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平涼
❶ 調查報告3oo字
根據調查情況看,近年來,區政府及民政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加強領導,制定規劃,加大投入,在社區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各級領導重視,推進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自2001年開始城市社區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區委、區政府把社區建設工作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全區的社區建設工作。制定了《崆峒區城市社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內容、工作任務、實施步驟和組織領導等方面內容。多次召集社區建設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社區工作並及時協調解決社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各街道辦事處也都成立了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與各社區居委會簽訂了《社區創建工作責任書》,明確了責任,細化了任務,使社區建設工作做到了組織、領導、目標、責任「四落實」,為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健全管理制度,社區工作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區民政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指導各社區制定完善了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責、社區管理崗位及工作人員守則、社區幹部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和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了權責利比較明確的社區管理體制,理順了內外關系,使社區各項工作做到了有序運作,有章可循。同時,一些社區居委會還結合轄區實際,修訂了《社區居民公約》等制度,明確了社區居民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參與的社會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人文環境。
(三)優化隊伍結構,幹部素質明顯提高。區政府及各街道辦事處注重從拓寬幹部的選拔任用渠道入手,選派熟悉社區管理、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年輕幹部充實到社區領導班子,同時採取面向社會招聘、公開選拔等形式,從下崗待業人員、退伍軍人中招聘了素質較好、能力較強的人員充實到社區,改善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年齡和知識結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目前,城區3個街道辦事處12個社區居委會共聘用工作人員80人,平均年齡31.6歲,比原居委會幹部平均年齡下降11.3歲。共聘用居民小組長148人。同時,區上建立了社區幹部培訓制度,定期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社區管理和業務知識培訓,還不定期組織民政、街道和社區負責人赴外地學習社區建設先進經驗,進一步開闊幹部視野,提高幹部素質。
(四)強化自治意識,社區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推進。各街道社區都能嚴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和要求,組織和引導各社區普遍推行了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居民自治活動。社區居委會的班子成員都由居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充分體現了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性質。同時,逐步健全完善和推行《協商議事會制度》、《居務公開制度》等民主決策和議事制度,使廣大居民群眾的社會參與意識、民主法治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不斷增強。
(五)樹立培養典型,社區職能逐步增強,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將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作為重要內容,從完善基礎設施入手,加強軟硬體建設。區上通過項目爭取、自籌等方式,投資500多萬元,先後解決了9個社區的辦公地址和辦公用房,購置了辦公設備,使硬體設施基本達到了示範社區的標准要求。各街道辦事處按照新型小區建設目標,抓了示範樓院、示範小區、示範街道的培育,以點帶面、典型示範。積極實施「社區文明細胞工程」,制定《文明市民三字歌》,印發《給社區成員的一封公開信》,利用黑板報等多種輿論工具,深入宣傳家庭美德教育。建立黨員幹部衛生責任區和義務監督崗,清潔和保持城市衛生。開展便民服務,幫助孤寡老人和低保對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中街辦事處在全市率先開發了數字社區管理系統,搭建了社區信息化平台。寶塔、東大街、解放中路、西門口四個社區在全市率先推行了「一站式」服務,極大方便了群眾。衛生部門在各街道社區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區民政局和各街道辦事處積極實施「星光計劃」項目,修建了區老年服務中心和解放中路、東大街、西門口3個老年服務站,進一步活躍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目前,城市各社區的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逐步健全,能夠基本滿足社區居民的多種服務需求,初步形成了服務比較規范、功能比較齊全的環境保潔、娛樂、便民、就業、社會福利等服務體系。同時,社區承擔了計劃生育、城市低保、社會綜合治理等多項行政事務性工作,較好地發揮了社區在城市管理和服務工作中的職能作用。通過開展各種示範創建活動,全區涌現出了一批國家、省、市級社區建設示範典型。調查中,對社區服務情況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滿意率達到97.5%。
二、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區社區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發展的角度看,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一是思想認識跟不上發展需要。平涼城區社區陣地建設未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加之宣傳不到位,「單位人」變為「社區人」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一些駐轄區單位對社區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支持配合不夠,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經費投入不足。由於社區建設主要依靠財政供給,缺乏其它相應的投入來源,因而硬體建設欠帳較大,工作基礎薄弱。全區12個社區中,還有三天門、解放北路兩個社區租借辦公場所,大部分社區沒有居民活動場地和活動設施。撥付社區的辦公經費少,每月只有200元。有一些部門只強調工作進社區,而不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給社區相應的經費。因此,盡管社區的事務日益增多,工作量逐步加大,但辦公經費沒有保障。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社區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是社區聘用人員待遇普遍偏低,社區級別設置較低。全區各街道社區共聘用工作人員80人,他們有的在社區工作長達30年,工作敬業扎實,現在每人每月只有350-500元,都缺乏必要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措施。目前,城區12個社區管轄人口和承擔的工作量都不亞於一個中等鄉鎮,但都按股級對待。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四是街道社區的布局還不盡合理。我區現有的社區布局是在2000年前原有街道居委會基礎上建立的。隨著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已難以承擔日益繁重的社區工作需要。目前,全區有3個社區居民超過1.5萬人,西門口社區2.04萬人,三天門社區1.64萬人,新民路社區1.6萬多人,這遠遠超過「每萬人城市人口規模設置一個社區」的要求。
三、對今後全區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要進一步統一認識,切實加強對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社區建設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加強城市管理和服務的新途徑,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中央、省、市關於社區建設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推進社區建設作為城市工作的重要內容。要集中研究解決當前社區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對社區工作的指導和考核考評機制,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社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二)要逐步理順工作關系,建立新的社區工作運行機制。要認真貫徹實施《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甘肅省實施<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嚴格依法辦事,真正發揮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作用,使社區真正做到「落實自主權、履行協管權、行使監督權」。要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思路和「政社分開」的原則,認真研究、正確處理好城市基層政權機關與社區居委會的關系,逐步把行政事務與社區事務區別開來,真正屬於社區事務性工作,應放手由社區居委會去做。有些不屬於社區任務的行政性事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可採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費用問題。
(三)要多渠道增加投入,進一步優化社區工作環境。區上要積極向市政府和市建設規劃部門匯報銜接,將社區的辦公用房和服務設施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使社區建設與城市改擴建和居民住宅小區建設同步進行。要在積極爭取省上投資的同時,每年安排一定的社區建設經費,重點解決社區辦公場所、人員報酬和辦公經費等方面的困難,並隨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預算投入。要創造條件,逐步提高社區招聘人員的工資待遇,解決醫療、養老保險等問題,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並適當提高社區的政治待遇,保持社區工作班子和工作隊伍的相對穩定。要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四)要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社區服務是社區的最基本功能。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精神,不斷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大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就業、社會保障、救助、衛生和計劃生育、文體、教育、安全、流動人口管理等政府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要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區資源,重點發展面向廣大居民的各項便民、利民、護民、愛民服務,面向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下崗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逐步建立覆蓋社區全體成員、服務主體多元、服務功能完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社區服務體系,努力實現社區居民困有所助、難有所幫、需有所應,以增強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社區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這樣可以么?
