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法治病
㈠ 誰會氣功可以教教我嗎看見別人用那治病,我也想。
我給你一個軟氣功(靜氣功)的功法:
入門功法
中國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這里主要介紹道家內丹初級功法——真氣運行法。此種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據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來。打通小周天,向來是求道學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開始修道。
一、姿勢
(1) 盤腿坐式:分雙盤、單盤、自由盤。雙盤為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雙手相合置於小腹前。這個坐法只是為了穩固不搖動,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勢如前。自由盤如圖,是一般人習慣坐法。
(2) 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子上,以坐下來大腿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可放下兩拳(拳眼相對)。
(3) 站式:如圖。
盤坐:
二、對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閉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輕抵上顎。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謂「吞津」。
(2)眼睛:閉目內視,練到那一步就內視那一部位。若練功時心猿意馬,思如潮湧,就睜開眼睛,注視虛空或鼻尖少時,打斷思路,閉目再坐。此謂「慧劍斬亂絲」。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從容自然,沒有粗糙的聲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氣運行法的關鍵問題,在後面的練功過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貫通壬脈的一、二、三步過程中,一直注意呼氣,吸氣時任其自然,自無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練功須知
(1)環境:練習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但是也不必過分強調這個問題,沒有他人干擾即可。
(2)不要在:大飢、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沖動時勉強練功;風雨雷電時暫且不練。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氣的運行不比勉強引導,當其充盈時自會運行,勉強引導易出偏差。
(4)幻覺和觸動:練功時,由於真氣活躍,經絡開啟,會出現各種幻覺和觸動,請勿驚慮。經常出現的有:大、小、輕、重、涼、熱、癢、麻。出現以上情況時,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懼憂慮。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氣時注意心窩部
①方法:練功條件准備好,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約一兩分鍾後平靜下來即可沒有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識作為。久久行之,真氣就在心窩部聚集起來。而且這個方法本身就是排除雜念的好辦法。
呼氣時真氣下行進入丹田,為達此目的,必須先聚集真氣,這就是為什麼第一步時並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開始就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掌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②時間:如果想如期完成這一階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條件許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沒有固定時間也不要緊,抓緊練習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鍾。認真練習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應:練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氣就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
第二步、氣沉丹田
①方法:當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發熱時,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進。不可操之過急,用力過大將產生高熱,很不舒服。
②時間: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鍾,10天左右即可氣沉丹田。
③反應:每次呼氣一股熱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當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顯的感覺,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的止於丹田。不要再過分注意呼氣時把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30分鍾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③反應:基於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熱明顯,十數日後小腹形成氣丘,隨著時日和功夫增長,氣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強。力量足夠時會向下遊走,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背發熱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勿忘勿助!意識跟隨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引導(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決定的,若力量不夠,它就會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充實再繼續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即可。
②時間:每天可增加練功次數和時間(40~60分鍾)。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這樣通過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人經過數小時、數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關過程為正常生理現象,人人可通,極個別通不過的另有原因。
③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名門處感覺真氣活躍,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氣培養充足,一股熱力直沖而上,勢頭很猛,一次沖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日方過;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通督前後身體可能不穩,注意及時調整。頭部感覺箍緊,有時沉悶不適,為正常現象。此階段異常關鍵,不可疑慮放鬆。
第五部、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氣過玉枕、百會後,向下經鵲橋(舌抵上顎)入壬脈。小周天就已經通了!此時,一吸氣真氣入腦海,一呼氣真氣入丹田。此後,原則上還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會出現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百會,靈活掌握。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60分鍾或更長。
③反應:此步初期,可能各種觸動現象不斷,十餘天即可消失。
7:真法五步功輔導
第一節 真法一步功輔導
1、呼氣注意心窩部:心窩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劍實(護心骨)下正中凹陷處,實際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這是一個部位,而不是指某一點.
2、注意:就是意念想著,也就是意守.
3、呼氣: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為地控制呼吸節律,順其自然.關鍵是在呼氣時意念想到心窩這個地方,吸氣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氣、吸氣都一定要注意心窩部.
4、練氣功、練真法開始時往往雜念都較多,未能靜下來,因此呼氣時也就不那麼容易守得住心窩部,不容易次次呼氣都有注意及到心窩部.可以採用數息法來幫助,即每呼氣一次,數一個數,從一數到十,回頭再從一開始數.這樣比較容易到心窩部去,這也是誘導入靜的一個辦法.
5、強調注意呼氣,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氣.這是因為他不僅是注意呼氣,而且是有意識地延長呼氣,不是該吸氣就順其自然地吸氣.有意識地延長呼氣或延長吸氣,都可以造成憋氣的感覺,這也是應該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順其自然呼吸了,就絕不會有憋氣的現象.
6、第一步功練成的標志是心窩部有溫熱感,或有飽滿感,重壓感,就可以轉入練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體質虛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溫熱感,一步功可多練一段時間,但只要有飽滿感或重壓感,也是得氣的徵象,也可以轉入第二步功法的鍛煉.
第二節 真法二步功輔導
第二步是意息相隨丹田趨,有以下幾點應該掌握的:
1、意息相隨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還是指呼氣),又指真息(也即真氣的溫熱感),相依相隨.
2、丹田趨:就是呼氣時意念心窩部的溫熱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為真氣在體內運行的規律是呼氣時真氣向下向外運行,吸氣時真氣向上向內運動的.這一步的目的就是將心窩部集聚的真氣沿中線任脈下達丹田,以打通任脈.
3、這一步功最常見的反應是腸鳴矢氣,這是真氣加強了腸道的功能,正氣排驅腸道濁氣的正常現象,應順其自然,無須控制,到一定時候自然消失.在這一階段有的腸炎患者大便瀉出濃血穢物,不必驚慌,也不一定要服葯治療,腸道穢濁泄盡自然痊癒.
