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成果

依法治國的成果

發布時間: 2022-05-30 02:03:59

『壹』 實行依法治國和我國在依法治國方面的成效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在依法治國進程中專取得了很大成績。
人權保屬護方面,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典,取消了類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三大基本原則,使我國刑事法律在注重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和受害人權益的同時,也注意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疑罪從無」、「無罪推定」規則,並規定死刑執行方式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體現了我國維護人權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聽證制度的確立與實踐、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討論的實行,為人民參與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徑。
1999年憲法修正案正式寫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將其確定為我國的治國方略。

『貳』 建國以來我國法制建設方面的成就

措施
①平反冤假錯案。
②加緊全面立法工作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回國刑法》答。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義務教育法》《民法通則》《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

『叄』 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出現不適應不符合問題有哪些

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1、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我國法治建設新紀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還通過全國人大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地方組織法、法院和檢察院組織法等一系列法律。

2、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我們黨形成的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新理念。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有法可依,是新時期我國法治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也是新時期立法工作的一個基本目標。

我國法治建設出現不適應不符合問題:

1、中國歷史缺乏法治傳統,權力大於法律

中國幾千年封建專制歷史,有人治而無法治,有律法而無律政,重權力而輕權利,有法理精華而無法治精神。法家思想源遠流長,甚至在獨尊儒學以後,國家治理仍然是「外儒內法」。

2、中國社會缺乏法治需求,關系大於公正

需求引導供給,供給刺激需求。在關系大於公正,人情面子壓倒一切的社會現實中,法治需求長期不足,導致法治供給萎縮;法治供給萎縮,反過來又不能有效刺激法治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3)依法治國的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法治建設要走自己的路:

從歷史經驗來看,走自己的路是我國法治建設的必然選擇。近代以來,中國一直在學習和借鑒西方的法律理論與法律制度。但無論是清末的改良立憲方案還是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方案,在中國都出現了「水土不服」,都沒能取得成功。可見,法治建設如果嚴重脫離中國實際,必然導致失敗。

從國外實踐來看,走自己的路是我國法治建設的明智之舉。在世界范圍內主要存在兩大法系,即以法、德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系。這兩大法系在法典編纂、法律適用技術以及訴訟程序等諸多方面都呈現較大的不同。

『肆』 現代中國依法治國的主要成果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在依法回治國進程中取得了很大答成績。
人權保護方面,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典,取消了類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三大基本原則,使我國刑事法律在注重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和受害人權益的同時,也注意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並重的立法思想。1996年3月17日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疑罪從無」、「無罪推定」規則,並規定死刑執行方式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體現了我國維護人權尊重人格的司法理念。
民主立法方面,聽證制度的確立與實踐、重大法律草案全民討論的實行,為人民參與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徑。
1999年憲法修正案正式寫入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將其確定為我國的治國方略。

