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權和制憲權的異同
① 制憲權與國家權力的關系
制憲權與國家權力的關系是:制憲權產生國家權利。
制憲權是一種創造憲法的專權力,具有最高法源,沒有屬上位法律規范,一般不受先前政權之法律所規限,只受法理、自然法、制憲目的和國際法所約束。制憲權不是國家權力,先於國家權力,高於國家權力,也不依附國家權力,並據此產生國家權力。
制憲權的原始擁有者和最終擁有者應該是人民,但制憲權一般由軍政時期的軍人、訓政時期的執政者等革命勝利者、政變者或君主來行使。
(1)立法權和制憲權的異同擴展閱讀
制憲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統治階級將自己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並反映到憲法中來的過程。
一般說來,制憲指的是新生階級力量奪取政權上升為統治階級後創造第一部憲法的活動。此後只要國家政權的性質沒有改變,憲法的內容一般也不會發生根本改變。原則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憲法的問題,而只是對原來的憲法進行修改。
憲法制定問題主要包括制憲權、制憲機關和制憲程序等部分。
② 我國的制憲權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
制憲權即創制憲法的權力。
通說認為,制憲權是一種高於國家權力的特殊權力,它產生國家權力。只有它不依賴與國家權力時,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憲政的憲法,才能產生有限政府。我國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國家權力的一種,是統治階級擁有的最高決定權。
關於他的享有者,有學者認為是國家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君主,軍人專政時的軍人),也有人認為是專門機構(制憲會議等),還有人認為是全體國民。不過就各國實際運行而看,一般是三者共同制憲。
制憲的目的就是限制國家的權力,也即限制統治階級的權利,統治階級事先通知的手段主要是國家暴力機關,國家暴力機關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而憲法就是限製法律的。因此,制憲是民眾對國家的約束,他們是制約與被制約的關系。
1、制憲權產生國家權力
制憲權是一種原創性權力。國家權力由制憲權產生,制憲權是國家權力的基礎,兩者是源流關系。國家權力是通過憲法確定的,而憲法的產生正是行使制憲權的結果。憲法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制憲權下的國家權力如何安排,直接影響到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正常關系能否得以維持和發展,關繫到公民的權利能否獲得國家權力的有效保障。一個必須清晰認識到的問題是,制憲權是國家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之源泉,無制憲權,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便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此三權力從屬於制憲權,乃是憲政之根本;若無制憲權規制,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便成無車手的三駕馬車,要麼因相互牽制而原地打轉,要麼因依附而受制於其中一權力而趨向專制,最終瓦解憲政體制。這種可能性之所存在,是因為任何權力歸根到底是由個人來操縱的,離開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權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西耶斯把國家權力劃分為制定憲法的權力和由憲法所創造的權力的這種分發適應了當時革命的需要,然而到後來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並不能很好的解釋制憲權與國家權力的關系。從制憲權的權力性質來看,一是不能將制憲勸定性為一種國家權力,因為依照現代憲法觀點,在邏輯上應當是先有憲法,再有基於憲法的規定而產生的國家權力,因此,在憲法學理論上是不能將制憲權的性質確定為國家權力的。二是制憲權是一種主觀性的權利,它是憲法理論上的一種假設,主要是為了解決憲法本身的正當性問題,是現代憲法不可缺少的范疇。
同時,制憲權只能是一次行使的權力。這是因為制憲權是一種進行「政治決斷」的權力,而這種「政治決斷」又是一種有特殊指向的「政治決斷」,即選擇一種國家權力受到制約,人民基本權利得到保障的社會(我們可以把這種新型的社會形態稱為自由社會),所以,憲法與自由社會相生相伴,不可分離,只要自由社會還繼續被保留,那麼制憲權便只能行使一次,因為對自由社會的選擇,只要一次就夠了。如果社會中出現了另一種「政治決斷」,將自由社會拋棄,那麼憲法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進而也就不會有什麼制憲權了。所以,從邏輯上講,制憲權只能行使一次。
