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質二年級
A. 小學生二年級品德和道德讀後感怎麼寫
秋風,送來收獲的呼喚,也詮釋著豐收的一年;陽光,播撒下溫情的種子,也奉獻著愛的乳汁;祖國,取得輝煌的成就,更尋求著長足的發展。
地球似一葉扁舟,盪漾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在這蔚藍的生命之舟上,在它古老的東方,生存著這樣一個國度,它叫中國。
巴比倫的銷聲匿跡,天竺國的日漸衰落,尼羅河谷地的名不見經傳,似乎讓人們忘卻了那四大文明古國。然而,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還有一個並沒有衰落,它就是中國。
B. 小學二年級下冊思想品德(我發現)評課稿
一、教學環節設計上關注了學生的發展。整節課的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單調的生字賦予了生命,從較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引出要學習的生字,把每個生字的學習與文本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體會漢字的音、形、意,避免了單一枯燥的識字。體現語文學習的知識性與情感性的有機結合。
二、教材處理的比較得當,知識的拓展完成較好。本節課在落實生字教學識記教學任務的同時,注重發掘教材中的有利資源,結合一些漢字滲透一些語文的基礎知識,如漢字中量詞的使用、各種不同類型詞語的積累、詞語地合理搭配、偏旁確定等相關規定,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積累,較好的把握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的關系。
三、從學生的學習狀態上,感覺到本節課的設計能夠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關注每一個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較好的處理的課堂教學中師與生的關系。
四、課堂教學的效果較好,整節課能夠全身心的投入的教學中,做到了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能夠尊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讀書習慣,書寫習慣、傾聽習慣等,能夠較巧妙的抓住教學中的有利時機,潛移默化的滲透思想教育,做到了潤物細無聲。較好的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融合。
C. 如何通過體育途徑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說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者的重要職責。小學階段是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但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習慣存在著許多不良的傾向,他們對體育學習的目的認識膚淺,學習的自覺性不強,學習的自製力、自控力較差,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不堅,給體育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就要加強體育學習目的意義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意志毅力,更為重要的是要發揮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讓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我組注重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以下五種習慣: 一、養成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習慣 嚴格的課堂紀律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益的前提和基礎。體育實踐課多在室外進行,環境、氣候等許多不利的因素會干擾學習過程,何況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行為的自製力、情緒的自控力都較差,因此,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建立嚴格的課堂紀律,建立如上課不遲到早退,不曠課,因故不能上課要請假;學習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練習當中精神飽滿、聽從指揮等課堂常規,以規范化的紀律要求來保證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其次要訓練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的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讓每位學生了解自己的教學習慣,能用不同的信號表達不同的紀律要求,如擊掌要求是什麼,哨聲的緩急輕重表示什麼,不同的臉部表情表示什麼,不同的身體姿勢表示什麼等,使自己的一舉一動能夠正確的表達對學生的紀律要求,達成師生間的默契;另一方面,要把紀律訓練和教學活動相結合,可以通過競賽法、評比爭先法、榜樣激勵法、合作互動法等,把紀律訓練滲透在教學活動中,既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培養了遵守紀律的能力。教師還要及時評價學生的課堂紀律,對遵守紀律的學生要採用各種方法及時鼓勵褒獎,對於不守紀律的學生也應有適度的批評,甚至可以採取適度的懲罰,強制他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頭腦加身體在運動中學習是體育學習的特有方式,它有別於室內的頭腦運動而身體靜止的學習,而且學習活動中還要動用一定的體育器材,學習過程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上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和辨別能力低的心理、行為特點,教師組織不當或學生不聽從指揮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體育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聽從指揮的習慣。一方面教師要了解學生固有的知識水平,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深入鑽研教材,認真設計科學的教學組織方法。合理地指揮學生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為國爭光的運動員遵守紀律、服從指揮的故事,提高學生聽從指揮的學習意識,也可以通過講一些不聽從指揮造成不良後果的實例,讓學生明確體育學習中聽從指揮的重要性。 二、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的習慣 聽教師講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也是獲取體育知識的重要途徑。如前所述,小學生好奇喜動,注意力不穩定、不能持久,如果沒有專心聽講的能力和習慣,就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教學中,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確專心聽講是體育課的紀律,是課堂常規,是學生積極學習的行為表現;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到講解精練,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語言生動幽默,啟發思維,引起興趣。同時教師應及時判斷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講,要運用不同手段善於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如充分使用教具,講、練結合等方法,力求使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都樂意聽講。注重層次化教學是體育教學中的關鍵一步,水平不同的學生只有把技術要領、練習方法、游戲規則等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思考,才能把教學目標轉化為自己的學習行動。