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不令

法治不令

發布時間: 2022-05-29 20:01:33

1. 為何大秦帝國建立後,法治卻失靈了

戰國時代是華夏歷史發展的奠基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為了保障國家的宗廟社稷以及發展傳承,每一個諸侯國都在積極努力地尋求變法,而變法形式的不同,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基礎政治制度和治國形式的差別,自然對於文明的發展傳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不同,發展環境不同,它們又沒有辦法實施完全相同的變法策略。

秦國作為諸侯國時,推行法治很順利

但是,這樣的觀點有一個漏洞,那就是難道秦國作為一個諸侯國時是愛自己的子民的,但它建立一個王朝之後,就不愛自己的子民了嗎?顯然是不可能,可是法治在作用於諸侯國時和作用於統一帝國時,所表現出來的結果卻又是完全不同,那麼法治所作用的點一定對它的作用起到了影響。

2. 古代法治思想名言警句

1、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

2、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7、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0、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12、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15、立法之業,益上第一關鍵,覘**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16、善製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製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於儀、威於義。

20、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2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22、聖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2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3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法治的名言警句中國

1、法律的力量應當跟復隨制著公民,就象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2、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3、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5、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的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6、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7、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8、法不禁止即自由。
9、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1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11、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4. 中國法治名言

1、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

2、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7、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0、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12、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15、立法之業,益上第一關鍵,覘國家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16、善製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製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於儀、威於義。

20、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2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22、聖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2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3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 辨析法制、法治和人治

1.中國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靠道德高尚的聖賢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儒家重視人治,主張為政在人;法固然不可缺,但執政者「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行不正,雖令不從」。主張君主以身作則,施德行仁,並尚賢使能,任用得力官吏推行禮治,以達「文武之治,布衣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境界。主張把人治與禮治、德政結合起來。
2.與「法治」相對。主張「人治」者認為國之治亂,不在法而在統治者的賢能與否。

法治與法制辨析
「法治國家」是一個全新的提法,我們過去常見的是「法制」,而不是「法治」,這是兩個大不相同的概念。雖然兩者發音全同,但在英文里,法制是rule by law,法治是rule of law。一個by,一個of,判然有別,是不能含混的。在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法制並不稀罕,20年前還被大吹大捧的秦始皇就是法制的老祖宗。「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秦法嚴,執法也嚴,以致為秦始皇立法的商鞅最後自己也被五馬分屍,作為「作法自斃」的典型,為儒家所訕笑。但是在「法制」的傳統中,至少有一個人,也就是國家權力中心的帝王,往往還外加一小撮人,是不歸法律管的,他超乎法律之上,以法律宰制天下,這就是「法制」的實質意義了。這樣的法制,我們中國人民太熟悉、太習慣了,熟悉、習慣到至今不能正確理解「法治」。其實法治與法制只有一點差別,然而去是原則的差別,那就是法治國家不允許有任何一個人處於法律之上或法律之外。

6. 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一個國家的立身之本,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必要元素,正所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就我國而言,我認為法治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

一是依法治國深入黨心,深入民心,防止了貪污腐敗,塑造了一個風清氣正的和諧社會。就落馬官員而言,很多的貪污腐敗的官員大多是因為他們不懂黨國法紀,心中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從而使他們沒有扛住利益的誘惑,跨出了「紅線」,走向了貪污腐敗的不歸路。很多犯罪份子也都是如此,他們犯罪大多也是因為對法律沒有遵從,沒把它放在心上,從而使他們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所以依法治國是防治貪污腐敗、降低犯罪率的一劑良葯,也是促進我國快速發展發展的根本之源。

二是依法治國糾正了冤假錯案,增強社會的公平性,使人們群眾獲得了安全感。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的推行,過去的冤假錯案被推翻,如受人關注的聶樹斌案、孟存明案以及劉志連案等等,這一系列的冤假錯案的糾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是人民群眾獲得了安全感。隨著依法治國層層推進,無論是誰都要受到法律的監管,違法必究,如震驚我國的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案,事件發生後,我國司法機關立即響應,對長春集團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執法,沒有一人逃過法網,此事一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點贊,維護了人民的權利。

