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殘疾人立法
⑴ 我國有哪些關於殘疾人的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
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
「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1)我國殘疾人立法擴展閱讀:
完善中國殘疾人法律制度
1、殘疾人法律保障應當主流化。國家在制定或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時,應當統籌考慮殘疾人問題,完善相關規定。
如在制定或修訂民法典、民訴法、刑訴法及勞動、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時,特別是在制定就業促進法、社會救助法等與殘疾人密切相關的法律時。
應當考慮到殘疾人的特殊情況,充分體現平等原則、不歧視原則和人道主義精神,根據社會的發展及時完善與殘疾人有關的規定。
2、專門關於殘疾人的法律法規應當進一步健全。殘疾人是特殊群體,需要針對殘疾人的特殊性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以促進殘疾人能夠平等享受權利。
康復和無障礙是殘疾人的特殊需求,建議盡快制定殘疾人康復條例、無障礙建設條例等相關法規。由於殘疾,殘疾人就業困難,有些人不能通過就業獲得收入。
應當對殘疾人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進行研究,制定相關法規。殘疾人教育條例的有些規定也已經過時,需要予以修改。
國務院剛剛頒布的《殘疾人就業條例》需要相關部門及時出台配套措施和辦法,使其真正發揮促進殘疾人就業的作用。
3、健全中國殘疾人法律制度既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也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西方發達國家對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醫療、康復都有了很好的法律保障。
殘疾人立法的重點已經轉到保障殘疾人融入社會和反對歧視這一領域。中國社會各界也越來越重視就業、教育領域的反歧視研究和立法,立法部門應當盡快建立健全中國的反歧視法律制度。
在健全殘疾人法律保障制度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反歧視立法的理念和經驗,健全我國的反歧視法律制度,為殘疾人充分發揮其價值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同時,也應當加強對殘疾人的特別保護,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度,盡快健全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制度。殘疾,對一個人來講是偶然的,但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卻是必然的。
殘疾的後果不應當讓殘疾人個人或其家庭全部承擔。另外,殘疾人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群體,任何人都有可能會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暫時或長時間甚至永久殘疾,加大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
不但直接惠及殘疾人及其家庭,而且解除了所有人的後顧之憂,實質上是對全社會的保障。中國雖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較低。
社會保障在一定的時期內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同是而語,但同過去比畢竟有了較大增長和提高,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問題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
對殘疾人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具備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殘疾人應當共享社會物質文化發展的成果。
⑵ 殘疾人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
法律分析:一、概念:殘疾人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既要求實現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形式平等,即提供殘疾人與普通人相平等的入學機會,也要逐步實現殘疾人受教育權的實質平等。
二、我國對殘疾人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中國對殘疾人受教育權的保障不但做出了相應的制度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保障實效。
1、從殘疾人受教育權的立法保障制度努力來看,主要集中於師資保障制度、經費投入保障制度、權利救濟保障制度,這三項保障制度在總體上構成了中國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宏觀制度架構。
2、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也在各項制度的不斷實踐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些成就典型地體現在殘疾人教育的師資隊伍漸趨優化、以殘疾人教育為主體的特殊教育投資及基本建設漸趨加強和殘疾人為主體的特殊教育學段銜接體系漸趨完善。
3、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殘疾人受教育權的保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殘疾人受教育權在立法保障上存在不足;二是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地區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地區不平衡、城鎮與農村不平衡。
4、中國殘疾人受教育權立法保障的對策應當包括:(1)中國殘疾人受教育權的保障立法應當完成相應的立法風格轉向,應當由軟法條款為主向軟、硬法條款協調互適轉向,(2)應當由以形式平等為基礎向更加註重實質平等轉向,(3)應當由注重實體法律責任向更加註重救濟程序轉向。
5、中國殘疾人受教育權的立法保障完善的具體措施應該是:(1)以《殘疾人教育條例》為核心建立特殊教育法律法規體系;(2)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立法應該增強法律條款的可操作性;(3)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立法必須明確對社會力量辦學投入教育經費予以切實支持的規定(4)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立法應該增加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的資格的規定;(5)同時,針對殘疾人口在地區、城鎮與農村分布不均衡的現實,國家特殊教育資源的供給也應當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殘疾人受教育權保障的地區均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⑶ 法律為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作了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九條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殘疾人組織投訴,殘疾人組織應當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有權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並予以答復。
殘疾人組織對殘疾人通過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應當給予支持。
殘疾人組織對侵害特定殘疾人群體利益的行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第六十條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有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確需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殘疾人,當地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對侵害殘疾人權益行為的申訴、控告、檢舉,推諉、拖延、壓制不予查處,或者對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並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國家工作人員未依法履行職責,對侵害殘疾人權益的行為未及時制止或者未給予受害殘疾人必要幫助,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的,由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責令改正,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有關教育機構拒不接收殘疾學生入學,或者在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以外附加條件限制殘疾學生就學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在職工的招用等方面歧視殘疾人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殘疾人勞動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築物、道路、交通設施,不符合國家有關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或者對無障礙設施未進行及時維修和保護造成後果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殘疾人應該有那些法律保護
殘疾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生活受法律保護,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內,等等。
我國《殘疾人容保障法》第三條規定: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
第四條規定:國家採取輔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減輕或者消除殘疾影響和外界障礙,保障殘疾人權利的實現。
⑸ 殘疾人法
針對殘疾人,國家目前有以下立法:
《殘疾人保障法》
這是人民網發布的全文回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24/content_8044571.htm
《殘疾人答就業條例》
這是國務院發布的官方鏈接http://www.gov.cn/zwgk/2007-03/05/content_542647.htm
⑹ 國家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6)我國殘疾人立法擴展閱讀:
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⑺ 殘疾人應該有哪些法律保護
