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八

道德經八

發布時間: 2020-12-23 05:49:34

『壹』 《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貳』 道德經第8章賞析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大道原無他妙,惟是神氣合一,還於無極太極,父母生前一點虛靈之氣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則神與氣兩兩分開,鉛走汞飛,水火所由隔絕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淺之則為日用之需;深之則為修煉之要。有時以火溫水而真陽現,有時以水濟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勝言者。然水火同宮,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貴謙卑。是以上善聖人,心平氣和,一腔柔順之意,任萬物之生遂,無一不被其澤者焉。究之,功蓋天下而不知功,行滿萬物而不知行。惟順天地之自然,極萬物之得所,而與世無忤,真若水之利濟萬物毫無爭心。不但此也,萬物皆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則處物以清,自處以濁,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與道大適哉!聖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剛,卑下自奉:眾人所不能安者,聖人安之若素;眾人所為最厭者,聖人處之如常。所以於己無惡,於人無爭。非有道之聖人,不能如斯。故曰:「處眾人之所惡,幾於道矣。」夫以道之有於己者,素位而行,無往不利。即屬窮通得失,患難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總以平等視之。君子論理不論氣,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雖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豈漫無統宗,浩浩盪盪,而無所底極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遷,方能潛滋暗長,天真日充,而人慾日滅。《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即聖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則資之深。內觀其心,虛而無物,淵淵乎其淵也。外觀所與,擇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於發之為言,千金不及一諾,「言善信」也。施之於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動、一靜之間,無不頭頭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負所能。慮善以動,只求動惟其時。聖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於至善」,得其所安,而後發皆中節也。惟其在在處處,無一毫罅漏,無一絲欠缺,又何爭之有耶?夫惟不爭,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銘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雖有惡人,亦相化為善矣。及其至也,無為自然,群相安於不識不知之天,幾忘上善之若水,柔順而利貞,無往不吉焉。 塞上風論壇.
指點上善之心,平平常常,無好無惡,浩浩盪盪,無陂無偏,極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驕,為下不倍;於己無尤,於人無怨。顧其所以能至此者,究非世俗之學所能造其巔,亦非無本之學所能建其極也。故太上處眾人所惡之後,旋示一善地。究竟此地何地?寸衷寸地是也。得其地則性命有依,失其地則神氣無主。無主則亂,安能事事咸宜,合內外而一致,處人己而無爭哉?然,謂其地為有,則多墮於固執;若謂其地競無,又落於頑空。此殆有無不立,動靜不拘者也。欲修至道,請細參其故,予以多積陰功,廣敦善行,庶幾上格神天,或得師指,或因神悟,予以會通其地,而始不墮旁門左道,得遂生平志願也。此地瞭然,道過半矣。以下曰「心」、曰「言」數語,明在在處處,俱將檢點至善,使不先得善地而居。以後所雲,無一可幾於善者,此真頭腦學問,本原工夫,如或昧焉,則持己接物,萬事皆瓦裂矣。吾故略泄於此,願世之有志者,勿自恃才智,妄猜妄度,而不修德回天;惟虛心訪道可也。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叄』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釋讀
最美好的善,如同水一樣。水的美好在於造福萬物而又與世無爭,甘居眾人厭惡之位。因而最接近道的真諦。
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態善於沉穩如淵,交往善於與人仁善,言行善於講求誠信,為政善於管理處治,做事善於發揮能力,舉措善於選擇時機。
唯有不爭,也就沒有患憂咎怨。

評說
其一,以水論道。老子論道,例證最多且最詳盡者,莫過於天與水。天和水,恰恰是所有生命賴以存活繁衍的空間與條件。地球有環地圈和水循環,才有「天得以清,地得以寧,神得以靈,谷得以盈,萬物得以生」(39章)。知此理,便懂得道之本。
其二,水性至柔。水養火化,對萬物演化起了巨大作用。人類加速進化,與妙用火息息相關。老子用水不用火。一曰水性至柔。水養成萬物,無條件無止盡。火化成萬物,有條件有限度,其剛烈,不當則毀萬物。二曰水乃天成。鑽木可取火,燧石可留火。水則不然,天不降,地不納,則無。
其三,水德至聖。水德至善,所謂「水利萬物」。又曰水德至堅,所謂「弱水攻堅」(78章)。又曰水德至慧,所謂「江海能下」(66章)。又曰水德至高,所謂「不爭」,「幾於道」。
其四,若水之境。向善而處,向深而往,給予以仁,舉止有信,偌大能治,為之能妥,動之有時。水乎?人乎?上善若水,心境如水,聖人也,至境也。
[關楗] 知水性,懂水德,便知老聃貴柔乃知雄守雌,道崇無為乃順天而為。