事實上,體育學習是一項腦體結合的復雜勞動,只有不斷的思考、反復的實踐,才能更多的掌握體育知識,更多的掌握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全面仔細地觀察,學會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對照,自覺地從教師的示範、同學的展示中深入理解體育知識的本質意義,掌握體育技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形成各種體育思維和體育技能 三、養成獨立練習、克服困難的習慣 雖然學習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學習的最終結果是使每個學生獲得一定量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學習的過程也是每個學生各自努力奮斗的過程。特別是現代教育提出終身學習的思想後,向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學生獨立練習的內容,充分鍛煉學生獨立練習的能力。教學過程要留給學生獨立練習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積極的探究掌握技術要領,獲取知識和技能。 學生不但要學習一些有興趣的東西,而且也要學習一些雖然沒有興趣但必須學習的東西,這就要求學生自覺地克服困難,堅持完成學習任務。在體育學習活動中,學生必須克服各種內部的(如膽怯、懶惰、身體不好等)或外部的(如活動進行中遇到種種外來的干擾、某種體育活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太高等)困難與障礙,才能取得學習的成功。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毅力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克服困難的條件。在學習困難面前,要給予恰如其分的具體指導,要不斷給予學生意志和情感的鼓勵,運用「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不要怕,你一定能行」、「由於你不怕困難,意志堅強,才完成了任務」等鼓勵性的語言,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讓學生從親身的意志行為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逐步養成克服困難的習慣。對於那些體育素質、運動技能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樹立區別對待、因生施教的思想,讓他們多參加適合他們難度的練習,多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樂趣中,激發刻苦學習的內驅力。 四、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的需要。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不僅要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能力。因此,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對每一次技術教學,都要讓他們領會動作要領,通過反復練習,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教師還可以通過體育專項課等辦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大眾化體育項目的活動方法,如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教給他們正確的技術動作、活動組織方法、比賽的規則等,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進而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五、通過榜樣示範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 1.通過教師的榜樣示範培養自律能力。 教師總是作為一個榜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而學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有意無意地學習和模仿著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要嚴於律己,比如,每次上體育課我都會穿球鞋和運動服,而且精神很飽滿,我不喜歡學生懶懶散散;久而久之,每一個在我的課堂上上課的學生都會著裝整齊,精神飽滿,我想這就是我在起帶頭作用。記得白老師一次教學一年級的跳短繩課上,為了學生做一個示範作用,自己很認真的跳起短繩來,學生看到老師這么認真的在跳,他們更加積極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練習,每次學生練習時,我們就會和他們一起練,我發現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進步也很大。 2.通過學生的榜樣示範培養自律能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以同齡人為榜樣時,學生親近、模仿的慾望更是強烈。嘗試採用如下方法: (1)通過體育活動中的競爭,表揚、樹立優秀榜樣,提高自信心,促進自律。 (2)看到後進生在體育課中的點滴進步,作為榜樣加以樹立。體育課上也有後進生,他不是成績差,也不是品德差,可能他跳繩比別人慢,學動作比別人慢,膽子比別人小……但是我知道,這些孩子是可愛的,天真的,單純的。我想他們有自己的一片燦爛的天空。五(1)有這么一個孩子,學什麼都比其他孩子慢,而且很懶惰。為了讓他能跟上別人的節奏,有進步,對於同一個教學內容我給他制定了不同的實施方針,沒有想到,居然有很好的效果,該學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課上,我不止一次的表揚他,在後來的體育課上,他變的很勤快了,同時也給其他小朋友樹立了榜樣。不要覺得自己不行,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行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律能力。 (3)體育教學活動中一幫一,結對子,榜樣幫助後進生。體育教學中也要和語文、數學一樣,需要幫助。低年級學習跳繩,我讓跳的好的,跳的快的,介紹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再讓他們選擇自己要幫助的對象,制定好計劃,什麼時候學會什麼,達到什麼程度等,然後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揚。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促進了學生的自律能力。 教會學生自律並不會妨礙他們創造性的發揮,而只會促進他們的學習。因為只有在學生自律的基礎上,才能保證課堂教學、動手實驗的順利進行。 當然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遠遠不止這些,但只要注重學生的好習慣的培養,定能收益匪淺。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養成的,必須長期訓練,堅持不懈。在教學中一定要啟發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習慣,並在堅持不懈的習慣訓練中磨練自己的意志。 我組根據所教年級,制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遵守紀律,聽指揮。 二年級:遵守紀律,專心聽講。 四年級:遵守紀律,自覺鍛煉。 五年級:遵守紀律,克服困難,獨立練習。 六年級:遵守紀律,獨立練習,為初中體育打好基礎。
D. 如何在二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這句話就點明了德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者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後,出現一些社會問題,因此必須重視德育。所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觀念外,還要善於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內容,選好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講究德育時分寸的適度,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初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這樣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教育: 一、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 語文學科不僅是集工具、知識、能力、文學欣賞於一體,更重要的也是一門思想教育學科。