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設
A. 寫文章怎麼在百度發表
04月12日 星期日 19:22
關於對公安機關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
的操作程序及善後事宜進行立法規范的建議
理由:2008年7月24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22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了2.53億,躍居世界第一位。說明網路已經成為我國人民大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設網站、建立自己的網頁、個人空間已成為大眾百姓聯系社會、反饋意見、傳播文化的媒介方式。網站作為一個現代信息交流平台,它具有雙向,互動的特點,同時還具有開放式,公開性的特點。公安機關是我國網路安全的監管機關,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賦予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相應的權力,無可厚非。但同時又必須要對公安機關行使權力的全過程加以規范和監督,以切實保護公民的權利。公安機關處理任何問題,辦理任何案件,都必須嚴格遵照法定程序。
但現實生活中,公安機關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超越法律、恣意妄為,毫無依據的胡亂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的現象卻是比比皆是。隨舉一例,2008年12月3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為省廳級公安機關)在根本未與筆者見面了解或查證、落實的前提下,超越其職權管轄范圍,針對筆者於2005年所撰寫、2007年1月上傳至個人空間(博客)的一份完全合法、根本不存在任何違法情形的提案初稿(標題為「 倡導依法治國,撤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一機構建制的文章),製作了「網情動態」專刊第81期,並通過種種非法治手段將筆者告到與筆者本人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系列政府部門,而在筆者已經於2009年1月11日主動在個人空間刪除了「倡導依法治國,撤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一機構建制」這篇文章的前提下,2009年1月1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仍然非法通過公權力對筆者的個人空間進行了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在本人此後的強烈要求下,直到2009年3 月6 日,對筆者的個人空間的限制(根本不能訪問,顯示的是此網站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才得以全面解除,筆者空間被非法關閉五十餘天……。而向公安部申請行政復議,公安部卻不予受理,保障網民合法權益,根本無從談起……。
在國家已經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憲法的今天,法治就是一種治國方略,一種依法辦事的原則,一種良好的法律秩序的建立。而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關鍵。胡錦濤同志要求中共全黨都要深刻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筆者認為:和諧社會首先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就必須要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建設法治政府,否則,依法治國便是一句空話。 我國各級政府機關及其行使的行政權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否依法行政、能否做到公平正義的調整種種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達到建設法治與和諧社會的目標,就直接關繫到構建法治及和諧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而公安機關因為掌握著的強大的公權力,更是首當其沖,因而,建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監督機制」對各級公安機關而言,顯得就更為重要和迫在眉睫。各級公安機關不但要徹底拋棄陳舊的行政思維定勢,切實轉變行政觀念,加快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步伐,更應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許可權、法定職責行使人民所賦予的權力,如此才能真正的建設出一個公開透明、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廉潔高效的法治政府,以承擔起堅持依法行政,構建法治及和諧社會的神聖職責。但長期以來,由於受封建特權和我國政治體制思想以及專政思維方式的影響的慣性作用,公安機關在工作中動輒「以權壓法、以權代法、以權亂法、為非作歹」的現象最為嚴重。