三是依法治國是我國發展的動力之源。古雲:「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從古至今,所有強盛的國家無不法治嚴明的;我國有商鞅「立木建信」,強調「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國迅速躋身強國之列,國外有古巴比倫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刻於石柱,嚴格要求,最終推動古巴比倫王國進入上古兩河流域的全盛時代。就中外歷史來看,強國往往通法治而生,所以,依法治國是我國發展的動力之源。

7. 法治的局限性

法律局限性的論證

陳衛東

【關鍵詞】法律局限性
【全文】

毫無疑問,法律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社會生活制度,已經為當今大多數現代國家所普遍接受。但正如陽光下的陰影,法律作為一種人定製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或謂之缺陷。美國法律哲學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曾指出,「法律的缺陷部分源於它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於其形式結構中所固有的剛性因素,還有一部分則源於與其控制功能相關的限度」1 。筆者試通過對法律涵蓋社會生活的有限性、法律對社會生活反映的延遲性、法律執行過程中的妥協性等方面的討論,論證法律的局限性。
對於法律是否是治理社會的最佳手段問題,早在古希臘就有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人治論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法治論之爭。柏拉圖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而這種不平等是建立一個等級制共和國的依據。這樣的共和國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來管理,而不是靠法律來管理。人類個性的差異、人們行為的多樣性、所有人類事務無休止的變化,使得無論是什麼藝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制定出絕對適用於所有問題的規則。因此,「最佳的方法並不是給予法律以最高權威,而是給予明曉統治藝術、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權威。」2 。同柏拉圖的"人治"理論相對立,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盡管也承認法律確實存在著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為"法律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但他認為人在達到完美境界時,是最優秀的動物,然而一旦離開了法律和正義,他就是最惡劣的動物。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性用事的人們較為優良,而法律恰正是全沒有感情的。因此,"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3 。通過人治論與法治論之爭——我們暫且不論兩者孰優孰劣——可以看出,即使是法治論者也承認,法律無論如何細致,也不可能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本質意義上講,法律是包含所有經濟、歷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會生活的產物和反映,而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同時,法律又具有相對穩定性特徵,一部法律制定出來後不能朝令夕改。因此,相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生活而言,法律一旦制定出來就已經變成了「昨天」的法律,成為社會發展的保守力量。在這一意義上,法律的局限性就表現為對社會生活反映的延遲性,它在捍衛既定秩序的同時,也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的阻力,直到新生的社會力量不斷強大,迫使舊有的法律體系進行修改甚至土崩瓦解。
如果說制定法是應然意義上的法律,那麼落實到社會生活現實中的法律可以稱之為實然意義上的法律。無論多麼完備的法律仍然需要人來執行,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由於人類主觀認識世界的有限性、歪曲性,法律的體系和概念本身就存在不周延性,加之各種社會利益、社會力量的干預,法律作為一門專門技術,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扭曲,從而違背立法的初衷。在這個層面上,法律的局限性表現為對社會現實力量的妥協。
法律的局限性本身是一個價值判斷命題,它常常表現為多面性,如同莫斯科大學一位教授所說:法在自己的任何部分既可以成為自由的生命,也可以成為奴役和專橫的工具;既可以成為社會利益的妥協,也可以成為壓迫的手段,既可以成為秩序的基礎,也可以成為空洞的宣言;既可以成為個人權利的可靠支柱,也可以使專制的暴政和無法無天的局面合法化。也許.每一種法學概念的益處和社會意義就在於通過對其他法學概念的薄弱方面的批判來闡明法本身的消極性和危險傾向。4 這是對具體法律制度的作用所作的價值評判。而我們對法律局限性的探討,是在抽出其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屬性中的價值內容之後,在一般抽象理論的層面上,將法律僅僅視為治理社會的一種方式的前提下來探討其利弊的。
法律既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也是人類主觀認識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這是法律產生、存在、變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主客觀基礎。從歷史長河來看,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是無限的,只要人類存在一天,這種認識就不會終止。但對歷史長河中的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來講,其認識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的。正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這種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成為法律局限性產生的認識論根源,法律的局限性來源於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只要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及人類社會不斷變化發展進步的現實這兩大導致法律局限性的主客觀根據存在一天,作為它們的反映物——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存在一天。因此,法律局限性可能是法理學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注釋】1. 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9頁。
2. The Statesman,transl.J.B.Skemp(New York,1957),294b.轉引自上書第11頁。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68頁。
4.[俄]O·3·列依斯特:《三種法律思想》、《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1期,第83頁。