❷ 曹操最偉大的功績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人物,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關於他的功績和人格優點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題目,我只想說說他作為三國封建社會中殘忍的一員的倒行逆施之「功績」
興平元年,曹操的父親曹嵩被陶謙部下作亂而殺,而這亂兵成了山賊。實際上,當時曹操剛收復青州亂民,組建了青州軍,勢力強大,陶謙是想結好曹操的,這是一個誤會。可是曹操盡起其所有兵發徐州以報父仇,你針對陶謙也就是了,可是他卻沿途行凶,「所過多所殘戮」。很過分!黎民何罪?
馬超、韓遂兵叛西涼,戰敗,馬超逃到漢中,韓遂跑到金城,投靠氐王千萬,建安十九年春正月,夏侯淵奉曹操之命追殺到氐境,氐、胡騎兵抵抗,夏侯淵在興國大破他們,屠城!
在枹罕,河首平漢王隴西宋建稱王三十幾年,夏侯淵奉命從興國出兵攻枹罕獲勝,屠城!平涼州
建安十九年十一月,身為人臣的曹操廢伏皇後,殺皇後,一女子何罪之有?
建安二十三年,鄴發生大火,城中傳言曹操被燒死了。曹操聽了大怒,召集全部官員,說救火的人站左邊,沒動窩的站右邊,大夥心想,救火應該沒罪,全站在左邊,可是暴君卻說:「不救者非助亂,救火者乃實賊也」「皆殺之」。什麼邏輯!盛怒之下濫殺無辜!
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宛城太守侯音攜民叛亂,請降關羽,曹仁奉命出兵平亂,侯音死宛城破,屠城!
華佗,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外科手術的鼻祖,麻醉劑、體操的開山祖,他給曹操看頭疼病,說要開刀,曹操疑其和吉平一樣要殺他,大怒,將華佗下獄,嚴刑拷打,華佗熬不住認罪,曹操要殺,荀彧求情,曹操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邪?」後,華佗在獄中折磨致死。這是中華醫學(尤其是外科手術)、中醫葯學(麻醉劑的產生遠不會推遲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損失!
至於因為政治斗爭而殺人,倒也算了,因為政治斗爭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摘抄)
操是中國古代最具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由於中國封建統治階級及其以後的中國反動勢力的統治需要,曹操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是作為中國社會最為典型的反面人物出現的,奸雄似乎是曹操的代名詞。在曹操身上幾乎集中了中國社會所有反面人物所擁有的惡劣品質,即陰險、狡猾、奸詐、嫉妒、虛偽、凶惡、殘忍。的確不可否認,曹操作為封建統治者,作為封建割據者,總有其道德品質消極的一面。但是,曹操始終為統一中原,統一全國而努力奮斗,頑強拼搏,至死仍然不忘記統一大業。在這點上,中國任何有正義感的人都應該看到,並給予肯定。偉大的歷史學家吳晗就是基於在曹操統一中原、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斷言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歷史人物。
國家的統一,是人民安居樂業的本質需要,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本質需要,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曹操在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國家分裂,社會混亂,人民遭難,生產停滯的歷史背景下,為中原統一、國家統一而屯田納士、遷都幽帝、殺伐征戰、文攻武略,這無疑是合乎時代潮流、順應歷史趨勢、反映人民訴求、表達民族意志,穩定社會秩序、推動生產發展的。因此,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無疑曹操這些行為具有很大進步的和正義的。曹操在擊敗袁紹後,又逐步消滅北方各個封建割據勢力直至統一北方。在統一北方後,曹操又率軍南下,意在消滅孫權、劉備這兩股割據勢力並進而統一全國。由於各方面條件還不完全具備,加上曹操本人軍事決策和指揮失誤等原因,曹操大敗而還。但是,曹操仍然沒有放棄統一中原、統一全國的事業,不斷鞏固和擴大他的統治范圍,並且從經濟、軍事、政治、思想等方面著手准備,以待時機。應該說,西晉之所以能夠統一全國,這與曹操本人創造的良好基礎是分不開的,與曹操本人一直努力是有著很大關系的。
總而言之,曹操作為封建統治者有著其虛偽和自私的一面。但是,曹操後半生是為著中原統一、為著全國統一而一直忙碌著、一直操勞著,在國家統一上,他是作出不小的歷史貢獻的
❸ 甘肅省平涼市八年級生物地理會考總分是多少2022年
中考科目各科滿分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體育50分。九年級歷史成績按40%、道德與法治成績按20%,八年級地理和生物成績各按30%換算後計入總分,最終合成中考成績總分為820分。
2022年蘭州中考招生統一考試10科總分為74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各120分,物理90分,化學6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40分,體育與健康50分。其中,外語包含30分的聽力、口語考試分值,物理、化學、生物各包含10%的實驗操作分值。
❹ 歷史上有骨氣的人
文天祥:厓山戰役後,文天祥被押到廣州。張弘范對他說:「宋朝滅亡,忠孝之事已盡,即使殺身成仁,又有誰把這事寫在國史?文丞相如願轉而效力大元,一定會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能再懷二心?」元朝政府為了使他投降,決定把他押送大都。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