4、腹部有過手術的患者,因為有疤痕,阻滯了經絡之氣,真氣不易下去,有時還會出現手術疤痕剌痛,這是真氣疏通經絡的反應,氣趨丹田也許會慢一些.加強練功,多練一些時間就是了.有的人有氣往上涌的感覺,也是下焦氣不暢,或是注意了吸氣的緣故,應注意呼氣,使氣機往下去;三焦氣機通暢了真氣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第三節 真法三步功輔導
經過第一二兩步的練習,已經有了初步的實踐體驗。當第二步功練到每次呼氣有氣流直達丹田時,即進入第三步,可練習第三步功「調息凝神守丹田」了。
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兩步功是為了培養真氣,通達任脈,使上中二焦真氣趨向丹田,並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為下一步貫通督脈打下基礎,如果丹田真氣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這一步功夫叫做「築基」。由於培養丹田實力的重要,所以這步功練的時間也需要比較長些。在進入第三步以後,往往會出現以下情況。
1、在第二步功氣入丹田時,丹田內尚未有明顯感覺,俟後幾天中反而感覺不明顯了。有人為此著急,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認為功法練跑了。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點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氣的意念放鬆了一些,所以氣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積較大,有氣則開無氣則合,開始真氣進入丹田時有沖動感覺,但少量真氣不足以充滿丹田,因此便沒有氣感了,繼續練功過幾天丹田內充實起來,自然會有感覺,這是進步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現象。
2、隨著功夫的進展,丹田真氣不斷充實,因此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現象,當以「丹田溫熱」最為相宜。如發生大熱,是「火候」太過,可放鬆呼氣或不注意呼氣,以減緩其熱度;「丹田飽滿」是真氣充實的現象,必須飽滿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會陰)、向後(命門)等處活動,要任其自然,不可過早意領;「丹田開闔」,感到丹田內如有一物在運動,或感丹田內一開一闔或左右,或上下,此種景象過去叫做「胎息」,這是真氣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現,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蘊珠」,丹田內如有雞卵、有如兒拳大小不等一個固態的東西,古人把這叫做「丹」,是真氣高度凝聚的一種表現。這都是在通關前後經常遇到的一些內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應當謹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這些現象因人而異,也不可能每個人、每種現象都遇到:沒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3、由於練三步功丹田真氣充實飽滿,因此全身的生理變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氣流環腰一周,前經肚臍,後經命門,在不斷地轉動,這是帶脈通了,對通關很有幫助。全身溫熱也是常有現象,此是熱能提高,能增強抵抗力;但有的人發熱過高,感到心煩不適,可採用六字訣中「呵」字訣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氣時小腹向上挈引,這是由於胃體機能基本恢復,有力提升,和丹田氣足有上浮力的表現,是治癒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氣流向大腿者,屬於一般情況,不必太在意;若氣感下流力太過,丹田氣不易積存者,改用盤坐式可以糾正。有因欲向後轉而久不得過者,可以提肛吸氣導之;有因真氣充足致性神經興奮而遺精者,在這一階段最易發生,應嚴加註意,及時採用「吸(吸氣)、抵(舌抵上齶)、攝(提肛)、閉(閉目)」采葯四字訣方法防治。
4、達到第四步順利通督,必須依* 第三步功的積累真氣,所謂「積氣沖關」。如果一旦走泄真氣,通關就要推遲,因此要求練功者在築基階段睡前清心寡慾,睡眠姿勢要側卧卷足,即所謂「卧如弓」:襯褲要寬舒,避免磨擦;被要輕勿過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沖動即起勿睡。能關不過旬日,這短短的幾天,又是這樣重要階段,應是能夠堅持和必須堅持的。如素患遺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並應考慮平時多在什麼時間遺精,即在那個時間起來練功,以改正其習慣。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腸炎,在三步中出現大便膿血者,有患婦科病而排穢物者,此為真氣作用於丹田周圍臟器,發生良好的生理變化,推陳出新,因此不採用他法治療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氣足、全身經絡觸動現象逐漸增多,各處有不定點的跳動,及癢、麻或出皮疹,此為真氣驅逐邪氣的表現,不作治療,邪盡也自愈。三步功後各種觸動現象越來越多,詳於第四步功輔導。
第四節 真法四步功輔導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通過會陰,繞過尾閭而開始的,但也有未經會陰即到命門,以後才有會陰氣動的感覺,因人而異,不必強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於生理變化很多。茲將易出現的問題分述指導如下:
1、呼氣太重,容易使丹田發生高熱,如覺有發燙的情況,減輕呼氣程度,或放棄呼氣的注意,自然糾正;一般溫熱感是好的,有人呼氣太過,或由性生活不禁導致前陰反應強烈產生恐懼心理,認為前陰漏氣;越緊張,越注意,反應就更強烈,以致終日憂心忡忡,導致中氣下陷,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調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氣,或不注意呼氣,在自然吸氣時微微提肛,慢慢調治一個階段,待真氣繞過尾閭,沿督脈上行就好了,會陰處稱為下鵲橋,有三歧:一路去前陰,一路去肛門,一路去尾閭。三* 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學者宜加註意。
2、有人急於通關,未等丹田真氣充足,即行意識導引,這樣會使丹田真氣不足,而導引的一部分真氣無力上行,停在一個地方不上不下,時覺脹滯不適,糾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繼續培養真氣,待真氣充足後,自行沖關,千萬不要再導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這個意思。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艱難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為「脫胎換骨」。由於生理變化特別明顯並有一些不適的感受,練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緊張而發生動搖,求人救治,這都是不須要的(書中已有說明)。如真氣通過命門時,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適感覺。這些都是正邪相爭,糾正病情的表現,等真氣通過之後自愈,不必找人糾偏,或邀診治。此時只有加緊練功,比平時次數增多,時間延長,待通關後全部緩解,切勿鬆懈自誤。
4、李少波教授將四步功通督的過程和練法,反應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日「周天歌」。(詳閱精華區),練功者須細細體味,方能領會。
第五節 真法五步功輔導
通督之後,即進入第五步,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經達到目的往往有人問,通關後如何練法?真氣運行法有進一步提高的內容和階段,這里概要地提出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作為繼續鍛煉的要求:
1、真氣運行法在溝通任督過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關後,只要按照練功形成的條件,經常加功練習就成了。書中有持之以恆,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關只是完成了基礎階段,以後堅持鍛煉,才能出好效果。特別是練功治病者,通關前即能改善體質,提高身體素質,一些輕淺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癒,嚴重、頑固的器質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時日,不斷旺盛真氣,積氣驅病。不能以為通關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堅持煉下去,各種病疾都有會慢慢地好起來。
2、通關後體內還會有很多氣攻病灶的反應,練功者就不知怎麼辦好。如初通關時氣在頭上亂竄,前額有重脹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會(泥丸宮,此處為百脈之會),則百脈扳依,其它亂行亂竄的現象就減少了,不過需要較長的時間。長守此竅還可以開發智慧,使人聰明。如果通關後反而感到真氣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不如以前好,那麼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補中氣,則下丹田真氣也就更加旺盛起來。下丹田是長期意守之處,什麼時候守這一部位都是對的。
3、以靜為務,功夫越深,入靜越好,只有能夠深度入靜,體內生理功能就恢復越好,這是靜極生動的自然規律,過去叫做「道」,古人把這種功夫叫做修道。靜字貫徹著修道的始終,開始都是不能入靜,故必須有方法,漸進入門,慢慢達到入靜。所以五步功以後就再不要求用這個方法,那種方法,實際上追求方法,反而成為雜念了。入靜深了能體會到三田成一體,繼而無物無我進入虛無境界,還有什麼方法可追求呢?當然真法的高級境界也是分層次、分階段一步一步達到的,這些就屬於真法提高班的內容,可以在以後深造、提高。
㈡ 有誰聽說過氣功治病嗎
氣功可以治病,我也練過,後來因為練出好東西被鬼盯上了,盜走了我不少精氣神.所以我改誦經念佛了,練氣功治標不如治本,如果不殺生吃肉,如果沒有怨親債主,你會得病嗎.我勸你念佛吧,念南無阿彌陀佛消業障很好,還有三大神咒的准提咒,這是最適合我們人世修行的方便法門,感應也很大.好處多了去了,簡單說可以讓你一切順心如意.而且也不需要持戒,任何時候都能念.你一開始可以不信佛,但我希望你去試著修一下,體會一下其中的奧妙.你也不需要懷疑什麼,我只是想給我自己多積點德,以上我所說如有撒謊當墮無間地獄受極重苦!南無阿彌陀佛!