殘疾當事人作為特殊群體,我國法律對其有特別保護,主要有以下十個方面:
一、在刑事訴訟中,凡被告人是盲、聾、啞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依照《刑法》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三、智力、生理有缺陷的當事人,可以向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請求減免法律服務費用。
四、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收入的殘疾人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援助,請求對訴訟費用實行緩交、減交或免交。
五、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人發生爭議進行訴訟時,由其監護人作為訴訟代理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只能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六、殘疾人的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時,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能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七、凡收養殘疾兒童的,國家放寬收養條件,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限制。
八、因人身損害致使受害人身體殘疾的,受害人有權向致害人要求賠償殘疾用具費。
九、離婚時,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有權要求對方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
十、遺囑人處分自己的財產時,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殘疾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否則,該遺囑部分無效。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內容是什麼
部分內容如下,具體見參考資料。
法律正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
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
殘疾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條
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
第四條
國家採取輔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減輕或者消除殘疾影響和外界障礙,保障殘疾人權利的實現。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領導,綜合協調,並將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國務院制定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使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殘疾人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事業的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密切聯系殘疾人,聽取殘疾人的意見,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殘疾人工作。
(8)我國殘疾人立法擴展閱讀:
關於殘疾人保障法的解讀:
1、關於歧視
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保障法第三條
解讀:「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是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的一大亮點。做出這一修改的主要理由是: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的范圍比禁止歧視殘疾人的范圍更寬。
我國政府已簽署的《殘疾人權利公約》中明確規定,締約國應當禁止一切基於殘疾的歧視,保證殘疾人獲得平等和有效的法律保護,使其不受基於任何原因的歧視。基於殘疾的歧視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視,包括拒絕提供合理便利。
2、關於就業
國家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並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保障法第三十三條
解讀: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將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上升為國家制度。按照《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規定的比例」具體是指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最低比例不得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
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不得低於1.5%)。按照《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此外,國家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到、超過規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和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依法給予稅收優惠,並在生產、經營、技術、資金、物資、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3、關於社會保障
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政府和社會採取措施,完善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保障法第四十六條
解讀:殘疾人作為我國公民,當然享有作為中國公民所能享有的全部社會保障權利,同時,殘疾人作為一類特殊群體,還享有一些特殊的社會保障權利。
為此,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在第四十六條做出總括性規定的基礎上,又做出了社會保險補貼、社會救助、護理補貼和政府供養等細化規定。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什麼時間實施
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國家有計劃地開展殘疾預防工作,加強對殘疾預防工作的領導,宣傳、普及母嬰保健和預防殘疾的知識,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預防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機制,針對遺傳、疾病、葯物、事故、災害、環境污染和其他致殘因素,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採取措施,預防殘疾的發生,減輕殘疾程度。
(9)我國殘疾人立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2010年4月1日起,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實施,允許右下肢殘疾、雙下肢殘疾以及聽力障礙、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節殘缺五類人員駕駛汽車。由於身體條件限制,右下肢和雙下肢殘疾人可以申領C5駕照(准駕車型為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
左下肢殘疾的人員,可以申請小型自動擋汽車准駕車型,右下肢殘疾的人員,可以申請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准駕車型,雙下肢殘疾的人員,可以申請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准駕車型。
⑽ 國家對殘疾人的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如何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1、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申請具體流程如上圖所示。
2、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事業單位必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1、根據《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省政府[1997]第37號令)規定:
本省行政區域的機關、團體、企業、 事業單位,均應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暫時未達到比例的單位,每年度必須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 金。
五、互聯網產業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
互聯網可以幫助很大一部分殘疾人就業問題,一來減去了肢體走動的不便,二來也可以了解世界。
六、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
2017年4月28日,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殘疾人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教育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為殘疾人參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
2019年1月,經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天津市殘疾人就業規定》,將於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10)我國殘疾人立法擴展閱讀
殘疾人的社會保障:
1、立法上要平等
在制定法律法規各項政策時,避免對殘疾人行使公民各項權利和自由產生不利影響,消除歧視,確保其獲得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機會。
2、就業機會平等
大多數殘疾人具有勞動能力,加以幫助可按現行的工作標准從事工作,保證其平等的參與就業,可增強其自主能力,而經濟獨立是獲得其他平等機會的基礎。
3、平等的享有環境
對一個人日常生活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環境,殘疾人應與其他公民一樣享有物質環境。
4、教育和培訓機會平等
殘疾人有權與其他公民一樣接受教育和培訓,應建立專門的教育機構,保證他們平等的接受教和培訓。
5、平等的履行義務
享有同等的權利,應承擔同等的義務,國家社會為其創造條件,使其能夠承擔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