夏完淳:明末著名詩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1647年夏七月,他決定渡海加入魯王政權軍隊。夏完淳至孝之人,臨行前,他回鄉間老家探望嫡母和生母,准備與二老告別之後再出發。清廷眼線多多,夏完淳甫一回家,即為人偵知。清廷人馬俱至,逮捕了這位少年英雄。由於他是朝廷重犯,被立刻押赴南京受訊。在南京受押的八十天,是十六歲英雄夏完淳人生旅途的最後八十天。其間,他不僅智斗大漢奸洪承疇,巧妙羞辱了這位滿清鷹犬,並且自激自盛,賦詩寫詞多篇,表達了他"今生已矣來世為期"的沖天豪情和"家國之仇未報"的遺恨。 1647年,九月秋決,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義士在南京西市慷慨就義。手提鬼頭大刀、凶神惡煞般的劊子手,面對自己面前昂然站立的這位面容白皙、姣好的十六歲美少年,他那殺砍掉無數人頭的雙手,也不由自主地發顫發抖,最終只能閉眼咬牙才敢砍下那一刀
❺ 有關橋的神話故事
1、西夫橋
在九襄老街也就是以前的漢源街廟溝頭有棟橋,叫西夫橋。
傳說,有一個挑客,從打箭爐(即康定)出來,就從廟溝頭的大路上過,那兒有一股泉水。這天,有個女人來這兒挑水,看見一群小白雞在水中戲耍,她走過去的時候,那群小白雞就鑽進旁邊的石洞去了。她知道有寶物,於是就站住沒有走。
還有挑客挑起擔子走到那兒,也是不走,原來他也看到了。兩人就你等我,我等你,都想等別人走了自己去撿。
挑子客說:「大嫂,你咋個挑起水不走?」女人也說:「挑子客,你挑到這里為啥不走?」後來都知道對方也看見了。於是他們兩就商量一起去搬開石頭看個究竟,如果有什麼就對半分。
結果搬開一看,原來是一壇銀子。於是兩人就開始將壇子里的銀子往外檢,快到底的時候,看到這壇子底下一張紙,紙上寫著:「夫妻二人埋,夫妻兩人撿」
原來他們兩個前世是夫妻,這世來各人投生一方,這壇子銀子又走到一起來了。這下子兩個就你捨不得我,我捨不得你。但是大家都已有家室了,一個是有丈夫的,一個是有妻子的了。
這又怎麼辦呢?於是兩人就說:「乾脆這樣子,我們把這壇銀子拿來修棟橋。」這橋修成後,就叫夫妻橋,後來大家說錯了,就說成西夫橋。
2、朽木橋
朽木橋在崆峒山北峰,東、西、北三面都是壁立的懸崖,南面只有兩米寬的一條道通往中台。古時候住在中台的出家人,曾架起一座獨木橋,供僧道和遊人上供、叩頭燒香。可時間長了,獨木橋因常年累月被風吹雨打,漸斬變成了朽木橋。
傳說,凡是正人君子、忠臣良將、孝子節婦,過此橋時都安然無恙;不孝雙親、傷天害理、不義之人過此橋時,就過不去。
很早以前,住在平涼城內有個販鹽商名叫范三界,他從陝西鹽池縣把鹽運回來,又給平涼、固原、隴西一帶高價賣出去。使他一下財源滾滾,成了平涼城內數一數二的富豪。這范三界有了錢,便財大氣粗,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強占民女、無惡不做,害得平涼城內雞犬不寧、人心惶惶。
老子惡霸,兒橫行。一天,他的三兒子范強在逛柳湖,發現一位姑娘長得十分美貌,便欲行無禮。誰知這姑娘是個烈性子,強行反抗、寧死不從,這范強一看到不了手,一下惱羞成怒,把姑娘活活捏死,扔進柳湖中揚長而去。
姑娘的父親蔣治才得知女兒被惡棍害死,他氣憤難平,當即告到了知府。誰知這位知府手下的辦案人員自已被范三界用金錢收買,給姑娘判了個自投湖水的冤案。可蔣治才豈能罷休,他天天到知府,擊鼓鳴冤吵得知府坐卧不寧,沒有辦法,最後只得讓蔣治才上堂。
知府說:「此案已經了結,你還有什麼冤可講?」蔣治才心想:此時想以法治人是不行的,我得讓范強這個狗雜種自己去送死。於是他想到了朽木橋,便對知府說道:「崆峒山有座朽木橋,讓范強和我一道去過朽木橋,若他能過去,那我便不告他了,若過不去,那我女兒定是他所害。
我若過不去,那就是我冤枉他了。」知府一聽,心想:那朽木橋年代已久,蔣治才年紀已大,眼花腳軟,肯定過不去,豈能與一個年輕小夥子比高低呢?又一想:人家原告要求這樣做,我何不答應他呢?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范強一聽要過朽木橋,心裡一下害怕了,心想:這人是我害死的,怎麼能過得去呢?唉,試試看吧。便強打精神裝模作樣。
過橋那天,知府帶著文武官員坐陣觀看,到底誰死誰生,把這一案早早了結,省得蔣治才天天鬧事。他問下官:「准備好了沒有,開始過橋斷案。」下官回答說:大人,一切就緒,請下令吧。」
「好!現在過橋開始,你們倆誰先過?」
蔣治才搶先說:「老爺,我先過。」
「好!那就讓蔣治才先過,若你摔下懸崖,可別後悔。」
蔣治才「哼」了一聲,昂首闊步來到朽木橋邊,一步一步慢慢地往過走,當他走到橋的中央,只見那橋上下呼閃了幾下,朽木粉亂飛,當時觀看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蔣治才面不改色心不跳,穩穩當當地走了過去。
范強見他過了橋,心裡不由「咯噔」了一下,本來他就做賊心虛,見蔣治才過了橋就更加害怕了,心裡一害怕,在過橋時就更加小心,一小心就有些心慌意亂。
正當他走到橋心。只覺橋向下墮,一時他慌了,想跑過去,可一跑,橋上下一閃一步踏空,從萬丈懸崖摔了下去。一時群眾中議論四起:「罪有應得,天有報應啊!」
知府一看,心裡一驚,沒想到朽木橋真靈,於是當場作詩道:正人君子忠良將,過橋安然心無恙。不孝父母傷天理,必做橋下死鬼魂。從此朽木橋的美名也就傳了下來。
3、奈何橋
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無可奈何」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胎時對自己生前願望的遺憾和無奈。
奈何橋在中國道教和中國民間神話觀念中是送人轉世投胎的地點,在這里會有一名稱作孟婆的年長女性神祇,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好投胎到下一世。
4、長壽橋
泰山黑龍潭上,有一橋飛架東西,似龍潭橫生一道濃眉,與遊人傳情;如山澗躍出一條彩虹,為龍潭增姿加色。橋身朱紅,與兩岸青山相映成趣;人行其上,鳥瞰龍潭勝景,縱觀西溪豁達之秀色,確是美不勝收。這便是引人注目的長壽橋。
長壽橋,是一九二四年張宗昌督魯時,兗州鎮守張培榮所建,不過不是為了方便百姓。據說張培榮怕老婆怕得出了名,盡管在兵士面前威風凜凜,在老婆面前卻是俯首貼耳,百依百順,對他來說,老婆的言語就是聖旨,就是軍令。
張夫人駕馭著這樣一個有錢有勢的丈夫,便揮霍無度,肆意玩樂。一天,她聽說泰山風景優美,許多人都在那裡修煉神仙,她也心血來潮,想修道成仙,立地成佛。於是就讓丈夫到泰山來征地造廟。
張培榮"領旨"來到泰山,他見黑龍潭附近,青山四圍,綠樹成蔭,翠竹亭亭,銀杏參天,清流夾道,步移影換,上有傲徠、芙蓉兩峰拔地通天之雄偉,下有龍潭飛瀑、細流淙淙之清幽,真乃絕勝佳處,正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