㈢ 用氣功給人治病是不是真的發氣真的可以治病嗎是什麼原理
用氣功給人治病並沒有得到科學驗證,原理如下:
當一個人的意識進入到一種非常寧靜、非常愉悅的虛無狀態時,我們全身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生理功能就會隨之變得協調。如果長期堅持採用這種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放鬆心理緊張的鍛煉方式,就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和諧身心、益壽延年的作用。
放鬆是身體放鬆,入靜是意識入靜。放鬆有益入靜,入靜促進放鬆。身體放鬆了,心情安靜了,氣血的流動就正常,身心就健康。這就是氣功健身治病的原理。
氣功治病還有另一個含義,就是用氣功的氣給別人治病。這是不同個體之間有意識的能量交換。通過能量的混化、改變,促使患者病變部位瘀滯的氣血加快流動,從而達到「通則不通,通則不痛」的治病目的。
中國人容易接受氣功的概念,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系。氣一元論的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范疇,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論來認識世界。中國古代哲學關於氣的學說,滲透並融入中醫學理論體系,深刻地影響著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
同時,由於氣的學說在中醫葯學領域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相關理論的發展。例如,經絡,經絡學是在世界醫學中,唯一由中國發明的獨特學說,它在防病治病方式上,不是依靠葯物,而是以調理經絡之氣來起到作用。
但氣功的「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明確的、有說服力的檢測結果,更多時候是「玄學」的模式展示給大家。
其實,人體每時每刻都有電的活動在發生,這些電活動是得到證實和利用的,最常見的就是心電,把心電引出、放大後就可以繪製成心電圖,是心臟疾病的最為簡單而有效的診斷手段;還有腦電及對應的腦電圖、肌電及肌電圖,都是現代科學能探測和記錄到的身體的電活動。
㈣ 請教您練的氣功能治病嗎
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能治!!!
但真的分功法!不同的功法,效果不同。
有些功法效果甚微;而有些功法卻效果顯著。
關鍵還是練習的人,「功法、悟性、心性、恆心、緣分」,五者缺一不可。
具體地講一下:
一、比如真氣運行法,是一種較流行的打坐入靜的功夫,也是養氣的好功法,易學易練,從打通任督二脈的築基開始,就隱隱地開始觸及和調整一小部分輕微的疾病,而幾年之後,一直練到打通全身奇經與正經的總計36條經脈及其附屬絡脈時,真正的治療效果才徹底顯現出來,堅持下去,內科慢性疾病也就會得到徹底的治癒。這種功法的優點是非常容易練習,而且最大的優點就是「只要什麼都不想就行」;缺點是時間略長一點,畢竟大多數人都很忙,每天能練兩三個小時就不錯了,除非你能堅持每天超過5到8個小時的專心練功,最大的缺點還是「只要什麼都不想就行」,因為想要「什麼都不想」是非常難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上就明確地講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靜功的精髓就是一個「靜」字,靜則氣生。
二、比如六字訣,是一種半動功,雖是略為消耗真氣的功法,但效果卻也不錯,關鍵是要發音正確,動作正確,平時還要用其它手段補充消耗掉的真氣,比如用靜功,比如用補氣類的中葯。這種功法恰恰是直指臟腑和疾病的功法,半動半靜,動時為了引導真氣沿經絡循行,靜時一是為了徹底的引導,二是為了對臟腑起到治療的作用。XU、HE、HU、SI、CHUI、XI,簡簡單單六個字,簡單而又真的不簡單,一方面,吐字發音要正確、渾厚;另一方面,發音與動作一定要配合正確,具體細節一定要找到好老師才行,否則按網上的亂練一通,空耗真氣不說,耽誤的還有病情與寶貴的時間、精力。
三、比如內家拳,是一種純動功,以內氣和內勁為基礎的拳種,包括太極拳、六合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等,產氣、升陽、引導的作用十分明顯,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也要下幾年或幾十年的苦功方見成效,而且若找不到好老師或此門中的「大家」來細心教導,不僅治不好病,還容易致病,就比如太極拳的動作,對頭頸腰背胯膝等的要求非常非常苛刻,無論作什麼動作,都要求整根脊椎都要是直的,包括頸椎,難度和訣竅幾乎是成正比的,沒有好的時間、精力和專業指導無異於廣播體操。
四、比如瑜伽,是一種源於印度教的功法,與道家的理論體系有很大的不同,派別分支也很多,但如果練對了,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可觀的,然而這要求對冥想、聲音、咒語、手印等的掌握程度非常好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若練此法門,你會驚訝於基於「意念」的神奇而強大的作用。
五、比如修佛,確切地說,這已經不屬於氣功了。但佛家的經典、咒語和手印的作用是驚人的和不可思議的,這是一種直指人心的修行方法。要入得此門,要求你能一定程度地在修行中或在整個生活中做到「放下」心中或整個人生中的種種壞心思和慾望,保持著一顆「凈心」和「靜心」來修習佛號、經典、咒語等等。心性是一方面,恆心毅力是另一方面,至真至誠地堅持下去,病自然也就沒了。因為病是「情志」所致,治療也要從「情志」上治。做到多少,就去掉多少,舍下多少,就得到多少。一開始若能做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的境界當然非常好,而若能悟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那就更好了。
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功法或法門,其它的就不逐一贅述了。
主旨是要讓你明白,除了西醫或中醫以外,氣功或其它修行的法門,是可以治病的。
㈤ 有什麼養生武術可以治療失眠頭暈
一般神經性、內分泌型疾病,主要原因都是心理問題,平時不要太緊張,保持平靜安然,內經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太極拳:可以保持心態的松靜自然,練氣加引導,養生的作用還是挺好的。國家用來普及的_24式簡化太極拳_學習簡單些
五禽戲:華佗的養生術
八段錦:是一套氣功導引功,主要是體現在治病上的,簡單,運動量小,每天睡覺前練一下。
易筋經:主要適合男子,是壯功,就是難度比較大
六字訣:孫思邈,我一朋友前段時候還和我說,他中風的媽媽在一個培訓班裡練,好多年的癱瘓能走到50步了,
這些傳統功法平時看似乎效果不大,但是其養生效果卻是極佳的,特別是引導術的運用,當然主要還是持之以恆,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一個月就能見效。
頭暈失眠 還可以通過 適量的運動 跑步
腳底按摩後喝一杯溫水,
看書,實而後明,而後無惑,無惑則心不亂
㈥ 八段錦到底對人體的治病、健身有哪些好處
1、清除疲勞