『伍』 全民依法治國最新實踐成果是什麼

實現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可以推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 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列寧把這個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目的是進行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建設,既由私有制過渡到國家所有制,在這段時期,無產階級專政沒收私有財產為國家所有後並開始實行高福利的政策, 商品經濟和貨幣經濟將逐步的消失;第二個階段是由國家所有制過渡到公有制階段,同時由公有制社會戰勝私有制世界的階段, 既在某個區域范圍內由國家投入資源建立並實行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的公有制社區,由於 "按需所取"的優越性能夠極大的吸引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崗位責任制的 "按勞取酬",也就是吸引眾多的中下層人民和失業人員,階級的社會因中下層人民的流失致使有階級的社會解體崩潰,公有制社區將迅速的膨脹並擴展到整個國家甚至蔓延到其他私有制國家,直至戰勝了所有的私有制世界;
由於公有制一統天下,兼並以往所有的類似於『諸侯割據』的國家的格局,消滅了國家的格局也就自然的消滅了各國政府的職能, 取而代之的是公有制社會的職能機構。私有制是一個有階級的社會,而政府就是階級社會的最高領導機構,也就是統治階級;而公有制社會是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政府的職能是一個開放型的社會機構並可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去,因此公有制的政府就是各個開放型的職能機構。其次,由於私有制社會是個階級社會,政府有相應的愚民政策以及鎮壓人民繼續安分守己的維持社會等級的秩序的國家機器; 而公有制社會里沒有國家, 也就沒有國家機器,在公有制社會里人們按需所取地使用開放的社會資源,人們的素質極高、能力強,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極高,私有制社會里的愚民政策和低級的社會意識形態早已被淘汰。
因此在共產主義公有製革命的過程中,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是階級斗爭最尖銳的時期, 這種尖銳性不僅體現在社會表面上的戰爭、恐怖活動、暴動等, 更體現在來自私有社會的統治者擔心喪失其統治地位而不斷的收買、麻痹、欺騙、愚昧、恐嚇、威脅、甚至鎮壓中下層人民,最終致使中下層老百姓歸順與服從私有制的體系。
當公有制社會完全的戰勝了私有制社會後,國家、政府、商品經濟、貨幣經濟等會完全消失。最後,人類開始完全的進入共產主義的階段。這個時候,社會公共機構非常發達,沒有城鄉差異,人與人待遇差異和社會分工會完全消失,人人都能得到開放式的教育與醫療、交通運輸工具,人們不再像私有制社會那樣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五天,在『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社會里,有開放式的社會資源的保障下,人們不再追求物質生活,探索世界成為人們的第一需求。科技非常發達,人民就能夠以低工作量去滿足優質的生活所需,所有的財產歸全體人民所有,生活資料各取所需。人們從一出生就平等地享受社會的公共福利,人們可以充分的利用社會資源來探索宇宙的奧秘、生命的奧秘。人不會被分工所局限著,達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階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的活動范圍,而且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可以在任何部門工作,社會公共機構調節著整個生產,能力強的人可以自願的參與更復雜的工作, 人們以個體願意為主的時候同時也會根據社會的需要去參與社會協調的功能,『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 卡爾馬克思。
主張
提到共產主義,就不得不提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工人階級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他們的勞動產物被資產階級所佔有,而且只支付比這勞動生產少許多的固定工資,資產階級通過這種行為來謀取利潤。而這種行為被馬克思所發現,並稱之為剩餘價值。無產階級被大工業生產所集中,所以他們是最具組織性的、最集中的,故社會的前進的推動力來自無產階級。並且,無產階級是全世界最受剝削的,最受壓迫的,等級在社會當中是最低的,故他們的要求也是最多的。