依法治國關鍵在於依法治政,要防止公權力對私權力的非法侵害。過去我們長期存在的專政意識、只強調人治的治理方式,不但毫無必要賦予了公安機關過多的權力(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公安機關的公權力隨處可見),各級政府(領導)從利益角度出發,更縱容公安機關藐視私權力,至高無上的權力必然帶來至高無上的尊嚴,因而,規范公安機關執法行為,促進公安機關執法公正、提高公安機關執法素質,規范公安機關執法行為,強化公安機關執法監督,推進公安機關制度建設是建立法治社會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筆者認為:要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滿意度,樹立政府的良好形象。首先就要從掌握著巨大公權力的公安機關著手和開始。無論是行政還是執法,必須要對公安機關建立完善和標准化的程序規定,以從源頭上減少和杜絕公安機關執法的隨意性。並從健全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以及事後的科學合理真正符合國際慣例的賠償制度開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基本上將互聯網違法犯罪行為歸納為四種:侵害互聯網安全的行為;破壞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行為;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損害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的行為。除此之外,依據對百姓而言「法無禁止皆可為」的原則,其它行為便不是違法犯罪行為。再根據對行政機關而言「法無明文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即便個人網頁、空間違法,需要關閉,也應該給當事人一個說明理由和聽取意見及辯解的機會,而毫無章節、任憑公安機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隨意製造理由對網站、個人空間的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不但嚴重影響個人空間所有權人正常使用網站的權利,更是一種極為典型的侵權行為。
建議:任何權力都必須得到有效監督和完整制約。公安機關同樣如此。因而,必須對公安機關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的操作程序、細則進行立法規范,特別是對何種情況下可以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進行科學、細致的分類,對公安機關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的操作程序、步驟予以細則、量化規定,明確規范。對公安機關非法或錯誤關閉或限制訪問或刪除網站(含個人空間)後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失(必須應該包含精神損失)如何彌補或賠償(應該是懲罰性賠償)做出量化的規定(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賠償計算數學式,可以讓任何一個受害人根據該數學式就可計算出自己應該得到的詳細賠償數額,這樣才能對公安機關有相應的約束力),而且,賠償的程序應該非常的簡單,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受害人領取賠償數額。從而限制公安機關非法使用公權給當事人造成損失後而無法或難以賠償的尷尬局面。(實際上就筆者所知我國計算機網路管理方面的問題太多太多,筆者的此話題,主要還是拋磚引玉,目的就是限制目前各級公安機關在網路監管及行使其它公權力方面肆無忌憚及無限擴張卻又毫無制約的強權濫用,從而保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康明亮
2009年4月10日
B. 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政府應該怎麼做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3年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將推進法治建設、建設法治中國作為一項重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抓好這項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雲夢縣作為法治湖北建設試點縣,法治建設工作起步較早,行動較快,通過先行先試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推進法治建設,要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要處理好傳統思維和工作理念的關系
推進法治建設,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的問題,思想認識不深入、不到位,工作效果自然會打折扣。要通過創新理念、打破舊局、理順關系、重建機制,為法治建設注入強大的工作動力。
一是要摒棄問題。以前,我們抓法治建設,形成了這么幾種思維定勢:習慣認為法治建設是政府的事,而忽略了黨委依法執政這一塊,在實際工作中,縣政府法制辦抓依法行政,法治建設的日常工作主要交由職能較弱的司法局承擔下來,造成工作力度不夠、難度很大;法治建設是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軟性工作,既不容易操作落實,也難以立竿見影;經濟建設是第一要務,平安建設是第一責任,法治建設說起來重要,落實起來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構建和諧社會,許多矛盾往往一調了之,有時嚴格按法治來,現階段一些實際問題還沒辦法解決等等。這些不合時宜的認識和觀點要堅決摒棄,切實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法治上升到地方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發展環境、城市精神重要內涵等高度來理解認識。
