特(H·A·L Hart)在20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的,並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羅爾斯(John Rawls)加以繼承和修正,而後與羅爾斯同為哈佛大學哲學教授的諾齊克(Robert Nozick)又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嚴厲地批判。眾多重要哲學家對此理論的研究、討論使得公平理論在國外備受關注,並從單純的守法義務層面發展成為了當代政治義務理論中當十分重要的一種理論。
學界的持續關注與探討,使得公平論得到了不斷地豐富與完善,並形成了關於公平論這一學說的確定的主要內容:在一個基本公正的社會里,當其他成員都守法的情況下,一個社會成員可能從中獲得極大的好處。這時,如果該社會成員違法,就必然會使守法者遭受損失,而這種結果顯然是不公平的。所以,根據公平對待的道德原則,每個社會成員既然從別人的守法中獲得了利益,他便也有服從政府和遵守法律的義務。他的守法將有益於別人,他的違法也將損害其他守法者的利益,人人守法才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