立憲國家產生之後,人民作為國家主權的主體資格得到了歸復,人民作為國家權力的主體意識開始復甦,人的獨立性使制憲權在國家憲政的整個背景中獲得了強有力的凸現。從此,「人被確立為一切政治制度與行為的主體與目的」,[10]而不是實現某種政治目的工具。制憲權也應為此而存在。在立憲主義下,一切制度的設置都是以人為中心,為人的自由提供條件;人的尊嚴和價值是一切憲政制度正當性的唯一法理基礎,正是這一法理基礎構成了由此產生的其他一切制度獲得人民認同的理由。因此,在立憲主義的指導下,制憲權確保了全體人民有權選擇實現自由和權利的各種具體制度;當已選擇的制度有礙於人民的自由和權利的實現,或者已異化為人民實現自由和權利的反對力量時,人民完全有理由起來徹底廢除這種制度,並創建另一種新制度取代之。憲政發展史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當制憲權屬於全體人民已成為一個不言而喻的命題而為所有的人(包括組織)所恪守時,憲法才能貫徹實施,憲政才能有效確立,人民的自由和權利才能獲得充分的保障。
2、制憲許可權制國家權力
制憲權的行使,直接導致憲法規范的出現,憲法是對權力專制的一種否定,在封建社會統治末期,某些專制政府打著立憲的幌子維護其統治,但這從反面證明憲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現代國家的象徵。資產階級近代憲法的產生,徹底否定了王權的專制與獨裁。憲政是通過憲法的權威否定專制,憲政是與專制相對立的,是專制的天敵。憲政的內涵是「以憲法為前提,以民主政治為基石,以法治為基本原則,以限制政府權力為核心內容,以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為目的的政治制度或統治模式,它是憲法規范與實施憲法的政治實踐相結合的產物。」[11]制憲權對國家權力的制約首先表現在通過制定憲法對專制的否定上,其次則是通過制定憲法對國家權力進行合理分配,使得分工合理,彼此受到限制與制約,正如
北美獨立革命期間著名的思想家潘恩指出:「憲法不僅是一種名義上的東西,而且是實際上的東西。它的存在不是理想的而是現實的;如果不能以具體的方式產生憲法,就無憲法而言。憲法是一樣先於政府的東西而政府只是憲法的產物。一國的憲法不是其政府的決議,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決議」,「憲法對政府的關系猶如政府後來所制定的各項法律對法院的關系。法院並不制定法律,也不能更改法律,它只能按已制定的法律辦事;政府也已同樣方式受憲法的制約」。
有的學者按照制定憲法的主導者和推動力不同,以及按照憲法的制定與國家的產生的先後順序的不同,將歷史上指定憲法的實踐分為了四類:以美國為代表的契約式、以法國為代表的革命式、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改良式和以英國為代表的演進式,從而從以上對各種不同類型制憲實踐進行分析中,得出一個共性,即憲法的制定總是意味著國家權力受到一定限制,也就是說,正是憲法才創建了有限的國家權力。制憲權創制了受限制的——即合理的國家權力。從這個意義上也再次論證了制憲權從邏輯上和理性上都先於國家權力,因為它為國家權力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3、國家權力是制憲權的保障
制憲權與政治聯系緊密,一國的政治是否穩定,人民的權利是否能得到最大的實現與保障,都關繫到制憲權能否得以正確實施與運用,憲政是否能得以實現。從近代資產階級革命來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往往會制定一部憲法來宣告其奪取政權的合法性,確認其對國家的統治,一切國家權力都依憲法而產生。制憲權在行使之後並沒有因它的「一次性使用」而消亡,它把權力都移交到憲法作為其載體,因而對憲法修改、憲法解釋、以及由制憲權創制的國家權力的合理分配,達到分權與制衡,國家權力的正確與良性運做正是維護憲法權威與尊嚴的表現。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必須遵循憲法,任何法律法規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維護的也是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與尊嚴;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依法行政是法治社會所要求的基本原則。各種國家機關行使相應的國家權力,最終都是以憲法為核心。維護憲法的權威性,而維護憲法,正是對制憲權的一種保障,憲法是由制憲權的行使而出現的,一切維護憲法的行為都是對制憲權的肯定和保障。
再從制憲目的看,制憲目的是把社會共同體變為政治的一元體,確定國家權力活動的組織體系與原則,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形成社會的統一意志,即使憲法具有正當性。憲法制定好以後面臨著維護的問題,維護憲法的正當性和權威性,如何使憲法所發生的效力與制憲時所規定與達到的制憲目的與基本價值理念相符合,如何對制憲權進行維護與保障,都離不開國家權力從中的作用。