二是要傳承發展。雖然我們傳統思維上推進法治建設也有不少積極的東西,也出了不少實實在在的經驗作法,特別是創造了一些難能可貴的法治品牌,一定要傳承發揚,打造亮點。我們在原來全省頗有名氣的雲夢縣「阿玲熱線」普法宣傳品牌、「全國優秀公安局」政法品牌等基礎上,成功建樹了雲夢網友義務巡邏隊、「眼鏡哥」李志宇、90年好青年鄒小彪等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法治標桿,擴大了全縣法治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要開拓創新。2013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於推進法治湖北建設的實施意見》(鄂發[2013]9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法治湖北建設推進方案》(鄂辦文[2013]22號)等文件後,我們創新工作格局,按照歸口管理、整合力量的思路,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縣委政法委、縣政府法制辦、縣司法局「三位一體」,套起「三駕馬車」拉起法治大車。注重學習借鑒,積極聯系匯報,採取上情、外情、內情「三情」結合,高度重視頂層設計,由縣委政法委牽頭抓總,統攬法治建設工作全局。奮力推動爭先進位,雲夢縣被確定為法治湖北建設試點縣,作為全省縣市區唯一代表在法治湖北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典型交流發言,撰寫的法治建設調研文章被省《法治政府》季刊刊載,法治建設「五法五最」作法被省政府法制網採用。
二、要處理好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的關系
法治是平安的手段,平安是法治的目的。法治建設為平安建設提供保障,平安建設是法治建設成效的顯現,長治久安靠法治。雲夢縣堅持「三個統籌」,實施總體布局,全面理清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的關系,進行科學謀劃、整體統籌、捆綁推進,努力使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在建設幸福雲夢的過程中相得益彰。
一是要統籌組織領導。成立了平安法治領導小組,實行兩項工作一套班子、一個聲音。領導小組下設依法執政和基層民主建設指導組、依法行政和經濟法治指導組、公正司法和社會管理指導組、法治文化建設和法律服務指導組、科學立法和依法監督指導組5個專項工作組,逐一明確每個工作組組成人員、正副組長及主要職責、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和指導協調機制。
二是要統籌目標管理。按照「大平安」 、「大法治」的要求,將平安、法治建設的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各部門,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制定實施細則和落實措施,深入開展平安法治鄉鎮、平安法治單位、平安法治社區(村)等創建活動。採取以點帶面和分層分類推進,抓緊開展平安、法治試點行動,邊實踐邊完善邊總結,通過努力爭取盡快通過全省最佳平安縣、全省法治建設先進縣檢查驗收。
三是要統籌工作推進。縣委將平安、法治建設工作一起研究、一並決策,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平安雲夢建設的意見》、《關於法治雲夢建設推進方案》、《雲夢縣平安、法治建設責任目標管理辦法》等重要文件,召開了動員會、現場推進會、督辦會等,進行半年考評、年度考評,做到兩項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
三、要處理好長遠規劃與短期安排的關系
按照《法治湖北建設綱要》和《推進法治湖北建設的實施意見》,法治建設遠期有目標,中期有規劃,年度有工作計劃、方案、推進措施。要遵循統分結合、條塊結合的思路,分年度、分步驟、分領域大力推進法治雲夢建設,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要遠近結合。精心編制好法治建設長遠規劃、中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有效銜接、綜合配套。法治建設長遠規劃以5至8年為宜,在進行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的目標、行動進程、工作步驟、措施辦法、組織領導等,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法治建設實施意見,力爭到2020年左右,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法治化。中期目標是經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縣各鄉鎮和各行業法治建設全面開展;依法決策水平明顯提升;各級政府職能依法實現轉變,做到嚴格依法行政;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領導幹部基本養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化解矛盾的習慣;人民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明顯提高,科學發展的軟環境進一步改善。而年度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就更加明確,措施和要求就更加具體,指導性和操作性更強,直接實行掛圖作戰。
二是要軟硬結合。按照時間節點,分別列出工作計劃,對號入座,逐步推進落實。在軟體方面,該出台的文件要出台,該制定的方案要制定,該整理的資料要整理,更好地體現頂層設計的思路框架。在硬體方面,在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要建樹一批法治建設的示範點,推動法治建設工程化、項目化,加強硬性投入,落實經費保障,建設高標準的法治示範一條街,建設一批法治宣傳長廊、法治宣傳櫥窗、法治宣傳專欄等法治宣傳陣地和法治建設樣板點。