八段錦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從動作上看是四肢和軀乾的伸展運動,和伸懶腰很相似,可以加強四肢和軀乾的伸展活動,影響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於肺部的擴張,使呼吸加深,吸進更多的氧氣,對消除疲勞有一定的作用。
2、矯正肩背
八段錦的「兩手托天理三焦」動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動,又伴隨深呼吸,可以調理內臟各部,對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於矯正肩內收和圓背等不良姿勢。所以經常伏案學習和工作的年輕人也可以練一練八段錦。
3、加強身體血液循環
八段錦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這一動作的重點在胸部,用中醫術語來說就是重點在上焦。這節動作影響所及,包括兩手、兩臂和胸腔內的心肺,通過擴胸伸臂可以增強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強身體血液循環,有助於進一步糾正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病態。
(6)小功法治病擴展閱讀:
練習八段錦的注意事項
1、松靜自然
松靜自然,是練功的基本要領,也是最根本的法則。松,是指精神與形體兩方面的放鬆。這里的「自然」決不能理解為「聽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確靈活
准確,主要是指練功時的姿勢與方法要正確,合乎規格。靈活,是指習練時對動作幅度的大小、姿勢的高低、用力的大小、習練的數量、意念的運用、呼吸的調整等,都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
3、練養相兼
練,是指形體運動、呼吸調整與心理調節有機結合的鍛煉過程。養,是通過上述練習,身體出現的輕松舒適、呼吸柔和、意守綿綿的靜養狀態。
4、循序漸進
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和數量的習練,才會做到姿勢逐漸工整,方法逐步准確,動作的連貫性與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對動作要領的體會不斷加深。
㈦ 練什麼氣功可以治病
練氣功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能量貯存達到一定程度,生命能量足,氣足,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平衡能力增強,自然就什麼病都不會發生。一些初學者練松、搖、甩、意念導引之類的功法,很快覺得身體變好了,事實上那隻是病痛的症狀減少,根本質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松、搖、意念導引等功法應該是屬於第三層次──「益」裡面的功夫,也就是有厚實能量基礎才能嘗試用松、搖、意念的功法。這些功法是用來做能量運轉用的,不是給普通人或初學者修練用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觀想不可能貯存能量,越想只有越消耗、越不定而已。以禪宗的說法是,唯有把想去掉,不用心時,才能進入狀況,也就是體會「無生法忍」的境界,體會氣、禪和道的關連是合一的。初學者練松搖功法,有明顯的氣感產生,反倒影響八識,身心完全受覺受影響,體會到的只是夢幻泡影。練功真正的目的是去除八識,不受八識影響,八風吹不動,如如不動,功夫才會出來,智慧才能產生。如果一練,滿天祥雲,到處彩虹,聲光遍野,蓮華海會,還能有什麼境界產生?不過是些假相、夢幻泡影而已。
「天行健,君子自強以不息」,能自強不息是因為不斷的去運轉,生火待發。松搖功法沒有能力生火,爐壓不足,風火就不大,氣就不能存。必須透過吐納和肢體導引的力量和氣場運作,兩種能量交會,心識自然停止,而非印度冥想中的觀止或催眠中以呼吸加速腦部運轉而短路的不自然觀定方法,才能產生高度的生命能量,爐壓足,風火夠,氣才能存,爐壓越強,貯存能量越高,貯存到一個程度後,氣的運作會往上提升,動作就可以做大一些,或速度加快,把爐火加大,提升交換運作,把身體的廢物高度轉化,把好的能量凝聚起來,自然就可強身,提升功夫,提升內在修練的信心,對生命、人生、道的體會相對就會增加。
㈧ 氣功治病
五星神功
這種功法像氣功又不像氣功,簡單易學,動靜皆可練,不需靜心凝神,也不守丹田經脈,只要心智健全、體質正常,都可以練習,其效果是養神、健身、怯病,特別是能消除疲勞、緩解暈痛、調理腸胃、加快傷愈、延緩衰老,概括一點,就是能激發身體活力。
練功前期,容易頭暈、身體麻木,解決頭暈的辦法是盡量選擇安靜的時間、地點和身體感覺好的時候專心練功,不要做其他事情、不要想其他事情。如果較長期練功後還有頭暈,可能有腦部或神經系統等問題不適合練習此法。而身體麻木是練習期長時間不運動的結果,在熟練後可以邊運動邊運功,只要保持運功即可,這個功法不需要遵守嚴格的步驟,有的步驟多練些,有的步驟少練些,一般隻影響練習效果,只要每個步驟不廢棄,基本上是不會偏的。
練功後期,容易練習過度,使身體因過度活躍反而易感疲勞等反效果,如果沒有人指導,有不適感時暫停練習,在身體狀況良好時再繼續。當然,前期功法只是基礎的功法,是可以放心練習的。而後期功法,是功利性的,為積蓄力量、利用力量,有的強力步驟是損害身體的。
此功法的前期功法分兩部分,兩部分的結合就是中期功法,就是說任何一部分都是前期功法,學了一部分後另一部分就變成了中期功法。中期能積聚力量,過度練習就會是力量積累太多,這時就需要後期功法(後期功法也分兩部分,目的不同,學的步驟也不一樣)。
前期功法一般練本章所說的第一部分,另一部分比較容易走偏、同時也為效果積累也較慢,在第一部分練習較長時間後再練。
五星神功基礎
氣功,「氣」者,呼吸也,一呼一吸,必須明白,否則達不到效果,甚至出現副作用。
開始練習,要慢慢做到緩呼緩吸,可先大口呼吸幾下,再靜坐,慢慢做到緩呼緩吸,以熟練練功步驟。熟練後,根據練功的快慢呼吸。
在介紹具體步驟前,先講一下練功涉及的主要部位:頭(一)有五腔:腦腔(11)、眼窩(12)、耳道(13)、鼻腔(14)、口腔(15)。
右手(二),大拇指(21)、食指(22)、中指(23)、無名指(24)、小指(25)。
右腳(三),五個腳趾(31~35)。
左腳(四),五個腳趾(41~45)
左手(五),五個手指(51~55)。
五星神功第一部分步驟:
吸氣,同時意守頭部(一),呼氣,同時意轉腦腔(11),簡記一11;
吸氣,同時意守右手(二),呼氣,同時意轉眼窩(12);簡記二12;
吸氣,同時意守右腳(三),呼氣,同時意轉耳道(13);簡記三13;
吸氣,同時意守左腳(四),呼氣,同時意轉鼻腔(14);簡記四14;
吸氣,同時意守坐手(五),呼氣,同時意轉口腔(15);簡記五15;
吸氣,同時意守頭部(一),呼氣,同時意轉右手大拇指(21);簡記一21;
……
這樣,一呼一吸,共125步循環往復練習:
一11、二12、三13、四14、五15;
一21,二22、三23、四24、五25;
……
一51,二52,三53,四54,五55;
二11,三12,四13,五14,一15;
……
二51,三52,四53,五54,一55;
三11,四12,五13,一14,二15;
……
三51,四52,五53,一54,二55;
四11,五12,一13,二14,三15;
……
四51,五52,一53,二54,三55;
五11,一12,二13,三14,四15;
……
五51,一52,二53,三54,四55。
為不斷練習,同時不耽誤其他事情,在每天專心練過125步幾遍後,在其他時間你可以(以125天為周期)每天只練其中一步,在需要專心做其他事情時(比如上班時間、開車時)暫停練習,待事了後繼續(比如上下班乘車時、午間休息時、晚飯後散步時、看電視時).