啟示
水,在老子那裡,是至善的化身。細細考究,的確如此。於是,上善若水,便成為中華民族琅琅上口的格言。
水潤萬物,水流往下,是自然本性,流水不爭則是人格特徵,水居卑下更是人化意識。老子不過是借水性之必然說人道之應然。知其當為,雖難為,而盡力為;不知當為,雖易為,難免亂為。
人心思上,人性向上,向上求進乃人之本質,亦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之動力。水的純化和循環,也是通過氣化升騰來實現的。聖人之「政善治」,在於明其應然而盡力昌之,知其難為而盡力為之,知其不宜為而絕不妄為。又曰,人心向上,必然相爭。人有智,而有謀,與自然爭、與社會爭,與人爭,難免不善,難免失諧。社會必須公正,公必處善,善必有則,則必需正。這便是善政。政者,持正,秉持公正也。
上善若水,是對應然人性終極思考的結論和比喻。在等級壁壘、人性扭曲、社會紛爭的強霸時代,老子呼喚人性復歸,卓識難能可貴。

『肆』 道德經第八章註解

一、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二、原文:
1、上善若水。
2、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4、夫唯不爭,故無尤。
簡譯:
1、尚善者的寫照若水。
2、水在善念的作用下,就會呈現出利萬物而不爭的特性,成為去除眾人之所惡的處方,所以說水幾乎能反映道者的道行。
3、居家之善顯靈地,心智之善顯博淵,賜予之善顯慈仁,言語之善顯誠信,品正之善顯大治,處事之善顯潛能,行動之善顯吉時。
4、唯有具備利萬物而不爭之品質,才能在生命的長河中高枕無憂。

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樣,水潤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它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所以水總是按照自然規律行事,水是萬物之靈,水能從高處流往低處,也在表述一個做人的道理,這里讓我想到了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詩,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為什麼要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應該有進有退。才能更長遠有的時候表面上是吃虧了,實踐中咱們是佔了一個便宜。在社會中做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吃虧是福」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於選擇自己的居住的環境(好環境培養好的人才),他們心懷博大、深藏不露,他們與人為善,樂善好施,他們言必行,行必果,他們治理國家有條不紊,做事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吧事情辦理得最好,總是選擇最合時宜的時候行動,由於做事都不違背自然規律,所以也不會帶來煩惱。(為人處事應該順從天意,順其自然。不要與人相爭往往退步是像前。)
老子用無形的水,來表達人的心境應該像水一樣。它柔和得可以始終從高處往低處流;可以隨著各種器物改變自己的形狀;可以變成甘露潤萬物而無聲。它剛強得可以滴水穿石、無堅不摧、無孔不入。它強大得可以推動巨石、掀翻巨輪。人的思維也要像水一樣沖破有形的禁錮,達到無形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致陰致陽,致柔致剛」的道理。

『伍』 求<老子>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篇的全文及註解

為你找到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願你看完之後也能悟出自己的道!
特祝新出快樂!
一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凡是可以言說的道理,都不是永恆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稱,都不是永恆的名稱。
無任何名稱,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萬物的神母。所以:從永恆普遍的虛無,可以理解道的消隱。從永恆的存有,可以觀察道的連續。兩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稱不同。它們竟是如此玄奧。玄奧呵,玄奧!這正是洞察宇宙間一切神秘的大門。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麼是丑惡。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麼是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並而生,難與易互相成就,長與短互相對比,高與低互相映襯,音節與旋律互相配和,前與後互相追隨。[這是永恆普遍之理。]
所以:聖者作無形跡之事,傳言無聲的教誨。讓萬物自行發生而並不創始。任其生長而不培育,任其自為而絕不把持,任其成熟而並不割劌,正是由於從不佔有,所以才永遠不丟失。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不崇尚奸詐,使老百姓不去競爭。不貴重難得的寶貨,使老百姓不去偷盜。不激發人們的慾望,使人心不被攪亂。所以聖者的統治之道是:空虛人們的心靈,填飽人們的肚子,削弱他們的抱負,強健他們的筋骨。永遠使老百姓無知識無慾望,即使聰明人也不敢有所作為。
--有為者都不敢作為,則天下就不可能不易治理。

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看起來很是空洞,但使用起來卻永不窮盡。深遠呵,好似萬物之總根源。神奇呵,似不存在而又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但它似乎是上帝的祖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並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如同對待稻草狗。聖人並不仁慈,它對待百姓如同對待稻草狗。
天地之間,難道不正象那種風箱嗎--空虛但並不匱乏,風涌涌而冒出。講話太多就會窘困,不如將一切深藏於內心。