三是要條塊結合。要站在更高的視野謀劃法治建設,保持工作的整體性、連貫性和一致性,承前啟後,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通過打基礎、抓鞏固、促提高,使各鄉鎮、各行業法治建設水平穩步提高,逐步實現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步入法治的軌道運行。我們研究制定《法治雲夢建設2013年行動方案》,一共有法治建設考評體系建設行動、法治建設試點行動、依法決策推進行動、司法公信力提升行動、領導幹部法治思維養成行動、法治建設品牌創建行動、全民學法守法用法教育行動「七大行動」,這「七大行動」密不可分、相輔相承,保證了法治建設多頭聯動、整體推進。
四、要處理好外在形式與實質內容的關系
法治建設事關根本性制度建設,涉及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五位一體」建設法治化、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習慣養成、全民法治意識提高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復雜、艱巨的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要依託一定的形式和載體,助推和加速法治建設進程,反映法治建設的進展情況和工作面貌。
一是試點引領,提升法治水平。雲夢縣選擇縣直政法部門、行政執法部門,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國土資源、衛生、教育、環保、食品葯品、民政、交通、城管、城建等行業開展法治雲夢建設行業試點,確立了「民主法治示範村」、「法治社區」、「法治學校」、「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公正司法示範單位」、「誠信守法企業」、「法治鄉鎮」共30個縣級試點,同時,12個鄉鎮1個開發區確定了65個試點,每個試點都做到「十有」,即有法治展牌、有固定標語、有電子顯示屏、有宣傳陣地、有領導小組工作專班、有活動記錄、有台賬資料、有特色介紹、有依法治理案例、有以法治促發展思路,積極開展評選民主法治村(社區)、法治文明戶、遵紀守法戶、誠信守法企業(經營戶)等活動,形成了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法治建設工作格局。
二是強化宣傳,弘揚法治文化。在城區繁華地段打造「法治文化一條街」,在全縣所有的單位都建設了「法治文化牆」,在所有的學校都建設了「法律教育欄」,廣泛開展電視宣傳、學校宣傳、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學法、尊法、用法、守法的濃厚氛圍。結合地方文化建設,組織專家整理了頗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以形象生動的碑刻、石刻、雕塑、標志牌,點綴布置法治文化陣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
三是開展活動,促進法治惠民。堅持把法治建設融入各鄉鎮、各部門工作的方方面面,狠抓工作結合,舉辦系列活動,務求實效。組織開展執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突出依法行政,不斷提高各級各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促進提能善政。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維權活動,突出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開展社會管理創新活動,突出基層民主管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三個「1+X」的模式,在全縣所有鄉、村都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群眾服務中心、信訪維穩中心。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城鄉網格化管理,積極開展「法治進社區,服務進網格」活動,推行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對接」,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組織開展打擊「四霸六強」、優化法治環境專項行動,用足用活法律武器,依法快偵快辦、快捕快訴、快審快判,為企業健康發展和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法律保障。逐步形成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維護穩定、推動發展的工作機制。
C. 對公安民警執法水平的建議
公安機關是政府重要的職能部門,依法管理社會治安,是國家的行政機關,同時又依法偵查刑事案件,屬於國家的司法機關。公安機關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既是執法的裁判者,又是司法活動的開啟著,其擁有強大的行政和司法權力,而且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緊密結合,因而公安機關的法治水平事關我國法治政府的建設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由於歷史原因和制度等原因,我國公安機關民警的法治水平一直和檢察機關和法院有較大差距,而且這個差距在不斷的擴大,筆者希望通過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希冀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
