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發布時間: 2022-05-29 06:51:43

㈠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我們要正確對待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馬克思主版義為指導權,堅持「批判繼承、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古為今用」的態度,並根據時代發展所出現的新情況賦予其新的意義,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 要按照是否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是否有利於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是否有利於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於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標准,做好取捨和轉化的工作。要通過分析、鑒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和弘揚優良的道德傳統,特別是那些反應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隊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借鑒意義的積極內容。

㈡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良道德傳統

中華優良道德傳統分為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和中國革命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准。強調在「義」和 「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立足於自己,承認人的差異,主張「合而不同」,「和為貴」,講求和睦相處,強調社會和諧,「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荀子·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里講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聖心」是指一種道德境界。所謂「成德至善」,是說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由一種較低的境界到另一種較高的境界,不斷前進而逐漸趨於「至善」的過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漸地但無止境地趨於「至善」。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認為,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
此外還有廉潔自律、寬厚待人、艱苦樸素、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敬業,以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捨生取義、見義勇為、奮發圖強等。
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自從1919年「五四」運動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來,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倫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們在文化和道德建設上進行戰略選擇的一個重大而無法迴避的問題。雖然我們作出了正確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現在所謂新自由主義、「全盤西化論」和新復古主義、儒家救國論仍然不絕於耳,成為當今意識形態領域里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幟鮮明地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態度,澄清理論是非,掃除思想障礙。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①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
②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
③要通過分析、鑒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另一種是全盤西化的思潮。這兩種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復古論還是全盤西化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㈢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主要有哪些,弘揚這些優良道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表現: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理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
哈~以上是可以作為政治習題的正確答案的說法
優良傳統~並沒有一個完全的准則
如果真想知道 可以在論語之類的中國古代大師級人物的著作里感受到
自己去感受的跟別人告訴你的根本上是兩種境界
而怎樣培養自身的道德修養 究其根本還是要自己去讀書作為首要提高方式
感覺到國學大師胸襟的寬廣 眼界的高遠 你自身自然會有很多提高
心境提高的同時 堅定自己的原則 不再被世俗同化 而是去感染更多的人

㈣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良道德傳統

中華優良道德傳統分為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和中國革命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准。強調在「義」和 「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立足於自己,承認人的差異,主張「合而不同」,「和為貴」,講求和睦相處,強調社會和諧,「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荀子·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里講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聖心」是指一種道德境界。所謂「成德至善」,是說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由一種較低的境界到另一種較高的境界,不斷前進而逐漸趨於「至善」的過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漸地但無止境地趨於「至善」。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認為,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
此外還有廉潔自律、寬厚待人、艱苦樸素、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敬業,以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捨生取義、見義勇為、奮發圖強等。
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自從1919年「五四」運動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來,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倫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們在文化和道德建設上進行戰略選擇的一個重大而無法迴避的問題。雖然我們作出了正確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現在所謂新自由主義、「全盤西化論」和新復古主義、儒家救國論仍然不絕於耳,成為當今意識形態領域里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幟鮮明地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態度,澄清理論是非,掃除思想障礙。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一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①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
②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
③要通過分析、鑒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另一種是全盤西化的思潮。這兩種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復古論還是全盤西化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㈤ 當代大學生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首先要傳承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堅忍不拔、自強不息主體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追求和諧統一的價值取向。傳承和發揚「仁者愛人」的人本主義精神。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不是與三生俱來的,而是通過高校的人文知識的科學教育、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家庭的良好傳統教育、黨和政府的堅強有力支持、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整個社會的良好風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奮工作的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結果。

(5)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擴展閱讀: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不是短期、短效行為,而是一個歷史的時代的重大課題,是一個民族自立自強的長遠發展規劃。這就要求我們要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切實改進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載體,努力營造大學生傳承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形成長效機制,在自由民主、活潑開放、和諧創新的環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質高、方向堅定的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