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月神不死,所以被稱作"太陰之神母"。陰母生育之門,就是天地化育之根。綿密而如長席,永遠也不會窮盡。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永恆而地無垠。天地之所以永恆無垠;因為它們並非存在於自身,因此才能得到永恆。所以:聖人藏於後反而彰顯,置身於外反而存在。正由於他無私,所以反而能成就他的自我。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之善彷彿水,水容納於一切容器而沒有固定之形。能存在於人們所厭惡之地,那就接近於懂得"道"了。居處適應於任何之地,心靈沉靜有如深淵。交往善於擇人,立言善於守信,執政謀求治平,作事善有耐性,舉動善擇時機。他總是不與人爭,所以永遠不招怨恨。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與其把持而經營,還不如放棄。以鍛打而使之尖銳,也不能永保其鋒利。滿堂金玉,沒有人能長久保守。富貴而驕傲,會為身家招來災禍。功成而身退,這才合於天道。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靈魂與形體相合一,能永不分離嗎?團縮氣息使之輕柔,能夠象一個嬰兒嗎?盪除雜慮而觀見深幽,能夠無所遺漏嗎?懷愛百姓而治理國家,能夠不用計謀嗎?如同天門一張一合,能夠象一個母性嗎?內心明白而通達,能夠表現得如同一無所知嗎?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十一
三十根輻條拱起一個空殼。正是由於它是空殼,所以才有車的用處。團和粘土作成一個空殼。正是由於它中心是空的,所以才有容器的用處。鑿開門窗作成一個居室。正由於中間是空的,所以才有房屋的用處。總之,事物之所以有用而有利,就是由於善於利用空無。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十二
色彩繽紛令人眼花,聲音喧囂令人耳聾,五味錯亂令人敗口。賓士游獵令人心狂,寶貨稀有誘人盜竊。所以,聖者只求飽腹不求悅目。有所放棄從而才有所獲取。

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三
愛和恨使人困擾,人們常把大害當作自身。人為什麼被愛與恨所困擾?追求愛,躲避恨,得到它困擾,失去它也困擾。所以說愛與恨都使人困擾。什麼叫把大害當作自我?為什麼我們會有憂患呢?因為我們愛顧自我。如果我們沒有自我,我們還有什麼憂患?
所以,難能的是化自我於天下,那就可以寄託於天下。真正善愛自我是以自身化及化天,那才可以將自我託付於天下。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四
看見了又看不見,它名叫"夷"(隱)。聽到了又聽不到,它名叫"希"(暗)。捉住了卻捉摸不到,它名叫"微"(無)。這三者難以窮究,卻混然而一體。它出現也不明亮,消失也不暗昧。綿綿不斷不可名狀;來來去去歸於虛無。所以它是無形態之形態,無現象之現象,它的名稱就是"恍惚"。
迎上去見不到它的頭,追上去見不到它的尾,人們只能從它的過去,而把握它的現有。必須了解古初的歷史,這也就是道的紀錄。

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五
古代那善於運用天道的人,見解微妙而能洞察幽隱,其心靈深不可測。由於深不可測,所以只能勉強為之作個形容--他謹慎小心,彷彿在嚴冬跋涉冰河;他猶猶豫豫彷彿提防所有的鄰人;他在重嚴肅,彷彿在做客;他散漫無形,彷彿一塊渙解的冰。敦厚象一塊頑石,空曠像一座山谷,混沌彷彿一道濁流。
誰能由混濁中,而靜靜地得到澄清?誰能由安祥運動中,而徐徐地化生?保持這種道術的人從不會自滿。正由於不自滿,所以總能不斷地從陳舊中創新!

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十六
進人虛無之境,安守於深靜厚重。讓萬物自由動作,我只觀察它們的歸復。萬物品類芸芸總總,但都要落葉歸根。歸了根就會安靜下來,這就叫歸復其命運。命運是不變的,名字叫作"恆常。"能識知這種恆常者,就是聰明人。不能識知恆常之道,胡亂來者就會遭遇凶險!識知恆常之道者是寬容的,寬容就會公平,公平就能做王者。王者順於天,天順於道。順於道則能長久,就永遠不會失敗。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七
最高的統治之道--是使老百姓不覺察其存在。其次之道是讓人民熱愛他。再次是讓人民贊美他。再其次是讓人民畏懼他。再其次是讓人民輕侮他。誠信是靠不住的,難免總有人失信呵!
悠然而慎於出言,一切舉措成就,要讓百姓感到彷彿出於自然和自願。