一、借鑒檢察機關和法院的法治人才吸納機制,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政法院校中招錄專門從事法治工作的民警,推進法治民警隊伍正規化、專業化,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思維決定行動,公安民警的法治思維與執法結果的公正與否緊密相連。實踐中,大多說錯誤案件都是由於民警的法治思維不夠,法治意識不強所導致的。
二、鼓勵和支持在職民警參加公安機關內部的執法能力考試和國家法律職業考試以及法律研究生考試等,提升在職民警法治水平,改善法治環境。1.對自願參加法律類考試的民警在一定時間內在工作安排上予以考慮,適當給予一定的假期。2.對通過考試民警的考試資料費、考試費等費用予以補助,對通過考試人員進行一定的獎勵等。3.鼓勵和支持民警參加法治法律研究生考試。通過對參考民警的激勵和支持,鼓勵廣大民警形成自覺學法的氛圍。
三、提升法治部門和法治考核在公安機關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對法治民警的激勵機制。公安法制工作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法制機構是公安機關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顧問,其履職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安機關依法行政的整體水平和執法能力建設的整體推進。將公安機關法治執法規范化建設建設納入政府績效,提高法治建設在考核中的分值,領導加強對法治水平的重視,通過提升法治部門的地位和作用,促進自覺學法、依法辦案,向法治部門流動,從而推動公安機關法治工作的良性發展。
四、策動政法委員會,對公安民警和法院、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協同培訓,同步提升法律職業人員法治水平。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司法工作的重視,各地政法機關組織法官和檢察官行了大量、系統、卓有成效的培訓,但是,卻遺漏了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作為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每一次執法和司法活動都關乎著群眾的利益和國家機關的形象,其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建設,因此,在法治主力軍培訓的大課堂中公安機關不應缺位。
五、建立公安民警和法官、檢察官的交流、學習機制,讓公安民警站在法官、檢察官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斷進步。1.將當前正在推行的公安民警旁聽法官庭審制度落到實處,讓民警從庭審的角度和整個環節發現和思考問題,不斷提升偵查辦案的法律水平;2.舉辦公安民警與法官、檢察官的學習交流平台,通過案件研討會、案例分析會、疑難法律問題探討會等,提升民警的法律思維、法治理論水平;3.公安機關應主動邀請法官、檢察官對民警有常見的、多發的、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培訓,指出民警的短板。通過舉辦各式各樣的交流活動,讓民警感受和了解法官和檢察官的法律思維方式,應用到日常的辦案當中。
六、建立政法院校專家學者對公安民警定期培訓制度。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法律的普及,犯罪分子的「法治思維」也在不斷的提升,不斷的打法律的擦邊球,規避法律風險,逃避打擊,因而犯罪手段不斷變化,形式不斷翻新,公安機關面臨著新的疑難案件,因此,急需專家學者對公安機關面臨的新型犯罪進行答疑解惑,指導和幫助,不管提升民警打擊犯罪的水平。
七、建立公職律師對執法活動的指導和監督機制。隨著依法治國的推進,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對執法結果要求越來越嚴格,依法維權的意識越來越強,民警稍有差池,就會成為群眾的把柄,成為媒體炒作的熱點。公安內部審核和把關由於慣性思維、「顧及情面」以及法律水平的欠缺,容易成為「燈下黑」,因此,應當引入公職律師參與案件辦理制度,對案件進行指導和監督,提升辦案水平。
進一步提升公安隊伍整體法律素質和執法能力,以領導幹部和基層一線民警為重點,增強法治意識,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重大、敏感、復雜問題的能力,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加快法治公安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公安機關依法履職能力和執法公信力,更好地發揮公安機關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主力軍作用。
D. 公安局法制科是干什麼的
公安局法制處,是公安機關的綜合性職能部門,是內部執法監督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勞動教養審批案件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案件的辦案部門。
一、政府的法制部門是干什麼的?
通俗地說,政府法律機構是政府的法律工作人員、助理和法律顧問。從專業上講,政府法制部門承擔著市政府的各項法律工作職能,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文件審查、法律審核、執法監督等。同時,法制部門承擔著推進所轄行政區域的任務。服務對象是政府領導、部門、鄉鎮和普通群眾。另外,政府法制機構在我國法治政府建設中起著協調、推進、指導的重要任務。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政府法制機構特別是在基層,人少事多,政府對法制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
二、司法所是干什麼的?