一國的政治不穩定,人民主權得不到承認,基本人權得不到保障,就更談不上法治與權力分力與制衡以及制憲權的實施。國家權力是制憲權的保障,如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二十世紀初期,相繼出現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中華民國約法》、《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等憲法性文件,但北洋軍閥的制憲活動只是政治騙局,以維護自己的統治。並且北洋軍閥政權的基礎脆弱,國家權力十分紛亂與薄弱,幾乎都是曇花一現,隨生隨滅。所以每當憲法一頒布,他們的統治也就隨之垮台,因而他們的憲法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起到實際作用,也就是說制憲權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綜上所述,制憲權是一種原創性權力,國家權力由制憲權產生,制憲權是國家權力的基礎,兩者是源流關系。憲法創建了有限的國家權力,國家權力受到制憲權的限制。只有國家權力處理得當,人民主權才能得到承認,基本人權才能得到保障,法治與權力分力與制衡才能實現,制憲權才能得以實施,國家權力是制憲權的保障。
③ 制憲權是什麼性質的權利
制憲權作為創造憲法的權力,必須具有合法性、權威性,其產生也需要有合理的基礎。圍繞制憲權的性質和來源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學術主張。
(1)啟蒙時期的學者一般都從自然法角度認為,制憲權是自然法中的一種「始原的創造性權力」,在國家和憲法存在以前,作為制憲權主體的國民就在特定的「自然狀態」中存在。這亦即認為制憲權不以國家權力和任何意義上的實定法為條件。在此認識中,制憲權的本質是一種創造的權力,是創造國家權力的「權力」。這種觀點實際上混淆了制憲權的理論形態與實踐形態的界限,把制憲權理解為純粹的自然法上的權力。
(2)實際上,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權力都不能脫離其階級性。同樣,制憲權也是階級意志的表現。而且制憲權實際上屬於一國統治的最高決定權,它本身並不能游離於國家權力之外,也就是說,制憲權實際上是最高決定權的具體體現,有權決定國家統治形態的階級可以運用制憲權,創造憲法,以鞏固其階級統治。但通過憲法確認的國家權力,如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等權力則是最高決定權的制度化、法律化。因此必須區分根源意義上的國家權力和具體組織化的國家權力,否則將導致制憲權與國家權力的沖突。
④ 我國制憲權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體現在哪些方面
僅就學術意義上進行討論,現實怎麼樣大家都知道:
西方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權分立,立憲與修憲的權利歸於國會,司法歸於最高法院;中國是基於民主集中制,立法權與司法都歸於人大,再分別由人大授權與人大常務委員會和最高法院。
舉個例子,香港走英國制度,香港社會認識到需要阻止人們逃稅,於是就讓立法會議員立法阻止逃稅,在立法過程之後,多了一條法例:所有交易凡是"artificial and fictitious"將會被視為逃稅而無視。IRO: S.60。之後香港稅務局(政府)就用這條法令阻止人們逃稅。許多年之後,有個人不信邪,就香港稅務局依據這條提起的訴訟告到最高法院,請求最高法院對artificial and fictitious解釋,最高法院最終認為這兩個意思是 a transaction would never be existed on its own. (意思就是任何交易都不能被定義為artificial and fictitious)。結果香港稅務局以後就再也無法使用這條法例來阻止逃稅了。
這就是一個立法權與司法權沖突的例子,最高法院擁有獨立的解釋法律的權利,可以讓立法部門的工作完全廢掉。而在中國,立法權與司法權皆由人大授權,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可以由人大實行最終的解釋權,對最高法院意見進行否決(沒有理由人大通過的法律,人大再任由最高法院否決它)也就不會出現香港的這個情況了
⑤ 什麼是立法權,什麼是決定權
談到立法權,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立法。「立法」一詞早見於我國古代典籍《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律書》和《漢書·刑法志》,但我國古代典籍中所說的立法不同於近現代立法一詞的含義,它主要指製法設刑。《漢書·刑法志》說:「聖人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史記·律書》中說 :「王者制事立法」。
