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古代的傳統道德

中國古代的傳統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5-28 08:44:42

『壹』 中國的傳統美德具體有哪些

中國傳統美德有:

1、尊老愛幼:例如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就屬於傳統美德的表現行為之一。

(1)中國古代的傳統道德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

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貳』 中國傳統道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 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

『叄』 中國傳統道德有哪些美德

四字美德:忠、孝、節、義。忠、孝、節、義四字美德是我國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

忠就是敬重與忠誠之意。《說文》解釋說:「忠,敬也。盡心曰忠」。《廣韻》解釋說:「忠,無私也」。孔子說:「主忠信」,對人要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忠」作為一個道德規范,它是指自己內心中一種真誠對人對事的態度,以及由此誠實地為他人謀事的行為,是規范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范疇。

儒家把「忠」作為道德范疇,還包含有君臣之間、個人對國家、民族之間的道德關系。按照過去的封建觀念來說,就是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就是孝敬、孝順之意。《孝經》中說:「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是我國古代十分注重的一種道德准則。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主主義》一文中指出:「《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的孝。

節就是節氣、操守之意。這里有兩層涵義:一是指堅貞的節操,並沒有帶上性別的色彩,因此男性的忠君愛國也屬貞節;二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從一而終。兩者的性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指一個人能夠堅守信念,不被塵世所沾污。

義就是道義、正義之意。《禮記·中庸》上說:「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並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義」被統治者作為管理工具而大加倡導,並要求被統治者必須誓死服從的一種道德規范。

『肆』 中國十大傳統美德是哪些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精華,是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共存共榮的凝聚劑和內聚力,她在價值的意義上形成中華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
一、仁愛孝悌;二、謙和好禮;三;、誠信知報;四、精忠報國;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獨;七、見利思義;八、勤儉廉政;九、篤實寬厚; 十、勇毅力行
中華民族的十大傳統美德在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集中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共性,具有普遍的和永恆的價值。作為華夏兒女,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把這些美德發揚光大,昭示後人。

『伍』 中國傳統美德有哪些

東漢時,張劭和範式一起讀書,成為好朋友,他們學成歸家後約定兩年後的中秋節再次相聚。兩年後的中秋,張劭殺雞備飯,家人們都說,都這么久了,他不會來的。張劭不以為意,到了中秋節,範式果然千里迢迢趕來,兩人把酒言歡。

在中國古代,傳頌著許多這樣的故事和人物,每每想起他們,都會心裡一暖。

『陸』 請問,中國傳統道德包括什麼。謝謝。

我國傳統道德具有悠久的發展史,傳說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發展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以後儒家又將《五經》發展為《十三經》,這些儒家經典學說,成為我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我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我國社會道德觀的重要依據。
道德具有普遍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都適用,道德面前是人人平等。《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於天賦人權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於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唯在道德。

『柒』 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什麼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拓展資料: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


但歸納起來,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豐富,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發展。


隨著歷史的發展,特別是到魏晉之後,官方、民間出現了道德認識的不同觀點、不同主張,對「仁、義、禮、智、信」也進行了多種闡述,進行了新的創造和新的規范。盡管如此,「仁、義、禮、智、信」作為傳統道德之主要架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其間,特別是作為宋明理學的「頂梁」人物程顥、程頤、朱熹等思想家在這方面的貢獻最為突出。


二程將「仁、義、禮、智、信」發展為「五常全體四支」說,即「仁義禮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體;四者,四支。」意思是說,如果把「仁」看作是整個身體,「義禮智信」則是身體的四肢。朱熹則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論斷。