另行參考:
把上述125步的部位反過來(如11一,吸氣時意守腦腔,呼氣時意轉頭部)就是前期功法的另一部分.
25步簡化功:上述125可以簡化為25步(這是中期平衡功法,用時較少,可迅速平衡.)
一一,吸氣, 意守頭部,呼氣,意轉頭部;
一二,吸氣, 意守頭部,呼氣,意轉右手;
一三,吸氣, 意守頭部,呼氣,意轉右腳;
一四,吸氣, 意守頭部,呼氣,意轉左腳;
一五,吸氣, 意守頭部,呼氣,意轉左手;
二一,吸氣, 意守右手,呼氣,意轉頭部;
二二,吸氣, 意守右手,呼氣,意轉右手;
二三,吸氣, 意守右手,呼氣,意轉右腳;
二四,吸氣, 意守右手,呼氣,意轉左腳;
二五,吸氣, 意守右手,呼氣,意轉左手;
三一,吸氣, 意守右腳,呼氣,意轉頭部;
……
五五,吸氣, 意守左手,呼氣,意轉左手.
(注:如果有問題給我發消息)
㈨ 轉天尊圓靈三動功之一簡便易行,健身祛病的效果快速明顯
一種激發內氣振動的健身法 靈子顯動治病法
靈子顯動作用的特點是產生強烈的節律性肢體自發動,叫做「靈子顯動」,這是「靈子」內氣發動的結果。靈子內氣發動,可用以治病強身, 益壽延年。靈子顯動主要用來為自己治病,但用靈子顯動的手掌或手指為他人進行氣功按摩或氣功推拿,也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一、靈子顯動治病的手法
1.按撫法(押法)
按撫法是用「靈子顯動」的手掌或手指,輕微接觸密切貼於患部皮膚,進行靈動按撫,既不用力按壓,也不脫離接觸,更不移行摩擦。至於是用手掌按撫還是用手指按撫,這要根據病患范圍的大小來決定,並不是指用力的大小有區別,如病患部位范圍大,則用手掌按撫,如病患部位范圍小,則用手指按撫。
施行手掌按撫法時,應使整個手掌部位都密切貼於病患部位的皮膚上,施行手指按撫法時,則可根據情況,使用食、中二指,或食、中、無名三指的指腹部按撫患處,在特殊情況時,可使用拇指接觸。按撫法只產生手和患部肌肉的顫動(抖動)(因手是處在靈子顯動狀態), 而不是產生手和患部肌肉的相對位移,即不產生摩擦。
2.摩擦法
摩擦法是用「靈子顯動」的手掌或手指輕輕摩擦患部肌肉的意思,摩擦不需用力, 只用輕微的靈子顯動的「自然動作」進行摩擦。摩擦法是在患部范圍較大時運用,如果病患范圍艱大,「推行」摩擦不能及於整個患部的時候,則可使手掌或手指在整個患部進行「回轉」摩擦。施行摩擦法時,如果顯動激烈,則作用很難傳到患部深處,應抑制激烈顯動,使恢復微動狀態,慢慢地進行顯動摩擦。
3.凝掌法(手掌離撫法, 勞宮發氣法)
凝掌法是手指密接拼攏,運力於掌面及指部,使整個手掌顯現靈子顯動,而後對患部進行發「氣」治療。凝掌法運用時,手掌不和皮膚接觸,須離開皮膚三到五分左右(市尺),而將靈子顯動作用「感應」施之於病患部位,所以又叫離撫法。若患部范圍寬大,則可把手掌移動,行離撫摩擦。
4.凝指法(手指離撫法, 手指發「氣」法)
運力於手指,使產生靈子顯動,以顯動的手指對患部進行「發氣」治療。治療時,手指離患部皮膚1.5~2厘米左右,不和皮膚接觸,而把靈子顯動作用「輻射」傳於病患部位。和凝掌法相同,如果患部范圍狹小,則手指不可偏離患部太遠,如果患部范圍較大,則手指應移動。當在凝指的時候, 若顯動過分激烈,則亦應加以抑制,使顯動輕微, 方能收治療效果。
一般運用靈子顯動治病,大都只使用按撫法和摩擦法兩種,離撫法(發氣治療)只在按撫法和摩擦法使用有困難時才使用。不過,在使用「靈子潛動」對他人進行發氣治病時,離撫法則常是主要採用的功法。
二、靈子顯動治病舉例
1.神經衰弱
取坐位,用兩掌摩擦腹部,然後在後頭小腦部施行押法,順次及於大腦部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在顳部(太陽穴及其周圍)施行指頭押法,在眉心、前額、眼瞼、耳側等部位任意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四肢、胸部及腹部施行摩擦法,這樣反復施行,輕者數天,重者二、三個星期就能見效。
2.神經痛
在疼痛部位施行押法,如果疼痛范圍較大,別用手掌施行摩擦法,無論何處疼痛,都可任意施行押法或摩擦法。
3. 齒痛
在患部口腔外面施行指頭押法,數秒鍾至數分鍾便能止痛,施治時,不能直接用手接觸牙齒及齒齦,只在口腔外面施行。
4.胃痙攣
先使自己全身發生靈子顯動,然後用兩只手指在胃部施行強押法,症輕者數分鍾就可止痛,稍重者數十分鍾可告痊癒。
5.心臟諸症
在心臟部用右手掌施行微動押法,在頭部及胃腸部施行押法或摩擦法。
6.腎臟諸症
在腎部施行稍強力的手掌押法,在頭部、四肢及身體其他部位施行手掌按摩法,在心臟部施行輕微押法,如有腎結石,則在腎部及腹部全體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可使積石融解。
7.糖尿病
由下肢順次向上施行激烈的摩擦法,遍及到整個身體,這種摩擦法須逆向毛孔施行。
三、靈子顯動治病的要求
1.靈子顯動治病,必須賴手掌或手指的發動,即產生靈子顯動,是為治療的必要條件,否則不能奏效。
2.治病用的靈子顯動,不能像練功時那樣顯動得十分激烈,只要使手掌或手指微動就行。若顯動過分激烈,則其內氣作用只能及於病患外部,不能使內里發生影響,所謂「過猶不及」即是此意,因此,一旦手部發生激烈顯動,必須加以抑制,才能收到治療效果。
3. 靈子顯動冶病,必須在顯動練得純熟時施行。如果顯動還未練得圓熟,即用它來治病,則會發生顯動突然停止的故障,即當顯動的手掌或手指,剛接近到病患部位時,顯動突然停止,這是因為靈子顯動是一種內氣振動,當振動還未穩定而遇到較大阻力時,振動即會停止。這時,應按照曲臂對指(曲臂凝掌)的方式,反復練習多次,等練到手掌不必用力便能自然顯動,然後再將顯動的手掌向患部接近,即可避免發生顯動突然停止的故障。
㈩ 怎樣修煉內力,可以治療疾病
你的手能用不?只要手能用《易筋經》正適合你,人格擔保。
易筋經(北魏,達摩著)
(上卷)
西竺達摩祖師著西竺聖僧般刺密諦譯義南洲白衣海岱遊人訂正
總論
譯曰:佛祖大意,謂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虛,一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障無礙,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則進道有基矣。所雲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說,謂人之生感於情慾,一落有形之身,而臟腑肢骸悉為滓穢所染,必先洗滌凈盡,無一毫瑕疵之障,方可步超凡入聖之門,不由此則進道無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內;易筋者,欲堅其外。果能內清虛而外堅固,登聖域在反掌之間耳,何患無成。且雲.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雖由胎察而受之各異,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一,悉由胎享。