國外學者對立法的解釋也有所不同。美國《大網路全書》認為「立法是指國家機關為了規范社會行為,而制定法律規范的活動。」《牛津法律指南》對立法的定義是「立法通常指有權的個人或由法律確認的機關有意識地制定或改變法律的過程,是一種意志的表達。」《牛津法律大辭典》認為,立法「指通過具有特別法律制度賦予的有效地公布法律的權力和權威的人或機構的意志制定或修改法律的過程。」日本末川博所編《全訂法字詞典》則解釋為:「立法,是與行政、司法相對應的概念。從形式意義上講,不論法律名稱如何,是指制定一般抽象的法規的工作。」
中國法學界目前對立法概念的解釋不下十餘種,其中最普遍的有所謂廣義立法、狹義立法、和介乎廣義狹義之間的立法等觀點。而由於對廣狹范圍的理解也不一樣,因此,對立法概念的最普遍解釋至少有四種:第一,立法是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它的常設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這種特定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第二,立法是指從中央到地方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規范的活動。第三,立法是指一切國家機關,即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各種不同的規范性 文件的活動。第四,立法是指一切有權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國家機關,依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法規的活動。本人認為立法就是國家機關依法創制、修改、廢止法律的一種活動。國家統治者可基於不同的需要設計不同的立法體制,對立法許可權進行不同的配置。
什麼是立法權,學者之間也有不同的認識,並形成明顯不同的兩種對立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立法權是指以國家名義制定法律的權力,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專有權力;[1]立法權是國家權力體系的一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相對於行政權、司法權而分離的權力,是最高國家權力和整體權力,地方並不享有獨立的完整的立法權。它們在立法上的權力宜稱為「立法規權」,而不宜籠統稱為「立法權」。[2]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現行憲法第58條規定的是「國家立法權」,不能將國家立法權等同於立法權。立法包括國家立法權、地方立法權和委託立法權等,是各種立法權的總和。[3]我以為要正確界定立法權,必須正確處理 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立法權和制憲權的關系。所謂制憲權是指制定憲法的權力。按照現代民主理論,這一權力屬於人民,不受任何限制。制憲除由人民行使外,還可委託人民的代錶行使。依照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思想家西耶士的主張,制定憲法的權力和由憲法創立的權力是兩種不同的國家權力。前者是指制憲權,後者是指依憲法而成立的國家權力,如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等。立法權只能制定一般的法律,其地位低於制憲權。但在各國立法權和制憲權具體行使的實踐中,卻採取了不同的做法:⑴制憲權和立法權並無嚴格的區分,都由立法機關行使,如英國的議會既制定憲法性文件也制定普通法律;⑵將制憲權和立法權明確加以劃分,制憲由特別的制憲機關行使,立法權由代議機關行使,如美國憲法便是由專門的制憲會議制定的;⑶制憲權和立法權都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但兩者適用范圍和制定程序有明顯的不同,如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法律只需要二分之一的多數,而制定和修改憲法則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