『捌』 求問中國十大傳統美德是什麼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提煉建構出來的一個包括個人倫理,家庭倫理,國家倫理乃至宇宙倫理在內的相當成熟和完備的道德價值體系。這一體系是對人類道德生活規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傳統美德,則是傳統道德規范體系中的中心,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傳統道德產生於人類長期的道德生活的實踐,在聚族而居的中國古代社會,人們最常遇到的倫理關系就是血親關系。「親親」——愛自己的家人、族人,一直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相傳在堯舜時代,就有了「五教」,即用「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孝慈」觀念教化人民。春秋戰國時期,倫理學家對「孝慈」等人倫道德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尤其是孔子建構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規范體系,他以知、仁、勇為三達德,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禮、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慧、溫、良、儉、讓、誠、敬、慈、剛、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在這些德目中,又以「仁」為最高原則。孟子繼承孔子,首次提出道德的序列,「孝悌忠信」為初步的道德,「仁義禮智」 是主要道德原則,「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是「仁義禮智」在人與人關繫上的應用,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五種規范,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父順、朋友有信。
除了儒家之外,其餘各家也提出了一些類似的道德主張,如墨子提出「兼愛」說,把「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看成道德原則,認為「兼愛」可以統率惠、忠、孝、悌諸德。老子則要求回復原始的「孝慈」,他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同時重視「儉」,「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器長。」管仲則提出「四維七體」,四維是禮義廉恥,七體是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齊樽詘、纖嗇省用、敦蠓純固、和協輯睦。
在中國的道德規范體系發展中,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道德規范條目,價值體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復雜,但上述的「仁義禮智」總是主體,貫穿於整個中國傳統倫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諸德都是「仁」的擴展和體現,可以說,仁義禮智就是中國的四德,它與希臘「四德」——理智、正義、節制、勇敢形成對照,體現了不同的民族精神。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是這些道德規范在現實社會中的體現,並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傳統美「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愛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政、篤實寬厚、勇毅力行」被當前的學者概括為十大美德。
仁愛孝悌,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說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源頭,是一種共德和恆德。「仁」的核心是愛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是什麼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慈是愛子女,孝是愛父母,悌是兄弟互愛,都是愛親人,所謂「親親」之道。擴展開來,由家庭擴展到社會,就有所謂的「忠恕」之道,忠恕,即要求盡己為人、推己及人,其具體內容是己欲立先立人,己欲達先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仁愛孝悌之德就由愛親人擴展到愛他人的親人,由愛所愛,到愛所不愛,乃至人民萬物。正是基於此,中國人形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所有物類皆我夥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寬廣情懷和愛灑人間的社會風尚,使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充滿了濃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從而也對中國社會的穩定,以及民族的團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十分突出的精神。作為道德修養和文明象徵的禮貌、禮節、禮讓,是中華民族傳統好禮美德的體現。「禮」根源於人的恭敬辭讓之心,出於對長上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所以,禮包含著謙和。謙是謙虛、謙讓,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謙也是傳統美德之一,表現在在榮譽、利益面前的謙讓、不爭,以及人際關系中的互相尊重。而和呢,表現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氣,人際關系中的和睦,價值取向上的和諧。禮、謙、和,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操,謙和好禮亦成為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誠,即真實無妄,乃是天道的本然,是道德的根本。荀子說:「養心莫大於誠」,中華民族的很多美德,都與此有關,如誠實做人、誠懇待人、忠誠於事業等。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之一,守信用、講信義,是中國人共認的價值標准,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國家大事,前人均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如尾生信守女友之約,諸葛亮七擒孟獲,如此等等不勝枚舉。知報,即知恩報恩。中國人強調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長輩的提攜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國家的培養之恩等。在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淀中,知報,已成為中國人道德良知的重要組成部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成為世俗生活中公認的美德。
精忠愛國,這是中國人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品德,也是一種浩然正氣和民族氣節。落實到行動中,就是要自覺報效祖國,獻身於國家、民族,特別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急存亡之際,更是不惜以身殉國。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如屈原「眷顧楚國」,自沉汨羅;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慷慨就義,「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故事,體現了中國人強烈的精忠愛國精神。