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瘓),筋靡則瘓,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若其人內無清虛而有障,外無堅固而有礙,豈許入道哉l 故入道莫先於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否則道亦難期。其所言易筋者,易之為言大矣哉。易者乃陰陽配合之道也。易即變化之易也.易之變化雖存乎陰陽,而陰陽之變化實存乎人。弄壺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陰陽,故二豎系之在人,無不可易。所以為虛為實者易之,為寒為暑(熱)者易之,為剛為柔者易之,為靜為動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先後者易其緩急,順逆者易其往來,危者易之安,亂者易之治,禍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氣數可以易挽回,天地可以易之反復,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之筋骨,豈不可以易之哉。然筋人身之經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提),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使之然者也,豈可容其弛攣靡弱哉。而病(瘓)瘦瘓屢懈者,又寧許其入道乎。佛祖以挽間斡旋之法,伴筋弛者易之以和,筋攣者易之以舒,筋靡者易之以壯,筋弱者易之以強,筋縮者易之以長。即綿涯(泥)之身可以立成鐵石,何莫非易之功也。(勇力)身之利也,聖之基也,此其一端耳口故陰陽為人握也,而陰陽不得自為陰陽,人各成其人也,而人勿為陰陽所催,以血肉之軀而易為金石之體.內無瘴外無礙,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來。然此著功夫實非細故也。而功有漸次,法有內外,氣有運用,行有起止.至若葯物器制,節候歲(月)年,飲食起居,始終各有徵驗.其入斯門者,務宜先辦信心,次立虔心,奮勇堅往,精進如法,行持而不懈,無不立躋聖域者矣。
般刺密諦曰:此篇就達摩大師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譯而成文,毫不敢加之臆見,或創造一語。後篇行功法則具詳原經譯義,倘遇西竺高明僧,再請琢磨可也。
膜論
夫人之一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內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共成其一身也。如臟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脈主之。周身上下動搖活潑者,此又主之於氣也。是故修煉之功,全在培養氣血者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不過隨陰陽之所至,而百物生焉。況於人之生乎,又況,r -修煉乎。且夫精氣神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無形者有形之本,此法必先練,無形者為有形之培,有形者為無形之輔,有形者為無形之佐,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練有形而棄無形則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設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者亦化而無形矣。是故練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然而練筋易而練膜難,練膜難而練氣更難也。先從極難處立定腳跟,後向不動不搖處認斯真法,務培其元氣,守其中氣,保其正氣,護其腎氣,養其肝氣,調其肺氣,理其脾氣,升其清氣,降其濁氣,避其邪惡不正之氣,勿傷於氣,勿逆於氣,勿憂思悲怒以損其氣。使氣清i 盯平,平而和,和而暢達,能行於筋串於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能起能張,則膜與筋齊堅齊固矣.若練筋不練膜,而筋無所主,練膜不練筋,而筋無所依;練筋練膜而不練氣,則筋膜泥而不起;練氣而不練筋膜,則氣賡而不能宣達流串於經絡,氣不能流串,則筋不能堅固,此所謂參互其用,錯綜其道也。侯練至筋起之後,必宜倍加功力,務使周身之膜皆能騰起與筋齊堅固(外著於皮並堅其內), 始為了當,否則筋堅無助。譬如植木無土培養,豈全功也哉。般刺密諦曰:此篇言易筋以練膜為先,練膜以練氣為主,然此膜人多不識.不可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則聯絡肢骸,膜則包貼骸骨。筋與膜較,膜軟於筋;肉與膜較,膜勁於肉。膜居肉之內,骨之外,乃包骨襯肉之物也,其狀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氣串於膜間,護其骨,壯其筋,合為一體,乃曰全功。
內壯論
內與外對,壯與衰對。壯與衰較,壯可久也;內與外較,外可略也。蓋內壯言堅(道),外壯言勇(道植聖基,勇僅俗務);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堅堅勇勇,勇勇堅堅,乃成萬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剛之體矣。凡煉內壯,其則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專於積氣也,積氣者專於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妙要在於用揉,其法詳後。凡揉之時,宜解襟仰夕卧,手掌著處其胸腹之間,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氣之地,應須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馳,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後絕去諸妄念,漸至如一。不動,是名曰守,斯為合式。蓋揉在於是(而守在於是),則一身之精、氣、神俱注於是.久久積之,自成其庚方一片矣。設如雜念紛紜,弛想世務,神氣隨之而不凝,則虛其揉矣,何益之有。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氣血不能自主,悉聽於意,意行則行,意止則止。守中之時,意隨掌「是為合式。若或馳意於各肢,其所凝積精氣與神,隨即走散於各肢,即成外壯,而非內壯矣。揉而不積又虛其揉矣,有何益哉。三曰:持其充周,凡揉與守所以積氣,氣既積矣,則精神血脈悉皆附之,守之不馳,揉之且久,氣惟中蘊而不旁溢,氣積而力自積,氣充滿而力自周遍。即孟子所謂至大至剛,塞乎天地之間者,是我浩然之氣也。設未及充周,馳意外走,散於四肢,不惟外壯不全,而內壯亦術不堅,則兩無是處矣。