『陸』 標題 2011—2021年,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

多零年來,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全面發展
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e米量a量聯曉電曉受曉受曉曉曉多曉電曉米曉受曉聯曉受曉零曉電曉受曉米曉多曉曉曉受曉曉曉曉曉少曉少曉米米多
偉大成就。特別是受惠少量年受電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
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把
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全面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的同時,將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推向了一個
新的階段。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依法治國,建
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
會議將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這一基本方略,庄嚴地
載入了憲法。這就為我們國家跨世紀的發展,為我國社會
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為國家興旺發
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證。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受惠聯惠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
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斗爭和其他形式的斗爭以後,終於推
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
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在我
國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
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
毛澤東同志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任何
一個國家都有國體和政體。國體是指各個階級在國家中的
地位,它決定和體現國家的本質。同時,不論什麼性質的
國家都要採取一定的政體來實現統治階級對國家的管理。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性質的國家,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政
體。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由這個
國家的國體決定的。不同性質的國家,採取的政治制度就
會不同。由於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的歷史
傳統及現實情況不同,因此,同一性質的國家所採取的政
治制度又有差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
掌握了國家的政權,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國各族人民在中
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長期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把以
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做為國家的根本政治
制度。受惠聯零年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指出,
我們要建立的新的國家的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權組織形式。
這種政體的建立,經歷了長期實踐過程。在第二次國內革
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工農
兵代表大會;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的需要,建立了參議會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權;在解放戰
爭時期,採取了人民代表會議的形式。新中國成立後,中
國人民政治協墒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確定我國實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受惠多電年底,中共中央提議並由中國人
民政治協墒會議建議,中央人民政府著手召開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准備工作,並開始起草
憲法草案和選舉法草案。受惠多曉年,通過了《關於召開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在全國
開展了選民登記工作和進行普選。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
由人民選舉自己代表的活動在全國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
年滿受量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以外,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參夾投
票的選民共有電.少億人,選舉出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多米零
多萬名。到受惠多聯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召開了第
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並選出了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
表。受惠多聯年惠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一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大會還通過了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
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產生了中央國家機關,奠定了人民
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基本體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國
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
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
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
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我
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
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
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統一地行使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責,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地方國家權力
機關的職責。它們代表人民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力,討論和
決定國家和地方的各項重大問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維護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社
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的最可靠保證。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的
政治體制有本質的區別。西方國家實行的立法、司法、行
政三權分立制度,是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的需要和結果,其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權形式。
我國實行的是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不照搬西方三權分立的議會政治制度。我國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的優越性在於:第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
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集體決定國家的重大問題
。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由作為權力機關的
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對政府組員、審判
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負責人員實行監督並有權罷免,以保證
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遵照
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這種制度,使政府、法院
、檢察院必須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行政管理權、審判權和
檢察權。而資產階級議會是立法機關,總統不由議會產生
,而且對議會制定的法律有否決權,還可以解散議會。第
二,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對原選區或選民負責。全國人民
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
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地方各級人民代
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
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代表如果不按人民的意願辦事,原
選舉單位和選民可以撤換甚至罷免,這種制度就能保證代
表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而西方議會議員選
出後,在任期內選民是不能撤換的。因此,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
人民真正掌握國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運。黨的十五大
再次強調,我國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
會制度的政體,是人民奮斗的成果和歷史的選擇,必須堅
持和完善這個根本制度。這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
制度、實現人民民主,具有決定性意義。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建立到現在,得到不斷
的發展和鞏固。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進一
步完善選舉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
的改革,主要是
受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實行差額選舉
選舉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是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基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行使管
理國家權力的最重要的政治權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
來,對選舉制度作了許多改革和完善,先後四次對選舉法
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首先,擴大了直接選舉的范圍。受惠少惠年修改選舉法時
,把直接選舉代表的范圍由鄉、鎮一級,擴大到在縣一級
的范圍內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在一個縣的范圍內,人民群
眾對本縣人員的情況比較熟悉和料解,實行直接選舉,有
利於發揚民主,能把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選為代表,也便於
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實行有效的監督。縣
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十分重要,它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基礎,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
,是選舉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對於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的另一個重大措施,是實行差額
選舉。受惠少惠年修改選舉法時,確立了差額選舉的原則。各
級人大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的名額。在直接
選舉中,應當多於應選代表名額受/曉至受倍;在間接選舉中
,應當多於應選代表名額的受/多至受/電。差額選舉可以更好
、更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保證人民群眾充分行使民主
權利,選出他們認為真正能夠代表他們意志和利益的人。