【論文標題】法律局限性探討
【論文來源】《法學天地》
【論文期號】199601
【論文頁號】1-5
【論文分類】法理學·法史學
【論文作者】胡水君

法律的局限性是指法律在其創制和實施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弊端和不足。它是法理學中經常被人關注的一
個問題。美國法律哲學家埃德加·博登海默在其名著《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中曾從法律的保守傾
向,法律的僵化形式以及法律規范控制的限制等方面分析了法律的弊端;徐國棟教授在其博士論文《民法基本
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則從法律自身屬性出發把成文法局限性歸結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
模糊性及滯後性等。盡管二位學者在論述上略有不同,但他們都認為法律並非十全十美,而是有缺陷的則是不
爭之事實。本文擬在以上二著的基礎上,從法律的創制,法律自身及法律的運行等角度對法律的局限性進行探
討,以資實踐。
一、法律創制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
法律的創制是立法者為分配和協調社會中的各種利益而對人們權利義務進行設定的一種活動。法律的創制
以立法者認識社會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為前提。在認識論上,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人能獲得關於
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正確認識。但是,它同時也並不否認世界上存在未知之物,也不認為人獲得的關於物質
世界的認識是絕對正確的。相反,它認為人的認識活動無不受到認識客體(自然客體、社會客體、精神客體)
,認識中介(認識工具、知識工具、語言工具等)以及認識主體自身的制約。因而,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只是
對其某些領域、某些事物和某些過程的一定范圍的正確把握。人對特定的具體事物也只是對其一定程度,一定
層次的近似正確的反映。這便是認識的非至上性,非終極性。這種認識論同樣貫穿於立法者對社會中各種利益
關系的認識活動中。法律作為立法者創制活動的產物,也因立法者認識上的非至上性、非終極性而表現出以下
兩種局限性:
1、非全真性。馬克思指出:「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
」〔1 〕這句話道出法律之刻的經濟根源,但它並不否認,法律是人們自覺、有意識活動的結果。從哲學上講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它能動地反映物質世界。因而法律就
是主觀能動地參與客觀的結果,它必然帶有人的主觀印跡。認識社會生活中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法律創制的必
要前提,然而立法者作為認識主體,在認識上是有局限的:其一,作為認識客體的社會關系具有變動性和復雜
性,它們互相交錯,雜亂難辨,並在人的需要以及滿足需要的各種活動推動下不斷變遷。其二,立法者在認識
上還受到其知識、閱歷豐富程度、有限的生命、意識中的非理性因素以及技術條件、語言工具等的制約,其認
識能力、預見能力以及表現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其三,賦予流變的社會關系以固定的法律形式,對立法者來說
無異於以方畫圓,立法者將感到困難重重,棘手無比。其四,立法者作為一定階級的代表,總表現出一定的階
級傾向和階級情感。所有這些都將影響到立法者對客觀的「經濟關系」的正確反映。總之,法律作為設定的存
在,它不可能完全正確地體現經濟關系的要求,它也不可能完全正確的地對各種社會關系施以調整,在此意義
上,法律不是始終完全正確合理的。換言之,法律是非全真的,是為法律的非全真性。
2、不周延性。 所謂法律的不周延性是指應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沒有能夠完全被法律所調整。如果說
非全真性是法律在認識論上表現出的質的局限,那麼不周延性則是法律在認識論上表現出的量的局限。對法律
是否具有不周延性,歷來有兩種看法。否定法律具有不周延性的,是為否定說。否定說以自然法學和概念法學
為代表。自然法學認為,在實在法上存在著一個無所不包的自然法體系,因而法律無所謂不周延,人們能夠在
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完善的,良好的法律體系。概念法學也認為實在法律制度是「無缺陷」的,法律由
一系列不同層次的概念組成,這些概念經過邏輯演繹推理足以解決一切具體事務。肯定法律具有不周延性的,
是為肯定說。肯定說以利益法學、自由法學和社會法學為代表。他們認為任何認為法律無所不包的觀點都是虛
幻的,不切實際的。他們指出,立法者認識能力有限,不可能預見將來的所有事情,即使預見到將來的一些事
情,立法者也可能由於表現手段有限而不能把它們完全納入法律規范,因而法律必然是不周延的。肯定說與否
定說各持一端,筆者認為否定說是有失中肯的。認為靠理性能制定包容一切的法律的觀點只是一個幻想,說人
能窮盡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更是武斷。同時,作為法律要素之一的概念本身就存在局限,活生生的物質世界有些
是很難用概念表達的。利益法學運動的發起者赫克就指出,任何一種實在法律制度必然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