於是決定在此建廟,尊其夫人為"無極真人",所修之廟便取名"無極廟"。無極廟修成,張夫人便身穿道裝,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中,張培榮率所屬各縣的大小官紳和附近的百姓,對"無極真人"叩首作揖,頂禮膜拜,並刊印無極真經,散布各縣,開卷便是無極真人的道裝神象。
張培榮尊其夫人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將為自己歌功頌德的石碑立於無極廟門外。廟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過河涉澗,實在不方便,張培榮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長橋,為了取悅張夫人,讓她道成仙,長生不老,便將此橋取名為"長壽橋"。
再說無極真人,十天半月坐在蓮花寶座上還覺得新鮮,時間長了那蓮花寶座也感到不怎麼好坐,實在受不了廟里生活的清苦,便不聲不響地"隱退"了。
5、神仙橋
神仙橋由於豐隆村背靠南泉河,因而地下水質十分優良,用現在喝過豐隆村水的外地人的話說,就是清爽甘甜。即使寒冬臘月,村裡人也敢喝從井裡剛打上來的水。
因此,豐隆會造酒的人特別多。那時,著名的酒坊有兩家,一是前街的史家,一是後街的劉家。劉家釀酒時間較長,大多銷往濟南等地;史家釀酒稍晚,主要銷往中都市。甭看史家後起,由於使用的是村南古井裡的水釀造的,因而入口很爽,咂之香味彌久不去。
當時豐隆村西有一條排泄南泉河水用的泄洪溝,溝上原建有一座木橋,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頹壞不堪.好在泄洪溝已幾年沒用,所以人們去中都時,都要從溝底爬上爬下,十分吃力。史家酒坊主人老史有四十多歲,因為起步晚,沒敢僱工。
老史兩口子負責釀酒,往中都市送酒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大兒子和大女兒身上。那時進城不像現在有許多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一雙腳。史家有一輛獨輪小車,俗稱紅車。純木器製作,連車軲轆都是木頭做的,推起來很費勁。
史家兄妹往縣城送酒只能靠這輛紅車。每隔三五天,雞剛叫過三遍,兄妹倆便一個在後推,一個在前拉,將釀好的酒送往中都市。兄妹倆最頭疼的就是過那條溝,每次過都得折騰出一身臭汗。
有一次,兄妹倆又要過溝時,來了一位倒騎毛驢的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問兄妹倆要不要幫忙?兄妹倆當然巴不能得。於是沒用兄妹倆動手,那輛裝有兩大簍酒的紅車便在白鬍子老爺爺的推扶下輕飄飄地過了溝。
兄妹倆既驚訝又感激,妹妹見白鬍子老爺爺身上有個酒葫蘆,便說:「老爺爺,俺給你盛點酒吧!俺家的酒可好喝了。」白鬍子老爺爺一臉饞像地解下葫蘆遞過來。妹妹灌滿酒剛遞過去,他就情不自禁地咂著嘴喝開了。
從此,只要兄妹倆過溝,白鬍子老爺爺准在那裡幫忙。兄妹倆每次都給老爺爺灌滿酒葫蘆。三個月後,老史去中都市結賬,發現酒錢比往常少些,回來細詰兒女,方知兄妹倆遇到白鬍子老爺爺的事。
老史想,哪能這么巧?說不定這個白鬍子是個老神仙!於是對兄妹倆說:「再遇見白鬍子老爺爺時,就把車上的酒都給他,讓他在溝上給咱建座橋。」
隔了沒幾天,兄妹倆又往中都送酒時,白鬍子老爺爺又和他們不期而遇了。妹妹沒等白鬍子開口,便甜甜地說:「老爺爺,這次俺把車上的酒都給您,求您在溝上給俺建座橋行不行?」老爺爺撫著白鬍子笑眯眯地問:「誰讓你這樣說的?」「俺爹唄!」妹妹笑嘻嘻地答道。
「好!」白鬍子老爺爺點點頭,然後解下酒葫蘆遞給了妹妹。奇怪,以前往葫蘆里灌酒,只幾下就灌滿了,這一次裝了快一簍也不滿。
兄妹倆又繼續裝下去,兩簍酒光了,酒葫蘆也滿了。白鬍子老爺爺用手一指,那葫蘆輕飄飄地就到了他手裡。他一邊咂嘴弄舌地喝著,一邊對兄妹倆說:「回去告訴恁爹,下次再來時,橋就修好了。」
到了兄妹倆再次送酒,來到泄洪溝前時,一座造型儉朴,結實耐用的小石橋果然橫亘在溝上。左右望望,白鬍子老爺爺卻不見了。
老史和村裡的鄉親們白天來到橋上,看到橋是用石碑建的。下到橋底朝上看,看到張果老幾個字,方才明白,張果老喝了人家的酒,自覺理虧,於是用自己廟里的石碑搭建了這座橋。
❻ 臨沂出過什麼名人啊
琅玡古郡人傑地靈,沂蒙大地英雄輩出。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上,勤勞勇敢的沂蒙人民,對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為讓大家了解沂蒙人民驕傲自豪的歷史,現按歷史年代列舉如下。
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尚(又稱姜太公),祖籍東海(今日照,原屬琅玡)。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文王渭水訪賢拜為國師,協助武王建立周朝受封為齊侯。
春秋時期學識淵博的要數郯國(今郯城縣北)的郯子了,據傳當時二十七歲的孔子曾求教於他,留下了「孔子師郯子」的千秋佳話。以其孝道著稱於世,並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的閔損是魯國費邑(今費縣)人。被尊為「宗聖」的曾參是儒學派的重要代表,祖籍鄫(今蒼山向城),後居魯國南武城,其父曾蒧也為孔門賢人。公正無私有君子之德的譫台滅明,也是南武城(今屬平邑縣)人。還有,魯國名人秋胡是琅玡(今臨沂)人。春秋末,博學多聞曾任魯國太史,著有《左傳》《國語》的左丘明是魯國(今蒼山縣)人。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兩度出任蘭陵令,晚年定居蘭陵。他是儒家後期的代表,法家的前驅,第一次提出了「人定勝天」的著名論斷,成為思想史長河中的燦爛明星。
公元二百零六年,劉邦稱帝後,為漢丞相的蕭何是蘭陵(今蒼山蘭陵小仲村附近)人,其孫蕭秉彪官至諫大夫。蘭陵律條村的邱穎,為漢王朝樹起了從人治走向法治的第一座里程碑。