它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拓寬,它不僅是人的交際、思維、生活的工具,還是人認知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強烈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對真、善、美的頌揚,或是對假、丑、惡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潔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寫照,或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熱情洋溢的贊美無一不是作者某種思想感情的渲瀉,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我們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把握好語文學科的這優越性,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說教,也不能人為地撥高,因為語文教學中的德育並不等同於政治課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學實踐中走極端: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一味強調思想教育。要寓教於情,寓教於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學《畫楊桃》時,結合一個學生將楊桃畫成五角星惹來同學們的鬨笑,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學生終於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楊桃,其形狀是不相同的這一深刻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教學《古井》時讓學生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學《示兒》時,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膾炙人口的愛國詩句,從而理解詩人陸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的人格逐漸完善,成熟起來,明白要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的深刻道理。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准和教材,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正確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最基本的語文素養,還要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是語文學科的性質與地位決定的,是社會、國家賦與的我們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花時不宜過多,要點到為止,不能影響語文教學。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出除了要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還要認真研究教材,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語文教學畢竟語文素養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產品。德育僅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也絕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正確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才不至於喧賓奪主、流於形式。也就是說,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歸納文章的主題的程式,輕描淡寫地帶過,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樣,深入細致。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關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語言文字,從中加深體會,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通過突出文章中的閃光點,使學生發現其光輝,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確或精神的可貴,讓他們把這些精神的種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要教學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來體現、突出中朝兩國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產國際主義情誼的,,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同時受到這方面的教育。 (一)、在教學作者背景中滲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時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讓學生課前預習尋找關於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因為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從中深切感受到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作者的高尚品格,從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於進行道德教育 (二)、在解讀課文時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編排者選的這些課文都是有原因的,從各個角度進行選材,達到各種育人的目的。而教師就是在分析這些課文的過程中,根據其內容和特點,掌握適當時機,靈活地進行德育教育,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從學習古詩中滲透德育 詩歌自古就是傳統和弘揚中華文化最形象的載體,詩歌更是千百年來塑造炎黃子孫人格氣質最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學生通過學習古詩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詩文化,古詩語言簡練精闢,每一首詩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進而達到愛國教育的目的。通過讀詩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積累古詩,來沐浴學生的心靈。 2、反復誦讀,悟出情感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指的是通過反復朗讀,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語文教材中有些意境優美、情感濃郁的文章特別適合用多讀的方法來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課文讀通、讀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讀的方式很多種在把課文讀熟的前提下可以採用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內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 3、通過分析詞句領會內涵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文章中重點的字詞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他不僅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有效途徑,也是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渠道。教師要很好的利用綜合性學習活動,進行德育教育,使德育進一步延伸。比如在語文實踐性作業設置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農民種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長過程中除草、打葯的調查報告,簡單的一個作業,由學生向家長咨詢,然後自己做這個調查報告,讓學生了解種花生的整個過程,從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德育效果。