,而且根據邏輯推理過程,也並不總能從現存法律規范中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2〕歷史證明, 任何想要用
法律涵蓋一切社會關系的企圖都註定要失敗的。由於立法者認識能力和預見力的有限,立法者疏忽或出於謹慎
的考慮,人類創造的實在法很難盡善盡美,它必然是不周延的。這就是法律的不周延性,它使得應該受到法律
調整的社會關系得不到法律的調整。
二、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性
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和普遍的規范。」〔3 〕這是對法律屬性的概括。法律自其產生後
,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存在,就具有其自身屬性,它們體現著人們對法律的要求。但是,伴隨著這些屬性,法
律也表現出背離人們願望的情況,這便是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性。它們具體表現為法律的滯後性、不確定性
和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
1、滯後性。 法律是對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秩序的肯定,統治階級如果不是為自
己的特殊利益是不會輕易容許廢除和改變法律的。法律作為肯定現存利益關系的工具,當變更某些利益關系時
,往往遭到現有利益者的反對。這些都構成了法律發展的阻力。同時,作為一種設定人們權利義務的制度,法
律也必須具有穩定性。這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必然要求。如果法律朝令夕改,極度缺乏穩定性,人們將無所適,也就無法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後果,法律的安全價值也會喪失殆盡。鑒於此,亞里士多德告誡人們寧可忍受不
合理的穩定的法律,也不要隨便任意改變法律。法律必須具有穩定性,它意味著法律是一種不可以朝令夕改的
規則體系。然而,法律所調整的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卻是不斷發展的,而且社會關系的發展往往比法律
的變化快,立法者對此是極難作出敏銳反應的。這樣便產生了法律的穩定性和社會發展的矛盾。「法律必須是
穩定的,可是它又不能靜止不動。因此所有的法學家都為了協調法律穩定性和法律變遷性而苦思冥想。」〔4
〕法律的發展跟不上現實社會發展要求的這種局限性,我們把它稱作法律的滯後性。其實,法律的滯後性產生
的原因還可以追溯到立法者的認識局限上。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階級傾向和階級情感的影響,立法者在立法
時常排斥形式上不符合本階級意志的東西,以致於犯「連臟水帶孩子一起潑掉」的錯誤。我國過去較長一段時
期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東西便是如此,這體現到立法上往往會阻滯現實社會關系的發展。法律的滯後性
總體上是不利社會發展的。如果立法者總是只把成熟的東西才制定為法律,那麼法律將只能在經驗上被動地爬
行,這是不利社會發展的,國家、社會和人民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2、不確定性。法律具有穩定性,同時,法律也必須是明確的, 法律的穩定要求和明確要求共同構成法律
的確定性。「法律的確定性意味著法律規定了一定行為與一定後果之間穩定的因果關系,將人類一定行為模式
固定化,法律化了。」〔5 〕法律的確定旨在使公民的權利義務明確無誤,足以讓人有所適從,從而正確評價
和預測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指引人們的行為。法律的確定性也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法律的一大屬性,有人還將
列為法治要素之一。然而,法律的確定性的法理基礎是岌岌可危的。有人甚至這樣說:「人們可以原諒一位外
行關於法律確定性的信念,卻不能原諒一位律師所持的這種虛假觀念。」〔6 〕為什麼法律又不具有確定性呢
?我們可以從法律的語言形式和法律的歷史內容來分析法律的不確定性。其一,法律是以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的
,而作為法律載體的語言文字本身又是有限的,有歧義的,而且其真正意義往往只在使用中才能被理解,即有
人說的「意義即用法」,鑒於此,有人甚至認為語言文字「狡黠如蛇」。既然表現法律的形式——語言文字如
此不確定,其所表現的法律內容當然也就難以確定,有時甚至模稜兩可,模糊不清。其二、讓我們來看一看美
國現實主義法學代表人物之一弗蘭克的看法。弗蘭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法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
是模糊和多樣化的。」〔7〕為什麼?第一, 法律所調整的人類關系變化不定;第二,人們從來沒有能夠制定
出一整套預料一切,包羅萬象的規則。弗蘭克的觀點雖然帶有某些「規則懷疑主義」傾向,但其說法並不是完
全沒有道理。總之,盡管人們還在不斷朝法律的確定性方向努力,但法律的語方形式和歷史內容又使得法律的
確定性只能在有限程度上達到,法律的不確定性在所難免。這無疑會損傷法律的安全價值和法律的權威。