㈥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求。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4、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新時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方法:

1、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及新世紀的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2、堅持傳統美德教育與環境育人結合起來。

3、學校將傳統美德教育與制度育人結合起來。 將傳統美德教育與活動育人有機結合起來。

4、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立志振興中華。

5、勤學好問, 追求真理。

㈦ 請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怎樣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當今,我們一直在強調,倡導要使社會成為一個諧社會。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我們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意氣奮發的一代,是這一主旨的先鋒者。

同學間我們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在人和人的相處過程中,應當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強調社會和諧,講求和睦相處,倡導團結互助,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科克驕防矜。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謙敬禮讓是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在中國傳統道德中,謙敬即是個人自身修養的美德,也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要求。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父母就教我們的道理。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在中國古人看來,誠是指一種真實無妄,表裡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養心莫善於誠」。信是指一種誠實不欺,遵守諾言的品格。誠信的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事以誠為本,取信於人誠信之德在於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究信用,遵守諾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有道德,因而,人們除了有物質需要外,還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實現這種追求,就應當明智。

在我們大學生活中,其實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就是一種對於自身精神境界的高層次的需要。學習黨章,上黨課都是我們精神上的追求。

㈧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對於中國傳統道德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繼承。正確的態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批判繼承、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古為今用」的態度,並根據時代發展所出現的新情況賦予其新的意義,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要按照是否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是否有利於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是否有利於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於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標准,做好取捨和轉化的工作。
「批判繼承」,是一個總的原則和統一的指導思想。這里強調的批判繼承,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採取歷史的、辯證的、有揚棄的批判繼承。「棄糟取精」是繼承文化遺產,特別是繼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要求,強調這一繼承是經過咀嚼、消化吸收的繼承。「綜合創新」對於繼承中國道德傳統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優良道德傳統,包括儒、墨、道、法、兵等各家的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我們決不應只注意儒家一個學派,而要經過分析加以比較,進行綜合創新,使它們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組成部分。
除此之外,「綜合創新」還要求對全人類的道德遺產進行整理、加工、對比和鑒別,從中吸取有益的東西,同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相結合,以創造出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
在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時,應當反對兩種錯誤思潮。
一種是文化復古思潮,原封不動地將封建社會所宣揚的忠、孝、節、義和神鬼報應、男尊女卑的思想,拿到今天的社會中加以宣揚和推廣。還有一種是歷史虛無思潮,認為中國傳統道德從整體上來說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價值和意義,不能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從整體上予以全盤否定。因此,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時,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的態度,防止把傳統道德中反動的,腐朽的,宣揚低級、庸俗、有害的道德觀念,作為精華來腐蝕廣大人民群眾。
最後,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問題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既反對全盤西化,機械搬照,又反對全盤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礎上加以借鑒,吸收,剔除其帶有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帶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對今天有積極意義的精華。

㈨ 當代大學生怎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當代大學生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第一,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教育自己,不斷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
第二,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之一,即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積極學習黨的大政方針,貫徹執行黨的思想精神,積極進取,努力完成學業,成為一個優秀的接班人。
第三,要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
第四,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時代風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當代大學生應該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標尺,規范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㈩ 怎樣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是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
1、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精華,例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
2、我們要批判和摒棄傳統文化的糟粕,例如,崇拜他人、喪失自我的腐朽意識。

熱點內容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13 23:06:30 瀏覽:247
計件工資勞動法最新 發布:2025-01-13 22:57:56 瀏覽:945
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 發布:2025-01-13 21:59:53 瀏覽:403
夢見自己當了法官 發布:2025-01-13 21:29:12 瀏覽:853
根據反補貼條例 發布:2025-01-13 21:17:25 瀏覽:597
酒店總經辦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3 21:06:14 瀏覽:973
法院駐場外包 發布:2025-01-13 20:58:10 瀏覽:566
行政協議受合同法的約束嗎 發布:2025-01-13 20:37:39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