般刺密諦曰:人之初生,本來原善,苦為情慾雜念分去,則本來面目一切抹倒口又為眼、耳、鼻、舌、身、意分損,靈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達摩祖師面壁少林九載者,是不縱耳目之欲也。耳目不為欲縱,猿馬自被其鎖縛矣。故達摩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歸而登正果也。此篇乃達摩佛祖心印先基真經,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若能如法行之,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極樂世界可立而登矣。
揉法
夫揉之為用,意在磨礪其筋骨也(筋骨磨礪而後能壯),磨礪者即揉(易)之謂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一曰:揉有節候,如初春起功,初行之時,恐有春寒難以裸體,只可解襟;次行二月中旬,取天道漸和,方能現身下功,漸暖乃能通便任意可行也。二曰:揉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氣左血。凡揉之法,宜從身右推向於左,是取推氣入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於右,揉令胃寬.能多納氣.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勞。三曰:揉宜輕淺,凡揉之法雖曰人功,實法天地,天地生物漸次不驟,氣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者之法.但取推盪,徐徐來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為合式。設令太重,必傷皮膚,恐生海疵;深則傷於肌肉筋膜,恐生熱腫,不一可不慎。
采精華法
太陽之精,太陰之華,二氣交融,化生萬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者,苦無堅志,且無恆心,是謂虛負居諸,而成之者少也。凡行內練者,自初功始至於功成(不少間斷),以至終身勿論閑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苟無間斷,則仙道不難干成。其所以采咽者,蓋取陰陽之精華益我神智,憚凝滯漸消,清靈日長,萬病滅生,良有大益。采咽之法,日取干朔,謂與月初之交,其氣方新,堪取日精;月取於望,謂金水盈滿,其氣正旺,堪取月華。設朔望日遇有陰雨或值不暇,則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猶可凝神補取,若過此六日、,則日昊月虧,虛而不足取也。朔取日精,宜寅卯時,高處靜對,調勻鼻息,細吸光華令滿口,閉息凝神,細細咽下,以意送之至中宮,是為一咽,如此七咽,靜守片時,然後起行,任從應酬,毫無妨礙。望取月華,亦如前法,於戌亥時采咽七次,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恆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乃能取用之。此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誤也。
服葯法
練壯之功,外資於揉,內資於葯,行功之際,先服葯一丸,約葯入胃將化之時,即行揉功,揉與葯力兩相迎湊,乃為得法,過猶不及皆無益也。行功三日,服葯一次,照此為常。
內壯葯
野蒺藜(炒去刺)、白茯苓(去皮)、白芍葯(火偎酒炒)、硃砂(水飛)、熟地黃(酒制)、甘草(蜜炙)各五兩、中參、白術(土炒)、當歸『酒制)、川芍各一兩為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每服一丸,湯酒任下。一雲:多品合丸,其力不專。另立三方任用,只須一味任用口
一方:野蒺藜炒去刺,煉蜜為丸,每服一二錢。
又方:硃砂(水飛),每服三分,蜜水調下。
又方:白茯苓去皮為末.蜜丸,或蜜水調下,或作塊浸蜜中,每服一錢,久服愈佳.
湯洗法
行功之時,頻宜鹽水湯洗.蓋取咸能軟堅.功力易入;涼能散火,不致聚熱。一日或二日一洗,以此為常,功成乃止。法用地骨皮、食鹽各宜量,入煎水乘熱湯洗,則氣血融和,皮膚舒暢矣。
初月行功法
初行功時,揀擇少年童子更遞揉之,一取力小,揉推不重,更取其少年血氣壯盛。未揉之先,服葯一丸,約葯將化時,即行揉法,揉與葯力一齊運行,乃得其妙。揉時當解襟仰卧,心下臍上,適當其中,按以一掌.自右向左(推而)揉之,塗徐往來均勻,勿輕而離皮,勿重而著骨(勿亂掌,勿移動),勿亂動游擊,斯為合式。當揉之時,冥心內觀(守中存想),著意守中,勿忘勿助,意不外馳,則精氣神皆附註一掌之下,是為如法火候。若守中純熟,揉推均勻,正揉之際竟能睡熟,更為得法,勝於醒守也。如此行持,約略一時,時不能定,則以大香二住為則.(寅午戌)早午晚共行三次,日以為常。如少年火盛,只宜早晚一二次,恐其太驟,致生他虞。行功即畢,靜睡片時,清醒而起,應酬無礙。
二月行功法
初功一月,氣已凝聚,胃覺寬大,其腹兩旁筋皆騰起,各寬寸余,月氣努之,硬如太石,是其驗也。兩筋之間,自心至臍,軟而陷者,此則是膜,較深於筋,掌揉不及,不能騰起也。此時應於前所揉一掌之旁,各開一掌,仍如前法徐徐揉之,其中軟處須用木槌深深搗之,久則膜皆騰起,浮至於皮與筋齊堅,全無軟陷,始為全功。此揉搗之功,亦准香二灶,日行三次,以為常則,可無火盛之虞矣.
三月行功法
功滿兩月,其間陷處至此略起,乃用木槌輕輕打之。兩旁所揉各寬一掌處,卻用木槌如法搗之。又於其旁至兩肋梢各開一掌,如法揉之,准以二香為則,日行三次。
四月行功法
功滿三月,其中三掌皆用槌打,其外二掌先搗後打,日行三次,俱准二香,功逾百日,則氣滿筋堅,膜亦騰起,是為有驗。
易筋經
(下卷)
西竺達摩祖師著西竺聖僧般刺密諦譯義
行功輕重法
初行功時,以輕為主,其力平也。一月之後,其氣漸盛,須有力者漸漸加重,乃為合宜,切勿太重,以致動火,切勿游移,或致傷皮。慎之慎之。
用功淺深法
初功用揉取其淺也,漸次加力是因氣堅,稍為增重仍是淺也;次功用搗方取其深;再次用打.打外雖尚屬淺,而震入於內則屬深。牌內外皆堅,方為有(功)得。
兩肋內外功夫
功逾百日,氣已盈滿(充塞周遍)。譬之澗水平岸,浮堤稍有決導,則奔放他之.無處不到,無復在澗矣。當此之時,一切勿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處,切勿輕用糙柞搗打,略有引導,則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復來歸行於骨內,不成內壯矣。其入內之法,為一石袋,由心口至兩肋梢,骨肉之間,密密搗之,兼用揉法,更用打法,如是久久,則其所積盈滿之氣.循之入骨,有路則不外溢,始成內壯矣。內外兩歧於此分界,極當辨審。倘其中稍有夾雜,若輕用引弓拿拳打撲等勢,則氣趨行於外,永不能復入內矣,慎之慎之!