3、僵化性。法律的僵化性是就法律的形式結構而言的, 它由法律的普遍性引起。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
作為抽象性規范對在其效力范圍內的主體都具有約束力。它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指法律規范的抽象性,即法
律只注意對典型的、重要的社會關系作類的調整,而舍棄個別社會關系的特殊性和次要性。二是指法律規范的
一般性,即法律對象的普遍性,法律對其調整范圍內的所有人或事具有同等效力。法律的普遍性是法治的要求
,它使每一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和權利,它也防止法律變為具體命令而為某些人開專斷之門。
但法律的普遍性也帶來了其不利的一面。「法律始終是一種一般的陳述」,它只是由一些抽象、概括的術語所
表達的行為規則,這就使得法律在形式結構上表現出僵化性:它只能規定一般的適用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
果。法律是普遍的,然而法律所解決的卻是特殊的、具體的案件,用概括的法律規范去處理解決各種具體的,
千差萬別的行為、事件、關系,這可能嗎?柏拉圖認為不可能,因而他輕視法律而主張人治。法律所規定的是
社會關系的共性問題,法律所要解決的卻是各富個性的單一問題,把共性適用於個性,把個性歸結為共性,這
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說把流變復雜的事實關繫上升為法律關系是立法的一大難題,那麼把形式結構僵化的
法律適用於具體的單一案件則又是司法操作上的另一大難題,這種概括的、抽象的法律與具體的、特殊的現實
生活脫節的缺陷,我們可歸之為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
三、法律運行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
法律的運行過程就是法律功能的發揮過程。過程的功能是法律作用於個人和社會的能力。功能與作用從不
同角度表述同一過程,就事物本身而言是指它具有什麼能力,就事物與它物關系而言是指它具有什麼作用。因
而法律的功能也可以說成是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事物的功能往往又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法律功能的發揮
也旨在實現法律自身的價值。如果法律達不到既定的價值目標,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那麼我們說法律在功能
上是有局限的。法律的功能象其它事物的功能一樣,受到其自身要素的性質、數量及其結構體系的決定,從而
也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這也就是法律運行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下面從法律的規范功能、組織功能、階級
統治功能上對此逐一加以剖析。
1、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是指法律對社會關系中的個人行為的作用和影
響。它通過評價、指引、預測、保護、強制、思想教育等方法和途徑來完成。由於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以及
社會系統結構對法律功能的決定,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往往受到限制。具體表現在:其一,法律的不周延性、
不確定性使得法律評價、指引、預測人們行為及其後果的作用難以實現。法律的非全真性、滯後性也使其難以
全面保護人們的權利和自由。這里著重談一下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對法律功能正確發揮的影響。如前所述,
法律是普遍的,法律為所有人都設定一個硬性標准,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在這一點上,法律形式上是正義的。
但是,社會生活千差萬別,把普遍的硬性標准一律加於不同情況,又難免會喪失法律的正義價值。比如:違反
某規定將受到罰款1000元的處罰,這對某些貧窮的農民來說,無疑過於苛刻,而對某些富裕者而言,1000元的
罰款不過是九牛之一毛,這無異於賦予了那些富裕階層某些特權。公平、正義要求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況不同處理,然而「任何權利都是把同一標准運用在不同的人上、運用在事實上各不相同、各不等同的人身上
,因而「平等權利就是不平等、就是不公平」〔8〕。其二,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調整方式, 它是社會調
整系統中的一個構成要素,其功能又受到其它社會調整方式和整個社會調整系統的制約和影響。法律規范必須
與其它社會規范(如道德規范、社團規范、習慣等)相配合、相協調,其功能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比如:法
律是訓誡,不是勸說,它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法律形式規范人們的外在行為,因而,法律只能對人們的外在行為
產生作用和影響,它不能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這就需要道德的輔助與補充。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法律