西漢前期的著名儒生官至郎中令位列九卿的王臧、西漢中期的儒生孟卿、孔門著名弟子高柴是東海蘭陵(今屬蒼山)人。山東著名儒學大師西漢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孟喜,叔侄合力輔教太子的疏廣、疏受,西漢名儒後蒼也是東海蘭陵人。蘭陵蕭何六世孫蕭望之,宣帝時官至太子太傅。其子蕭育、蕭咸、蕭由是西漢後期大臣,蕭望之之孫蕭紹官至御史大夫。著名經學家匡衡是東海承(今蒼山魯城)人,他學識淵博官至丞相,「鑿壁偷光」就是他的一大傳聞。西漢中期的知名儒者澓中翁是東海郯(郯城北)人,西漢丞相西平侯於定國是東海郯(郯城西南)人,其子於永是西漢後期大臣,他官至御史大夫,孝名遠聞。西漢後期的著名儒生毋將永是蘭陵人、白光是東海(郡治在今郯城)人。東海郯人薛宣、薛明、薛修、薛惠也是西漢時較有名氣的大臣和官員。還有,西漢時期著名政論家貢禹是琅玡(今屬諸城)人,他忠直敢諫,能大膽揭露政治腐敗。
西漢末年,海曲(原屬臨沂,今屬日照)人呂母於公元十七年首先起義,成為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第一位女英雄。公元十八年,琅玡(治所今諸城)人樊崇在莒縣起義,臨沂的徐宣、謝祿、郯城的楊音、沂水的逢安等起兵響應,建立了赤眉軍政權。郯城的刁子都,也是新莽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
東漢作家衛宏是東海(今郯城西南)人,官至議郎,有《毛詩序》傳世。著名學者繆斐是東海蘭陵人,東漢尚書郎顏盛,任青徐二刺史時遷居琅玡孝悌里(今費縣諸滿二村)。漢明帝時,領導山東數十萬治河大軍的傑出水利專家王景是琅玡(今即墨)人。東漢末年的天文學家、算學家劉洪是蓋城(今蒙陰)人,他發明的珠算技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還有,東漢末年領導黃巾起義時創立並傳授太平道的於吉是琅玡人。
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是琅玡陽都(今沂南縣)人。其子諸葛瞻隨父入蜀,任騎都尉平尚書事等職。諸葛瑾(諸葛亮之兄)為孫權主要謀士,長子諸葛恪為吳國將軍,次子諸葛喬在漢中為駙馬都尉。三國時,魏國官吏諸葛誕是琅玡陽都漢司馬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深受曹操賞識官至尚書令。三國孫權猛將行盛是琅玡莒(今莒縣)人,曾以少勝多以勇猛聞名。魏文學家官至尚書光祿勛的繆襲是東海蘭陵人,經學大師王朗、王肅父子是東海郯人。還有三國時泰山郡華縣(今費縣方城一帶)人臧霸,他投陶謙,助呂布,歸曹操,文帝即位後官至執金吾為朝中權臣。
晉初,尊為文明皇後的王元姬(王肅之女)為東海郯人,弟王恂、王虔為貴戚大臣。泰山南城(今費縣)人羊徽瑜為西晉太後,羊亮、羊祜、羊弦之為西晉著名大臣,羊誘為西晉著名將領。蘭陵人繆播、繆胤是西晉大臣,束晳是西晉文學家。西晉時期的著名大臣還有卧冰求鯉的王祥、孝賢聞名的王覽、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及從弟王衍、王澄為琅玡臨沂人。
東晉時期,琅玡臨沂王氏涌現了好多著名人物。如王敦、王導、王舒、王彬、王棱及王導之子王悅、王恬、王洽、王劭、王薈都為東晉著名大臣或官員。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和妻郗氏、七子王獻之是名震於世的著名書法家。東晉時較有影響的大臣和官員還有王徽之、王彪之、王胡之、王洵、王珉、王謐、王欽、王楨之、王允之,祖籍均是琅玡臨沂。王導從弟王廙為晉元帝司馬睿姨弟,功書畫,善射御,為多才多藝的東晉大臣。
東晉時,泰山郡華縣(今費縣諸滿)人顏含隨元帝南遷後官至光祿勛。東海郯人王雅,曾任尚書左右丞、太子少傅。東海郯人何無忌為東晉著名大臣,鮑靚為著名官員。蘭陵承人蒯恩,為東晉著名大將。臨沂人孫泰是東晉五斗米道著名道首,王誕為東晉著名官僚。東莞莒人宋武敬皇後之弟臧熹,整頓綱紀招撫流民為東晉著名官僚。泰山南城人羊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大師,還是一位醫學家,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琅玡陽都人諸葛恢做過臨沂令,官至紫光祿大夫。東晉時任淮陰令的蕭整為蕭望之十四世孫,是蘭陵當時的頭面人物。東晉末,東莞莒人劉穆之、劉秀之為劉宋開國元勛。東晉、南宋之際的著名戰將虞丘進是東海郯人。還有,晉末臨沂人孫恩領導的農民起義經歷三年之久,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
南北朝宋武敬皇後臧爰親是東莞莒人,劉裕掌握東晉政權後,她嚴謹律己不謀私利。其兄臧燾為南朝宋大臣、學者,官至光祿大夫。南朝宋孝武文穆皇後王憲嫄,和為人剛正的孝明帝皇後王貞鳳為琅玡人。南朝宋著名大臣顏師伯、顏竣、王僧朗、王蘊、王惠、王華、王偃、王景文、王鎮之、王敬弘、王准之、王弘是琅玡人,羊玄保為泰山南城人,徐羨之、徐豁、劉瑀、臧質是東莞莒人,徐佩之、徐湛之是東海郯人,蕭思話、蕭斌、蕭簡是蘭陵人。還有著名官僚臧澄之、臧凝之、劉衍、臧敦、臧敞、臧寅、臧綽是東莞莒人。著名官僚王微、著名官吏王釗、隱士王景、學者王珪之是琅玡人。南朝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歷史學家王韶之也是琅玡人。著名天文學家、無神論思想家何承天,著名文學兄妹鮑照、鮑令暉和文學家徐孝嗣是東海郯(今蒼山長城、二廟一帶)人。
這時期,南朝宋齊大臣王奐、王琨、王僧綽、王僧達(文學家)、王僧虔(書法家)是琅玡人,蕭惠開、蕭惠基、蕭景光、丘巨源(學者)、李安民是蘭陵人。宋齊官僚文學之士劉祥、撰寫《晉書》的史學家臧榮緒是東莞莒人。還有,南朝宋齊官僚至老手不釋卷的王逡之是琅玡人。
❼ 平涼監獄
你好,能理解你的心情,監獄可以探監也可以郵寄包裹(只要你知道詳細地址),但是探監要知道具體嫌疑人的接見時間和所在監區,探監和郵寄包裹是監獄的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不是有些人說的什麼打點呀以及監獄黑暗什麼的,那純粹是對監獄以及監獄幹警的污衊。要相信我們的社會是法制社會,不是那些用心不良的人胡說的那樣的。去看看朋友也行,去平涼監獄東區可以坐4路公交車,去平涼監獄西區可以坐2路公交車,也可以直接坐出租。要郵寄包裹可以打電話到監獄總機再詳細查詢你要找的人,但是不要郵寄違禁物品。
❽ 《尋秦記》、《漢武大帝》、《康熙王朝》與真實歷史的差別
漢武大帝的失實之處:
1.最大的笑話:司馬遷的鬍子!有關人員搪塞說那是司馬遷還沒受宮刑前,但是,最後一集老司馬遷覲見劉徹他那一撮山羊鬍子啊~比劉徹的還長~
2.漢武大帝的說法也值得商榷.劉徹的廟號是"世宗",謚號是"孝武",不是"武大"! 正確的是"漢-武-帝",而不是"漢-武大-帝". 如果用"大帝"這個詞,一般是,前面加一個名詞.比如:"康熙-大帝".