第二 ,正確認識立法權的性質。立法權是近代分權理論與實踐的產物,是國家權力體系中一種相對獨立的權力,是具有政治性質的一種重要國家權力。所謂立法權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權力,是指這種權力較之行政權、司法權而言,在適用范圍、運作特點、合法性基礎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雖然近些年來,在許多國家出現了三權之間相互滲透的情形,如委託立法,行政司法等,但上述現象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三種權力劃分的根基。之所以說立法權是一種具有政治性質的權力,是因為立法權通常與國家的最高權力相聯系,體現或代表國家主權或人民主權,並且管轄具有普遍意義的事物。在這方面,許多思想家都有過重要論述。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說:「立法權是享有權利來指導如何運用國家的 力量保障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4]他還說:「立法權是最高的權力。」「因為它有權為社會的一切部分和每個成員制定法律,制定他們的行為的准則」,而「誰能夠對另一個人 訂定法律就必須在他之上」。同時,立法權也是其它一切權力物的淵源,「社會的任何成員或社會的任何部分所有的其它一切權力,都是從它獲得和隸屬於它的。」[5]孟德斯鳩從分權制衡的角度主張立法權不是絕對的,也應該受其它權力的制約;但他認為「立法權應該由人民集體享有」,並由人民的代表通過議會來行使。[6]盧梭從其人民主權的理論出發,強調「立法權是屬於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屬於人民的」,它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權力,屬於主權者;而不像行政權那樣只限於個別性的行為。[7]
馬克思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同時,也對法的問題作過深入地研究。他認為立法就是「在議會中,國民將自己的普遍意志他提升為法律,即將統治階級的法律提升為國民的普遍意志」,「立法權是組織普遍事物的權力」,「凡是立法權真正成為統治基礎的地方,它就完成了偉大的根本的普遍的革命。正因為立法權當時代表著人民,代表著類意志,所以它反對的不是一般的國家制度,而是特殊的老朽的國家制度。」「要建立新的國家制度,總要經過真正的革命。」正是「立法權完成了法國革命」。[8]
第三,現代社會的多樣化發展和人類所面臨事務的日趨復雜,要求立法權的理論與實踐也表現出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因為法律本身是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體現,所以立法和立法權的多樣化發展,本身就是人類邁向自由王國的進步表現。另外,我們同時也應認識到立法權的配置固然與國家結構有密切聯系,但是國家結構形式並不是立法權配置的決定因素。單一制國家也可以出現多元立法形態,這種現象的出現,正好反映了現代兩種不同國家結構形式的國家相互借鑒和吸取治國經驗的趨勢。
⑥ 哪個國家制憲權和立法權是不作區分的答案
制憲權高於立法權,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都要嚴格。
⑦ 立法權和制憲權有何區別
制憲權高於立法權,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都要嚴格。
⑧ 憲法制定權概念
憲法制定權(簡稱制憲權)理論起源於古希臘、羅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紀的根本法思
想。是憲法問題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正確認識憲法制定權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整個憲法
理論體系,有助於我們客觀地分析憲法現象及其憲法運行的整個過程。
一, 制憲權的概念
在法學理論界,對憲法制定權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表述。如:韓國學者權寧星認為:制憲
權具有兩個方面屬性:一是事實上創造的力量,即創造憲法的力;二是把憲法加以正當化的權
威性,即制定的憲法具有合法性和現實基礎①。也有學者認為制憲權就是制憲主體按照一定原
則創造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的一種權力②。還有學者認為制憲權是指統治階級按照一定的法
律程序,通過立法機關創造憲法的活動③。以上觀點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處,但是也都有準
確之處。
憲法制定權應該是以限制政府權力、維護公民權利為目的的制定一系列將有可能被賦予最高
法律效力的條文規則的權力。當制定出的條文規則被公眾認可即被賦予了最高法律效力,則成
為憲法規范。反之,若未被公眾認可,那些制定出的條文規則就不能被稱為憲法規范,此時的
制憲權行使就沒有產生憲法。故憲法制定權只能是制定那些有可能成為憲法規范的條文規則的
權力。
對於要更好的理解制憲權的概念來說,明確制憲權、立法權與修憲權的關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
1. 立法權與制憲權
立法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立法權是指制定憲法及其他法律規范的權力。廣義的立法
權中包含了制憲權。狹義的立法權是指憲法確認的制定部門法的權力。此時的立法權是以憲法
的存在為前提的。因而制憲權成功行使即制定出被公認的憲法是狹義立法權存在的前提。