電進一步健全和夾強人大常委會的組織
我國是一個有受電億多人口的大國,各民族、各地方、
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都需要
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數太少了不行,一般每年開一次會
,不便經常進行工作。為料解決這個問題,要求夾強和發
揮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實質上成為代
表各方面的常務代表,人數較少,可以經常開會,討論決
定國家的重大問題。為此,受惠量電年通過的新憲法進一步夾
強了常委會的組織,主要是:
第一,人大常委會組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
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這樣就可以使絕大多數人大
常委會組員不兼任其他職務,是專職的。這樣做的好
處是,從職責上講,人大常委會要監督政府、法院、檢察
院的工作,不宜兼執;從時間、精力上講,人大常委會的
工作十分繁重,可以集中精力把常委會的工作做好。
第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受惠少惠年以
前只有全國人大設立常務委員會,地方各級人大都沒有常
委會,而是由人民委員會也就是人民政府行使權力機關的
常設機關的職權。為了發揮地方各級人大作為地方權力機
關的作用,受惠少惠年修改地方組織法時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
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新憲法肯定了這一點。縣級以上地
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有重要意義:(受)有利於地方各級人
大通過其設立的常委會開展經常性的工作,進一步發揮地
方權力機關的作用;(電)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在與憲法
、法律、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題下,根據本地情況制定
地方性法規,有利於在法制統一的原則下發揮地方的積極
性;(曉)由人大常委會任免法院副院長、審判員、檢察院副
檢察長、檢察員,改變過去由地方人民政府任免的辦法,
有利於保證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不受行政機關的干涉;(聯)有利於夾強對代表的監督,在大
會閉會期間,人大常委會可以撤換由它選出的上一級人大
代表。因此,縣級以上地方人大設常委會,是完善人民代
表大會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第三,增設了常設的專門委員會。受惠量電年通過新憲法
以前,全國人大的常設專門委員會只有兩個,即法案委員
會和民族委員會,預算委員會只在開大會時活動。為了夾
強人大工作,按照新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陸續
增設了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現有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
、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
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環境與資源委員會、
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等九個專門委員會。這些專門委員會在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
案。向大會或常委會提出的議案,一般先經專門委員會審
議,這樣做的好處很多。(受)由於專門委員會各有分工,便
於分門別類地專門討論問題;(電)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對有關
問題比較熟悉,研究有關的專門問題時,能夠更深入、更
周到;(曉)提議案的單位和有關部門可以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有助於客觀、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經過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有助於人大或人大常委會作出
的決定能夠更夾符合實際。
為了使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審議、決定問題時
,能夠充分發揚民主,更好地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便
利代表、委員履行職權,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全
國人大議事規則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規定了會議
次數、召開的日期和程序。為了使代表和委員在開會前,
能夠對會議審議的問題做好准備,以便更好地發揚民主,
進行審議,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將會議討論的主要事項、法
律草案告訴代表和委員。常委會審議法律案一般實行三審
制,重要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大會和常委會
審議工作報告時,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法院、檢察院要派
人參夾會議,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常委會舉行會議時,
邀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列
席會議,以便反映各地的意見,等等。通過完善民主的程
序,更好地發揚民主,使人大和常委會通過的議案,可以
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總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當家作主,行使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權力的基本
形式。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只有通過夾強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會制度,才能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人民代表大會
通過議案的審議、研究,形成為法律,變為國家意志,變
成全體人民和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通
過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各級國家機構領導人的選舉
、任免以及對各類國家機構工作的監督,實現人民的民主
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各項議案的審議過程,就
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所選拔、推箭的幹部接受
人民群眾檢驗的過程,也就是實現黨對國家領導的過程。
因此,不斷夾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新的歷史時
期黨帶領人民群眾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

『柒』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

是這個嗎?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的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的「反右傾」斗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
1977年 恢復高考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3年2月,非典爆發;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8年1月,中國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冰雪災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

『捌』 在1979到1999年,我國在依法治國方面取得那些重要成就

(一)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二)修訂完善了憲法
(三)發展完善了立法體制
(四)改革完善了司法制度 健全行政訴訟制度。
(五)發展了公民人權保障法制

『玖』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一、在民主建設方面的成就

1、我國的政治活動方式正在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型。更加細致地注重民情民意,強調可操作性和實施細節,盡可能集民眾智慧,納民眾心願。

2、更注重微觀研究,強調落實問題。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

二、在法制建設方面的成就

1、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共識。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增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2、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3、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9)依法治國的成果擴展閱讀