大帝這個稱呼中國一般不用,除了一個人,那就是孫權。但他的謚號就叫「大帝」,所以「大帝」這個稱呼只用來稱呼孫權。至於康熙大帝,則是外國人給起的,這也說明康熙帝在歐洲還是有點名聲的。
3.劇組在橫店秦王宮取景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那個宮殿一看就不是漢朝的,漢朝的宮殿,殿頂通天柱下方會有刻有龍尾魚或者鴟吻,可是漢武大帝中,宮殿房頂卻十分的平坦。無非在原來的四海歸一殿上掛上塊匾額,就成了未央宮了。最標準的漢代宮殿是涿州的銅雀台,雖然殿廳面積顯小
4.電視劇里的有些用語是不太合時代的。比如「貴妃」(當時的後宮沒有這個稱呼)
5.第三集中,袁盎去見竇嬰,和他討論削去吳國豫章會稽兩郡不可行之事,居然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來,真是震得我肝膽俱裂,要知道這句話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所說的話,真實不知道為何漢朝的人居然會說出一千七八百年後的才有的話來,真是不可思議。
6.第三集中,西柳營的故事,明明是漢文帝視察細柳營的故事為何變成了他兒子漢景帝?!漢文帝視察細柳營後第二年,得了重病。臨死的時候,他把太子(後來的景帝)叫到跟前,特地囑咐說:「如果將來國家發生動亂,叫周亞夫統率軍隊,准錯不了。」
❾ 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說的是哪場改革
說的是: 慶歷新政。
慶歷新政
背景
積貧積弱
北宋立國後,為了維護中央集權、防止地方割據,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於內庭設"中書門下"(政事堂),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權,為限制宰相權力,增設副宰相"參知政事";軍事上,廢除統領禁軍大權的殿前都點檢,增設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由"三帥"分別統領禁軍,為限制三帥的權力過大,又在中央設樞密院,掌控調兵權。財政上,設置三司(鹽鐵、 度支、戶部),三司使由皇帝親信擔任,掌控財政大權。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同時由於大興科舉、採用恩蔭制、奉行"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導致官員多貪戀權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各級官員缺乏進取心,"冗員"問題突出。
為穩定社會秩序,抵禦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實行守內虛外策略,奉行"養兵"之策,廢除府兵制,改為招募。至仁宗時,總人數已達140萬,形成了龐大的軍事體系,養兵的費用,竟達到全部賦稅收入的十分之七八;同時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在軍隊中實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習,兵士雖多但不精,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對外作戰時處於不利地位,從而形成"冗兵"。
軍隊、官員的激增導致財政開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據的政府財政更加入不敷出,同時,在對西夏和遼的戰爭中,宋代統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銀和布匹,以金錢財富買得一時平安,再加上統治者大興土木、修建寺觀等,形成了"冗費"。三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最終形成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內憂外患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慶歷年,在經濟增長的同時,社會危機也在發展。宋代建國後,不但不抑制兼並,而且縱容功臣、大將們兼並土地。土地買賣與典賣相當普遍,土地集中的趨勢加速,農民失去土地的數字在增加,"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宋代人民的負擔很沉重。全國的居民有主戶和客戶之分。納稅戶除按規定的數量納稅,還有"支移"和"折變"等負擔。在兩稅之外,還有丁口賦、各種雜變之稅、徭役和差役。這是賦稅之外的又一項沉重的負擔。993年,王小波在四川發動起義,12月,李順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沉重打擊了宋朝政府。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義又爆發了。
同時,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北宋建國以後,就與東北邊境的契丹族和西北邊境的黨項族連年發生戰爭,由於北宋政治腐敗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了巨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
起因
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系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於延州城下,准備攻城。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康定二年(1041年),元昊進兵渭州(今甘肅平涼),韓琦派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擊,於好水川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陣亡,折兵萬余(好水川之戰)。慶歷二年(1042年)閏九月,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進抵定川寨,宋夏會戰,宋軍大敗,葛懷敏與部將等16人戰死,喪師9400餘人(定川寨之戰)。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進逼潘原,關中震動。澶淵之盟後一直相安無事的契丹也於1042年遣使求關南之地,並且"聚兵幽燕,聲言南下" 。最終宋仁宗遣富弼為使,"歲增銀、絹各十萬匹、兩" 才得以解決。
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震動了宋廷,根據推論三,多年沉悶的政治空氣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歐陽修上書要求改革吏治,尹洙在上書中指出"因循不改,弊壞日甚"。宋仁宗在改革呼聲的推動下,"遂欲更天下弊事"。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總算開始行動了。
仁宗慶歷年間,農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正如歐陽修所說 "一年多於一年,一夥強於一夥"。
范仲淹的改革是在北宋初的小康局面已經逆轉惡化的時期中產生的。其時, 冗官、冗兵、冗費嚴重, 貧弱局面已經形成,統治危機日趨惡化。仁宗即位元年,土地兼並現象更加嚴重,農民大量逃亡, 階級矛盾尖銳, 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一年多如一年, 一夥強如一夥"。甚至京畿開封府所屬各縣, 也有盜寇出沒。當時, 已有一些官員感到危機的嚴重, 富弼就曾說: " 自此以往, 只憂轉熾, 若不早為提備, 事未可知!"
經過 條陳十事
宋仁宗在召對中,對范仲淹、富弼等特別禮遇,並曾多次催促,要求執政大臣馬上拿出一個使天下太平的方案來。慶歷三年(1043年)於是,北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慶歷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領導下開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諸實施。
慶歷三年(1043年),元昊請求議和,西方邊事稍寧,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樞密副使,又擢拔歐陽修、余靖、王素和蔡襄為諫官(俗稱"四諫"),銳意進取。八月,仁宗罷免副宰相王舉正,再拜范仲淹為參知政事。九月,宋仁宗召見范仲淹、富弼,給筆札,責令條奏政事。范、富二人隨即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諫官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宋仁宗大都予以採納,並漸次頒布實施,頒發全國。
1、澄清吏治