木桿木槌式
木桿木槌皆用堅木為之,降真香為最佳,文楠、紫檀次之,花梨、白檀、鐵梨又次之口木柞長六寸,中徑寸半,頭圓尾尖,即為合式。褪長一尺,周圍四寸,把細頂粗,其粗之中處略高少許,是為合式,取其高處著肉,而兩頭尚有間空,是為合式。
石袋式
木桿木槌用於肉處,其骨縫之間悉宜石袋打之。取石要圓凈全無稜角,大如葡萄,小如榴子,生於水中者乃堪入選;(生於)山中者燥,燥則火易動;土中者郁,郁氣則不宣暢,皆不選也。若稜角尖硬定傷筋骨,雖產諸水亦不可選。袋用細布縫作圓筒,如木桿形(圓其頸),其大者長約八寸,其次六寸,再次五寸。大者用石一斤,其次十二兩,小者半斤.分置袋中,以指挑之,挨次撲打。(行持既久)久久行之,骨縫之間膜皆堅壯矣。
五六七八月行功法
功逾百日,心下兩旁至兩肋之梢,已用石袋打而且揉,此處乃骨縫之交,內壯外壯於此分界。不於此處導引向外,則其積氣即向骨縫中行矣。氣循打處逐路而行,宜自心口打至於頸,又自肋梢打至於肩,周而復始,不可逆打。日行三次,共准六香,勿得間斷。如此百日,則氣滿前懷,任脈充盈,功將半矣。
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
功至二百日,前懷氣滿,任脈充盈,則宜運入脊後以充督脈。從前之氣已至肩頸,今則自肩(頭)至頸,照前打法兼用揉法,上循玉枕,中至夾脊,下至尾間,處處打之,周而復始,不可倒行。脊旁軟處以掌揉之,或用桿槌隨便搗打。日准六香,共行三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上下左右),揉打周遍,如此百日,氣滿脊後,(百病俱除)能無百病。督脈充滿,凡打一次,用手搓遍,令其勻潤。
下部行功法
積氣至三百餘日,前後任督二脈悉皆充滿,乃再行此下部功夫,令其通貫。蓋以任督二脈人在母胎時原自相通,出胎以後,飲食出入,隔其前後通行之道。其督脈自上眼循頂行脊間下至尾間;其任脈自承漿循胸行腹下至會陰,兩不相貫。合行此下部之功,則氣至可以通接而交旋矣。行此功夫,其法在兩處,其目有十段二兩處者一在睾丸,一在玉莖,在睾丸曰攢、曰掙,曰搓、曰拍;在玉莖日咽、曰摔、曰握、曰洗、日束、曰養,以上十字除咽、洗、束、養外,餘六字用手行功,皆自輕至重,自松至緊,自勉至安,周而復始,不計遍數,日以六香,分行三次,百日成功.則其氣充滿超越萬物矣。凡攢、掙、拍、摔、握、搓六字,皆手行之,漸次至重。若咽則初行之始,先吸清氣一口,以意(消息)咽下,默送至胸,再吸一口送至臍間,又吸一口送至下部行功處,然後乃行攢、掙等功。握字功要努氣至頂方為得力,日以為常。洗者用葯水逐日盪洗一次。(洗有二意)一取透和氣血;一取蒼老皮膚。束字者功畢洗畢,用軟帛作繩束其根莖,松緊適宜,取其常伸不屈之意。養著功成物壯,靡戰勝人是其本分,猶恐其嫩或致他虞,先用舊鼎時或養之。養之者(謂)宜安閑溫養,切勿馳騁,務令慣戰,方能無敵矣,(功)行滿百日,久(之)久益佳,弱者強,柔者剛,縮者長.病者康.居然(偉)烈丈夫(也),雖木石鐵褪亦無所惴,以之糜戰應無敵手,以之採取可得(玄珠)元江,以之(求)延嗣,則百斯男。吾不知天地間更有何葯(復加於是)大於斯法。
行功禁忌
自上部初功起,至此凡三百餘日,勿多近內,蓋此功以積氣為主.而精神隨之。初功百日內全宜禁忌,百日功畢後,方可進內一次,以疏導其留滯,多(或)不過二次,萬不可三次,向後皆同。此意(行功)至行下部功時,五十日間,疏放一次,以去其舊,令生其新。以後慎加〔 保養固守)保守此精,乃作壯之本,萬勿浪用,侯功成氣堅,收放在我,順施(則)在人(逆施則道.非凡寶可喻價也),進內則其道,不可以價值論也。
下部洗葯方
行此下部功,當用葯水日日(盪)湯洗,不可間斷。蓋取葯力通氣和血,蒼老皮膚.且解熱退火,不致他變也。法用:蛇床子、地骨皮、甘草各〔 等分)量,用煎湯洗,先溫後熱,緩緩(盪)湯之,每日一二次,以為常則二
(采)用戰
精氣與神,煉至堅(剛永)固(之期),用立根基,希位作佛,能勇猛精進也。設人緣未了,用之臨敵對壘時,其功要處在於意有所寄,氣不外馳,則精自不狂,守而不走。設欲延嗣,則按時按熟審候應機而射,一發中的,無不孕者。設欲屢戰,則閉氣存神隊行兵,自能無敵。若於下煉之時,加吞咽吹吸等功相兼行,子則為泥水采補,最上神鋒也。
內壯神勇
壯有內外,前雖言分量,尚未究竟,此再明之,自行脅肋打揉之功,氣入骨(內)分,令至任督二脈。尚未見力,何以言勇,蓋以氣未到手也。法用石袋照前打之,向右肩,以次打下,至於右手中指之背,又從肩背後打至大指、指之背,又從肩前打至無名指、小指之背,後從肩里打至掌內大指、食指之梢,又從肩外打至掌內中指、無名指、小指之梢。打畢用手處處搓揉,令其勻和.日限六香,分行三次,時常燙洗.縱疏氣血。功畢百日,其氣始透。乃行左手,仍准前法,功亦百日.至此則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努之.硬如鐵石,並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努拳可碎虎脛),然此皆小用之末技也。
練手余功
行功之後,餘力練手,其法常以(葯)熱水頻頻(盪)湯洗,初溫次熱,最後大熱,自掌至碗,皆令周遍,(盪)湯畢(勿)不用拭乾,即乘熱擺撒其掌以至自干,擺撒之際,以意努氣至於指尖,是生力之法。又以黑綠二豆拌(勻)置斗中,以手插豆,不計其數。一取(盪)湯洗和其氣血;一取二豆能去火毒;一取磨礪堅其『筋骨)皮膚(厚其皮膚〕 ,如此功久,則(從前〕 所積之氣行至於手而力充矣。其皮(肉)膚筋膜相堅著骨(與骨相著), 不軟不硬,如不用之時,與常人無異,用時注意一努,則堅如鐵石,以之御物,莫能當此(搏擊.諸物,應手而碎)。蓋此力自骨中生出,一與世俗所謂外壯迥不相同口內外之分,看筋可辨內壯者其筋調暢,其皮細膩,而力極大;若外壯者,其皮粗老,其掌(腕與臂)與腕處處之筋盡皆盤結,狀如蛆蝴浮於皮外,其力雖多,終無基本,此內外之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