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十八
自然之大道廢失了,於是而要講仁義。由於有了智慧,所以才有大騙。
正是由於六親間不和睦,才需要推崇孝道。正是由於國政混亂,所以才需要有忠臣。

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十九
放棄聰明和智慧--百姓福利會增加百倍。放棄講仁和義--讓百姓回到天倫之愛。放棄追逐巧利--盜賊就會消失。僅僅寫成文字,還不夠。讓我再囑告人們:要堅守於樸素,減少私心與慾望,放棄游學從而減少困擾。

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二十
順從與違逆,相去有多遠?美善與丑惡,相去又多遠?眾人所畏懼的,我們不能不畏懼。荒唐啊看不到止境!世人都在嬉樂,好像在分享祭牛,好像春日登臨春台。我則懼怕那些未出現的預兆。好像未出生的嬰孩。惶惶呵,彷彿找不到歸宿。眾人都滿足,而我卻好像有所遺失。難道我的心靈是傻瓜嗎?愚蠢呵!世俗之人都聰明,只有我糊塗。世俗之人都明察,只有我昏昧。盪漾有如滄海,飄揚而沒有歸宿。眾人都有圖謀,只有我冥頑不化。我處處與人不同,只貴於葆養我的元氣。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二十一
大德的用處,只有跟從於道。道這種東西,恍恍惚惚。但雖然恍惚,其中卻有萬物。雖然恍惚,其中卻有萬象。昏昏暗暗,其中卻有精神。這精神是真實的--其中有信息。從古代到今天,它的名稱不變,卻觀照著萬物。我怎樣認知萬物的必然呢?就是根據道。

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二十二
曲線能成為圓,彎弧能成為直,凹陷能成為滿盈,破舊能成為嶄新。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則會迷惑。所以聖人所抱持的只是一個原則。不注視自身才能明察萬物,不自以為是才能明見是非,不自我誇耀才能得到成功,不自我封閉才能有所進取。正由於不與人爭,所以天下無人能與他爭。古人常說委曲求全這個道理,難道是空話嗎?這是真理呵!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三
要少說話而聽從於自然—,狂飆不會刮一整天,暴雨不會下一整天。風雨來自於誰?天地。天地都不能令其長久,何況人事呢?所以順從於道的歸化於道,追隨於德的歸化於德,追隨於亡失的則必得到亡失。歸化於德的,他的道就是德。追隨於亡失,他的道也就是亡失。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居。

二十四
翹腳站立不住,跨腳走不得路。只看自己的人眼光不明亮,自以為是的人不會強大。自誇的人得不到承認,自我滿足的人不會長進。這些對幹道來說,是廢物、是惡物,所以有道的人不會以此自處。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
有一種東西渾然一團。它先於天地而生,靜靜而默默,傲然獨立而不變,反復運行而不止,可以看作是生育天地的母親。我不知道它名字叫什麼,只能把它記作為"道"。勉強命名稱之為"大"。而大就會消逝,消逝就會疏遠,疏遠又會歸返。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大。世界上有此四大,而君王只是其中之一呵!君王要效法於大地,大地要效法於上天,上無效法於道,道則效法於自然。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二十六
重物是輕物的基礎,寧靜是運動的主宰。所以,聖人終日在外旅行,離不開輜重。雖然居處在高聳的樓觀,也沉靜超然。那身率萬乘的君主,怎能自輕於天下?輕率會喪失根基,暴躁則會喪失主動。

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二十七
善於行動就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講話就不會留下瑕疵。善於計算者不須藉助策籌。善於封閉,無須鎖也打不開。善於捆綁,無須繩索也解不開。所以聖人善於救助人,而不會放棄任何人。善於利用一切物,而沒有丟棄的事物。這就叫暗中之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導師,而不善之人是善人利用的材料。不尊重其導師,不愛護其資材,即使是聰明人也會迷惑。這就是奧妙之所在。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

二十八
明知自身的雄強,卻堅守自身的雌弱。寧作天下的疑海。寧作天下的溪海,堅守正德而不離,復歸於嬰兒形態。了解自身的清白,卻堅守自身的昧墨。甘於做天下的低谷。甘於做天下的低谷,才能永操內德的充實,而回歸於渾朴。渾朴而塑成為器物。聖者利用之作為官長,善於製作者不會生硬地切割。