①明黜陟(嚴明官吏升降)。仁宗時,官員升遷採用"磨勘" 制度,只講資歷年限,不間政績,導致官吏因循苟且,無所作為。范仲淹對此提出新的考核政績,破格提拔政績卓著的官員,撤換有罪和不稱職的官員;並規定京朝官及郡縣官吏,有人保舉在三年任期屆滿即與磨勘升遷,否則便要等到滿五年之後,方行磨勘。
②抑僥幸(限制官僚濫進)。宋初以來,,恩蔭制度造成官僚濫進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任學士以上官職的,在二十年內通過恩蔭,其兄弟子孫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范仲俺對此提出限制中、上級官員的任子特權,防止權貴子弟親屬壟斷官位。
③精貢舉(嚴密科舉取士)。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把原來進士科只注重詩賦改為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為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令州縣立學,士子必須在學校學習一定時間方許應舉。這樣,學生有真才實學,進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實了。
④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針對當時分布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范仲淹認為官員的升遷要嚴格依照政績,建議加強對官吏的考察,獎勵能員,罷免不才,並主張由各級長官保薦下屬。
⑤均公田: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以"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公田,即職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建議朝廷均衡一下他們的職田收入;沒有發給職田的,按等級發給他們,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然後,便可以督責他們廉節為政;對那些違法的人,也可予以懲辦或撤職了。
2、富國強兵
①厚農桑(重視農業生產)。范仲淹建議朝廷降頒布詔令,加強農桑立法,命令全國各路轉運使及其所管轄的鄉縣真正重農桑,獎農桑,使農業的好壞作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內容。
②減徭役。宋代的賦稅與力役基本上沿襲了唐末及五代的制度,宋初雖作了一些調整,但賦稅殘酷、力役煩苛,賦稅、徭役迫使貧苦農民紛紛破產,也激起農民起義反抗。對此,范仲淹主張合並戶口稀少的縣邑,以減其地人民的傜役;節用、節儉,裁減統治者的奢侈耗費,做到均賦稅,寬徭役,減輕人民負擔。
③修武備。(整治軍備)。范仲淹主張恢復府兵制,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斗,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給養之費(此項,因輔臣反對而作罷)。
3、厲行法治
①重命令(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針對朝廷過去頒布的法令"煩而無信"的弊病,范仲淹提出朝廷今後頒行條令事先必須詳議,"刪去繁冗",審定成熟後再頒行天下,一旦頒行,必須遵守,不得隨意更改,否則要受到懲處。這樣,朝廷的命令便不至於經常變更了。
②推恩信(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宋代皇帝三年一郊祀,照例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積欠的賦稅,但多未徹底施行。范仲淹要求取信於民,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除此之外,必須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就不會發生阻隔皇恩的現象。
厲行變革
慶歷三年(1043年)十月,朝廷任命張溫之為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王素為淮南都轉運按察使、沈邀為京東轉運按察使、施昌言為河東都轉運按察使。這樣,十條中的第四條(擇長官)首先見之於行動。在選擇諸路轉運按察使時,范仲淹翻閱班簿,發現不稱職的一筆勾去,毫不留情。富弼不無擔憂地說:" 一筆勾下去,就會有一家人痛哭啊。" 范仲淹則回答說:" 一家哭總好過一個地區的百姓哭。"
十月二十八日,仁宗下詔,施行磨勘新法。新法實行後,明黜陟也就見之於行動。
十一月十九日,朝廷對恩蔭制度,作出新規定;二十三日,下任子詔,增加恩蔭的年齡限制和恩蔭范圍,但對但對高、中級官僚的子孫及期親、尊屬仍用舊制,沒有任何限制。
慶歷四年(1044年)三月十三日,頒布貢舉新法,加強儒家經典在科舉中的比重,並允許州縣立學,把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結合起來。
結果
慶歷四年(1044年)四月,因新政實施後,恩蔭減少、磨勘嚴密,希圖僥幸的人深感不便,於是毀謗新政的言論逐漸增多,指責范仲淹等是"朋黨"的議論再度興起。仁宗對朋黨之論也開始產生懷疑,范仲淹提出"小人之黨、君子之黨"的說法予以反擊,歐陽修也撰寫《朋黨論》一文上奏仁宗。
五月,范仲淹與韓琦上疏仁宗"再議兵屯、修京師外城、密定討伐之謀"等七事,並奏請擴大相權,由輔臣兼管軍事、官吏升遷等事宜,改革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增加。
六月,夏竦令人依照石介筆跡,誣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廢立詔草。仁宗雖不相信,但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時邊事再起,范仲淹請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為陝西、河東宣撫使,仍保有參知政事的頭銜。八月,富弼亦以樞密副使離京,出為河北宣撫使。
慶歷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罷去樞密副使,,改任京東西路安撫使、知鄆州。第二天,,杜衍被罷為尚書左丞,出知兗州。
二月初四,罷磨勘新法、任子新法。三月初五,韓琦罷樞密副使, 加資政殿學士, 知揚州。至此, 主持變法改革的主要人物, 全被逐出朝廷。二十三日,廢除科舉新法,恢復舊制。八月二十一日,歐陽修罷河北都轉運使,改知滁州。至此,慶歷新政徹底失敗。
影響
范仲淹整頓官僚機構的六項措施, 只不過是微小的改革。至於其它四項如"均公田" 、"厚農桑" 、" 修武備" 、" 減搖役" 更談不上徹底的改革。"十事" 宣布後, " 修武備"一項, 便因眾多大臣反對而取消了; 其它各項雖然從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 十月開始推行, 但也無法貫徹下去。僅僅這樣一點微弱的改革, 當時一般官員已認為"規摹闊大,論者以為難行" 。"任子恩薄磨勘法密, 僥幸者不便, 於是謗毀浸盛, 而朋黨之論, 滋不可解"L 。慶歷新政最後在守舊官僚的激烈反對中, 宣告失敗。
經過嚴格考核,一大批碌碌無為或貪腐的官員被除淘汰,一批務實能員被提拔到重要崗位,官府行政效能提高了,財政、漕運等狀況有所改善,萎靡的政局開始有了起色。正直的士大夫紛紛賦詩填詞,贊揚新政;民眾也為之歡欣鼓舞,彷彿看到了復興的希望。
慶歷改革失敗後,,社會矛盾並未緩和,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冗兵資費更是加倍,民族矛盾又十分尖銳,宋廷財政空虛,就拚命進行搜刮,慶歷年間農民和士兵的斗爭剛剛下去,各地農民又開始新的斗爭。嘉佑四年四月,刑部官僚上報說,由於民貧乏食,一年當中曾發生"劫盜"九百七十起之多!
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一場更大規模、更為深刻的改革運動已在醞釀之中,這就是王安石變法。慶歷改革對熙寧時王安石的改革, 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王安石的熙寧變法是在慶歷新政的基礎上擴大和深化的。
評價
北宋兩次改革在中央集權統治一體化中起了一定的調節和完善的作用。例如范仲淹的提倡設置"祠堂" 、" 義庄" 、"族產" 、"族規" 、" 鄉約" , 發揮了宗法血緣的統治功能。范仲淹和王安石除了在政治體制和思想意識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外, 在經濟方面也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整頓, 如慶歷新政中的"均公田" 、"厚農桑" , "減搖役" 。
以上這勢都是書宋兩次改革對專制豐只中來集權一體化的調節和加強的措施。從社會的改進, 歷史的發展來說, 范仲淹和王安石所有的措施都沒有成功; 但從加強宋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一體化來衡量, 如通過官僚機構的調整, 財政經濟的治理, "重農桑" 、"均公田" 、" 減搖役" 、" 青苗法" 、" 免役法" 、" 方田均稅法" 、"均輸法" 、" 市易法" 等等, 限制了兼並, 擴大了財政稅源, 這就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一體化的統治,一定程度的延長了北宋封建王朝的壽命。