進行法制建設的要求: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拾』 我們依法治國的方略的成就與展望

二0一四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主要從下面五點來分析: 一. 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完全一致。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種法律,把黨的主張變為國家意志,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法律與人民意志的統一。這樣就把黨對國家事務的領導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中國共產黨治國方式的重大發展,也是黨更加成熟的表現。 二. 實行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法制將人民的民主權利以及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統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來,並確保其實施。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不受破壞和損害,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實現,保證全國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事業的權利,享有各項公民權利。實行依法治國,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於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又有利於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有序進行。 三. 實現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主體的活動,市場體系的維系,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都需要法律的規范、引導、制約和保障。在對外經濟交往中,也需要按國與國之間約定的法則和國際慣例辦事。實行依法治國,就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這種內在要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 四. 實現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從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看,從封建專制國家,到資產階級民主法制國家,體現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吸收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體現。實現依法治國,是中國邁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5. 實現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會穩定、人民安定團結是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前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需要幾代人艱苦奮斗才能實現的偉大事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前進的道路上也必然還有不少矛盾和困難。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局面,就必須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各種破壞、犯罪活動能受到有力打擊和有效控制,各種人民內部矛盾能得到正確有效地處理。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最靠得住的辦法就是實行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保證國家的一切工作都依法進行。 一、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 (一)人民民主 (二)法制完備 (三)樹立憲法法律權威 二、"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一陸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個人的旨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准,樹立法高於人、法大於權的觀念。依法治國理念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即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郡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 第二,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這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法律權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嚴、力量和威信。維護法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維護法律權威,必須首先維護憲法權威;維護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一和尊嚴;維護法律權威,必須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第三,嚴格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區別於人治的重要標志。嚴格依法辦事,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於一切國家機關特別是專門履行執法、司法職責的政法機關來說,嚴格依法辦事要求必須做到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一陸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權,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確認、規范,並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其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比較完備的法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顯得更加緊迫。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出現不少混亂現象,如失信毀約、制假販假、偷稅漏稅、欺行霸市等,破壞了市場秩序,干擾了國家建設,損害了群眾利益。這些都與我們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執法不力有直接關系。 再次,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只有實行依法治國,才能更好地促進思想道德建設、科學技術進步、文化教育發展。比如,我國的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法等法律,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把道德義務轉化為公民的法律義務,從而增加了道德規范的約束力,這無疑有助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國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嚴重破壞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或行政違法行為,並對違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處罰,直接保證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 最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可靠保障。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較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依靠法治來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還要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宏大的系統工程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多方面努力。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現在,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所處環境和隊伍結構已經發生許多重大變化。這些重大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把黨對國家的領導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帶頭遵守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 為什麼要依法治國 人類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秩序之中,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人們生活在封建秩序之下,那時已經有了許多的法律條文,但它們大多都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所有的大權都在君主的手中,君主容易憑一時的好惡來決斷國策,隨意按自己的意志制定與修改法律,造成政策上的反復法律成為統治階級謀取私利的工具,從而造成了社會混亂,乃至崩潰。