2. 修憲權與制憲權
修憲權是指對憲法進行變更、添刪的權力。修憲權的存在也同樣要以制憲權的成功行使為前
提條件,且制憲權是修憲權的原始權力形式。修憲權是制憲權的一種繼承和延續。制憲權行使
成功就有了一部憲法的產生。一國不可能有多部憲法,故此時制憲權雖然仍然存在但是卻成為
靜態的權力即此時不直接被行使。制憲權開始通過轉化成修憲權來被行使。
修憲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是說修憲權行使時的指導原則可能和制憲權的行使指導原則有
差異。畢竟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原來制憲權行使的指導原則有可能已經不再適應社
會實際,從而需要更新。因此修憲權有時會在一新的指導原則的指導下被行使。
二, 制憲權的基本特徵
對於理解憲法制定權,僅掌握其概念是不夠的。能從制憲權的性質分析中觀察其基本特徵是
很重要的。
1. 制憲權的廣泛性與集中性的統一。廣泛性是指享有此權利的主體是廣泛的。在我國,每
一個公民都享有制憲權。只有公民普遍享有制憲權才能夠確保廣大人民的意志體現在制憲權行
使之中。而享有制憲權並不意味著要直接行使制憲權。在大多數國家中,享有制憲權的公民授
予某特定群體去直接行使制憲權,這乃是制憲權集中性的體現。
2. 制憲權的短暫時限性與長期存在性的統一。制憲權並非一直處於行使狀態。當制憲權的
行使得到了一部公認的憲法以後就將經歷長期的停止行使狀態。但是停止行使不代表權力的消
失,因為它只是從行使的動態轉化到了存在的靜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通過產生法律效力
的憲法產生了制憲權的變形——可以替制憲權完成確保憲法適時的任務的權力——修憲權。修
憲權的長期存在從側面表明了制憲權的長期存在性。
3. 制憲權的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統一。由於制憲權的享有主體為全體公民而行使主體為某特
定群體,故該群體行使的制憲權必須依賴於廣大人民的賦予。而廣大人民的制憲權要得以實現
又依賴於該群體代表他們去進行行使活動。因而執行權的享有主體與行使主體之間有不可分割
的依賴性。
當一群體被賦予直接行使制憲權的權力以後,該群體便具有絕對的獨立性。他們在制定那些
有可能被賦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條文規則時必須是獨立的。這種獨立能確保其權力行使的公正。
然而獨立之後有一次體現依賴。這是指獨立制定出來的條文規則要有賴於公眾的認可才能夠具
有最高法律效力,才能夠組成憲法。
以上的多種特徵都與制憲權的行使有密切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制憲權的行使的相
關系問題。
三, 制憲權的行使
制憲權的行使一個程序問題。制憲權的行使過程就是形式主體依據制憲程序進行制定效力待
定的條文規則的過程。
制憲權的行使是要受到多方面約束的。首先,要從法理的角度去考慮,要在體現正義的同時
去兼顧效率。這樣制憲權的行使結果才可能被賦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憲法。其次,行使制憲權時
應注意吸收自然法中關於人的基本權利的內容,並要盡力確保政府權力能在可能接受的范圍內
行使。第三,制憲權行使時要考慮到國際法。畢竟一國的憲法將影響該國的對外形象、對外政
策等諸多方面。一個國家離不開國際社會。
要成功行使制憲權,首要問題就是要組建直接行使該權力的制憲機關,確立制憲權的行使主
體。這是確保制憲權能在特定軌道運行的必備條件。只有存在一個公認的制憲機關,制定出來
的條文規則在被認可後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才能普遍適用。
其次,制憲權形式的環節就是起草、提出草案。起草草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工作量極大的
工作,它需要那些具備高智商強專業能力的人去進行。有時單純靠制憲機關是不行的。所以,
起草草案並非是僅能由制憲機關去完成的工作。一些社會團體、組織機構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
向制憲機關提交草案。之後,制憲機關對草案進行分析、討論及修改,最終確立並提出草案,
待批。
制憲權的一次行使過程到此應該被認作結束了。但是在這之後有可能出現草案未被批准實施
,制憲機關又重新起草或修改草案的情況。有的學者據此提出:制憲權一次行使終結應該在國
家頒布了制憲機關制定的憲法的時候。的確,變更草案然後再次提出是在行使制憲權,但是這
次活動是制憲權的新一輪的行使而非上一次的餓延續,故應當認為當草案一經提出待批,制憲
權的一輪行使過程就終結。制憲權的行使是有程序的。一個制憲程序一次運行過程就是一次制
憲權的行使過程。
制憲權問題深而廣,並且重要性又是非常,僅通過上文的論述還遠不能夠說清楚此問題。該
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法學理論界的大量研究及法學實踐界的不斷探索。
⑨ 論制憲權與立法權的關系
前一個是後者中的最高權力.