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的精神。在此精神指引下,中國人歷來以「廓然大公、天下為公」作為價值理想,其信念經過一代代人的充實弘揚,到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顧炎武分別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對之作了精闢的總結,把傳統的克己奉公思想推倒了最高境界,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
修己慎獨,強調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維護人倫關系和整體秩序,建設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就是「求諸己」。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修己」是儒家立身處世,實現人的價值的根本,《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養方法,如慎獨、內省、自訟、主敬、集義、養氣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慎獨」,就是在獨處時要嚴於律己,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己慎獨的修養傳統,培養了中華民族踐履道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造就了許多具有高尚品質和堅定節操的君子人格。
見利思義,先義後利,以義制利,是傳統義利觀的基本內容和合理內核,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以義為人的根本特點和價值取向,使中華道德精神的精髓,它不僅形成了「生以載義」、「義以立生」的人生觀,而且升華為中華民族「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道德境界。這種道德精神,是鼓舞志士仁人為民族大業義無反顧地獻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輝寫照。
勤儉,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中國人向來以勞動自立自強,以節儉戒奢養德,形成了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的優秀品質。這種品質在我國世代相傳,成為民族的美德。先古聖賢亦有「儉以養其廉」的教訓。廉,其一是要求為官之人潔身自好,一身清白兩袖清風,此乃「清廉」;二是指公正,要求為政者辦事公道,秉公執法,剛正不阿,不徇私情,此乃「廉正」;三是要求為官者要以義取利,此乃「廉明」;四是一般人也要取道義,去邪心,嚴格自我約束,孟子稱之為「廉士」。
篤實忠厚的品格,是在長期的農耕生產方式中形成的,是一種質朴的品格和務實的精神。這種質朴務實的價值取向,形成了中華民族一項寬厚的美德。「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說君子的胸懷應該像大地一樣廣厚,能夠承載、長養萬物。這種寬厚的胸懷是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能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正因如此,中華文化的務實性和包容性,使得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成員能夠腳踏實地地埋頭苦幹、和睦相處,從而形成了連綿不斷的民族歷史和不竭的活力。
勇毅力行,這是中華民族在道德實踐方面所具有德性和德行,或者說是在道德意志方面的美德。孔子以「知、仁、勇」為三達德,仁是核心,知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孟子認為,人格修養要達到不被利益得失所動搖,就必須具有「勇」的品格,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便是勇的體現。毅,即是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毅力,包括在各種情況下能夠遵守道德准則的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都是以堅毅、勇毅、剛毅為基礎和前提的。勇毅和力行十分不開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夠成聖成仁。人格的完美,社會的進步,重心不在於知和言,而在於行,所謂「訥於言而敏於行,恥其言之過其行」是也。正是這種勇毅力行的美德,形成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風貌。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涵蓋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三方面,作為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精華,在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傳統美德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崇高的民族精神,並在價值意義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因此我們可以說,傳統美德不僅是民族生存和發展之根,而且,現代中國的道德文明建設,必定要從傳統美德中汲取基本的精神。

『玖』 中國傳統美德用十二個字說是什麼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節:氣節和節操。

恕: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

勇:儒家的倫理范疇。指果斷、勇敢。

讓: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

(9)中國古代的傳統道德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准則。

傳統道德一般都是在社會穩定時發揮作用,而社會劇烈變動時則缺少用武之地,歷史證明,儒家倫理往往在太平盛世發揮它穩定社會、緩和矛盾、調節人際關系的社會功效。當代中國已進入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社會穩定、政治穩定是中國的大局。

為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設無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抓手。

『拾』 中國古代的傳統美德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傳統美德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儒家經典《大學,聖經》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為人處世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
羅馬法對民法的影響 發布:2025-01-13 06:25:34 瀏覽:567
增資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05:29:32 瀏覽:666
法律碩士輔導班招生 發布:2025-01-13 04:50:05 瀏覽:336
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 發布:2025-01-13 04:28:41 瀏覽:789
勞動法里的工作時間包括 發布:2025-01-13 04:13:12 瀏覽:436
調節的法律效力和強制執行力 發布:2025-01-13 03:50:18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