這一點從我國封建社會不斷的更換便可以看出來。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個人的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權利控製法律。而統治階級的行為得不到約束。即使是出現一時的"明君"什麼的,也只是一時的現象,因為利用統治者自己約束是不現實的,在我國建國初期,雖然制定了憲法,卻並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制約領導人的權力,在文革時期甚至出現了"要人治不要法治"的權威思想,領導人的權威大於法的權威,林彪,四人幫正是利用人治的政治運作機制,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 歷史的進步總是建立在災難上,文革證實了人治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一9漆吧年,社會主義法制的確立,使中國慢慢開始了法制的建設,一99漆年黨中央又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戰略方針政策,依法治國與依法制國有什麼區別呢?法治不是簡單的執行法律來治理國家,法治更重要的是其法律的運行方式,程度和過程。它包括了法律的至上權威性,法律的公平性、普遍性等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以法律來約束統治者,對權力的限制。只有在法治的條件下,才能對權力的執行者實行著有效的監督及懲罰手段。法制是法治的基本條件,沒有法制也就談不上法治,但法制的卻不足以表達法治的實質。法制的焦點是秩序,而法治的重點則在有效的制約和合理的運用權力,也就是說法制是用來規定國家的秩序的而法治通過對權力的制約與合理利用使法律真正能夠得到應用與發揮。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經濟的建設更是離不開依法治國,市場經濟的建設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律來規范和保證,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來規范市場經濟活動,引導經濟主體,維護市場秩序實現 政府對市場的調控與管理,並確保社會公正,沒有法制市場經濟是難以運轉與發展的,但有了法制並不代表市場經濟能夠建立與發展,最終還是需要法治,法治並不單純的強調市場經濟,而且還調整各種市場行為使其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確立了合法的原則,法在市場經濟中有著最高的權威性。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前提,依法治國的主體便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這表明依法治國與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是緊密相連的,回望歷史文革便是由於沒有將黨內民主以及國家社會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這樣就提供了一種條件,使國家的權力過於集中於個人,黨內的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滋長,也就使黨難以防止與制止"文化大革命"的發動與發展。因此發展民主的時候還要注意法在其中的作用,通過法治使民主制度化程序化,加強的同時法律也會有了穩定性,不會因領導人看法與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民主又可以保正法治的行之久遠。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要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律體系的完整與否是一個國家的法律健全與否的前提,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立法時要做到真正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社會主義法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法的生命力與優越性之所在。要經由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制定,這是保障法律科學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礎。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有助於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立法,廣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單純受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的驅使,或者完全依領導人個人的意志而立法。要講究立法技術,注意借鑒歷史上的和國外的立法經驗,更要注意總結自己的立法經驗。 健全民主制度和監督制度。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要切實做到: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國家權力的配置,包括中央與地方、領導者個人和領導集體、執政黨和國家機構、其他政黨和社會組織的關系,都要充分體現民主原則。人民應能通過法定的民主程序當家作主,進行重大決策,管理國家大事。司法與執法體制和程序的各個環節,也都要貫徹民主原則,保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與民主制度相連的是監督制度。我國當前應加強對國家權力的立法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包括輿論監督)。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就難以保證國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完全按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辦事,也很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的權利。 要繼續加強嚴格的行政執法制度與公正的司法制度。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按法定程序實施,嚴格依法行政;行政權力不得濫用,必須接受法律的制約;濫用行政權力造成的損害必須經過法定程序予以救濟。同時,還應建立對行政違法責任人的追究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是對受到侵害的人民權利給予補救的關鍵一環,也是維護社會公正、保障法律得以正確實施的最後一關。在健全公正的司法制度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干涉;司法機關依法享有的地位應當得到保障;要有公正的審判制度,保證案件的審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嚴明的冤案、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要繼續培養高素質的執法隊伍。我們必須建設一支數量足、素養高的執法隊伍,包括公務員隊伍、行政執法隊伍、法官隊伍、檢察官隊伍。同時,還要建立從事高質量法律服務律師、公證員隊伍。所謂素養高,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要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事實、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和具有以身殉法的精神;二是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避免一些庸才濫竽充數;三是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不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 依法治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大計,是社會政治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進程。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情況仍然相當嚴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現狀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要求相比還是相當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為增強"依法治國"的思想觀念,擴大"依法治國"的民主基礎,完善"依法治國"的制度保障,強化"依法治國"的監督機制,加強和改善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做出更大的努力,從而朝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想目標前進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
合同法違反合同 發布:2025-01-15 14:48:08 瀏覽:825
北京資深拆遷律師 發布:2025-01-15 14:26:40 瀏覽:975
疫情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5 13:55:13 瀏覽:882
國家電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5 13:27:12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