關於審計機構,一般來說,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審計以政府為主體的行政處罰決定,部門法制機構負責審計以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處罰決定。另一種方式是購買社會服務,聘請律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新《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將基層管理急需的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移交給能夠有效承擔此項工作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並定期組織評估。承擔行政處罰權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
綜上所述,只有營造更有利於法制機構及其人員成長的環境和人才培養的機制,才能進一步推動政府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的發展,從而有助於早日實現法治政府。
E. 法制辦和公安局的關系
從屬關系
法制局,法制辦是一種類型的單位。
無公安法制局這樣的單位。
只不過公安局內部有法制處,法制科。
【拓展資料】
我國的政府法制機構建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省級以上(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下同)政府法制機構建設成績突出。195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置國務院法制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1959年6月撤銷。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國務院先後設立了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1986年4月,為了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合並,重新成立了國務院法制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1988年10月,國務院法制局被確定為國務院的辦事機構。1994年3月又被確定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置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作為國務院辦事機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內設秘書行政司(研究司)、政法勞動社會保障法制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法制司、財政金融法制司、工交商事法制司、農業資源環保法制司、政府法制協調司(法規編纂司)、法規譯審和外事司、行政復議司等九個職能司和機關黨委,下設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中國法制出版社四個事業單位。與國務院法制機構發展相適應,省級政府法制機構也是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無論是機構設置,還是人員配備均得到全面加強。⑴以武漢市政府法制辦為例,十年「文革」浩劫,我國社會主義法制被破壞殆盡,武漢的政府法制機構也盪然無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武漢的行政法制工作開始恢復和重建。
1984年7月,武漢市政府辦公室設立法規處。1985年12月,武漢市編委又批文同意成立武漢市政府經濟法規研究中心,該中心既是一個研究咨詢機構,又是一個擬定經濟法規的工作機構,為事業單位,與武漢市政府辦公室法規處合署辦公。 1988年6月,為了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為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又將原武漢市政府辦公廳法規處劃出,成立武漢政府法制辦公室,作為市政府的辦事機構,隨著《行政處罰法》的實施,武漢市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又得到進一步加強。
1996年12月8日,武漢市編委以武編[1996]103號文印發了《武漢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按照該方案,武漢市政府府法制辦公室內設機構增至5個,即綜合秘書處、法規一處、法規二處、法制監督處、行政復議處。人員編制由1984年的3名逐漸增至30名。2001年機構改革,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升格為正局級,這在當時武漢市所有行政機關中是絕無僅有的。
F. 案件從公安移交到法制,法制是什麼呀
法制工作機構是指負責各級政府的法制工作,是各級政府在實施依法行政工作方面的參謀、助手和行政事務方面的法律顧問。法制機構通常是指各個市區縣法制辦。
法制機構主要負責以下工作:
1、研究提出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的具體措施和工作建議;
2、承擔本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各種制度和規范性文件的審查責任,並對下級政府的制度建設和規范性文件審查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3、承擔法律、法規、規章實施中的指導和爭議的協調、處理工作;
4、承擔行政執法指導和監督責任,檢查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承擔行政執法培訓和行政執法資格管理責任,指導和監督全市行政執法活動;
5、承辦本級政府管轄的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案件;受政府行政首長委託參與行政訴訟活動;對下級政府和本級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工作進行指導、監督。
(6)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設擴展閱讀
法制辦從上至下,分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正部級),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絕大多數為正廳級),市政府法制辦公室(正處級),縣政府法制辦公室(正科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是協助總理辦理法制工作事項的辦事機構, 其前身是國務院法制局。
195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置國務院法制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1959年6月撤銷。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國務院先後設立了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
1986年4月,為了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和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合並,重新成立了國務院法制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G. 公安局法制科是干什麼的啊具體職責是什麼
一、公安局法制處,是公安機關的綜合性職能部門,是內部執法監督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勞動教養審批案件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案件的辦案部門。
二、主要職責:
1、公安機關內部執法檢查監督,考核評議、執法過錯責任追究;
2、提請批准逮捕、移送起訴、取保候審等案件辦理環節的審核;
3、民警的法制培訓,為公安機關各業務部門和執法民警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4、參與公安局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核、修改、會簽;
5、指導公安機關行政復議、應訴、聽證、賠償案件的辦理;
6、勞教案件審批和行政復議案件辦理;
7、法制宣傳;
8、參與重大、疑難案件的研究處理。
(7)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設擴展閱讀:
1、「地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領導本轄區的公安法制工作,組織、規劃、協調、推動本轄區公安法制建設。具體職責是:
(1)編制本地公安執法制度建設規劃,組織或者協助起草、審核、清理、匯編有關公安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
(2)承擔本級人民政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按照規定辦理勞動教養、收容教養審批案件;
(3)指導聽證、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工作,辦理聽證、行政復議、國家賠償案件,代理行政訴訟案件;
(4)組織、開展、指導執法質量考核評議、執法檢查、個案調查、執法過錯責任認定等內部執法監督工作;
(5)依照規定對有關案件進行法律審核;
(6)管理公安法律文書;
(7)依照規定組織、開展公安機關領導和民警法律學習培訓工作;
(8)組織、開展法律服務、法制宣傳工作,辦理執法問題的請示和答復;
(9)辦理領導交辦的其他法律事務。」
2、「縣級公安機關法制部門領導本轄區的公安法制工作,組織、規劃、協調、推動本轄區公安法制建設。具體職責是:
(1)綜合研究公安執法問題,組織、推動解決本轄區公安執法問題;
(2)組織或者協助起草、審核、清理、匯編有關公安工作的規范性文件;
(3)審核、呈報勞動教養、收容教養案件;
(4)辦理聽證、行政復議、國家賠償案件,代理行政訴訟案件;
(5)組織、開展執法質量考核評議、執法檢查、個案調查、執法過錯責任認定等內部執法監督工作;
(6)參與研究、處理重大、疑難案(事)件,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
(7)依照規定對有關案件進行法律審核;
(8)管理公安法律文書;
(9)依照規定組織、開展民警法律學習培訓工作;