不是萬能的,法律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它還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性。
2、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是由各種性質、對象、效力不同的規范建構起來的有機結構體系,它除了具有規范人們的一般行為功
能外,還擔負著巨大的社會組織功能。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就是通過法律有計劃的社會中各種不同的要素或部
分組合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社會關系客觀上需要法律對之施以一定的調整,以擺脫單純的偶然性和任意性
,在秩序中求進步。但社會關系對法律調整的需要又有質和量上有限度。如果法律對社會關系給予過多或過大
的干預,就會把管理變為限控,束縛社會關系的發展,導致社會系統的超組織性;如果法律對社會關系的干予
過少或不力,又會使法律秩序達不到社會的要求,使社會生活缺乏組織性。無論是超組織性還是缺乏組織性,
都不利於社會發展。現代社會由於社會事務紛繁復雜,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大多體現在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中
,因而社會關系對法律調整質和量上的需求限度常集中表現為國家賦予行政機關權力的質和量的限度。行政機
關權力過小,社會秩序將得不到有效維護,人民權利也得不到保障;行政機關權力過大,往往又會侵害公民的
正當權利,影響社會關系的有效發展。這一點在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我國以前的單一
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經濟控製得過多、過死,故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限制了市場的正
常運行,社會經濟發展也受到一定限制。當前,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運用法律手段對經濟的宏觀
調控同樣要適度。法律作為上層建築,始終應為其經濟基礎服務,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其組織功能
,然而,人們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客觀需要往往是難以恰當把握的,因而,法律在社會組織功能上也就常表現出
在某些領域的超組織性和缺乏組織性。
3、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當然具有階級統治的功能。和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一樣,法
律的階級統治功能的發揮也應有個限度。它依一國階級斗爭狀況而定,否則,超過限度必將產生諸多弊端。一
,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和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應有所側重。在階級斗爭表現很突出的時
期,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應加強;在和平的大氣候下,在階級斗爭表現緩和的時期,則應加強法律的社會組織
功能。如果在任何時期都不合時宜地突出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這不僅會破壞人類社會的整體文明,而且會阻
滯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的發展。其二,階級統治的對象是敵人,而非人民,如果在廣在的人民內部也實行階級
統治,這顯然又是錯誤的。其三、法律作為一種制度,應當是相對獨立的,在一個法治國家,法律應具有權威
性,任何集團、機關和個人無不處在法律的權威之下。但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又常常會突出法律的政治因素,
有些時候甚至會使法律從屬於政治,這對法治是極其有害的。同時,法律作為一定價值的載體,總追求著法律
自身內在的價值,但統治階級的意志必總與這些價值相一致,當無知、邪惡的階級利用法律來為少數統治者謀
利益時,人類共同價值又將會喪失殆盡。
注釋:
〔1〕《馬恩全集》第4卷P122
〔2 〕E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華廈出版社1987年版P137
〔3〕《馬恩全集》第1卷P71
〔4〕〔美〕羅斯科·龐德《法律史解釋》華廈出版社1989年版P1
〔5 〕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之克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P136
〔6〕張乃根《西方法哲史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P291
〔7〕張乃根《西方法哲史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P291
〔8〕《列寧選集》第1卷P250
(作者單位:中南政法學院)*

