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道德
㈠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有哪些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有: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愛國: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素被稱為「中華民族之魂」。愛國,反映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與祖國之間應有的關系,是衡量個人與國家價值關系的人生准則,是一種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2、守法: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和要求依法辦事。守法,首先是遵守憲法和法律;其次是要遵守國家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最後,要遵守勞動紀律、技術規范和一些群眾自治組織所制定的鄉規民約等。
3、明禮:
指待人接物時言談舉止要講文明禮貌。她不僅是一個國家社會風氣和民族素質的反映,也是一個民族社會發展和道德進步的標志。
從狹義上講,明禮就是講究起碼的禮節、禮儀和禮貌,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職業場所和個人家庭生活中,行為舉止都應得體、適宜。
從廣義上講,明禮就是講文明,特別是注重公共場合中言談舉止的文明,如愛護公共財物、維護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則、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等。
4、誠信:
誠信就是講信譽,而信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民族的現有處境和未來發展。與人交往要講信用、守諾言,要「言必行,行必果」。
在經濟活動中要守合同、重契約,不出爾反爾,更不能坑蒙拐騙,大搞欺詐行為。一個企業只有有了信譽才能順利尋求貸款、推銷商品、吸引資金、招徠顧客、開拓市場等,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5、團結:
作為公民道德規范,團結的基本內容是強調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標的基礎上,公民通過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精神,形成各個行業、各個部門、各個人群的凝聚力,最終匯集為全民族、全社會的凝聚力。
6、友善:
友善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它在人與人的關繫上,強調要友好、友愛,與人為善。首先,友善能夠贏得他人的尊敬和平等相待,促進人際關系順利健康發展。其次,友善能夠減少社會沖突。第三,友善可以形成和諧的人際氛圍,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
7、勤儉:
勤儉是我國傳統道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即勤勞和節儉。勤勞指的是人們對待勞動的態度和品質,它要求人們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節儉指的是人們對待生活消費的態度,它要求人們約束自己的消費行為,儉約財力。
8、自強: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易》里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代代相傳,鼓舞中華民族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都能做到自強自立,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奮斗不止。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提倡自強,更是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9、敬業:
就是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與愛崗緊密聯系在一起,是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敬業的核心要求是嚴肅認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盡職盡責。
10、奉獻:
就是公民無論從事何種活動,其目的不是為了個人,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有益於他人,為了有益於國家和社會。作為一種基本道德規范,它意味著大公無私,剋制已私,超越自我,服務整體,先人後已。
㈡ 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有哪些
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
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職業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對用戶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
2、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
3、辦事公道
辦事公道是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要求用戶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㈢ 《道德經》中的道德是什麼意思
凈空法師:什麼是抄道德 道德兩個字是非常淺顯簡易的,簡單容易。所謂 道 就是自然的法則,像植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運行,自然的規律,自然的法則,這是道。 道在我們人倫方面 ,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中國先人所講的「五倫」,這個五倫是道,是自然的結合。 遵守這種自然的運作、自然的法則, 就叫做「 德 」。所以「父子有親」,那個「親」就是德,親是親愛,這是道德裡面的第一德,也是最根本的大德,親愛,父子的親愛。這個親愛向外擴張,就是「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 道就是自然的法則(若講人倫即五倫),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若講人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而人倫方面講道德倫常,就是順應這種五倫五常的自然規律,這就是道德倫常的意義。
㈣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內,因而也必須遵守容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㈤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講,網路溝通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溝通,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所以一定要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應該正確利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辨別能力,積極利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的網路傳播。
應該通過互聯網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開展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上當受騙,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上網成癮。
應該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合理對待上網。
4、發揚網路自律精神。
在網路生活中要培養自律精神,實現自律而不違規,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和諧。
(5)中的道德擴展閱讀:
網路生活道德基本原則包括:
1、無害原則
無害原則是指任何網路主體的行為都應盡量避免對他人和網路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要求網路主體在尊重和維護彼此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進行平等的雙向溝通。人格尊嚴權主要體現在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的維護上。
3、適度原則
質量相互變化的原則告訴我們,當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質穩定時,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網路主體的活動必須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並且必須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情況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義務,信守承諾,遵守法律規定。
㈥ 中華經典中的道德理念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外在維系核心在「禮」。對個體而言,「禮」是立身達人之本。對群體而言,「禮」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義之樞、天地之理。禮儀對個人的實踐重在冠、昏、喪、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環節和重大場合。應該說,中國古人的一生都在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維護禮儀。人的文明化、社會化的標志就是禮儀化。
在群體社會生活層面,禮在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賀慶之禮、飲食之禮、養老禮、喪禮、祭禮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使群體生活的每一位成員均了解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禮業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符號,成為鄉規民俗的基本准則和理念。
中國傳統禮儀同社會制度的結合,使「禮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追求。「禁於將然之前」的道德教化與「禁於已然之後」的法制規范在「禮制」的具體推進實踐之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其中的遵從、固化等級制的部分是我們今天要堅決剔除的。
孝的價值觀的本質在和諧。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的實踐與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質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現實地實現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教育貫穿著感恩、為他、奉獻、責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後,孝是天之道。中國傳統道德將孝同天理、天道相聯系,使中國人孝道德觀同天人合一宇宙觀、價值觀相合一。這既體現了中國人宗教性的終極追求,又將和諧的價值理念貫穿於宇宙人生,植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㈦ 《論語》中的道德(句子)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准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㈧ 生活中表現道德的現象有那些
1、保護環境
環境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內容,熱愛大自然,實質上也是對人類本身的熱愛,是對生活的熱愛,是對生命價值的重視。自覺遵守這樣的社會公德,從根本上說,是對大多數人的利益的維護,是對人類的生存利益的關心,也是對子孫後代利益的關心。
2、講文明
作為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人們的行為文明狀況,它集中反映的是社會成員的文明教養程度,而禮貌則是這種文明程度在人際交往中的外在表現形式。作為社會公德的一個基本規范,文明禮貌是在人際交往中的一種道德信息,它說明了一個人對別人的尊嚴和人格的尊重。
三、誠實守信
孔子講「民無信不立」,孔子講的是國家與民眾的關系。把孔子的話引申開來,在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可以說是「無信不立」。今天我們在公民道德建設中,要大力倡導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四、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反映的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是反映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徵。
五、愛物公物
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會的公用設施,如公路、鐵路、水電線路、通信設備、衛生消防設施等等,都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項遭到破壞,都會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從而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
㈨ 生活中道德的小事
記得還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老人,弓著身子吃專力得騎這一輛裝滿蔬屬菜的三輪車。那是一段上坡的路,路很陡,老人騎得很費勁。盡管他竭盡全力,車子仍像蝸牛一樣慢悠悠的向前移動,甚至將要滑下來。這時,他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眼看他力不從心,我急忙跑過去,幫他推車。老人頓時感到輕鬆了一些,三輪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的臉上也憋得紅紅的。老人轉過頭來,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叫聲么名字?在那上學呀?」我抹著臉上的汗水自豪地說:「我叫少先隊員。」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邊的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㈩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哪幾種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5種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利益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提倡尊老愛幼,強調人倫價值
4、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
5、注重道德踐履,強調自我修養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仍閃爍著禮儀之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儒家注重人格氣節,提倡仁義禮智的人格價值,認為人格氣節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把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要求人們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際和諧思想是傳統道德中人際關系的心理和行為原則。仁者愛人,和為貴,忠恕之道千百年來為統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別人之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也要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