其餘請見
http://post..com/f?kz=97416831

『陸』 道德經第八十章 翻譯

使摑家變小,因此抿眾減少,(這樣就容易發展)。達到有各種工具而不使用的程度,使抿眾有著正常的心理畏懼死亡而不必被生計所逼向遠方遷移,雖然有舟車,沒有人要去乘坐,有兵器盔甲,沒有可使用的機會。沒有多少雜事需要復雜的言語記述,用節繩記事的方法就足矣應付事情。以所食為美味,以所穿著為美麗,以所居住的為安適,以自己的風俗為樂。與鄰國相望,雞犬相聞,因為沒有利益關系,沒有沖突的形勢,大家都擁有共同的東西,到老死也沒有往來的必要 摘 要:《老子》對建立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其直覺感性思維的結果,同時《老子》中所反映的和諧社會理想,也與老子的為民思想緊緊的聯系在一起,為民思想是老子社會理想的真正內涵。老子從哲學的角度,對人和自然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從理想的目標勾勒出一個社會藍圖,他認為這樣的社會才是符合「道」的,才是最終理想的狀態。面對著戰爭紛亂的世界,面對著人民的疾苦,老子的態度是積極的,是為民的,他不是隨意虛構,任意想像未來。 《老子》書中的「小國寡民」是人們評價《老子》社會理想的關鍵詞,而我們要深刻了解「小國寡民」的真正內涵,必須建立在了解《老子》全書整體思想結構的前提下,不能從各別的詞語去孤立理解。《老子》從批判現實的角度,從「法自然」的角度,建構理想的和諧社會,「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認為,用「人道」建立社會的結果必然是「損不足以奉有餘」,而要想建立一個真正和諧美滿的社會須行「天道」,只有「天道」才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認為不符合「道」的最終結果就是「不道早已」。現對老子和諧社會理想進行具體解釋和分析。一、《老子》社會理想的重新審視「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的開端部分闡釋了這個辨證思想,我們在對其社會理想的進行評價時,也應該在清楚的認識這一點,既然一個社會形態被認為是好的,是善的,是理想的,我們就同時可以知道,這個理想社會形態在其形成過程中,或其自身特點方面都必具有惡的因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事物的相互對立和運動變化決定了社會理想同樣存在著「美」與「惡」以及「善」與「不善」的相對性,「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各方面都完全滿意的社會狀態是不存在的。 反映《老子》社會理想的代表性的句子為「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國家小點,人少點,有武器而不用,讓人民對生命看的重要,而不去遷徙遠方;雖然有車船,沒有人去乘;雖然有部隊,而不用來列陣打仗;讓民眾過著象接繩記事那樣簡單的生活。吃穿舒服,安居樂業,相連著的國家相去不遠,而民眾不相往來。理解上段話,首先我們必須對那個時代進行考察,那是一個動盪而戰爭不斷的時代,大國欺凌小國,人民流離失所,終日食不得果腹。而《老子》所表達的,確是在當時環境條件下的關於社會最終目標的理想狀態。我們可據此段話推出,那時人們的一般想法就是:國家越大越好,國中之人越多越好,這樣才能提供很多的士兵去戰爭,國家才強盛。老子卻表達的與一般想法相反的觀點,「反者道之動」,老子哲學卻習慣於從「反」的方面來闡釋,這種「反」的辨證的闡釋形式在《老子》書中多處體現。認識了那個時代的特殊社會政治情況,我們才會一定程度上脫離並超越現有認識范圍的局限,更加符合理性的去理解老子。總結《老子》書中思想思考的環境,也都只是些相對簡單的自然事物,如「天」、「地」、「水」、「魚」、「車」、「飄風」、「驟雨」等,以及一些相對簡單的社會現象,據老子「難易相成」和守「弱」的辨證觀點,由於處於這樣相對簡單的自然事物和社會現象的環境下,那個時期的人們更加具有自由的思維空間和深入分析思考的條件。在老子生活的那個承上啟下時代,思維活躍,思想的創造性是空前的,那時的思想家們沒有過多的固有概念范疇的干擾,在相對自然的狀態下,可能更加自由的去思考自然,去思考人類社會的最終走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里要分析一下在「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條件下,為何「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里的「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對人本性進行深刻思考的結果,他認為「至老死不相往來」是人在「朴」的原始精神狀態即「無知無欲」的狀態下的外在表現,不管這里的「往來」意思是所謂的「相互串門」或是「遷徙」,任何「往來」都是有害的,因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而「聖人」都是「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與老子的「絕學棄智」的知識觀是一貫相通的。 再對「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中的「復」字進行分析,從「復」字我們可以看到在老子時代,人們已經不在結繩而用了,而是具有相對復雜又更加先進的技術,而戰爭的連年不斷,人民從這些先進的技術中最終得到的更多的是痛苦,「復」字是希望人們的本性回歸到自然的善和美的狀態,「復」字不是復古和退縮,也不是迴避矛盾,而是從「反」的方面探索更好社會的途徑。《老子》中說「專氣致柔如嬰兒」,所說的「如嬰兒」的狀態而並非是回到「嬰兒」,同理,這里的「復」字表達的意思是,在經歷了長時間曲折紛爭而人的原始本性受到戕害後,即在「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社會情況下,要求在人性上恢復到「營魄抱一而無離,專氣致柔如嬰兒,滌除玄覽而無疵,明白四達而無知」的完全人性的生活狀態,而不能簡單理解為回到「上古結繩而治」中的上古社會。