http://www.ziyuanla.com/bylw/HTML/bylw_75279_3.html

8. 法治格言警句

法律是明燈,指引著生活的航程;法律是標尺,刻劃出人生的去從。

法治格內言警句

1、刑一而容正百,殺一而慎萬。

2、人心是桿秤,法律是准繩。

3、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實。

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

5、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

6、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7、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為人。

8、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

9、法律是人民道德觀念的具體化。

10、舉證職責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

11、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12、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

13、法律不能被執行,就等於沒有法律。

14、法律和制度務必跟上人類思想進步。

15、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6、不貪不惰弘正氣,無私無畏護法威。

17、種德者必養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8、法律的基本意圖是讓公民盡可能的幸福。

19、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20、公平、公正的實現要有廉潔自律來保證。

9. 人治與法治在哪方面不同

一、強調內容不同:

法治」強調法律至上,「人治」強調領袖至上。「法治」強調法律至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和任何其他規則相比較,法律在治理社會活動中,在規范人們交往行為中具有至上性和首選性;其二是與任何組織和個人相比較,法律是至上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因此,法治國家要求執政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普通公民一樣遵守法律.

「人治」強調的領袖至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掌握國家權力的領袖的意志高於法律,他可以一言立法,也可以一言廢法;其二是掌權國家權力的領袖決定國家的重大事務.他依靠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整個社會並使之得以執行。

二、意志來源和代表性不同

法治是多數人之治,法律是大家合意的表示,全民意志的表示;而人治是一個人的意志,憑批示。如古代帝王經常凌駕於法律之上,僅靠皇帝一個人的意願來決定。多數人之治和個人之治,都是治理,但意志來源和代表性不一樣。這是法治和人治的最重要的區別。

三、政治思想

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

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人治主張依靠道德高尚的聖賢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儒家重視人治,主張為政在仁;法固然不可缺,但執政者「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主張君主以身作則,施德行仁,並尚賢使能,任用得力官吏推行禮治,以達「文武之治,布衣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境界。主張把人治與禮治、德政結合起來。

10. 法制不行,自上犯上文言文

1、「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說的一句話。意識是說,法令得不到執行,關鍵是上層有人犯法,是上層有頭有臉、有權有勢、有恃有寵的人帶頭不執法、違法甚至犯法。
2、「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簡單的說就是上行下效,法自產生的過程就很嚴謹,法的生成過程和下達過程都是有嚴格程序的。發行下達了的法要有嚴格的程序 ,從下達開始的第一步接觸到的人就要學以致用,弄會學懂,逐條都有一定的定義,而非意思可隨人而變,不可一層一個意思。簡而言之就是-----法之而出、上行下效。有「威出於嚴而後寬」,就是只要你嚴格按法律辦事了,效果好不好與你無關,是制定的「法」不可行,自上犯之。
3「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相當於當今提出的依法治國的方針。

熱點內容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
孫國祥行政法違法性判斷 發布:2025-01-15 12:35:34 瀏覽:44
新編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2025-01-15 12:31:38 瀏覽:463
最新行政法不定項選擇 發布:2025-01-15 12:31:37 瀏覽:660
奧地利民法典pdf 發布:2025-01-15 12:29:15 瀏覽:649
個人外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12:13:50 瀏覽:951
如何講道德 發布:2025-01-15 11:55:36 瀏覽:142
讓我們用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5 11:35:34 瀏覽:853
淶水法院 發布:2025-01-15 11:34:38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