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靈活運用,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諧自然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人性的光輝。在小學教育中應該重視德育,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在社會上才更加有競爭力,更能適應社會的進步。 三、認真研究學生,深化德育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們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學生接受,才能達到教育培養的目的。因為, 如今的孩子,要麼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優越,深得父輩的寵愛,缺乏對他人的關愛、給予與奉獻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麼知識面廣、生活經驗豐富、叛逆心強、容易與教師唱反調這些,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到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不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別對待,不能結合課文內容適時開展德育工作,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不成功的,就沒有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個對學生進行祖國語言文字學習的同時進行的心靈凈化的過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課那麼直接,它是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的,是在對文章開展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去發現和感知的。它與教師的發現、挖掘、利用、引導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學生的學習、感悟、體驗與實踐有著密切的關系,與新課程標准、教材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有著密切的關系。要真正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准,認真研究教材編排體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點,捉摸透學生,著眼於把思想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活動中去,將品德培養與語文知識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教材中刻化的一個個鮮明的形象,講述的一件件具體的事例,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在語文素養提高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也得到提高。
E. 小學二年級的哪句名言告訴我們要為人忠厚要多讀詩書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意思是為人應當忠厚,飽讀詩書、不斷學習,這樣的家族定會繁榮興旺,長久不衰。
忠厚傳家久:將忠誠,厚道的道德品質世世代代傳下去。或具有忠誠,厚道的道德品質的家庭,能夠長久地綿延下去。詩書繼世長:認真讀書,學習前人優秀品質,可以使家族長久地發展下去。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三槐堂銘》。
(5)道德品質二年級擴展閱讀: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在湖州上任時為學生王鞏家中的「三槐堂」題寫的銘詞。蘇軾在徐州期間,王鞏曾與其一起郊遊吟詩。蘇軾來湖州上任,王鞏也趕來相會,並請其為自家「三槐堂」題銘,蘇軾便應邀作《三槐堂銘》。
熙寧四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四月至元豐二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F.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於學生來說,有許多道德品質可以從培養行為習慣開始,以後再給予意義。從行為習慣入手,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不失為一條科學的途徑。
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習慣。透過一個細微的習慣,往往能分析一個人的思想、作風、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使品德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
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德習慣是道德行動自動化的過程,是由不經常的道德行動轉化為個人品德的突破點,是品德發展的質變的指標。良好的道德習慣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2、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
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3、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愛國主義是幾千年來鞏固其祖國的最深切感受。這是一個永久性的問題,但在第一次教育和第一次研究的影響下,我們經常忽略這一主題。引導學生從小就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真正了解一個人與國家的密切關系,真正把自己視為祖國的未來,有遠大的理想,並發揮主人的作用。
4、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
在這個混亂的社會中,讓學生區分是非,知道什麼是守法,什麼是非法,教育學生有關法律知識,教師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許多學生都是法律知識的宣傳者,他們通過法律等活動進入課堂,使學生從小就能樹立法律意識,成為守法的好學生。
百年規劃,教育導向,作為教育者,教師的任務不僅要教導和混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人,學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成為祖國的支柱。
5、加強人情教育。
應該加強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教育。在「朋友之間」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解釋朋友之間的良好幫助外,學生還會背誦朋友的詩,加深他們對朋友的了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家庭,老師,學生,友誼。
社會的文明與和諧是每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個人都應該給予一點愛,以實現我愛每一個人的美好未來,每個人都愛我,並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G.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品德,又叫道德品質,是指一個人的道德面貌。一所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如何,可以從學生的品德來進行評價判斷。學生的品德好壞是一所學校辦得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准。故此學校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培養是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的學生是二十一世紀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是社會發展和競爭對人才的要求。那麼,一所學校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呢?