二、《老子》社會理想中的為民思想《老子》社會理想中對「民」突出描述,充分顯示了老子的對民的重視,首先是「寡民」、「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民復結繩而用之」,然後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最後描述理想社會中民的狀態,「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反映了典型安居樂業的社會理想,以其食為甘,以其服為美,安居樂俗,如果不能使得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其結果必然是民的「遠徙」和「不重死」,即在慾望的滿足之下,對人本性的戕害。老子講「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語言中潛在表達的含義是,民不是「貧」而是「富」好。「多忌諱」則民「貧」,主張勿用「多忌諱」,所以民富是老子政治理想的根本。「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這里的「民化」、「民富」、「民朴」也是老子當時希望的狀態,也反映了老子的為民觀點。「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句話常常被用來說明老子的愚民政策而被批判,批評者認為,「使民無知無欲」,是想讓人民全都變成蠢人而受統治者控制。從上面幾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老子對民的基本態度,最起碼並不愚民,那為什麼又要「虛其心」、「弱其志」、「常使民無知無欲」呢?老子說的很明白,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那些都是有害處的呀,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在「欲」和「不知足」的誘引下「妄作」,其結果必然是「凶」。「實其腹」、「強其骨」是讓人民歸到生命本原的樂的境界,它是如「嬰兒之未孩」的古樸,即恢復未受絲毫損傷的嬰兒式的原始精神狀態。《老子》認為這樣才能消解一切所謂文明對人性的侵害,將所謂文化所造就的人還原為的本性的人。 莊子所謂「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異,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和「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也正是老子這種樸素社會理想的極致表現。「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也說明了「絕聖棄智」和「絕仁棄義」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民利」和讓「民復孝慈」。「處之上而民不重,處其前而民不害」是說「聖人」處理好對民的態度,無為而不害民,與「和則盡之民力而戰則取民之命」的思想截然不同。「無狎其所居,無壓其所生」,要求對民要寬容,而不是過分剝削,否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同時老子尋求當時的「民之飢」以及「民之輕死」的原因,又清楚的看到「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對「上」提出尖銳的批評。三、為民思想中的「貴身」 《老子》中「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表達了對「身」的認識和理解。「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名與身相比是細微,貨與身相比也是小處,身是最重要的,要想保的長久就要去掉「甚愛」和「多藏」。「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有各種「寵辱」、「富貴」和「憂患」,也都與關鍵的「身」聯系在一起,離開了「身」,這些名利禍福也都不存在了。「治人事天,莫若嗇」,對「身」來說,要採取的「嗇」態度,因為「心使氣曰僵」,過分的浪費精力和神智是不對的,所以要「絕學」和「棄智」,其目的也只是「身」。「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外其身」目的是為了「身存」,也同樣表達了老子對「身」的重視。「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陸行不遇凹虎,入軍不被甲兵。凹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這些都是貴身而身存的各種具體表現。「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輕敵」的後果是對身這個「寶」的直接傷害,是最大的「禍」。「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聖人是「不積」的,而是「為人」和「予人」,老子還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認為聖人以「百姓心為心」。「勇於敢則殺,勇與不敢則活。」,在對「敢」與「不敢」的取捨中,老子對「勇於敢」進行了批評,對「勇與不敢」進行褒揚,其原因也是因為老子主張貴「身」,而《老子》中的貴「身」與揚朱的「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不同,老子講「死而不亡者壽",區分了「死」和「亡」兩者的關系,認為「死」和「亡」是不同的,「死」卻可以「不亡」,而這種「死而不亡」的狀態老子稱之為「壽」。四、《老子》社會理想綜論老子是在深刻理解和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並通過睿智的分析和思考,得出了符合客觀的和諧社會狀態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對此認識上,我們不能從現今存在的固有思維去理解古人,孤立的認為「常使民無知無欲」是愚民政策的表現。我們從老子整體的理論結構系統的來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老子通過他精練的語言,微言大義地向後來人闡述了他關於社會理想的「道」,充分展示了東方聖哲的智慧。