慶歷新政主要只限於在政治機制上作些表面的微小的改革, 不敢太多地接觸到社會經濟的根本問題。
失敗原因
封建體制
在中國封建社會,要改革封建官僚體制,說起來容易,然而要真正做起來,卻似難於上青天,這對宋代來講更是如此。因為在宋代,官僚地主階級在官員喪失世襲爵位和封戶特權的情況下,為了確保"世守祿位",又參照唐制,制訂擴大了中、高級官員蔭補親屬的"恩蔭"制度。通過恩蔭,每年有一大批中、高級官員的子弟獲得低級官銜或差遣,且宋代恩蔭,不僅極廣,而且極濫,每遇大禮,"臣僚之家及皇親、母後外族皆奏薦,略無定數,多至一二十人,少不下五七人",並"不限才愚,盡居祿位"E8](卷 ∞。據朱瑞熙先生在《復雜多變的宋朝官制》一文中的統計,宋代的州縣官、財務官、巡檢使等低、中級差遣,大部分由恩蔭出身者擔任。這種等同於官僚世襲的制度,使官僚機構中充滿了坐食祿米的權勢子弟,導致了"蔭序之人,塞於仕路","權貴之子,鮮離上國"[。](卷 。因此,要打破或限制官僚貴族這一特權,無疑會因觸動官僚貴族的利益而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這就是為什麼王安石變法首先從經濟、軍事制度的改革做起,而繞過了澄清吏治這類最敏感的社會問題的原因(當然,這裡面亦有減少改革阻力的因素)。
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和軍事危機,是要富國強兵。而慶歷新政卻恰恰觸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項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稱職的官員,而裁減冗官,精簡機構是改革的核心內容。而當時北宋的官僚,已經是暮氣深沉的腐朽政治集團,真要實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得丟官。這個大手術當然做不得。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給北宋做的手術還不止這些,即使是稱職官員,也要削減其薪俸,北宋官員的俸祿是古代中國最高的。而且,還決定要減少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以解決官多為患的問題。也就是說,全天下的讀書人的利益,都讓改革觸及了。因此,改革的反對者決不是少數保守派,而是整個士大夫階層--北宋統治的階級基礎。要改革就要犧牲士大夫階層的利益,犧牲了士大夫就動搖了自己的統治基礎,北宋皇室的政策是抑制武將,其辦法一是重用文人,二是實行更戍法,為了皇室利益犧牲了國防,而廢除慶歷新政,則是為了皇室利益犧牲了改革。
朋黨之爭
除了少數銳意進取的有識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階層大都滿足於現狀,只顧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和長遠利益,一旦新政觸犯了自身利益,他們就堅決反對,群起而攻之。隨著新政的推進,反對的聲浪不斷高潮,包括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加入反對大合唱,攻擊范仲淹等人為"朋黨"。
"朋黨"之所以被當作打擊的利器,從而引起仁宗的反感與猜忌,因為"朋黨"會危及皇帝的權威,觸犯其核心利益。朋黨之爭,一直是困擾北宋政局的死結,並且延宕到南宋時期。慶歷新政因為朋黨之爭而夭折,王安石變法也因為新舊黨爭而失敗。朋黨之說基於儒家思想君子與小人的觀念,這是簡單對立、非此即彼的思想觀念,並不能客觀准確地反應人性或人格;在現實生活中,結黨的未必是小人,言利或謀利的也未必不是君子。一旦被提升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就會被一些政客用作打擊政敵的武器,而且極具殺傷力。
新政弊端
改革措施"太猛"、"更張無漸"、"規模闊大"。改革的思想動員不夠,配套措施不到位,對罷黜官員的安置沒有著落,農民沒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見影的好處。范仲淹的用人, 王安石就曾經批評他"好廣名譽, 結游士, 以為黨助, 甚壞風俗"9 。事實上, 范仲淹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 往往議論多, 而實際行事少, 有的甚至好標奇立異, 發空論, 言行不檢。例如石介, 連擁護新政的歐陽修也覺得他" 自許太高, 低時太過, ⋯ ⋯ 好異以取高" L 。反對新政的更指責范仲淹等"凡所推薦, 多挾朋黨, 心所愛者盡意主張, 不附己者力加排斥, 傾朝共畏"L 。
❿ 與橋有關的民間故事
1、西湖斷橋
一說古石橋上建有亭,冬日雪霽,橋陽面冰雪消融,橋陰面仍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斷之感,得名「斷橋殘雪」。另有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確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2、奈何橋
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無可奈何」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胎時對自己生前願望的遺憾和無奈。
奈何橋在中國道教和中國民間神話觀念中是送人轉世投胎的地點,在這里會有一名稱作孟婆的年長女性神祇,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好投胎到下一世。
3、趙州橋
趙州橋建於隋代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歷史,是當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相傳,魯班周遊天下途經趙州遇到洨河阻擋去路,於是在上天的感動和幫助下一夜之間造成趙州橋,蓬萊仙島仙人張果老與柴王爺聞訊而來一探究竟,兩人施用法術企圖讓橋梁倒塌,但魯班還是徒手力頂趙州橋。
4、天仙橋
蘭坪縣河西地區的大羊與箐花交界處,有條小河叫「魚怕河」,河上有座石拱橋,叫天仙橋。橋下深谷幾十丈,橋頭奇岩怪石,叫人看了毛骨發怵。傳說這座橋是神仙搭救一對戀人而成的。
大羊山下的遲不寨里,有個叫溫卜的普米小夥子。這人天生聰明,為人又誠懇,可惜阿爸去世得早,只落下年老體弱的阿媽,母子倆生活過得很貧苦,但溫卜對阿媽十分孝順,母子倆倒也很幸福。
5、卧龍橋
在板泉鎮西北方向,有六里之遙,佃戶村的東南汪,有兩孔不起眼的紅石橋,人稱「卧龍橋」。漢朝中期,外戚王莽專權,毒死了小皇帝,又扶了兩歲孺子嬰做太子,自己便做起代理皇帝,覺得不過癮,就廢了太子,當了真皇帝,改國號叫「新」,京城仍在長安。
他打著復古改制的幌子,下令變法,因政治腐敗,越變越壞,加上連年天災,怨聲載道,逼得人民走投無路,各地紛紛起義。這時,南陽郡春陵鄉的豪強劉秀,利用族人、門客、鄉里也組織起義,打著「中興漢室」的旗號,到處攻城佔地,不幸被王莽軍包圍。
劉秀帶著十二勇士沖出重圍,去搬救兵。莽兵緊追不舍,勇士們分為兩組且戰且逃。莽兵越追越急,勇士越戰越少,漸漸抵擋不住。劉秀獨自一人,打馬如飛,奔跑了幾天幾夜,馬渾身汗透,氣喘吁吁,咴咴亂叫,奔跑間被一石塊絆倒,再也起不來了。
劉秀急忙爬起來,繼續往東南逃去。也不知道跑了多長時間,劉秀遍體是汗,四肢無力,再也挪不動腳,見一石橋,就一腚坐在橋板上,心想:這樣追兵來了不就白白送死嗎?
得找地方藏起來。想鑽橋底,覺著不妥,見橋西頭南邊有一小土井,邊上還長些蒿草,正是隱蔽的好地方,他起了幾起沒起來,就爬到井邊,滑到井下,幸虧是個廢井,不深,底下是些濕土,他背依著井壁,兩腿伸開,只覺渾身乏力,不一會就進入夢鄉。
也不知睡了多長時間,就覺著在脖子處,有一個東西把他咬醒,劉秀忙伸手去摸,見是個螻蛄蟲,氣得把螻蛄撕成了兩截。從井裡好不容易爬上來,已是夕陽欲下,見有一農夫坐在橋上正在休息吸煙,劉秀忙向前施禮:「請問老人家,這是何處?」回答:「沂州東鄉佃戶村。」
又問:「可有人馬過去?」又答:「還是中午時分,有些兵將拿著刀槍,早都過去了。」劉秀長嘆一聲:「謝天謝地,天不滅劉。」
劉秀又回到土井,看有東西丟在那裡沒有,只見有兩截螻蛄,沒有別的,細看其爪好像還在動,心中頓感多有虧欠,幸虧被螻蛄咬醒,要不就誤了搬兵。
他忙從井邊的小柳樹上撅了一小枝,上邊插在螻蛄頭上,下邊插在螻蛄身子上,又成了個完整螻蛄,就丟在濕土上,說也奇怪,不一會那螻蛄又活了,鑽到土裡去了。
從這以後,螻蛄的身子變成兩截的了,不信您把螻蛄頭拔下來,裡面還插著當年的柳枝呢。井邊上那棵柳樹可苦了,被皇帝折了枝頭,不讓長,就憋了一肚子氣,這些氣攻到樹幹上,長成了一個個的大瘤子。不信您好好看看現在的那些老柳樹,都長了很大的樹瘤,就是那時氣的。
此時劉秀睡足有了精神,馬上搬來了救兵,解了兵困之危,之後節節勝利,取了長安,殺了王莽,奪定天下。這就是「光武興,為東漢」。至於那卧龍橋,在大躍進時期整地時,被埋於土下,但它的美麗的傳說,還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