一、重視從小培養從小抓起。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也應該從小培養、從小抓起,因為良好的品德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它是需要一個較漫長的時間才培養出來的,是要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磨練和熏陶下形成的。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形成某種品德行為習慣,就很難改,並隨時隨地都顯示出來。如:小偷就難改「偷」的動作習慣。我校全體教育工作者都知道這個道理,就決定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和遵循小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對小學生進行從小培養良好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從學前班、一年級學生抓起,培養他們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如:讓學生認識怎樣是講衛生、怎樣是尊敬師長、怎樣是團結友愛、怎樣的行為是好的是道德的等等。一、二年級,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堅強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如:形成尊師友愛、愛護公物、熱愛集體、勤奮學習、互相幫助等優秀品德。三、四年級,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初步具有辨析是非好壞、善美惡羞的能力。五、六年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具有較高的辨析能力,能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入侵,敢與壞人壞事作斗爭。就這樣通過分階段班班把關,級級抓落實,又通過道德品質的知識競賽、辨析現實生活的事例和爭做「三好學生、優秀隊員」等形式,促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校園里拾金不昧、為同學修理課桌、幫同學補課、主動打掃校園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數不勝數。正所謂:「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俱可塑」。
二、加強《守則》、《規范》等規章制度的學習和貫徹落實。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就必須要有行為的准則。知道應該怎樣做,知道什麼不應該做等等。這樣,老師就必須對學生加強《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的學習,讓學生逐條明白理解領悟。學生就會「行」有標准,「辨」有依據。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就會運用《守則》、《規范》來判斷同學之間的行為,自然就會互相督促,互相指正,互相學習幫助,互相進步。做事就會謹慎、認真。在平時,老師以《守則》、《規范》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做到心靈美,行為正派。長此下去,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就自然而然地形成。
三、推行制度,促良好品德的形成。
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良好品德呢?我們要有計劃,要有制度,要按部就班。計劃完成得怎樣,要有制度來推動實施。如,我校本學期針對在集會、早操時,學生紀律散漫、隊列不整齊,開小會等不良的現象。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並推行了早操、集會班級評分評比獎勵制度,每一周對每一班級進行評比,對表現好、分數高的六個班頒發流動紅旗。又把它作為評先進文明班的一個重要條件。結果這個制度的推行,得到班主任的重視,班主任不甘落後,就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集會、早操要求去做好,毫不放鬆。而每一班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為了取得流動紅旗,同學之間就會互相監督,認真做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全校同學就養成自覺守紀、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熱愛集體榮譽、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
四、在活動中培養良好品德。
活動是培養人的重要手段,活動場所是培養人良好道德品質的最好的地方。一間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往往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頑強拼搏的精神,培養出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培養學生臨危不懼的勇氣等良好的品德。如,我校結合第十二冊語文課要求學生走出去調查各地廠家、商店招牌寫錯字的情況,並讓學生找各行業的老闆、工人談讀書無用的看法。結果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學生了解了各行工作的困難情況,了解了知識在各行各業的重要意義,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的思想感情。又如,在三月份,我校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的活動,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學生樂於助人、關心他人、刻苦學習、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等良好的品德。五月一日,開展「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活動;六月一日,開展「珍惜幸福生活」的活動;七月一日,開展「熱愛偉大的黨」、歌頌黨的徵文、談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家鄉變化的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榜樣激勵,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在教育學生時除了講古今中外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勵學生外,還要把本校工作突出、成績優秀的老師、學生樹為榜樣,充分利用他們的先進事跡來教育學生,鼓勵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工作勤奮、刻苦鑽研、遵守紀律、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於這此人和事都是在學生身邊的,都是活生生的事實,學生學起來學得真切,學得實在自然,就更能激勵學生。如,在「樹目標,立理想,勇往直前」的專題校會上,我們以近幾年我校的先進教育工作者和考進鄧發紀念中學、雲浮中學的優秀學生為榜樣,用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教育,很好地激發了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奮發學習,艱苦拼搏的精神。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方法、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多想一些教育管理的方法,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地工作就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培養出社會主義「四化」需要的「四有」新人。
H.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孩子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讓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