『柒』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

解 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專
水:這里屬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礱江。其與金沙江合流後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1]
通俗一說: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捌』 道德經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的感受

原典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擁有最高修養的人就如同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願居處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這類人,居處善於選擇卑下之地,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總能真誠、友愛、無私,言談總能恪守信用,為政總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不與萬物相爭,也就不會引來責怪和怨恨。

經典解讀老子在自然界萬物中最推崇水,認為水德是接近道的。為什麼水德接近道呢?

對此,王夫之是這樣理解的:「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水滋潤萬物而對萬物無所求,且甘於居處在最卑濕的地方。以不爭爭,以無私私,是水最為明顯的特性。

水給人的印象非常好。它滋潤萬物,賦予萬物以生命,並促使其生長、繁衍。它清潔干凈,可以滌盪世間一切污穢。它流動無方,充滿生機和活力。它無色透明,卻能映射出天空與大地。它包容一切,對萬物等同看待,毫無偏私。它美妙純粹,構成如畫風景……

水的流動,形象地詮釋了時間的流逝,象徵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也在向我們昭示一些更大更根本的東西。只希望我們的知性永遠如同水一樣,靈動清澈,永不幹涸。

上善若水在本章中,老子還以七個「善」字,對水德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這其實也是在介紹「聖人」所應具備的品格。最後,他得出結論: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可居處在別人不願意居處的位置,也不去與人爭利,因此也就不會招來別人的責怪和怨恨。

居善地。水善於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爭上而甘處下。做人宜往下走,眼睛要向下看。

心善淵。水有廣闊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切莫狹隘封閉,小肚雞腸。

與善仁。做到與人為善,而不是與人為惡;成就萬物,而不毀壞任何東西。

言善信。水說到做到,身隨聲走,毫不虛誇,更從不欺世盜名。

政善治。水能滿足人的飲用需要,也能推動水車促進生產,還能做其他很多事情。水有自己的規律和章法,且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若能依照此法為政,就可以避免擾民害民。

事善能。水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如能量、沖流、浮載、灌溉、洗滌、溶解、調節等。

動善時。時機未到,決不輕舉妄動;時機一到,則應立即行動,決不麻木不仁。

看到了這么多的「善」,可能就會有人感到奇怪,老子曾在第二章里對美和善提出質疑,為何本章里又講了如此多的「善」。事實上,此處的「善」作「善於」講最為妥當,「善於」是一個副詞,切不可與名詞的「善」混為一談。老子講七個「善」,都是正面的價值標准。

智慧典例

抓住最佳時機把事做好

老子說:「動善時。」意在告訴我們,行動要善於把握時機。為此,要培養等待時機的耐心,也要培養發現時機的眼光。這樣,一旦時機來臨,就能迅速抓住,給自己營造一個光彩奪目、芳香四溢的人生。

戰國時期,安陵君是楚王的寵臣,身居高位,俸祿優厚,可謂春風得意。

有一天,門客江乙對他說:「您沒有一點土地,宮中又沒有骨肉至親,然而身居高位,接受優厚的俸祿,國人見了您無不整衣而拜,無人不願接受您的指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麼呢?」安陵君說:「這是因為大王抬舉我啊!」

江乙便一針見血地指出:「用錢財相交的,財盡了交情也就斷了;靠美色結合的,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會被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就會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挺危險的。」

這番話讓安陵君如夢初醒,他謙恭地向江乙請教對策:「既然這樣,請先生指點迷津。」江乙說:「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請求隨他而死,親自為他殉葬。這樣,您在楚國必能長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說:「我一定按照先生的指點去做。」

一晃眼,三年過去了,安陵君依然沒有行動。江乙見他不用自己的計謀,就對他說:「我給您出計謀,您到現在也沒去實施,既然這樣,我以後也就不敢見您了。」說完就要走。

安陵君急忙挽留他說:「我怎敢忘了先生教誨,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罷了。」

幾個月後,機會終於來了。楚王在雲夢去打獵,用箭射中了一頭野牛。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齊聲稱贊。楚淮南子箋釋王更加意興高漲,他抽出帶氂牛尾的旗幟,用旗桿按住牛頭,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游獵,寡人何等快活!等我萬歲千秋以後,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

這時,安陵君淚流滿面地走上前去,說道:「我在宮內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車而乘,大王百年之後,我願隨從而死,在黃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墊,以免螻蟻來侵擾您,又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呢!」楚王聽到他這一番話,深為感動,自此對他倍加寵信。