(10)組織、開展法律服務、法制宣傳和信訪工作,辦理執法問題的請示;
(11)辦理領導交辦的其他法律事務。」
H. 公安執法規范化的重要性
1、公安機關的主要活動是執法活動,公安民警的主要行為是執法行為,執法工作始終是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執法規范化建設在整個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地位。必須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公安機關排頭兵作用。
2、安機關作為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部門,建設法治公安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法治化水平直接關繫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家和政府整體法治化水平。
建設法治公安的核心要求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不作為、亂作為、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實質上都可歸結為執法不規范。因此,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推進法治公安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根本途徑,要把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升公安機關依法履職能力和執法公信力。
3、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做好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迫切需要。
隨著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覺醒、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公眾行使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的能力極大提升,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時刻處在媒體聚光燈下,執法行為稍有不當就很可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輿論炒作的熱點。
因此,新形勢下衡量公安工作的優劣,不僅要看是否體現了執法效率、實現了維穩目標,而且還要看是否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改革是推進執法規范化的動力所在,促進執法規范化是公安改革的重要目標。
(8)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設擴展閱讀
堅持執法為民,讓人民群眾通過執法規范化建設有更多獲得感。之所以存在很多不良現象,主要是沒有真正從思想深處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
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必須著力整治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健全執法制度、改進執法管理、強化執法監督,不斷提升執法公信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個執法行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I. 如何發揮公安機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職能作用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都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步伐。
一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
加強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近年來,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過去五年間,僅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39件法律議案,制定、修訂了137件行政法規。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改革和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立法工作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要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產品質量和安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的立法;特別要注意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質量。要創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機制,擴大立法工作的公眾參與。在法律法規起草、修改過程中,要通過組織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原則上要公布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二是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政府的組織、政府的權力、政府的運行、政府的行為和活動,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准繩,都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須與憲法和法律保持統一和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的現代行政執法觀念,形成職責許可權明確、執法主體合格、適用法律有據、問責監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機制。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強對行政收費的規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執法財政保障機制。健全行政復議體制,完善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制度。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訴訟權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護。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保持清正廉潔,促進行政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確保行政權力正確行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確保權力正確行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要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政府權力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使。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執法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力度。改善和加強新聞輿論對行政執法的有效監督。切實強化政府層級監督,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要把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作為重點,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確保監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積極探索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形式,善於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傳媒,精心組織各種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法制教育的科學性、准確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憲法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權威,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遵守。
加大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牢法治思想基礎。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范、引導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機制實現的。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必須強化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既要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也要增強法治意識和義務意識。具體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權利的行使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國家保護合法的權利;國家提供權利的保障、救濟和保護。只有讓每個公民都樹立了正確的法制觀念,自覺在法制框架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才能夠真正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實處,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