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應該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讓孩子在家庭的崗位上感受責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塊手帕,忠於職守時應給予表揚鼓勵;失責時應給予批評和懲罰。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超越「以自我為中心」,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從而強化自己對他人負責,對周圍環境負責的責任心。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家中應明確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媽媽來做,哪些事情可由爸爸、媽媽幫助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則必須自己做,對應當自己做的事必須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要領和范圍,在不同的年齡給他制定不同難度的目標范圍,父母絕不要包辦代替,不能總是替孩子承擔責任。
2、家裡的事別人的事幫著做。
應讓孩子明白,光做好自己的事還很不夠,因為還是家庭的一員,是集體的一員,當然有責任協助做一些家裡的,集體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家庭,對集體盡責,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盡責。
3、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
要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無論事情的結果好壞,只要是孩子的獨立行為的結果,就要鼓勵孩子敢作敢當,不要逃避責任,應該勇於承擔後果,家長不應替他承擔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責任感。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家長們應努力要求自己做有責任感的好家長,好公民,以身作則,要求孩子辦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當然,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持之以恆,不妨從這個非常時期開始試一試,別忘記還要適時地給予孩子鼓勵和欣賞
二、誠實守信的孩子來自誠信家教
誠信作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財富,開展家庭誠信教育指導,提高家庭和孩子的誠信品質,是當前社會進步文明的必然要求。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成員的社會競爭和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使家庭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也讓許多孩子出現了道德偏差,其中誠信缺失成為突出的問題。不但要讓學生在學校里培養誠信意識和行為,而且也要在家庭里開展誠信教育,讓學生能時刻伴著誠信成長,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培養孩子形成誠信正直、有社會責任心的良好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為培養孩子良好的誠信品質,在家庭教育中就必須尊重他們,使他們具有責任感,通過樹立榜樣以及批評和表揚等手段,在其內心形成誠信觀念,並轉化為誠信行為,逐步養成誠信習慣。
家長要重視提高自身誠信水平和交往誠信行為。
1、家長要提高自身品德修養和誠信水平。
家長首先自己要做一個誠信的人,作好孩子的表率。其次運用正反案例和教材,讓家長通過個案來反思自我,樹立良好的誠信正直的形象。
2、家長應注重交往中的誠信品質。
首先從家長明理出發,突出在當前社會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誠信的重要信。其次,指導家長開展交往實踐活動,從自我制定誠信實踐計劃,從朋友鄰里、工作方式和家庭成員相處等方面做起。
家長應重視家庭規則對孩子誠信品質的影響。家庭規則的制定,對於家庭成員都是一種要求和約束,所以孩子也能體驗民主的家庭生活,對於提高自我要求有一定的激勵作用。
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是一項長期漸近的教育工作,讓孩子學會了什麼是誠實與信任,尊重與真誠,寬容與愛心,勇敢與堅定,就是為孩子未來的成長播下了行為之種。
I. 二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根據課程特點,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級五個班已經打交道三個學期,對學生情況有了大體的了解。學生活潑可愛,上進心、求知慾、對生活、學習興趣都充滿了激情,學生的主題作用能充分發揮,學習比較投入,師生配合默契,這些對提高教學質量都是良好的基礎。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加強培養,共同形成和諧、積極、熱烈的學習氛圍。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分為五個單元,有如下特點:
1.教材在呈現形式上,從兒童視角出發,通過大量的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鮮活的樣式,給孩子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兒童自身出發,運用兒童語言、對話、旁白、提示主題文字等形式,讓兒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啟發性。
2.教材在知識結構上,每個單元下設若干二級主題、三級主題,各活動主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整體地為單元主題服務。每個單元內容結構呈樹狀分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3.教材在內容特點上,突出了學生的「生活性、活動性、啟動性、開放性、」等特點。
4.教材在實現教育目標上,各單元設計既有各自比較明確的設計意圖和側重點,具有發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結構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由近有遠螺旋上升。能夠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綜合的課程目標。
5.在教材內容和組織形式上,注重了與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銜接,注意了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配合。
三、教學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會等有關的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於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J. 小學二年級思想品德,家長對學生自評怎麼寫
做得好這樣寫: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
我們為作為你的父母而驕傲。你一定會超越我們的期望的。繼續努力吧!
做得不理想這樣寫:
不要批評指責。對孩子說:這一定是偶然的。大概是粗心造成的。你會做好的。
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優異成績。不要具體督促讓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
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
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