江乙目光如炬,慮及長遠;安陵君耐性十足,一直等到最佳時機來臨,才實施計謀,把事情做得十分到位。他在楚王欣喜而又傷感的那一刻的表白,無異於雪中送炭,自能溫暖君心,收到奇效,長保榮華富貴。後人評價說,「江乙善謀,安陵君知時」,可謂極當。

等待時機要有足夠的耐心,但決不等於坐視不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積極准備,甚至助推條件成熟。在中國歷史上的********中,經過長期等待、積蓄力量,方才獲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武王伐紂、勾踐滅吳、晉渡江滅吳、隋渡江滅陳等,都曾制訂周密的計劃,進行了長期的准備,且在時機成熟時才行動,並不輕易冒險,更未盲目蠻干。

《淮南子》中說:「事者應變而動,變生於時,故知時者無常行。」在現實生活中,學會耐心地等待時機,對任何人,尤其是年輕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年輕人,稜角外露,功利心重,又急於求成,總幻想很快能在社會上取得地位和成就。雖然其銳氣是驚人的,但也是短暫的。要想有朝一日能抓住機遇,脫穎而出,還需先腳踏實地地儲備才能才行。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阿彌陀佛
-------

1.戒殺放生
2.樂善好施

『玖』 《道德經》第8章 上善若水

三個問題的回答
1:全來八章並沒自有表達要用「道」去感化誰,「上善若水」只是老子表達的一種理想狀態:。個人覺得,全八章要表達的其實是四個字「不爭,無憂。」
2:「無(名)」才是萬物的本源,「有(名)」只是從我們開始認識萬物開始的,更無邪念一說。
3:「老子」本身的思想就是辯證的,全篇都對立,但卻統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全章就是辯證的體現。你問的這句「如果,怎樣怎樣」也有別人提出過類似的疑問。有疑問是對的,但是有人卻引申出「老子是主張愚民思想的。」

總結
讀道德經有三個階段的感覺 1字字珠璣 2全是空話 3沒感覺
別拘泥於章句,在明確含義的情況下去理解思想。
在下愚見 歡迎指正

『拾』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包含什麼人生哲理

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當一個人得道,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的時候,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無需考慮自己做什麼事情是利於自己,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得到什麼,更不用表露出自己做的事情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什麼好處,因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無形中就會幫忙到別人。

所以合道的人只是專注於做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他們積極面對做事的機會,成功了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勞,像水一樣自然流走,大家反而在心裡敬重他。

二、處眾人之所惡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假如一個人總是不聽取別人的意見,總覺得自己有本事,也不能配合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不能做到反躬自省,這樣的人,大家肯定是不喜歡的。

只自滿於已取得的成績,停滯不前,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而謙虛的人就會時刻反思自己,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處,謙虛可以得到益處也會讓大家親近於你。

三、故幾於道

第一,虛懷若谷,不斷進步,以此實現人生的價值。『水善利萬物」,告訴我們要虛懷,若谷、保持謙虛。水能利萬物,告誡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品質、品德與能力,那麼我們不管做什麼都會自然而然利於他人成就自己。

第二,要認准目標,鍥而不舍。水無論如何運動,總有一個不變的目標,就是向下。不論周圍環境如何變化、周圍地勢如何,它都不改其志。水總是在不停地運動,一刻也不會靜止,「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在認准目標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努力,鍥而不舍,不達目的不罷休。

第三,要有不爭之德。

(10)道德經八擴展閱讀

原文: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樣 ,水善於利益萬物卻不爭回報 ,處在所有人不喜歡的地方 ,所以跟道很相近,幾乎一樣。

心態要像水一樣善於處於低下, 心胸要像水一樣善於深藏玄機 ,待人要像水一樣善於親近仁愛, 說話要像水一樣善於守住信譽, 為政要像水一樣善於清靜治理, 做事要像水一樣善於發揮能力 ,行動要像水一樣善於把握時機 ,正因為什麼也不爭,所以才沒有憂患。



熱點內容
保險公司追償適用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25 09:18:52 瀏覽:773
法治思維解決信訪問題 發布:2025-01-25 08:48:09 瀏覽:232
法學專業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5-01-25 08:45:53 瀏覽:812
依法治國六項任務 發布:2025-01-25 08:23:41 瀏覽:554
法官被判法官 發布:2025-01-25 08:11:33 瀏覽:506
農村拆遷補償條例 發布:2025-01-25 08:11:25 瀏覽:543
司法行政法律全覆蓋圖版 發布:2025-01-25 07:43:53 瀏覽:158
2013合同法司考解析 發布:2025-01-25 07:42:04 瀏覽:4
定陶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5 07:39:18 瀏覽:826
航海條例影響 發布:2025-01-25 06:42:59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